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鄭州的悠久歷史
5000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並建都在鄭州這片土地上。 上古時代,鄭州屬九州中的豫州之域。
3600年前,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元年,都城亳(今商丘)遭遇河決之害,遂將國都自亳(今商丘)西遷於囂(亦作隞;今鄭州商城遺址),商朝自此開始遷都。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於此。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囂(今鄭州商城)遷都於相(今安陽)。
魏晉南北朝時期,鄭州地區戰亂不斷,鄭州地區的行政建置變化較大,加之魏晉後改郡縣二級制為州、郡、縣三級制,使這一時期的建置變化更為復雜。
五代時期,鄭州轄管城、新鄭、滎陽等7縣,後梁時將陽武劃歸開封府,後晉時將中牟劃歸開封府。管城作為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至唐代開元年(713-741年)以後,達到了經濟鼎盛時期。
北宋時期,公元960年,北宋朝建立,定都東京開封府,鄭州屬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轄的曹州、陳州、許州、鄭州、滑州被定為輔郡。
元初將新鄭縣劃歸鄭州,鄭州屬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鄭、密縣改屬鈞州,滎澤、原武劃歸開封府。鄭州僅領管城、滎陽、汜水、河陰4縣。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全國地方建置進行改革,實行省、府(直隸州)、縣三級制,管城縣裁入鄭州。時鄭州雖仍領有滎陽、滎澤、河陰、汜水四縣,但卻是作為屬州(縣級)。同中牟、新鄭、密縣同隸屬於開封府。
清承明制實行省、府(直隸州)、縣三制,鄭州在清代曾兩次升為直隸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直接隸屬於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隸於開封府。
民國三年(1914年)6月,豫東道改稱開封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4月,鄭縣辟為商埠。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在全國廢除道一級行政建制,實行省縣兩級制,鄭縣直屬河南省管轄。
1948年10月鄭州解放後,在鄭縣城區設立鄭州市,直屬河南省領導。1953年2月,鄭縣撤消,其轄區劃歸鄭州市及新鄭、中牟2縣。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市從此成為河南省省會。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
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導意見」指出鄭州要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⑵ 鄭州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一、地理環境:
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鄭州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傳承人4人;鄭州市區方言內部略有差異,大致可分為新老兩派。
鄭州市位於秦嶺東段余脈、中國第二級地貌台階與第三級地貌台階的交接過渡地帶。
總的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構造侵蝕中低山,逐漸下降過渡為構造剝蝕丘陵、黃土丘陵、傾斜(崗)平原和沖積平原,形成較為完整的地貌序列。
二、歷史文化:
鄭州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傳承人4人;省級非遺59項,傳承人26人;市級非遺185項,傳承人149人。
已公布五批市級項目,三批市級傳承人。其中,少林功夫、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超化吹歌、鞏義小相獅舞為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三、風土人情:
鄭州方言屬於中原官話鄭開片,是居住在市區的大多數人中通行的地方話。鄭州市區方言內部略有差異,大致可分為新老兩派。
老派分尖團,口語中兒化音、u化音較多,新派不分尖團,兒化音向北京音靠攏,u化音明顯減少。
(2)鄭州市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風景名勝:
旅遊資源
鄭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擁有歷史人文景觀眾多,自然山水資源豐富。
有世界文化遺產2處15項(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大運河)、有「天下第一名剎」禪宗祖庭少林寺;有聞名全球的少林功夫;
有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中嶽嵩山;有海內外華人的精神家園軒轅黃帝故里;有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觀星台;有最古老的道教廟宇中嶽廟;有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等眾多旅遊勝地。
2017年,鄭州旅遊總收入1195億元,來鄭旅遊人數10092萬人次。年末共有旅行社301家,星級酒店84個,4A級以上景區16個(其中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5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州
⑶ 鄭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鄭州是復河南省省會,地處我國制中原,位於本省中部,是中華文化發祥之一,當今紡織工業名城,縱橫全國的京廣,隴海兩鐵路在此交會,交通四通八達,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面和南面是廣闊無垠的黃淮平原,物產豐饒,氣候宜人,名勝古跡蜚聲中外。
鄭州市的景點:
鄭州城隍廟
岳山寺
紀公廟
黃河碑林
商城遺址
吉鴻昌墓
黃河游覽區
炎黃二帝像
打虎亭漢墓
「二七」紀念塔
河南省博物館
「黃河母親」塑像
環翠峪風景名勝區
《西遊記》大型磚雕
龍源嘉應觀
黃河大觀
北宋永昭陵
原武溫穆王壁畫墓
黃帝宮
裴李崗遺址
大河村遺址
飛龍頂
花園口
古滎冶鐵遺址
浮戲山雪花洞
三皇山
宋陵
詳細資料:
http://www.itour.cn/tour/china/henan/zhengzhou/1720.htm
⑷ 河南鄭州有什麼歷史
3600年前,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鄭州曾為夏、商都城之一,為管、鄭、韓等藩國的首府,為隋、唐、五代、黃帝故里--鄭州新鄭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 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於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軒轅之丘指現在鄭州下轄新鄭市。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登封市)。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為當時周帝國的二級行政單位),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於今天的管城區。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今開封市),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代,隸南京路(今開封市)。金貞祐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後復名管城縣。清雍正二年(1724)鄭州升為直隸州,隸河南省。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20世紀初,由於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縣經濟得到較快發展。1923年,鄭州爆發了「二七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團結戰斗的偉大力量和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了紀念這次大罷工,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建有「二七」紀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廣場和「二七「紀念塔。這是這座英雄城市的光輝象徵。因此,鄭州就以「『二七』城」著稱。現在市中心已經形成『二七商圈』,是鄭州市內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地區。1913年改鄭州為鄭縣。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復改鄭縣。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鄭州,設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開封遷入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跡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築周公測景台和元代觀星台、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古關隘和古戰場遺址,著名歷史人物軒轅黃帝、列子、子產、韓非子、杜甫、白居易、高拱、李誡等出生在鄭州。
⑸ 鄭州發展史
鄭州歷史悠久。早在3600年前,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鄭、韓5次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3600年前,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 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於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軒轅之丘指現在鄭州下轄新鄭市。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登封市)。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為當時周帝國的二級行政單位),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於今天的管城區。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今開封市),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代,隸南京路(今開封市)。金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後復名管城縣。清雍正二年(1724)鄭州升為直隸州,隸河南省。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20世紀初,由於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縣經濟得到較快發展。1923年,鄭州爆發了「二七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團結戰斗的偉大力量和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了紀念這次大罷工,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建有「二七」紀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廣場和「二七「紀念塔。這是這座英雄城市的光輝象徵。因此,鄭州就以「『二七』城」著稱。現在市中心已經形成『二七商圈』,是鄭州市內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地區。1913年改鄭州為鄭縣。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復改鄭縣。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鄭州,設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開封遷入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跡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築周公測景台和元代觀星台、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古關隘和古戰場遺址,著名歷史人物軒轅黃帝、列子、子產、申不害、韓非子、鄭國、陳勝、張良、潘安、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高拱、李誡、李馳航等出生在鄭州。
⑹ 鄭州歷史
3600年前,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鄭州曾為夏、商都城之一,為管、鄭、韓等藩國的首府,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 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於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軒轅之丘指現在鄭州下轄新鄭市(該觀點未得到國家權威機構和中國民間學者的普遍認可)。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登封市)。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為當時周帝國的二級行政單位),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於今天的管城區。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今開封市),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代,隸南京路(今開封市)。金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後復名管城縣。清雍正二年(1724)鄭州升為直隸州,隸河南省。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本世紀初,由於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縣經濟得到較快發展。1923年,鄭州爆發了「二七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團結戰斗的偉大力量和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了紀念這次大罷工,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建有「二七」紀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廣場和「二七「紀念塔。這是這座英雄城市的光輝象徵。因此,鄭州就以「『二七』城」著稱。現在市中心已經形成『二七商圈』,是鄭州市內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地區。1913年改鄭州為鄭縣。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復改鄭縣。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鄭州,設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開封遷入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跡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築周公測景台和元代觀星台、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古關隘和古戰場遺址,著名歷史人物列子、子產、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出生在鄭州。
⑺ 鄭州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一、地理環境:
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鄭州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傳承人4人;鄭州市區方言內部略有差異,大致可分為新老兩派。
鄭州市位於秦嶺東段余脈、中國第二級地貌台階與第三級地貌台階的交接過渡地帶。
總的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構造侵蝕中低山,逐漸下降過渡為構造剝蝕丘陵、黃土丘陵、傾斜(崗)平原和沖積平原,形成較為完整的地貌序列。
二、歷史文化:
鄭州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傳承人4人;省級非遺59項,傳承人26人;市級非遺185項,傳承人149人。
已公布五批市級項目,三批市級傳承人。其中,少林功夫、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超化吹歌、鞏義小相獅舞為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三、風土人情:
鄭州方言屬於中原官話鄭開片,是居住在市區的大多數人中通行的地方話。鄭州市區方言內部略有差異,大致可分為新老兩派。
老派分尖團,口語中兒化音、u化音較多,新派不分尖團,兒化音向北京音靠攏,u化音明顯減少。
(7)鄭州市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鄭州市地處黃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脈東北翼向黃淮平原過渡的交接地帶,西部高,東部低,中部高,東北低或東南低;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截至2018年,鄭州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30.9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3.6萬人,完成生產總值10143.3億元。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導意見」指出鄭州要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⑻ 哪一年河南公布鄭州市為歷史文化名城
鄭州市名列第三批3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於1994年1月4日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專提請國務院公屬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四條第一款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並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的城市,由國務院核定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分別於1982、1986、1994年集中公布了三批歷史文化名城,後面根據省級人民政府的申報不定時公布了部分城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
⑼ 鄭州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請你介紹一下鄭州的歷史脈絡,人文風俗,景觀特點以及你對鄭州的評價
鄭州歷史脈絡————
3600年前,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鄭州曾為夏、商都城之一,為管、鄭、韓等藩國的首府,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 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於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軒轅之丘指現在鄭州下轄新鄭市(該觀點未得到國家權威機構和中國民間學者的普遍認可)。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登封市)。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為當時周帝國的二級行政單位),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於今天的管城區。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今開封市),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代,隸南京路(今開封市)。金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後復名管城縣。清雍正二年(1724)鄭州升為直隸州,隸河南省。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人文景觀風俗———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跡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築周公測景台和元代觀星台、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古關隘和古戰場遺址,著名歷史人物列子、子產、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出生在鄭州。鄭州地處中原腹地,「雄峙中樞,控御險要」,為全國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是國家開放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當地的小吃系列以麵食為主,鄭州羊肉燴面、葛記燜餅、蔡記餛飩、鯉魚焙面,頗有風味。購買幾包"新鄭焦棗"也是饋贈或自食的首選佳品。
鄭州的評價————
鄭州地處中原,是文化之都,商業之都,旅遊之都,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但鄭州也落後,特別是將之放在八大古都行列里橫向比較,我們的差距是明擺著的:比北京,蓬勃的經濟、現代化的都市,京味兒十足的「皇城根兒」文化,我們比不了;比西安,城市建設的宏偉有序和充滿創造力,歷史文化的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我們也比不了;比南京、杭州,對比「金陵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和「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的景象,也稍遜風騷。即便是本省另三個兄弟城市,由於早早名列「八大古都」之冊,在挖掘文化礦藏方面卓有建樹,在古老文明和現代文明相結合展示古都風采上業績不凡,它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在某種程度上,是超過鄭州的。
我們期待著一個極具中原文化風格、極有現代文化特色、極富青春與活力的文化大鄭州,在中國的「天中」之地,閃射出無窮無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