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imf發展歷史背景

imf發展歷史背景

發布時間:2021-03-05 23:27:40

Ⅰ 資本主義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
商品經濟的矛盾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同以往其他社會的更替一樣,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也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也經歷了長期的過程。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資本主義萌芽於14世紀末15世紀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現,其途徑有兩個: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
(二)資本的原始積累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之後,其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15世紀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發現,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要求商品生產以更大的規模和更快的速度發展,這一任務只能靠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來實現。新興資產階級便開始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利用暴力手段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條件。
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貨幣資本迅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在西歐,資本原始積累開始於15世紀後30年,經過16世紀的高潮,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才告結束。資本原始積累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進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剝奪農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資本原始積累的事實表明,資產階級的發家史就是一部罪惡的掠奪史,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之後不斷發展和成熟,反過來又促進了生產力 的進一步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對上層建築的徹底變革提出了強烈要求,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用資產階級政權取代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在地主階級同農民的矛盾極端尖銳,封建統治已被農民戰爭嚴重動搖的情況下,新興資產階級利用廣大農民和其他城鄉勞動者的力量,通過暴力手段,展開奪權斗爭。17世紀中期和18世紀後半期,英、法等國先後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經過復辟和反復辟的長期斗爭,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進而在資產階級政權的幫助下,實現了產業革命,機器大工業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促進了社會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空前大發展,最終建立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的過程,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財富表現為一種驚人的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它的元素形式。因此,剖析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及其運動規律,就自然成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的出發點。
(一)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
商品經濟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作為自然經濟的對立物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自然經濟是一種以自給自足為特徵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以分散的、自給自足的家庭生產為基礎,生產規模狹小,社會分工低下,以使用價值為生產目的。這就決定了自然經濟是同社會生產力水平低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相適應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上,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水平都很低,社會分工極不發達,因此自然經濟是這些社會形態的基本經濟形式。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商品經濟得以產生的歷史條件有兩個:一是社會分工的出現;二是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所共有的屬性。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馬克思指出:「不論財富的社會的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的內容。」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用來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過交換用來滿足別人的、社會的需要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決定商品交換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的耗費。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價值,但只有這種有用物品是勞動產品並作為商品時,它才具有價值。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它們都具有價值。商品的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因而它們可以相互比較。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商品的價值是勞動創造的,其實體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交換實際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商品的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的一定的社會關系。
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其對立性表現在: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獲得商品的價值,就必須放棄商品的使用價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價值。對於商品生產者而言,他生產商品並不是為了取得使用價值,而是為了取得價值,只是為了取得價值,才關心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只有將商品的使用價值讓渡給商品購買者,才能取得價值。其統一性表現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一種物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就是無用之物,即使人們為它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也沒有價值。一種物品盡管具有使用價值,但如果不是勞動產品,也沒有價值。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馬克思也稱之為有用勞動。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消耗。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實體。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的兩種規定。任何一種勞動,一方面是特殊的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勞動,這就是勞動的二重性。正是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的,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另一方面,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是勞動的自然屬性,而抽象勞動所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它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三)價值量與價值規律
商品的價值包括質的規定與量的規定兩個方面。價值的質的規定回答的是價值的實體是什麼,價值的量的規定則回答價值的大小由什麼決定和怎樣決定。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則按照勞動時間來計量。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而只能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這里的「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是指勞動力的正常性質,即「勞動力在它被使用的專業中,必須具有在該專業占統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練程度、技巧和速度。……這種勞動力必須以通常的平均的緊張程度,以社會上通常的強度來耗費」。它意味著形成價值量的勞動力和生產條件都必須具有正常的性質。
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勞動生產率指的是勞動者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測量,也可用單位產品中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測量。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等。
商品的價值量同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有密切的關系。簡單勞動是指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復雜勞動是指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復雜勞動等於自乘的或多倍的簡單勞動,也就是說,少量的復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在相同的勞動時間里,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大於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復雜勞動轉化為簡單勞動,不是商品生產者自覺計算出來的,而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實現的。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形成價值規律。價值規律是貫穿於整個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它既支配商品生產,又支配商品流通。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在私人勞動產品的偶然的不斷變動的交換比例中,生產這些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起調節作用的自然規律強制地為自己開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頭上時重力定律強制地為自己開辟道路一樣。因此,價值量由勞動時間決定是一個隱藏在商品相對價值的表面運動後面的秘密。」在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圍繞商品的價值自發波動。由於供求關系變動的影響,商品價格總是時而高於價值,時而低於價值,不停地圍繞價值這個中心上下波動。從較長時間來看,價格高於價值的部分和價格低於價值的部分能夠相抵,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價值是相一致的。
價值規律是在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中體現它的客觀要求和作用的。價值規律的作用表現在:
第一,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為了進行生產和再生產,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都應該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則就會造成某些部門發展過快,浪費社會資源,或某些部門發展過慢,不能滿足社會生產和消費的需要。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會勞動的客觀要求,是通過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實現的。
第二,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社會價值進行交換的。那些勞動生產率較高、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生產者,就可以獲得較多的收入,在競爭中就處於有利地位。反之,只能獲得較少的收入,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商品生產者為了獲得較多的利益,並在競爭中獲勝,必然要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生產者,由於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不同,生產中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也不一樣。那些生產條件好、技術水平高的生產者,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耗費較少,仍按照較高的社會價值出賣,因而可以獲得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產條件差、技術水平低的商品生產者,生產同種商品的個別勞動耗費較大,但還要按照社會價值出賣,所以不僅無利可圖,甚至可能虧本或破產。這樣,就調節了社會收入在不同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分配。
價值規律在對經濟活動進行自發調節時,必然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後果。其一,可能導致壟斷的發生,阻礙技術的進步。因為首先採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辦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的商品生產者,為了保持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往往會限制技術的擴散,嚴守經營秘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技術的推廣和生產經營的普遍改善,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條件的生產者可能積累大量的財富,而一部分處於不利地位的生產者可能虧損甚至破產。其三,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社會資源在社會生產各個部門的配置,可能出現比例失調的狀況,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是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現在人類進入了21世紀,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的情況,必須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根據變化了的實踐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前進。
第一,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由於所處的時代所決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重點考察的是物質生產部門,認為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並創造價值,而絕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屬於非生產性勞動,不創造價值。在當今時代,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服務性勞動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生產性勞動應當包括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服務性勞動。因此,應當在理論上充分肯定服務性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以利於推動第三產業更快的發展。
第二,深化對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造中所起作用的認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於「總體工人」的論述中,對腦力勞動(包括科技人員和管理者的勞動)給予了肯定,認為這些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但他重點研究的是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在當今社會,在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越來越重要的條件下,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等腦力勞動,不僅作為一般勞動在價值創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為更高層次的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要大大高於簡單勞動。因此,應充分肯定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創造價值中付出的勞動,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們的勞動報酬與其勞動貢獻相對稱,以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三,深化對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財富和價值創造中作用的認識。應該堅持馬克思關於人的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同時,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使用價值和價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但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可以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更廣、性能更好,從而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科學技術還可以為人所掌握,而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所以,應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作用,把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擺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對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關系的認識。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范疇。價值創造屬於生產領域的問題,而價值分配是屬於分配領域的問題。價值創造是價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價值創造也就沒有價值分配;但價值分配又不僅僅取決於價值創造。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價值分配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的,體現一定的生產關系。有什麼樣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就有什麼樣的分配關系。

第二節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以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經濟制度。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的形成是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的。所以,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必須從理解勞動力成為商品人手。
(一)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人的勞動是任何社會進行生產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基本要素,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
勞動力成為商品,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勞動者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做自己的商品來支配;第二,勞動者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兩個條件,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會後期發生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勞動力成為商品,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產發展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買賣關系,而實質上是資本主義的僱傭勞動的關系。馬克思說,「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裡」。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
資本家之所以能夠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把工人變成雇傭工人,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權
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根本意義的問題。所有制與所有權二者既有區別,也有密切的聯系。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有制的性質和特點只能從現實的生產關系的實際運動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從所有權出發去認識。所有制決定著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它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這種意志關系或者法的關系的性質在根本上是由這種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佔有雇傭工人的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三、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動機,就是無休止地採取各種方法獲取盡可能多的剩餘價值。這樣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就是剩餘價值規律。馬克思指出:「生產剩餘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一)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和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中的作用
剩餘價值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中生產出來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即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即價值增殖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物質資料生產過程,即勞動過程,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勞動過程是勞動者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即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改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創造出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由於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要素都被資本家所佔有,由此決定了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兩個特點:其一,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們的勞動隸屬於資本家;其二,勞動的成果或者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價值增殖過程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主要方面。所謂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勞動力價值的補償這個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①價值形成過程既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的轉移過程,又是活勞動所創造新價值的過程。這兩重過程是以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為基礎的。在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具體勞動創造了新的使用價值,並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與此同時,工人的抽象勞動創造了新價值,即把生產過程中所支出的勞動凝結在新產品中。工人的勞動一方面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另一方面又創造了新價值,二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商品的總價值。②如果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剛好補償資本家所預付的勞動力價值,那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超過了這個一定點,就變成了價值增殖過程。馬克思指出:「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過程;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③在價值增殖過程中,雇傭工人的勞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用於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另一部分是剩餘勞動,用於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用於再生產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叫必要勞動時間;用於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叫剩餘勞動時間。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產生的源泉。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是雇傭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體現了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

Ⅱ 羅斯切爾德家族的歷史背景

第一時期:西歐金融財團在歷史中第一次展露頭角是在法國大革命前後。法國大革命中逃到英國的法國貴族中,包括印刷發行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的主要負責人和設計者。為了對革命政府和督政府報復,也為了解決己方經濟上的窘迫,他們開始大量印刷虛假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到法國套購物資,這一經濟過程持續了了大約15年,給法國經濟和社會秩序沉重的打擊。拿皇帝上台後,為了反向打擊英國,也僱傭了大量剪刀手偽造假英鎊紙幣,先令銀幣,並且成功的迫使英國放棄了金本位數年至久。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金融戰行為產生了巨額利潤和前所未有的混亂。從中也就催生出第一代金融門閥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迫於戰爭和國內混亂而嚴重依賴於國債發行的英國,也就把自己的金融主導權拱手送給通過製造流通虛假有價證券而積蓄巨量財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則把大部分財富轉移到新生國家美國,選擇在那個新大陸的國家繼續發展。
第二時期:不斷鞏固舊大陸金融支配性控制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不甘心有獨立於他們之外的西方國度存在。於是他們通過扶植摩根財團發展壯大來牽制影響美國,並且力圖全面控制美國。當時的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沒有實力對抗過分強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於是採用了妥協的方法。花旗,摩根,美國第一第二國民銀行當時都處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間接控制下,羅斯柴爾德家族達到了他的第一次頂峰。但是,由於過分抽調資金控制新大陸,導致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舊大陸的控制力急速下降。俾斯麥首相抓住了這個天賜良機,通過普法戰爭賠款組建了德意志銀行,並且通過工業化和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並購,迅速組建了新的容克財團:德意志4大銀行團。歐洲崛起了新的金融集團。
第三時期:資本主義的原始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導致了一戰的爆發。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摩根家族和梅隆家族抓住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影響力由於戰爭而下降的機會,在美國發起了反攻,力圖擺脫受到控制的命運。這個企圖在一戰結束的時候似乎是成功了,美國擺脫了長期債務。但是隨著戰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反攻,美國4大家族發現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對抗羅斯柴爾德家族。容克財團在大戰中損失慘重,德意志4大銀行組成的德意志財團也屈服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意志。羅斯柴爾德家族達到了自己的第二次頂峰,也是最高峰:控制全球金融命脈。
第四時期:當發現完全無法和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金融領域對抗後,德意志財團和美國財團想到了新的主義:毀滅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本體:猶太人。通過支持希特勒和二戰,羅斯柴爾德家族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大量家族成員被殺害,資產被侵吞,超過2/3的旗下金融機構完全不存在了。美國財團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反過來吞並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美國和澳洲,加拿大的近乎全部資產,建立了花旗財團,摩根財團,美洲三大財團的現代格局。容克財團在戰爭中也失去了絕大多數成員,成功的轉化成新的寡頭勢力,並且利用瑞士5大銀行轉移戰爭中掠奪的財富逃過了2戰失敗的損失,在戰後成為歐洲第一大金融寡頭財團。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大陸和北美澳洲的全部金融機構和資產全軍復沒,靠在英國和瑞士倖存的少量金融機構艱難恢復,並在戰後逐步恢復元氣。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是羅斯柴爾德家族貢獻最大。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國的成員愛德蒙男爵(1845-1934年)20世紀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提供了約6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移民們購買土地和生產設備,定居生存。倫敦的沃爾特(1868-1937年)曾任英國猶太復國主義主席。正是他,與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魏茲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積極活動,終於使英國政府以外交大臣貝爾福致沃爾特·羅斯柴爾德勛爵一封信的形式,發表了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最後導致了以色列國的建立。

Ⅲ 亞投行產生的歷史背景

亞投行抄主要有三個目的:人民幣國際化襲、絲綢之路計劃的大規模融資、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過剩產能的輸出。
這三個算是基本背景吧!
人民幣國際化是與美元國際支付的挑釁吧(這已經算是誇獎人民幣了)!
絲綢之路就是發展一條新的貿易通道!
產能過剩比較就明顯了,比如中國的高鐵,近些年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為了消耗這些過剩的產能!!!這個是上屆政府遺留下來的問題!

Ⅳ 世界金融發展歷史

世界經濟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國際經濟關系的最初形式,是國際間的商品交換。早在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國家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國際間的商品交換較前頻繁。16世紀~18世紀中期,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地理大發現、殖民地的開拓和資本原始積累的進行,國際商品交換有了相當發展,並出現了國際分工的萌芽。18世紀中葉~19世紀7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先後完成了產業革命。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機器大工業的出現,需求一國國內的生產和市場已無法滿足。一些先進國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尋找銷售市場、原料和生活資料來源。而這時,交通運輸業的大發展促進了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因此,形成先進國家向落後國家大量銷售工業品;落後國家的自然經濟逐漸被打破,變成先進國家傾銷工業品的市場和提供原料、糧食、勞動力基地的格局。原來一國內部工業與農業之間的分工和對立,開始轉化為世界范圍內以先進技術為基礎的工業國與以自然條件為基礎的農業國之間的國際分工和對立。由於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都捲入了國際分工的范圍,通過國際商品交換,各國經濟開始建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初步形成。
19世紀後半期發生的以電力的應用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一系列規模巨大的重工業部門的形成和發展,交通運輸的長足進步,使國際經濟的聯系更加頻繁和緊密。這個時期,壟斷的形成加速了生產擴張和資本積累,出現了工業壟斷資本與銀行壟斷資本的溶合。勢力龐大的金融資本必然要對外擴張、輸出資本。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也展開了爭奪世界市場、瓜分殖民地的斗爭。這樣,不僅交換關系國際化空前發展,而且生產過程也國際化了。各國國民經濟的相互依存和緊密結合,形成為一個世界范圍的經濟整體世界經濟最終形成。這一階段的世界經濟主要由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與殖民地、附屬國經濟兩大部分構成。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新生的社會主義經濟出現,打破了世界經濟的舊格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40多年間,出現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和大批民族獨立國家,因而形成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民族主義國家經濟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並存的格局。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壟斷特別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原子能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發展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50~6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但自70~8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和矛盾加劇,出現了滯脹(見停滯膨脹)長期存在的局面。由於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變化。戰後初期美國一家獨霸的局面,逐漸演變為美國、西歐、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70年代以後,壟斷資本主義各國之間的貿易戰、投資戰等日益加劇;它們之間經濟往來和互相依賴也同時加強,所有這些已構成當今世界經濟的重要內容。
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曾長期遭受殖民掠奪,生產力水平低,經濟畸形發展。在戰後幾十年,它們依據各自不同的條件逐步發展民族經濟,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舊的國際分工的束縛,在全面發展民族經濟方面存在諸多困難,特別是一些國家還受到債務問題的困擾。這些國家都積極地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開展相互合作南南合作)和同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系(南北對話),爭取建立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社會主義國家幾十年的經濟發展經驗表明:不但要在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和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強經濟聯系,而且要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經濟關系,在廣泛的國際經濟聯系中發展本國經濟。當今社會主義國家都在實行對外開放,積極參與世界經濟事務,在與他國互利合作中發展壯大。
世界經濟是國際分工、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的產物,並將隨著各國經濟的國際化而進一步發展。表現在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空前深化,各國經濟聯系的形式日趨多樣化,乃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如歐洲共同體、美、加自由貿易區等。它們已構成今日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

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歷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

宗旨

該組織宗旨是通過一個常設機構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為國際貨幣問題的磋商和協作提供方法;通過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把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基金組織向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該組織的資金來源於各成員認繳的份額。成員享有提款權,即按所繳份額的一定比例借用外匯。1969年又創設「特別提款權」的貨幣(記賬)單位,作為國際流通手段的一個補充,以緩解某些成員的國際收入逆差。成員有義務提供經濟資料,並在外匯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該組織的監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起著樞紐和核心作用。

基金組織歷史

1944年,聯合國贊助的財金會議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7月22日,各國在會議上簽訂了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的協議。國際貨幣基金的主要設計者是費邊社成員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以及美國副財政部長亨利·迪克特·懷特(Harry Dexter White)。 協議的條款於1945年12月27日付諸實行,1946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成立,是為二戰完結後之重建計劃的一部份,1947年3月1日正式運作。 有時國際貨幣基金、國際清算銀行(BIS)及世界銀行,被稱為「布雷頓森林機構」。差不多所有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其金融政策均受這三家機構影響。

基金組織機構

基金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理事會,由各成員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組成,一般由各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擔任。每年9月舉行一次會議,各理事會單獨行使本國的投票權(各國投票權的大小由其所繳基金份額的多少決定);執行董事會負責日常工作,行使理事會委託的一切權力,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其中6名由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烏地阿拉伯指派,其餘16名執行董事由其他成員分別組成16個選區選舉產生;中國為單獨選區,亦有一席。執行董事每兩年選舉一次;總裁由執行董事會推選,負責基金組織的業務工作,任期5年,可連任,另外還有三名副總裁。

該組織臨時委員會被看作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策和指導機構。該委員會將在政策合作與協調,特別是在制訂中期戰略方面的充分發揮作用。委員會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每年與世界銀行共同舉行年會。

會員資格

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的申請,首先會由基金的董事局審議。之後,董事局會向管治委員會提交「會員資格決議」的報告,報告中會建議該申請國可以在基金中分到多少配額,以及條款。管治委員會接納申請後,該國需要修改法律,確認簽署的入會文件,並承諾遵守基金的規則。

成員國的「配額」決定了一國的應付會費、投票力量、接受資金援助的份額,以及特別提款權SDR的數量。

中國是該組織創始國之一。1980年4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恢復中國的代表權。中國在該組織中的份額為33.853億特別提款權,占總份額的2.34%。中國共擁有3張選票,占總投票權的2.28%。中國自1980年恢復在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後單獨組成一個選區並派一名執行董事。1991年,該組織在北京設立常駐代表處。

基金組織是「由184個國家參與的組織,致力促進全球金融合作、加強金融穩定、推動國際貿易、協助國家達致高就業率和可持續發展」,除了朝鮮、列支敦斯登、古巴、安道爾、摩納哥、吐瓦魯和諾魯,所有聯合國成員國而且只能是聯合國成員國才有權直接或間接成為基金的成員。

援助和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的使命,是為陷入嚴重經濟困境的國家,提供協助。對於嚴重財政赤字的國家,基金可能提出資金援助,甚至協助管理國家財政。受援助國需要進行改革,參閱華盛頓共識。

批評

冷戰後期以來,布雷頓森林機構的角色一直引起爭議。有批評指出,基金偏袒與歐美公司有良好關系的資本主義軍事獨裁者。另有批評稱,國際貨幣基金不重視民主、人權和勞工權益。這些批評引起社會的討論,促進了反全球化運動。相反意見認為,國際貨幣基金促使國家民主化的能力有限,而它的宗旨也沒有寫明要這樣做。有支持者指出,經濟穩定是民主的先決條件。

有經濟學家批評,國際貨幣基金的經濟援助都是「有條件地」批出:受援助國需要實行基金建議的經濟改革。經濟學家認為,這樣做會影響國家的社會穩定,實際上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國際貨幣基金和它的支持者推崇凱恩斯主義。於是,供應學派的支持者通常與國際貨幣基金唱反調。國際貨幣基金提倡把貨幣貶值,被供應學派批評會造成通貨膨脹。

大部分反對經濟全球化的組織,例如ATTAC,認為IMF的加深了貧窮問題,也增加了第三世界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

反對IMF的組織各有不同的立場。例如,供應學派認為,ATTAC提出的政策,理念上與IMF的相差無幾。

阿根廷因採用布雷頓森林機構提出的經濟政策,而被IMF推崇為模範國家。然而,2001年,該國出現災難性的金融危機,不少人相信是由IMF倡議的緊縮財政預算和私有化重要資源開發項目所致。緊縮的預算削弱了政府維持基礎建設、福利、教育服務的能力。阿根廷的金融危機加深了南美洲國家對IMF的怨恨,他們指責基金要為南美地區的經濟問題負責[1]。受到阿根廷經濟危機影響,現時南美地區的政府漸走中間偏左的路線,並致力擺脫商業企業對經濟政策的壓力。

另一個引起爭議的國家是肯亞。原本肯亞的中央銀行控制了該國貨幣的流動,IMF提出協助後,要求放寬貨幣政策。調整後不但外商投資大減,在貪污官員的腐蝕下,Kamlesh Manusuklal Damji Pattni 虧空了數以十億計的肯亞先令(是為 Goldenberg scandal),肯亞的財政狀況比之前更差。

國際貨幣基金亡羊補牢的行動影響了它的聲譽:往往當國家已深受經濟打擊,IMF才伸手援助。其實,這些國家出現經濟問題,通常是數十年管理不善的結果,而不為外界所知。管理不善導致國家陷入多年的經濟困境,IMF通常於這時提供協助,人們於是把經濟崩潰與IMF的介入連系起來。犯政客善於轉移視線,利用民族主義和人們對IMF的壞印象,以IMF作自己的代罪羔羊。

雖然IMF成立目的是協助穩定環球經濟,但自1980年代以來,超過100個國家曾經歷銀行體系崩潰,並令GDP下降4%以上,這是史無前例的。IMF對危機的遲緩反應,以及亡羊補牢的做法,令不少經濟學家提出要改革IMF。

盡管西方社會對國際貨幣基金毀譽參半,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超過60%的亞洲人和70%的非洲人認為,IMF和世界銀行對他們的國家有「正面」的影響[2]。

記錄片 Life and Debt 以批判的角度描述國際貨幣基金的政策對牙買加的影響。

基金的功能

(1)外匯資金的融通:會員國家在國際收支困難時,可以向基金申請貸給外匯資金。但其用途限於短期性經常收支的不均衡,各會員國可利用基金的資金,其最高限額為該國攤額的2倍,而在此限額內1年僅能利用攤額的25%。後來,基金已慢慢放寬會員國對於資金利用的限制,以配合實際的需要。
(2)規定各會員國匯率、資金移動和其他外匯管制措施:會員國的國際收支,除非發生基本不均衡,否則不得任意調整其本國貨幣的平價。所謂基本不均衡,乃指除了因季節性、投機性、經濟循環等短期因素外的原因,所產生的國際收支不均衡。對於資金移動,基金則規定:各會員國不得以基金的資金,用於巨額或持續的資本流出的支付。對於此種資本流出,會員國得加以管制,但不得因此而妨礙經濟交易的對外支付。
(3)對會員國有提供資料和建議的作用:我國在基金的歷史較早,1944年的布雷敦森林會議我國便是與會44國之一,並作為大國而攤額十分龐大,僅次於美國的275億美元及英國的130億美元,而為55億美元,與美、英、法、印度並列入攤額最大的國家。1959年基金增資時,由於種種原因,我國攤額並未增加,因此不能列入攤額最大的5國之內,1961年單獨任命執行董事的資格為西德取代。過去,我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格由國民黨政府當局代表,自從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後,於1980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通過取消台灣當局資格,恢復我國為會員國資格。
(4)基金的平價:國際貨幣基金對於外匯匯率採取平價制度,規定各會員國均須設定本國貨幣的平價。基金第4條規定:會員國的貨幣的平價,概用黃金1盎司(英兩)等於35美元表示。各國外匯買賣價格上下變動,不得超過平價的1%。1971年史密松寧協定成立後,此一現貨匯率的波動幅度,已擴大為平價上下2.25%的范圍,而決定"平價"的標准,也由黃金改為特別提款權。至於經基金公布的平價,非經基金同意不得變更。但如果會員國的國際收支發生基本不均衡時,即可向基金提出調整平價的要求。若整幅度在平價的10%以內時,會員國得自行調整後,由基金予以追認。若超過10%以上時,則須先經基金同意才能調整。此種平價制度就是「可調整的盯住匯率」。雖然與金匯兌本位制頗接近,但基金的平價,是基金與會員國所決定,而金匯兌本位制則由黃金含量比率所決定。

與世界銀行的區別

國際貨幣基金主要的角色是核數師,工作是記錄各國之間的貿易數字,和各國間的債務,並主持制定國際貨幣經濟政策。至於世界銀行,則主要提供長期貸款。世銀的工作類似投資銀行,向公司、個人或政府發行債券,將所得款項借予受助國。

IMF的成立目的是要穩定各國的貨幣,以及監察外匯市場。由於IMF不是銀行,它不會放款。然而,國際貨幣基金有儲備金,供國家借用,以在短時間內穩定貨幣;做法類似在往來戶口中透支。所借款項必須於5年內清還。

歷任總監

根據不明文規定,IMF的總裁來自歐洲,而世銀的主席則來自美國。

任期 姓名 國籍

1946年5月-1951年5月6日 Camille Gutt 比利時

1951年8月-1956年10月 Ivar Rooth 瑞典

1956年12月-1963年5月5日 Per Jacobsson 瑞典

1963年9月1日-1973年9月1日 Pierre-Paul Schweitzer 法國

1973年9月1日-1978年6月17日 Johannes Witteveen 荷蘭

1978年6月17日-1987年1月16日 Jacques de Larosière 法國

1987年1月16日-2000年2月14日 Michel Camdessus 法國

2000年5月1日-2004年3月4日 霍斯特·克勒 德國

2004年3月4日-2004年5月4日 Anne Krueger 美國(署任,非正式)

2004年5月4日- 羅德里戈·拉托 西班牙

主要出版物

《世界經濟展望》、《國際金融統計》(月刊)、《國際貨幣基金概覽》(周刊) 、《國際收支統計》(月刊) 、《政府財政統計年鑒》。

Ⅵ 中央銀行產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17世紀初到19世紀末,隨著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和產業革命的影響,金融活動日益頻繁,內商業銀行得到長足的容發展。

銀行業務的不斷增多,債權債務關系錯綜復雜,各個銀行需要處理的票據和清算業務也越來越多,因此,銀行的業務出現積壓和堆積,得不到及時的處理,矛盾日益突出,這就需要一個公正的、權威的金融機構來組織和協調解決以上出現的問題。

隨著銀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小銀行出現了資金短缺、信用體系破裂等現象,無力應對貸款數量增多、貸款期限延遲等資金問題,最終導致破產,由此引發了各種社會矛盾,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穩定。

這就迫切需要一個資金雄厚、規模較大的銀行在商業銀行出現支付困難時,提供必要的貸款支持,以穩定整個金融系統,因此很多國家紛紛設立中央銀行來充當銀行最後的貸款者。

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簡介成立的背景,組織形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與世界銀行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我們常聽到的「特別提款權」就是該組織於1969年創設的。
是世界銀行巨頭們私有的歐美中央銀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經濟命脈的銀行家們所掌握的(歐美中央銀行一般是私有的,這些國際銀行家們掌握了貨幣發行權,也就是這些政府真正的幕後之手)國際金融組織。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該組織宗旨是通過一個常設機構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為國際貨幣問題的磋商和協作提供方法;通過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把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基金組織向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Ⅷ 世貿組織成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它的建立過程怎麼樣

一、世貿組織成立的歷史背景

20世紀30-40年代,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際貿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經濟蕭條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次大戰結束後,解決復雜的國際經濟問題,特別是制定國際貿易政策,成為戰後各國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二、世貿組織的建立過程

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設想。

1946年2月,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呼籲召開聯合國貿易與就業問題會議,起草國際貿易組織憲章,進行世界性削減關稅的談判。隨後,經社理事會設立了一個籌備委員會。

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界貿易組織不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主持了8輪多邊關稅與貿易談判,第8輪談判於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內瓦舉行,稱為「烏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輪稱為「狄龍回合」,第六輪稱為「肯尼迪回合」,第七輪稱為「東京回合」。

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後,

1990年,歐共體和加拿大於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議案。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取代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1996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哈薩克提出入世申請。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8)imf發展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世貿組織的基本職能

制定監督,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制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

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界貿易組織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

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Ⅸ 關於IMF的成立時間問題,歷史高手請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與世界銀行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我們常聽到的「特別提款權」就是該組織於1969年創設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標志 是世界銀行巨頭們私有的歐美中央銀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經濟命脈的銀行家們所掌握的(歐美中央銀行一般是私有的,這些國際銀行家們掌握了貨幣發行權,也就是這些政府真正的幕後之手)國際金融組織。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該組織宗旨是通過一個常設機構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為國際貨幣問題的磋商和協作提供方法;通過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把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基金組織向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

採納哦

Ⅹ 求各個時期的歷史社會背景

不太清楚英國科學家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的觀點,向上帝造人說發起了挑戰。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直立行走是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和人類誕生的重要標志,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成,都離不開勞動。
2、你認為,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有哪些因素發揮了作用,請你把它們列舉出來。一是由於氣候的變化,使古猿從樹上下到地上;二是直立行走,使古猿能騰出雙手來勞動;三是勞動,勞動使人的手形成,使語言產生,大腦發達;四是使用了火,使人類能利用自然力,人類從此開始了征服自然的歷程。
4、 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歷史,稱為史前時代。在史前時代,人們主要依靠石制和木製工具,過著採集和漁獵的生活。人類在史前時代的巨大進步表現在:人工取火的成功,農耕、畜牧的發明,定居生活的實現。
5、 製造工具,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本領。如果以製造和使用打制石器為人類誕生的標志,人類巳有二三百萬年的歷史了。
6、 我國境內以知的最早的人類是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7、 北京人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開始使用天然火,巳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術。使用打制石器,處在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徵。
8、 山頂洞人距今約一萬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閱讀全文

與imf發展歷史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