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漢朝女子發飾的資料,很詳細的介紹,有哪些飾品,製作,意義
漢朝女子大多是讓額頭前的發飾隆起,露出額頭來,然後平分成髻,梳於腦後。最為特色的是,她們的發髻都高聳於腦門之上,有的頭發不夠長,就用假發來接,所以就能做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在古代史上,漢朝女子對於發飾的裝扮是力求多樣的,因為漢王朝的政治進步、經濟繁榮,再加上與外國和少數民族政權的交流,社會風尚也發生較大的變化,宮廷貴族的發式妝飾則更是奢侈,華麗。不少熱愛漢文化的網友推薦一部名為《王昭君》的電視劇,因為該劇從發飾到服飾還是比較考究的,通過這部電視劇,你也能看到錯綜復雜的發飾裝扮。比如,漢朝女子大多是讓額頭前的發飾隆起,露出額頭來,然後平分成髻,梳於腦後。最為特色的是,她們的發髻都高聳於腦門之上,有的頭發不夠長,就用假發來接,所以就能做出各種各樣的造型,甚至還把頭發扭成如兩條蛇相互盤旋的樣子,甚至盤成九個連環的發髻,環環相扣,多代表富貴。或許,現代的接發技術就是從漢朝那學來的吧。對了,高髻只是少數貴族女子使用的一種發式。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漢朝女子都使用這么復雜的發式,從不少出土的木偶和人偶上看,發式就非常簡單,就是將頭發中分,把長發梳於腦後挽成髻,剩餘的長發自然垂落於身後,像馬尾辮一樣,畢竟這樣的發式才便於幹活么,要不然每天光梳頭就得梳上大半天,多影響正常的生活啊。
說完發型,咱說說服飾。劇中「林湘湘」版皇後穿著比較寬松,看上去有點像漢、唐朝服飾的結合。內裙雖然不是唐朝的低胸裙,而是符合漢朝袍的形制,領口是雞心狀,這是常見款式。可是,外裙則非常寬大,很像唐代的女式大袖衫。或許你要問,那漢朝女子究竟穿什麼?放棄網路上的結果吧,那些專業術語肯定會讓你看的頭昏,因為我看了三遍,都沒明白什麼是什麼,所以我還是舉個最淺顯的例子。看看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她身上裹著22層衣被,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素紗禪衣,整體重量不足1兩,是真正的「薄若蟬翼,輕若煙霧」,而通常漢朝人就是把素紗禪衣照在色澤艷麗的錦袍上,使綉袍上華麗的紋飾若隱若現,形成一種朦朧美感。此外,漢朝最出名的就是「曲裙」,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說白了就是很像咱今天的「魚尾裙」,能顯示女性凹凸有致的身材。
② 關於中國古代首飾的介紹
1、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釵的鼻祖。 古代男女均留長發,笄為古代男女用來插定綰起的頭發或弁冕的。
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及齡女子梳一個發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2、簪是笄的發展,同樣起固定發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花草)、動物(鳳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並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工藝也愈發豐富,有鏨花、鏤花及盤花等。
3、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釵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 發釵的安插有多種方法,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數量也不盡一致,既可安插兩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數支,視發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兩鬢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
4、步搖是在頂部掛珠玉垂飾的簪或釵,是古代婦女插於鬢發之側以作裝飾之物,同時也有固定發髻的作用。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旒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
5、鈿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1、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器物上作裝飾。2、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簪釵是用來綰住頭發的,而花鈿直接插入綰好的發髻起裝飾的作用。
6、扁方是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形制與作用與漢人婦女髻上的扁簪類似。清代貴族婦女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連接真、假發髻之中「梁」的作用。裝飾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控制發髻使其不散落下來。
7、古代簡稱「櫛」,與簪、髻、釵、步搖等並稱為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昔為宮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宮梳名篦」之譽。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的發飾,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8、華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為華麗的首飾,華麗的頭飾。
9、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漢族服飾,明代較盛行。婦女包於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綉或珠玉。
首飾的來源:
在古代,有一個與現代意義上的首飾含義接近的詞,這就是「頭面」。這大概是人們認為首飾如同臉面一樣,能給人的外貌增添光彩的緣故。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記載:汴梁相國寺「兩廊,皆諸寺師姑賣綉作、領抹、花朵、珠翠頭面、生色銷金花樣襆頭帽子、特髻冠子、條線之類。」
這里的「珠翠頭面」按今天的話說,就是用珍珠玉石製成的首飾。宋代都城汴梁有專門經營珠寶、金銀首飾的店鋪,叫「頭面鋪」。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十三載:杭州小市裡有一家「舒家體真頭面鋪」即指首飾店。以後的元、明、清幾代,也稱首飾為「頭面。
到了現代,「頭面」(在傳統戲曲中,頭面是旦行角色頭上化妝飾物的總稱,包括發髻、發辮、珠花、耳環、簪了等一整套用品)一詞已被「首飾」取而代之,而「首飾」已成為從頭到腳全身各部位所佩戴的各種飾品的總稱。
人類佩戴首飾究竟始於何時,恐怕很難精確地考證。但是我們不難推想,從人類開始意識到裝飾與美化自身的時候起,人類也就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人類最原始的首飾,大概可以追溯到遙遠的石器時代。
③ 有誰知道關於古代發型發飾的演變
中國古代女子的發型;一、結鬟式發型:先把發攏結於頂,然後分股用絲繩系;三、盤疊式盤疊式梳編法是將發分股系結攏起,再盤疊;據《事物紀原》記載:「孫壽為墮馬髻;1、雙丫髻雙丫髻是雙掛式中最常見之發式,其梳編法;
中國古代女子的發型
一、結鬟式發型 :先把發攏結於頂,然後分股用絲繩系結,彎曲成鬟,托以支 柱,高聳在頭頂或兩側,有巍峨瞻望之狀,再飾各種金釵珠寶,高貴華麗, 多用於神女、後妃、貴婦與處女。 1、飛仙髻 飛仙髻多是兩側結高鬟,據《炙轂子》記載:「漢武帝時,王母降,諸仙 髻皆異人間,帝令宮中效之,號飛仙髻。」多用於仙女與未出室少女。 2、凌雲髻 凌雲髻屬於高式的單鬟,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始皇詔後梳凌雲髻, 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嬪梳參鸞髻。」這些皆屬高鬟式。 3、垂鬟分髾髻 垂鬟分髾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發式,將發分股,結鬟於頂,不用托拄, 使其自然垂下,並束結髾尾、垂於肩上,亦稱燕尾。據《國憲家猷》記載: 「漢明帝令宮人梳百花分髾髻。」在唐代常作為處女發式標志。 4、飛天紒 「飛天紒」則是結三鬟於頂,聳立直上,據《宋史·五行志》記載: 「文 帝元嘉六年,民間婦人結發者三分發,抽其鬟直上,謂之飛天。 」 5、玉環飛仙髻 將發分六份,一股下垂後再上折成環狀,五股向上盤捲成五個環,中間的 環最大,兩側漸小 ,多可至九環 二、擰旋式 :將發分幾股,似擰麻花地把發蟠曲扭轉,盤結於頭頂或兩側。分 為側擰、交擰、疊擰。據《采蘭雜志》記載:「甄後既入魏宮,宮庭中有一 綠蛇,每日後梳妝則盤結一髻,形於後前,後異之,因效而為髻,故後髻 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 1、隨雲髻 「隨雲髻」類似側擰之形式,其髻如隨雲卷動,據《國憲家猷》記載:「陳 宮梳隨雲髻。」這種發式生動靈轉,頗為仕女所好。 2、凌虛髻 「凌虛髻」屬於交擰的形式,其髻交集擰旋,懸空托在頂上,據《中華古今 注》記載:「隋有凌虛髻、祥雲髻。」這種發式如雲盤回,凌托頂上,搖而 不脫落。 3、朝雲近香髻 「朝雲近香髻」類似疊擰的形式,其編法是將發分股擰盤,交疊於頂,生動 而穩定,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大業中令宮人梳朝雲近香髻。」這種發 式別具一格,饒有風趣。 4、回心髻 回心髻類似盤擰的形式, 其編法是將發分股交擰, 盤結回心於頭頂或頭前,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梁武帝詔宮人梳回心髻。」
三、盤疊式 盤疊式梳編法是將發分股系結攏起, 再盤疊在頭頂或兩側, 稱為「螺髻」 , 《凝 宮詞》里有「螺髻凝香曉黛濃」之句。這種發式在唐代興起流行,從存世的唐 代繪畫、墓葬壁畫中皆可見到。 1、單螺 單螺其梳編法是將發股集結,盤疊如螺,置於頭頂上。在永泰公主墓、章 懷太子墓壁畫中,亦有此類發式。 2、雙螺 雙螺其梳編法是將發分為兩大股,盤結雙疊於兩頂角,亦名「雙角」。螺髻 清晰秀雅,在永泰公主墓壁畫中亦有這類發型。 3、百合髻 「百合髻」其梳編法是凈發分股盤結,並合疊於頭頂。 4、盤桓髻 將發蟠曲交卷,盤疊於頭頂上,穩而不走落 ,據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 稱:「長安婦人好為盤桓,到於今其法不絕」。 四、結椎式:結椎式的梳編法是發攏結在頭頂、頭前、頭後或兩側,然後用絲繩 結椎式 束縛,盤捲成一椎、二椎或三椎,用簪貫住,聳豎於頭上。據《事物紀原》 記載:「孫壽為墮馬髻,趙合德入宮卷發,號新興髻,孟光為椎髻。」皆類似 於結椎式。結椎式蘊藉持重,溫文爾雅,歷代皆有延用,變化甚多。主要有 高椎髻、拋家髻、墮(墜)馬髻等幾大類。 1、高椎髻 「高椎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於頂,挽成單椎,聳立於頭頂,據《妝台記》 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巍峨高聳,號高椎髻。」 2、拋家髻 「拋家髻」其梳編法是在頭頂挽椎成髻, 兩鬢緩長, 以澤膠貼而抱面, 《唐 據 五行志》記載「貴妃假鬢為首飾,曰義髻。僖宗內人束發甚急為囚髻。唐 末婦人梳發以兩髻抱面為拋家髻」。今京劇旦角仍延用之。 3、烏蠻髻 烏蠻髻,高而尖,是唐代仕女吸收南方少數民族婦女發型創造的。 《苗俗 紀聞》說: 「婦人髻高一尺,膏以脂,光可鑒人,婀娜及額,累疊而銳, 倘所謂烏蠻耶。《太平廣記》記載唐代英姿颯爽的女俠紅袖, 」 「梳烏蠻髻, 貫金鳳釵。 」 4、回鶻髻 回鶻髻,是受回鶻族(今天維吾爾族的前身)婦女的影響。 《新五代史. 回鶻傳》說:「婦人總發為髻,高五六寸,以紅絹囊之,既嫁,則加氈帽。」 5、傾髻 傾髻其梳編法是將發分股結椎、傾斜結束置於頭前或頭側,在仕女畫中頗 為多見,據《晉書》記載:「太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 6、墮馬髻 墮馬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挽結成大椎,在椎中處結絲繩,狀如馬肚, 墮於頭側或腦後。這是當時最具特色,且歷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種發式。 自漢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歷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7、倭墮髻
據《事物紀原》記載:「孫壽為墮馬髻。」《中華古今注》也記有「墮馬髻 惟倭墮髻,一雲:墮馬之餘形也」。漢樂府《陌上桑》形容採桑女子羅敷 的形象為「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五、反綰式 :將發攏住,往後攏結於頂,再反綰成各種形式,其變化一般有「雙 刀髻」「驚鵠髻」「朝天髻」「元寶髻」等。 、 、 、 1、峨髻、高髻 反綰成高牆,稱「高髻」,如《簪花仕女圖》之發式。據《妝台記》記載: 「開元中梳反綰髻、回鶴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歸真髻,貼五色花子。 」 這種反綰梳編較難,多流行於盛唐,為後妃貴婦之盛裝。 2、假發:義髻、蔽髻、髢、副、編、次 唐代婦女為了使發髻更加高大,還製造了假發髻,叫做義髻。這是由漢代 的幗發展而來, 用木或紙製作的, 用時往頭上一戴就行, 《楊太真外傳》 據 說,楊貴妃就好戴這種義髻,「常以假髻為首飾。」 3、半翻髻 半翻髻流行於唐代前期。唐《髻鬟品》「高祖宮中有半翻髻」《妝台記》 : ; 「唐武德中梳半翻髻」 。梳理時是把頭發集在頭頂,用帛帶束住發束,再 朝前或朝後翻綰,有的還梳成雙髻後翻之形,又叫雙刀半翻髻。 4、雙刀髻 雙刀髻其梳編法是將發往上攏結於頂,再反綰成雙刀欲展之勢,據《妝台 記》記載:「唐武德中,宮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綰髻,貞元中梳歸真髻, 貼五色花子。」 5、半翻平髻 發垂兩耳,額頂正中束以紅絹包裹的義髻。流行盛唐,尤以宮廷和貴族婦 女中為多,後流行於日本。 6、驚鵠髻 「驚鵠髻」也是反綰式之一。其梳編法是將發攏上反綰,成驚鳥雙翼欲展之 勢,生動而有趣。據《中華古今注》記載:「魏宮人好畫長眉,令作蛾眉 驚鵠髻。」 7、朝天髻 朝天髻也屬反綰式之一, 其編法將發攏上, 束結於頂。 再反綰成高髻朝天, 據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曰:不走落,號朝天髻。」宋代所建 的太原晉祠女像,亦類似這種發型。 8、元寶髻 元寶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於頂, 再置木或將假發籠蔽, 呈元寶狀, 《晉 據 書》記載:「用發既多,不可恆載,乃先木及籠上裝之,曰假髻或假頭。」 9、十字形髻 在頭頂梳十字形發髻, 余發下垂。 陝西西安草廠坡北魏墓出土梳十字大髻、 穿窄袖衫裙的彩繪女俑 六、雙掛式 :雙掛式之梳編法,是將發頂平分兩大股,梳結成對稱的髻或環, 相對垂掛於兩側,這種發式多用於宮廷侍女、丫環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據 記載從秦開始,延續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雙丫髻及雙掛髻,這種發式在 存世的古畫中特別多見。
1、雙丫髻 雙丫髻是雙掛式中最常見之發式, 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兩側, 再梳結成髻, 置於頭頂兩側, 前額外負擔多飾有垂發, 俗稱劉海, 一般多用於侍婢丫環。 2、垂掛髻 雙掛髻其梳編法是將發從頭頂平分兩股。結成髻或鬟,垂掛於兩側,額前 飾有垂發,據《丹鉛錄》記載:「北齊後宮之服,女官八品、偏垂發。 3、雙平髻 雙平鬟屬於雙掛式之梳編法,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於兩側。再束結成環, 使其對稱而自平垂。掛於兩側。這種發式在仕女圖中頗為多見,多用於未 婚少女或兒童。 4、丱發 丱發為兒童或未婚少女之發式,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或稱「總角」, 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兩股,對稱系結成兩大椎,分置於頭頂兩側,並在髻 中引出一小綹頭發,使其自然垂下。
④ 古代頭飾有什麼特點
代女子發飾多種多樣, 有笄、簪、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扁方、梳篦等。
【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釵的鼻祖。
古代男女均留長發,笄為古代男女用來插定綰起的頭發或弁冕的。「弁」為古代冠名。「冕」即皇冠。固定冠帽的笄稱為「衡笄」,周代設「追師」的官來進行管理。用來固定發髻的笄叫「鬠笄」。 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及齡女子梳一個發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簪】:是笄的發展,同樣起固定發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花草)、動物(鳳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並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工藝也愈發豐富,有鏨花、鏤花及盤花等。
【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釵與簪主要區別在於簪是作成一股,釵則作成雙股。釵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
發釵的安插有多種方法,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數量也不盡一致,既可安插兩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數支,視發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兩鬢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
【步搖】:是在頂部掛珠玉垂飾的簪或釵,是古代婦女插於鬢發之側以作裝飾之物,同時也有固定發髻的作用。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旒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
【華盛】:製成花草之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的發飾。
【鈿】: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簪釵是用來綰住頭發的,而花鈿直接插入綰好的發髻起裝飾的作用。
【扁方】: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形制與作用與漢人婦女髻上的扁簪類似。清代貴族婦女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連接真、假發髻之中「梁」的作用。裝飾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控制發髻使其不散落下來。滿族婦女梳「兩把頭」,最初是把真頭發分成兩把,依靠扁方來固定。到了晚清「兩把頭」改成青緞製作,安在頭頂上,這時與「兩把頭」與真頭發連接梳成頭座的工具也是扁方。
在清代的北方民間,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喪事,妻子為丈夫戴孝,放下兩把頭,將頭發集攏於頭頂束起,分兩把編成兩個辮子,辮梢不系頭繩,任頭發松亂一頭頂上插一個三寸或四寸長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兒媳為公婆戴孝,則要橫插一個白銀或白銅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蒙裹而成,俗稱「鈿子」,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之上便可,上面還常綉有各種花紋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
【梳篦】:古代簡稱「櫛」,與簪、髻、釵、步搖等並稱為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昔為宮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宮梳名篦」之譽。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的發飾,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梳篦兩者的主要區別在齒部,梳子的齒粗而稀,篦子的齒細且密。梳篦多為木製或竹製以及名貴物料製作,如金、銀、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錫、嵌玉鑲珠等材質。
【鳳冠】:古代皇帝後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婦女出嫁時也可佩戴。
明朝鳳冠是皇後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
⑤ 中國發飾的發展史
壯族男子多穿對襟的上衣,紐扣以布結之。胸前縫一個小兜,與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下擺往裡折成寬邊;下短而寬大,有的纏綁腿;扎綉有花紋的頭巾。婦女穿藏青色或深藍色矮領、右衽上衣,衣領、袖口、襟邊都綉有彩色的花邊;下著黑色寬肥的褲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綉,下有彩色布貼,色彩絢爛耀眼。扎布貼、刺綉的圍腰,戴綉有花紋圖案的黑色頭巾。節日或趕墟歌場穿綉花鞋。披戴綉花墊肩。婦女的發式各地有所不同。壯族服飾一般都用自織的土布製成。 服飾是人類物質與精神需求的復合表徵,即外表特徵與心理審美的結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是各民族創造智慧的結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風貌。壯族服飾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指服裝,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褲、裙、帽、圍巾、手套、腰帶、鞋、襪、綁腿等;一是指裝飾(修飾),包括發型、首飾、眼鏡、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兩大部分組合成壯族服飾,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衣是一個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屬於物質的硬體性文化,同時又屬於精神的軟體性文化。它反映了壯族經濟發展水平,形象展現壯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內涵,如民情風俗、哲學思想、審美意念、道德倫理、社交禮儀、宗教信仰等。壯族服飾文化形態,包含經濟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風格特徵。壯族服飾,與古越人、西甌、駱越人、僚人有關。現在的民族學專家只能從一些文字的史料來回顧壯族先民服飾產生與發展、衍化的歷史。資料表明:桂林甑皮岩發掘的新石器遺物中,有若干件骨錐,專家們推斷:那是嶺南壯族先民用來縫制獸皮或牽引纖維原始蔽體物的工具,說明古壯人早就有遮體的原生態服飾。以後到漢、三國、隋唐、宋、明清至近現代,壯族服飾隨著經濟發展而進化。據專家的專著論述: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黑地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說明當時就有了壯錦這種飾物。還有一種「峒布」,是麻織品及蠶絲品,說明遠在漢代,古壯民就種麻養蠶,為服飾提供原材料。三國時代的竹疏布,隋唐時代的蕉葛布、細白麻布、筒中布,均作為當時的貢品。元代始種棉花,織吉貝布。明清時期,壯錦飾品制織達到高峰,五顏六色。從專家專著中的回顧論述,可看出壯族服飾製品,從蕉纖維、麻纖維到棉花纖維的進化過程。服飾印染工藝,壯族藍靛染是有名的,直至當今,一些壯族村寨的婦女,仍以藍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縫制黑色的服裝。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壯人,崇左市龍州縣金龍一帶自稱「布代」的壯人,大新縣板價布儂婦女,她們穿著黑衣服裝在舞台上展示其亮麗,成為展示壯族服飾特點的亮點。布匹染成之後,過牛角膠,折疊打平,閃閃發亮。有的則用米漿來漿過,曬干打平。壯族1500多萬人口,集居於廣西,分布於雲南文山及廣東連山等地。這么廣大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域服飾各有特點,即不同地域,不同板塊的壯族服飾,構成多元一體的壯族服飾。壯族學者梁庭望先生在他的專著《壯族文化概論》中,將整個廣大的壯族聚居與分布地區的文化,劃分為九個文化區:紅水河中下游文化區,柳江、龍江文化區,桂西北文化區,桂粵文化區,邕南文化區,邕江、右江文化區,左江文化區,桂邊文化區和文山文化區,來考察、分析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對壯族服飾文化的考察、發掘、收集、研究與展示,同樣可以用地理學觀念來進行。另一種方法,以江河流域為劃分,來收集、發掘、整理、展示壯族服飾,如紅水河流域,左、右江流域,邕江、鬱江流域等等。水文化與服飾文化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紅水河流域的東蘭、巴馬、鳳山,南丹的蛙婆崇拜風俗文化節,節日展示的服飾亦充滿濃郁的民族特色。我個人多年的采風觀察發現,壯族服飾目前仍相對保留傳統特色的,如桂西有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縣,壯族服飾特點較濃,以藍、黑兩色為主色。桂西北的巴馬縣壯族婦女服飾,其色彩以藍、白色為主色調,與那坡黑衣壯人服飾形成鮮明對比。那坡黑衣壯男女老少身上,很難找到白色或黃色、藍色。桂西南的龍州、金龍一帶布代男女服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婦女穿衣、褲、外套黑色長裙,頭戴黑巾,穿黑布鞋,從頭到腳,均為黑色,加之人的膚色潔白純凈,形成黑白對比,相輔成統一的服飾美學整體。桂西南的大新縣板價村的布儂婦女服飾,亦別具特色:短衣、長褲裙,淺線花頭巾、花鞋;鑲金牙、戴銀手鐲等裝飾。他們常在溪邊唱壯歡,在家門前曬坪舂糯米糍粑,一派稻耕民族的鮮明形象及精神風貌。桂東北的龍勝壯族服飾,亦頗有特色,婦女戴花頭巾,上衣是無領開胸衣,兩只扣子,
⑥ 古代簪的發展史
簪
【zān】
簪
hairpin;
簪
(1)
簮
zān
(2)
(形聲。從竹,賛(zǎn)聲。古文字形,象針形頭飾形。本義:簪子。古人用來插定發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 同本義 [hairpin]
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韓非子》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3)
又如:簪冕(冠簪與冕服);簪紱(簪,冠簪;紱,絲制的帽帶);簪裾(古時顯貴所穿著的服飾);簪纓縉紳(比喻仕宦之人)
簪
zān
(1)
插戴在頭上 [wear in one's hair]
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史記·滑稽列傳》
乃簪一花。――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簪朵(猶簪花,戴花);簪掛(簪花掛彩);簪星曳月(形容佩帶光彩耀眼);簪冠(插簪於冠);簪花(戴花);簪菊(古人習俗,於重陽節插戴菊花以避邪延年)
(3)
連綴 [stitch meet]
以爵弁服簪裳於衣左。――《儀禮·士喪禮》
(4)
又如:簪合(折簪重合。指女子喪夫後再遇意中人而結為夫婦);簪蒿席草(以蒿作簪,以草為席。形容生活艱苦)
簪纓
zānyīng
[hat and ornaments]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不將蘿薜易簪纓。――張悅《浥湖山寺》
簪子
zānzi
[woman's hairpin] 用以綰住頭發或插裝飾物的一種婦女首飾,有橫直之分
簪
zān ㄗㄢˉ
(1)
用來綰住頭發的一種首飾,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別在頭發上:~子。金~。玉~。~纓(做官者顯貴之稱)。~紳。
(2)
插,戴:~戴。~菊。~筆(古人朝見,插筆於冠,以備記事)。~笏(古代笏以記事,簪筆以備寫,臣僚奏事執笏簪筆。故亦稱做官)。
鄭碼:MHRK,U:7C2A,GBK:F4A2
筆畫數:18,部首:竹,筆順編號:314314153515352511
hairpin;
⑦ 中國古代發飾中的環指什麼
中央有孔的圓形佩玉:環佩。環佩(古人衣帶上所系的佩玉);環玦(玉環和玉玦);環琨回(環與琨,並為玉佩);環塡答(兩種玉制的耳飾。環,耳環。塡,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古代女子發飾多種多樣,有笄、簪、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扁方、梳篦等
你說的可能是頭環,很少見,多見簪,釵等。還有跳脫古稱釧,指婦女佩帶的臂環。
發飾、耳飾、頸飾、臂飾、手飾等裝飾品統稱首飾。漢代曾將冠冕、鏡梳、脂粉等都算作首飾,宋代又將首飾局限在「頭面」的范圍內;其定義或寬泛,或狹窄,均與現代習慣上所說的首飾不同。
釧來源於鐲,幾個手鐲合並在一起,被名為「釧」,後來,通常將金銀條錘扁,盤繞成螺旋圈狀。臂釧的具體形制,兩千多年間變化不大。釧又叫「跳脫」。據說此詞是外來語。釧有臂釧和腕釧。臂釧又形象地稱作「纏臂金」。
只能給你各臂環的圖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⑧ 古代發飾首飾的名稱
古代婦女頭飾,出席的場合來佩戴不同的頭飾,可分類為:笄,簪,釵,華勝,花鈿,步搖,梳篦。
1、笄
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發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發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
2、簪
由笄發展而的,是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可用金屬,骨頭,玉石等製成。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擿,簪股,將頭部做成可搔頭的簪子,所以俗稱為搔頭。《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簪。
3、釵
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五代五縞《中華古今注·釵子》:「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釵與簪是有區別的,發簪作成一股,而發釵一般作成兩股。
4、華勝
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唐顏師古注;「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
5、步搖
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 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黃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來形容楊貴妃。
6、篦
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
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7、花鈿
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鍾廣言註:「鈿花:用貴重物品做成花朵狀的裝飾品,如金鈿,螺鈿,寶鈿,翠鈿,玉鈿等。」
⑨ 古代發飾的介紹
古人很重視頭發的修飾。早在新石器時代有類似現在「童花頭」的發式,並且梳理得非內常整齊,不知容在五千多年前,究竟用什麼工具或方法才能作這樣的修剪。《妝台記》(唐代宇文氏及著)中描述周文王的發髻很高,並在髻上加放珠翠翹花等裝飾物。周朝的統治階級制定了整套的貴族禮儀服飾和頭飾來確定等級,不同的等級其發式及頭飾的配戴是不同的,但是還允許使用假發。以下欄目的配圖都是不正確的(多取自現代人想像的仕女圖畫)。請注意古代神仙題材、前代題材、仕女圖題材繪畫的服飾是後人想像虛構的,並非前朝真實所有的服飾,不能以此作為歷史服飾發型的參考,在歷史服裝發型方面值得信任的是墓穴壁畫、出土文物、真實人物立相等,不能把虛構藝術繪畫混同為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