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為什麼遷到合肥
原因:中國科大自1969年12月開始遷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遷。總計組織貨運裝車70餘次,運貨量噸,裝運儀器、器材、圖書、檔案等35000箱;遷出家屬470多戶,組織職工、學生、家屬客運20多批,約6000人次,用火車皮510多節,搬遷費達77萬元。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國范圍內爆發,學校停止招生,教學、科研工作被迫停頓。1961級學生在校長達6年半之久,至1967年12月方畢業分配,走上工作崗位。研究生至1968年才派遣完畢。
1966年6月,根據中共北京市委要求,中國科學院向中國科大派駐工作組。此後,揭發會、批鬥會、大字報、大辯論持續不斷,掀起了全校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至7月29日,駐校工作組才根據上級決定,撤離科大。
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高等學校下放問題的通知》,劉西堯經與安徽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李德生協商,指令中國科大「戰備疏散到安徽省安慶市。先遣人員90人12月初趕赴安慶,隨後900人到達該市,被安置在安慶市委黨校的一棟三層小樓里,擁擠不堪,食宿等基本生活無法維持。
(1)中科大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師資隊伍:
學校共有教學與科研人員2154人,其中教授701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800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5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0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15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含青年)5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
其中,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不重復統計共有427人,占固定教師總數的33%;青年人才占高層次人才的55%。4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0%,其中35歲以下教師約占青年教師總數35%。
『貳』 中科大歷屆校長
郭沫若1958.9-1978.6
嚴濟慈 1980.2-1984.9
管惟炎 1985.4-1987.1
滕藤.1-1988.2
谷超豪1988.2-1993.7
湯洪高1993.7-1998.6
朱清時1998.6-2008.9
侯建國2008.9-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為現代著名文學、史學界權威人士,蜚聲國際,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參加過南昌起義。
湯洪高 1939年9月生,山東陽穀人。1972年8月入黨,晶體物理學家,研究員,教授。1958年9月山東大學化學系晶體化學專業學習;1962年9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晶體物理專業研究生;1966年9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晶體學研究四室實習研究員;1973年9月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激光晶體研究室助理研究員、課題組組長(曾赴牛津大學物理系客座研究員);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激光晶體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朱清時 男,漢族,1946年2月出生,四川省彭州市人,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1963年09月,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學習,
1968年12月,畢業分配到青海西寧山川機床鑄造廠工作,先後當過工人和計劃員。
1974年12月,調入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從此開始研究工作。
1984年08月,調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先後擔任課題組長、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研究員。
1987年至1993年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94年00月,開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創建中國科學院選鍵化學重點實驗室。
1996年08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侯建國,1959年10月生於福建平潭,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理化科學中心主任、教授;中國科學院結構分析重點實驗室主任。
一、基本情況
1978—1989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獲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5年,先後在前蘇聯科學院結晶學研究所電鏡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美國Oregon州立大學化學系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95年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先後任中國科學院結構分析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中心主任。2000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2001年9月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總會會長。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8月起兼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常務副主任。2004年11月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5年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2008年9月25日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接替朱清時)。
『叄』 中科大科學技術史怎麼樣啊
我認識13年一個剛考上科學技術史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的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學校成立之後不久就開始招收研究生。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全國率先創建了第一個研究生院。
1981年11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了學位評委員會。
1983年,國家在人民大會堂為我國首批獲得博士學位的18名博士舉行學位授予儀式,在這18名博士中,7人是中國科技大學培養的,從此奠定了中國科技大學在國內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領先地位。
1995年初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對全國試辦的33所研究生院綜合評估中名列前十。
1998年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
1999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單位。「九五」期間中國科技大學首批成為「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國家又將中國科技大學列為國家9所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已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至2003年12月累計授予博士學位1211名,碩士學位5615名;自1999年開始,研究生規模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在校全日制研究生總數5891人,其中博士生1786名,碩士生4105名。另有非全日制研究生2528人及代培生850人。
據統計,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至2011年7月,學校累計已授予博士學位5380名,碩士學位11476名,專業碩士學位7069名。30多年來,特別是實施「三大工程」以來,學校把研究生教育提高到相當重要的地位,加強了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領導,使之得到了迅速發展。全校在學博士研究生2914人,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4744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104人,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1871人,另有中科院代培研究生1千餘人。
『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哪些名人校友
哇,作為科大的一員,看到這個問題真是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所知道的科大著名校友。
首先就是潘老師潘建偉啦,我們同學親切地稱他為潘神,他最近比較著名的成就就是量子通訊方面的成績,在Nature上發了不少文章,論科研,潘老師實在是令人傾佩的一名教授!
『陸』 安徽科大訊飛和中科大有什麼歷史淵源
淵源長久亞。一、科大訊飛公司的創業團隊幾乎都是中科大畢業的碩士生或者博士生專。現在很多員工屬也來自中科大。二、中科大佔有科大訊飛部分股份,上市後,中科大獲利非常亞。三、中科大乃至中科院十分支持科大訊飛的發展。
還有很多,就說不清楚了。呵呵
『柒』 中國 大學的發展歷史
▎民國沒有重點大學,但有西南聯大、中央大學等名校
在中國歷史上,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在19世紀末期,隨著傳統教育的衰落和現代新型高等教育的興起,才逐漸出現的。當時的大學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創建的,如高層官僚、開明紳士、傳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學,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學,是中國現代大學的雛形。
民國時期,蔡元培借鑒德國的大學模式,把高等院校分為以理論學科為主的大學和以應用性學科為主的專業院校。他對北大進行教育改革,設立課程選修制度。五四運動後,北大一躍成為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
20年代初期的新學制深受美國教育制度的影響,高等學校分成了大學、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兩種。新學制實施後,涌現了大量高等專業學校,學習工程技術、法律、醫學、農業等專業技術。
1927年,新的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國立高等學校體系,在他的倡議下,中華民國大學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國的大學、圖書館等文化教育機構外,還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負責全國的教育立法工作。他還在全國實施大學區制,把中國分成若干學區,每個學區都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校。但是大學在之前就獲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並不願意服從中央政府的規劃。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計劃以失敗告終。
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的高校大量內遷,四川、陝西、甘肅、雲南等省的高校數量迅速增加。西南聯大合聚清華、北平、南開三校之力,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也是當時世界的名校。抗戰結束後,各校又紛紛回遷,並沒有改變中國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狀況。
1949年之前,陸續出現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西南聯大培養過楊振寧、李政道等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央大學也走出了無數傑出人才。
同時教會大學為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頂尖教會大學的教學質量並不遜於國立大學,如金陵大學在南京堪與中央大學媲美,燕京大學在北京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雄,聖約翰大學在上海與交通大學齊驅。
現代大學建立初期,在辦學思想、課程設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經驗,結合中國傳統和實際情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知識自由和社會責任的大學辦學思想。
▎50年代開始院系調整,建立重點大學
建國後,政府接收舊國立大學,號召高等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開設適應國家實際應用所需要的課程,同時把馬克思主義教學內容融入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在蘇聯單科大學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進行了「院系調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區分布合理化,和對課程模式、高校名稱進行調整。那些已經擁有人文科學、基礎科學、工程學、教育學、農學和醫學的綜合性大學被紛紛拆散,並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會院校也被合並重組。
中央大學被肢解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幾個大學,交通大學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它們是院校調整最大的受害者。
到1955年,一個結構嚴密的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中國人民大學在這體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轄的一些工業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轄的部屬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創辦的大學明顯增多,如湖北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從1957年到1960年期間,高校數量和入學人數增長驚人。高校數量從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學生數則漲了至少一倍。
特殊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學校被裁並、撤銷。1971年高校數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開始出現了第一批重點大學。教育部指定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6所學校為重點大學,到1959年又擴展到了16所。重點大學不斷增加,到1966年前,全國重點高校有68所。
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到1946年結束。
▎「七五」「八五」期間重點建設15所大學改革開放後,高等教育開復甦。特殊時期被搬遷和解散的各類院校開始恢復,1952以後停辦的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也得到了恢復。
1977年5月2日鄧小平提出要辦重點大學,集中優秀人才辦。1978年恢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1978年國務院最終確定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至今仍具有重要影響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聯名向中央寫信,建議中央政府增加對教育的財政預算和投入,特別是要撥出專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國著名的部分重點大學建設。國務院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於1984年確定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學納入國家「七五」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後來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學均未上榜。
「七五」國家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確定後的十年間,教育領域的格局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五年後這15所大學又順延為「八五」重點建設的大學。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亂,211工程名單起變化
進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南京大學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須發表兩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學位,使得連續7年SCI文章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學科建設水平、教師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學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其規模一度比其他同類學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學科布局,特別是理科博士點的布局及國家重點學科的爭取中都取得主動。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之前的重點大學建設名單有些不適應了。1995年,開始了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大學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國防科大、人大、北師大、北醫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開、天大共四所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助長了攀比。迄今為止,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中國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學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開始試點招收工農兵學員,每年只招4萬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級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從1996年,國務院、教育部就設想再從這15所大學中選出10所,作為中國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國家將投入巨資,目標是在中國打造10所國際一流的、高水平大學。這就是所謂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當年12月出爐: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屬七所、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入選。其中北大、清華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則是新面孔,取代了其他兩所高校。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爭搶的名額,不斷擴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常春藤聯盟」,即C9聯盟。
▎985、211工程後,高校差距開始拉大
很多高校紛紛開始合並。北京大學合並北京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合並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合並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中理工合並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建學院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則合並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合並了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合並了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優質資源重點建設一批學校盡快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卻把它當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高校有了一個985的帽子,一戴定終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機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輕松地獲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獲得的國家資源也遠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據媒體報道,2013年,清華大學科研總經費最多,為39.31億元,財政撥款為27.75億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經費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學,4.6億元經費中僅有26.1%為財政撥款,約1.2億元,兩者科研經費所獲的財政支持相差26億之多。
另外社會上的用人單位會以985、211工程為標桿來簡單衡量人才。雖然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業單位選拔,一些地方公務員引進人才,也把985視為一個必要的門檻。
這些弊端讓「985」「211」的存廢爭議在社會上時常出現。2014年11月,一則「國家已低調廢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國大學格局面臨重新洗牌」的傳聞在網上持續發酵。雖然教育部後來辟謠了,但關於「985」「211」高校存在價值,關於教育資源失衡、大學等級森嚴、利益固化等弊端卻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
▎2011計劃,加強高校創新能力建設
進入2011年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計劃——「2011計劃」。
「2011計劃」全稱「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其根本目的旨在突破高校內外部機制體制壁壘、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活力。「2011計劃」是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
2013年4月,中國教育部公布即「2011計劃」的首批入選名單,全國4大類共計14個高端研究領域獲得認定建設,相關單位成為首批工程建設體。
首批牽頭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其中河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此前並不是211工程高校。
2014年後,國家層面又公布了2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入選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
▎「雙一流」是211、985的延續,引入淘汰機制
2015年開始,面對新的形勢,國家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新方案。教育專家曾表示,國家提出「雙一流」,是中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我們最早提出211概念,是為了做出一批好大學;後來提出985,是為了培養出一批更優質的大學;現在提出雙一流,是要再提升一個層次,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三者之間是一個層層遞進、逐步發展的關系。
2015年1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到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後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
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員表示,「雙一流」建設的評審標准、資金分布都會有新的機制,不會像以前一樣向確定的一所高校撥款。「會更注重學科建設,同時在遴選上,會有滾動淘汰的機制加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如今,距離雙一流計劃提出已經過去了數年,雙一流高校的建設評估提上日程應該也不會太久了。140所高校發展情況到底如何?未來哪些高校將新增進入這些名單,哪些高校「半路下車」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捌』 中國科技大學建校合肥的歷史原因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思考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試想一下,人們在介紹某個城市時,會不會著重指出某某大學座落於此呢?例如,在介紹南京時,會不會說「著名的南京大學座落於此」呢?或是在介紹濟南時說,「山東大學」座落於此呢?我們想,這樣的情況應該不會發生。但是在介紹合肥時,「著名的中國科技大學座落於此」這句話是必然會有的。可見,中國科大與合肥之間的關系非同尋常。
為了深入地探討這個問題,有必要回顧一下中國科大的歷史。(尤其是中國科大由北京遷到合肥這段經歷)。
1958年初,在北京一些領導和科學家倡議下,要以中國科學學院為依託,創辦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校技術為主的社會主義新型大學。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1969年10月,國務院科教組成立。國務院駐中科院聯絡員劉西堯主持擬定了中國科大《關於要求創辦「五七教育革命實驗基地」的報告》,基地既是學校、又是工廠、農場、科研單位、地點擬設在有河南省南陽地區,計劃二三年內完成基地籌建工作,並把學校逐步遷到基地。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謝富治批示同意,校革委會派人到南陽基地選點。考查人員認為在南陽山區、丘陵地帶開辦基地確有問題。1969年11月中共中央下發《關於高等學校下放問題的通知》,後經與安徽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李德生協商,指定中國科大戰略疏教到安徽省安慶市。先遣人員90人12月初趕到安慶,隨後900人到達該市,被安置在安慶市委黨校的一棟三層小樓里,擁擠不堪,食宿基本生活無法維持。1970年1月軍宣隊政委賀魁民、革委會副主任王錫清同科學院軍代表尚可,革委會副主任王錫鵬到合肥向安徽省革委會主任李德生、副主任婁學政匯報工作並辦理移交手續,商定學校搬遷到合肥市,在原合肥師范學校校址辦學,並決定將全校人員分散到淮南,馬鞍山,銅陵等地廠礦,農場進行「斗、批、改」半天勞動,半天搞運動。
中國科大自1969年12月開始遷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遷,總計組織貨運裝車70餘次,運貨量865T,裝運儀器、器材、圖書、檔案等35000箱,遷出家屬470多戶,組織職工、學生、家屬客運20多批,約6000人次,用火車510多節,搬遷費達77萬元。
學校遷入合肥時,儀器設備損失2/3,教師流失50%以上。教學、生活用房嚴重不足,校總面積不到6萬平方米。1972年,全校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不足百人。
在這樣危急的關頭,科大人毫不氣餒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現在經過「七五」、「八五」期間的國家重點建設已經成為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學。
筆者中的一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從小就把中國科技大學當作合肥人的驕傲。作為一名學生,為了得到她的青睞,奮鬥了十多個年頭,但當他以優秀的成績跨入她的大門後,卻不得不為自己的家鄉合肥而傷心。談到科大的地理位置,幾乎所有的外地同學都為自己以相當好的成績卻來到合肥而不滿,他們認為安徽、合肥相對於其它大城市較為落後的現狀嚴重阻礙著中國科技大學的發展,網上經常看到一些科大學生情緒激動,嚷著要把中國科大遷回北京,更有一些其它大學的學生,尤其是一些座落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學,對我們科大學生優越感十足,動輒以嘲笑的口吻談論我們科大。
的確安徽不太富裕,合肥也無法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提並論,但安徽對中國科技大學這個養子,又付出了多少啊!更不必說合肥中國科大更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就是在去年,安徽省政府在自己緊張的財政收入中撥出了三億元人民幣投入到中國科技大學。而同樣是全國重點大學,安徽的親生兒女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恐怕只能對數字搖頭興嘆了。三億元對江蘇省政府、對上海市政府可能算不了什麼,而對安徽來說,已經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