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建立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有哪些方式方法
一是檔案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的關系。從歷史的發展經驗看,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建設忽視了檔案文化的建設,不僅會嚴重損害該國的社會歷史記憶的完整性,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該國的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所以,可以說檔案文化建設是一個國家文化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檔案文化建設與人民文化需求之間的關系。檔案文化建設必須有比較明確的價值目標導向。檔案部門在檔案文化建設工作中務必要體現「人本主義」思想,強化用戶需求導向意識,大力弘揚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想。
三是檔案文化建設與創新發展之間關系。檔案部門只有抓住國家文化建設的良好發展機遇,並努力做好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工作方法創新等項工作,才能使我國的檔案事業形成新機制,並進入良性發展的科學軌道。
四是檔案部門文化建設與社會其他部門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我們將一項事業的建設置於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中進行,我們的事業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結果。為此,檔案文化建設必須選擇一條與社會其他部門聯合互動的方式來運作。
五是檔案文化建設與檔案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之間的關系。檔案文化建設應選擇一條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在開展這項工作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如果試圖通過短期行動就取得豐碩成果,無疑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已!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B. 檔案為什麼可以作為歷史文化傳承手段
「記憶需要催生了記錄行為,記 錄控制選擇了檔案方式,檔案方式保存了歷史標本內——文化的歷史時空系於容檔案傳承」。在傳統文化傳承中,檔案文化佔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課本里有漢字和史書典籍的傳承
史書典籍就是一種歷史文化傳承手段
C. 為何要加強歷史檔案的收集工作如何開展、、、
1.加強宣傳。通過電台、電視台、報紙、雜志,播送或刊登徵集廣告和文件,向基層單位下發徵集通知、張貼布告、印發宣傳品、舉辦展覽會以及利用各種會議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宣傳徵集工作的目的、范圍和意義;宣傳歷史檔案對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效益和在編史修志、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宣傳捐獻歷史檔案就是保護祖國的歷史文化財富。
2.重視調查研究。收集歷史檔案,應重視調查研究。要通過深人細致的工作,調查了解在本地區范圍內,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機關、組織或著名人物,這些機關的職能和任務、成立和撤銷的時間、文書處理和檔案保管狀況、出版過何種刊物,歷史上知名人物的後裔是否還保存有文件材料、手跡、家譜、族譜等等。在摸清哪些方面和哪些人可能保存有檔案材料的基礎上,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開展收集工作
3注意方式方法。開展歷史檔案的收集工作,涉及的面很廣,政策性強,必須注意方式方法。若向個人徵集,要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動員工作。只有本人自願,才能把保存的歷史文件捐獻出來。假如某些人一時不願交出.可以考慮把急需的檔案先借來復制,或者先登記線素,多做工作待以後繼續收集,切不可採取生硬方法,以致造成不良後果。對廢品收購部門、古舊書店、文物商店、造紙廠等單位,要多做宣傳,並簽訂合同,搞好協作,讓他們收集到歷史檔案資料時,及時交給檔案館。同時,應切實維護好上述單位的利益
收集歷史檔案,應採用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實行國家接收、個人捐獻或檔案館購買等多種方法。
D. 檔案的歷史價值是什麼
檔案是國家的財富,是人類記憶的重要載體。一個國家保存的檔案年代是否久遠、數量是否浩瀚,是這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研究和探索檔案價值的本質和特性以及實現檔案價值的規律性,是檔案學理論的重要課題。檔案價值論的建設,不僅對檔案學理論發展和檔案工作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而且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將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檔案價值論,以檔案價值現象、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本文主要由三個理論部分組成:
一、檔案價值本體論
檔案價值本體論是檔案價值理論體系的基石,是研究檔案價值本身的存在及其方式和狀態、特點、性質等的理論。該部分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內容:
(一)檔案價值概念及其內涵
檔案價值是檔案這一客體對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憑證和參考意義。檔案價值概念具有以下內涵:第一,檔案價值概念明確了檔案價值的主體、客體以及檔案價值的根本來源、連接檔案價值客體與主體的中介物——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檔案價值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中介的檔案客體對主體的意義,它是通過檔案與人們主體需要的關系得到體現的。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產生對檔案的利用需要,另一方面又聯結檔案客體和主體及其需要,使兩者相互作用,從而把潛在的價值關系轉變為現實的價值關系。檔案價值,即檔案客體對主體的憑證和參考意義,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體現出來的,並且也最終是社會實踐活動促成了檔案價值的實現。第二,檔案價值是檔案客體和主體之間的特定關系,是檔案屬性與主體需要的統一。檔案價值作為「意義」或「作用」,不是一種實體概念,而是一種關系概念,表示客體與主體之間的一種特定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客體——檔案及其屬性,是檔案價值的物質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就無所謂檔案價值;主體及其利用需要,則是檔案價值得以體現的必要條件。因此,檔案價值既不是單純的檔案客體的屬性,也不是片面的主體的屬性,而是檔案客體的屬性與主體需要的統一,體現為一種意義或作用。第三,檔案價值是檔案客體對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憑證和參考意義或作用。
(二)檔案價值的根源
檔案價值的根源就是社會實踐活動,這種人類社會的基本活動一方面形成了人類的歷史記錄——檔案文獻,另一方面又產生了主體對檔案文獻的需要,而正是這兩者產生了檔案價值。社會實踐活動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得以形成和實現的現實基礎和中介。社會實踐活動是決定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的基本方式,是檔案價值的根本來源。
(三)檔案價值的性質
檔案價值的客觀性。檔案價值的客觀性主要是由檔案及其屬性、主體及其需要以及聯結檔案價值客體和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客觀性決定的。
檔案價值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檔案價值的絕對性,主要是指檔案價值是無條件的、絕對存在的。檔案價值的相對性,主要是指檔案價值的條件性,即檔案價值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因客體、主體、時間、空間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檔案價值的惟一性,是指檔案價值這一事物獨一無二的自我完整性和獨立性,是其他事物所無法替代的。
(四)檔案價值形態
檔案價值形態,就是指檔案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也可以說,檔案價值形態實際上就是指檔案的具體價值或具體的檔案價值。
1.檔案的利用價值和保存價值
檔案的利用價值,是從檔案的具體有用性而言的,是指某一(或一部分)檔案對具體利用者的具體(特定)意義或作用。檔案的利用價值是檔案價值微觀化的表現形態。檔案的保存價值,是指檔案是否具有保存的意義。檔案的保存價值在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中的具體反映或形式,是以保存時間長短體現出來的。
2.檔案的現實價值和長遠價值
檔案的現實價值又可以稱為現行價值,既包括檔案對其形成單位的社會實踐活動所具有的現實利用價值,也包括對其他單位的社會實踐活動所具有的現實利用價值。檔案的長遠價值,是指某些檔案的利用價值其時效性可以擴展到遙遠的未來,具有長遠的保存和利用價值。
E. 如何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發揚傳統文化
紹林科技認為,做好檔案管理應該按照以下幾個點: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檔案管理回制度是做好答檔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管理工具(會博通系統)——採用先進的管理工具是提高檔案管理效率的保障
領導號召——應該充分發揮領導的號召力,提高部門人員檔案管理的意思,調動部門積極性
員工出力——應該充分發揮檔案管理員的主觀能動性,共同協作完成檔案管理工作
部門協同——部門之間形成有效的檔案管理流程,將檔案管理流程化,規范化
從檔案的採集形成、存儲積累到再利用,兼顧檔案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從而實現規范化、全面化、安全化、移動化 的檔案管理
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會博通綜合檔案管理系統的最新公告功能,發布一些相關的活動,宣揚傳統文化。也可以通過簡訊平台,向部門內部發送相關信息咨詢。
F. 你怎麼看待收集檔案具有拯救歷史文化的作用
因為檔案裡面記載了歷史文化信息,而且由於是檔案,可信度很高,所以要收集。
G. 有個自稱歷史文化檔案館是什麼東西
中國中央級綜合性歷史檔案館。負責明清和明清以前歷史檔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編目、編輯研究、查閱利用、修復復制等工作。館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西華門內北側,總建築面積1.76餘萬平方米。其前身為1925年成立的故宮博物院文獻館,1951年改稱故宮博物院檔案館,1955年12月移歸國家檔案局領導後改稱第一歷史檔案館,1958年6月改稱明清檔案館,1959年10月並入中央檔案館稱為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1969年明清檔案部又改屬故宮博物院,1980年4月重歸國家檔案局領導,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明、清兩代中央和部分地方機關檔案共74個全宗,1000餘萬件,其中除明代檔案3000餘件外,主要是清代檔案,包括1607年至1911年以及溥儀退位後住在紫禁城和寄居天津時期形成的檔案。絕大部分為漢文紙質檔案,也有滿、蒙古、藏文檔案和清代早期形成的少量滿文木牌、滿文老檔等。這些檔案絕大部分已經過不同程度的整理編目,能夠提供查閱利用。館內設整理編目部、保管利用部、編研部、滿文部、技術部、《歷史檔案》雜志社和辦公室等機構。全國明清檔案目錄中心也設在該館。該館所存檔案基本已對外開放利用,供國內外各單位和個人查閱。1951年以後,先後編輯出版了《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匯編》、《清代中俄關系檔案史料選編》等40餘種各種專題史料匯編。還利用館藏檔案文獻編撰出版了《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清季中外使領年表》和《清代地方官制考》等4部專著。館刊為《歷史檔案》。現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長,邢永福。
H. 我國古代檔案制度的建設,體現了什麼特點
我國古代檔案制度的建設體現了繼承性和連續性的特徵。
我國古代科技檔案工作是古代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連續性、遺產最豐富的科技檔案工作。
首先,我國最早的有關檔案文獻的記載——《呂氏春秋·先識覽》中記載的太史令終古用以規勸夏桀的「圖法」。就包括地圖科技檔案;
其次,我國已知最早的檔案實物——甲骨檔案中有大量的天文學、地理學、農學、醫學等方面的內容;
再次,我國最早的檔案管理者——太史令都是精通天文學等的科學家,其保管的檔案典籍中包括科技檔案(如天文檔案);
第四,我國古代已知較早的正規檔案庫房應推漢代的石渠閣,而石渠閣所收藏的檔案材料為蕭何收集的秦圖籍檔案,其 中。作為科技檔案的地圖佔有較大的比例。
以上,我們通過最早的檔案記載、最早的檔案實物、最初的檔案工作者、較早的正規檔案庫房的收藏,充分說明了我國古代科技檔案工作是十分古老的,歷史十分久遠。
我國古代的科技檔案工作,還具有明顯的連續性;
首先,這種連續性與我國古代整個檔案工作的連續性有關。除被戰火破壞外,我國古代王朝更替時,新王朝總是盡量收集和利用前朝檔案,這些前朝檔案中包括科技檔案。最典型的例子是蕭何收集秦之圖籍的故事;
其次,這種連續性還可以從現在的各種資料中得到證實。如我國古代有關日食、月食、慧星、太陽黑子等天象記錄就是系統連續的;
再次,在某種程度上,我國古代科技檔案工作的連續性強於文書檔案工作的連續性。因為很多科技檔案,如天文、地理檔案等,都是我國古代統治者進行有效統治所不可缺少的工具,統治者只要能夠得到,一般都積極收藏和保存。如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對收集、保存和使用地圖檔案極為重視,荊軻正是利用了他求圖心切的心理而以獻「督亢地圖」為名入見而險些行刺成功的。而且,秦統一後,秦始皇焚毀六國典籍,但卻積極收集和保存了一些科技檔案和書籍,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所不去者,醫葯、卜筮、種樹之書。」
總之,我國古代科技檔案工作在世界古代史上具有無與倫比的連續性。 我國古代科技檔案工作的古老性、連續性決定了其遺產必定是十分豐富的。我們僅以天文檔案為例:我國古代天象記錄的項目很多,有日食、月食、慧星、流星、流星雨、隕石、太陽黑子、新星和超新星、月掩星、行星會聚、行星動態、星晝見、黃道光等,這些記錄佔全世界同時期這方面記錄的絕大多數,有的甚至佔90%以上,其數量確實是其它各國所無法比擬的。
I. 檔案資源建設中,應處理好那些方面級關系
一是檔案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的關系。從歷史的發展經驗看,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建設忽視了檔案文化的建設,不僅會嚴重損害該國的社會歷史記憶的完整性,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該國的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所以,可以說檔案文化建設是一個國家文化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檔案文化建設與人民文化需求之間的關系。檔案文化建設必須有比較明確的價值目標導向。檔案部門在檔案文化建設工作中務必要體現「人本主義」思想,強化用戶需求導向意識,大力弘揚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想。
三是檔案文化建設與創新發展之間關系。檔案部門只有抓住國家文化建設的良好發展機遇,並努力做好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工作方法創新等項工作,才能使我國的檔案事業形成新機制,並進入良性發展的科學軌道。
四是檔案部門文化建設與社會其他部門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我們將一項事業的建設置於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中進行,我們的事業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結果。為此,檔案文化建設必須選擇一條與社會其他部門聯合互動的方式來運作。
五是檔案文化建設與檔案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之間的關系。檔案文化建設應選擇一條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在開展這項工作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如果試圖通過短期行動就取得豐碩成果,無疑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已!
J. 在檔案資源建設中,需要處理好哪些方面的關系
比如買的檔案系統和檔案公司的關系,和OA介面資源需要雙方公司一起解決。如果只是公司檔案管理那就是需要和檔案部和行政部加上IT部來協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