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紹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佔有統治權時(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奪史。這段歷史在年代上屬於印度中世紀末期,但它的時代性質則屬於殖民統治的早期。 英國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奪(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購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銷售,獲得厚利。繼之而起的是荷蘭。1600年12月31日,英國為了同荷蘭商人競爭而成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達成默契:荷蘭壟斷東印度群島,英國壟斷印度次大陸。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609年續領特許狀時,取得了5項特權:掠地鑄幣、築城養兵、締結盟約、宣戰媾和、審理刑事民事案件。後來,東印度公司的中心從西海岸轉移到孟加拉。在這個時期內東印度公司的活動主要是為建立政權准備條件。1765年東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爾、奧里薩的收稅權,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財政和軍權,間接掌握了行政權。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後,工業資本家力圖控制印度,以使英工業品暢銷印度各地。所以,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也是英國在印度擴張領土最突出的時期。在55年內(1763~1818)英國在印度直接進行過30次兼並土地的戰爭 。在52年內(1766~1818) 英國與印度地方政權簽訂過23次割地條約。它在50年內(1765~1815)解決了歐洲其他國家在印度絕大多數的據點。 1818年6月,馬拉特勢力覆滅。拉賈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島的一些首腦都承認了英國的主權。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國已經控制整個印度 ,印度成了英屬印度帝國。1818年後,殖民統治基本上處於鞏固政權時期,但是也還有過兩起兼並高潮。第一批被兼並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國殖民地疆域就達到了防範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線。 另一批被兼並的土邦是貝拉爾(1853)和奧德(1856)。貝拉爾是理想的原棉供應地,奧德是理想的英國棉織品的銷售市場。 英國用「絕嗣喪權原則」兼並的土邦有薩塔拉(1848) 、那格浦爾(1853)和詹西(1854)。最後階段的兼並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這次大起義後,英國正式結束了名存實亡的莫卧兒王朝,也結束了東印度公司。1858年頒布的英國女王詔書開辟 了一個新的統治方式。 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後,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機關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總督及其執行委員會組成。印度總督稱為參事會總督,又稱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總督的執行委員會成員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長由總督兼任,其他各部由執行委員會分配。立法工作由執行委員會的擴大會議進行。擴大會議的成員有在職官員、應邀人士和當選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為孟加拉、孟買、馬德拉斯、旁遮普、聯合省。省有級別,級別差距很大。馬德拉斯和孟買的省督及其執行委員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約有700個。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邁索爾、巴羅達、「克什米爾和查謨」。英國對土邦有嚴密的監督制度,嚴禁國內外結盟。 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掠奪和剝削 1702~181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通過貿易、直接掠奪、實行以柴明達爾為對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對印度進行殖民掠奪和剝削。19世紀中葉,田賦約占東印度公司總收入的2/3。 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工業資產階級的成長,1813年英國議會取消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貿易壟斷權。從此,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1833年英國議會作出決定,准許英國人在印度經營種植園。這是英國把印度直接變成它的原料產地的開始。從19世紀中期起,英國資本開始輸入印度。19世紀後期,英國對印度的投資主要限於鐵路、水利和種植園。其中以鐵路為主(始於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資本大量進入印度的工業部門。印度成為英國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的結果,使印度的大量財富流入英國。史書稱之為「財富外流」。 印度資產階級的形成和發展 從19世紀中葉起,印度開始發展民族工業(主要是紡織工業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業資產階級。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資本壟斷集團。 補充回答: 印度的商業資本從19世紀後期轉入民族工業 。英國的工業品已經佔領了印度的市場,而英國的財政資本又支配了印度的主要工業部門和金融系統。此外,英國還控制了印度的交通、運輸、外貿、稅收。因此,印度資產階級在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時,同英國在經濟上的矛盾是十分尖銳的,但印度的民族工業還是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隨著印度民族工業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他們要求參政,要求獨立地掌握財政、國防和外交,而英國殖民當局不僅寸權不讓,而且利用國家機器鎮壓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1857~1859) 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是由愛國封建主領導的最大的一次民族斗爭。前後歷時兩年(1857年5月~1859年4月),波及北印度、中印度和南印度的廣大地區。起義之後,英國調整了對印度的殖民政策:印度政府的控制權從英國東印度公司轉到英國女王手裡;徹底改組了軍隊,增加了英屬印度軍隊中英國兵的比重,並直接控制炮兵;對印度的土邦由兼並改為支持;加強了鐵路、電報等的建設工作。 印度資產階級啟蒙運動 隨著西方教育輸入印度,19世紀20年代印度出現了一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成了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先驅,其傑出代表是R.M.羅易。印度的資產階級啟蒙運動是結合印度教改革運動和資產階級的政治改良運動進行的。 19世紀20年代興起的印度教改革運動,一直持續到80年代,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其目的是用資產階級的神學世界觀代替舊的神學體系,以適應資產階級的需要。 印度資產階級的政治改良運動 在進行印度教改革運動的同時,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張,進行以局部改良為目標的政治運動。他們要求在印度逐步實行代議制;要求降低土地稅和鹽稅,減少政府的行政、軍事開支,發展民族工商業,興辦公共工程和交通事業,大力發展技術教育。19世紀60、70年代,資產階級爭取政治、經濟改革的要求已逐步理論化 。1885年12月28日,在孟買成立了全印統一的民族主義政治組織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印度國大黨。印度國大黨的成立標志著印度的資產階級民族改良主義運動已由分散走向統一,由地區性發展為全國性。補充回答: 第一次民族解放斗爭高潮(1905~1908) 這次斗爭的直接原因是反對英國分割孟加拉。國大黨溫和派領導人最初和極端派領導人一起發動和領導運動。以B.G.蒂拉克為首的極端派在運動興起後,就提出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希(自產),抵制英貨和民族教育4點綱領,力爭把運動引向革命道路。1908年運動被鎮壓下去(見印度民族獨立運動)。 第二次民族解放斗爭高潮(1919~1922) 國大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支持英國,希望換取戰後的印度自治。大戰結束後,殖民政府不僅繼續執行戰時軍管法令,而且還增訂了新的鎮壓法案,即羅拉特法。1919年2月間,M.K.甘地發動和平抵抗運動並號召於4月6日舉行總罷市反對新的鎮壓法案。4月13日發生阿姆利則慘案,民情激昂。從此,甘地轉變對英國的態度 ,由基本合作轉向基本不合作 ,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同年國大黨決定使用和平和合法手段爭取自治。從1921年底到1922年2月12日,甘地親自領導群眾運動。 第三次民族斗爭高潮(1928~1930) 1927年底J.尼赫魯從歐洲回國。同年國大黨作出決議:以完全獨立為斗爭目標;抵制英國的西蒙調查團;國大黨加入國際反帝聯盟;尼赫魯和S.C.鮑斯先後任國大黨總書記。甘地再次親自領導大約持續3個月(1930年2月~5月5日)的和平抵抗運動。在這個時期里,甘地組織了反鹽法運動。他堅決反對一切自發的群眾斗爭。甘地所領導的反鹽法和平抵抗運動於4月6日開始,5月5日因甘地被捕而中止。從1930年6月到1931年3月被判刑的和平抵抗者達9萬人;到1933年3月底在押政治犯達12萬人。這次斗爭高潮起於1928年初,止於1930年5月,持續約26個月。 第四次民族斗爭高潮(1945~1946) 1945年印度出現印度教徒與伊斯蘭群眾一致行動的徵兆。1946年2月18日孟買皇家印度海軍海員的罷工發展成印度皇家海軍起義。事變的第2天(2月19日)英政府即派遣內閣特使團來印度談判。1947年2月20日 ,英國宣布決定在1948年6月前移交政權,接著提出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該方案規定,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從此告終。 補充回答: 殖民統治的歷史遺留問題 英國殖民統治影響後來政治最重大的歷史遺留問題是教派政治和英國對中國西藏的侵略野心。 把教派對立變成教派政治是殖民統治的歷史產物。1857年民族大起義後,英國用報復的態度對待穆斯林,單在德里就絞死2.7萬名穆斯林。到了70年代英人對穆斯林的態度稍有轉變。1905年英國殖民當局實行孟加拉分治,穆斯林民族運動發生分裂。1906年全印穆斯林聯盟成立,擁護孟加拉分治,要求殖民當局給予穆斯林以公職保證。《1909年印度政府組織法》(莫萊-明托改革法案) 規定增加印度帝國立法參議會和省級參議會民選議員名額,實行分別選舉;穆斯林組成單獨選區,在穆斯林選區,只有穆斯林可以當選。從此,教派政治成為政治制度,民族運動遭到分裂。1932年3次圓桌會議後,英國政府提出《教派名額裁定書》,作為滿足教派主義政治要求的嘗試。1936年穆斯林聯盟根據有關法令按教派利益准備1937年的選舉。1940年3月23日全印穆斯林聯盟會議通過《巴基斯坦決議》。殖民統治產生教派政治,教派政治不可避免地導致印巴分治和一切教派相互對抗。 關於麥克馬洪線 另外,英國從19世紀40年代起就企圖由北印度進入中國西藏。1885年,在印度的英國官員組織力量企圖武裝進入西藏,在藏族人民的反對下遭到失敗。當時,西藏成為英、俄兩強爭奪中亞和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一個重要部分。1903年英國從印度公開派兵遠征西藏,1904年8月3日到達拉薩 。英國代表H.麥克-馬洪於1914年3月24日在印度德里與西藏地方當局代表秘密換文,在附圖上標出藏印分界線,該線被稱為麥克馬洪線。此線把歷來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1929年出版的《艾奇遜條約集》第十四卷記載了那次秘密換文經過以及1914年7月3日西姆拉會議的經過。1939年,英國在印度供職的官員又篡改了《艾奇遜條約集》上原有的記載,造成了文獻上的極大混亂。這就為以後解決中印兩國的邊界問題留下了隱患。 1947年印度獨立是印度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從此印度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滿意請採納
❷ 新中國與印度的歷史關系
第一,兩國關系開始還是不錯的。因為中印兩國都是長期被列強所欺負的國家,所以在反抗帝國主義這方面合作是很緊密的。印度當時搞了一個不結盟運動,自己做這個組織的領袖,中國也樂見印度發揮作用,中國也是不結盟運動的成員。
第二,新中國是1949年成立,印度是1947年獨立。從剛開始建國的條件來說,印度是明顯超過中國的。印度獨立沒有發生戰爭,是和平獨立的。而且英國殖民印度300年期間給印度留下了很多財產。比如印度建國時鐵路總長度達5萬多公里,而面積三倍於印度的中國1949年鐵路總里程只有2萬公里。
第三,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是個有野心的人,他的政策直接導致了中印利益的碰撞。印度開國領袖聖雄甘地在印度獨立後說,希望印度成為一個傳統的國家,不搞什麼現代化的工業,只是老老實實的做一個農業文明的國家,以崇高的精神獲得世界各國的尊敬和認可。但是甘地死了以後,尼赫魯即聲明:印度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所以他的野心一步步擴張,直到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
第四,尼赫魯所要求的土地是過去英國殖民者非法劃定的,是無效的。但是尼赫魯一口咬定要繼承英國過去的權利,所以和中國發生了矛盾。後來在英美等國的鼓吹下,加之英美的軍事援助,尼赫魯鋌而走險,發動戰爭。由於印度軍隊厭戰,加之指揮落後,給人以雄壯威武印象的印度軍隊很短時間內全面潰敗。印度國內完全震驚,國際社會完全震驚。
第五,印度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長期不和,戰爭不斷。為了牽制印度,中國大力發展和巴基斯坦的友好關系,這使印度心懷記恨;而中印戰爭的失利使印度第三世界領袖的形象毀於一旦,印度遭受戰略損失。從此印度對中國懷恨在心。
第六,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飛速發展,國力迅速增強。特別是從2001年以來,中國的經濟規模急劇膨脹,2009年GDP已達50000億美元,印度GDP僅相當於中國的四分之一不到。而1988年印度GDP還是中國的80%多。所以印度政府很受刺激,所以也開展了「追趕中國」的運動。但是由於印度政府效率過於低下,口號遠多於行動,所以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差距還在迅速拉大。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印度經濟規模在5年後可能不足中國經濟總量的10%,而軍事,科技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所以總的來看,印度這個國家既可憐,又可恨。
❸ 中印關系的交往史
中、印二國均為世界文明古國,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有幾千年歷史。
1、漢代及以前
印度和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幾乎沒有政治接觸。但是,自1世紀起這兩個國家就已經進行了廣泛而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特別是伴隨著佛教從印度傳播到中國的過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關系承擔著兩個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
在佛教傳入之前中國和印度也有一定接觸。在古印度文學中出現了一個被稱為「Chinas」的民族,現在被認為就是在指中國人。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約公元前5世紀)中有著「China」的記錄,這可能是在指秦國,也就是之後的秦朝。
孔雀帝國的首相,曾在塔克西拉大學擔任過教授的考底利耶(公元前350-283年)在他的作品《政事論》即用「cina」詞頭將中國絲綢稱為「cinamsuka」(「cina」絲綢服裝)和「cinapatta」(「cina」絲束)。
在《史記》中,張騫和司馬遷(使用了「身毒」來稱呼印度河流域地區(在現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這一詞應是來源於梵文中的「Sindhu」。當雲南在1世紀被漢朝吞並時,中國政府報告在那裡存在一個「身毒」社區。
2、唐朝至近代
在公元一世紀佛教開始從印度向中國傳輸後,許多印度的學者和僧人都前往中國,如早在401年,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中國,並將梵文佛經《修多羅》譯成中文;
少林寺的創始人佛陀跋陀羅(約464-495年)和5世紀南印度高僧菩提達摩成為禪宗的創辦人少林寺第一位禪師。
同時許多中國學者和僧侶也前往印度,如中國高僧法顯於402年,訪問印度並居住10年,之後他將許多梵文佛經譯成了中文,其《佛國記》成為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一部極具歷史價值著作;
玄奘(602-664)和義凈(635-713)。他們都曾在比哈爾邦的那爛陀寺學習。
7世紀玄奘於戒日王時期訪問印度,在他的作品《大唐西域記》中記錄了他前往印度的旅程,這後來啟發了明朝小說家吳承恩創作了他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
2000年印度總統納拉亞南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志中印兩國外交關系的逐步升溫。
2002年中國總理朱鎔基回訪印度,主要談論經濟話題。
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在對中國進行里程碑式的訪問,其後中印關系得到顯著提升。中國正式承認印度對錫金的主權,同時兩國開始著手解決邊界爭端。
2004年,兩國還計劃開放錫金的乃堆拉山口和Jelepla通道,這對雙方都有好處。2004是中印雙邊貿易的一個里程碑,雙方貿易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
2005年4月,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班加羅爾以推動中印兩國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在演講中,溫指出「合作就像兩座寶塔,一個硬體和一個軟體。中印合作起來,我們就能在世界上占據領導地位。」溫家寶表示21世紀將是「IT產業的亞洲世紀」。
在這次高層訪問期間,還簽訂了幾項協議以加深兩國間的政治、文化和經濟關系。關於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件事,溫家寶起初似乎支持,但是在回國後又回到中立的位置。
2006年7月6日,中印重新開放乃堆拉山口,這是古代貿易路線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越過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個通道。兩國官員表示邊界貿易的重新開放將幫助緩和該地區的經濟孤立。
2007年5月,中國拒絕了一名來自阿魯納恰爾邦的印度行政官員的簽證申請。
2008年1月,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訪問中國,會見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並討論了貿易、商業、國防、軍事等雙邊議題。2008年7月,在第34屆日本G8峰會上,胡錦濤和辛格友好會見。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印度向地震受害者提供了幫助。2008年是中印雙邊貿易的一個里程碑,貿易額超過了370億美元。中印貿易額在2012年達到700億美元。
2009年中國海軍和印度海軍在索馬裏海域一同執行一項反海盜任務。
2017年6月18日,印度與中國發生洞朗對峙事件,兩國關系開始惡化,中印關系或陷20年最低谷 。
並且印度不斷開始向邊境增兵:4萬印軍集結中印邊境 最近距中國僅500米 。
❹ 中印被殖民之區別的原因
正當我國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比我國同一時期建國的印度也在比較、反思過去70年中印兩個國家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兩個國家幾乎在同一時間從殖民世界的廢墟中誕生,採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體系,70年過去了,兩個國家在經濟、軍事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中印兩個文明古國在19世紀都遭受了巨大的苦難。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據印度經濟學家兩國一直遵循相反的軌跡。根據英國經濟史學家麥迪遜的估計,1820年-1913年,印度人均國民收入從533美元增加到673美元,在同一時期,中國的人均收入從600美元下降到552美元。在20世紀上半葉,兩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繼續下降。1913年-1950年,印度的人均收入從673美元降至619美元,而中國的人均收入從552美元降至439美元。也就是說,在1950年1月印度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國時,其經濟是領先中國的,而且領先的幅度還比較大。
兩國建國後都經歷了一個時期的快速增長,到1978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979美元,翻了一番還多,而印度則達到966美元,經濟成績中規中矩。不過僅從數據上看,這時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大體相當。但是1978年後40年的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中印兩個國家的實力對比。今天中國人均GDP是印度的4.6倍,兩個國家已經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發展層面了。
兩個國家發展成績的巨大差異有很多很多原因,比如兩個國家社會革命的徹底性不同、社會治理體系不同、發展方式不同等等,而印度經濟學家則重點關注到3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從一開始就更加關注人的發展。新中國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視全民教育和基本醫療設施的建設,而印度在70年後在這兩個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印度經濟學家用人類發展指數(HDI)的計算方法,估算了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在1950年和1973年的HDI得分。1950年,兩個國家的HDI得分幾乎一樣,但到了1973年中國的得分達到0.407,遠超印度的0.289。人的素質的提高為此後中國推動改革開放做好了人力資源的准備。
二是中印兩國對工業化的道路選擇不同。新中國立國之初,把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和就業作為推進工業化的重要目標,更加關注發展與紡織、輕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輕工業、重化工業的工業體系完備,比例更加合理。而印度從立國之初就不太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他們更關注重工業等資本密集型產業,即便是在上世紀90年代推動經濟改革之後,印度也是把服務業作為主導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並不理想。印度鄰國孟加拉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長速度,甚至從2017年開始都超過了印度。
三是印度推動經濟改革比中國晚不少。中國從1978年開始推動經濟改革,1980年就開始設立經濟特區,推動製造業升級革新並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而印度的經濟改革在前蘇聯解體後的上世紀90年代才全面展開,比中國晚了10多年。按照麥迪森的估算,到1998年,中國人均外國直接投資為183美元,而印度僅為14美元。
近兩年,印度經濟改革的成效逐步顯現,經濟增速逐步提升,成為全球矚目的經濟明星。明年1月26日印度也將迎來建國7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印度人也懷揣著許多夢想,在下一個70年印度的經濟總量和人均GDP能追上中國,站回同一條起跑線嗎?
❺ 中印戰爭的背景及原因、影響是什麼
背景為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原因為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影響為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
中印邊境戰爭為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19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規模、時間都很有限的邊界作戰。毛澤東稱中印邊界反擊戰是一場「軍事政治仗,或叫政治軍事仗」,中國在獲得勝利後主動撤軍,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
(5)中印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中印戰爭的相關情況:
1、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
2、中印邊境西段,1951年前後,印軍趁中國軍隊剛進入阿里地區之機,侵佔了受泥山江以東的賣爭拿馬和碟木卓克附近約449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年以後,印軍又侵佔了巴里加斯。
3、1959年3月22日,尼赫魯給周恩來寫信向中國提出大片領土要求。同年9月8日,周恩來在給尼赫魯的回信中明確指出: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雙方應根據「五項原則」,通過友好協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
❻ 中國與印度的古今淵源(主要從歷史、軍事、文學分析)
中國與印度不僅山水相連,而且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兩千多年前,中印兩國人民就有了友好交往內。古代中印交容往的高潮時期是兩晉、南北朝和隋唐,達到年年有往來,一年數次的程度。兩國人民在宗教、政治、經濟、哲學、科技和文藝諸多方面都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可謂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時期。但是,近代發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和印度進行了野蠻的侵略和壓迫,阻斷了兩國的交往達百年之久。20世紀中期,兩國相繼取得了反帝反殖的勝利,印度獲得了民族獨立,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50年初,中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系,以後的時期是兩國人民交往的黃金時期。
從歷史和文化上看,中印兩國有很深繁榮歷史文化淵源的。佛教發源於印度,深受歷史遠比佛教悠久的印度教的影響。例如佛教的坐禪便是直接來源於印度教的冥想,達摩作為一個印度和尚不可能擺脫時代環境的束縛,而經由達摩所傳入中國的少林武術本身便是脫胎於印度教的瑜伽術。
❼ 中印古代外交關系簡述
兩國國民間往來和了解都相當少。中國對於印度的印象,不外乎電影和歌舞,以及這些年來時常可見的試射導彈報道。而印度對於中國,則知之更少,由於雙方曾發生過戰爭,歷史陰影郁結心中。
中印關系發展:
印度是文明古國,是我國南部最大的鄰邦,中印兩國友好交往遠源流長,印度歷史文化對我國影響也極為深厚。中印關系的發展過程有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現在古代,即中印兩個文明古國大規模的歷史性交流(唐宋時期以佛教為主要載體)。
第二次高潮出現在近代,即兩國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中結下的深厚友誼。
第三次高潮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即兩國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促成萬隆會議的成功舉行。
❽ 歷史上的中印關系
歷史上中印關系還是比較友好的,從唐朝玄奘法師帶經卷開始貿易文化交流不斷,到了近代外國列強的挑撥中印開始不友好,而且還打了中印保衛戰
❾ 中印兩國的歷史淵源
中印兩國其實在唐朝太宗時期便已有了來往,那時的印度被稱為天竺國,以及佛教的發源地,而陳玄奘當初奉太宗之命前往天竺尋求大乘佛法,就是如今的印度。
❿ 中印的發展有那些相似之處
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發展道路的相似性
中國、印度兩個大國都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在古代社會都曾倍受外族的人侵和多國紛爭的困擾,戰爭、內亂災荒和王朝更替屢屢出現。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和印度古代農業社會里,封建統治成為超穩定的系統,兩個社會均處於經濟史學家所說的「內卷」(involution)狀態,也就是說,不但社會體制和人們生活形式不斷自我維系、自我保持和自我復制,而且,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都處於一種長期的停滯狀態。根據麥迪森(Angus Maddison, 2001)《世界經濟千年史》、拉爾(Deepak LaI, 1988-1989 )《印度均衡》等經濟學家的統計數據和研究結論,中國、印度都落入了西方漢學家伊憊可(Mark Eivin, 1973)所說的那種「高水平發展陷阱」之中。由此而來的「李約瑟之謎」和「馬克斯?韋伯疑問」等問題,經常引起學界的討論和爭鳴,對於中國問題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封建專制、儒家思想、重農抑商等方面,對印度問題的討論主要集中在種姓制度和村社經濟方面。到底是什麼力量使這兩個大國能夠如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呢?到底是什麼力量使這兩個大國久處「高水平發展陷阱」之中呢?這些問題,仍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讓許多學者倍感矛盾困惑,但同時也體驗神奇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如此漫長動盪的歲月里,這兩個大國都沒有分崩離析,歷史和文化都沒有中斷,都曾為人類文明特別是農業文明發展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合的力量一直都在增長,到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將近一百年,印度受英殖民統治也將近一百年,都在20個世紀中葉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贏得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的獨立,以大國形象出現在世界舞台。
中國和印度獨立以來的國內外發展條件,使決策者選擇了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目標的發展戰略。中國毛澤東主席認為,只有實現工業化,才能夠真正實現國家的獨立;印度尼赫魯總理也曾指出,工業化就等於重工業化。這種思想和戰略選擇不僅是當時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環境使然,也十分直觀地反映了中國和印度政治領導人的經濟理想以及政治抱負。同樣,中國和印度獨立以來,作為歷史遭遇相似且同屬於發展中大國的兩國來說,工業化的發展歷程和道路選擇在許多方面都有異曲同工之處。
具體表現在:其一,中國和印度都把實現工業化作為實現國家富強的前提條件,兩國從上世紀50-70年代期間基本上都放棄了自身的比較優勢察賦,程度不同地仿效了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戰略,意在通過工業化提升國家和民族的地位。其二,中國和印度雙方都曾因過於追求發展重工業和經濟的高速度,而忽視或輕視了農業和輕工業的均衡發展,並一度造成重重、輕農、輕輕的經濟結構失調的問題。其三,兩國都程度不同地強調公營企業在國家工業中的地位,而有意識地增大公營經濟成分的比例。中國的國有化速度很快,程度非常高,而印度也通過搶占「制高點」提高國有化的比重。但由於兩國在社會制度和經濟體制上存有差異,相比而言,公有成分在兩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中國略多,而印度略少。第四,兩國的工業化進程都是靠政府強有力地干預下進行的,主要是通過五年計劃的手段來推進和實施。中國放棄了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的設想,形成了高度指令性的計劃經濟體制,印度雖然有市場經濟的底子,但也實行了「社會主義類型社會」的政府幹預體制。
根據經濟學家長周期的觀察和實證研究來看,優先發展重工業脫離了兩國的要素察賦,導致了經濟增長緩慢、產業結構失衡、微觀激勵不足等後果,進而使得技術效率低下、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的實際速度低於潛在的最高速度。由此導出的必然的邏輯推論和改革發展實踐是,中國和印度兩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人手點,是放棄「趕超」戰略代之以比較優勢發展戰略,逐步建立或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使產業和技術發展始終能順應要素察賦結構在時空上的分布和變化情況,降低改革的成本。中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印度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了改革的進程。中國的發展體現了以製造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模式,印度的發展體現了以信息服務業為主的技術密集型模式。中國與印度在經濟賽跑中,中國主要依靠製造業,印度更多的依賴服務業。有專家認為,在華僑的幫助下,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在印僑的幫助下,印度可以成為世界的實驗室。綜合來看,中印兩國開始主導全球經濟,中國經濟發展走在了印度之前,印度經濟整體落後中國10年或略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