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苗族歷史文化
歷史: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黃傳說時代。當時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聯盟,而在甘陝黃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為首的另兩大部落集團。
炎帝與黃帝沿黃河由西向東發展,先後與蚩尤在涿鹿一帶發生戰爭。蚩尤先打敗炎帝,「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後來炎帝與黃帝聯合戰敗了蚩尤,「軒轅之時,蚩尤最為暴,莫能伐,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蚩尤死後,天下大亂,黃帝便畫了幅蚩尤的畫像威懾天下,天下這才安定下來。而蚩尤的九黎集團戰敗後大部分向南流徙,開始了苗族多苦多難的遷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還廣泛流傳著蚩尤的傳說,他們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 。
貴州關嶺一帶流傳有《蚩尤神話》,傳說遠古時,苗族居住在黃河邊上,共「八十一」寨,他們的首領叫蚩尤,蚩尤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後來妖婆的三個妖娃請來了赤龍公和黃龍公(即炎帝和黃帝)復仇,蚩尤率領苗族人民英勇作戰,多次打敗赤龍和黃龍二公。赤龍、黃龍二公聯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殺了蚩尤,焚毀了「八十一寨」。剩下來的苗族子民被迫遠走他鄉。
民族發展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時期就種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會,以樹葉為衣,以岩洞或樹巢為家,以女性為首領的情況,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從一些地區的親屬稱謂制度中,還能看出從母權制過渡到父權制,從血緣婚到對偶婚的演變痕跡。秦漢以後,封建王朝在大多數苗族地區建立郡縣,實行「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的羈縻政策。五溪地區的苗族先民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掌握了用木皮織績和以草實染色的紡染技術,出現了產品交換[5]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武陵地區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苗族的原社會開始逐漸解體,原來由血緣關系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漸發展成為地緣關系的農村公社。唐宋年間,苗族逐步進入到了階級社會,農村公社的首領已有了土地支配權。漢族的封建經濟,通過漢、苗等民族間頻繁接觸,促進了苗族封建社會領主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有些「蠻酋」、「蠻帥」成為世襲的「土官」,領有大量的土地。在這些「土官」境內的苗民淪為農奴(稱為「田丁」),耕種著領主的土地,交納租賦和服無償勞役,並須參加領主間的械鬥,為其賣命。
南宋王朝開始用官職來籠絡各族首領,以加強中央和地方的關系。許多土官都受到封賞,後來成為大大小小的土司。
元、明時期,苗族地區的封建領主經濟已相當發展。明朝中央政府於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區開始實行「改土歸流」,其他地區開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區地主制度的興起,又使以領主制度為經濟基礎的土司政權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對土司的限權,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區開始改土歸流,使地主經濟得到順利發展。但湘西的臘爾山區、黔東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區,仍處於「無君長、不相統屬」狀態,被封建王朝統稱為「生界」。其社會發展仍處於農村公社末期。
苗族舞蹈
清雍正年間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對封建領主的瓦解和地主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對「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苗族人民大量傷亡,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生產力。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土地的兼並和財富的集中日益加劇。乾隆年間,湘西已出現擁有一二千石穀子的大地主,至嘉慶年間,已出現了七八千石穀子的大地主。封建領主制到這時才基本上消亡。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苗族地區先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苗族人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與其他各族人民一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都作出了貢獻。1949年後,苗族地區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
文化:
語言文字
主詞條:苗語、苗文、老苗文
語言
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第二工作隊經過實地考察,對各地苗語的構詞大致相同,而語音不同的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後,將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
湘西方言(東部方言)主要通行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北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湖北的恩施、宣恩、來鳳、鶴峰和重慶的秀山、酉陽、彭水等縣,分5種土語;
黔東方言(中部方言)主要通行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的靖州、會同等縣,貴州安順地區和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苗族中,分5種土語;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於貴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以及雲南全省,分8種土語;
此外,還有部分苗族操漢語、侗語、瑤語、布依語、壯語等其他民族語言。苗語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語盡管存在著一些差異,但相通部分仍佔60%以上。
文字
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與漢字可能同源,後來失傳,這些傳說如今已難以考證。20世紀初,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創制的方塊苗文、石啟貴創制的速記苗文,貴州松桃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一些外國傳教士為了傳教的需要也創制了一些苗文。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眾中推行。
《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於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苗族又開始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
在黔西北威寧石門坎地區傳教的英國人坡拉德同苗、漢族知識分子楊雅各、張武、李斯提文等人配合使用部分拉丁文字母和一些記單符號,以石門坎苗族的語音為標准音,創造了一個拼音文字,稱為「坡拉丁文字母苗文」(俗稱「老苗文」),用以翻譯基督教聖經,編寫課本,記錄苗族民間故事、詩歌以及記事等。40年代,操川黔滇方言東北次方言的部分苗族遷徙並定居在今洗鴨河鄉新池村,將「坡拉字母苗文」傳入紫雲,現仍在通用,而且新池小學用該文字及漢文字進行雙語教學。5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培養了大批包括苗族學者在內的語言學家,對全國苗族語言進行了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創制了東部、西部、中部三種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但由於苗族內部支系復雜,語言差異很大,極難統一 。
此外東南亞苗族使用法國傳教士發明的一種拉丁拼音苗文,後來逐漸發展為「國際苗文」。
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總的來看,多數苗族群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苗族圖騰
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對象有天、地、日、月、巨石、大樹、竹、山岩、橋等。在雲南的金平麻栗坡等地的一些苗族中,每當農作物抽穗時都要祭「天公地母」,祈求天地使農作物豐收,這是苗族崇拜天、地的遺跡。
圖騰崇拜
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圖騰。由於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廣,他們崇拜的圖騰有多種。如鳳凰、楓木、蝴蝶、神犬(盤瓠)、龍、鳥、鷹、竹等。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先民把楓木作為圖騰進行崇拜,認為自己的祖先源於楓木;另外他們還把蝴蝶作為圖騰,認為其祖先姜央是「蝴蝶媽媽」所生。湘、鄂、川、黔交界地區的苗族先民還以盤瓠為圖騰,至今這一帶還保留了不少盤瓠廟、辛女宮。而貴州西部苗族則以鳥為圖騰 。
祖先崇拜
時至今日,苗族中還十分盛行祖先崇拜。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從最早崇敬楓木、蝴蝶轉為崇敬人類的始祖姜央,認為他是苗族的祖先,每個鼓社都設「鼓石窟」,供奉「央公」、「央婆」;湘西苗族崇拜的始祖是「儺公」、「儺母」。為了祈求祖先神靈的庇佑,各地都有規模較大的殺牛祭祖活動,如黔東南的鼓社節,銅仁、松桃叫「吃牛」或「椎牛」,黔西南和安順、鎮寧等地叫「砍牛」。湘西有「還儺願」,祭祀「儺公」、「儺母」。每逢節日,苗族群眾也都要舉行祭祖儀式。許多苗族地區,家家堂屋正中都供有祖宗牌位,平時天天祭祀[9] 。
巫儺文化
苗族信鬼尚巫源遠流長,新中國成立後仍很普遍,所信的鬼神多達幾十種。他們把鬼分為善、惡兩類:認為善神能賜福於人,為此應該經常祭獻,惡鬼則與人作祟,降災降禍,應當祈解和驅逐。認為要達到此目的,就要通過巫師實行巫術。巫師是溝通人與鬼神的中介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受到苗族群眾的敬重。巫師實行的巫術主要有占卜、禳解、招魂等。
服飾
主詞條:苗族服飾、苗族銀飾
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發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綉花邊,系一幅綉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
㈡ 苗族的簡介和來歷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
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關於苗族族源,與早在4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系。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系。
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定居,小部分繼續遷徙到黔東南都柳江流域。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黃傳說時代。當時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聯盟,而在甘陝黃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為首的另兩大部落集團。
炎帝與黃帝沿黃河由西向東發展,先後與蚩尤在涿鹿一帶發生戰爭。蚩尤先敗炎帝,「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後來炎帝與黃帝聯合戰敗了蚩尤,「軒轅之時,蚩尤最為暴,莫能伐,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蚩尤死後,天下大亂,黃帝便畫了幅蚩尤的畫像威懾天下,天下這才安定下來。而蚩尤的九黎集團戰敗後大部分向南流徙,開始了苗族多苦多難的遷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還廣泛流傳著蚩尤的傳說,他們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
㈢ 苗族的民族文化
一、語言文字
苗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漢姓是後來輸入的。因為過去苗族沒有文字書寫自己的苗姓,只用漢字書寫漢姓,以致使人誤認為只有漢姓,而不知有苗姓。在未使用「漢姓」之前,苗族內部早有自己區分血緣宗親和族系的「苗姓」。歷代漢族文人及其他外族人,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以漢族通行的漢字姓氏為准,從而產生錯覺和誤解 。
苗族的分布地域廣袤,內部方言土語和支系繁多。各地、各方言區和各支系的苗族,都曾有自己世代相傳的苗語姓氏,而且至今依然在內部流行 。
(3)苗疆歷史文化的作用擴展閱讀
苗族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錢的炎黃傳說時代。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後來由於戰爭等原因,逐漸進入西南山區。苗族也是一個擁有自己語言和文字的傳統民族。
苗族文化與其它民族文化一樣,都包含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衣、食、住、行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精神文化是指民歌、舞蹈、宗教信仰、手工技藝等。
苗族服飾傳承與創新。苗族服飾是識別一個民族最直觀的標志,一個地區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直觀上也是民族服飾的多姿多彩。一要深挖民族服飾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特色;二要與時俱進設計節日盛裝、舞台裝和日常普通裝;三要號召各族幹部群眾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穿戴民族服飾,特別是重大節日活動民族領導幹部帶好頭、作好表率;四要形成文化產品及旅遊商品,並逐步成為品牌產業。
苗族特色文化資源保護挖掘。一是保護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切實做好古籍收集入館、開展文物普查申報工作,深挖文物遺址、文化遺產背後的故事,豐富旅遊文化內涵。二是保護挖掘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傳承農耕文化、紡織文化、節慶文化,積極保護民居、民風、民俗、民歌、民技。
㈣ 苗疆的歷史文化
穿越歷史時空 千百年來,古城保存著水陸並行、前街後河的格局。城內散布錯落有致的民居,古碼頭邊栓有站著魚鷹的小船,河岸邊石階上蹲著浣衣的婦女。 青龍洞古建築群近景 我國有歷史文化名城100座,大多數為人們所熟知。而與上海、麗江、平遙、敦煌等一同進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行列的貴州鎮遠,卻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養在深閨。少了一點知名度,古城卻因此古風猶存,質朴自然。這座歷經2280多年風雨的文化名城,至今仍遺存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築50餘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驛道5條,以及難得一見的有「歪門斜道」之譽的古巷子7條。僅3.1平方公里的小城,風霜傲骨,古風盎然。 「太極圖」上千年城 氵舞陽河從甕安、黃平、施秉滾滾而來,奔騰於崇山峻嶺之間,接納眾多的支河而成巨流,過了諸葛洞便進入鎮遠。從鎮遠蜿蜒東北而下沅江,放舟直下洞庭、長江,正所謂「南箕北斗五溪煙水洞庭波」。舞陽河穿行於武陵山區,中下施河谷深切,兩岸盡皆懸崖峭壁,翠峰插天,「兩山夾峙,一水中流」,山環水繞,氣勢逼人,雄奇險峻。深知兵法的林則徐至此,心靈為之震動。他寫道:「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走進山中,但覺「山前突兀復有山」;抬起頭來,頓覺「昂頭但見山插天」;登上山頂,又有「不敢俯睨千丈淵」之感。一個「惡」字好生了得,道出了「此身未墜膽已落」的心境,使他「驚起群山向天叫」。 氵舞陽河來到鎮遠,拐了一個S形的大彎。站在石屏山頂極目遠眺,只見「溪河旋繞,山岩森列,白崖東枕,碧峰西峙」,有人為這種雄偉的氣勢所震撼,驚嘆:「疊嶂連雲起,巋然舞水濱。」有一老道登上山頭,說鎮遠「右看滇南頭,左盡楚北尾;蒼茫俯群山,浩浩煙波起」,而後又驚呼這是一幅「太極圖」,若是在S形的河灣上建起兩座城池,便是「日月乾坤,陰陽相照」。軍事家頗重「地利」,認定在此「屏山為城,氵舞水為池」的地方建城,既有通江達海之利,又有崇岡復嶺之險,於是在氵舞陽河兩岸修建城池。先建鎮遠衛城於南岸,後在北岸修建鎮遠府城,一文一武,恰似「太極圖」上象徵「陰陽」的兩個點。從此,鎮遠成了雄踞在西南大通道上的軍事重鎮。 苗疆「清明上河圖」 軍事重鎮鎮遠戰雲密布,卻因是「水陸都會」而日漸繁華,成為南疆的一個商貿城市,正是「豈知躍馬橫戈地,猶有晨鍾暮鼓聲。」隨看衛所的設立,大批軍戶來到鎮遠,以後又遷來匠戶、民戶,人煙日漸稠密。鎮遠居沅江上游而控驛道,由雲南至鎮遠20餘站,貨物皆用人挑馬馱,到鎮遠後改行水路。由鎮遠到常德、岳陽的水路,有船隻往來。若是逆水行舟,船到鎮遠起岸,就走上通往雲南的大道。精明的商人有一種特殊的敏銳,看到鎮遠是一個發財之地,可以把內地各種物資轉輸邊地,又可將滇黔土產運往「下江」,於是紛至沓來,會聚鎮遠。雲南的貨物如銅、錫之類,多在此集散。滇銅運到鎮遠,價格可高出產地兩三倍,大有其利可圖,故買賣興隆。從「下江」運來的糧米、布匹、雜貨,到此轉手買賣,也可獲取豐厚利潤。軍旅往來,商賈雲集,致使鎮遠成為「舟車輻輳,貨物聚會」的都會。 水路繁忙,百舸爭流,於是在沿河兩岸建起許多碼頭。碼頭是水陸交通的銜接點,是鎮遠的一大表徵,它標志著這座古城曾經是交通樞紐,具有軍事與商貿的雙重功能。 誰也沒有料到,在遠離京城的鎮遠邊城,在向來被人視為「化外之地」的苗疆,在山重水復的貴州高原上,也有一幅活脫脫的「清明上河圖」。氵舞陽河上,港灣歧出,碼頭相望,船隻往來穿梭。兩岸是一排排用木柱支撐在水中的吊腳樓,這吊腳樓的臨街面都是騎樓式的,茶樓酒肆、店鋪之中,夾雜著樓台宮閣。街市上人聲嘈雜,摩肩接踵。一泓秋水,半江漁火,縷縷炊煙,樓閣倒影,裝點出一幅絕妙的圖畫。 「歪門斜道」古巷子 離開鬧市,走進狹長幽深的巷子,這才進入古城的腹心。一般的遊客,在鎮遠河沿的街道上溜達一陣之後,便徑直朝著青龍洞走去,或者登上遊船去欣賞氵舞陽河風光。「四時江水綠如藍」的氵舞陽河風光和「海上飛來一洞天」的青龍洞,的確非游不可。然而,古城韻味猶在古風。這是一條條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巷中,城市的喧囂頓時消融,彷彿感到時光倒流。 鎮遠的古巷子和其它地方迥然不同,可以說目前難覓其二。鎮遠的巷子有北京胡同的幽靜,而無循規蹈矩的刻板;有江南巷子的水鄉秀色,卻沒有平坦無坡的布局;有重慶「山巷子」的風格,又無城市喧鬧的氣氛。兼二者之長又獨具山野風味,大概是鎮遠「山高皇帝遠」的緣故吧,顯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概括地講,鎮遠的古巷子妙得很,爬坡上坎,轉彎抹角,巷中有巷,巷中有井,巷下有溝,巷對碼頭,巷通驛道,深宅大院,其與眾不同更多的是因為它的「歪門斜道」。 鎮遠過去有多少巷子現已無法統計,但至今猶存7條,它們是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復興巷、仁壽巷、沖子口巷、米碼頭巷和陳家井巷。這些巷子都建在臨河的石屏山上,隨山勢蜿蜒起伏,層層而上。走進巷中,視線被彎道阻隔,既看不見巷頭,也看不到巷尾,忽上忽下。最長的巷子是沖子口巷,全長249米。因為巷子都在山間盤旋,彎彎曲曲,東拐西彎,初來乍到的人常常迷路。 7條巷子都直接通往臨河的大街,大都與碼頭相對。如此一來,這些巷子都是水陸交通的連接線,是一條條商路暢通的「黃金小道」。 海上「飛來」青龍洞 站在氵舞陽河對岸遠眺青龍洞,像一幅巨大的風景畫高懸於山水天地之間。碧透的江水從山下靜靜流過,翠綠的山崖上鑲嵌著一個煙雨樓閣的龐大建築群,還有一座七孔的石橋將兩岸連通。從山腳往上仰望,重樓危殿,層疊而起,貼壁凌空,參差錯落,與山崖渾然一體。從側面看,一座座梵宇宮觀、樓台亭閣雄踞崖巔,好似一件巨型的雕塑藝術品。在國內,唯一能夠和它媲美的大抵只有山西恆山(在渾源縣城南)的懸空寺。青龍洞建築群雖險峻不如懸空寺,卻因綠色山體顯得鬱郁蔥蔥而勝懸空寺一籌,。 青龍洞建築群始建於明朝初年,數十座靠崖連洞的古建築集中在中河山腰寬40米、高60米、長300米的狹長懸崖地帶,佛寺、宮觀、書院、亭閣巧妙結合。它在建築上的高明之處,在於依山就勢,充分利用懸崖峭壁、深溝淺壑、天然溶洞,創造「附崖建築」的效果,有的雄踞崖巔,有的橫跨溝壑,有的立於崖畔,有的半依山岩。崎嶇不平的山地,無須施以斧鑿,或在懸崖前立一排木柱以為支撐,或因地勢高低分立長柱短柱,或以巨岩作為支撐點托起一座殿堂,甚至以一根獨木建成一座「獨柱亭」。有的在洞廳里建起一座寺 廟而成「洞中有廟」,有的外面建廟而洞在其中,形成「洞中有閣,閣中有洞」的奇觀。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的連接,沒有採用山西恆山懸空寺的棧道,而是利用洞穴、山路、溝壑造成「曲徑通幽」三妙。 如果說鎮遠是一個文化漩渦,青龍洞就是這個漩渦的中心,它把多種文化凝在此地,成為鎮遠文化的縮影。山體奇異風光秀美,驛道的便捷,使青龍洞建築群成為一幅懸掛在舞陽河畔的山水畫卷。 ▲鎮遠地理 有西南水鄉之稱的鎮遠古城位於氵舞陽河下游、貴州高原東部武陵山余脈的崇山峻嶺之中,乘貴陽—玉屏的旅遊列車到鎮遠站下,火車站門口有許多中巴和三輪摩托等候,隨到隨走,10分鍾左右即到縣城。 ▲鎮遠今昔 鎮遠因氵舞陽河以倒「S」形流經小城,而被視為「太極古城」。獨特的水域,使鎮遠成為軍事重鎮與水陸樞紐。氵舞陽河是古城的靈魂,古城的歷史從氵舞陽河開始。 鎮遠不僅是黔東門戶、湘黔的咽喉,更是滇黔鎖陰,自古即為兵家必爭的水陸都會,其「遠鎮一方」之意即由此而起。 鎮遠始建於鐵馬金戈群雄紛爭的戰國時代,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鎮遠為黔中郡的鐔城縣。漢高祖五年(前202年),鎮遠屬武陵郡的無陽縣。自此,鎮遠在歷史上的軍事地位隨歷代王朝的更迭而日漸顯赫。明清以後,曾經戰雲密布的鎮遠漸漸進入商業經濟的鼎盛時期,成為南疆的一個商貿城市。 湘黔鐵路開通,水運也因攔河大壩的修築而中斷,鎮遠不再是物資集散地和交通中轉站。歷史發生劇變,古城驟然冷落。雖然地位發生變化,而昔日的輝煌卻依然放射出耀眼的光輝。歷史給鎮遠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保存了一座歷史文化的大觀園。 ▲鎮遠周邊風景 鎮遠位於世界十大少數民族風情保護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腹地,周邊1小時車程內有「中國漂城」施秉的杉木河漂流、雲台山,黃平的飛雲崖、劍河溫泉等景區;3小時車程內有雷公山原始森林、凱里苗村侗寨、銅仁梵凈山、湘西鳳凰等景區。
㈤ 苗族的歷史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時期就種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會,以樹葉為衣,以岩洞或樹巢為家,以女性為首領的情況,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從一些地區的親屬稱謂制度中,還能看出從母權制過渡到父權制,從血緣婚到對偶婚的演變痕跡。秦漢以後,封建王朝在大多數苗族地區建立郡縣,實行「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的羈縻政策。五溪地區的苗族先民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掌握了用木皮織績和以草實染色的紡染技術,出現了產品交換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武陵地區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苗族的原社會開始逐漸解體,原來由血緣關系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漸發展成為地緣關系的農村公社。唐宋年間,苗族逐步進入到了階級社會,農村公社的首領已有了土地支配權。漢族的封建經濟,通過漢、苗等民族間頻繁接觸,促進了苗族封建社會領主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有些「蠻酋」、「蠻帥」成為世襲的「土官」,領有大量的土地。在這些「土官」境內的苗民淪為農奴(稱為「田丁」),耕種著領主的土地,交納租賦和服無償勞役,並須參加領主間的械鬥,為其賣命 。
南宋王朝開始用官職來籠絡各族首領,以加強中央和地方的關系。許多土官都受到封賞,後來成為大大小小的土司 。
元、明時期,苗族地區的封建領主經濟已相當發展。明朝中央政府於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區開始實行「改土歸流」,其他地區開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區地主制度的興起,又使以領主制度為經濟基礎的土司政權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對土司的限權,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區開始改土歸流,使地主經濟得到順利發展。但湘西的臘爾山區、黔東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區,仍處於「無君長、不相統屬」狀態,被封建王朝統稱為「生界」。其社會發展仍處於農村公社末期 。
清雍正年間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對封建領主的瓦解和地主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對「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苗族人民大量傷亡,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生產力。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土地的兼並和財富的集中日益加劇。乾隆年間,湘西已出現擁有一二千石穀子的大地主,至嘉慶年間,已出現了七八千石穀子的大地主。封建領主制到這時才基本上消亡。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苗族地區先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苗族人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與其他各族人民一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都作出了貢獻。1949年後,苗族地區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
㈥ 苗族歷史、文化、習俗
歷史: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
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予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
文化:苗族服飾反映了苗族歷史悠久、居住分散風俗多樣的特點,苗族支系與支系、縣與縣,易於寨與寨之間在服飾上都有嚴格區別。
其服裝的主要色調亦不盡一致,所謂「白苗」、「黑苗」、「花苗」、「漢苗」等就是依據所著服色或服式而來的自稱或他稱,也有根據婦女的裙樣,稱為「長裙苗」和「短裙苗」的。
貴州苗族建築:苗族地區盛產木材,因此,過去的房屋多為木結構。建築在山區的吊腳樓,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或堆放雜物。
習俗: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
從中國苗族的分布情況看,其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從人數上看,聚居的人多,散居的人少。
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㈦ 苗族的文化特色是什麼
苗族是我國僅有的幾個人口超過500萬的少數民族,也是我國最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要追溯到上古時代以蚩尤為代表的苗蠻集團,甚至是更早的九黎和三苗。
苗族,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居住在靖州的苗族擁有本民族的光輝歷史和古老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如神話、傳說、故事等口頭文學以及歌舞、綉織等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鄉土氣息。苗族人民在民間工藝美術方面也頗有造詣。他們製作的工藝美術品,種類繁多,如刺綉、編織、彩繪、蠟染、雕刻、剪紙等等都各有特色。
苗族刺綉,有著悠久的歷史。納雍的苗族刺綉也有數百年的歷史。自種、自紡、自染、自織、自綉、自用的線綉等工藝,普及整個納雍縣境內的苗村山寨。苗族刺綉和挑花多以大自然為題材,結合生活實踐,綉出風格優雅、充滿民族氣息的花紋圖案。苗族婦女隨手綉來,花樣百出,有平綉、盤綉、結綉、縐綉、牽線綉、布貼綉等多種綉法,圖案美觀大方,耐人尋味,凝聚著苗族婦女的才能和智慧,堪與其他綉種爭芳斗妍。苗族姑娘無不都是飛針走線「挑、編、織、綉」的行家。苗族刺綉種類的繁多和工藝的精美,讓其他的刺綉種類望塵莫及。苗族刺綉不僅記錄節日、圖騰和英雄,還記載著苗族幾百年遷徙的歷史,在很多苗族刺綉圖案中,都有水波狀的花紋,苗族用這樣的符號表示他們的祖先曾經跋山涉水,渡過長江、黃河,最後才來到西南。
苗族的綉花技術主要是用各種顏色的紗線在自己的頭巾、腰帶和衣襟上綉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紋,別具風格。挑花歷史悠久,許多民族廣泛運用。挑花多以幾何化的形體挑綉,講究反挑正看,平滑細膩,樸素自然,無論在色彩、構圖等方面都極富審美情趣,用挑花綉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圍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飾品在民族傳統工藝品中獨具特色,深受都會人青睞。,
來源:人人網;石越宇的日誌
㈧ 苗族的歷史文化簡短一點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爭以後,中原文獻不再有「三苗」的記載。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他的前身,還是三苗,歷商、周至戰國後期,三苗後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於史冊。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與漢字可能同源,後來失傳,這些傳說如今已難以考證。20世紀初,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創制的方塊苗文、石啟貴創制的速記苗文,貴州松桃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一些外國傳教士為了傳教的需要也創制了一些苗文。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眾中推行。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總的來看,多數苗族群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㈨ 研究苗族文化歷史,發展及影響的研究背景怎麼寫
你去看下《中華民族史》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