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宣漢老宣中的歷史
東漢和帝永元(89-105)年間,分宕渠之東置宣漢縣(今達州市通川區治)。隸益州巴郡,不久移巴郡治此。百里峽地質公園
百里峽地質公園
獻帝興平元年(194),巴郡移治安漢(今南充市北),宣漢縣成屬縣。
建安六年(201),劉璋改巴郡為巴西郡,宣漢屬之。建安二十三年(218),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今渠縣土溪鄉城壩村),宣漢縣屬之。
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次年,省宕渠郡還巴西。後主延熙中(238-257)復置宕渠郡,"郡建九年省",仍入巴西。晉惠帝元康六年(296),又分巴西郡置宕渠郡,宣漢縣先後屬之。析宕渠郡新置巴渠郡於宣漢縣(今達州市通川區治)。
梁大同二年(536),廢巴渠郡及宣漢縣,其地入萬州。梁大同中置宣漢縣,為伏虞郡治,縣城在四川儀隴大羅鄉,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漢縣為伏虞縣。
北周建立(557)置宣漢縣(治今宣漢縣五寶鄉)。屬和昌郡(郡治東關故城,今萬源市固軍鄉)。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罷通州三巴等4郡、並州和昌郡、開州東關郡合置通州(治石城縣,今通川區治),宣漢縣屬之。煬帝大業三年(607),罷通州置通川郡,宣漢縣屬之。
唐武德元年(618),改通川郡為通州,宣漢縣屬之。太宗貞觀元年(627),徙宣漢縣治新安廢鎮城(一說徙治於今達州宣漢縣東鄉鎮)。仍屬通州。天寶元年,罷州為郡,通州改通川郡,郡領縣。肅宗乾元元年(758)罷郡復州,悉復原名。宣漢縣先後屬之。
五代十國時期,宣漢縣先後屬前蜀(907-925),後唐(923-936,926年後唐滅蜀)、後蜀(934-965)的通州。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平蜀,改通州為達州宣漢縣屬之。乾德五年(967),省宣漢縣入東鄉縣。四川東鄉縣明成化元年復置,今與江西省重復,其設置在後,擬即改名。宣漢縣為漢宣漢縣地,擬即名宣漢縣。
1949年1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宣漢縣城,宣漢解放。
㈡ 四川省宣漢中學的歷史沿革
四川省宣漢中學,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發展史。
明太祖洪武年間於東鄉建立儒學。
明憲宗成化11年(即公元1476年),東鄉知縣吳新遷學於江北明月壩。
明神宗萬曆年間(即公元1573年~),東鄉知縣陶之肖改修儒學於東城(現黨校校址),並在儒學前修建來鹿亭(以其奠基之日,有文鹿來儀故名)。
清宣宗道光29年(即公元1849年),東鄉知縣陶洪元改修學宮,以其地先建有來鹿亭,則命名為「來鹿書院」。
民國4年(即公元1915年),「東鄉」更名為「宣漢」;次年(即公元1916年)縣知事景昌運改建來鹿書院舊房舍為西式樓房作教室,命名為「宣漢縣中學堂」(時與縣立高等小學合住一校),景昌運兼任校長。開設的課程是日本式的,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算術、格致(即理化動植礦物)、圖畫、手工、體操。
1917年2月,招生81人,編為兩個班,學制4年(1925年推行新學制,始為3年制)。
1918年,中學堂始與縣立高小分開(高小設於現宣中東區校址)。
1919年,縣立高等小學遷縣城西。
1932年,開始招收女生(每年僅招收僅6—7人,女生同學不同校),有教室四間,師生寢室、廚房八、九間,在校學生130餘人。
1933年,已招生18個班,改名為「宣漢縣立初級中學」。
1933年冬,紅四方面軍來宣漢前夕,學生四散,學校停辦。至此畢業13屆,420人。
1937年春,恢復招生,附設於簡易鄉村師范學校內,每年招收初中一個班,為附設初中部。
1938年,宣漢行政會議決定,於縣城西外縣立高小地址新建宣漢縣中學校舍。
1940年,為避免日軍空襲,隨簡易鄉村師范學校遷清溪場宏文校。
1942年,新校舍竣工。
1943年秋,與簡師校分校,恢復為「宣漢縣立初級中學」,遷至縣城西門外新校舍(現宣中老校區),時有在校學生500餘人。
1946年春,開始招高中生兩個班,改名為「宣漢縣立中學」,由候廷賓(拔貢)書寫校名「宣漢縣立中學」,經省教育廳批准為完全中學。
1949年,縣參議會決定,加倍招收新生,在校學生達到1000餘人。
1950年,停招高中生。同年與女子中學、南壩中學合並為宣漢縣初級中學,南壩中學為分部;1953年秋,更名為「宣漢縣第一初級中學」。
1956年,學校單獨建立黨支部,成立教工會。
1958年秋,恢復招收高中,改名為「宣漢縣中學」,被列為達縣地區重點中學。
1960年,被評為先進集體,校長龐偉烈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
1961年,培養出解放後第一屆高中畢業生,符必容、牟金昌雙雙考入北京大學;
1966年5月,「文革」開始,學校被迫停課。動亂中校長龐偉烈被迫害致死。
1970年11月,少數教師被分配到普光辦「宣漢五七師范」,其餘教師被下放到縣內公社小學。
1971年3月,學校恢復;4月,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恢復黨支部。
1975年,學校到三河公社冉家溝辦分校,師生輪流到分校勞動、上課,直到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
1978年,高考成績優良,受到達縣地區文教局獎勵。
2000年4月,成為四川省重點中學,定名為「四川省宣漢中學」。
2002年,被評估驗收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3年,與原西北中學合並,並征地220畝,修建新校區(即西區)。
2005年8月,宣漢中學西區校區竣工,9月,高一、高二兩個年級搬進新校區正式上課。
2006年2月,被驗收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3年12月23日,經四川省教育廳復核正式批准四川省宣漢中學成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㈢ 宣漢羅家壩遺址的歷史研究
穿越數千年歷史煙雲,羅家壩攜巴風巴韻一路走來。今天,當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透過有限的記載、文物的訴說以及大巴山至今保留的某些民風民俗,彷彿可以看見古代巴人戰場搏殺的刀光劍影、斬蛇驅虎的艱難生活和能歌善舞的樂觀心態。曾有專家說,巴文化可與中原文化媲美。
巴國形成於商周之際,《辭源》註:「巴者,古國名,位於四川省東部一帶地方。」夏朝時期,川東地區稱「巴方」,商朝時稱「巴奠(甸)」。巴人以白虎為圖騰,崇拜的首領叫廩君。
巴國前後歷時約800年,巴國王族和巴地各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宣漢縣文化局局長李春剛認為,巴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巴渝舞、巴鄉清、巴人風情和巴人神話。
中國古代典籍記載最古老的音樂創作產生於巴地,巴渝舞來源於巴師伐紂時的「前歌後舞」,舞風剛勁,音樂鏗鏘,屬武舞、集體舞。漢初巴渝舞成為宮廷樂舞,既供宮中觀賞,又是接待各國使節、宮廷祭祀、天子喪禮的樂舞。唐朝時巴渝舞仍是宮廷樂舞之一,唐以後消失。盡管如此,巴渝舞遺風猶存,川東巴人後裔的踢踏舞、擺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巴渝舞的流變。現在的薅草鑼鼓、花鼓調、花燈調、蓮花落、川劇幫腔、川江號子、勞動號子、翻山鉸子等都和巴渝舞密不可分。
古代巴人善釀清酒,以「巴鄉清」著稱於世,《水經.江水注》曾有記載。由於釀造時間長,冬釀夏熟,色清味重,為酒中上品,以致秦昭王與板蠻定立盟約時以此酒為質。
巴人民風石朴凝重,崇尚勇武。他們住干欄式房屋,樓上居人,樓下養畜,傍水而居。死後大多採取船棺葬、懸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
巴人還創造了不少神話。自然神話有「比翼齊飛」、「巴蛇吞象」、「白虎神話」,英雄神話有「廩君傳奇」,神女傳奇有「巫山神女」、「鹽水神女」。
㈣ 宣漢縣的歷史名人
李依若
李依若(1911--1959),本名李天祿,宣漢縣馬渡鄉百丈村人。宣漢後任馬渡小學校長和宣專漢民眾教育館館長。
陳挽屬瀾
陳挽瀾(1913—1982)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總供給部會計,管理科科長。
蔡長元
蔡長元,四川省宣漢縣人,1917年出生。蔡長元當時是軍供給部部長吳先恩(後授中將銜)的警衛員,蔡長元幾經輾轉,投奔了鄧寶珊部。
曾旭清
曾旭清(1909—1998)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幹事,晉南支隊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大隊政治委員,晉南獨立支隊武裝科科長,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十七團政治委員,渤海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
㈤ 宣漢60年有哪些變化
風雨兼程六十載 滄桑巨變鑄輝煌
——宣漢縣六十年發展概述
60年來,我縣的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生產力獲得空前解放,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政治安定團結、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對外經濟日趨活躍、社會全面進步、人民安居樂業。
建國60年來宣漢經濟發展狀況
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7年)。國民經濟正待恢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我縣地區生產總值7338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2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15萬元,工業總產值10257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6萬元,財政總收入460萬元。這一時期為我縣解放後經濟發展打基礎時期。
在探索中發展時期(1958-1962年)。從中共八大開始,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有成功,也有像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等失誤。這一時期,我縣也有為追求高產量而「大煉鋼鐵」等錯誤,加上連續三年自然災害,經濟衰退,人民挨餓,特別是1959-1961年最困難時期,出現人口非正常死亡。1962年,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4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57年年均2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68萬元,工業總產值2037萬元,分別比1957年年均下降10.1%、27.6%。這一時期為經濟發展倒退時期。
卓有成效的「三年調整期」(1963-1965年)。這一時期,我縣貫徹中央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全縣經濟狀況有所好轉。196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5886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288萬元,工業總產值165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分別比1965增長43.5%、32.7%、54.4%、1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2萬元,比1963年增長13.5%,財政總收入688萬元,比1962年增長48.3%。這一時期為我縣改革開放前經濟發展最快時期。
文革時期(1966-1976年)。這一時期階級斗爭嚴重,黨內的左傾錯誤泛濫,到處割「資本主義尾巴」,「大鍋飯」盛行,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社會動盪。我縣國民經濟基本處於下滑和停滯狀態,年均增速為零。
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1977年至今)。這一時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大地,計劃經濟體制變為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社會主義蓬勃發展。我縣積極開拓、與時俱進、銳意進取,以火熱的激情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雖然多次遭受自然災害,但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攻艱克難,宣漢經濟勢如破竹,GDP以年均9.5%的增長速度,走上了持續快速發展之道。200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92.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884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6億元,年均增長12.6%;工業總產值42.3億元,年均增長15.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4.96億元,年均增長2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42億元,年均增長13.8%;財政總收入5.61億元,年均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49元。這一時期經濟發展從量的提升到質的飛躍,為我縣經濟發展最輝煌時期。
建國60年來宣漢各行業的巨變
1.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剛解放時,宣漢縣一片蕭條, 194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僅有3671萬元,1977年突破億元大關(1.2億元),1994年突破10億元大關(11.2億元),2005年突破50億元(52.5億元),到2008年達到了92.7億元,年均增長6.8%;人均GDP1949年60元,1956年突破百元大關(101元),1989年突破五百元(504元),1994年突破千元大關(1271元),2005年突破五千元大關(5058元),2008年達8884元,年均增長6.5%。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縣經濟呈現跳躍式發展態勢。2008年在全省181個縣市區中,GDP位居46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第12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第8位,糧食總產量第8位;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一、二、三產業比例由1949年的79.4:6.0:14.6調整為2008年的36.8:32.7:30.5,形成一產業比重下降,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圖3:1949年與2008年三次產業結構變化情況
2.農村改革卓有成效,農業經濟發展迅速。解放前,全縣農業生產力很低,糧食畝產一般在98公斤左右。建國後,全縣開展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進行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量,到1978年糧食畝產達187公斤,糧食總產量324040噸。尤其是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的落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村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2008年糧食總產57.4萬噸,水稻總產20.7萬噸,油料總產8萬噸,生豬出欄頭數106.72萬頭,水產品產量2萬噸,肉類總產量11.95萬噸。全縣農業總產值達55.6億元,較1949年的農業生產總值3958萬元,增長140倍。
3.工業生產跨越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解放前,我縣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工業對經濟的貢獻作用微不足道。建國後,本地資源優勢得到發揮,地方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95萬元,主要生產煤炭、非食用植物油、陶瓷、農具、鐵鍋;1957年,完成對私改造後,全縣工業產值也只有2142萬元,增加了焦炭、火電、飲料酒、使用植物油等工業產品;至197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4279萬元,增加了磚瓦、電石、水泥、化肥、變壓器、電動機、拖車等工業產品。改革開放以來,我縣充分把握國家出台的各種政策,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鼓勵非公經濟有序發展,工業企業如虎添翼,工業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198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1.37億元),1994年突破10億元大關(12.8億元)、增加值突破1億元。2007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0億元(26.4億元),至2008年總產值達42.3億元。
2008年2月普光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獲得批復,累計將投入建設資金5億元,完成了20平方公里開發區域的道路、供水、供電、排水、通訊、寬頻、有線電視等「七通一綠一平」工程建設。積極構建以食品加工、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為主導的「一園四區」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園區共落戶企業7家,通過發展工業園區,將有力地推動宣漢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歷史性切換,推動了宣漢工業化、城市化發展。
4.投資規模日益擴大,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新中國成立後,宣漢縣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建設和舊城改造。年投資額1949年只有1萬元,1978年達355萬元,從1991年超過億元大關(1.07億元),至2003年投資額超10億元(11.02億元),2006、2007年分別達到47.6億元、69.1億元,2008年超過100億元大關,達104.96億元。4年間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249.24億元,佔49年以來投資總額346.19億元的72%。
交通網路日臻完善。解放初,縣內交通以鄉間便道和水路為主,只有劣質公路一條,通車里程51.3公里,河流通航里程310公里。解放後,先後修築了省道梁雙公路,縣道雙白路、宣南路、南樊路、宣羅路、河石路、土忠路、宣清路,鄉道清坪路、柳池路、黃石路、白馬路等,至1978年,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654公里,公路交通大幹線基本建成。2007年以來,我縣加大路網建設力度,對主要公路進行截彎取直、減緩坡度、拓寬路基、加寬橋涵、重鋪路面,公路建設大馬力推進,2年間,建成通鄉水泥路670多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710多公里,創造了平均一個月至少有1個鄉鎮、10個村通水泥(油)路的「宣漢速度」。除完成宣羅路、宣雙路、宣南路、南樊路、宣七路、溫黃路、雙慶路和210國道等主幹道的拓寬改造外,基本實現鄉鄉、村村通水泥路。2008年末,全縣公路里程達3836公里,其中,等級公里2928.7公里,等外級公路907公里。江口大橋、普光大橋、河壩大橋、南鯤大橋、土黃大橋、宣漢大橋先後竣工通車,八廟河大橋、黃石大橋正在加快建設,即將修建的明月大橋橫跨江口湖庫區。一個以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為骨架,縣鄉道為支脈,連接城鄉,貫通周邊,運行通暢的交通大網路基本形成。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建國初期,宣漢城區面積只有0.36平方公里,縣城以南街為主街,飲用水以河水和井水為主。解放後,街道擴寬,並鋪築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自來水廠,建成磚木結構人民會場、宣漢川劇場、宣漢縣電影院、西外運動場。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實施了濱河路、東門廣場、文體商貿中心、宣中新校區、石嶺新區、步行街建設、筆架山萬步梯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達到80多億元。2008年,城區面積達到6.4平方公里,城區主要街道60條,開通了城區公交車。同時,對城區進行了綠化、美化、亮化,如今的縣城公園和濱河路綠樹成蔭、芳草碧綠、鳥語花香,沿河兩岸、主要街道、建築物和綠化帶夜景燈五光十色、交相輝映,一座現代化的宜居城市展現在世人面前。
通信業務日新月異。1951年,全縣電話用戶僅有114戶,到2008年,全縣固定電話用戶達15.1萬戶,增長1324倍。行動電話、計算機互聯網用戶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迅猛發展,1994年全縣行動電話用戶只有44戶,到2005年突破10萬戶; 2008年,全縣實現移動信號村村通,行動電話用戶達25.8萬戶。計算機互聯網在我縣也迅速風靡,2008年底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31萬戶。
5.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明顯改善。新中國成立後,廣大人民當家做了主人,人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消費結構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2008年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737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49元。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消費結構基本改變了以吃、穿為主的單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娛樂等享樂性的消費支出明顯提高。上世紀七十年代前的「老四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到八十年代的「新六件」(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話、摩托車),再到90年的電腦、攝像機、家庭圖7:60年人民生活變化情況
起止年份 對比情況 年均增長
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1978年—2008年 528元/17374元 12.5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91年—2008年 1270元/8461元 5.50%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 1992年—2008年 1148元/5882元 10.80%
農民人均純收入 1957年—2008年 42元/2849元 8.60%
農民人均消費性支出 1980年—2008年 155元/2158元 4.80%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1950年—2008年 2萬元/63.2億元 24.40%
影院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截至2008年,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彩電35台、電冰箱31台、洗衣機28台、空調器7台、電話36部。
6、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生問題得到關注。
教育事業欣欣向榮。建國初期,我縣陸續將私立中小學改為公立,當時的中學教育相當薄弱,1950年,全縣有小學229所、在校學生20069人、教工1040人,中學2所、在校學生325人、教職工28人,大部分適齡兒童小學無法畢業或小學畢業後無法進入中學就讀。1958-1962年各行各業受「大躍進」、「大煉鋼鐵」影響,教學質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時期,教學秩序不正常,質量無保證,許多「老三屆」高中畢業生無法進入大學深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縣重抓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招收了不少民辦教師,教育事業朝良性軌道發展。2008年,全縣幼兒園62所、在園幼兒28178人,小學526所、在校學生117831人、教師4214人,普通中學67所、在校學生71489人、教師3371人,職業中學5所、在校生8107人、教師315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60人、教師14人。
文化事業生機盎然。建國初期,僅有文化館1個。建國後,縣政府開始興辦文化設施,開展文化活動,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文化事業得以迅速發展,縣級文化館、圖書館、電影公司、影劇院、川劇團、廣播電台、電視台、文化稽查隊、文化局等文化機構先後成立,每個鄉鎮也成立了文化站、廣播電視站,部分村成立了「農家書屋」、「農村書社」,文化網路不斷健全。2008年,全縣擁有各類文化事業機構9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81785冊,影劇院3個,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0.5%;電視台1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2.2%,有線電視用戶101762戶。清溪鎮和南壩鎮被命名為「省級文化先進鄉鎮」,馬渡鄉被評為「川東民歌之鄉」,昆池中心校電影隊被評為「省優秀農村電影放映隊」,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被國務院批准並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衛生事業蓬勃發展。解放初,全縣有衛生醫療機構1個、衛生技術人員6人、病床位3張,至2008年,全縣衛生醫療機構發展到62個、衛生技術人員1760人、病床位1768張;解放以來,全縣的防疫、婦幼保健、中醫事業從無到有,改革開放後,我縣各醫療機構注重醫療基礎設施及醫療設備的投入,重視醫療技術人才的培養,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和防治,住院分娩率和兒童疫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此外,2007年開始實行的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普遍認可和參與,目前參合率達100%,2008年受益人數達45.2萬人次,報銷醫葯費4317.6萬元。
體育事業成果豐碩。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體育場館建設不斷推進,宣漢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比賽項目由田徑、體操、游泳、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射擊、舉重、爬山、越野、中國象棋擴展到自行車、國際象棋、圍棋、橋牌、康樂球、門球、釣魚、網球、跆拳道、武術。如今,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場所——縣體育館建成,體育健身器材也遍布全縣各地,鄉村、學校的體育設施不斷健全,不分性別、年齡、職業的全縣性體育活動已蔚然成風。
環境保護有序推進。建國後,我縣人口增多,工業企業發展迅速,特別是礦業經濟不斷壯大,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縣「五小」企業多,粉塵和廢水污染嚴重,二十一世紀以來,我縣有計劃地關閉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水泥、小煤窯、小鐵廠,對煤炭進行聯合改造,對立窯水泥進行技術改造,引進旋窯水泥生產線,加大工業「三廢」及養殖業污染治理以及環保設施運行的跟蹤檢查力度,嚴把新上項目環評關。2000年以來,全縣共完成環保治理投資3891.5萬元。
宣漢縣委、縣政府機關刊物《新宣漢》雜志編輯部
㈥ 宣漢縣的近代名人名將
歷史名人
李依若
李依若(1911--1959),本名李天祿,宣漢縣馬渡鄉百丈村人。宣漢後任馬內渡小學校長和宣漢民眾容教育館館長。
陳挽瀾
陳挽瀾(1913—1982)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總供給部會計,管理科科長。
蔡長元
蔡長元,四川省宣漢縣人,1917年出生。蔡長元當時是軍供給部部長吳先恩(後授中將銜)的警衛員,蔡長元幾經輾轉,投奔了鄧寶珊部。
曾旭清
曾旭清(1909—1998)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幹事,晉南支隊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大隊政治委員,晉南獨立支隊武裝科科長,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十七團政治委員,渤海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
㈦ 宣漢為什麼這麽繁華
宣漢縣,始建於東漢和帝8年(公元9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位於四川盆地東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陝結合部,幅員4271平方公里,總體地貌「七山一水兩分田」。轄55個鄉鎮、497個村、50個社區,人口117萬。是川陝革命老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宣漢,紅色資源,得天獨厚。宣漢縣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張愛萍、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孕育了王維舟、向守志等10位將軍。英勇不屈的宣漢人民在中國革命史上創造了「四個之最」、「四個第一」和「一個唯一」。即一個縣參加紅軍的人數最多,近10萬名優秀宣漢兒女參加了紅軍,在黨的領導下轉戰南北,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維舟是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1920年加入朝鮮共產黨上海支部,1927年春轉為中共黨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斗期間犧牲的人數最多,有近3萬宣漢兒女在戰斗中英勇犧牲,為紅軍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遺存的紅軍文物在川東最多,紅軍遺址16處,紅軍石刻1000餘處、標語3000餘幅。1923年王維舟在清溪場創建了川東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1929年創建的中共宣漢縣委是四川第一個縣級地方黨組織;1928年,王維舟等人創立了川東第一個革命武裝—川東游擊軍;創辦了第一所紅色學校;1933年10月,紅三十三軍在宣漢縣成立,一個縣獨立組建一個軍在中國革命史上是唯一的。毛澤東主席曾親筆書贈王維舟「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王維舟紀念館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宣漢,巴人祖源,文化璀璨。東漢和帝8年置縣,距今有1900多年歷史。漢朝大將樊噲囤兵樊噲店,三國名將張飛智取瓦口隘,巴山秀才袁廷蛟為民請命,白蓮教首領王聰兒血染白秀山等歷史故事流傳千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家壩巴人遺址」,世人贊譽為「巴國三星堆」,距今有3000—4700年的歷史。
宣漢,風光秀麗,旅遊勝地。天然成韻的自然風光同千年人類文明交相輝映。境內群山環繞,峰巒疊翠,森林覆蓋率達48%。國家AA級旅遊區百里峽雄奇峻秀,婀娜多姿,不是三峽勝似三峽,峽中漂流被譽為「川東第一漂」;省級風景名勝區、川東最大人工湖江口湖,仙鶴閑飛,水天一色,旖旎浩瀚,蓄水量達3.2億立方米,回水100餘公里;七里水晶宮晶瑩剔透,美不勝收;峨城竹海清秀挺拔,一碧萬頃;馬渡石林平地突兀,千姿百態;明月九條溝溪流湍急,瀑布飛濺;香爐山、四望山、文山、峨城山雄奇險秀,前河、中河、後河清柔相依,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 ,宣漢縣委、縣政府立足現實,審時度勢,提出了未來十年內把宣漢建成全國的「生態旅遊大縣、巴人文化名城、天然氣化工基地」三大目標。圍繞建設「數字宣漢」,「生態宣漢」、「禮儀宣漢」,大力推進交通、城建、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投資軟、硬環境。先後投資改建了宣羅路,硬化了宣胡路、宣南路。目前,宣城路硬化工程、宣羅路路面整治工程和宣開路改建工程正在施工。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舊城改造基本結束,主要街道的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基本完成;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民主法制建設穩步向前。
同時,縣上為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努力構建公開、公平、透明的發展環境,一大批外來客商紛紛落戶宣漢。截止去年年底,全縣已累計引進合作項目80多個,合同引進資金24億元(不含天然氣項目),已到位資金6億元,先後有西塔乳業、渝鴻房產、金鷹工業硅,鴻源焦化、四川明倫化工有限公司等外來企業落戶宣漢,並取得了較快、較好的發展。
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7.9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7887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4億元;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1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03元,比上年增加374元。
㈧ 宣漢縣的歷史文化
土家余門拳
余門拳是四川地方拳術之一,傳自四川簡陽縣余氏。源自華佗「五禽戲」,形成於明代中葉,具有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特點的宣漢「余門拳」,到如今已傳至第11代。余門拳以其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的特點,被載入了《四川武術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慶開縣、雲陽,四川達州的達縣、宣漢、萬源等地。相傳,「余門拳」由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創造的「五禽戲」演變而來,經歷代相傳,不斷吸取各代名師的精華,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拳術。明朝中葉已成為東鄉縣(現宣漢縣)余氏家族世襲拳術。
宣漢民歌
宣漢民歌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部達州市宣漢縣轄區內的一種民歌。種類繁多;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曲式結構多彩;受古老民歌影響,宣漢民歌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山歌;二是小調;三是號子;四是風俗歌。 宣漢黃牛肉
宣漢縣黃牛列入世界優良牛種名錄,肉質特佳,分別在1992年首屆巴蜀食品節和1993年長江流域五省七方新產品技術交流會上榮獲金獎。有五香牛肉乾、麻辣牛肉乾、香油牛肉片、牛肉鬆等23個產品。
麻辣雞塊
麻辣雞塊選用宣漢縣土雞為原料,輔以花椒、辣椒等十來種佐料精製而成,麻辣可口,回味無窮。
「百里峽」老臘肉
「百里峽」老臘肉由樊噲鎮百里峽生產。百里峽老臘肉系列採用柏樹枝、香桂樹傳統工藝煙熏而成。
宣漢桃花米
宣漢桃花米,四川省宣漢縣特產,原產於宣漢縣桃花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宣漢縣桃花鄉一帶氣溫適宜,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生長期長,陽光、水源充足,土壤含硒,形成了桃花米的獨特品質。
㈨ 四川達州歷史
達州歷史悠久,自東漢建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為該地區州、郡、府、縣所在地。
達州上古時屬巴地,夏屬梁州,殷商屬雍州,春秋戰國屬巴國,秦和西漢屬宕渠縣。
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渠縣置宣漢縣。
劉宋永初年間(420~422),升宣漢縣為巴渠郡,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新安、下蒲、晉興七縣。
梁大同二年(536),廢巴渠郡置萬州,轄開巴郡、新安郡、萬榮郡等七郡。
西魏廢帝二年(553)改萬州為通州。
隋大業三年(607)通州改為通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復名通州。
武德三年,於通川縣城置通川總管府,轄通、萬等八州。
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
貞觀五年(631),廢都督府。
天寶元年(712)。改通州為通川郡。
乾元元年(758)復名通州。
宋乾德三年(965),通州改名達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為縣。
正德九年(1514)復升為府級州,轄東鄉、太平二縣。
清嘉慶七年(1802),改達州為綏定府。
民國二年(1913)撤綏定府。民國24年,川政統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開江,開江解放。11日大竹解放,12日渠縣解放,15日達縣解放,17日宣漢解放,29日萬源解放。至此,達州所屬各縣全部解放。
1950年改行政督察區為川北行署區達縣專區,
1952年9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為四川省達縣專區。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
1993年7月5日,達縣地區更名為達川地區。
1999年6月20日,撤銷達川地區,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通川區荷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