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全過程是什麼
哥白尼→第谷·布拉赫→開普勒→伽利略→牛頓。哥白尼: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宇宙體系,一個科學的世界圖景第谷·布拉赫:提供了精確、系統的觀測資料。開普勒:確立了行星運動三定律,提供了一個完美的運動模式。伽利略:提出了一系列最重要的理論和概念。最後,由牛頓進行了科學的綜合和總結。
Ⅱ 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過程科學發展史起了什麼作用
從人類的進化過程看,最早讓猿(人類祖先)由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的標志居然是石頭(確切地說是「石器」)的使用,由此開啟了人類的第一個時代——石器時代。石器時代的開啟,也標志著人類從動物群體中徹底脫離出來。石頭也因此成為人類最早利用的材料。可以說,是材料見證和推動了人類「從猿到人」的整個過程。石器時代的鮮明特徵是以新石器為特徵的生產力和人與自然相結合的生產關系,構成了奴隸社會物質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類在「從猿到人」的過程中,材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完整、最早的石器時代遺址是非洲東部坦尚尼亞的奧杜韋文化(距今175萬年)和肯亞的阿舍利文化(距今176萬年);我國最早的石器文化遺存見於雲南元謀人遺址(距今170萬年),其次是陝西的藍田人遺址(距今80萬~70萬年)和北京人遺址(距今50萬年)。在這些文化遺址中,均出土了多件舊石器時代不同階段、具備不同用途和功能的石器。
奧杜韋文化(距今175萬年)時期古人類製造的石器
阿舍利文化(距今176萬年)中古人類製造的石斧
從石器時代開始,人類開始擺脫動物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具有思考問題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最初,人類並沒有對石料進行精細加工,只是打制一些簡單的石器用來實現砍砸、刮削等功能(舊石器時代),之後才有了磨製石器的產生(新石器時代)。在舊石器時代,火的使用已經較為普遍,火可以幫助人類獵取和烹飪大型的動物,還可以用以取暖。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掌握了粘土燒窯技術,學會了製作陶器,如在土耳其托羅斯山出土的約6 500年前的西亞陶罐已經製作的非常精美。我國的黃流、長江流域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陶器的地區之一,在陝西西安的半坡村已經發現6000多年以前的陶窯遺址群,顯示當時的制陶規模巨大;其次還有距今55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遺址等多地,均發掘出製作精美的陶器。陶器也成為人類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的器物。
Ⅲ 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過程
在早期,中國的科學技術是在世界領先位置的。從早期的皇帝內經,到後來的四大發明,中國的版科學技術一直權都很發達,但後來,統治者固守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的政策,使我國的科學技術受到抑制,中國傳統的科學技術重視實踐,輕視理論,中國的傳統文化重視科舉,輕視科學,這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國後來的科技落後。
為了讓我們的科學技術重新發展起來,我們就不能閉關鎖國而要改革開放,不能輕視科學,而要把科學技術當成第一生產力。並且讓理論和實踐同樣被重視,這才能實現中國科學技術的新輝煌。
Ⅳ 自然科學發展史是怎樣的
是這樣:
近代自然科學發展史
自然科學發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學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它依據歷史事實,通過對科學發展歷史過程的分析來總結科學發展的歷史經驗並揭示其規律。在漫長的自然科學發展史上,近代曾出現了三次嚴重的危機,並由此也帶來了三次重大的突破,從而推動自然科學向前進一步發展。
近代自然科學是以天文學領域的革命為開端的。天文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在西方,通過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經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論體系,成為一門最具理論色彩,又是提出理論模型最多的一門學科。同時,天文學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人們種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觀測時間也靠天,這就必然會有力推動天文學的發展。然而,天文學在當時又是一門十分敏感的學科。在天文學領域,兩種宇宙觀,新舊思想的斗爭十分激烈。特別是到了中世紀後期,天主教會還別有用心地為托勒密的地心說披上了一層神密的面紗。硬說地球處於宇宙中心,證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把人派到地上來統治萬物,就一定讓人類的住所??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這種荒唐說法被當作權威加以崇信之後,托勒密的學說就成為不可懷疑的結果而嚴重阻礙著天文科學的進步。然而,地心說基礎上產生的儒略歷在325年被確定為基督教的歷法後,它的微小誤差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同觀測資料大相徑庭。葡萄牙一位親王的船長曾說:「盡管我們對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們發現,事事都和他說的相反。」托勒密體系的錯誤日益暴露,人們急需建立新的理論體系。當時,文藝復興正蓬勃開展,它不僅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同時也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適應時代要求,他從1506年開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閣樓上對天象仔細觀察了30年,從而創立了一種天文學的新理論--日心說。1543年,哥白尼公開發表《天體運行論》,這是近代自然科學誕生的主要標志。日心說的提出恢復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理論基礎,是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成就輝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從宏觀上看,科學發展是落在生產技術的後面。例如,鍾表在實踐中已廣泛應用,但人們並不懂得由哪些因素決定著鍾表運動的周期;在戰爭發射了無數的子彈和炮彈,卻搞不清怎樣才能把彈道計算出來,命中率如何提高。從微觀上看,古典力學的發展比較完善。在天體力學中,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論述了牛頓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個理論之中。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的概括和綜合。但這一時期其他學科還很落後,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積累經驗,進行分門別類的初步整理。例如,18世紀,瑞典生物學家林耐就曾致力於對植物的分類,他寫了《自然系統》一書,使雜亂無章的關於植物方面的知識形成了完整的系統。在化學領域,英國科學家波義耳把嚴密的實驗方法引入化學,他被稱為近代化學的創始人。德國科學家斯塔爾提提出燃素說來解釋化學反應,燃素說作為化學的理論成果統治了化學界近100年。
科學的發展不是憑空進行,而是必須以已有的科學成果為發展的起點。當時已有的天文學數學知識為力學的發展創造了前提,而力學發展較完善的狀況又促成了哲學史上機械自然觀的形成。因為,從人的認識規律來看,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從認識簡單事物進而深化認識復雜事物的,認識機械運動是科學認識的第一任務。在科學認識第一階段,暫時把事物看成彼此無關的固定不變的東西進行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一旦科學家們把一切高級復雜運動都簡單類比為機械運動,並且把力學中的外力照搬過來,就變成了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機械外因論。他們認為,自然界絕對不變,自然界只是在空間上擴張,展現其多樣性,而在時間上沒有變化,沒有發展的歷史。不變的行星一定始終不變地繞著不變的太陽運行,由於它不承認物質的發展,不能回答自然界的一切從何而來,最後只能搬用神的創造力來解釋,自然科學又回到了神學之中。
1755年,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出版了《宇宙發展史概論》,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星雲假說。康德的星雲假說能較好解釋太陽系的某些現象。他認為,太陽系以及一切恆星都是由原始星雲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逐漸聚集而成的。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有生有死,而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恩格斯1875年為《自然辯證法》寫的一篇導言中,給予康德的星雲假說極高的評價。說它「包含著一切繼續前進的起點。」因為既然地球是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山川、動物和植物,自然也有它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如果立即沿著這個方向堅決地繼續研究下去,那麼,自然科學現在就會進步得多。」康德的星雲假說有力沖擊了形而上學的機械自然觀,是繼哥白尼天文學革命後的又一次科學革命。
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這也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不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技術發明大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總之,在18世紀中葉以前,自然科學研究主要是運用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經驗方法達到記錄、分類,積累現象知識的目的。在18世紀中葉以後,由於啟蒙運動的發展,「自然科學便走進了理論的領域而在這里經驗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這里只有理性思維才能有所幫助。」理性思維就是對感性材料進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並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提出科學假說,進而建立理論或理論體系。19世紀道爾頓的原子論,阿佛加德羅的分子學說,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及康德的星雲假說開始都是以假說形式出現的。不過,康德的星雲假說一開始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19世紀,由於自然科學不斷揭示出自然過程的辨證性質,才最終在哲學領域敲響了形而上學的喪鍾。
19世紀是科學時代的開始。在天文學領域,科學家們開始論及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在地質學領域,英國的地質學家賴爾提出地質漸變理論。在生物學領域,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孟德爾的遺傳規律相繼被發現。在化學領域,原子-分子論被科學肯定;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並成為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第一人;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圖表和《元素屬性和原子量的關系》的論文。在文中,門捷列夫預言了十一種未知元素的存在,並在以後被一一證實。十九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成就是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和發展。
在19世紀之前,人們基本上認為電與磁是兩種不同現象,但人們也發現兩者之間可能會存在某種聯系,因為水手們不止一次看到,打雷時羅盤上的磁針會發生偏轉。1820年7月,丹麥教授奧斯特通過實驗證實了電與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磁針的指向同電流的方向有關。這說明自然界除了沿物體中心線起作用的力以外,還存在著旋轉力,而這種旋轉力是牛頓力學所無法解釋的,這樣,一門新學科??電磁學誕生了。
奧斯特的發現震動了物理學界,科學家們紛紛做各種實驗,力求搞清電與磁的關系。法國的安培提出了電動力學理論。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 ɡ 苡?831年總結出電磁感應定律,1845年他還發現了「磁光效應」,播下了電、磁、光統一理論的種子。但法拉弟的學說都是用直觀的形式表達的,缺少精確的數學語言。後來,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克服了這一缺點,他於1865年根據庫侖定律、安培力公式、電磁感應定律等經驗規律,運用矢量分析的數學手段,提出了真空中的電磁場方程。以後,麥克斯韋又推導出電磁場的波動方程,還從波動方程中推論出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剛好等於光速,並預言光也是一種電磁波。這就把電、磁、光統一起來了,這是繼牛頓力學以後又一次對自然規律的理論性概括和綜合。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電磁波的存在。利用赫茲的發現,義大利物理學家馬可尼、俄國的波波夫先後分別實現了無線電的傳播和接受,使有線電報逐漸發展成為無線電通訊。所有這些電器設備都需要大量的電,這遠遠不是微弱的電池所能提供的。1866年,第一台自激式發電機問世使電流強度大大提高。70年代,歐洲開始進入電力時代。80年代還建成了中心發電站,並解決了遠距離輸電問題。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繼蒸汽機之後近代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電磁學的發展為這次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准備。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被迅速應用於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歐美國家蓬勃興起。
19世紀,自然科學在多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物理學中一切基本問題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都已基本上得到解決,科學家們給牛頓力學本來解釋不了的電磁現象虛構了一個物質承擔者--以太。把電磁現象歸結為以太的機械運動,他們認為整個物理世界都可以歸結為絕對不可分的原子和絕對禁止的以太這兩種物質始原。
正當古典物理學達到頂峰,人們陶醉於「盡善盡美」的境界時,卻出人意料發生了一系列震驚整個物理學界的重大事件。首先是邁克耳遜和莫雷為了尋找地球相對於絕對靜止的以太運動進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實驗,但實驗結果卻同古典理論的預測相反;在對比熱和熱輻射的研究中又出現了「紫外災難」等古典理論不可克服的矛盾。古典物理學再次受到嚴重的挑戰,第三次面臨重大的危機。
十九世紀未,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穿透金屬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線。不久,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現象。居里夫婦受貝克勒爾啟發,發現了釙、鐳的放射性,並在艱苦的條件下提煉出輻射強度比鈾強200萬倍的鐳元素。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電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傳統觀念,電子和元素放射性的發現,打開了原子的大門,使人們的認識得以深入到原子的內部,這就為量子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量子論是反映微觀粒子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與此同時,在對電磁效應和時空關系的研究中相對論產生了。相對論將力學和電磁學理論以及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運動聯系了起來。這是繼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以後的又一次物理學史上的大綜合。量子論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是促成20世紀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理論基礎。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是科技發展史上一項劃時代的成就。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的技術發明大都是延長人的四肢與感官功能,解放人的體力,而電子計算機卻是延長了人的腦的功能。它開始替代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並放大了人類的智力,極大地增強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現在更是廣泛滲透和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當今時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群體化、社會化、高速化的趨勢和特徵異常明顯,我們隨時可能面臨新的危機,新的挑戰,只要我們不斷開拓、不斷創新,科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Ⅳ 簡述中國自然科學發展歷程
近代自然科學發展史
自然科學發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學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它依據歷史事實,通過對科學發展歷史過程的分析來總結科學發展的歷史經驗並揭示其規律。在漫長的自然科學發展史上,近代曾出現了三次嚴重的危機,並由此也帶來了三次重大的突破,從而推動自然科學向前進一步發展。
近代自然科學是以天文學領域的革命為開端的。天文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在西方,通過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經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論體系,成為一門最具理論色彩,又是提出理論模型最多的一門學科。同時,天文學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人們種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觀測時間也靠天,這就必然會有力推動天文學的發展。然而,天文學在當時又是一門十分敏感的學科。在天文學領域,兩種宇宙觀,新舊思想的斗爭十分激烈。特別是到了中世紀後期,天主教會還別有用心地為托勒密的地心說披上了一層神密的面紗。硬說地球處於宇宙中心,證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把人派到地上來統治萬物,就一定讓人類的住所??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這種荒唐說法被當作權威加以崇信之後,托勒密的學說就成為不可懷疑的結果而嚴重阻礙著天文科學的進步。然而,地心說基礎上產生的儒略歷在325年被確定為基督教的歷法後,它的微小誤差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同觀測資料大相徑庭。葡萄牙一位親王的船長曾說:「盡管我們對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們發現,事事都和他說的相反。」托勒密體系的錯誤日益暴露,人們急需建立新的理論體系。當時,文藝復興正蓬勃開展,它不僅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同時也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適應時代要求,他從1506年開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閣樓上對天象仔細觀察了30年,從而創立了一種天文學的新理論--日心說。1543年,哥白尼公開發表《天體運行論》,這是近代自然科學誕生的主要標志。日心說的提出恢復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理論基礎,是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成就輝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從宏觀上看,科學發展是落在生產技術的後面。例如,鍾表在實踐中已廣泛應用,但人們並不懂得由哪些因素決定著鍾表運動的周期;在戰爭發射了無數的子彈和炮彈,卻搞不清怎樣才能把彈道計算出來,命中率如何提高。從微觀上看,古典力學的發展比較完善。在天體力學中,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論述了牛頓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個理論之中。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的概括和綜合。但這一時期其他學科還很落後,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積累經驗,進行分門別類的初步整理。例如,18世紀,瑞典生物學家林耐就曾致力於對植物的分類,他寫了《自然系統》一書,使雜亂無章的關於植物方面的知識形成了完整的系統。在化學領域,英國科學家波義耳把嚴密的實驗方法引入化學,他被稱為近代化學的創始人。德國科學家斯塔爾提提出燃素說來解釋化學反應,燃素說作為化學的理論成果統治了化學界近100年。
科學的發展不是憑空進行,而是必須以已有的科學成果為發展的起點。當時已有的天文學數學知識為力學的發展創造了前提,而力學發展較完善的狀況又促成了哲學史上機械自然觀的形成。因為,從人的認識規律來看,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從認識簡單事物進而深化認識復雜事物的,認識機械運動是科學認識的第一任務。在科學認識第一階段,暫時把事物看成彼此無關的固定不變的東西進行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一旦科學家們把一切高級復雜運動都簡單類比為機械運動,並且把力學中的外力照搬過來,就變成了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機械外因論。他們認為,自然界絕對不變,自然界只是在空間上擴張,展現其多樣性,而在時間上沒有變化,沒有發展的歷史。不變的行星一定始終不變地繞著不變的太陽運行,由於它不承認物質的發展,不能回答自然界的一切從何而來,最後只能搬用神的創造力來解釋,自然科學又回到了神學之中。
1755年,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出版了《宇宙發展史概論》,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星雲假說。康德的星雲假說能較好解釋太陽系的某些現象。他認為,太陽系以及一切恆星都是由原始星雲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逐漸聚集而成的。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有生有死,而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恩格斯1875年為《自然辯證法》寫的一篇導言中,給予康德的星雲假說極高的評價。說它「包含著一切繼續前進的起點。」因為既然地球是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山川、動物和植物,自然也有它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如果立即沿著這個方向堅決地繼續研究下去,那麼,自然科學現在就會進步得多。」康德的星雲假說有力沖擊了形而上學的機械自然觀,是繼哥白尼天文學革命後的又一次科學革命。
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這也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不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技術發明大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總之,在18世紀中葉以前,自然科學研究主要是運用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經驗方法達到記錄、分類,積累現象知識的目的。在18世紀中葉以後,由於啟蒙運動的發展,「自然科學便走進了理論的領域而在這里經驗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這里只有理性思維才能有所幫助。」理性思維就是對感性材料進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並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提出科學假說,進而建立理論或理論體系。19世紀道爾頓的原子論,阿佛加德羅的分子學說,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及康德的星雲假說開始都是以假說形式出現的。不過,康德的星雲假說一開始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19世紀,由於自然科學不斷揭示出自然過程的辨證性質,才最終在哲學領域敲響了形而上學的喪鍾。
19世紀是科學時代的開始。在天文學領域,科學家們開始論及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在地質學領域,英國的地質學家賴爾提出地質漸變理論。在生物學領域,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孟德爾的遺傳規律相繼被發現。在化學領域,原子-分子論被科學肯定;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並成為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第一人;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圖表和《元素屬性和原子量的關系》的論文。在文中,門捷列夫預言了十一種未知元素的存在,並在以後被一一證實。十九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成就是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和發展。
在19世紀之前,人們基本上認為電與磁是兩種不同現象,但人們也發現兩者之間可能會存在某種聯系,因為水手們不止一次看到,打雷時羅盤上的磁針會發生偏轉。1820年7月,丹麥教授奧斯特通過實驗證實了電與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磁針的指向同電流的方向有關。這說明自然界除了沿物體中心線起作用的力以外,還存在著旋轉力,而這種旋轉力是牛頓力學所無法解釋的,這樣,一門新學科??電磁學誕生了。
奧斯特的發現震動了物理學界,科學家們紛紛做各種實驗,力求搞清電與磁的關系。法國的安培提出了電動力學理論。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 ɡ 苡?831年總結出電磁感應定律,1845年他還發現了「磁光效應」,播下了電、磁、光統一理論的種子。但法拉弟的學說都是用直觀的形式表達的,缺少精確的數學語言。後來,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克服了這一缺點,他於1865年根據庫侖定律、安培力公式、電磁感應定律等經驗規律,運用矢量分析的數學手段,提出了真空中的電磁場方程。以後,麥克斯韋又推導出電磁場的波動方程,還從波動方程中推論出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剛好等於光速,並預言光也是一種電磁波。這就把電、磁、光統一起來了,這是繼牛頓力學以後又一次對自然規律的理論性概括和綜合。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電磁波的存在。利用赫茲的發現,義大利物理學家馬可尼、俄國的波波夫先後分別實現了無線電的傳播和接受,使有線電報逐漸發展成為無線電通訊。所有這些電器設備都需要大量的電,這遠遠不是微弱的電池所能提供的。1866年,第一台自激式發電機問世使電流強度大大提高。70年代,歐洲開始進入電力時代。80年代還建成了中心發電站,並解決了遠距離輸電問題。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繼蒸汽機之後近代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電磁學的發展為這次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准備。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被迅速應用於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歐美國家蓬勃興起。
19世紀,自然科學在多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物理學中一切基本問題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都已基本上得到解決,科學家們給牛頓力學本來解釋不了的電磁現象虛構了一個物質承擔者--以太。把電磁現象歸結為以太的機械運動,他們認為整個物理世界都可以歸結為絕對不可分的原子和絕對禁止的以太這兩種物質始原。
正當古典物理學達到頂峰,人們陶醉於「盡善盡美」的境界時,卻出人意料發生了一系列震驚整個物理學界的重大事件。首先是邁克耳遜和莫雷為了尋找地球相對於絕對靜止的以太運動進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實驗,但實驗結果卻同古典理論的預測相反;在對比熱和熱輻射的研究中又出現了「紫外災難」等古典理論不可克服的矛盾。古典物理學再次受到嚴重的挑戰,第三次面臨重大的危機。
十九世紀未,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穿透金屬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線。不久,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現象。居里夫婦受貝克勒爾啟發,發現了釙、鐳的放射性,並在艱苦的條件下提煉出輻射強度比鈾強200萬倍的鐳元素。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電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傳統觀念,電子和元素放射性的發現,打開了原子的大門,使人們的認識得以深入到原子的內部,這就為量子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量子論是反映微觀粒子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與此同時,在對電磁效應和時空關系的研究中相對論產生了。相對論將力學和電磁學理論以及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運動聯系了起來。這是繼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以後的又一次物理學史上的大綜合。量子論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是促成20世紀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理論基礎。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是科技發展史上一項劃時代的成就。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的技術發明大都是延長人的四肢與感官功能,解放人的體力,而電子計算機卻是延長了人的腦的功能。它開始替代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並放大了人類的智力,極大地增強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現在更是廣泛滲透和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當今時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群體化、社會化、高速化的趨勢和特徵異常明顯,我們隨時可能面臨新的危機,新的挑戰,只要我們不斷開拓、不斷創新,科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Ⅵ 我國科技發展從古至今經過了怎樣的歷程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在世界科技發展史上有其重要歷史地位。它的發展從遠古時代原始積累,春秋戰國奠定基礎,兩漢、宋元兩次高潮,中經魏晉南北朝的充實提高和隨唐五代的持續發展,至明萬曆以後雖比諸同時期的西方已經大為落後,但仍有緩慢進展,也出現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傳統科學思想從高峰走向總結。
綜觀整個發展歷程,16世紀以前的中國科學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傳統科學思想和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國古代的科技先驅辛勤耕耘、善於觀察、長於思索、勇於探究,注重整合、聯系實際的產物,閃耀著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輝,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馬克思就曾經指出:「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總的說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杠桿。」(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頁第 427頁。)
而今天眾多著名科學家對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珍貴價值的重新肯定,必將使之在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中顯示出東方智慧的新的轉移與新的實現,這種情況在一些學科已初見端倪。深信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必將在新世紀里對人類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應有貢獻。
我國古代社會從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綿延不斷,既不曾發生過像羅馬帝國那樣中斷無繼的歷史悲劇,也不曾經歷西歐中世紀的黑暗時代。這就使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得以世代相傳、連續積累,並在這個基礎上走向自己的巔峰。
世界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曾把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為縱線,世紀年代作為橫線,製作了一幅科技發展的示意圖,它清楚地表明:無論是以前4000年,還是近500年來,中國科學技術「事實上一點沒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穩緩地前進」。
他在《中國與西方的科學與社會》一文中還指出:「我常喜歡用一種相對來說緩緩上升的曲線來說明中國的演變,顯然這曲線比歐洲同一時期,譬如說公元二世紀至十五世紀的演變過程的曲線上升得高,有時高得多。」(註:《中國與西方的科學與社會》第65-85頁,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
我國四川大學周仲壁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周孟璞兩位先生在《中國近代科技落後原因初探》(註:《自然雜志》13卷11期第333頁。)一文中也以中國的自然科學大事、西歐的自然科學大事和著名科學家的人數作為縱坐標,世紀年代為橫坐標,製作了三條增長曲線,從中國的那條曲線看,同樣顯示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增長是緩慢而連續的。
然而,在4000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春秋戰國、兩漢(尤其是東漢)與宋元(尤其是北宋)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基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內外因素又都顯示出階段性的高潮。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全面奠基時期,也是第一次大發展時代,由於新興封建制度優勝於奴隸制度,其成就不僅趕上而且超過了早期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古希臘。
春秋末期出現了塊煉鐵滲碳鋼,戰國時期又出現了白口鐵處理技術,這些冶鐵技術的發明,是一個突出的標志,正是它大大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農業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細作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農業,戰國末年寫成的《呂氏春秋》,其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稱得上是這種農業科技的論文開端。
以都江堰、鄭國渠兩個大型灌溉工程的興建為標志,展現出為農服務水利工程設施的空前發展。《考工記》中生產工具、樂器、建築、交通運輸、皮革製造、染色、樂器、玉器等36項專門實用工藝技術的記述,顯示了這一時期手工業內部的細密化及其技術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程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它記載了大量實用力學知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工程技術知識的總匯。《墨經》中包含有關於力學、光學、聲學、幾何學、邏輯學以及對物質結構的猜測等科學成就,它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幾何光學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比歐幾里德幾何光學要早百餘年。
同時,它也是古代力學與光學論說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線傳播思想的揭示,使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麗的光彩。可以這樣說,《考工記》與《墨經》一起作為我國古代經驗科學出現的標志,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生產、生活實踐中取得的豐富經驗進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數學、天文學與歷法方面都有了廣泛的發展與進步。十進位值制和籌算制度不斷得到完善,為後世具有中國特色的計算數學體系的形成確定了基礎。有關天象觀測的記載詳盡准確,即使在今天仍不失為天文研究的寶貴歷史資料。
在地學方面,《山海經》、《禹貢》、《管子、地員》等著作的出現,標志著人們的地理知識已從地理資料的積累,上升到進行某種形式的綜合論述與區域對比,以服務於當時的政治、經濟需要。
醫學方面,以《黃帝內經》等著作為代表,以人體器官整體觀、陰陽五行論與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以人體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診斷等的研究與實踐為重點,兼及針灸、經絡、衛生保健等諸多方面,構成了我國特有的醫學體系的最初基礎,並在臨床上顯示出傑出的貢獻。
我國人民尋求對自然界物質本源的認識,繼五行、陰陽說之後,元氣說與原子論是兩大發展線索,它們的確立都分別肇始於這個時代的荀況與墨翟。
兩漢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於科技本身經過了春秋戰國的長期醞釀、積累和實踐,到這時達到了量變足以引起質變的地步;另一方面,則是社會政治上的統一與安定,經濟的恢復與持續發展,為科技活動和科技新高潮的到來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它呈現出科技人才輩出,科技著作大批問世,科技成果輝煌,科技對生產的滲透與協調日益顯著等諸多特點。
《九章算術》以及《周髀算經》的成書顯示出以算盤為計算工具的獨特數學體系的形成,形數結合,數學算術化是其特徵。今天,由於計算機的出現,算術化傾向於現代數學中的作用已日漸顯著,中國古代算術的思想與方法和現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正相融合,為此它將重新煥發青春,以嶄新的面貌重現,在數學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預期的。
歷法已確立了我國後代歷法體系、規范和基本內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張衡為代表對天文儀器的研製和對天象的觀察與記錄以及論天三家為代表的宇宙論則形成了中國古代天文的固有傳統。《漢書、地理志》的出現,開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領域。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秦漢以來葯物知識的總結,它為後世本草學奠定了基礎;《傷寒雜病論》不僅確立了辯證論治的醫療原則,而且大為充實了中醫葯體系的內容,更加切合醫療的實際應用。《汜勝之書》可以說是對農業知識的總結。
《論衡》、《淮南子》、《淮南萬華術》、《周易參同契》、《爾雅》等書中也包含了豐富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在生產技術方面,成為我國古代傳統特色的主要技術,像冶鐵、紡織機械、農具製造、造紙工藝、漆器工藝、船舶製造等都已出現,並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像趙過的鐵腳耬車、杜詩的水排、梯級船閘設計的原理與方法、木結構建築風格、豎爐冶煉法、實測基礎上繪制的地圖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紙術更是漢代一項最重大的發明,也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牛耕的推廣與代田法、區田法耕作制度的創新,則在當時條件下起到解放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
以王充為代表的元氣論與董仲舒為代表的「天人感應」說的對立與斗爭,是我國科學思想史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後者從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華。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達到高度發展階段的又一高潮時期。
我國的科學技術自兩漢而後,經魏晉南北朝的充實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術發展,並呈現一股繼續高漲的趨勢。前者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貢獻,可以劉徽與祖沖之的數學、裴秀與酈道元的地學、賈思勰的農學、王叔和、皇甫謐與陶宏景等的醫葯學、葛洪的化學等為標志;
後者主要有李淳風、一行等的天文學、李淳風與王孝通的數學,孫思邈的醫葯學以及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的天人論與宇宙觀等。這種趨勢困宋元時期經濟發展、文化昌盛、理學形成、戰爭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強化。統治階級為滿足自身、政權和社會對科學技術的多方面需要,通過完善教育體系。
舉行多元化考試,獎勵發明創造和培養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長、推動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而安定與富裕的社會環境和發達的出版業則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條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懷疑、探索、創新的學風催促知識分子中具有務實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於國計民生。
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國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著科技的發展。這一切使宋元時期成為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不論天文、地學、生物、數學、物理、化學均有突出成就。
作為世界古代文明標志的指南針、火葯和印刷術三大發明的出現或大規模使用均始於北宋,以沈括、蘇頌、郭守敬、李冶、秦九韻、楊輝、朱世傑、趙友欽、畢升、王禎、李杲、李誡、曾公亮等為代表的科技名家輩出,碩果累累。
以《夢溪筆談》、《營造法式》、《四元玉鑒》、《武經總要》、《王禎農書》、《革象新書》等為代表的科技著作紛紛面世,正是諸多尊敬的科技前輩先後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斷將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傑數學四大家為代表,使宋元數學在中國古代以籌算為主要計算工具的傳統數學的發展達到登峰造極的階段。大規模的恆星觀測,各種天文觀測儀器的研製成功把我國古代天文學推向它的發展高峰。沈括在磁學方面的成就在當時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學派和相應的醫學流派使中國醫葯學得到全面發展。
杜綰著《雲林石譜》的出現,反映了礦物學在宋代已較前有了很大進展。在這些學科發展的同時,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機械製造、建築、紡織、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以張載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的氣一元論自然觀和以沈括為代表「驗跡原理」和科學方法與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科學方法,無疑是哲學和科學發展到北宋時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對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當然,朱熹的理一元論的自然觀對當時科技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明清時期雖相對於前發展勢頭明顯下降,但這一階段問世的一些著作,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朱載育的《樂律全書》、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與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都分別顯示其集醫葯、樂律、農業和地學大成的特點。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更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科學技術著作,不僅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顆明珠,也是世界科技史上光彩奪目的瑰寶。王夫之、王廷相、戴震的元氣本體論使張載的自然觀更臻完善和具體化。明末清初中西科學成就交融與會通的起步以及清代傳統科技仍然緩慢推進也是清晰可見的。
Ⅶ 中國有哪些科學發展的歷史用簡潔語言概括
近代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從而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
1966年成功試驗導內彈核武器
1967年,我國成功試爆第容一顆氫彈;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在甘肅酒泉發射東方紅衛星
1975.11
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於世界先進國家
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
1983年,中國第一台運算速度每秒億次的巨型計算機
2003年10月15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州 」5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
2009年10月29日,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的峰值性能為每秒1206萬億次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
古代可參考網址:http://ke..com/view/944618.htm
火葯,指南針,紙,印刷術、紡織、陶瓷、冶鑄、建築、天文歷法
、數學成就、物理學成就、醫葯學成就、地理學成就、農業、手工業技術專著和論著等等
Ⅷ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過程
科學發展觀,是對中國共產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准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第一,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依據。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需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求我們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認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提高想問題、辦事情決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
第二,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徵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現實基礎。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要適應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考研培訓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進現代化建設,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的道路。
第三,當代世界的發展實踐和發展理念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借鑒。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增長,而應該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世界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要完成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雙重任務,面臨著促進經濟發展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重復其他國家走過的老路,而必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科學發展觀正是在深刻總結世界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它順應了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吸收了當今世界各國在發展的認識和實踐上取得的積極成果。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經歷了一個在實踐中逐步豐富和發展的過程。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胡錦濤在這次全會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樹立和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2006年3月,全國人大十屆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十一五」時期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歩,關鍵是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2007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深刻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他強調,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黨的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寫入了黨章。
Ⅸ 中國科學發展的歷史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間技術
1. 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研製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資源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運載火箭。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1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1985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27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63次發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21次發射成功。
3. 航天器發射場。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測控。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圓滿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資源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5. 載人航天。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空間應用
中國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1. 衛星遙感。中國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衛星遙感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在氣象、地礦、測繪、農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國家遙感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中國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等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國科學院的衛星遙感應用研究機構已經建立起來。這些專業機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了氣象預報、國土普查、作物估產、森林調查、災害監測、環境保護、海洋預報、城市規劃和地圖測繪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特別是衛星氣象地面應用系統的業務化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對災害性天氣預報的准確性,使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經濟損失有了明顯的減少。
2. 衛星通信。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通信衛星,發展衛星通信技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信、廣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在衛星固定通信業務方面,全國建有數十座大中型衛星通信地球站,聯結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衛星通信話路達2.7萬多條。中國已建成國內衛星公眾通信網,國內衛星通信話路達7萬多條,初步解決了邊遠地區的通信問題。甚小口徑終端(VSAT)通信業務近幾年發展較快,已有國內甚小口徑終端通信業務經營單位30個,服務小站用戶15000個,其中雙向小站用戶超過6300個;同時建立了金融、氣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電力、衛生和新聞等幾十個部門的80多個專用通信網,甚小口徑終端上萬個。在衛星電視廣播業務方面,中國已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電視廣播系統和覆蓋全國的衛星電視教育系統。中國從1985年開始利用衛星傳送廣播電視節目,目前已形成了佔用33個通信衛星轉發器的衛星傳輸覆蓋網,負責傳送中央、地方電視節目和教育電視節目共計47套,以及中央32路對內、對外廣播節目和近40套地方廣播節目。衛星教育電視廣播開播十多年來,有3000多萬人接受了大、中專教育與培訓。近年來,中國建成了衛星直播試驗平台,通過數字壓縮方式將中央和地方的衛星電視節目傳送到無線廣播電視覆蓋不到的廣大農村地區,使中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國現有衛星電視廣播接收站約18.9萬座。在衛星直播試驗平台上,還建立了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多媒體傳輸網路,面向全國開展遠程教育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服務。
3. 衛星導航定位。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外導航衛星,開展衛星導航定位應用技術開發工作,並在大地測量、船舶導航、飛機導航、地震監測、地質防災監測、森林防火滅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許多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在1992年加入了國際低軌道搜索和營救衛星組織(COSPAS-SARSAT),以後還建立了中國任務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飛機和車輛遇險報警服務能力。
空間科學
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氣球開展了高層大氣探測。在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開展了一系列空間探測和研究,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環境探測資料。近年來,開展了空間天氣預報的研究工作及相應的國際合作。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利用返回型遙感衛星進行了多種空間科學實驗,在晶體和蛋白質生長、細胞培養、作物育種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國空間科學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創新成果,在空間物理學、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等領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實驗室,建立了空間有效載荷應用中心,具有支持進行空間科學實驗的基本能力。近年來,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對近地空間環境中的帶電粒子及其效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測,並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體物理兩層流體空間實驗,實現了空間實驗的遙操作。 回答者: 凄涼的雪狼 | 一級 | 2009-4-9 19:46
1. 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2.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運載火箭。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航天器發射場。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
航天器發射場。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
載人航天。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
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神舟 一號
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
神舟 二 三 四 號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成功降落 模擬宇航員」安然無恙。 2002年12月30日零時40分,「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3年1月5日晚上7時許,「神舟」四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
神舟 五 號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神舟 六 號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再次飛上太空,並在遨遊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實驗後安全返回地面。
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整個「奔月」過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號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嫦娥一號工作壽命1年,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執行任務後將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國家、地區。
今年還將發射神舟8號,構建中國空間站。此外,誇父計劃也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