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意義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6 06:33:35

Ⅰ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專感,最大限屬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Ⅱ 試述你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程,成就及如何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認識。 求解答,謝謝。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和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地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並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促進了中國的快速發展。系統總結這一偉大歷程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對於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隨著實踐的發展,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經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針對社會上對市場經濟「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論,鄧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談話中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重要論述,解除了人們對市場經濟的種種疑慮,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石。

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論述了這一體制的基本內涵和改革的主要任務。這標志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為了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勒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改革的決策部署。2002年,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標和主要任務,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近10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在一系列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取得新進展。公共財政體系不斷完善;大型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股權分置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利率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健全;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稅費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改革邁出重大步伐;收入分配、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衛生、教育、文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職能轉變、信息公開等政府自身改革取得明顯進步。這些改革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促進了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黨的十六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尤其黨的十六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這突出表現在:

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合國力大幅躍升。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人民生活大為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201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7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位,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78年的22倍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300美元,是1978年的16倍。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發展,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企業主體活力顯著增強,要素潛力充分釋放。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大多數國有企業實行了股份制改造,轉換了經營機制,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企業活力不斷增強。雖然國有企業數量減少,但國有經濟總體效益反而持續提高,控制力和影響力增強,資產規模不斷增加。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快速發展,成為促進增長、擴大就業、繁榮市場的重要力量,其中不乏具有相當實力的大型企業,日益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正在茁壯成長。目前,有69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同時,改革釋放出了社會蘊藏的巨大潛力,數以億計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從農業進入非農產業,從農村進入城市,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勞動、資本、知識、技術和管理的活力競相迸發,成為中國工業化的強大動力。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社會事業改革和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從2002年到2011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03元增加到218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大幅增加;群眾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同時,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制度基本建立並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各項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表明,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中國實際,必須始終堅持、完善。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索、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凝聚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內在規律的認識,應認真總結、深入探索。

這些年,我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必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索、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本身也是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緊密結合起來的過程。3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功,關鍵是我們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根據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發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和發展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勃勃生機。實踐證明,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我們才能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也才能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改革開放提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的理論指導。

還有一個啟示是,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30多年來,我們既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時又創造性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和優點,使經濟活動遵循市場規律的要求,建立起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當前和今後,我們都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最廣泛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集聚發展力量。

當然,我們必須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偉大成就,但同我們的遠大目標相比,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故步自封。當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風險。

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和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努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

Ⅲ 高一歷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內容

1、以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權關系調整為核心和主線。
改革者也許並沒有意識到最初的,以「放權讓利」為內容的改革就是產權改革,當時也沒有產權理論作為指導。但是,這場改革實質上就是權利關系的調整。這種選擇也許是制度變遷的內在力量的推動和人們的本能選擇。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關的改革,都是以責權利關系及其制度的調整為核心和主線。農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的推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鄉鎮企業的建立、發展和改革,在家庭聯產承包制基礎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農業產業化等。考察這一過程,我們發現每一步改革的實質都是「產權制度改革」或「產權關系的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產權制度改革,因為放權讓利、利改稅、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經營責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質上都是調整企業和政府的產權關系。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實質也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責權利的界定和調整。
2、以舊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強烈的環節——農業制度為突破口。
從總體上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最早是從農村的土地產權制度和生產組織制度開始的。為什麼制度變遷首先發生在農村?我們認為這是適應客觀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選擇。農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價格剪刀差以及戶籍管理制度,使農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損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為集體經濟,實為變相的國營經濟。與城市的集體和國營經濟不同的是,國家對農村的集體經濟基本上「管而不包」。這樣農村改革的機會成本很低,農村對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強烈。因此,農村相對於城市而言,舊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產生,自發的制度變遷發生之後,更能夠得到政府的迅速認可和支持。
3、允許舊體制外生產新體制,即體制增量調整與體制存量調整並行,而且以前者促進後者。
中國的經濟體制,在舊體制的根本性變革難度較大的情況下,確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體制外突破來改革經濟體制的結構和促進或倒逼舊體制的變革,這是漸進式改革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經驗之一,應該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認為中國漸進式改革的成功和經濟的持續增長靠的就是非國有經濟的發展。無論體制改革還是經濟增長,都是「兩條腿」走路。公有制經濟(包括集體經濟和國有經濟)的體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經濟的出現要早。對集體農業經濟體制和國有企業的改革,包括對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了。而且,在強調體制外改革的積極作用的同時,決不應當忽視國有經濟在改革和發展中的巨大作用。與非國有經濟相比,國有經濟市場化的速度較慢,這固然不利於市場化的進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經濟資源特別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部門處於政府直接控制之下,這不僅有利於維護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有利於控制轉軌過程中的各種矛盾,而且能夠在市場機制很不完善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的調節彌補市場的不足,克服市場的缺陷,充分發揮政府導向的作用,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國有經濟實際上也為中國的漸進式改革和非公有經濟的發展承擔著成本。我們假設:國有經濟體制一開始就徹底變革,那麼,非公有制經濟能否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能否順利?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改變。
4、包括政府在內的多元主體聯合創新體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經濟體制變遷過程中的初始主體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差別,但是在制度的設計和變遷過程中,是多元主體聯合創新體制,並不斷進行著角色的轉換。其中,政府作為多元主體中的一員在體制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以農村改革為例。前面已經分析,農村經濟體制變遷包括許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股份合作制和與農業產業化相適應的正在進行的制度創新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主體扮演不同角色,起著不同作用,不同階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變化的。政府雖然不是在每一項改革或改革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充當主角或領域者,但是,它作為重要的制度變遷主體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家庭承包責任製作為制度創新在很短時間里向全國推廣,則屬於新制度的擴散。在這一過程中,中央政府是最重要的主體。它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認可、支持極大地打消了廣大農民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顧慮,使新制度以盡快的速度擴散。當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實是:這一變革除了觸犯了少數人的既得利益外,於農民、於中央和地方政府、於城市居民都是有益的,基本上屬於帕雷托改進,所在大家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支持改革的。
家庭聯產責任制也有局限性。還是農民自己在實踐中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自然地創造了一種揚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應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制度形式——股份合作制。毫無疑問,廣大農民自己是主角,他們是制度的設計者和實施者。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基本上是認可、順應、引導。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創新,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又拉開了帷幕。農民現在已經意識到家庭小規模經營對他們的種種不利。因此,農民們自己又在探索,他們仍然是創新的主角。
鄉鎮企業的發展既是中國農村的產業革命,又導致了整個農村經濟體制的重要創新——可以與農業中的家庭承包責任制相提並論的制度創新。這一創新有一個過程,在過程的不同階段,創新的不同主體及其相互關系是有所變化的。幾乎在家庭承包制剛剛全面實施的同時,「社隊企業」開始實行承包制,即由公社、大隊包給一些「能人」。這些「能人」都是農民,是農民中的「基層幹部」或原來就是「社隊企業」的經營者。第一步制度創新,是由「基層幹部」唱主角,集體代表——公社、大隊、生產隊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廣大農民共同參與的,幾乎沒有反對的主體,因為它對任何一個群體或階層或國家,都是有益無害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顯然支持,但不是創新的發動者和領導者,不是主角。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經有些大膽的農民開始投資辦企業了。有些單獨辦、家庭辦,有些是農戶合夥辦,這就使鄉鎮企業自身的組織也出現了新形式——家庭企業和合夥企業。非公有的鄉鎮企業取得了超常發展。農民自己仍然是創新的主角。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起了一個「放」或「允許」的作用,即所謂「給政策」,例如國務院1984年的4號文件認可、允許個體或聯合投資。當然,「放」本身也是一種對創新的「參與」,它與阻撓或觀望是不同的,與一般的「支持」也不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也是這一制度創新的重要主體。
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體制創新,目標是與現代市場經濟接軌。最大的特點就是政府特別是縣以上的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制度創新主體」行列。因為經過第一、二步政府「放」以後,鄉鎮企業走上了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道路。在政府跟鄉鎮企業沒有產權關系,鄉鎮企業也不再需要政府「放」什麼權、給什麼政策的情況下,政府面對鄉鎮企業的制度創新,就顯得沒有什麼可為了。進入9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從合夥制到股份合作制,甚至有些向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化的演變,都是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的投資者和廣大農民自己的事情,他們順應市嘗產業變化的需要,很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產權關系和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創新。這是由他們的產權及由此決定的經濟地位和經濟利益關系決定的,他們有產權,從而有談判實力,能夠左右制度變遷的方向,而且也必須左右,以維護其產權收益。
國有企業至今為止的制度創新,盡管地方政府、企業及企業員工等主體在不同階段的角色或作用在變化,但是中央政府除了創新初期很短時期外,一直都是創新的主角,一直都是它主導,它決定創新的方向和方式,並組織試點和推廣。
5、從制度變遷的規律和中國實際出發,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對於體制轉軌,理論上存在多種途徑或方式。在實踐中,也有多種方式,人們把20世紀開始、持續至今還沒有完成的許多國家的改革,大體上劃分為兩種方式:漸進式改革和激進式改革或「休克式療法」。從改革的效果來看,比較多的人認為,以中國為代表的漸進式改革更加成功。主要標志是,在市場化改革推進過程中,經濟快速發展,連續20年經濟平均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物價上漲率限制在公眾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從1979年至1999年,社會零售物價上漲率平均為6.6%(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率從1985年至1999年平均為8.9%),沒有到兩位數,從而沒有危及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張卓元,2000)。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物價上漲率總的來說處於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全國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較大提高,得到改革的實惠。
所謂漸進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經濟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進行逐漸地改革。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體現在許多方面: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先著力發展比較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國有制經濟,而後重點推進國有經濟的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然後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先調後放,調放結合,並逐步同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系;生產、流通、價格等都出現計劃內外雙軌制,然後向市場單軌制過渡;經濟特區、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內地推開,實現全方位開放等等。在改革推進的方法上,也是這樣。先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整體推進;還有是先易後難,先改革那些比較容易改的領域,最後搞攻堅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中國的國有企業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有著密切關系。由於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牽涉到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社會成員的就業與福利保障,所以一直是中國經濟改革中最為復雜、最為困難的改革。為了保持社會穩定,避免對企業的迅速改革可能導致的生產下降,失去社會大眾對制度變遷的支持,同時又要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中國企業制度的變遷實際上是通過體制外變遷和體制內發展相結合的道路來推進的。也就是前面分析的「兩條腿」走路。
當然,我們只能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它同樣有其局限性。而且,我們也不能認為或斷定激進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長時期的時間去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制度變遷所面臨的環境和約束條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選擇也可能不同。

Ⅳ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其歷史意義

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Ⅳ 試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義。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合時,它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合時,它會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相互作用和矛盾運動,構成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歷史唯物主義稱之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其基本內容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及其發展變化的方向;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歸根結底取決於和服從於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這一規律表明,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始終是決定的因素;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發展變化,生產關系的變革及其變革的方向和形式,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力的狀況和要求。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只有運用這一規律我們才能夠深刻地認識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基本適合我國生產力的狀況的,因而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還存在著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某些因素和環節。因此,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須對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特別是經濟體制中不適合生產力的方面和環節進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優越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第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的理論依據。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水平和生產社會化程度仍然不高,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化程度參差不齊。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這種低水平、多層次和不平衡的特點將長期存在。這種多層次的生產力,不同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就決定了我國的生產關系具有多種層次和多種形式。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認真總結以往在脫離生產力盲目變革生產關系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對我國的生產關系進行改革。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分配製度上,實行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在經濟體制上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堅持與生產力狀況和所有制結構相適應,發揮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有利於我國經濟優化結構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觀所揭示的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的指導下進行的,所以,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Ⅵ 論述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必然性與重要性

(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①這一原理在人類思想史上徹底否定了以「道德說教」作為評判歷史功過是非的思想體系,第一次科學地確立了生產力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准」,並且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作為判斷時代變革的客觀依據。馬克思主義正確闡釋了社會形態的演進過程及其歷史必然性問題,正確評價了歷史和現實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各種社會集團的理論、主張等,為正確認識社會和歷史提供了基本觀點和方法。
②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要依據。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自覺地認識和把握這一規律,自覺認識到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堅持發展作為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進而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2)在當代中國,深入理解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必須正確把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利益關系,並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以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加快上層建築領域的改革,以適應生產力發展和鞏固經濟基礎的要求。生產關系的實質是人們的物質利益關系。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利益。所以,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積極穩妥地推進上層建築領域的改革和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Ⅶ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義

重點難點-歷史唯物主義
(2005-11-17)來自:

1、 什麼是歷史之迷?學了唯物史觀對歷史之迷的揭示有何啟發?
所謂人類歷史之謎,就是指對人類社會是如何產生、變化、發展問題的解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人們把社會的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原因或者歸於神、上帝,或者歸於人的思想、意志。由於人們對這種解答不滿意,又找不到科學的答案,於是這個問題才成了未揭開的謎。
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唯物史觀,揭示了勞動是人類社會產生的基礎和前提。歷史過程中決定性的東西歸根到底是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人類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沒有勞動,人類社會不可能存在,發展更無從談起。勞動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是人以自身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人在改變外部自然的同時,也使人自身的自然得以改變和完善。勞動決定著社會的產生、變化和發展。所以說,它是揭開人類歷史之謎的鑰匙。
勞動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黨的十六大把尊重勞動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要求在全社會認真貫徹,這是很有意義的。所謂尊重勞動,首先,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點。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其次,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通過貫徹尊重勞動的方針,使人人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造福於人民。

2、怎樣理解在影響社會發展的諸因素中生產方式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影響社會發展的諸因素在此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包括地理環境、人口條件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地理環境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產生著重大影響。表現在:地理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場所,是人的存在和活動的基礎,離開地理環境,人類就不能生存,更談不上發展。首先,地理環境能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其次,地理環境能決定生產部門的分布從而形成某一地區生產的特點。再次,地理環境能制約一個國家生產發展的潛力。
地理環境對社會的發展不能起決定性作用,因為,地理環境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一個社會制度的性質是由這個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的;地理環境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變化;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受社會的制約,與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是緊密相關的。
人口因素對社會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第一,人口是社會物質生產的自然基礎。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質生產,也形成不了人類社會,更談不上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人口是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第二,不同的人口狀況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最有利於社會發展的人口數量應是同社會的生產和科技水平要求相適應的人口數量。其次,人口素質越高就越能適應生產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就越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人口狀況對社會發展不能起決定性作用:人口狀況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人口狀況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人口狀況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必須通過物質生產,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質生產的制約。
生產方式是人類藉以向自然界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方式,它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是特定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①
第一,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既是人類和人類社會產生和存在的基礎。
第二,生產方式是社會其他一切社會關系和社會活動的基礎。
第三,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首先,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生產方式,就會有什麼樣性質的社會制度。這是因為生產方式實際上是社會的經濟基礎,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築、思想上層建築歸根到底是由這個基礎決定的,而且要由這個基礎得到說明。其次,生產方式的變化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生產方式的變化是由生產力發展引起的,當一種生產方式被另一種生產方式所代替,就意味著舊的社會制度被新的社會制度所代替。
第四,生產方式對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約作用。

3、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是人們在實踐活動基礎上形成的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其本質是對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技術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方法、工藝和能力的總稱。科學與技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科學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的科學觀點。但是科學本身並不是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只有當它被人們運用於生產過程之中,滲透到生產力各實體性要素當中時,它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科學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基本途徑主要有:一是通過運用科學原理進行技術發明和技術創新物化為勞動工具;二是將科學運用於生產過程,提高勞動對象的質量,擴大勞動對象的范圍;三是通過科學的學習和教育的途徑,轉化為勞動者的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四是將科學運用於生產的組織和管理,提高企業管理和經濟管理的水平。
在當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表述科學技術與生產的關系的公式已由科學——技術——生產轉化為科學?技術?生產。科學技術的進步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正是根據科學技術在當代生產力中所發揮的決定性作用,鄧小平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關於科學是生產力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的著名論斷。

4、如何堅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前進方向?
先進生產力在本質上是集中體現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並以此為標志的社會生產力。先進生產力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從其構成要素上看,先進生產力中的勞動者是掌握了當時先進科學技術和具有較高知識文化水平、較高勞動技能和較高素質以及能力的人;先進生產力中的勞動資料,特別是勞動工具比較先進,是當時先進科學技術的凝結和物化;先進生產力中的勞動對象是需要具有較高科學文化水平的勞動者才能認識和把握並加以改造的復雜事物和對象。第二,從其基本要素的構成和結合方式上看,先進生產力是由具有較高技能和素質的勞動者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將自身與勞動資料以及勞動對象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具有科學合理的結構並能夠發揮最大效能的生產力系統。
人類歷史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過程,在生產力發展的某一種歷史形態的不同階段中,也存在著相對先進的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過程。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這就是要使我們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符合生產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體現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我們黨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5、怎樣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以及它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相互作用和矛盾運動,構成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歷史唯物主義稱之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其基本內容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及其發展變化的方向;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歸根結底取決於和服從於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這一規律表明,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始終是決定的因素;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發展變化,生產關系的變革及其變革的方向和形式,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力的狀況和要求。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只有運用這一規律我們才能夠深刻地認識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基本適合我國生產力的狀況的,因而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還存在著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某些因素和環節。因此,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須對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特別是經濟體制中不適合生產力的方面和環節進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優越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第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的理論依據。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水平和生產社會化程度仍然不高,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化程度參差不齊。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這種低水平、多層次和不平衡的特點將長期存在。這種多層次的生產力,不同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就決定了我國的生產關系具有多種層次和多種形式。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認真總結以往在脫離生產力盲目變革生產關系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對我國的生產關系進行改革。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分配製度上,實行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在經濟體制上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堅持與生產力狀況和所有制結構相適應,發揮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有利於我國經濟優化結構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觀所揭示的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的指導下進行的,所以,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6、怎樣理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關系原理?為什麼說它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是指: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起決定作用;上層建築依賴於經濟基礎,又對經濟基礎起反作用。
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上層建築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定的經濟基礎必然會產生一定的上層建築為它的鞏固和發展服務。
其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或早或晚就會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
再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發展。社會的經濟基礎發生了變化,上層建築必然或遲或早也要發生改變;經濟基礎還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發展的方向。
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當它沿著與經濟基礎發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發展;
當它沿著與經濟基礎發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時,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
當上層建築所服務的經濟基礎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上層建築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積極的或進步的力量;反之,就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阻礙社會前進的消極的或反動的力量。
當上層建築嚴重地阻礙經濟基礎實現變革的時候,上層建築的革新,對於經濟基礎的發展就有巨大的反作用。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只有運用這一規律,我們才能正確地認識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實質。
首先,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社會主義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既相適應又有矛盾,那末,我們就要及時地自覺地調整和改革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某些方面和環節,使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協調地向前發展。
其次,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進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社會主義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矛盾的性質和運動特點決定了這一改革絕不能採取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發生激烈震盪的階級斗爭方式,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政治上層建築中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以使之不斷完善。
7、怎樣理解社會發展的動力?
第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存在於一切社會形態之中,貫穿於每一個社會形態的始終,決定著其他一切社會矛盾,決定著整個社會的面貌和發展。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著每一種社會形態的發展,也推動著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更高的社會形態的轉化,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但兩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具有更為根本的性質,它是包括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在內的整個社會形態發展和變革的根本原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的基礎之上產生和發展的。因此,一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決定和制約著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另一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的解決,又有賴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的解決。當生產關系嚴重地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反動統治階級總是運用腐朽的上層建築阻止生產關系的變革,如果不推翻舊的上層建築,要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生產方式或經濟因素起決定作用,但不能忽視上層建築中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的巨大的能動作用。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運動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發展總是從生產力的變化開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這種交互作用形成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這個矛盾運動總是從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又從基本不適合到新的基本適合,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如此不斷循環往復,推動社會形態的更替,促進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
第二,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突出地表現在階級社會形態更替的質變過程中。在階級社會里,當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築阻礙經濟基礎變革時,必然引起革命階級和反動階級之間矛盾的尖銳化,直至爆發以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為目標的革命斗爭,而革命一旦成功,就實現了社會形態的更替。
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也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發展的量變過程中。階級社會里,剝削階級總是採取各種手段剝削和壓迫被剝削階級,使得被剝削階級勞動群眾無法生活下去,被迫不斷起來反抗和斗爭,迫使剝削階級作出一定的讓步,使得社會再生產正常進行,從而推動社會不同程度地向前發展。
第三,社會革命對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社會革命的實質是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腐朽的社會制度。
社會革命對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社會革命是階級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決定性手段。馬克思說:「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①當著社會基本矛盾尖銳沖突的時刻,只有經過社會革命才能推翻舊的國家政權,建立革命階級的政治統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從而用較高的社會形態代替較低的社會形態,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掃清道路。
其次,人民群眾在革命時期能發揮出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歷史上的一切革命總是在不同程度上發動了人民群眾,發揮了他們創造歷史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四,科技進步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杠桿。
首先,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生產力的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而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生產關系的調整,促進了生產方式的變革。
其次,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生活方式的變革。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的質量,加快了社會生活的節奏,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活動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
再次,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文明的提高。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使人類擺脫愚昧無知狀態,逐步揭開種種自然、社會之謎,而且還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逐步建立人民群眾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社會風氣和民族精神。
最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引起和推動思維方式的變革。科學技術以尊重實踐、崇尚理性、開拓創新為靈魂,推動著人們價值觀念的重鑄和思維方式的更新,啟迪著人們弘揚科學精神和民主精神。現代思維方式的變革,使人類理解能力和認識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第五,社會改革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會改革是同一社會形態對某些不適應的方面和環節的調整,不改變該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質,是社會發展中的量變或部分質變。
社會改革可以鞏固新生的社會制度或使原有社會制度持續存在並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一種新生社會制度的改革,主要任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制度,同時要消滅舊制度的殘余,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一種原有制度的社會改革,主要任務是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的部分或環節進行某些局部調整,使其能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8、如何理解社會發展過程是客觀決定性與主體選擇性的統一?
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是指社會發展過程中不以主體的選擇、意願和意志為轉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規律性。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方式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性質及其面貌;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社會形態的更替。人類社會的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體現了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其決定。
生產方式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清晰地表明了社會發展過程的決定性,而這種決定性是在社會運動主體的選擇中體現和實現的。
這種選擇是指歷史主體的選擇。從宏觀的歷史發展來說,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什麼道路的問題上,存在著一定的選擇餘地。這是由於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矛盾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使事物的發展呈現多種可能性。當一個民族或國家處於歷史的轉折點時,社會發展往往顯示出多種不同的途徑。究竟哪一種可能變為現實,這不僅取決於客觀的條件和情形,也受著這個民族的主觀選擇的影響。
社會發展過程中人的行為的選擇性及其作用不能被任意地誇大。客觀的歷史規律性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是第一位的,而人的選擇是第二位的,它並不能使歷史的發展違背自己的規律。
首先,主體的選擇是以不可選擇為前提的。在社會活動中,任何一代人都以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但在一個民族是否遵循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社會形態交替一般次序的問題上,在選擇或拒絕某種社會形態的問題上,人們的選擇餘地就相對更小一些。因為一方面,只有在社會交替的關頭,人們才可以提出選擇不同的社會形態的問題;另一方面,只有在世界歷史進程和國際形勢發展中出現這種跳躍可能的時候,一個國家或民族才可能有選擇社會形態的機會。而且,即使具有了歷史進程和國際形勢方面的可能性,還有一個國情和民族內部條件的問題。因此,並不是每個國家和民族都存在在社會形態問題上跳躍前進的機會。
再次,主體在這種可能空間中的選擇,也不是完全任意的。事實上,人們行為的動機、人們選擇的意向也受著客觀的社會條件的制約。某一階級之所以有這種目的,有這種選擇,有這種採取行為的特定的動機,並不是任意的、無原因的,而是受著各種條件的決定和影響。歷史唯物主義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當承認人們的主觀動機在選擇中的作用時,又對人的動機多問了一個為什麼,即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動機。特別是那種促使整個階級、整個民族行動起來的強有力的動機,就更反映出它們自身受著客觀條件的決定。
最後,主體的選擇所達到的結果,也受著社會規律的決定。人們在做出選擇時,當然對這種選擇的結果有所預期,希望通過自己的選擇而出現對自己有利的社會發展後果。但一種選擇是否能達到自己的預期目的,是否促成了社會的發展,不僅取決於人的行為和努力,還取決於社會的客觀條件和進程,受著社會規律的決定。如果逆歷史潮流而動,違反社會規律,做出開歷史倒車的選擇,那他們的選擇最終就不可能成功,就會被歷史否定。

9、人的價值與物的價值有何區別?
人的價值是相對於物的價值而言的。可以從與物的價值的比較中,揭示出人的價值獨特的內涵。人的價值與物的價值就其都具有價值而言,有共性,但從本質上看,二者有著重大的區別。
首先,物作為價值客體的時候僅僅是客體,而人作為價值客體時同時還是主體。在人與物的關系中,人是主體,物是客體,人是目的,物是手段。物是為人服務的,它的價值就在於能滿足人的需要。人當然也可以成為客體,人可以為自身服務,可以通過工作來滿足自身的需要。但人在作為客體來滿足自身需要的時候,不單純是價值客體,同時還是價值主體。人在作為手段的時候,同時還是目的。
其次,物的價值的實現是被動的,而人的價值的實現是主動的。客觀的事物雖然具有某些能滿足人的需要的屬性,但它本身並不能主動地滿足人的需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它的價值的實現要靠人的利用。與物不同,人的價值的實現具有主動性。人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身的價值。
再次,物的價值是既定的有限的,而人的價值是未定的無限的。物的狀態是既成的,它的價值往往是既定的。一個東西對人的價值盡管可以因人或因時而有所不同,但它的價值從客觀上講是有限的,既定的。它很難依靠自身的力量創造出新的另外的價值。而人則不同,他具有創造性,具有很大的潛能。人的這種創造性能帶來新的更大的價值。可以說,人的價值是一種能創造價值的價值。馬克思之所以能揭示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就在於他深刻地認識到,在資本家的投資中,物的部分是不變資本,它只是把自身已有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上去,並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而投資於工人的部分則是可變資本,工人的活勞動在使用的時候能帶來高於自身價值的價值。
人的價值集中體現為勞動的價值。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人的勞動創造出了勞動產品。勞動產品對人是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在這里,勞動的價值直接地表現出來,表現為勞動產品的有用性即使用價值。當勞動產品成為商品時,它的價值就主要不在於使用價值,而在於交換價值,但它的使用價值並沒有消失。而且,交換價值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延遲的使用價值。當商品完成交換過程時,它又成為勞動產品或消費品了,它的價值就表現為使用價值。不論是使用價值還是交換價值,都是人的勞動所創造的。

10、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涵義是什麼?
人的發展是相對於社會發展而言的,主要指個人的發展,指個人的體力、智力、個性和交往能力的發展等。體力或體能是人的身體組織,它是人的其他方面能力的生理基礎。智力或智能指人的思維能力,它不僅包括人的抽象思維,也包括形象思維;它不僅是一種復雜高級的認識能力,而且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能力。個性指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徵,包括人的感情和意志等方面的品質。交往能力則指人在社會關系方面的能力和力量,它一方面是人在社會關系方面的豐富性和交往的廣泛性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在社會關系中自主性等的表現。
人的發展的特徵
第一,人的發展具有綜合性。它是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充分發展的統一。全面發展是從廣泛性上談人的發展,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協調發展。人的自由的發展是從自主性上談人的發展,它指的是人自覺自願地發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人的充分發展則是從程度上談人的發展。它是與全面發展和自由發展聯系在一起的。人的才能的充分的發展是許多方面相互協調的發展,而不是單一方面的發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發展。在人的綜合發展中,馬克思主義突出強調的是「全面發展」。
第二,人的發展具有社會性。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實踐特別是勞動。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是人的才能發展的最根本的途徑。勞動規模越大,勞動對象越多樣,勞動過程越復雜,對勞動者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就越高、越全面,人在不同生產部門中的自由流動越成為可能,從而造就出全面、自由而充分發展的個人。人的發展同樣離不開社會關系。人的才能的施展和發展離不開他人,離不開與其他社會成員的關系。社會關系的全面性使人的發展具有全面性。
第三,人的發展具有歷史階段性。人的發展也是一個歷史過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人的發展有不同的內涵和歷史形態。

Ⅷ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重大意義,重要性。說的具體一些

經濟體制改革:即經濟體制的調整和改造。內容包括:(一)農村改革。(二)國有經濟改革和非公經濟發展。(三)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四)市場體系建設。(五)促進節能減排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六)教育體制改革。(七)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九)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重大意義: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逐步形成。這種體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如在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來醫治戰爭的創傷,克服惡性通貨膨脹,擺脫貧困狀態,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起到了顯著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規模日益擴大,經濟聯系日益廣泛,經濟活動日益頻繁,經濟結構日益復雜,社會需求日益變化,技術進步日益加快,社會分工和專業化深入發展,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其表現主要有:
一是政企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的過多過死,企業成為國家機關的附屬物;
二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業,排斥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
三是分配方面「吃大鍋飯」,平均主義嚴重;四是所有制形式和經濟方式單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這種經濟體制使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使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嚴重壓抑,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
因此必須對這種傳統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改革實踐探索的必然結果
要從根本上改革原有計劃經濟體制,建立什麼樣的經濟體制,就成為必須探索的重大問題,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領導我國各族人民經過14年的探索,逐步認識到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
傳統的觀念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徵。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原有的社會主義經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在經濟體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二是在經濟調節方式上,排斥市場手段對經濟的調節。進入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實踐的不斷深入,使我們逐步擺脫了傳統的觀念,形成了新的理論認識。
(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發展商品經濟、優化資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須具有充分發育和完善的市場體制。計劃和市場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而市場方式配置資源要比計劃方式配置資源更為有效。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而世界經濟的主體是市場經濟,我國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盡快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就必須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使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緊密接軌。否則,我們就會落後,落後就會挨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長時期的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以及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們生活水平持續上新的台階,充分證明,黨的十四大確立。

Ⅸ 用社會改革理論說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相互作用和矛盾運動,構成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歷史唯物主義稱之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其基本內容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及其發展變化的方向;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歸根結底取決於和服從於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這一規律表明,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始終是決定的因素;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發展變化,生產關系的變革及其變革的方向和形式,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力的狀況和要求。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只有運用這一規律我們才能夠深刻地認識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基本適合我國生產力的狀況的,因而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還存在著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某些因素和環節。因此,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須對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特別是經濟體制中不適合生產力的方面和環節進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優越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第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的理論依據。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水平和生產社會化程度仍然不高,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化程度參差不齊。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這種低水平、多層次和不平衡的特點將長期存在。這種多層次的生產力,不同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就決定了我國的生產關系具有多種層次和多種形式。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認真總結以往在脫離生產力盲目變革生產關系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對我國的生產關系進行改革。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分配製度上,實行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在經濟體制上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堅持與生產力狀況和所有制結構相適應,發揮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有利於我國經濟優化結構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觀所揭示的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的指導下進行的,所以,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Ⅹ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有什麼重大意義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重大意義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逐步形成。這種體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如在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來醫治戰爭的創傷,克服惡性通貨膨脹,擺脫貧困狀態,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起到了顯著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規模日益擴大,經濟聯系日益廣泛,經濟活動日益頻繁,經濟結構日益復雜,社會需求日益變化,技術進步日益加快,社會分工和專業化深入發展,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其表現主要有:
一是政企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的過多過死,企業成為國家機關的附屬物;
二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業,排斥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
三是分配方面「吃大鍋飯」,平均主義嚴重;四是所有制形式和經濟方式單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這種經濟體制使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使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嚴重壓抑,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
因此必須對這種傳統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改革實踐探索的必然結果
要從根本上改革原有計劃經濟體制,建立什麼樣的經濟體制,就成為必須探索的重大問題,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領導我國各族人民經過14年的探索,逐步認識到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
傳統的觀念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徵。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原有的社會主義經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在經濟體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二是在經濟調節方式上,排斥市場手段對經濟的調節。進入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實踐的不斷深入,使我們逐步擺脫了傳統的觀念,形成了新的理論認識:
1979年11月,鄧小平對這種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他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對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大次代表大會肯定了這種構想。明確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92年初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明確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根據鄧小平關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精闢論斷,正式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3年末,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提出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具有重大意義。他經歷了漫長的理論變革和實踐發展過程,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標志著我國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是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發展;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對我國迎接各種挑戰,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發展商品經濟、優化資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須具有充分發育和完善的市場體制。計劃和市場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而市場方式配置資源要比計劃方式配置資源更為有效。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而世界經濟的主體是市場經濟,我國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盡快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就必須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使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緊密接軌。否則,我們就會落後,落後就會挨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長時期的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以及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們生活水平持續上新的台階,充分證明,黨的十四大確立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是完全正確的。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
一般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包含了市場經濟的一般屬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特殊屬性。這樣的理解無疑是言之成理的。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