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三國兩晉南北朝
首先吐個槽,這他媽誰出的SB題,第一題的「正確答案」都TMD邏輯不對。
下面開始解析。
1. 正解為B。題中說「.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統治者。。。」那必然指三個國家都建國並稱帝之後。或者我們不那麼苛刻,即確認時間為三分天下之勢既成之時,那個時候的統治者都在夢想著一統華夏,最低要求是別被人統一了。所以政治的較量表現為軍事的較量,而軍事的比拼有一半是後勤的比拼。因此只有發展經濟,才能有丁有糧,才有人去打仗,才不會被滅。既為了生存,又為了夢想。
【對於另外幾個選項:
A:根本目的絕不可能是建立聯合國和世界銀行。以經濟均衡為根本目的就不會打仗了,經濟援助是最好的選擇。
C:休養生息政策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之一而不是根本目的。
D:奠定基礎之類的話都是「客觀意義和作用」,與根本目的有著本質區別。】
2. 正解為ABC。「有人認為」那段話說「應完全否定」。題目的意思是讓我們找出選項中哪幾項是真正存在而且不應被否定的。注意,是充分必要條件,你要選出的作用,既要真實存在,又不應被否定(即有正面意義)
【看選項:
A;兩晉時期北方五胡內遷客觀上增進了民族融合,按照課本思維對形成我們多民族國家是有正面意義的。
B:盡管戰亂不斷,但吳國的經濟開發和東晉南遷使中原先進技術,理念,和人才來到南部,客觀上促進了江南經濟發展。
C. 人民群眾的向心作用是很玄幻的,出題的人是用它來湊數的。非要理解的話,你可以認為人民都是嚮往國家統一和平發展的,這種向心力是真實存在的且有正面意義的,符合我黨所宣傳的綱領。為了黨國,你就選吧。
D:D選項與C選項相沖突。凝聚人心的力量是C選項里的人民群眾自發的嚮往和平統一的向心力。非此即彼,不能共選。為了黨國,放棄D吧,盡管他也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意義】
最後糾正第一題B選項的邏輯錯誤。
原句填入題目則成為:其根本目的是(壯大實力以求經濟發展)。可知壯大實力是經濟發展的手段,那麼整個句子主幹就是「統治者回復和發展經濟,其根本是求經濟發展」。合著統治者的根本目的就是發展經濟,管他什麼曹劉,管他什麼光復漢室,管他什麼天下一統,管他什麼六合諸侯。有錢花就ok啦,老少爺們發財就安啦。Orz,難道三國統治者都是華爾街出身?
統治者要的是權力,玩兒的是政治,追求的天下一統(最低追求為偏安稱霸)。只有壯大實力才能實現一統,獲取至高權力。而發展經濟才能壯大實力(綜合實力,包括軍事,內政,外交,經濟,文化)。這個道理上文已經敘述過了。所以B選項中兩個都不是其根本目的,而且邏輯順序也反了。
不得不說,出題者未經深思熟慮寫下的題目,深深的荼毒了可愛的青少年。悲催啊。。。
Ⅱ 三國兩晉南北朝歷史
先看通史抄,呂思勉的《中國通史》和錢穆的《國史大綱》都是經典之作,然後看原始史料,最主要的是正史,也就是一志二史八書,《三國志》、(南史》、《北史》、《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其他的史料也要看,比如《世說新語》這種對研究這段歷史非常有用。
Ⅲ 請描述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歷史
1、三國是指魏抄蜀吳三國,襲 三國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於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2、兩晉是指西晉和東晉,西晉為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王朝之一,兩晉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其中東晉屬於六朝之一。
3、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Ⅳ 三國兩晉南北朝遷徙,為什麼說在我國歷史文化上有重要意義
黃河流域的人口遷徒到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遷徒,形成我國古代第一次人口大遷徒的高潮。 這次人口遷徒,是社會動亂的結果,但它客觀上有利於遷入地區的經濟開發和社會進步,對後世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深遠。
而此時的北方,繼前秦統一失敗後,北魏又曾一度統一北方。此後北方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適應了這一趨勢,並使北方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不久,東魏、西魏又分別為北齊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又一度統一北方,為以後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文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民族大融合,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江南的開發,我國的科技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在不少領域取得領先世界的成就,出現了祖沖之、賈思勰等著名科學家和傑出的文學藝術家。與此同時,佛教盛行,對當時的社會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傑出的無神論者范縝。
Ⅳ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法律制度的發展變化及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
一 立法概況
(一)三國時期的立法概況
在鼎立形勢下的三國法制,一般沿用漢制,承襲漢律。但都有自己編纂的法律,尤以魏國法律較詳備。魏明帝時制定的魏律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魏明帝曹睿下詔改定刑制,由陳群、劉邵等人參酌漢律,「作新律十八篇」,這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魏律》。魏國這次大規模的修律活動,實際上是對秦漢相沿的舊律作了一次較大的改革。魏律內容與條文更加統一,結構更加嚴密。對晉律的制定有直接影響。蜀國定都於成都之後,曾由伊籍與諸葛亮、法政等人「共造蜀科」,作為蜀國的重要法典。
在吳國,據《文獻通考》記載,「吳之律令,多依漢制」。其立法活動。
(二)兩晉的立法概況
西晉時頒行過律、令、故事、式,皆為東晉所沿用。《晉律》(又稱《泰始律》)對後世的影響最大。《晉律》與漢、魏律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法律概念更加規范、准確。由於律學的發達,晉代統治者對律之「理」的研究格外深入,他們首次區別了律與令的性質。《晉律》頒行後,張斐、杜預兩大律學家為之作注,經朝廷批准,頒行天下,與《晉律》具有同等效力,稱為《張杜律》。
2、體例設置更加合理。《晉律》將《新律》的《刑名》篇分為《刑名》與《法例》兩篇,置於律典之首,以完善《新律。刑名》中的刑法總則,並加強其統領諸篇的地位。
3、禮律進一步融合。為了維護士族利益,晉代統治者將禮入於律中,「峻禮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
(三)南北朝時期的立法概況
從立法情況看,總的來說是北朝法律優於南朝。南朝統治者由於熱衷玄學,崇尚清淡,朝野上下都不重視法律的編纂,因此在封建法制方面沒有什麼建樹,基本上是沿用《晉律》。
北朝幾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十分注意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重視律令的編纂。其中《北魏律》和《北齊律》上承漢、魏、兩晉,下啟隋、唐,在完善我國封建法典的歷史過程中,起了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北齊律》不但吸收魏晉立法的經驗,而且經過當時律學家總結前代法典編纂的得失,被稱為「法令明審,科條簡要」。《北齊律》共計十二篇,949條。其中將《北魏律》的刑名、法例合為名例篇冠於律首,使其在刑律中起著定罪制,「較舉上下綱領」的統攝作用,增強了封建法典的科學性。而定律十二篇,則是完成了漢以來封建法典由繁至簡的改革過程。
二 法律制度的主要發展變化
(一) 首創「八議」、「官當」制,特權制度法典化
魏律首定「八議」制度。這是封建等級特權原則在刑法適用上的進一步具體化,是對封建貴族官僚減免刑罰處分的特權規定。「八議」的對象是「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凡屬上述八種人犯死罪時,「議其所犯」奏明皇帝裁處,一般可降為流罪,流罪以下減刑一等。
至北魏、南陳時,法律還確定了「官當」制。這是封建法律關於官吏用官職爵位抵當徒罪的一種制度。
(二) 五服制度成為定罪量刑的依據
所謂「五服」,即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所規定的五種喪服的服制,根據服喪期限的長短與喪服質地的粗細,服制共分斬衰(三年)、齊衰(一年)、大功(九個月)、小功(五個月)、緦麻(三個月)五種,統稱「五服」。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
所謂「准五服以制罪」,即對於親屬間的相互犯罪,根據五種喪服所表示的遠近親疏關系來量刑定罪。服制愈近,對以尊犯卑者的處罰愈輕,對以卑犯尊者的處罰愈重;服制愈遠,則與此相反。它是罪刑確立標准以及整個法律制度進一步儒家化的重要表現,並對後世的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封建法律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 確立「重罪十條」
「重罪十條」正式確立於《北齊律》,是指被封建統治者認為直接危害封建國家根本利益的十種最嚴重的犯罪,包括反逆(謀反、篡權)、大逆(毀壞皇家宗廟、山陵或宮殿)、叛(背叛國家、里通敵國)、降(投降敵偽)、惡逆(謀殺或毆打尊親屬)、不道(殘酷地殺人,如殺一家非死罪者三人以上)、不敬(偷盜皇室器物或祭祀用品,過失危及皇帝安全)、不孝(不奉敬侍養尊親屬或不依禮服喪)、不義(逆殺本屬官長)、內亂(親屬之間犯奸亂倫)。凡犯有「重罪十條」之一者,不在八議、上請、贖免之列,一律予以嚴懲。
(四) 刑罰制度的改革進步
族刑連坐范圍不斷縮小。魏初將「言語及犯宗廟園陵,謂之大逆無道」犯者「腰斬,家屬從坐」,然而「不及祖父母、孫」。高貴鄉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改定律令為「在室之女從父母之誅,既醮之婦從夫家之罰」。東晉「惟不及婦人」。北魏初期定律令:「大逆不道腰斬,誅其同籍」,而以「女子沒縣官」。自東晉、北魏以後,凡從坐之婦女,母妻姊妹等得以免除死刑而沒為官奴婢,這對於後世的刑罰制度有明顯的影響。
免除宮刑,進一步廢止肉刑。魏晉時,由於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尖銳化,統治集團內部要求恢復肉刑的聲浪迭起,因此多次引起了關於肉刑的爭論。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法律,就法定刑罰而言,是沿著進一步廢止肉刑的方向發展的。西魏文帝大統十三年(公元547年)詔:「自今應宮刑者,直沒官,勿刑」;北齊後主天統五年(公元569年):「詔應宮刑者普免刑為官口」。至此,結束了宮刑的歷史。
封建五刑制度初步形成。西漢文景時期刑制改革以後,勞役刑與笞刑地位日益上升,成為刑罰制度的主體內容。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的繼續改進,新的封建五刑制度初步形成。
(五)法律形式、立法體例的發展和法律概念的規范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封建法律形式逐漸趨於完備,於律、令之外,又有科、比、格、式等形式出現,它們互相補充成為統治階級手中靈活有效的法律武器。從而推動了隋唐以後律令格式並行的局面。
中國封建法律之體例,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也經歷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改具律為名例律,置於律首,使居重要地位。置刑名於律首始於曹魏,綜合刑名法例為名例成於北齊。其次,經過長期沿革,北齊定律十二篇,為以後隋唐律的篇章結構提供了先例。
刑法的特定概念,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也日漸規范化。就晉律而言,從張斐《律表》中已可看出,明確規定了故意與過失的區別;主犯與從犯的區別;罪與非罪的界限;罪與罪之間的區別等,
對封建刑法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
三 司法制度和訴訟制度
三國時期的司法機關基本上沿用漢制,中央由廷尉、御使、尚書三部分組成。廷尉是最高審判機關的長官,下設屬官政、監、平。南北朝時,北齊將廷尉擴大為大理寺,為專門審核刑案的官署,設卿、少卿、丞為主官,下有政、監、平,並置律博士,明法椽若幹人,使中央司法機關趨於完備。在地方,由行政長官兼理獄訟,一般是由縣令先作判決,後經郡太守,如郡太守不能斷決,送州刺史,最後送廷尉。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司法審判制度,大體沿襲東漢之制,又有所發展改進,主要表現在:
皇帝直接控制審判親自錄囚。為了加強對司法機關審判活動的監督檢查,這一時期普遍推行錄囚制度。許多皇帝都親自參與審錄訊問囚徒的活動。同時皇帝也常派法官近臣,前往各地審錄囚徒。南北朝時期,封建皇帝還通過案驗制度,監督檢查各地的司法審判工作。
確立死刑奏聞復核制度。為了慎重對待人命關天的死刑重罪,同時也為了便於封建皇帝直接掌握控制大案要案,開始逐步確立死刑奏聞皇帝復核的制度。死刑奏聞復核制度的確立,直接影響到後世的司法。隋唐時期在此基礎上,發展為死刑三復奏制度。
「登聞鼓」直訴制度的建立。這種在朝堂外設鼓以待有冤抑者擊鼓直訴的制度,有利於補救審級限制的某些弊病,也有利於防止司法官員枉法舞弊,是對不許越級起訴限制的補充,符合訴訟審判制度發展的進步趨勢。
Ⅵ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段歷史給你哪些啟示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戰亂不止。但這一時期,長達369年,從全局來看,從主流來說,生產是在不斷發展的。例如三國前期,魏、蜀、吳的統治者都很重視發展經濟;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得到大量的開發。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的改革都使北方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這一時期,有些科學家,關注經濟的發展,因此,他們在科技方面作出了傑出的奉獻。
一、大數學家劉徽和祖沖之:
1.大數學家劉徽
三國時的劉徽,撰有《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他在《九章算術注》中,創立了不少新的演算方法,比起舊的演算方法來,要簡捷得多。例如,他最早提出了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對後來祖沖之影響很大。
2.偉大數學家祖沖之
祖沖之,祖籍在今天的河北淶水縣。南朝宋、齊人。他祖父祖昌,是劉宋王朝時負責營建工程的大官,對數學很有研究,他給予祖沖之影響極大。
祖沖之學識淵博,多才多藝。他不僅在數學,而且在天文歷法、機械製造方面都有偉大的貢獻。例如他重編了一本歷法,叫《大明歷》,對日月運行周期的數據,比其它歷法准確。他測定了回歸年,即兩年冬致點之間的時間是365.24281481日。這與現代天文科學測行的結果比較,只差50秒,一年的相對誤差僅有六十萬分之一。他還改革了閏法。我國長期沿用十九年七閏的辦法,他認為還不夠准確。經過精密觀測行星的運行情況,仔細推算數學方面的一些數值,認為每391年,應當安排144年閏月。在他死後,《大明歷》才為南齊政權正式頒行,並沿用了80餘年。在機械製造方面,他有許多發明創造,舉一個例說,他製作的指南車,據史載,具有「百屈不回,未嘗移變」、「圓不窮而司方如一」的功能,但後來失傳。令人興奮的是,工人庄肅貞經過三年攻關,於1985年12月成功地復原了祖沖之的指南車,使千百年來湮沒的文化遺產重現當年風采。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最重要貢獻是推算圓周率的准確數值和數學專著《綴術》。
(3)圓周率和《綴術》
圓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和使用圓的東西。所謂圓周率,就是周長和直徑的比。這是固定的常數,這個常數就是圓周率的數值。
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西漢末年編寫的《周髀算經》中,就提到「徑一周三」,就是說圓周率等於3。我們把它稱為「古率」。古率是很不精確的,但我國古代的數學家那麼早就注意到圓周率的計算,無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以後西漢的劉歆、東漢的張衡、三國的劉徽、南朝劉宋的何承天等人都對圓周率作了推算,請同學們看一看課本160頁的簡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劉徽創造了一種求圓周率的方法,叫做「割圓術」,他推算出的圓周率數值,人們稱為「徽率」。前人研究的數學成果,為祖沖之繼續研究圓周率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祖沖之利用劉徽創造的割圓術,重新運算。他用的運算工具是竹棍,對九位數字的大數,要經過130次以上的計算,包括開方在內,這是很艱巨的任務。祖沖之經過艱苦的運算,終於推算出圓周率的准確數值在
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小數點以後七位數字的數學家,他提出的密率,更是世界數學史上的偉大發現。一千年以後,德國的奧托才得到同一數值,荷蘭的安托尼茲才求得同一的密率。只有阿拉伯的數學家阿爾·卡西的計算超過了祖沖之。西方數學界不知道祖沖之,因而把圓周率命名為「安托尼茲率」。本世紀五十年代,日本數學家三上義夫建議把圓周率改為「祖率」。原蘇聯科學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山;在莫斯科大學「世界大科學家陳列」的走廊上,鑲嵌著祖沖之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這說明祖沖之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祖沖之還將他研究數學的幾十篇論文,編成《綴術》一書。《綴術》有六卷。是隋、唐、五代時期研究數學必讀的著作。在唐代,國家辦的學校設置明算科,《綴術》列為數學教科書,並規定四年學完。中世紀的日本和朝鮮,也採用它作教材。這部書是當時數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可惜後來「學官不能究期深奧」,遭到遺棄,在宋朝失傳了。
二、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1)傑出農學家賈思勰
賈思勰,其籍貫在今天山東青州市。他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東魏兩個朝代。他曾任高陽郡(今山東臨淄西北)太守。
賈思勰生活在農業經濟先進的黃河流域,這對他的農學研究很有利。他在自序中談到,在編寫《齊民要術》時,曾「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時」。就是說曾經廣泛參考前人的有關著作,大量搜集民間流傳的歌謠和顏語;訪問有經驗的老農;再加上作者自己通過生產實踐的親身體會,才編成這本農書。他把書名稱為《齊民要術》,意思是「人民大眾謀生的主要方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食的主要來源是農業生產。以農為本,是《齊民要術》的主線。解放初,國家曾認定賈思勰是「我國古代唯一的純粹農業科學家」。
(2)《齊民要術》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貢獻
《齊民要術》全書近20萬字,內容極為豐富,「起自耕農,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它涉及到農、林、牧、副、漁的生產經驗,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在農業方面,賈思勰強調要注意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細作、作物選種、作物栽培等等。他很懂得農業的辯證法,即我們今天常說的科學種田。例如,他指出要重視天時、地利和農作物的關系。指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違反客觀規律),勞而無獲」。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不失農時」、「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舉例說,並州沒有大蒜,從朝歌取來的蒜種,結果種成了「百子蒜」,蒜瓣變得很小,而外地的蕪菁,移到並州來種,蕪菁變得有碗口那麼大。他說這就是土質條件不同所造成的。他又強調選種,主張穗選法,即要顆粒飽滿,穗色純潔的,而且單收單放。這和我們今天說的優選法的道理是相同的。總之,賈思勰對農作物種植的全過程,作了系統的總結,從開荒、選種、播種、耕耘、保墒、收割、貯藏等方面都作了翔實的闡述,很有實用價值。
《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的優秀著作之一。它的主要貢獻是:
第一、作者對魏晉以來北方各族人民生產實踐的經驗作了具體生動、系統完整、科學的總結,不僅推動了當時的生產,而且對後世的農業生產起了積極作用,比如公元1020年,北宋政府曾刻印《齊民要術》,發給各地的「勸農使」,百姓們也爭相傳抄。歷代編寫的農書,無不注意吸取《齊民要術》的精華。
第二、作者介紹了和保存了我國古代一些農書的成果,例如介紹了《呂氏春秋》這本雜家著作中有關農業部分。又如西漢的《汜勝之書》,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都是久佚之書,因《齊民要術》的引用,而保存了部分內容。
第三、作者搜集和記錄了不少民歌和農諺,作為農業經驗的資料,是十分珍貴的。
第四、《齊民要術》在世界生物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如對人工選種、人工雜交、定向培育等原理,作了初步的揭示。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就受過《齊民要術》的啟迪。
三、酈道元和《水經注》
(1)地理學家酈道元
酈道元,字善長,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傑出的地理學家。出身官宦家庭。少年時代,就非常好學,博覽群書。以後歷任河南等地的地方官吏。他為官剛毅峻刻,素有嚴猛之稱。因此,頗遭權豪忌恨。公元527年,被雍州刺史蕭寶夤殺害於陰盤驛亭(今陝西臨潼東)。從少年起他就對地理發生興趣,愛好游覽,足跡遍及今天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內蒙、江蘇、安徽、湖北等地。每到一地,都要記下名勝古跡,留心水流地勢,探溯各水源頭,並且閱讀了大量的古代地理著作,如《山海經》、《禹貢》、《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在閱讀過程中,他發現前人著作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一是過於簡單,二是對水流脈絡缺乏考究,三是互相矛盾。於是他決心以《水經》作為底本,採用作注的形式,寫出一部獨具風格的綜合性的地理巨著,這就是《水經注》。
(2)《水經注》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貢獻
《水經》是漢魏時的地理學專著,共記述了137條河道,並簡明敘述了河道經過的郡縣都會的名稱。全書共萬余字。酈道元作《水經注》40卷,記述了1252條河流,共30多萬字。名為注釋,實際上是頗具匠心的再創作。《水經注》以全國水道為綱,詳細地記敘了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物產、礦藏、風俗以及歷史沿革等,他涉獵的書籍非常廣泛,僅注中所引的就有437種。
《水經注》至今仍是研究我國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這對我們今天制定城建規劃,興建水利工程,考古、從事歷史研究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這部書不僅為地理學家所重視,也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農田水利學家、城建科學家所重視。同時,為這部書的文字優美,具有文學價值,因此也受到文學家的重視。
四、醫學的新發展
(1)王叔和與《脈經》
王叔和(201—280),西晉初醫學家。名熙。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在曹魏、西晉均任太醫令。精研醫學,重視脈理。曾對當時已失散的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進行輯集,整理成《金匱要略》和《傷寒論》,使《傷寒雜病論》這部醫學文獻大部內容都以保存下來。他又搜集前代醫學家脈學著作,結合自己的經驗,著成《脈經》十卷,總結為24種脈象,使古代脈學系統化,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奠定了中醫脈學診斷的基礎。
(2)葛洪和《肘後備急方》
葛洪(約283—約363),東晉的煉丹家和醫學家。字稚川,又名抱朴子。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
煉丹可以說是原始的化學。我國從戰國開始,以後各個朝代都有不少煉丹家,葛洪是最著名的一個。他寫的《抱朴子》,對醫葯學、化學的發展和火葯的發明,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當代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說:「整個化學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根源),是地地道道從中國傳出去的」。
葛洪寫了不少醫書,其中《肘後備急方》最有實用價值,它內容豐富,如對肺結核、恙蟲病均有記載,還作了我國關於天花病及其防治等情況的最早記載。
(3)醫葯學家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時著名醫葯學家。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後隱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對他十分敬重,國家大事,派人去找他咨詢,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對醫葯學深入研究,著述很多。他收集葯物730多種,然後又把這些葯物的標准分類法,在一千多年內,一直沿用和不斷充實。他又對葛洪寫的《肘後備急方》加以增補,寫了《肘後百一方》,使它更加完備。
五、佛教的盛行和范縝的《神滅論》
(1)佛教的盛行
西漢末,佛教傳入我國,到了南北朝,佛教非常盛行。其原因,一是人民對現實不滿,幻想從宗教中解脫痛苦和貧困,正如馬克思說的,「宗教是無情世界的感情」。因而有許多民眾信仰宗教。二是統治階級利用宗教迷信來麻醉、愚弄人民,以鞏固統治。他們大力提倡,身體力行。如齊朝宰相蕭子良,為僧眾設齋,親自給他們端水送飯。梁武帝把佛教定為國教,本人曾三次到同泰寺去作「寺奴」,然後每次又由群臣集一萬萬錢或二萬萬錢的巨款把他贖回來。他們這種假戲真做的目的,明眼人是容易看穿的,但在當時,也確實蒙蔽了不少群眾。因此,南北朝時期,僧尼之多令人咋舌。請同學們看一看課文163頁的統計表,就可以了解當時佛教盛行已達到令人驚訝的程度。
佛寺的興建,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例如北魏在天宮寺鑄造佛像,耗銅10萬斤,黃金用去600斤。南朝的寺院建築,往往要「費竭財產,務存高廣」。這些宏大建築,無一不是吮吸勞動人民的血汗而來。
(2)范縝和《神滅論》
面對宗教迷信的盛行,一位無神論者站了出來,這就是范縝。
范縝(約450—515),南朝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人。字子真。他少孤家貧,但學習非常刻苦,敢於堅持真理。他生活在齊、梁兩朝,而且都當過官。
范縝公開宣傳無神論思想,批判統治者利用佛教進行欺騙,引起了封建貴族地主的強烈不滿,因而引起了大辯論。第一次是在齊朝時,他同竟陵王蕭子良的辯論。辯論的中心內容是有沒有生死輪回這種因果報應。范縝以著名的「落花辯」闡明自己的觀點,大意是:人生下來,出現貧富貴賤之分,猶如一樹同花,因見吹落,有的飄落在干凈的地方,有的飄落在臟的地方,這是偶然性,並不是什麼因果報應。他辯鋒犀利,說的蕭子良啞口無言。另一個叫王琰,用責罵口氣對范縝說:「范先生啊!你竟不知道你祖先的神靈在哪,可說是不孝了」。范縝回敬道:「王先生啊!你既然知道你的祖先神靈在哪裡,為啥不自殺去找他們?」後來,他們又用高官作誘餌,讓他放棄無神論的主張,但范縝堅決地說,我不是一個賣論取官的小人。
第二次發生在梁朝時,那是梁武帝親自發動的、大規模的對范縝的圍攻。參加圍攻的達官貴人有62人,他們寫了70多篇文章,對范縝進行圍攻。但他們無法駁倒范縝,最後採取政治迫害,把他流放到廣州至死。
在兩次大辯論之間,范縝系統地闡述他的無神論觀點,寫出了著名的《神滅論》文章,主要論點是:肉體和精神是相互結合、相互依存的關系,失去肉體,精神就不可能存在;其次,先有肉體,後有精神,就像刀刃和鋒利的關系一樣,失去刀刃,鋒利就消失。其目的是論證靈魂不滅的說教是沒有任何根據的。據歷史記載,「此論出,朝野暄嘩」,震動了整個社會。
范縝的《神滅論》,從根本上否定封建統治者對人民的欺騙和愚弄,在政治上動搖了統治階級的精神堡壘。因此說,范縝是繼戰國的荀況、東漢的張衡等人之後的又一位唯物主義思想家。《神滅論》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故事並介紹。
三顧茅廬,劉備為求賢而三次來到茅廬來請諸葛亮出山。
2.草船借箭,諸葛亮草船借箭。
3.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大業未成病逝於五丈原。
4.只欠東風,赤壁之戰一切安排妥當只缺少東南風。
5.單騎救主,長坂坡之戰,劉備妻子丟失,趙雲不顧情況危急,而單騎沖入敵方前去救幼小的後主阿斗。
6.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為尋兄辭別曹操,一路上闖關殺將,往河北前進。
7.火燒赤壁,赤壁之戰,東吳黃蓋詐降曹操,以火攻打敗曹操。
8.七擒孟獲,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
9.火燒連營,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10.白帝城託孤,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若劉禪無才諸葛可以取而代之。
Ⅷ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徒在我國歷史上有什麼重要意義
1,華夏-漢族文明在各個方面第一次遭受重大打擊。
首先是華夏-漢族的尊嚴。華夏-漢族自古以來都擁有絕對先進的文化和武裝力量,我們的祖先對其他民族非常蔑視,甚至根本不把他們當人類對待。因此,從漢朝到晉朝,華夏-漢族經常把異族人抓來當奴隸使用。但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原本處於奴隸地位的異族起來造反,建立政權後反而壓迫華夏-漢族。因此,華夏漢族的尊嚴受到嚴重的傷害。這種傷害是永遠無法修復的。
其次是華夏-漢族的文化受到毀滅。華夏-漢族的文化中心是黃河流域。但異族的野蠻戰爭和瘋狂殺戮,使得文明的黃河流域變成了荒無人煙的地方。人類生存都是問題,文化更無法維持。因此,文化重心不得不向四方分散。主要是向江南和西北轉移。
再有是華夏-漢族的人口數量減少。這主要是因為異族發動戰爭的地區在華夏-漢族聚集的地區。因此,大量華夏-漢族被殺害。只有很少的人,逃離了黃河流域,來到了江南、西北或東北等地避難。
2,華夏-漢族文明擴散到四方。
剛才說了,華夏-漢族文明的中心被異族毀滅,很多人逃到了四方。因此,華夏文明向四方戰亂少的地方擴散。
主要是擴散方向是江南。根據當時史料,有400萬戰爭難民向江南避難。這些人成了江南的主要人口,他們中等王導等人扶植了琅琊王為皇帝,是為東晉,組成了偏安政權。但東晉內部不穩定,出現很多次內亂。東晉被劉宋代替。劉宋的創始人劉裕很有才能,他多次北伐,取得了很多實質性的進展,收復了山東,河南,陝西等大片失地。但並沒能夠收復黃河以北的地方。他的後人也沒能守住山東陝西等地。70多年後,宋被齊代替,20多年後,齊被梁代替。梁武帝雖然能夠使得國內穩定,但缺少收復中原的能力。不久被北方的降將攪和得國破家忘,人民大量死亡,文化再次遭受毀滅級別的打擊。領土大量喪失。後來的陳朝建立的時候,領土已經失去一半了。
其次向西北的涼州擴散。西晉時期,張軌是涼州的最高級地方官——涼州牧。他預測到中國即將內亂,因此做了充分准備。異族在中國造反的時候,他管理的涼州非常穩定,因此,大量的戰爭難民逃到了涼州。涼州一片生機勃勃景象。文化突然昌盛繁榮。張軌被東晉任命為涼公,在當時,這是地方官中最高的優待。張軌在西北,東晉在東南,雖然遠隔萬里,但張軌還是自認為東晉的臣子,定期派遣官員向東晉匯報工作。張軌和他的後人,利用涼州突然擁有的文化優勢,進行擴上:向東收復失地,向西佔領了整個西域。張氏世代管理涼州,在東晉後期,被前秦吞並。但東晉培養的優秀人才和文脈,為中國在隋唐復興種下了種子。
還有一些人向東北擴散。這些人投考到鮮卑慕容氏、托跋氏、段氏、的帳下,使得沒有參與在中國暴亂的鮮卑人擁有了先進的文化。導致最終鮮卑人控制了中國北方,建立了北朝。
3,居住在中國的眾多不同的異族,在混戰種互相殺戮,導致這些不同的民族大多絕種了。這次異族造反,給華夏-漢族文明幾乎致命的打擊,也毀滅了自己。最後鮮卑人得以座山觀虎鬥,真正控制了中國北方。但鮮卑人卻因為漢化的問題上得罪了那些野蠻的民族,造成了北魏後期的六鎮異族大造反。北方再次進入混亂。
4,很多在中國造反的民族,由於失敗了,很幸運的逃離了中國,跑到其他地區去,可以復興。例如西遷到歐洲的匈奴。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各個民族大遷徙,對華夏-漢族文明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幾乎都是負面的,華夏-漢族文明幾乎到了滅亡的邊緣。直到隋朝,華夏-漢族文化才得以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