Ⅰ 蘇杭之美與西湖有什麼重要關系
一點關系也沒抄有,蘇杭的發展和太湖才是有著重要的關系,尤其是蘇州。
太湖是璀璨不朽的吳文化的發源地,蘇州正是太湖孕育的吳地和吳文化的中心。
研究杭州的城市發展歷史,其實可以發現,最初杭州的發展靠的是錢塘江,然後是運河,這兩條河對杭州發展所起的作用是西湖不可相比的,五代十國時杭州開始成為大城市,然後一系列的不斷疏浚西湖,一系列地詩詞歌賦,才有了後來詩情畫意的西湖。所以說,錢塘江→運河→杭州→西湖。
Ⅱ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歷史上,杭州被稱作什麼
杭州(簡稱「杭」)別名臨安、錢塘、武林、杭城,是浙江省省會,版位於中國東南沿權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運會在杭州舉辦。
Ⅲ 京杭大運河的建造有什麼歷史意義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到了推動作用。
1.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
2.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糧北運。
5有利於中央對南方的控制!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中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徵。
謝謝
望採納!
Ⅳ 古代蘇杭在歷史上誰的地位更高
應該杭州高一些。因為杭州是南宋的都城(還不只是南宋都城……)。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
Ⅳ 蘇州的文化底蘊是什麼
游覽蘇州,走馬觀花,當然首選的是蘇州園林。因為蘇州園林是蘇州歷史的縮影,也是蘇州的「城市名片」中的「徽記」。而要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蘇州,最便捷的便是去翻閱蘇州以大街小巷的名子為章回佳題的歷史畫卷。即使你在走馬觀花的時候,其實也不免會瀏覽一些承載了蘇州文化底蘊的大街小巷的名字所蘊含著的重要章節的蘇州的人文歷史風情,從而於一斑中進一步領略蘇州這部有著二千五百年建城歷史的「巨著」,了解蘇州「城市名片」中「徽記」外更豐富具體的內涵。
說起「城市名片」,這一片語,時下經常被人提起,特別是「經營城市」的理念泛起後,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把自己的城市與其它城市的不同之處,主要是吸引投資者或者旅遊者眼球的東西,傾力包裝後,「隆重推出」。其實一個城市最好的「名片」,就是這個城市大街小巷的名字。因為這些大街小巷的名子,承載著一個城市與其它城市不同的歷史沿革,更承載著一個城市與其它城市不同的文化底蘊。特別是市民們天天在這些大街小巷中繁衍生息,這些大街小巷的名子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在人們記住他們的時候,也就潛移默化地受著這文化底蘊的熏陶與傳承。
也去過一城市,那些城市大街小巷的名子,就是讓你知道有那麼一條路可以走,象門牌號一樣,以城市的某一條主幹道為中軸,按數字順序向不同方向排列,或者從東一條路排起,之後便是東二條路,東三條路,依此類推,一直排到東面的最後一條路;另一個方向則從西一條路排起,亦如此排列。或者一馬路、二馬路的按某一方向一直排到十馬路。還有一些城市則是以全國行政區劃是省、市、縣的名子作為城市道路的名字。而改革開放這三十幾年來,港、澳、台幾乎成為所有城市都有的道路的名子。記倒是挺好記的,但總讓人感這樣給城市的大街小巷命名的城市的文化底蘊的闕如。因為從這些應該體現人類智慧與才情的結晶的城市的大街小巷的名子里,你不知道在這些人類生生不息的地方,人類曾經留下怎麼的不同的足跡。而且作為一個城市最生動、最立體的一部隨時間流傳而不衰的歷史長卷,只給後人留下與一片空白沒有什麼區別的千城一面的輪廓。
一個城市大街小巷的名子,如地名一樣,確實體現著一個城市文化底蘊的深淺及文野之別的。比如,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形態不同的山峰,很多山峰遠遠望去,就象少女挺實的雙乳,在孔孟之鄉這樣的山峰被稱為「乳山」,望著那山形,咀嚼著這名子,讓人生出許多美妙的幻想。而在「座山雕」的家鄉,同樣的山峰,卻被呼為「奶頭山」。聽了這名子,讓書生也陡生幾絲匪氣。
如此立論,才更覺蘇州的可看、可讀。因為蘇州一條條街巷都演繹著蘇州曾經的歷史或今天的人文,在你對蘇州那些從未聽說過的大街小巷的名字,感覺不如「中山路」、「香港街」好理解而浮想聯翩的時候,在你對蘇州那些從未聽說過的大街小巷的名字的來歷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後,不禁要佩服題名者的匠心獨具。這些大街小巷的名子,不僅承載著這些大街小巷當年的風風雨雨,更把豐富的歷史,濃縮成高度概括的大街小巷的名字,在人們的日復一日的稱謂里,把過去的歷史永遠地傳承下去。
蘇州古時稱吳,又稱姑蘇,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蘇州城建於公元前514年,雖歷經2520年的滄桑,但整個城池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因而,蘇州很多的大街小巷的名子,都記載著這個歷史過程。
蘇州城的建造者是當時已成為吳王闔閭的大將伍子胥,名為闔閭城。春秋時期,這里就成為吳國的都城,蘇州目前大街小巷的名稱中自然還保留有許多有關吳王闔閭、大將伍子胥以及美女西施的印記。蘇州大街小巷的名子中,很多帶有隻有蘇州獨有的「胥」字的,象「胥江」、「胥門」、「閶胥路」、「盤胥路」都與伍子胥的生平事跡有關,使這段歷史就這樣一直不衰地流傳著。很多不專門學文史的人,對這段歷史不知道,其實對自己城市的歷史都不知道的市民太多、太平常,但蘇州人卻從一天不知要叫上不知多少遍的大街小巷的名子上,自然而便利地了解並傳承著這段歷史。
干將路——相傳,吳國人干將與其妻莫邪善於鑄劍,他們曾鑄有一對鋒利無比的寶劍,一名干將,一名莫邪,都獻給了吳王闔閭。後來,干將、莫邪被做為利劍的代稱。為了紀念干將,古代蘇州人把與干將墓相近的古城正東城門稱為「干將門」,後又改為今天的相門。一九八二年,蘇州古城進行改造,並命名為「干將路」。干將莫邪鑄劍的熊熊烈火早已經灰飛煙滅了,但在這里有一條路名永遠記下了這段歷史傳說。莫邪路——有了干將路,卻沒有「莫邪路」,崇尚歷史文化的蘇州人一直覺得是一個遺憾,因為在他們心中,干將與莫邪不僅是一對夫妻,而且同是鑄劍名家,是聰明、美麗與力量的象徵,是蘇州輝煌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於是在蘇州古城東側就有了一條莫邪路,彌補這一歷史的遺憾。
臨頓路——據《越絕書》稱,吳國能造各種不同類型的戰船,吳人「習於水戰,便於舟用」,在太倉以東海面曾發生過多次海戰。吳王十年,「東夷侵吳,吳王親征,夷人不敢敵,收軍入海,吳亦入海逐之」。吳王率軍追擊東夷,臨時駐扎休息之地,便被命名為臨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彷彿還能聽到當年吳王闔閭征伐東夷的號角聲。
木瀆鎮——蘇州城西太湖之濱有座水鄉古鎮。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於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岩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築姑蘇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於瀆」,木瀆之名由此而來,木瀆也成了歷來文人墨客游歷之佳處。
錦帆路——原為河,即古子城城壕,吳王為討好西施,以五彩的錦緞製成船帆盪漾河上,故名錦帆涇,又名錦泛涇,以兩岸桃楊春日花開倒影水中如泛錦而得名。後來錦帆涇的河道被填,錦帆涇即易名為錦帆路了
剪金橋巷——相傳是因吳王與西施出遊,見橋頭有一賣花女叫賣鮮花,吳王從頭上取下一隻價值連城的金簪,命宮女剪下一截,把所有的鮮花統統買了下來,供西施曉妝之用。此處即曰剪金橋。
專諸巷——位於閶門旁的一條小巷。春秋戰國時,吳國公子光為了謀奪吳王僚的王位,派壯士專諸藏短劍於魚腹中,用魚腸劍刺死了王僚。當時壯士專諸就住在這條小巷中,「專諸巷」的聲名也由此而流傳千古。
用影響城市發展的歷史,指稱發生這一歷史的那一地點的方法,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蘇州就這樣約定俗成地傳承了下來,隨著城市規劃管理的實施,就成為那一地方主要道路的名字。
其實蘇州還有很多街巷也都與吳地的歷史征戰有所關聯,但是江南吳地並非戰爭的經常光顧之地,在歷史上這里是最安逸不過的地方了,婦孺皆知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湖熟,天下足」、「江南魚米鄉」等俗語,無不訴說著姑蘇城的繁華富饒,特別是作為中華四大名綉之一的「蘇綉」,更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因此,蘇州的一些路名至今仍沿用千百年來商貿經營的行業舊名,如鹽倉街、醋庫巷、富郎中巷、倉米巷、豆粉園、綉線巷、果子橋、滾綉坊等等,無不向後人訴說著當年姑蘇城商賈如雲,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
正是由於姑蘇城的歷史地位和繁榮的經濟,歷朝歷代都在此設置各種管理機構,有名的「道前街」,就是這樣歷史的縮影。現在的道前街,是由原道前街、府前街、衛前街合並而成,明清兩朝為衙署集中地,衛前即蘇州衛治前,府前即蘇州府署前。還有司前街、太監弄也都是留下了統治者對這一地區實施管理的痕跡。
不僅封建統治都看重這一經濟發達地區,連農民起義也相中這一寶地。「廢皇基」就記載了這樣一段歷史。元末張士誠割據稱王,大興土木,巍峨壯觀遠勝於前朝。可惜好景不長,張吳王最終敗給了朱元璋。城破之日,他將愛姬美妾驅趕到齊雲樓,放火焚燒,火勢蔓延,轉眼之間,整座偌大的皇宮也燒得精光,於是這座出盡風頭的千年城中城,終於灰飛煙滅,只給後人留下一個「皇廢基」的地名。
而這些政權或管理機構的眾多,直接的一個結果,就是蘇州歷史上曾經活躍著當朝當代的很多的文化大家。而這些文化大家,他們在蘇州的活動,無疑成為姑蘇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最奪目的那一抹亮色。蘇州的園林自不必多說,蘇州的大街小巷更多地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蘇公弄」印下了北宋大詩人蘇東坡的足跡,「范庄前」帶我們領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風采。而學士街、孔副司巷、書院巷、大儒巷,等,無不依舊散發著翰墨書香。烏鵲橋路、楓橋路、桃花塢、臘梅里、杏花弄、柳枝巷、丁香巷、薔薇弄等等,這些沁香撲鼻的大街小巷的名子中,漫步在其中,不用多想,就知道有多少正是這些文化名人的才情的外在固化。我就此曾和朋友說:想知道蘇州的文化底蘊有多深嗎?去數數蘇州埋著多少文化名人就知道了。
我在看蘇州交通旅遊圖的時候,因為她的太多的大街小巷的名子的與眾不同,從字面上,就直觀地感到其背後深厚的歷史淵源。當我知道了蘇州這些大街小巷的名子背後生動的歷史故事後,才感到這張薄薄的交通旅遊圖的厚重,也看到了蘇州的「城市名片」的豐富的內涵,甚至也看到了蘇州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行政區劃,由她的大街小巷所承載著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的那部分歷史。
經濟在飛速發展,文化在突飛猛進,城市建設更是在日新月異,我們怎樣在自己的「名片」中把這樣的歷史標志出來並流傳下去?
多問問蘇州的大街小巷的名子的由來,再想想自己城市的大街小巷的名子的由來,我想,很多有關、無關的人都會明白些什麼的。
Ⅵ 蘇州的歷史
商末,我國西北地區姬姓周氏族首領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讓賢,從陝西歧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來到長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蘇梅村),與當地土著居民結合,建立了帶有部落性質的「勾吳之國」。這是蘇州一帶稱吳的最早記載。
公元前11世紀中葉,周滅商,實行分封制。周武王尋得已在吳地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孫周章,封其為諸候。「勾吳」遂成為諸侯國,正式納入西周版圖。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壽夢繼位稱王,吳國始有確切紀年。從壽夢起,吳國國勢日盛,並開始與中原各國交往,躋身大國爭霸的行列。周靈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吳國君位傳至二十世孫諸樊,國都南遷至今蘇州城址。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闔閭繼位。周元王3年(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吳地悉歸越國所有。顯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滅越,吳、越之地盡屬楚。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黃歇被封於江東,吳地遂成為春申君封地。
戰國末年,秦國在其轄境行郡縣制。秦王24年(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俘楚王負芻,以長江以北楚國之地建楚郡。次年,王翦逐次攻取楚國在長江以南之地,遂將楚郡分為九江郡、鄣郡、會稽郡。26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正式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吳地屬會稽郡,郡治在吳國故都(即今蘇州城址),並以郡治所在地設吳縣,為所轄二十六縣之首邑,吳縣之得名自此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項梁、項羽在吳縣起兵反秦。
秦亡後,楚漢相爭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領梁、楚等九郡,會稽郡亦屬楚。
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攻滅項羽,漢將灌嬰乘勝過江,攻破吳縣,略定會稽。同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會稽等郡屬楚王封地。次年劉邦降韓信為淮陰候,分其封地東部會稽等三郡五十二城改建荊國,以其從兄劉賈為荊王,領會稽郡,都吳。11年(公元前196年)英布反漢,殺劉賈,佔領荊國封地。次年劉邦平定英布之叛,廢荊國仍復為會稽郡。同年封劉濞為吳王,會稽郡遂屬吳國封地。文帝前元9年(公元前171年),鄣郡並入會稽郡,郡治一度由吳縣移至鄣郡(今浙江安吉縣與長興縣之間),7年後復治吳縣。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劉濞謀叛伏誅,廢吳國,復為會稽郡,領縣二十四,吳縣仍為首邑。
明代 張宏《西山爽氣圖》局部
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分全國為十三州部,每州設刺史一人。會稽郡屬揚州刺史。此時州尚不屬正式行政區域。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新朝,改吳縣為泰德縣。王莽新朝覆滅後,東漢光武帝於建武元年(公元25年)復改泰德縣為吳縣。漢順帝時因會稽郡幅員遼闊,不便管理,遂於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析郡地東北部另置吳郡,西南部仍為會稽郡。新置吳郡領縣十三,吳縣為首邑,郡治在吳縣,而會稽郡治則徙往山陰(今浙江紹興)。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興平2年(公元195年),孫策部將朱治攻佔吳郡,入城領太守事,自此吳地一直屬三國孫吳政權。領縣十五,吳縣為首邑。孫皓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從吳郡中劃出陽羨、餘杭等五縣與丹陽郡的數縣另置吳興郡(今浙江湖州)。
西晉時,吳郡、丹陽郡、吳興郡號稱「三吳」。[9]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滅吳統一全國,分天下為十九州,吳郡屬揚州刺史。四年(公元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置海虞縣(今常熟一帶)。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晉成帝封其弟司馬岳為吳王,改吳郡
明代姑蘇山風景畫
為吳國,置內史行太守事。其後司馬岳雖徙封琅琊王,但吳國之名卻一直延續到東晉末。
南朝劉宋武帝永初2年(公元421年),廢吳國之名復稱吳郡。南朝曾在南方廣置僑州僑郡,宋孝武帝大明7年(公元463年),以吳郡屬僑置南徐州。次年仍隸揚州。蕭梁天監6年(公元507年),析吳郡地置信義郡。大同年間(公元535——545年)置崑山縣,隸信義郡,大同6年(公元540年)改海虞縣為常熟縣,從此崑山、常熟二縣得名。太清3年(公元549年),侯景作亂攻陷郡城,改吳郡為吳州。次年又恢復原置。陳武帝永定2年(公元558年)割吳郡所屬海鹽、鹽官、前京縣置海寧郡;後又割錢唐、富陽、新城縣置錢塘郡;割建德、壽昌、桐廬等縣屬新安郡。吳郡轄地驟減,僅領吳、崑山、常熟、嘉興四縣。禎明元年(公元587年),析揚州地增置吳州,以原屬揚州的吳郡、錢塘郡等改隸吳州,於是吳州、吳郡、吳縣三級治所同駐一城。
隋朝建立後,變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開皇9年(公元589年)滅陳後廢吳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蘇山之故,易吳州為蘇州,這是蘇州得名之始。下轄吳、崑山、常熟、烏程、長城縣(長興縣)。11年(公元591年),因反叛騷亂頻繁,危及蘇城安全,故楊素於蘇城西南橫山(七子山)與黃山之間另築城廓,州、縣治悉移新廓,至今該處地名仍稱新郭。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復甦州為吳州,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縣制為郡縣制,吳州復稱吳郡。[9]
蘇州園區金雞湖畔
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復吳郡為蘇州。7年(公元624年)將隋代遷出的州、縣治遷回原址。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國為十道,蘇州屬江南道。開元21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西二道,蘇州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蘇州為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稱蘇州,並改隸浙西道,節度使署也駐蘇城。大歷13年(公元778年)蘇州被升為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蘇州成為吳越國的領地,改稱中吳府。後梁開平3年(公元909年),吳越王錢鏐分吳縣南部地另置吳江縣,吳江建縣自此始。後唐同光2年(公元924年),錢鏐又奏請升中吳府為中吳軍,設節度使,領常、潤等州,直至宋初未有變易。同年,錢鏐在嘉興設置開元府,嘉興從此自蘇州分離出去,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
宋太祖開寶8年(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弘俶改中吳軍為平江軍,隸江南道。太平興國3年(公元978年)吳越納土歸宋,恢復甦州建置,轉屬兩浙路轉運使。政和3年(公元1113年)敕升蘇州為平江府,屬江南道浙西路,於是蘇州又有平江之稱。宣和5年(公元1123年)置浙西提舉司,建炎4年(公元1130年)置浙西提點刑獄司,治所均在平江城。
元代始行行省制。至元12年(公元1275年)設江淮行省,置浙西路軍民宣撫司,次年即改宣撫司為平江路,屬江淮行省。18年(公元1281年)昇平江路為達魯花赤(蒙語長官之意)總管府。至元28年(1291年)劃江而治,江南設江浙等處行中書省,蘇州屬之。元貞元年(1295年)升崑山、常熟、吳江、嘉定四縣為州。元末至正16年(公元1356年)張士誠入據平江,建大周政權,一度改稱隆平府,次年張士誠接受元朝封冊,復改為平江路。
明太祖吳元年(公元1367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隸江南行中二書省。永樂19年(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南京成為陪都,以江南為南直隸省,蘇州府屬之。[9]
蘇州城市建設(30張)
清以後改南直隸為江南省,置左、右兩布政使。蘇州仍稱府,屬縣不變,隸右布政使。順治18年(公元1661年)將右布政使自江寧移駐蘇州。雍正2年(公元1724年)升太倉州為直隸州。3年(公元1725年)分江南省為安徽、江蘇兩省,於是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長、元、吳三縣縣治同駐蘇州一城。咸豐10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李秀成進駐蘇州,以蘇州為省會,建蘇福省,實行省、郡、縣三級制。同治2年(公元1863年)清軍攻陷蘇州,恢復建置如舊。光緒32年(1906年)以太湖西山置靖湖廳,隸蘇州府。
清宣統3年(1911年)10月10日(公歷,以下同),辛亥革命爆發。11月5日,蘇州宣布獨立,原江蘇巡撫程德全自稱蘇軍都督,設都督府於蘇州。12月3日,改蘇軍都督為江蘇都督,實行軍民合治,稱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府所設蘇州。[9]
蘇州閶門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蘇州府,復將長洲、元和二縣及太湖、靖湖二廳並入吳縣,同時將震澤縣並入吳江縣,昭文縣並入常熟縣,新陽縣並入崑山縣。從此,地名稱蘇州,建置稱吳縣。民國3年(1914年),實行省、道,縣官制,分一省為數道,於蘇、常之地設蘇常道,治所蘇州,吳縣屬之。民國16年(1927年)4月,國民政府建都南京,江蘇省會遷至鎮江,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同年6月,成立蘇州市政籌備處。次年11月,縣、市分治,在蘇州市政籌備處基礎上,正式建立蘇州市。民國19年(1930年)5月,江蘇省政府以緊縮開支為由,又撤銷蘇州的市級建置,復並入吳縣。民國22年(1933年),江蘇省分區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的派出機構,吳縣屬於第三區,區署設蘇州。同年十二月,第三區改稱無錫區,區署駐無錫。民國25年(1936年),無錫區改稱第二區,仍隸吳縣。民國26年(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1月19日,蘇州淪陷。次年5月,日偽江蘇省政府在蘇州成立,管轄蘇南地區十六個淪陷縣城,吳縣屬之。民國29年(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蘇南東路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將東路地區先後劃分為三個級六個行政區,蘇州均隸屬於蘇南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在常熟東塘市成立。次年2月,蘇州縣政府成立,蘇州縣人民自衛會撤銷。由於日偽殘酷清鄉,民主政權相繼撤銷。至民國34年(1945年)7月,在蘇兩北行政辦事處的基礎上,吳縣抗日民主政權恢復成立。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偽江蘇省消亡,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蘇州仍稱吳縣,隸屬江蘇省江南行署。後江南行署撤銷,又隸屬第二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直至解放。[9]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後,下設13個鎮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設東、南、西、北、中5個區公所;1950年5月各區公所撤銷,由公安部門接管。1951年11月初經蘇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決定按原區公所轄區建立東、南、西、北、中5個區。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1)蘇州市為省轄市。(2)設立蘇州專區。蘇州專區轄常熟市和常熟、吳縣、吳江、太倉、崑山、無錫、宜興、江陰、太湖辦事處(相當於縣)1市8縣1處,專署駐蘇州市。(3)設立松江專區。松江專區轄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嘉定、川沙、松江、寶山、嵊泗、上海10縣,專署駐松江。同年,太湖辦事處改為震澤縣,蘇州專區轄1市9縣。同年6月26日,嵊泗縣劃歸浙江省領導。1954年,常熟市改為省直轄市,並仍接受蘇州專署督導。1956年,將宜興縣劃歸鎮江專區,原轄鎮江專區的武進縣劃入蘇州專區,轄9縣。
1958年8月25日,原由省直轄的蘇州市劃歸蘇州專區領導;撤銷常熟市,並入常熟縣。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武進縣劃歸常州專區。4月8日,撤銷松江專區,所屬的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6縣劃入蘇州專區。4月12日,原江蘇省松江專區管轄的嘉定、寶山、上海3縣劃歸上海市管轄。11月21日,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6縣,劃歸上海市管轄。蘇州專區轄1市7縣。
1960年,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1961年,設立沙洲縣(駐楊舍鎮)。1962年,蘇州市改為省轄市;原由無錫市領導的無錫縣劃入蘇州專區,轄8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蘇州地區的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沙洲縣劃歸蘇州市領導;常熟縣撤銷,改設常熟市;蘇州市共轄1市5縣4區(平江、金閶、滄浪和郊區)。1986年9月起,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沙洲、崑山、吳江、太倉(1993年)4縣,改設張家港、崑山、吳江、太倉4市。蘇州市共轄5市1縣4區。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10]
1983年3月1日,江蘇省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將原屬蘇州地區的江陰、無錫二縣劃歸無錫市,吳縣、吳江、崑山、太倉、沙洲、常熟劃歸蘇州市。蘇州市領五縣一市。[9]
俯瞰蘇州古城
1983年,撤銷常熟縣,改設常熟市。[9] 1986年,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11] 1989年,撤銷崑山縣,改設崑山市。[12] 1992年,撤銷吳江縣,設立吳江市。1993年,撤銷太倉縣,設立太倉市。[13] 1995年,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14]
2001年,蘇州市郊區更名為虎丘區;同年,撤銷吳縣市,分設吳中區、相城區。[15]
2012年,撤銷蘇州市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合並設立蘇州市姑蘇區;撤銷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16]
Ⅶ 蘇州的來歷
相傳商代末年,周君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歷。季歷有子昌,古公亶父認為昌有興王業的才能,想把君位傳給季歷再傳於昌。泰伯、仲雍了解了這一意圖後,為尊重父意,避讓君位而逃避到當時被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並隨鄉入俗,自行「斷發文身」。表示他們已是荊蠻之人,而不能再回去繼位了。他們的這一義行,以及他們帶來的周族先進的文化和農業生產技術,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擁護,在梅里(今無錫縣梅村)泰伯被擁立為君長,國號為「勻吳」(勻吳的「勻」是荊蠻語的發聲詞,無實際意義,勻吳即吳。由於筆誤,勻吳也被誤寫為勾吳)。
從泰伯起十九傳至壽夢繼位稱王(公元前585年),吳國始有確切紀年。隨著吳國的崛起,梅里的都城已日益不能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了,而位於太湖東北岸的蘇州,由於自然條件十分優越,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壽夢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正式將都城遷至蘇州。並經過多年的不斷經營,具有相當規模。可是由於史籍沒有記載,當時城址已無從查考。自此,當時的蘇州稱為吳國。
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城池,自此,蘇州的地理位置沿革至今。後越國滅吳,並於公元前379年將越國都城遷到姑蘇,戰國時期,公元前248年,楚國春申君受封於吳,並以蘇州(吳墟)為首邑,為蘇州的發展作出貢獻,蘇州至今有地名黃埭和位於蘇州古城王洗馬巷內的春申君廟紀念他,並把他作為蘇州的守護神供奉在城隍廟內。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吳都城設會稽郡、吳縣,自此,當時的蘇州稱為吳縣,或有時稱為吳州。公元589年,隋改吳州為蘇州(以蘇州城西姑蘇山得名,蘇州的名稱始此。另姑蘇山由吳王闔閭建姑蘇台得名,現山上仍有遺跡)。公元778年,唐朝設蘇州為江南唯一的「雄州」(唐制州分七等,「雄州」為二等),從此,蘇州名稱被固定作為通稱。公元1113年,宋改蘇州為平江府。綜合歷史變革,蘇州有很多的別稱:姑蘇、吳、吳縣、東吳、平江、吳中等等。又由於蘇州城內河道縱橫,又稱為水都、水城、水鄉,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游記》將蘇州贊譽為東方威尼斯.蘇州古城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贊為「鬼斧神工」。
Ⅷ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來歷是什麼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市中國歷史有名的城市,以風景秀麗而著稱,如果你沒有去過杭州的話,應該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