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今日晚報的詳情
今日晚報社以超常規的發展速度發展,擁有一批全資下屬企業:今日專晚報社旅行社、今日晚報彩色屬印刷有限責任公司、今日晚報物流發行公司、自貢市傳媒藝術學校、今日晚報歌舞藝術劇團《報業探索》雜志社、今日內江分社、今報宜賓分社、今報瀘州分社、今日晚報投融資戰略中心,今報網站。
Ⅱ 煙台的歷史發展
煙台名稱,源於煙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當地軍民於臨海北山上設狼煙墩台,也稱「烽火台」。發現敵情後,晝則升煙,夜則舉火,為報警信號,故簡稱煙台。煙台山由此得名,煙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煙台,古為東夷族地。夏朝,東夷族建過國(治所在今萊州市過西)。商、西周、春秋時為萊國地。戰國屬齊。秦代屬齊郡。漢代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南北朝為東萊、長廣郡。隋為萊州。唐置登州、萊州。宋、元因之。明、清為登州府、萊州府。1858年6月,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辟登州等10處為通商口岸。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改定煙台為通商口岸,8月22日直隸候補知府王啟曾主持煙台正式對外開辦儀式,同時宣布籌建東海關。此後,英、法、美等17個國家陸續在煙台設領事館。1862年2月14日,登萊青兵備道由萊州移駐煙台,道台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1904年改稱登萊青膠道,轄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和膠州。1911年11月12日,同盟會山東分部在煙台舉義。13日成立山東軍政府(次日改為山東煙台軍政分府)。民國初,撤銷府、州。1914年5月,設膠東道(治所煙台),煙台屬之。1925年為東海道。1928年廢道。1938年1月19日成立膠東抗日民主政權—膠東軍政委員會。1941年2月6日成立膠東行政聯合辦事處。1942年7月成立膠東區行政公署,轄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四個專區。1950年建立文登、萊陽專區和煙台市。1956年文登、萊陽專區合並為萊陽專區。1958年萊陽專區、煙台市合並為煙台地區。1983年11月成立地級煙台市。1987年10月,組建威海地級市,轄環翠區和榮成、文登、乳山3縣,從煙台析出。煙台轄2區、6縣,代管3個縣級市。1998年,煙台市轄4區、1縣,代管7個縣級市。
煙台之名源於芝罘:
煙台,古稱芝罘。煙台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早期文化發祥地之一。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約一二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夏商以來,中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對這里的統治。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東巡,三次登臨芝罘島;漢武帝也曾駕臨芝罘行登基大典。公元631年,日本第一個遣唐史也是從芝罘島登陸。目前許多國家的航海圖上仍以「芝罘」之名代表煙台。煙台建城已有600多年歷史, 公元1398年(明洪武31年),為防海寇侵擾,在芝罘築狼煙墩台,又稱「狼煙台」,煙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豐8年),中法天津條約開登州為通商口岸,3年後改為煙台,迄今為止,煙台開埠已有130多年的歷史。
崇拜太陽的先民:
煙台市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一。在煙台市芝罘區西南部,距今海岸約1.5公里處,7000年前是一個小型港灣,在這里以海上捕撈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為主要謀生手段的白石人,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在白石村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鏟、石網墜、三角足盆形鼎、骨針等器物,具有膠東沿海一帶文化特徵。骨器的磨製相當精細,骨針已接近後來的鋼針,說明當時的打磨和紡織、縫紉技術已具有較高的水平。在長島縣出土的文物表明,這里是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和距今4000多年的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2500多年的夏商周時期,煙台沿海是東夷人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東夷人既有著發達的漁業和鹽業,也有著活躍的商品流通。在長島出土的一塊陶片上,刻有七八個太陽,反反復復描繪太陽放出的光芒,說明東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陽的先民。
秦始皇三次東巡的地方: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三次東巡,均在煙台留下足跡。秦始皇第一次東巡在公元前219年。40歲的秦始皇沿渤海灣東行,巡視東部海疆,尋找長生不老之葯。在路上,他遇到了齊人徐福。徐福向他進獻長生不老之道,並說,大海里有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那裡瓊樓王閣,有仙人居住,並長有長生不老草。秦始皇信以為真,遂派遣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仙葯。次年秦始皇第二次東巡。登上芝罘島,刻石勒碑,頌揚自己的文治武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近50歲,長生的慾望越來越強烈,第三次東巡找到徐福。徐福見秦始皇震怒,便謊稱海中有大魚擋路,不能到達仙山。秦始皇求葯心切,竟親設連弩,追殺大魚。到了芝罘,終於發現一條大魚,並挽弓發箭,親手將其射殺。徐福這才揚帆出海,到了東瀛,揭開了中國歷史上對外交流的第一頁。秦始皇求長生不老,最終未遂其願,卻在芝罘島留下了「始皇道」、「兩觀刻石」等遺跡。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遺址「陽主廟」,就建在芝罘島陽坡上。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煙台市的航海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煙台市區的芝罘灣水深灘平,背有屏障,是一個天然良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已是中國北洋航線上的重要停泊點。1000多年前的唐朝時期,煙台轄區登州(今蓬萊市)是全國著名海口,同廣州、交州、揚州並稱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發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79年)派遣使者赴朝鮮,也是由芝罘啟碇的。中國的絲綢、冶鐵、造紙等技術由煙台傳入朝鮮、日本等地,煙台由此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登州古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繁華的港口之一,其中的蓬萊水城,又稱備倭城,始建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軍港。
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煙台是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煙台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聘奧地利駐煙台領事做酒師,取得成功。1912年煙台設瑞豐麵粉廠;1913年設電廠;1913年至1915年,建起5座罐頭廠;1915年李東山興建鍾廠,同年,張裕葡萄酒獲國際金質獎;1920年設醴泉啤酒公司。張裕釀酒公司和鍾廠在中國屬最早創業的廠家,罐頭廠、啤酒廠是山東最早創業的工廠。
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
煙台是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這是不爭的史實。遠在1866年,煙台海關即設郵務辦事處,兼辦郵遞外使文件,可以視為近代郵政的萌芽;而在1878年,清政府議決在北京、天津、煙台、牛庄(營口)、上海五處試辦郵政,這就是中國近代郵政之先聲了。
這件事在老煙台的「口碑」中都說是與盛宣懷有關。這類軼聞事出有因。因為中國近代郵政是隨洋務運動而產生的,而盛宣懷是洋務運動的最重要的干將,他作為李鴻章的「左膀右臂」在此前兩年曾為談判《煙台條約》到過煙台。十年後又任山東登萊青兵備道兼東海關(芝罘)監督長駐煙台,六年後才離任。他在煙台政聲頗佳,獨資經營「廣濟」號海輪,首開煙台內港運輸先例,興辦「廣仁堂」,成為膠東一個龐大的慈善機構。清末,他官運亨通,又當上了郵傳部尚書。這位長袖善舞的大買辦一生既與郵電有關,又與煙台有關。把煙台郵政的發祥與他聯系在一起,並不需太多的想像力。然而這些軼聞均無歷史記載,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作為近代郵政的重要標志是郵票的發行。我國早在明朝就有商辦民用的「民信局」了,不僅承寄民間信函,還兼匯兌、包裹,但卻沒有「國家名片」——郵票。郵票備受收藏家青睞,乃至成為歐洲小國聖馬利諾等的主要財政支柱。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是「大龍票」,現在倖存於世的據說只有兩枚,因而為集郵者所珍愛。其拍賣價格在「文革」前就十分驚人,現在隨著「收藏熱」的崛起,恐怕早已創下了「天價」記錄。可是,這種「大龍票」是在何地首發的呢?一個饒有興味的問題讓人爭議了很久,終於有了答案,答案就是煙台。1878年7月31日,煙台海關書信館第一次收到天津海關7月29日發寄的五分銀大龍郵票若干枚,因無郵政公告未能發售;8月9日,見到補發的公告,即開始發售中國第一套大龍郵票。8月9日是中國郵政史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郵票已經遠遠不是「郵資憑證」了,許多知名風景區和旅遊目的地都將它作為一種「城市名片」來使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煙台的景點進入郵票的唯有蓬萊閣「中國四大名樓」的說法就源於同名的一組郵票。其實,煙台應當申報郵票的題材很多,例如戚繼光、庄園建築、海珍品等等,可惜因為發行計劃限量,競爭十分激烈,在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蓬萊市郵政局近來將蓬萊閣門票開發成明信片式的郵資門票,並以此為契機向國家郵政總局申報以「蓬萊閣」為主題圖案的明信片和郵資信封,這就不僅打破常規開了新路,而且為下步申報「八仙過海」、「戚繼光」系列郵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Ⅲ 我想去<今日蓬萊>報社工作,請問如下內容是否屬實
所有的小報都是一個經營單位,要考慮賺錢的。
只有人民日報、山東日報才高尚。但他們也只是廣告少點而已。
做廣告的報紙和你上班貌似沒啥關系。
想想,如果你是社長,你要為手下的人發工資,你做不做廣告?
Ⅳ 報紙的起源
報紙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1)周朝說
我們在前面提到,先秦時代的周朝出現了記事的史官和采風的樂官,因此,有人就推測,像《春秋》和《詩經》這樣的史籍,在當時很可能就是一種報紙,它們帶有宣傳和公報的性質。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幾位外國學者,比如說曾在燕京大學新聞系任教多年的美國新聞學者白瑞華。但是,這種說法大部分只是學者們的大膽假設,並沒有足夠的史實根據。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沒有記載周朝的「報紙」的文字。所以,這種說法不能成立。
(2)漢朝說
持這種說法的以我國著名的新聞史學家戈公振為代表。在他的《中國報學史》中的有一節專門論述漢朝的報紙,節的題目是「漢有邸報乎?」他認為,漢朝幅員廣大,工商繁榮,文化發達,各藩王與漢武帝之間關系密切,對於京師的政治情報,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報自然應運而生了。應該承認,這些事實都說明了漢朝的確具備了一定的抄發報紙的客觀條件,而且也的確有了「邸」這個機構,但是,卻沒有關於「邸報應運而生」這樣類似的記載,在現存的漢朝文獻資料中,也看不到「邸報」的字樣。因此,漢朝有報紙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還有東晉說等,我們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從這些說法中我們可以看出,關於報紙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實物或是確定的記載來證實的,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做學問需要有這樣的方法「大膽推測、小心論證」,這用在我們新聞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適,我們需要根據現有的材料大膽的推測一些材料背後的事情,但是翻回頭還需要找大量的史料來對想法進行論證,只有想法是不夠的。
根據現有的材料,比較可靠的說法是:中國的報紙開始於唐朝。
3、唐代的進奏院狀報
到了唐朝,我們知道,這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空前繁榮強大的一個朝代。它採取了一種與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鎮制度。我們在中學歷史中已經學到,藩鎮割據的形勢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現象。隨著藩鎮勢力的日益發展,各藩鎮的辦事代表「節度使」紛紛在京都設立自己的辦事機構,叫做「邸」,後來又改叫做「上都知進奏院」,簡稱「進奏院」。這里的負責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進奏官」。他們的工作是為所代表的地方長官呈遞章奏,下達文書,辦理需要和政府中樞各部門請示匯報、聯系交涉的各項事宜,也為地方了解、匯集和通報各項政治消息。其中,我們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進奏官們,為地方長官了解、匯集和通報各項政治消息而傳抄的報告,已經不同於以往的詔書性質的文件,詔書是有強制性的行政公文,而這些報告,卻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功能,僅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種專門用來傳遞新聞的渠道。而「邸」或「進奏院」這樣的機構,也就成為藩鎮首領們設在首都的、了解朝廷和全國情況的信息中心。只是這些報告在當時沒有固定的稱呼,有稱「進奏院狀報」的,也有稱「狀報」或「報狀」的,還有稱「留邸狀報」的等等。因此,可以這么說,如果唐代確實存在「進奏院狀報」的話,那麼它將是我國最早的報紙。
現在,我們需要證明的就是,唐代確實有「進奏院狀報」。有兩種途徑: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關於這種形態的報紙存在的確切記載,或者是找到「進奏院狀報」的實物來證明。恰巧,這兩方面的證據我們都已經找到了。
(1)先說史料的記載。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關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現「新聞」、「編輯」等名詞,至於「報」、「狀」、「條報」、「雜報」等詞語,更是頻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還對此作了具體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個叫孫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經緯集》中的一篇文章《讀「開元雜報」》。
孫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弟子,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後期,曾作過中上級的政府官員。
孫樵的《讀「開元雜報」》作於公元851年,這一年,他在科舉考試中中了進士,從自己的家鄉——襄漢(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帶,來到皇都長安,在長安親眼看到了「進奏院狀報」之後,回想起自己在家鄉曾經見到的出自開元年間(713-741)的報紙,所作的一篇文章。(見附錄)
在這篇文章中,孫樵生動地描繪了開元雜報的有關情況,使我們研究我國最早的報紙產生情況的寶貴資料。
在文章中,關於《開元雜報》的外觀提了兩點:一,「數十幅書」,也就是幾十張未加裝訂的單頁書面材料。二,「系日條事,不立首末」,也就是按日記事,沒頭沒尾,各頁之間互不銜接。
關於它的內容,文章中舉了幾個例子:「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百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等等,孫樵後來拿《開元錄》核對了一下,「條條可復」,也就是說都可以得到印證。(《開元錄》是關於唐朝開元年間的編年史,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但我們從其他的史書中仍然可以驗證,《開元雜報》的內容確實是發生在開元年間的政治事件。)
孫樵還把他在襄漢間看到的《開元雜報》與後來在長安看到的「條報朝廷事者」相類比,可見它們是同一類型的東西。它的存在,為唐代中期以後逐步發展起來的「進奏院狀報」提供了一個證明。
我們把它和現在的報紙相比較一下,可以發現,孫樵所看到的「數十幅書」,在當時並沒有正式名稱,「開元雜報」只是孫樵隨意給它加的一個稱呼。它沒有固定的刊期和報頭,是否印刷,現在也還沒有定論,但是它肯定是經過復制的多份「條報於外者」的,而且,內容紀錄的是最近發生的新聞,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它就是我國的早期報紙。這也就證明了我國在唐代就出現了官方發布、抄錄、傳播新聞的做法,時間可以追溯到孫樵《讀「開元雜報」》一文中引述的史實的上限,也就是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開元雜報》的原件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後人根據孫樵的記載作了一份復製品。(見附錄)
(2)現存的唐代報紙——「敦煌進奏院狀」
我們說,孫樵的《讀「開元雜報」》雖然從史實上為我國唐代報紙的出現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但是,「開元雜報」卻並不存在了,這不得不使人遺憾。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先後發現了兩份唐朝進奏院狀報的原件,再次為我國古代報紙的產生提供了實物證據。這兩份報紙分別保存於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圖書館和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
這兩份進奏院狀,都是唐僖宗時期,有駐地在沙州的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派駐朝廷的進奏官發回沙州的,因為沙州在今敦煌地區,這兩份進奏院狀又都曾長期封存於敦煌莫高窟,屬於敦煌文物,所以被稱為「敦煌進奏院狀」。(見方漢奇通史54頁圖)
從兩者的內容看,並不是朝廷公文所載的,而是進奏院官員收集、歸納的,具有新聞報道的性質,因此,它和開元雜報一樣,也屬於一種由官文書向正式官報轉化過程中的原始狀態的報紙。
4、我國早期報紙的形態
從以上這些材料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我國早期報紙的特徵:
內容:進奏院下發的這些報狀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皇帝的活動、皇帝的詔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動。
發行:這些報狀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傳發的,它的主要讀者是各地的藩鎮長官。
版式:這些報狀無報頭、無固定名稱,有的稱為「進奏院狀」,有的稱為「邸吏狀」,有的稱為「報狀」或「狀報」等等。不分欄,只是按照時間順序依次紀錄。
新聞來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進奏官們自行採集的,有的則是他們所獲得的朝廷動態消息中篩選出來的。
所有這些特徵,我們用先前給出的「報紙」的定義來衡量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國早期的報紙並不符合報紙所具有的全部特徵,只能說,它是一種原始狀態的報紙,但正是這種原始狀態的報紙,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步成為了我國封建社會新聞傳播渠道的主導。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情況。
三、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
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宋朝時的發達、明朝時的獨立、清朝時的完備。下面我們就依次來看一下它的發展軌跡。
1、發達的宋朝報紙
我國早期的報紙,到了宋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在封建政府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發行的官報:邸報。負責發行邸報的機構是進奏院。
(1)邸報
邸報,只是從宋朝開始的,對封建官報的最經常最習慣使用的一種稱呼。宋朝的報紙和唐朝一樣,也沒有固定的名稱,邸報是其中一種。
宋朝建立之初,對唐朝的進奏院進行了整頓,我們知道,唐朝的進奏院是由各地方藩鎮首領建立的,他們各自為政,各進奏院的官員們只負責摘錄各自的長官所需要的信息。這種狀況到宋代有了質變。宋朝在這些分散的進奏院之上建立了一個都進奏院,對各進奏院的活動實行統一管理,其中負責信息採集和傳報工作的進奏官或邸吏,由封建中央政府統一領導。
這樣一來,原來由各個地方諸州的進奏院自行開展的對稿件的採集、編輯、整理、審定等新聞信息傳遞的工作,就逐步由中樞部門接管,只是在發報環節上,仍由各地的進奏院和進奏官們負責。因此,和唐代的進奏院狀比起來,宋代的邸報具有更多的報紙的特徵和封建官報的色彩。
首先,它已經不像唐代進奏院那樣,只是一種由派駐首都的進奏官向自己的上級藩鎮長官報告新聞的新聞信,而是一種在封建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按照一定製度,一式多份地發往諸路州郡,向地方傳報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級官報。
第二,它的讀者已經不像唐代進奏院那樣,只限於少數藩鎮長官,而是逐漸擴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和士大夫知識分子。
第三,它已經完全從官文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官方的新聞傳播工具,信息量逐漸加大,新聞的時效性也有所加強。
第四,它是定期連續發行的。發行的周期,各時期不太一樣,從每日、每五日到每月,都有過。
不過,雖然邸報比起進奏院狀報來顯示出更多的進步性,但是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種事物,他們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即都是封建官報。這一點大家要引起注意。
宋朝邸報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皇帝的詔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戰報、刑罰等。
為了鞏固皇權、維護封建統治的秩序,宋代開始注意到對邸報的傳發工作進行管理。其中,嚴令規定了不許刊登的一些不利於統治的內容,比如說災異、軍情、朝廷機事(也就是皇帝認為容易引起反對和非議的一些事情)、還有未經批轉公布的臣僚章疏,這些內容一般都是不允許報道的。為此,宋代還實行了「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經官方審定的邸報樣本,進奏官們必須根據這一樣本進行發報,不得超出這個范圍。
(2)小報
另外,宋朝之所以被稱為我國古代報紙的發達時期,原因不僅僅在於邸報有了質的發展,還在於,在宋朝出現了另一種形式的古代報紙——小報。說到小報,我們一定會想起「小道消息」這個詞,它和我們正常的信息來源相對,是一種非官方的說法。有時候,小道消息比正規的消息來得早,有時候,小道消息傳播了正規渠道不傳播、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又是迫切想知道的新聞。
「小報」記載的也是非官方發布的消息,它是我國新聞史上最先出現的民間報紙。由於這種報紙為讀者提供了不少官報所不載的和官方禁止發表的文件和新聞,滿足了他們對朝廷人事變動和政事活動消息的需求,成為邸報的重要補充。而且,可以說,小報是比邸報更為先進的報紙。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仍從報紙本身的特徵來看。
首先,小報的內容較為豐富,可讀性較高。大家翻回去看一下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邸報,它的內容很局限,無非是皇帝的活動、皇帝的詔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這些正常的朝廷政事。而小報比起邸報來,內容則廣泛的多,有進奏官提供的邸報沒有報道的事情,也有從朝廷泄露出來的和報探大街上竊聽到的,等等,內容多,來源廣,人們讀小報的積極性大大超過讀邸報。
其次,小報傳播迅速、時效性較強。由於小報不用審查,因此小報往往比邸報傳播的早,而且快。
另外,小報的讀者面也更廣,不僅是官員、士大夫知識分子,社會上關心朝廷政事的人,也有不少是小報的熱心讀者。
小報的出版,打破了封建官報一統天下的局面,突破了官方對於新聞傳播活動的壟斷和封鎖,具有積極的社會作用和很強的生命力,一直延續到清末。但同時,它也觸犯了封建統治者議論朝政的禁忌,泄露了新聞,因此,小報自誕生之日起,都一直處於非法的身份,歷來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查禁。
2、明朝時民間報房的出現和報業的獨立
目前有關元朝新聞事業的記載不多,因此,這段時期在新聞事業史上也沒有什麼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在這里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到了明朝,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布抄傳情況又有了巨大的突破,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是:民間報房的出現和報業的獨立。
明朝的新聞事業與以前的朝代有所區別,它不設進奏院,而是由中樞部門統一安排封建官報的發布抄傳工作。發自首都的官報仍被習慣地成為邸報。
明朝邸報的發布和抄傳活動,主要通過三個環節:通政司、六科、提塘。通政司匯集各類題奏和地方上報的信息,也就是說臣僚們的章奏,要讓皇帝看到,必須經過通政司,因此朝野人士對這個部門都十分重視,認為它是「朝廷的喉舌」;六科收集和發布有關的詔令和題奏,通政司的給皇帝的章奏,經過御覽之後,有一部分就交給六科分類抄傳,他們抄錄的內容逐日裝訂成冊,成為邸報的母本,為了工作方便,六科設在故宮午門外的闕右門和端門之間的長廊一帶;提塘的辦公地點稱為「提塘報房」,沒有固定的地點,靠租民房來維持,一般也離故宮不遠,比如說,《醒世姻緣傳》中提到的一處提塘報房就設在人民大會堂西南側一帶。提塘將這些詔令和題奏從六科抄出,經過篩選和復制,傳發到省,再傳到府縣,通過輾轉抄錄,在各級官紳中傳閱,這就是明代邸報抄傳活動的全過程。
明朝邸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增加了社會新聞,比如說,有這樣一則史料:
弘治末,隨州應山縣女子生髭,長三寸余,見於邸報。
與抄發邸報的地方——提塘報房相比,明代更具重要意義的是民間報房的產生。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由於邸報的傳播范圍和傳播內容非常有限,是許多人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新聞。小報的產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於新聞的需求,但是由於小報是私自發行,政府很難對其施加有效的控制。於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從明朝開始,政府允許民間自設報房,翻印部分邸報稿件,公開出售。這樣,從事抄報和送報工作,就成了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這一現象在許多史料中都有記載。比如說,明末有一個叫祁佳彪的御史,在他的日記中曾經記錄了這樣一件事:
何甥來,雲送邸報為業。
其中的何甥,是他的親戚,他的職業就是送邸報。這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有姓名可考的與邸報發行活動有關的人。
明朝既有抄報行、報房,又有送報人,作為獨立的社會行業之一的報業也正在形成,這是我國新聞事業史上的一個重要現象。
3、清朝的京報——古代報紙的完備
到了清代,民間報房有了明顯的發展,以京報的刊行為代表。
明代的民間報房,更多是依靠著提塘報房的,他們的消息仍然得自六科和提塘,所刊行的報紙與邸報內容基本一致。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一部分人開始從提塘報房中分化出來,他們擺脫了官方的身份,專門以編發報紙為職業。清代的民間報房具有了更強的獨立性,他們所刊發的報紙,也與以前的邸報有了明顯的變化。清代民間報房所處的報紙,統稱為京報,這些報房因而也被稱作京報房。
大家把教材翻到25頁,這是一份清代京報的封面。我們知道,在這之前的報紙是沒有報頭和封面的。這時報紙的封面是用黃色的連史紙作的,所以有「黃皮京報」的名稱。封面上用「京報」兩字作為報頭,因此,清代的京報,又可以寫作《京報》。報頭下面通常給有某某報房的印戳,比如我們書上的這個,就蓋的是「集文報房」,說明這份報紙出自當時的集文報房。當時北京存在的像這樣有名號的民間報房很多,聚興、集文、同順、公興、連升等十餘家。每期報紙一般為4-10頁,對疊後裝訂成冊,大小就同書上的差不多。
京報的內容與當時的邸報基本相近,包括宮門抄、上諭和章奏三大部分。宮門抄,實際上就是由朝廷內部傳出、張貼於宮門外的新聞,主要包括朝廷的重大活動,比如召見軍機、臣僚們的謝恩謝賞、朝廷的典禮和祭祀活動等等。上諭部分主要是照發皇帝的諭旨,任免、褒獎、賞賜等等。章奏部分是臣僚們的奏疏,包括皇帝的批示。由於這些內容很多,一天的報紙不可能全部容納,因此選擇上的不同,就成為京報和邸報之間、以及各報房所處的京報之間的區別。
京報的發行范圍不像官方的邸報,只局限於官府的官員中,而是發自社會各界、甚至全國各地。據史料記載,在晚清時期,京報的發行量曾達到1萬份左右,這在當時是非常驚人的一個數字。我們知道,邸報的發行是靠提塘從京城、到省城、再到縣鄉這樣一級一級來完成的,而京報則是由各報房僱用的送報人直接送給訂戶的,在北京的訂戶一般在上午10點左右就可以收到前一天的報紙,外地訂戶最快的兩天就可以收到,而邊遠的省份也能訂閱到京報,只不過收到的要慢一些,需要1個月的時間。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京報是我國古代報紙發展最成熟的形態。
另外,與民間報紙相對的朝廷官報——邸報,仍然是新聞傳播的主要渠道。在清朝,這種官方新聞事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地方新聞事業的開創上。也就是說,除首都北京外,清代的各省省會和大一點的地方州府,也出現了專門的新聞傳播活動。
在清代的地方新聞事業中,各省的提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的提塘分京塘和省塘兩種,京塘就是設在北京的提塘,它和我們前面提到的明朝時的提塘相類似。此外,在各省的省會還設立了各自的提塘,叫做省塘,他們除了按規定向各衙門發送官文書和轉發來自京都的官報外,也通過自設的報房,翻印京報,向省內的官紳出售。這些翻印的京報,已經不局限於官僚機構內部傳抄的官報。
除了翻印京報外,地方報房還刊行了一種報紙,受到當地官紳們的注意,這種報紙叫做「轅門抄」。轅門抄,是一種以報道地方官場消息為主的私營報紙。它們和當地發行的京報相配合,以個體供中央信息,一個提供地方信息,成為地方人士了解政情的兩個重要渠道。
以上就是我國古代報紙發展的一個大致情況,內容非常多,為了使大家有個清晰的印象,我們在最後對我國古代報紙的狀況作一個小結。
四、小結
我國的古代報紙,分為官報和民報兩種。其中官報指的是「邸報」,它有很多名稱,比如「狀」、「邸吏狀」、「進奏院狀報」、「朝報」、「邸鈔」等等,「邸報」是一個約定俗成的通稱。民報又包括兩種,一種是產生於宋代的非法的小報,另一種是出現於清朝的合法的京報。它們突破了官方的信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民眾的意見和需求,和邸報比起來,形式和內容都更為先進,具有更多的社會進步性。
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官方的「邸報」,還是民間的小報和京報,都只能是古代報紙。它們共同的具有古代報紙的特徵。這些特徵是什麼呢?是通過與現代報紙相比較,而得出的一些不同之處。
首先,它的內容不同於現代報紙。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諭旨、臣僚的奏摺以及官員的任免升降獎懲、宮廷動態等公告性材料。沒有自己采寫的新聞,也沒有任何言論。
其次,它的形式也不同於現代報紙。它只是一個材料又一個材料的堆砌,沒有分欄,也沒有標題,更沒有消息、通訊、評論等不同新聞體裁的區分。它沒有四開或對開的版面,而是抄印在單張的紙上,或者裝訂成小冊子的形式。
中國古代的邸報,有1100多年的歷史,小報有近千年的歷史,民間報房出版的京報、轅門抄,也有近400年的歷史。它們從誕生到結束,持續的時間都不算短,但發展不快,形式內容的變化不大,在信息量和新聞的時效性等方面,都難以和西方的近代報紙相比。這些報紙之所以發展緩慢,固然受到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各王朝限制報紙出版的文化政策的影響,但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制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生活,安土重遷、分散經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封閉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心理狀態,都不利於新聞事業的發展。在這樣的土壤上,很難產生對新聞的數量和時效要求較高,和商品化的程度較高的報紙。明末清初,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影響,一度出現過產生這類報紙的契機,但很快就在日益激化的階級和民族矛盾面前,被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扼殺了。
古代報紙長期發展不快、變化不大的狀態,直到鴉片戰爭爆發,中國的封建自然經濟被迫瓦解,封建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被迫取消,和商品經濟有了較大幅度的發展以後,才有所改變。但是這時,舊時的邸報和京報,從形式到內容都已完全僵化,適應不了改變的要求,無法再繼續發展下去,只得逐漸被近代化的新型報紙所取代。
孫樵《讀「開元雜報」》:
樵曩於襄漢間,得數十幅書,系日條事,不立首末。某略曰: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百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某日安北奏諸蕃君長請扈從封禪。某日皇帝自東封還,賞賜有差。某日宣政門宰相與百僚廷爭一刻罷。如此,凡數十百條。樵當時未知何等書,徒以為朝廷近所行事。有自長安來者,出其書示之,則曰:「吾居長安中,新天子嗣國及窮虜自潰,則見行南郊禮,安有籍田事乎?況九推非天子禮耶?又嘗入太學,見叢甓(pi,四聲)負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視得石刻,乃射堂舊地,則射堂廢已久矣。國家安能行大射禮耶?自關以東,水不敗田,則旱敗苗,百姓入常賦不足,至有賣子為豪家役者。吾嘗背華走洛,遇西戌還兵千人,縣給一食,力屈不支。國家則能東封?從官禁兵安能仰給耶?北虜驚嚙邊甿(meng二聲),勢不可控,宰相馳出責戰,尚未報功。況西關復驚於西戎,安有扈從事耶?武皇帝御史以竊議宰相事,望嶺南走者四人,至今卿士□舌相戒。況宰相陳奏於仗罷乎?安有廷錚事焉?」語未及終,有知書者自外來,曰:「此皆開元政事,該當時條報於外者。」樵後得《開元錄》驗之,條條可復。然尚以為前朝庭所行,不當盡為墜典。及來長安,日見條報朝廷事者,徒曰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於某,明日畋(tian二聲)於某,誠不類數十幅書。橋恨不生為太平男子,及睹開元中書,如奮臂出其間,因取其書帛而漫志其末。凡補缺文者十三,改訛文者十一。是歲大中五年也。
Ⅳ [討論]你覺得蓬萊的報紙辦的怎麼樣
所有的報紙生爐子都挺好使的。先拿幾張大報紙揉成蛋放爐子裡面,再在上面放些苞米版gu,蓋上爐蓋權.然後再拿張小報紙點上火,放到爐子下面,呼呼就著了.建議大報紙用煙台日報(當然教育報\大眾日報等都可以)小報紙就用蓬萊日報.(煙台晚報和齊魯晚報就不要生爐子了,那兩種報紙湊合看看還行)
Ⅵ 我想找些關於中國報業發展歷史的專業書
《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引起關注
記者邢宇皓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廣播學院等單位的十餘位中國新聞史、近代史專家近日用「石破天驚」來形容新加坡學者卓南生所著《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對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震撼。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該書中文增訂版今日同讀者見面。
由於我國早期報業發展的很多原始資料已經佚失,少數留存者也多塵封於海外的書刊收藏機構,長期以來,國內學者在中國新聞史研究中,多引用1927年戈公振著《中國報學史》。作為中國新聞史的奠基之作,該書的很多論點幾成「定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卓南生從早期日本翻刻的中文報紙入手,並走訪了英、美等國和港台地區圖書館、大學、藏書家和舊書坊,獲得了許多新的發現。他所著《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對1815年至1874年間有代表性的中文報刊進行了深入評述,揭示了中文報業產生、演變及初步發展的復雜歷程,並以豐富的原始資料糾正了戈著在一些重要問題上的訛誤。近年其部分發表在日本學術刊物上的論文被翻譯至國內,引起了極大反響,一些新問世的論著紛紛以其新發現為依據進行了改寫。此次中文增訂版附錄了卓南生在美國發現的79份中文日報的前身《香港船頭貨價紙》的影印件,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中國報業歷史沿革
http://wenku..com/view/0f4c2125a5e9856a56126070.html
中國報紙類型的歷史發展
http://wenku..com/view/287c212ee2bd960590c67796.html
新中國報業的發展歷程
http://www.pipa.com.cn/default.asp?id=4423
Ⅶ 今日蓬萊報社編輯部郵編
郵編265600
郵箱不知道
網站內:容http://www.todaypl.com/
Ⅷ 古代的蓬萊島的傳說起於何時
公元前3世紀。
蓬萊是中國古代民間和道教傳說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間仙境。傳說公元前3世紀,中國的統治者秦始皇聽說這里生產一種長生不老的葯物,而且還有神仙出沒。於是他下令讓一個叫徐福的人,帶領著很多童男童女前往尋找神葯。
後來,中國道教就把該地作為聖地。而歷代朝廷也先後在這里建立了不少宮觀,蓬萊閣就是其中之一。蓬萊閣坐落在山東省蓬萊市城北海邊的山崖上,最早創建於1070年的宋朝。
(8)今日蓬萊報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創建於宋嘉祐六年(1061年),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巡撫李戴於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主持進行擴建,使其大具規模,後又得以多次修繕,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閣下面臨大海,建築凌空,海霧四季飄繞,素有「仙境」之稱。史載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為尋求仙葯先後來此,傳說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東海去求仙丹,著名的「八仙過海」神話故事傳亦在此。
自古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歷來是道教煉士修真之境,閣之附近現存留歷代文人雅士觀海述景題刻二百餘處;登臨閣廊,舉目遠望,長山列島時隱時顯,東北海疆碧波連天,春夏之際,海市蜃樓時時光臨登州海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Ⅸ 今日蓬萊政府有啥重要新聞
蓬萊港客滾碼頭工程通航安全評估報告通過專家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