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內蒙古的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近代內蒙古: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蒙古的各族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正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建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深刻歷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
B. 「察哈爾」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地方
今天,地處烏盟域內中東部的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成立於一九五四年。半年世紀來在黨的民族區域政策的指導下,這三個旗亦農亦牧經濟建設獲得空前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它們緣何謂之察哈爾,歷史淵源何在。因溯歷史可見,歷史上蒙古民族察哈爾部在今天烏盟區域廣袤的大地上繁衍生息演變至今已近三百三十年。
明朝末年,察哈爾部是漠南(今內蒙古一帶)諸蒙古部落中較為強大的一支。明王朝為了對付後金(清初稱)努爾哈赤的進攻,相約駐牧於宣化、張家口一帶的察哈爾部林丹汗共同抗禦後金。公元一六二六年林丹汗進攻後金的科爾沁、扎魯牧蒙古諸部,由於有後金的重兵援助,林丹汗失敗。之後,林丹汗被迫西移,至宣化府長城外以西以北地域,並把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也控制手中。
後金皇太極執政後,為入主中原解除南下之憂,決意先征服漠南的察哈爾,土默特諸部。公元一六二九年,皇太極西逐察哈爾進占宣化大同塞垣(長城)外一帶。公元一六三二年皇太極大舉進攻林丹汗林丹汗西走大板申(今呼市)過黃河,後入青海病死。公元一六三五年林丹汗之子額哲被俘降後金,後編為八旗。
額哲降後,清朝(後金改清)將察哈爾作旗安置在遼寧義洲一帶。公元一六七五年,額哲之子布爾民舉眾叛清,康熙發兵討滅,隨後「移其部眾游牧於宣化、大同邊(長城)外」,分八旗為東西兩翼(今之左翼右翼),規定「此八旗在蒙古四十九旗外。官不得世襲,事不得自專」,與各旗子民不同。這就是察哈爾部的西遷。
今天察哈爾八旗西遷後區域,大體在張家口、烏盟、錫盟相臨地域。處於今烏盟中東部的西翼四旗的地域,從北往南為察哈爾正黃旗、察哈爾正紅旗、察哈爾鑲紅旗、察哈爾鑲蘭旗。
察哈爾部西遷塞北游牧不久,沮朝為鞏固邊陲在廣大蒙古族游牧區逐步「招墾實邊」「墾荒開地」。從康熙至光緒二百年來,國墾、官墾、民墾、私墾不斷,致使今烏盟區域的西翼四旗生態變異,逐步由游牧經濟走向農業經濟;且人口益繁,原來旗的行政已不能治,只好增廳(縣)設治與旗存於同一地域轄以墾區村落。至此,西四旗域內增設了豐鎮、寧遠(涼城)、興和、陶林(中旗)等廳,形成「一地二治」旗縣並存的局面。據此可見,今烏盟域內縣的大部歷史上是察哈爾四旗游牧區增廳分治演變而來。
民國三年察哈爾地區設為特別行政區,之後,特別行政區逐步設立商都墾務局(後改縣)、平地泉(集寧)設治局。民國十七年綏遠察哈爾劃為行省,西四旗及共存的縣劃歸綏遠省轄屬。一九四五年我綏蒙政論建立綏東四旗(西四旗位於綏東稱之)建制,直至解放。
建國初四旗實行中心旗行政建制(同專署)。一九五四年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並時,四旗建製取消,同時調整相關地域解決旗縣並存問題,改正黃旗為察哈爾右翼前旗、並鑲蘭鑲 紅旗及陶林縣為察哈爾右翼中旗,改正紅旗為察哈爾右翼後旗。
至此,察哈爾四旗廣大地域經過幾個世紀的游牧、墾荒、設縣、變草,已由最初的游牧經濟發展成為安居樂業的多元化經濟。今天察哈爾右翼前、中、後旗及全盟各族人民正在為建設家鄉創造美好生活努力奮斗。
C. 內蒙古有哪些歷史文化
周朝時期,內蒙來古中西部(河套以及自周圍地區)由樓煩、林胡,狄族等游牧民族居住,東部地區居住著東胡族。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340-295)以如今河北省和山西省為據點,對此地區奉行擴張政策。滅狄族中山國(如今河北省)之後,趙武靈王擊敗林胡以及樓煩二族,設雲中郡,與近代意義上的呼和浩特相臨。趙武靈王還修築長城,綿延至河套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帝國。始皇派蒙田逐匈奴驅出該地區,後並入趙國原有的長城,形成了中國的萬里長城。始皇保留當地兩大郡:九原郡以及雲中郡,並遷入三萬戶人以鞏固該地區。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這些舉措被廢。
西漢時期,公元前127年,武帝派衛青大將軍再次北驅匈奴以取得河套地區。之後,武帝繼續實行在河套地區建居住地的政策,以抵禦匈奴。同年,武帝在河套地區設立朔方郡、武原郡。如今的內蒙古東部地區在當時由鮮卑控制,後期鮮卑在力量以及影響上都令匈奴黯然失色。
東漢時期,曾降於漢朝的匈奴開始在河套地區定居,並在當地與漢族移民相互來往。西晉時期,匈奴貴族劉淵在該地區建立漢趙帝國,由此開啟了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在漢族政權與其他政權的交替中逐漸衰落。
D. 什麼是察哈爾文化
來察哈爾文化就是世自代生息在草原地區的察哈爾部落創造的一種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地域文化,這種文化包括察哈爾蒙古族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在其形成和傳承過程中,它與滿族、藏族、漢族、等民族廣泛接觸、交流,吸收了這些民族的文化因子和文化元素,逐漸形成為獨具特色的察哈爾文化。
E. 察哈爾抗戰的意義和歷史影響
察哈爾抗戰,有力地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的熱情,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必勝的信心。
F. 內蒙古歷史文化
多元化的蒙古文化
根據歷史記載,蒙古人大約於公元7世紀登上歷史舞台。然而,在此很早以前,蒙古人的先民就活躍於蒙古草原。《敕勒歌》說:「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它質朴地描寫了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游牧民族文化寫照的一個側影。從地理環境來看,南抵中國長城,東達大興安嶺,北與西伯利亞草原連成一片,向西與廣大中亞草原相通。在這地域極其遼闊的草原上,從匈奴、鮮卑、突厥到契丹、女真諸族,其社會發展都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建立了顯赫一時的帝國。雖然作為統治者的民族成分不同,文化也各異,但這些文化彼此是有一定繼承性的。蒙古文化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在上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元文化。同時,也可以說游牧文化發展到蒙古民族也臻於成熟和完善。
中國人認為,他們的農業文明比游牧文明要先進,而且,游牧民族是落後的。從來很少有人對此表示懷疑。其實游牧民族開放式的「流動性」,比古代農業民族保守的「安土重遷」,有其進步性。游牧文化根植於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之中,人們的視野極其開闊,加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產方式,春夏秋冬輾轉於不同的牧場和營地,因而多以流動、變化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界,所以人們的思考方式,也就越具有辯證的思維方式。游牧民族長期同大自然搏鬥,生活於艱苦的環境之中,因此具有充分的冒險精神和勇敢進取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由於游牧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生活用品的需求,迫切需要與農業民族進行交易,有時甚至以戰爭的方式進行掠奪。所以說游牧民族文化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蒙古民族的文化具有鮮明的草原特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游牧文化。
公元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後,在蒙古人的歷史上,曾發生過兩件大事:其一是西征中亞、東歐;其二是南下入侵中國。這兩件事對蒙古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意義。西征和南下,使蒙古人開闊了眼界,廣泛接觸和吸收了東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與突厥民族和中國文化的接觸。如西征中,蒙古軍隊就俘獲了大批中亞工匠,並將他們帶回蒙古,隨著這些人的到來,一些中亞伊斯蘭文明也相繼傳入蒙古地區,使蒙古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又如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與當時高度發展的中國文化產生了密切的關系。其版圖有所謂「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蒙古元朝,實為游牧民族文化與農業民族文化沖突與融合的結果。一時間出現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薩滿教五教並存的局面,頗有相互影響、兼收各家所長之處,溝通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之間的聯系。蒙古民族游牧生產方式與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文化沖突與融合,使蒙古民族傳統的文化產生了飛躍,顯示出新的更強的活力。
蒙古文化思想史表明,一個封閉的民族是難有出路的。每一種文明都包含它獨有的智慧和知識,多種文明對一個民族的啟迪作用,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異質文化沖撞的結果,是成倍的增長。成吉思汗的偉大的一面,是他對異族文化的學習、借鑒和包容並蓄。正因為如此,
蒙古民族傳統文化才在中世紀世界文化史上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並佔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在對蒙古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反思中,我們主張文化發展的多元化,強調多樣性。
G. 察哈爾省的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來1914年),以直隸自省口北道張北縣、獨石縣(後改稱沽源縣)和多倫縣3縣,綏遠特別區興和縣、陶林縣、豐鎮縣和涼城縣4縣,察哈爾部8旗,錫林郭勒盟10旗,各旗牧廠設置察哈爾特別區。先後增設商都縣、寶昌縣、康保縣、集寧縣4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置為省。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5縣劃入綏遠省,並劃入河北省舊口北道所轄10縣:宣化、赤城、萬全、懷來、蔚縣、陽原、龍關、延慶、懷安、涿鹿。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以前,全省轄1市、19縣、4行政督察區,18旗、1牧場,而旗隸屬於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盟。
H. 察哈爾學會的察哈爾,和蒙古察哈爾部落有什麼關系
察哈爾學會的來命名方源式獨特,從名稱上看不出是智囊機構,更看不出是面向世界的NGO。他們和察哈爾僅有的關系,就是總部設在距北京不遠的察哈爾故地上,並非研究蒙古歷史文化的民族地域文化學協會。
蒙古察哈爾部原有八旗,分布在今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和河北壩上這個三角地帶,保留在地名中的僅右翼四旗,但改了名,由旗色改成了駐牧地前、中、後方位,察哈爾學會取名的地點在已消失的左翼四旗南部。
為什麼取察哈爾為名?個人猜測:1.在蒙語(一說波斯語)中,察哈爾可釋為親衛、近衛,契合學會的外交、國關立會宗旨;2.讀音讓外國人不覺生硬,宜於用於外事場合,甚至可讓人想不到是哪國的組織;3.察哈爾按漢語逐字解讀,察—察覺、發現,哈—哈哈有樂,爾—你,連起來是「發現了能讓你樂」,和經典的「尤里卡」取義方式接近;4.沿用「上合組織」前例,避開了讓人聯想的北京,如果叫成「北京(或中國)外交和國際關系學會」,又要讓外人認可你是非官方屬性,難度很大。
I. 察哈爾地名的由來
察哈爾史話
今天,地處烏盟域內中東部的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成立於一九五四年。半年世紀來在黨的民族區域政策的指導下,這三個旗亦農亦牧經濟建設獲得空前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它們緣何謂之察哈爾,歷史淵源何在。因溯歷史可見,歷史上蒙古民族察哈爾部在今天烏盟區域廣袤的大地上繁衍生息演變至今已近三百三十年。
明朝末年,察哈爾部是漠南(今內蒙古一帶)諸蒙古部落中較為強大的一支。明王朝為了對付後金(清初稱)努爾哈赤的進攻,相約駐牧於宣化、張家口一帶的察哈爾部林丹汗共同抗禦後金。公元一六二六年林丹汗進攻後金的科爾沁、扎魯牧蒙古諸部,由於有後金的重兵援助,林丹汗失敗。之後,林丹汗被迫西移,至宣化府長城外以西以北地域,並把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也控制手中。
後金皇太極執政後,為入主中原解除南下之憂,決意先征服漠南的察哈爾,土默特諸部。公元一六二九年,皇太極西逐察哈爾進占宣化大同塞垣(長城)外一帶。公元一六三二年皇太極大舉進攻林丹汗林丹汗西走大板申(今呼市)過黃河,後入青海病死。公元一六三五年林丹汗之子額哲被俘降後金,後編為八旗。
額哲降後,清朝(後金改清)將察哈爾作旗安置在遼寧義洲一帶。公元一六七五年,額哲之子布爾民舉眾叛清,康熙發兵討滅,隨後「移其部眾游牧於宣化、大同邊(長城)外」,分八旗為東西兩翼(今之左翼右翼),規定「此八旗在蒙古四十九旗外。官不得世襲,事不得自專」,與各旗子民不同。這就是察哈爾部的西遷。
今天察哈爾八旗西遷後區域,大體在張家口、烏盟、錫盟相臨地域。處於今烏盟中東部的西翼四旗的地域,從北往南為察哈爾正黃旗、察哈爾正紅旗、察哈爾鑲紅旗、察哈爾鑲蘭旗。
察哈爾部西遷塞北游牧不久,沮朝為鞏固邊陲在廣大蒙古族游牧區逐步「招墾實邊」「墾荒開地」。從康熙至光緒二百年來,國墾、官墾、民墾、私墾不斷,致使今烏盟區域的西翼四旗生態變異,逐步由游牧經濟走向農業經濟;且人口益繁,原來旗的行政已不能治,只好增廳(縣)設治與旗存於同一地域轄以墾區村落。至此,西四旗域內增設了豐鎮、寧遠(涼城)、興和、陶林(中旗)等廳,形成「一地二治」旗縣並存的局面。據此可見,今烏盟域內縣的大部歷史上是察哈爾四旗游牧區增廳分治演變而來。
民國三年察哈爾地區設為特別行政區,之後,特別行政區逐步設立商都墾務局(後改縣)、平地泉(集寧)設治局。民國十七年綏遠察哈爾劃為行省,西四旗及共存的縣劃歸綏遠省轄屬。一九四五年我綏蒙政論建立綏東四旗(西四旗位於綏東稱之)建制,直至解放。
建國初四旗實行中心旗行政建制(同專署)。一九五四年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並時,四旗建製取消,同時調整相關地域解決旗縣並存問題,改正黃旗為察哈爾右翼前旗、並鑲蘭鑲 紅旗及陶林縣為察哈爾右翼中旗,改正紅旗為察哈爾右翼後旗。
至此,察哈爾四旗廣大地域經過幾個世紀的游牧、墾荒、設縣、變草,已由最初的游牧經濟發展成為安居樂業的多元化經濟。今天察哈爾右翼前、中、後旗及全盟各族人民正在為建設家鄉創造美好生活努力奮斗。
J. 古代察哈爾在哪裡
在塞外山城張家口市的巍巍長城腳下,滔滔清水河畔,有一處雄偉壯麗的古建版築群,它就是聞名遐邇權的察哈爾都統署舊址。
察哈爾都統署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對內蒙古察哈爾八旗及四牧群的管理,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一月,清廷始設察哈爾都統統轄察哈爾十二旗群,總領旗兵,而不理政事。翌年建察哈爾都統署。察哈爾都 統由皇帝特簡(選拔),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臣,是清廷在全國僅設的三處都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