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洛陽,它的歷史文化底蘊究竟有多厚重
洛陽是一個在我國歷史上很重要一座城市,從古代到現在洛陽城一直沒有丟失自己文化。
洛陽城有五千年歷史文明,四千多年城市歷史,一千五百年建都歷史,還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
因為牡丹花仙子抗旨,王母娘娘就把牡丹花打入洛陽苦寒之地。結果牡丹花到季節後來得十分漂亮,在洛陽成為一枝獨秀!
洛陽為把牡丹作為城市之花,這個雖然是神話故事,可是代表洛陽在古代有太多故事。
洛陽也好,長安也好,他們經歷歷史變化,城市裡面也在變化,只會越來越好。
希望他們歷史痕跡不會消失,歷史上文明和傳奇故事也不會消失。
❷ 千年古都洛陽的歷史文化究竟有多厚重
如今的洛陽只是隸屬於河南省的一個市,很多人甚至已經忘了它的存在,它沒有北京那麼有名氣,沒有上海這么有錢。但是在古代,它的地位不可撼動,是任何一個城市都比不上的。深扒歷史上的每一個偉人,或多或少都與洛陽有那麼一點關系。你知道它的歷史文化底蘊到底有多厚重嗎?
酒樽
它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當時有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明,有一本像外星文字的河圖洛書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其中伏羲八卦太極圖都是由此衍生過來的,由此可見洛陽就是中華文明開始的地方。它是文學的誕生發展地。道學、儒學、玄學、理學的源頭都是在此處,經學是在這里繁榮發展,古代聖賢都在此處雲集,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歷史典故、古跡等。細數洛陽的古跡,絕對是你想像不到的多。這里有許多的古墓,盜墓賊在這里挖了數千年,至今為止這里還不斷地有新發現。修路蓋樓隨便一挖都是古跡,可以說在這里挖到古跡的概率比在市區遇到紅燈的概率還高,農民鋤地都不敢太用力,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出現一個唐三彩,走路也要小心,不然容易被青銅器絆倒,舊貨市場上買東西,不起眼的玩藝可能就有數百上千年的歷史。這些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是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❸ 洛陽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有什麼特色
洛陽,簡稱「洛」,地處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處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餘年建城史,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統籌規劃的城市;自夏朝開始有13個王朝在此定都。河圖洛書在此誕生,儒、釋、道、玄、理肇始於此,科舉制度創建於此,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五大都城遺址、邙山古墓群和天子駕六震驚世界,「宅茲中國」「中國」一詞源自洛陽,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豫、晉、陝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新興的重工業城市和新能源節約型城市,歐洲人最嚮往的城市,中國休閑城市榜首。
千年帝都,華夏聖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絲路起點,運河中樞,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創世,魏晉風流,漢唐雄風,宋家文氣。 這是一座在世界上唯一能號稱國色天香的古都。5000年文明史,4000餘年建城史,1529年建都史,是我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使其成為兼具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想之美、城市之美的全能冠軍,是人類最早的「山水城市」、「園林城市」。美國城市規劃學家西蒙茲教授稱:這里是人類 「古代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洛陽,這座承載過十三朝文明的古都,曾經是光耀萬丈的世界焦點,現在正馳騁於王者歸來的征途。 歷史曾用名或別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師、成周、王城、雒陽、東都、東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 洛陽,出河圖洛書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 的地位不僅是地理上的,更是華夏先民對祖地心理上的認同。無論是從神話英雄傳說的角度,還是從歷史考古斷代的角度,洛陽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端之地——中國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億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釋道三教的濫觴地。可以說,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對於世界而言,欲探中華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間的古都洛陽。 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既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也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她不僅是中國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華思想與文化的源頭聖地,可謂中華民族歷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國,也是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
嵩岳風光(5張)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另有傳說洛陽是中華大地的龍脈集結之所,所以歷朝歷代均為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核心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神話傳說多傳於此。同時,洛陽也是中國5000年文明歷史中最為古老的帝都王城,華夏,中華,中土,中國,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於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洛陽二里頭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代。1960年在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被認為是夏朝都城所在。 洛陽共經歷二十二個建都朝代,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影響力最大的都城,累計建都史達1500年以上。同時,洛陽也有「九朝古都「九朝」之說,因乾隆帝御封嵩陽書院大門對聯中的「九朝都會」而得名,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九」也有虛指「多」、「最多」之意,洛陽在歷史上曾長期作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存在,歷代帝王貴胄、文人騷客等均對洛陽的都城地位有著極高評價。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焉」;漢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漢班固曰「光漢京於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韋應物說「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宋太祖曰「吾欲遷洛,以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馬光曰「欲知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釋源祖庭—白馬寺(5張)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和華夏文化從萌芽、成長走向繁榮、壯大的中心和象徵。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洛陽是中華姓氏主根、閩南、客家之根。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湯、武定九鼎於河洛,周公「制禮作樂」,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洛陽歷代科學泰斗、學術流派、鴻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冊,燦若繁星。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的產生和發展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與洛陽息息相聯。伏羲,作為人文始祖,發現了「河圖」與「洛書」,發明了「八卦」,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老子著有《道德經》,蘇秦佩六國相印,縱橫游說於六國之間,才子賈誼博懷濟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漢書》,許慎著《說文解字》,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蔡倫發明造紙術,虞初的《周說》,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的《新唐書》、《新五代史》等,無一不是在洛陽這塊沃土上完成的。程頤、程顥兄弟開創宋代理學,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等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洛陽才子」,「漢魏文章半洛陽」。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造紙,馬鈞發明翻車……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名人
古代
伏羲、宓妃、倉頡、後羿、嫦娥、夏桀、杜康、商湯、伊尹、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平王、老子、蘇秦、伯夷、叔齊、白圭、張儀、呂不韋、劉邦、賈誼、桑弘羊、師史、卜式、 漢光武帝、馬援、董宣、班超、班固、班彪、班昭、竇憲、蔡倫、張衡、許慎、張仲景、華佗、王充、皇甫嵩、司馬懿、關羽、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籍、劉禪、袁紹、呂布、司馬師、鄧艾、鍾會、鍾繇、馬鈞、司馬炎、左思、陳壽、祖逖、劉琨、陸機、潘岳、韓壽、劉徽、皇甫謐、裴秀 、石崇、綠珠、桓溫、杜預、拓跋宏、檀道濟、高歡、蘭陵王、高長恭、楊廣、韓擒虎、賀若弼、宇文愷、陳叔寶、獨孤信、李世民、長孫無忌、王之渙、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宋之問、李白、杜甫、李隆基、狄仁傑、白居易、李賀、玄奘、韓愈、吳道子、顏真卿、劉禹錫、元稹、劉希夷、朱溫、李存勖、李煜、趙匡胤、程頤、程顥、趙普、呂蒙正、司馬光、富弼、范仲淹、邵雍、歐陽修、李格非、文彥、博尹洙、藤子京、李龜年
現代
紀登奎、焦裕祿、李立、劉剛、楊立功、吳佩孚、馮玉祥、張鈁、武庭麟、王凌雲、孫善武、周鶴洋、閻連科、司馬武當、程琳、陳明、李准、朱軍、石萬強、張海 形成於洛陽的成語 數典忘祖、龍門點額、同心同德、窈窕淑女、一日三秋、定鼎中原、問鼎中原、眾志成城、紫氣東來、懸梁刺股、前倨後恭、債台高築、旗鼓相當、樂此不疲、樂不思蜀、糟糠之妻不下堂、挑肥揀瘦、得隴望蜀、車水馬龍、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煮豆燃萁、小時了了、屍居余氣、車載斗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勢如破竹、韓壽偷香、衛灌坐床、如坐針氈、擲果潘郎、洛陽紙貴、狗尾續貂、自慚形穢、分道揚鑣、請君入瓮、一箭雙雕、桃李滿天下、司空見慣、程門立雪、河東獅吼、國色天香、馬革裹屍、視死如歸、偃旗息戎、聞雞起舞
❹ 洛陽有哪些歷史文化古跡
太多了,洛陽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5000年的文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可以感受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氣息。
❺ 洛陽歷史介紹
洛陽位於河南西部,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
夏太康遷都斟 ,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唐大運河上,舳艫相接,帆影聯翩,從洛陽東達於海,西至關隴,南下蘇杭,北朔幽燕。
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洛陽是文化的讀本。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周公「制禮作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
班固在這里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里完成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5)洛陽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以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
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 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
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
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 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
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
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
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 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
但新設了很多縣。 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 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
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後期設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圍。 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
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 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 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范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
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 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 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
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 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1932,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
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
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 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系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
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1700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
❻ 洛陽的歷史文化
歷史: 洛陽歷史悠久。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起, 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回北魏、隋、唐、答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29年,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歷史上曾先後6次進入世界大城市之列,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廣泛交流。
❼ 洛陽文化有哪些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是「華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絲綢之路」起始點(長安、洛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漫長的歷史孕育出洛陽獨一無二的歷史與文化,衍生出其獨一無二的特產。給洛陽這座千年古城添加上濃描重繪的一筆。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國唐代的藝術精華,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時多以紅、綠、黃為主,故稱「唐三彩」。 三彩是通稱,並不限於三種顏色。除紅、綠、黃外,還有白、黑、蘭紫等顏色。唐代這種藝術珍品,大部在洛陽發掘出來,故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唐三彩的作法是將做好的坯體,裝在窯內燒至1100度左右,取出施彩,然後再放進燒窯內燒至900度左右即可。唐三彩釉質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鋁。呈色劑是各種不同的金屬氧化物。
唐三彩的復制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目前,洛陽唐三彩的生產廠數十家,以洛陽市美陶公司生產的為最佳。外賓及國內遊客來洛觀光時,無不帶回三彩製品作為紀念,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時,多以「唐三彩」作為饋贈禮品,洛陽人也多用「唐三彩」作為重要禮品贈送親朋。
唐三彩的造型主要是馬、駱駝、人物。
洛陽牡丹
洛陽是著名的牡丹之鄉,有許多吟詠贊美牡丹的詩句留傳於世,唐代詩人劉禹錫就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帝京」的詩句,到了宋代詩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酒,天香染夜衣」一句更使牡丹獲得了「國色天香」的稱號。
洛陽牡丹千姿百態,根據顏色、花形、產地、種植等不同特點,可以分成90多個品種,其中以「姚黃」、「魏紫」最是有名。
春日賞牡丹的習俗由來以久,最早始於唐代,賞花時間最長可達20多天。從1982年開始,洛陽市把每年的 4月15日至25日定為「牡丹花會」,在賞花的同時還舉辦豐富多彩的燈展、詩會、影展、書畫展等文化娛樂活動,每年花會期間,中外遊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盛況空前。
洛陽剪紙
剪紙是洛陽民間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早在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即有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花鳥貼鬢角為飾的風尚。後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有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的故事貼在窗戶上(叫窗花)、門楣上(叫門簽) 作為裝飾,也有作為禮品裝飾或刺綉花樣之用的。洛陽剪紙分為簡刻和繁刻兩類,前者粗獷豪邁、造型簡朴,後者結構繁茂、精巧秀美。根據剪紙時用紙色彩不同,分為單色剪紙和彩色剪紙兩種。建國後,洛陽剪紙藝術得到較大發展,出現了以李少白、周紹凱為代表的一批剪紙藝術家。李少白的剪紙把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手法巧妙結合,創造了數千幅獨具特色的剪紙藝術作品。其創作題材廣泛,表現了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祖國花朵》等作品,構圖明快自然,手法細膩,明暗協調,技法獨特。李少白剪紙把洛陽剪紙藝術推到從未有的高度,代表了中原剪紙藝術的最高水平,贏得了海內外的聲譽。周紹凱的剪紙也很有特色,其作品多吸收中國畫、版畫、年畫及雕塑藝術的特點,以豐滿圓潤為特色。
洛綉
洛綉是洛陽傳統的工藝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以紵麻布等紡織品為主要原料,在有關葯物的配合下,用特殊的技術織成。主要圖案包括人物、花卉、飛禽、走獸、山水、園林等。特點是色彩鮮明、工藝精巧。
河洛奇石
「河出圖,洛出書」,在遠古的時候,黃河出現龍馬負圖,洛河出現五彩神龜。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河洛一帶自古就是先民、帝王們主要的活動中心,神奇土地上的神奇河流,出產的美石品種,也同樣有其獨特之處。
洛陽處於黃河流域中段,上游峽谷中各種山體岩石經過數百萬年劇烈不停地沖刷、撞擊和洗磨,終於在洛陽這段特殊地理環境中沉落、留滯,生成了質地堅硬、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圖案美麗、色彩斑斕的天然奇石。真是天地、人間沒有一位巨匠具有黃河這樣雄偉的氣魄。她從九天直下,一瀉千里,以無與倫比的力度與刀工雕刻琢磨她的作品。所以黃河石才能成為天地間的自然瑰寶。
黃河石構圖奔放,粗獷雄渾,洋溢著九曲黃河奔騰咆哮的力度和野性。她多側面、多主題地顯示出黃河文化的廣博內涵。全方位、多層次地反映出地球與人類發展,與萬物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
特別是黃河流域洛陽段發現一種很奇特的太陽石(或月亮石),在石面上產生一種圓如太陽、月亮的圖案,有的似東海日出,有的如彩霞滿天、月上山崗等意境。太陽石、月亮石是黃河中游的瑰寶,是河洛奇石中色彩最鮮艷、最獨有的一個品種。
青銅器
洛陽青銅器製造業歷史悠久,始於夏代,盛於西周。自1973年以來,洛陽工藝美術研究所和工藝美術廠,復制了數千件仿古青銅器,主要有馬踏飛燕、犀牛、醉邪、方彝、車馬俑、人物俑、奔馬、各種酒器、刀、劍等。洛陽仿古青銅器的製作成功,不僅再現了歷史的風貌,而且還可以做為室內裝飾品,帶給人們藝術的享受。
洛陽宮燈
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後,為慶賀天下重歸一統,在宮廷里張燈結綵,大擺宴席,以饗群臣,「宮燈」之名,即由此而來。後來,宮燈的製作技術在民間廣為流傳。 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
杜康酒
杜康酒歷史悠久,三國時的曹操就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相傳杜康是中國用糧食釀酒的創始人,杜康當年釀酒的遺址在汝陽蔡店鄉杜康村。這里三山環抱,一水旁流,群眾歷來多善釀酒。釀制杜康酒的泉水--酒泉,位於杜康村的酒泉溝里。酒泉水清洌碧透,味甜質純。每遇夏季,可聞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屬濃香型,以優質小麥採制高中溫混合使用,又精選糯高粱為釀酒原料,並採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續槽、量質摘酒、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自1987年開始,洛陽每年舉辦"中國杜康酒節"。
❽ 洛陽名勝古跡有哪些
洛陽的名勝古跡:
龍門抄、白馬寺、天子駕六博物館、 古墓博物館 、漢光武帝陵、 龍馬負圖寺、玄奘故里、二程故里、范園(范仲淹陵)、邵雍故居、 漢魏洛陽遺址、 隋唐遺址公園/永寧寺塔址、二里頭遺址 、千唐志齋。
❾ 洛陽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四大聖城(耶路撒冷、麥加、洛陽、雅典)」之一.現存「 夏都斟鄩」 、「偃師商城」 、「東周王城」 、「漢魏洛陽故城」 、 「隋唐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