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灣甸歷史文化

灣甸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05 20:59:47

❶ 隆陽區的歷史沿革

隆陽區系由縣級保山市的行政區域改劃,因地(區)改市而更名為隆陽區。
隆陽古稱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榮」之義,又名蘭城,是雲南歷史上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歷代的邊陲重鎮,也是我國歷史上通往印度、緬甸、伊朗等國的南方絲綢之路必經地。
周朝時期屬哀牢國首邑。
隆陽的設治,始自西漢武帝時期,初屬益州郡。東漢以後置永昌郡、永昌節度、永昌府。
三國時,永昌郡屬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南中大姓雍口等叛蜀,諸葛亮不得不「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平叛後,置南七郡,將永昌郡之雲南、邪龍、葉榆三縣分出,合建寧郡之四縣立雲南郡。永昌公領五縣。
兩晉南北朝時期,因中原設置少變,永昌仍稱郡。至晉以後,永昌郡只「有名無民、日空荒不立」等於廢置。這時南詔部土長趁機崛起,哀牢王自今騰龍移居永昌,後又遷至蒙化,與葉榆部族融合為西南夷民族。
唐初,南詔民族漸強,南詔得唐助。封皮羅閣為雲南王,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8年),南詔破施浪詔,余眾走永昌,皮羅閣追擊之,收永昌地,置拓俞城。那時永昌人戶稀少,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閣羅鳳強秒二十萬戶於永昌,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異牟尋又口劍川、野共川、異棟蠻於永昌,見樊綽《雲南志》,永昌成為南詔西境重鎮,設永昌節度。
唐昭宗天復二年(公元902年)鄭氏纂南詔建長和國,後又歷趙氏天興國,楊氏義寧國,凡三十五年,皆領永昌地。至段氏建立大理國(時值兩宋時期),改永昌節度為永昌府。永昌設府自此開始。
元初平滇。置大元帥鎮大理。分設十九萬戶府,萬戶以下,設千戶、百戶以統率之。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雲南行中書省,改萬戶、千戶為路、府、州、縣。永昌千戶改州,後又為府,領永平縣。
行省所屬路、府、州、縣為政治組織,另有軍事組織,設宣慰、宣撫、安撫等官,初設宣慰司於大理,又設金齒兩路宣撫司於建寧(今干崖、鎮康)。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將大理金齒宣慰司為都元帥府,設治永昌,管大理、永昌及金齒東西兩路、都元帥坐鎮永昌,至元末未廢,為一方重鎮。
明朝廢行省制,設布政司、都司、按察司,分管軍、民、司法,謂「三司分立。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府隸布政司、金齒衛屬都司。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革府。改設金齒軍民指揮司,兼理民事,領千戶十二、安撫司一(潞江)、縣一(永平)、長官司二(施甸、鳳溪)。成化12年(公元1476年)置金騰兵備道(為按察司分巡道),以按察司副使領導,督察軍民、官吏及土司,道置設永昌。嘉靖三年三月(公元1524年),改二所為保山縣,其轄不及金騰軍備道,只領州一(騰沖)、縣二(保山、永平)、安撫司一(潞江))、長官司二(施甸、鳳溪),保山之名稱自此始。
清初,沿用明制,設永昌軍民府,其轄區包括明時兵擺道所屬諸土司在內,且所屬州縣建置略有變化。即廢鳳溪、施甸長官司並入保山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省去「軍民』』二字,稱永昌府,管轄區域為領州一、縣二及周邊各土司。乾隆35年(公元1770年)又分設龍陵廳,「龍陵」之稱自此始。嘉慶25年(公元1820年)改騰越州為直隸廳。是時永昌府領-二廳(騰沖、龍陵)、縣二(保山、永平),及周邊各土司。其土司有:土府一(孟定)、土州二(鎮康、灣甸)、宣撫司五(南甸、干崖、盞達、隴川、遮放)、安撫司三(潞江、芒市、勐卯)、長官司二(戶撒、拉撒),共計十三個單位。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仍設永昌府,而省保山縣。民國二年又裁府復設保山縣,府一級設置從此結束。
民國時期,保山縣之轄境亦有變遷,民國初,分杉陽歸永平。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以卯興、魯掌、登埂三土司歸瀘水設治局。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劃保山之東南境之福東、福西、均謠、三約地及都魯窪甲、大田壩鐵廠、銅廠、思拉寬、鍋廠河、竹魯窪等處,歸新設之昌寧縣。保山縣原有境界、人戶先後劃歸鄰縣,約六分之一。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因騰、龍陷於日寇,裁原設於騰龍邊區的行監督署,另設第六行政專員公署,先暫設辦事處於昆明,後將保山劃入第六行政公署,公署設於保山。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公署又設於騰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1950年元月5日,接管舊政權,成立保山縣人民政府。保山專員公署駐保山,管轄保山縣、騰沖縣、龍陵縣、昌寧縣、雙江縣、鎮康縣、潞西七縣;耿馬、瀘水二設治局;瑞麗、隴川、蓮山、盈江、梁河五個民族行政委員會,共十四個單位,保山轄十個區。1956年,撤銷保山專區,成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保山縣屬州府所轄。1963年,恢復保山專區(德宏州與保山專區分治),同時將保山西南部太平、由旺、施甸、姚關、酒房等五個區析置施甸縣,保山專區仍轄五縣。1967年,成立保山縣軍事管治委員會,各公社均成立軍事管治領導小組,屬地區軍管會管轄。
1968年,成立保山縣革命委員會,各公社成立革委會,屬保山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79年,改保山縣革命委員會,為保山縣人民政府,各公社革委會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屬保山地區行政公署所轄。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改保山縣為保山市,成立保山市人民政府。1984年初,隨著機構改革和體制調整,將二十六個公社、一鎮,劃為十八個區和一個城關辦事處。1987年,又將十八個區與城關辦事處、金雞村等設置成二十個。
2000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保山地區和縣級保山市,設立地級保山市,保山市設立隆陽區,以原縣級保山市的行政區域為隆陽區的行政區域。
2001年6月,保山撤地區設市後,原保山市人民政府更名為保山市隆陽區人民政府,下面仍轄20個鄉鎮。
2005年11月28日,隆陽區整區內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建置:1、撤銷永昌鎮,以保岫東西路為界設立蘭城、永昌兩個街道辦事處。2、撤銷汶上彝族苗族鄉和瓦房彝族鄉,設立瓦房彝族苗族鄉。3、撤銷道街鄉和潞江傣族鄉,設立潞江鎮。4、撤銷老營鄉和瓦窯白族彝族鄉,設立瓦窯鎮。5、將原老營鄉管轄的西河、阿家、柴河、下付家4個村委會和金雞鄉管轄的羅寨村委會及河圖鎮管轄的長嶺崗、柳上2個村委會建制劃歸板橋鎮管轄。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隆陽區共設1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❷ 雲南土司是什麼意思

明代兩個宣慰司的地域范圍與元代兩個宣慰司已經不同,從北部又分出了「孟艮御夷府」(今緬甸東北部景棟地區)。這就是說,在原八百媳婦國境內,明永樂年間分化成八百大甸(今泰國清邁地區)、八百者乃(今泰國清萊地區)、孟艮(今緬甸景棟地區)三個區域,都是明朝雲南省管轄的土司區。這三個區域形成後,兼並仍在繼續。《明史·地理志》載:「有八百者乃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二年四月分八百大甸地置,後廢。」廢八百者乃宣慰司,只存八百大甸宣慰司,是八百內部兼並的結果。
明代八百大甸宣慰司的地域,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六說:「東至寮國,南至波勒,西至木邦,北至孟艮」。大約包括現在泰國北部的難府、帕府、南邦、南奔、夜豐頌、清邁、清萊等府之地。宣慰使駐今清邁,與元代八百等處宣慰司轄境不完全相同。南面的波勒即今彭世洛,已是暹羅國版圖。又《明史·八百土司傳》說:「其地東至車里、南至波勒,西至大古喇與緬鄰,北至孟艮」。由此看來,明代的八百土司地仍與今雲南西雙版納接壤,只是「東至車里」的表述不太確切。宣德七年(1432),暹羅國侵犯八百土司地,八百宣慰使向明朝報告,並「乞發兵討之」,明朝「止降敕撫諭而已」。成化十七年(1481)前後,越南黎氏王朝發兵進攻寮國土司和八百土司,八百宣慰使刀攬那抗擊越南的侵擾,並救援寮國,明朝「命雲南布政司給銀百兩、絲幣四表裡以獎之」。16世紀中葉,緬甸東吁王朝勢力強盛,占據景邁,南打暹羅,北侵雲南。八百土司避居景城(今昌盛)與緬軍對抗。這時明朝國勢衰弱,又在雲南西南部抗擊緬軍的大規模侵犯,無力顧及八百土司。
明朝時期,由於雲南西南部的緬甸各地區、泰國北部地區、寮國北部地區都是臣屬於明朝的土司區,這些地區都以「朝貢」的形式與明朝進行官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這些地區都盛產大象,幾乎每次「朝貢」的貢品中都有馴象,「朝貢」又很頻繁,形成的交往通道便稱為「貢象道路」。明末李元陽撰寫的萬曆《雲南通志》卷十六記載了「貢象道路」,有上路和下路之分,「上路」是緬甸經滇西人內地的。「下路」是緬、泰、老,經滇西南入內地的。現摘引「下路」的描述:「下路由景東歷者樂甸行一日至鎮沅府,又行三日始達車里宣慰司之界。行二日至車里之普洱此處產茶。一山聳秀,名光山,有一車里頭目居之,蜀漢孔明營壘在焉。又行二日至大川原,輪廣可千里,其中養象,其山為孔明寄箭處,又有孔明碑,苔泐不辨字矣。

❸ 鎮康縣的歷史沿革

鎮康縣因鎮康河得名。西漢屬哀牢國地,名石賧。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隸屬永昌郡。
三國蜀漢屬益州永昌郡永壽縣。西晉至南朝梁屬寧州永昌郡。北朝周至隋屬濮部。
唐南詔國,在縣境築拓南城,屬永昌節度。
宋大理國,改拓南為棣賧鎮康城,屬永昌府。大理國紹聖三年(1096年),鎮康分屬金齒鎮的鎮康城和永昌府的慶甸。
元至元八年(1271年),鎮康置東路安撫司。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東路安撫司為鎮康路安撫司。至正十三年(1353年)設鎮康路,屬鎮康茫施柔遠宣撫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撤鎮康安撫司並入大理等處宣撫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鎮康府,屬雲南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2年)降為鎮康直隸州,永樂三年(1405年)省入灣甸御夷直隸州。永樂七年(1409年)復置鎮康御夷直隸州,仍屬布政司。
清初沿明制,為鎮康直隸土州。順治十六年(1659年)降鎮康土直隸州為散州,屬永昌軍民府。雍正八年(1730年),永昌府屬迤西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鎮康土州改流設委員。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鎮康(土)州治所由永康遷至德黨。宣統二年(1910年),改鎮康委員為永康州,仍屬永昌府。民國二年(1913年),永康州改為鎮康縣,同年迤西道改為滇西道,鎮康縣屬滇西道。民國三年(1914年),將滇西道改為騰越道,鎮康縣屬騰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裁道直屬省。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雲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駐順寧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雲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駐緬寧縣)。1950年4月5日,鎮康縣和平解放;5月,鎮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縣府駐德黨鎮,隸保山專區。
1952年,設立緬寧專區,鎮康縣劃歸緬寧專區。1954年,緬寧專區更名為臨滄專區,鎮康縣隸屬臨滄專區。1970年,臨滄專區改為臨滄地區,鎮康縣隸屬臨滄地區。
2001年12月,鎮康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鳳尾鎮遷至南傘鎮。
2003年12月,臨滄撤地設市,鎮康縣屬地級臨滄市。

❹ 隆陽的一:歷史沿革

隆陽區原為保山市(縣級),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因地(區)改市而更名為隆陽區,歷史上是雲南西部邊陲重鎮之一,也是我國歷史上通往印度、緬甸、伊朗等國的南方絲綢之路必經地。
據民國考古學者李郅《九隆山記》記載:「保山縣西之九隆山,歷史上得名最古,有名勝古跡。西至沙河,東臨郡治,橫廣四公里。」
九隆山包括九個山峰,從太保山起順南數,第一峰寶蓋山及下部之太保山,第二峰蓮花山,第三峰黃龍山,第四峰十八坎,第五峰梨花塢,第六峰硯池過峽,第七峰蘭花坡,第八峰九嶺崗,第九峰龜山。每支山峰都隆(凸)起,人們亦稱之為九隆山。因九隆山在壩子之西,而城居隆山之東,為陽面,人們稱它為「隆陽」。《九隆山記》載:「昔人稱永昌府城為隆陽郡,謂其在九隆山之陽也。」另據民國《保山縣志稿》大事記,古跡、名勝載:「春滿隆陽——永昌古郡數萬人家,城中樹木最為繁多,春時群花盡放,憑高望之,滿城花花世界,如錦如雲,極為佳麗。」被列為保山內八景之第一佳景。
隆陽的設治,始自西漢武帝時期,初屬益州郡。東漢以後置永昌郡、永昌節度、永昌府。原「保山縣」作為政區名,是明朝中葉以後之事,明宏治五年,永昌舉人文澍進京考中壬子科進士,皇上封他為太子太保,並把城邑西邊寶蓋山下部的松山嘉封給他。後來文澍便在松山居住,從此,松山就被人們叫做太保山。《明地理志》載:「嘉靖三年三月,改永昌,金齒二千戶為保山縣,」因縣城設置在太保山腳,故縣城便以太保山得名——保山縣。清朝、民國時期繼續沿用,新中國成立之後,仍沿用了30多年。其轄境則隨時代不同而有差別,其治所的城址,也隨歷史的演變而變化。
據《後漢書·西南夷哀牢傳》載:哀牢者,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於哀牢山上,嘗捕魚水中,觸木若有感因妊,十月產子十人,後沉木化為龍,出水謂沙壹日:若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舐之,遂其抵以為主。後哀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九隆感木而生之說,雖事出虛玄、語涉怪誕,不足為信,但不能說並無九隆之人。《西漢書西南夷傳》李賢《注》引《哀牢傳》說:「九隆代代相傳,名號不可得而數,至於禁高,乃可記知,禁高死,子吸代;子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栗代」。扈栗即東漢光武時內屬之哀牢王,以二十五年為一代計算,禁高應生於漢景之世(公元前1 56—141後)。禁高以前,代代相傳,名號不可得數。至少也應中隔五代以上,疑九隆之世應在東周赧王之時,即公元前三百多年,哀牢部族已有稱王者。其部族社會、經濟、文化發達較早。因此,保山(隆陽)可考的歷史可從戰國時開始。史稱以
永昌為樞紐的「蜀身毒道」,早在公元前四世紀中葉以前,已是通往印度的交通線了。
《漢書·地理志》稱:益州郡。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間,設崔唐、不韋縣。裔唐、不韋在瀾滄江以西,《永昌郡傳》說:永昌郡東北八十里瀘侖津,即瀾滄江,渡江而後至裔唐、不韋縣境。裔唐在雲龍縣漕漳,不韋縣在保山平原。嵩唐設置到西晉時已廢,而不韋縣設置一直延至唐初。
崔豹《古今注》說: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39年),哀牢王柳貌相率內屬,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割益州西部都尉所屬六縣,建永昌郡。轄高唐、不韋、比蘇(今雲龍)、葉榆(今大理)、邪龍(今彌渡巍山)、雲南(今祥雲)、哀牢(今德宏、騰沖、龍陵)、博南(今永平)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為全國第二大郡。永昌之名自此開始,永昌設郡為這一地區沿革之大事。
三國時,永昌郡屬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南中大姓雍口等叛蜀,諸葛亮不得不「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平叛後,置南七郡,將永昌郡之雲南、邪龍、葉榆三縣分出,合建寧郡之四縣立雲南郡。永昌公領五縣。
兩晉南北朝時期,因中原設置少變,永昌仍稱郡。至晉以後,永昌郡只「有名無民、日空荒不立」等於廢置。這時南詔部土長趁機崛起,哀牢王自今騰龍移居永昌,後又遷至蒙化,與葉榆部族融合為西南夷民族。
唐初,南詔民族漸強,南詔得唐助。封皮羅閣為雲南王,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8年),南詔破施浪詔,余眾走永昌,皮羅閣追擊之,收永昌地,置拓俞城。那時永昌人戶稀少,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閣羅鳳強秒二十萬戶於永昌,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異牟尋又口劍川、野共川、異棟蠻於永昌,見樊綽《雲南志》,永昌成為南詔西境重鎮,設永昌節度。
樊綽《雲南志》載:永昌城在點蒼山西六日程,龍尾城西第七驛有橋(即瀾滄江橋)即永昌。又言:高黎貢山,在永昌西,下臨怒江,則瀾滄江以西,怒江以東,為永昌地。而永昌節度城,在今保山平原。
唐昭宗天復二年(公元902年)鄭氏纂南昭建長和國,後又歷趙氏天興國,楊氏義寧國,凡三十五年,皆領永昌地。至段氏建立大理國(時值兩宋時期),改永昌節度為永昌府。永昌設府自此開始。
元初平滇。置大元帥鎮大理。分設十九萬戶府,萬戶以下,設千戶、百戶以統率之。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雲南行中書省,改萬戶、千戶為路、府、州、縣。永昌千戶改州,後又為府,領永平縣。
行省所屬路、府、州、縣為政治組織,另有軍事組織,設宣慰、宣撫、安撫等官,初設宣慰司於大理,又設金齒兩路宣撫司於建寧(今干崖、鎮康)。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將大理金齒宣慰司為都元帥府,設治永昌,管大理、永昌及金齒東西兩路、都元帥坐鎮永昌,至元末未廢,為一方重鎮。
明朝廢行省制,設布政司、都司、按察司,分管軍、民、司法,謂「三司分立。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府隸布政司、金齒衛屬都司。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革府。改設金齒軍民指揮司,兼理民事,領千戶十二、安撫司一(潞江)、縣一(永平)、長官司二(施甸、鳳溪)。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置金騰兵備道(為按察司分巡道),以按察司副使領導,督察軍民、官吏及土司,道置設永昌。《明史地理志》說:「嘉靖元年十月,罷軍民司,復設永昌軍民府。」又說:保山本金齒干戶所洪武中置,永樂元年九月,又置永昌守御千戶所,俱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嘉靖三年三月(公元1524年),改二所為保山縣,其轄不及金騰軍備道,只領州一(騰沖)、縣二(保山、永平)、安撫司一(潞江)、長官司二(施甸、鳳溪),保山之名稱自此始。
天啟《滇志·沿革大事考》說:「明萬曆十三年(公元1 585年)添設金騰參將、姚關守備。」《明合典》說:「永昌參將,萬曆十一年添設,駐永昌、龍騰、蒙化(今巍山)等處。按:是時衛軍已積弱,不堪戰陣,募民為軍,設參將領之,後邊隅軍務,即歸參將治理。
清初,沿用明制,設永昌軍民府,其轄區包括明時兵擺道所屬諸土司在內,且所屬州縣建置略有變化。即廢鳳溪、施甸長官司並入保山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省去「軍民』』二字,稱永昌府,管轄區域為領州一、縣二及周邊各土司。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又分設龍陵廳,「龍陵」之稱自此始。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改騰越州為直隸廳。是時永昌府領-二廳(騰沖、龍陵)、縣二(保山、永平),及周邊各土司。其土司有:土府一(孟定)、土州二(鎮康、灣甸)、宣撫司五(南甸、干崖、盞達、隴川、遮放)、安撫司三(潞江、芒市、勐卯)、長官司二(戶撒、拉撒),共計十三個單位。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仍設永昌府,而省保山縣。民國二年又裁府復設保山縣,府一級設置從此結束。
民國時期,保山縣之轄境亦有變遷,民國初,分杉陽歸永平。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以卯興、魯掌、登埂三土司歸瀘水設治局。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劃保山之東南境之福東、福西、均謠、三約地及都魯窪甲、大田壩鐵廠、銅廠、思拉寬、鍋廠河、竹魯窪等處,歸新設之昌寧縣。保山縣原有境界、人戶先後劃歸鄰縣,約六分之一。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因騰、龍陷於日寇,裁原設於騰龍邊區的行監督署,另設第六行政專員公署,先暫設辦事處於昆明,後將保山劃入第六行政公署,公署設於保山。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公署又設於騰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1950年元月5日,接管舊政權,成立保山縣人民政府。保山專員公署駐保山,管轄保山縣、騰沖縣、龍陵縣、昌寧縣、雙江縣、鎮康縣、潞西七縣;耿馬、瀘水二設治局;瑞麗、隴川、蓮山、盈江、梁河五個民族行政委員會,共十四個單位,保山轄十個區。1956年,撤銷保山專區,成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保山縣屬州府所轄。1963年,恢復保山專區(德宏州與保山專區分治),同時將保山西南部太平、由旺、施甸、姚關、酒房等五個區析置施甸縣,保山專區仍轄五縣。1967年,成立保山縣軍事管治委員會,各公社均成立軍事管治領導小組,屬地區軍管會管轄。
1968年,成立保山縣革命委員會,各公社成立革委會,屬保山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79年,改保山縣革命委員會,為保山縣人民政府,各公社革委會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屬保山地區行政公署所轄。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改保山縣為保山市,成立保山市人民政府。1984年初,隨著機構改革和體制調整,將二十六個公社、一鎮,劃為十八個區和一個城關辦事處。1987年,又將十八個區與城關辦事處、金雞村等設置成二十個。2001年6月,保山撤地區設市後,原保山市人民政府更名為保山市隆陽區人民政府,下面仍轄二十個鄉鎮。
2005年11月28日,為進一步深化隆陽區鄉鎮機構改革,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快速和健康發展需要,隆陽區委、區政府經研究決定調整區內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建置:1、撤銷永昌鎮,以保岫東西路為界設立蘭城、永昌兩個街道辦事處。漢庄鎮的漢營、沙河2個村委會建制劃歸蘭城街道辦事處;河圖鎮的紅廟、下村、太平、白塔、廖官、沈官、紅花7個村委會建制劃歸永昌辦事處。2、撤銷汶上彝族苗族鄉和瓦房彝族鄉,設立瓦房彝族苗族鄉。新設立的瓦房彝族苗族鄉管轄原瓦房彝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范圍和原汶上彝族苗族鄉管轄的巴戛、干塘、油房、保和、瓦河、水源、喜坪7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原瓦房彝族鄉政府駐地。原汶上彝族苗族鄉管轄的汶上、小河、搭板橋、小水井、新民、上拉堡、下拉堡、岩腳、秧草、安邦10個村委會建制劃歸瓦馬彝族白族鄉管轄。3、撤銷道街鄉和潞江傣族鄉,設立潞江鎮。新設立的潞江鎮管轄原潞江傣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范圍和原道街鄉管轄的江東、道街、澡塘、登高、石頭寨、三達地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地由壩灣村遷至小平田集鎮。原道街鄉管轄的大田、榿木林、紅岩腳、核桃、秉塞5個村委會建制劃歸蒲縹鎮管轄。4、撤銷老營鄉和瓦窯白族彝族鄉,設立瓦窯鎮。新設立的瓦窯鎮管轄原瓦窯白族彝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范圍和原老營鄉管轄的老營、阿石寨、六合、舊寨、磨房、大蒿、小浪壩、大浪壩、克恭、阿依寨1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原瓦窯白族彝族鄉政府駐地。5、將原老營鄉管轄的西河、阿家、柴河、下付家4個村委會和金雞鄉管轄的羅寨村委會及河圖鎮管轄的長嶺崗、柳上2個村委會建制劃歸板橋鎮管轄。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全區共設1 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隆陽區的建置沿革名稱,無論是哪個時期,在滇西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都熠熠生輝。如:益州郡、永昌郡、永昌節度、永昌府等,「永昌」叫響了上千年。後來因甘肅省也有個永昌縣,因全國縣以上地名不能雷同,兩家當中必讓一家,保山這邊只好屈讓予甘肅那邊罷了。

❺ 昌寧縣的地理環境

2007年,昌寧縣生產總值達到22.09億元,比2002年增加.9億元,年均增長10.9%,第一產業增加值由5.7億元增加到了9.6億元,年均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由2.3億元增加到了5.4億元,年均增長16%;第三產業增加值由3.2億元增加到了7.1億元,年均增長14.4%。三次產業比例由2002年的51.1:20.3:28.6調整為43.3:24.5:32.2。
2012年全年生產總值579087萬元,同比增長12.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772萬元,增長6.6%;第二產業增加值210241萬元,增長16.9%;第三產業增加值137074萬元,增長19.1%,三次產業分別拉動國民經濟增長2.9、4.8和5.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6.8:27.1:26.1調整為40.0:36.3:23.7。 2007年,昌寧縣實現現價農業總產值16.3億元,年均增長7.1%。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實現總產14.87萬噸,人均佔有糧食達432公斤。甘蔗、烤煙、香料煙、茶葉和核桃產業面積已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香料煙、茶葉和核桃產業位居全市第一位。2006至2007年榨季入榨甘蔗65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收購烤煙19.4萬擔,實現產值9748萬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51.5%和94%。收購香料煙8.8萬擔,實現產值4566萬元,分別是2002年的3.7倍和3.9倍。生產干茶6877噸,比2002年增長63.7%;實現產值3.06億元,是2002年的10.4倍。新植泡核桃24.2萬畝,總面積達75萬畝,是2002年的2.5倍;實現產量8100噸,是2002年的2.6倍。林業、畜牧、果蔬等產業快速發展,累計完成造林47萬畝;畜牧業肉類總產3.9萬噸,現價總產值3.9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70.1%和58.9%。整合各類資金2700萬元,實施新農村試點建設72個,取得階段性成效,田園勐廷等試點示範帶動作用逐步顯現。
2012年昌寧縣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5730萬元,同比增長7.1%。其中:農、林、牧、漁、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分別為206431萬元、11419萬元、135000萬元、6550萬元、6330萬元,分別增長5.45%、1.98%、11.1%、1.46%、1.86%。茶葉、泡核桃,油菜籽等農產品產量大幅增長。
2012年主要農產品產量表 產品名稱 糧食 烤煙 香料煙 甘蔗 茶葉 泡核桃 油菜籽 水果 蔬菜 計量單位 噸 噸 噸 噸 噸 噸 噸 噸 噸 2012年 188870 15000 5645 622100 15425 23003 4849 107791 119039 比上年±% 4.69 8.3 2.51 12.07 20.24 14.98 20.3 -9.7 15.7 2007年,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10.36億元,年均增長19.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4.3億元,年均增長17.8%;利潤總額達4000萬元,年均增長52%。行業整合和資源整合取得突破,成功引進了康豐、龍潤、立得、興牧、樺東等一批龍頭企業,發展了恆盛、貞元、建星、映山等一批骨幹企業。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取得實質性進展,貞元、盛吉、恆盛、康豐等企業相繼完成了一批技改擴建和節能降耗項目。特色工業園區規劃通過市級評審,木材加工園建設已經啟動。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昌寧縣個體私營戶達11738戶,比2002年增加7011戶,其中私營企業345戶,比2002年增加255戶;上繳稅金達9005萬元,在2002年的基礎上翻了兩番。
2012年全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529279萬元,含小灣電站、電力公司,同比增長37.5%,實現工業增加值175200萬元,增長15.3%,拉動經濟增長3.3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產值304430萬元,增長53.4%;重工業產值224849萬元,增長21.1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7951萬元,比上年增長36.25%;實現利稅20058萬元,增長19.86%,在18戶縣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5戶虧損。
201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表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2011年比上年±%食糖 噸 70784 41.8 精礦含錫 噸 77 -22.22 水泥 噸 426796 426.67 工業硅 噸 17674 9.28 機制紙及漿板 噸 6540 -18.81 發電量 萬度 12698 6.13 原煤 萬噸 35.59 3.49 磚 萬塊 14946 -2.06 精製茶 噸 21416 52.2 酒精 千升 6895 70.25 2007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6218萬元,比2002年增加6257萬元,年均增長10.2%;基金收入427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195萬元,比2002年增加2828萬元,年均增長7.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42732萬元,比2002年增加24114萬元,年均增長18.1%。積極構建新型銀政企合作關系,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作用不斷增強。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6億元,年均增長19.4%;貸款余額12億元,年均增長7.9%。城鄉消費持續活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8億元,年均增長15.6%。零售物價總指數和消費品價格指數分別為106.3%和106.6%。實現旅遊總收入3190萬元。
2012年,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79799萬元,同比增11432萬元,增長16.7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110萬元,同比增10398萬元,增長24.93%。完成財政總支出232157萬元,同比增71364萬元,增長44.38%。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15207萬元,同比增64948萬元,增長43.22%。昌寧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0870萬元,比2011年增長15.2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51389萬元,比年初增長20.0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26599萬元,比年初增長12.76%。人均儲蓄存款7242元,同比增1170元,增長19.27%。 2012年「歡樂鄉村大家樂」文化創建活動彰顯特色。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室、自然村文化院等與新農村建設、黨建活動及農村「一事一議」獎補項目進行完全整合,並產生效益。文物保護得到加強,「四有」措施落實到位,完成了卡斯、大田壩兩個變電站站址的文物調勘工作,編制完成了魯道源故居、趙家老宅、姚家坡烈士陵園、明德鎖水閣四個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央補助地方文化體育與傳媒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項目申報工作。苗族服飾保護工作扎實推進,成果豐碩。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圓滿結束,新注冊成立昌寧杜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文藝創作有所突破,已創作新節目26個。
昌寧苗族服飾。2006年5月26日,「昌寧苗族服飾」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12月21日,昌寧縣耉街苗族服飾被正式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苗族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五色衣」在這里得到了完整保留。
一是完成了25萬字的《昌寧苗族服飾》編撰工作。
二是完成了《昌寧苗族服飾圖片寫真集》的圖片資料收集工作,拍攝、收集了「昌寧苗族服飾」3216幅照片。
三是建立健全了保護項目和傳承人檔案。
四是積極審批種植脫毒大麻,保證了服飾原料的供給。
五是建立健全了保護機構。
六是建立了昌寧土皮太小學苗族服飾傳承點。
七是完成了「昌寧苗族服飾」口頭文學詩歌122首,傳說故事12萬字的收集工作。
八是創作完成了大型舞蹈史詩《苗嶺天風》劇目,被收錄入《保山文化詞典》。
九是完成了歌曲《五彩盛裝》創作,並榮獲保山市首屆新農村劇目展演金獎。
十是完成了《五彩盛裝》MTV拍攝,製作完成了「昌寧苗族服飾」宣傳片。 昌寧縣有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三大宗教,大都屬少數民族群眾信仰;還有大部分少數民族群眾信仰原始宗教。全縣有佛教寺廟20個,清真寺2個,基督教簡易教堂一個。截至2002年末,有神職人員35人。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2006年昌寧縣世居的7種少數民族人口普查情況:
彝族
彝族是昌寧縣人口較多,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珠街彝族鄉、耈街彝族苗族鄉、柯街鎮、卡斯鎮、灣甸傣族鄉等鄉鎮。昌寧縣彝族人口20408人,占昌寧縣總人口的6%,占昌寧縣少數民族人口的56.5%。
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總人口6336人,占昌寧縣人口1.9%,占昌寧縣少數民族人口21.3%。主要分布在灣甸傣族鄉、柯街鎮、卡斯鎮和勐統鎮等4個鄉鎮。
苗族
苗族來昌寧定居有130餘年歷史。是一個勇敢剽悍的民族,性格溫和,歷史以來在與其它民族交往中能和睦相處。昌寧縣境內苗族總人口5093人,佔全縣少數民族人口比例的第三位。
布朗族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卡斯鎮卡斯村的雙龍社、二溝社、應柏社、小窩鋪社;新谷村的谷板社、中寨社;邑林村的下寨社和更戛鄉西米村的白草林社、大出水社。總人口1691人,占昌寧縣總人口的0.49%,占昌寧縣少數民族人口的5%。
回族
昌寧縣境內的回族是客居民族,總人口968人,占昌寧縣總人口的0.3%,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2.7%。大分散小集中在田園鎮、灣甸鄉和柯街鎮三個鄉鎮中。
白族
白族主要居住在卡斯鎮蘭山村二道橋社。總人口829人,占昌寧縣人口的0.2%,占昌寧縣少數民族人口的2%。
傈僳族
昌寧縣境內傈僳族系客籍民族,主要分布在珠街彝族鄉谷滿村曼富路社,羊街村李子園社和更戛鄉米河上新寨、下新寨社。總人口429人,占昌寧縣總人口0.12%,占昌寧縣少數民族人口的1%。

❻ 明朝和緬甸戰爭,導致雲南失去了多少平方的土地

如果仔細看歷史地圖就知道,元朝和明朝前期的雲南省面積特別大,包含了現在緬甸、泰國和寮國的很多地區。然而到了明朝後期,雲南的面積就退縮得比今天的雲南還小。明朝時期,雲南的面積減少了大約100萬平方公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元朝時期的雲南土司

元朝建立後,不斷對東南亞的緬甸、泰國、越南、爪哇等地發動戰爭。因為蒙古人不擅長山地作戰,因此這些戰爭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但是元朝在對緬甸的兩次戰爭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緬甸處於蒲甘王朝統治之下,當蒙古滅大理之後,繼續向西南進軍。當時地處大理和緬甸之間的後果占壁國(麓川)在元朝的進攻下分崩離析,分封臣服於元朝。元朝便改後果占壁為“金齒”,設置金齒安撫司(後改金齒宣撫司),分別冊封六位傣族首領擔任金齒六路總管。

明朝後期的雲南地圖

然而,此時的明朝也陷入了危機四伏的狀態之中,無法應對邊疆危機。莽應里被俘虜後,其弟弟良淵侯繼位,開始進攻雲南。1602年,緬甸進攻孟密、蠻莫,蠻莫土司思正逃到黃連關,向明朝求救。然而雲南的長官卻將思正死了,以求緬軍停止進攻。1604年,孟養被緬甸所滅。1606年,緬甸進攻木邦,明朝軍隊不敢救援,木邦失陷。此後,緬甸和明朝的戰爭基本結束,其原因竟然是良淵侯揮戈南下,再次投入到統一緬甸的戰爭之中。東吁王朝崛起後,緬甸兩線作戰,一邊東征泰國,一邊北伐明朝,最終成為了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戰爭後,明朝雲南外夷土司基本全部丟失,大量土地淪陷。

❼ 宋湘的故事

一、負笈遠游的窮學生
宋湘(1757~1826),作為清代中葉一位有名的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與惠州豐湖書院的關系,由於其詩集《豐湖漫草、續草》,及《西湖五別詩》題刻與書院石刻門聯「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的流傳,早已為人們熟知,但他與廣州尤其是與粵秀書院的密切關系,卻甚少為人提及。本文就從這里開始。宋湘是嘉應州(今梅縣)人,27歲時在廣州粵秀書院肄業。在書院,文思敏捷的宋湘很快在同學中嶄露頭角。「每課藝出粘堂壁,同舍皆驚訝,以為古人文」,並且獲得師生稱贊「文中騏驥」的美譽。但由於資用乏絕,宋湘還需在課余賣文自給同學,生意亦頗興隆,請他寫字作文的紙張常常堆滿了桌椅。不過,生性浪漫的宋湘並不以溫飽為滿足,其「風流才子」習氣時有顯露,經常出入於歌樓酒館,他在《憶少年七首》之三、之四的詩中曾言及:跌宕文壇十載強,中間頓挫一衿涼。家無儋石同劉毅,身有空拳似李陽。斬蛟射虎氣難囚,快事平生一馬周。命酒市樓常獨坐,出門一擲ht裘!
二、與詩書畫家的交遊宋湘在廣州時,結識的詩人墨客有黃丹書、黎簡(二樵)、鄭炳昌、李鳴盛、張思齊、張維屏、陰東林、陳曇、呂堅、呂翔、葉夢龍、馮敏昌等,其中與黃、鄭、李數人相交尤深。
黃丹書,字廷授,號虛舟,順德人,擅書、畫,尤工詩,與張錦芳、黎簡、呂堅稱「嶺南四家」,著《鴻雪齋詩抄》、《胡桃齋詩余》。鄭炳昌,字穎超,號曉園,香山人,廩貢生,後為澄海縣學訓導,工詩畫,著有《叢書閣遺草》。宋湘寓居鄭家兩年,與之同游共讀。宋離鄭家後,一度任廣東學政陳桂森的幕客。乾隆五十七年(1792)鄭炳昌特在廣州租房,與宋湘同住,准備一起應試。是年鄉試主考為初彭齡(號頤園),文題《梓匠輪輿章》,詩題《賦得鴻毛遇順風》,結果宋湘高中解元(全省第一名舉人)。一登龍門後,他寫了兩首詩述懷記事:「海日扶輪出,霞標百丈高。騰天皆虎氣,得路果鴻毛。十載圍燈火,來朝看錦袍。人聲潮水沸,何德忝稱豪。」「兩點龍門額,青衫十五年。只今三破的,敢詡不空弦。遠大男兒志,生成雨露天。一枝何足道,稍得慰堂前。」這是除試帖詩外現存有年月可考的宋湘最早詩作。見其親筆札中,不載於詩集。 宋湘中舉後,辭學政幕歸鄉,黎簡賦詩為他送行:「從容長揖駕短棹,擺落美游寧惡歸。竹雨池亭葯洲石,梅關蝴蝶麻姑衣。窗雞星盡汝先起,風o天長吾退飛。今日@堂南弟子,去年北雪到門稀。」(《寄懷宋孝廉芷灣》)宋湘對黎簡亦十分傾服。宋還結識了詩人李遐齡。李字芳健,一字菊水,香山人,時方授徒於鄭家。黃、宋兩人一見其詩,詫為異才,遂與之訂交。遐齡後為嘉慶貢生,著《勺園詩抄》、《容安堂全集》。宋湘後期在廣州結交的還有李鳴盛。李字佐廷,一字堯山,南海人,附貢生,工詩能文,擅畫竹,著有《春雨樓稿》。與宋湘交誼尤摯。鳴盛曾畫竹寄湘,附詩雲:「涼t動翠筠,雲煙回憶十年身。屋樑落月參差影,留得虛心待故人。」湘亦有「留贈」警句「世上葛藤需快劍,心中風雨有深卮」傳誦一時。
三、重返母校
嘉慶八年(1803),48歲的宋湘又回到粵秀書院,以堂堂院長的身份去執掌教席。本來院長一職另有人選――由廣東巡撫瑚圖禮聘江西學者湯藩(價人)擔任。但湯至廣州時,瑚已離任,而新督撫倭什布、孫玉庭與湯素無交情,故對之不大理會,湯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於是,當局便延請當時已賦閑的宋湘擔任此職。宋湘在粵秀書院講學兩載,至嘉慶九年(1804)冬,才北上赴京辭去教席。
兩年中,他夙興夜寐,為發展廣州地區的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他深悉「寒窗」之苦,所以對窮學生特別關照,加之褒貶公正,故在學員中享有崇高威望。梅州鄉人更是聞風競起,從學者眾,院舍幾不能容。從此梅州文風漸振,學人輩出。人們公認:「程鄉先輩之所以得衣被士流,變轉風氣者,肇始先生,而後來李綉子太史(李黼平)繼之。」 宋湘主講粵秀書院時,適值馮敏昌亦掌越華書院教席,兩院相距不過一公里,於是兩人時相過從,論學談文。馮氏歿後,其門人梁炅攜馮詩冊稿本至京師,請在京的翁方綱、吳嵩梁、秦瀛、陳壽祺、宋湘等斟酌選定,得四百餘首,即傳世的《小羅浮草堂詩集》。 纂香書室位於東莞市鳳崗鎮鳳德嶺上村,約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由上村張姓十七世祖張超群用千金所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在纂香書室舉辦培訓班,並開辦「纂香女子學校」,是東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室坐北向南,寬19.86米,進總深20.09米,建築面積399平方米。頭門面寬三間12米,進深二間,硬山頂,碌灰瓦,龍船灰塑正脊,門額為宋湘題「纂香書室」四字;中進大廳橫梁架「思敬堂」匾;後進廳設高1.25米長形供台。整個書室的檐欞。山牆都飾有花鳥圖室,或彩繪或灰塑。2004年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居民為客家人,主要由福建,廣東梅州地區遷入。書室的創辦人為鳳崗上村的張超群。清乾隆年間廣東才子宋湘在書室講學。書室周圍民居林立。
纂香書室與宋湘有密切的關系。追溯乾隆中期,約1782年,上村財主張應中(張應中,字時行,生於乾隆癸酉年,即1753年,儒林郎歷職布政司)到廣州經商,邂逅宋湘,發現他有博學之才,於是招之回鄉,後聘為書室教師。相傳宋湘在開館之初,出示廣告,上寫「即日開張」,鄉民見了無不掩口而笑,宋湘不惱不怒,揮筆寫成「即日開張擺出尼山雜貨,他人托賤館招天下英才」,這二十個大字筆走龍蛇,氣勢磅礴,灑脫古拙,夭矯不群,眾人見了無不嘆服。此後,纂香書室,學童莘莘。
宋湘被稱為對聯奇才,他曾為上村天後宮寫一對聯:「大廟廟神靈庇佑,尚村村老少平安」。此外,還有「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等等對聯,在當地傳為佳話。
宋湘在上村任教多年,他一邊教書,一邊勤奮學習。張應中見他聰明穎悟,學問廣博,不願耽誤他的仕途,於是資助他到南澳深造,後來他高中廣東第一名舉人和第十一名進士,從此宋湘仕途坦盪。
纂香書室與宋湘有不解之緣,然而鮮為人知的張超羣胸懷遠志,熱心公益,崇尚文化,其孫張應中發揚祖德,慧眼識才,聘請名師,培育英才,以及他助人為樂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敬仰。 一、生平著述 東坡若解西湖樂 早解朝官住惠州
宋湘於嘉慶六年(1801)應惠州知府伊秉綬之邀,曾任惠州豐湖書院院長,在惠州生活了兩年,他對惠州西湖的湖光山色和風土人情十分熱愛,經常游覽西湖景點,訪問惠州市民,將所見所聞寫成詩歌。
豐湖書院是伊秉綬一手扶植起來的。惠州大學校內殘存的豐湖書院遺跡都是伊秉綬時代的。現存的楹聯「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其實是宋湘為豐湖書院的二門所題。豐湖書院頭門上的楹聯是伊秉綬題寫的「學焉得其性之所近,覽者將有感於斯文」。豐湖書院修好後,伊秉綬請來當時的著名詩人宋湘主持豐湖書院。
他還與宋湘一起制訂了豐湖書院的規章制度。宋湘的詩集里有《豐湖草》和《豐湖後草》各一卷,都是在書院擔任山長的兩年時間里寫的。在豐湖書院期間,宋湘鍾情惠州山水,從他的詩歌里,可以看到一個非常迷人的豐湖和同樣迷人的書院:敞敞亮亮的一大片水,清清靜靜的一座院落,清風明月,春綠秋白的蘆葦,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畫卷。
二、散步黃塘村 欣然寫下《黃塘村晚》宋湘游覽永福寺,寺僧慕他才華,向他索取墨寶,他欣然命筆,寫下《永福寺》;他散步於黃塘村,見炊煙初上,牧童回家,便用詩句繪出一幅惠州農家樂圖:「桐葉榕葉碧相映,竹雞水雞春共聲。貪看黃牛騎水過,不覺遠寺鍾齊鳴。」(見《黃塘村晚》);宋湘居住在豐湖書院內,日日與湖水相伴,對西湖更是情有獨鍾。他寫下《湖居十首》,下面摘錄一首:「灑灑兩湖風,滿山開刺桐。木棉吹作絮,蝴蝶展如篷。野筍穿籬白,江魚出網紅。傾城人上冢,都在水西東。」本報曾介紹惠州才子江逢辰的《惠州西湖棹歌》九首(2008年3月29日《東江時報》5版《「得人勝獲百瓊瑰」》一文),而早在江逢辰寫西湖棹歌的前76年,宋湘就已寫下《西湖棹歌》十首,其中一首是:「盧橘楊梅爛不收,荔枝龍眼出城頭。東坡若解西湖樂,早解朝官住惠州。」宋湘在惠州生活兩年,成詩195首,平均每年成詩近百首,他把在惠州寫下的詩結為《豐湖漫草》及《豐湖續草》。是蘇軾、唐庚和今釋之外,可將寓惠作品結為專集的又一詩人。 一、為官清廉 任職雲南13年 最受尊敬稱贊
宋湘曾出任雲南省曲靖知府,在雲南任職13年,期間曾代理廣南、永昌、大理、順寧、楚雄等地知府及迤西、迤南道尹。他在雲南為官清正廉潔、勤政親民,常勉勵自己「要與民間驗辛苦」,鼓勵人民勤於耕牧,並把自己大部分薪俸用於興辦當地公益事業。
二、民無衣穿 購紡車讓妻教婦女紡織初至曲靖,正逢當地水患之後,災民遍地。宋湘積極帶領當地民眾修城治水,很快將水患制服,受災百姓得到了安置。後到馬龍州,見當地邊民不會紡紗織布、穿衣無著,便將自己的俸銀購新紡車500架和木棉一批,讓妻子王素雲教婦女紡織,所織之布為當地人民稱為「宋公布」。在廣南府時,見百姓用水困難,他捐款並親自勘測水源,鑿東、西兩塘引水至城,供百姓飲用。代迤西道尹時,所屬地域飢荒、瘟疫流行,他捐俸銀撫恤並組織百姓生產自救,還自購松籽三石,指導群眾植樹造林,使原來光禿禿的點蒼山成為一片翠綠。他本人也親自到翠峰山種了一片青松,人稱「太守林」。在雲南大理一中南花廳內,珍藏著一塊古雅莊重的大理石碑——宋湘手撰的「種松詩碑」,記載了他任職期間組織發動群眾植樹造林的歷史。碑中有「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何時再買三千石,遍種雲中十九峰」之句。 在永昌府時,見郡中書院失修,又捐俸銀170兩,修復書院,使文教漸興。
三、文武皆能 生擒匪首安定一方秩序宋湘不但能文,而且能武。他任永昌府知府時,因府屬境內灣甸一位土司死後無嗣,土司族人景在東趁機篡位,欲聚眾千餘人揚言要攻打永昌城。宋湘獲悉後,在組織鄉民操練同時,派人秘密潛入灣甸。經精心策劃,宋湘率領鄉團突襲土司衙門,生擒匪首景在東,安定了一方秩序。
雲貴總督伯麟見宋湘業績顯赫,譽他為賢吏,並向朝廷極力推薦。道光五年(1825),宋湘升任湖北督糧道。第2年病終任上,時年71歲。由於宋湘大部分收入都捐贈給公益事業,以至他去世時家徒四壁、存銀無幾,惟詩文墨寶頗豐,這在清代官僚中實屬罕見。當地百姓極為感念宋湘恩德,為其塑像建祠,立碑奉祀。在《雲南大理圖書館記》中有這樣的評價:「明清兩代人至雲南的外省人當中,宋湘是最受人們尊敬和稱贊的一位。」
四、詩歌贊雲南 江山到處我題詩
宋湘不只是一位耿介奉公、勤政有為的清官,也是詩書俱佳的詩人和書法家。光緒《雲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九《循吏·宋湘傳》記述:「湘才氣豪爽,工書能文,詩尤火速,每有所作,落筆立就,時稱為真才子。歷官皆著治績,而獎掖後進,成績尤多,至今士林傳其遺事覺得佳話。」他在公務之餘,頗好寫詩,所到之處,對當地的名山勝水或光景奇花,往往付之筆端。其後,宋湘把在滇詩作編成《滇蹄集》三卷計157首。這些詩作記述了宋湘在雲南的行蹤和心跡,以及他與當地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表達了他對雲南的感情。
「馬蹄今日踏滇山」
嘉慶十八年(1813年)秋,宋湘出任雲南曲靖知府,一路南下,棄舟登車,過安順,出盤縣,風塵僕僕,終於在一天下午抵達黔滇交界的勝境關。宋湘一行人在界關木牌坊邊的山脊上稍事休息。當他抬頭遙望四周莽莽群山時,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萬千,在驛站牆壁上題寫了《滇南勝境題壁》七律一首:
馬蹄今日踏滇山,山在乾坤何處邊。
漢使石壇金碧氣,佛門鈴塔祖師禪。
封疆六詔開荒服,道里中原認斗躔。
回首十年香案直,退朝滿袖只爐煙。
詩中記述了宋湘路過勝境關時的感受。首二句筆力遒勁,氣勢壯闊,把視線一下子延伸到遙遠的群山,給蕭寂的荒野增添了無限的生機,令人心情為之振奮。接下來的頷聯和頸聯,高度概括了自漢唐以來,雲南與中原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系。結句回憶在京任職時的心境。
據史料記載,宋湘到曲靖後,當地正遭受嚴重的洪澇災害。上任伊始,宋湘身先士卒,率士民百姓賑災救困,通過治水、築堤、修路、補城等舉措,治理了水患,並使當地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取得了有口皆碑的成效:「……郡民走告我,今歲谷增萬,魚鱉化為禾,洪波消荒甸;荒荒馬龍州,男女骬不線,使君慈母心,女手扦扦勸,五百新紡車,織染茲亦遍。聞之豈不歡?百不了一願,邊荒多艱難,救民先救困。茲行復如何,區區心一寸。」(見宋湘《滇蹄集》卷一《之廣南道中述懷四首》之三)。宋湘在曲靖的業績,受到雲貴總督伯麟的嘉獎。
「江山到處我題詩」
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天,宋湘到昆明述職。其間,他先後游覽了大觀樓、黑龍潭、西山等名勝景點,被這些優美的自然風光所感動,即興揮筆題詩。且看《題昆明池大觀樓壁二首》:
江山到處我題詩,況是登樓放眼時。
此水自從聞漢帝,昔人誰實見滇池。
碧雞金馬今黃土,段詔蒙酋古復棋。
欲唱竹枝三百首,遍傳騎象戴花兒。
空翠波光入酒杯,大風環佩亦仙才。
杜陵眼老旌旗失,蠻徼雲深關塞開。
萬里星辰依北極,百年草木上春台。
君看一帶山河影,浩盪蓬壺月照來。
這兩首詩都是借景抒懷之作。作者面對眼前如畫江山,引發對歷史的回顧與懷想,意氣風發,神思飛揚,也流露出建功立業的抱負。傳說,其時宋湘游興未盡,又應邀在大觀樓寫下「千秋懷抱三杯酒;萬里雲山一水樓」的名聯。此聯與上述二詩,在立意上一脈相承,在意境上相得益彰,以懷古入題,以景抒情,以形象對格,以數詞量片語句,構成一副妙手天成的佳聯,抒發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襟懷。
五年後,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春天,宋湘從京城返回昆明,重遊大觀樓,又題寫了《春日重題大觀樓二首》:
樓上春雲住又飛,樓前春水綠生肥。
舉頭莽盪身何處?驪酒蒼茫醉未非。
三島遊仙他日夢,五湖垂釣幾人歸。
球場牧馬將軍老,誰話天山雪打圍。
湖花湖柳此依依,天下春光兩燕飛。
好水自頭連尾看,諸山從古到今圍。
百年作客原如寄,竟日登樓只不歸。
此曲莫傳王粲和,怕教遊子淚沾衣。
詩中除了贊嘆滇池的美景外,卻少了前時的意氣風發,多了懷舊的思緒,隱含著宋湘慨嘆暮年難酬昔日壯志的心情。這二首七律,首二句似信手拈來,語言清新流麗,為全詩增添了不少藝術魅力。宋湘兩次游大觀樓寫的4首七律,無論是詩的立意,詩藝特色,抑或是引典用詞的縝密,對仗的工整,以及音韻節律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多年來一直被後人推崇。而且在同一景點上,同時保存一個詩人的三件作品,這在詩聯界尚屬少見,足見其具有不可低估的審美價值。
「何時泉邊見梅樹」
春城昆明四季如春,不僅有眾多的名勝古跡,亦有許多聞名遐邇的奇花異卉,是歷代文人騷客心儀的休閑之地。宋湘多次途經昆明,公幹之餘,曾慕名前往附近的景點遊玩,每有所感即題詩壁上,以抒懷記事。請看《初夏獨游龍泉觀訪古梅,題詩而返》:
何時泉邊見梅樹,傳聞封殖自唐年。風雷戰斗壯士老,煙霞騷屑將軍眠。高搴參天漢柏雨,低繞撲地秦松煙。白摧朽骨何盤盤,蒼皮遠出青可憐。春天花開大如盞,雲中之君下來翩。古香蓊勃遮遠天,蘭房蕙幕相新鮮。美人石腸青鐵肝,中有萬古相思魂。問君此情香何處?結子滿枝空掩關。吁嗟客心何可言?為官萬里紛憂煎。荒山野水走皮骨,蠻煙瘴雨沾衣褌。狂游豈少阮孚屐,清夢久隔羅浮村。角巾東第定何日?手版西山聊暮雲。青鞋布襪古篋存,心跡要與林逋論。舉頭萬丈青天月,題詩壁上花應聞。
這首七言古詩,前半部分敘述黑龍潭邊唐梅宋柏的來歷,突出了梅花經受風霜雨雪的侵襲和磨礪後,仍保持著非同尋常的風韻。作者以比喻誇張的表現手法,逼真地描繪出古梅虯曲高大,歷千年磨難而不屈不撓的風骨,以及春天到來時梅花璀璨動人的風姿,謳歌了古梅堅忍不拔的形象。後半部分抒發詩人昔日在廣東惠州羅浮山下無憂無慮賞花遊玩的日子,思鄉之情躍然紙上。最後兩句把全詩的立意推到了極致,耐人尋味,久讀不厭。
後來,宋湘的好友沙琛(字獻如,號雪湖,大理人,乾隆舉人,曾任知縣,著有《點蒼山人詩鈔》)游黑龍潭時,見宋湘的題壁詩,也步其韻寫了一首唱和詩《黑龍潭值老梅盛開,感懷舊游,用壁間芷灣太守韻次之》(見《點蒼山人詩鈔》卷七。詩略)。
「雲南茶花亦迷離」
雲南素有「茶花甲天下」的美譽,且看宋湘游昆明西山雲安寺時寫的賞茶花詩:
天下茶花無甚奇,雲南茶花亦迷離。入院突兀見此本,九州萬古空春姿!高火傘,低摩尼;紅者玉,紫者泥;十萬灶,一軍麾。日亦不敢出,月亦不敢窺;朱霞青天,雷電齊飛。何年所植何物為?花葉不到處,精焰猶交馳。才大有如此,獨立隘兩儀。世人紛紛說少態,蚍蜉撼樹真群兒。吁嗟乎!種花須種一千載,看花須看一千枝,飲酒須飲一千碗。君不見揮劉伶,斥李白,雲安寺里人題詩。
宋湘在這首詩中,運用誇張的表現手法,首二句就突出了「雲南茶花甲天下」的語境,使之達到美壓群芳的地位。接著,作者滿腔熱情地盛贊雲安寺里的茶樹高大,茶花美若雲霞、璀璨如火的絢麗多彩的形象。詩人在盡情贊美茶花壯觀、豐美、燦爛的景象時,沒有忘記為韓愈伸張正義,針對那些誣陷忠良的小人情不自禁地喊出「蚍蜉撼樹真群兒」的心聲。全詩筆墨酣暢淋漓,詩語形象生動,節奏明快跌宕,音韻鏗鏘有力,情感高昂激越,立意高峻拔卓。當時詩壇名家吳嵩梁(字子山,號雪蘭,1767年生,江西東鄉人,嘉慶時曾任內閣中書)看了宋湘這首詩後,發出由衷的稱贊:「定光寺(即雲安寺)里紅山茶,雷火燒空十丈花,看花君載千湖酒,醉膽輪囷大如斗。萬古茫茫兩謫仙,太白子瞻誰抗手?」(見《香蘇山館全集》卷十二)。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春,宋湘時隔五年再次重遊雲安寺,還想飽覽茶花盛開的美景。當他站在茶樹前,注目茶花,心馳神往,用神來之筆寫了《重題雲安寺茶花二首》,贊美茶花。其二為:
神仙無醉亦無醒,昨夜東皇觴百神。
來路豈真獅子國,番風長壓牡丹春。
夢中彩筆傳名士,天半朱霞立異人。
難怪外間桃李笑,此花肝膽大輪囷。
當時,有人說茶花是從海外傳到雲南的,宋湘對此提出質疑並否認。雲南茶花本來就是本土所產,何來外來之說?若以番風壓牡丹那樣貶低雲南茶花的存在,則太不應該了。這里的茶花鮮艷奪目,就像素有神來之筆的江淹那樣光彩照人,其品德是多麼高尚純潔啊!最後,作者在茶花如此熾烈的氛圍中,精神上得到了慰藉,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對美好事物無限依戀的深情。此詩最大的特點是善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引典用語似信手拈來卻自然嫻熟,毫無斧鑿痕跡,是一首藝術品位較高的七律佳作。難怪宋湘的同鄉好友黃釗在《讀向華堂詩集》中稱贊這首詩:「讀到千枝球放句,朱霞天半照雲安。」
「我是何人須是我」宋湘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忘年十載此長安,閱盡榮華耐盡寒。我是何人須是我,真詩莫與外人看。」不論為官還是為文、為詩,他都用一顆真心去做;不論當多大的官,他都保持著一個「真我」,不被浮雲蔽眼。宋湘在雲南為官13年間,「要與民間驗辛苦」是他的格言。他所到之處都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體恤民情,有的放矢地為當地解決首當其沖的問題,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實事抗災害,尋富路,除惡徒,興文教,捐俸祿,綠荒山,題詩聯……他一心奉公不計個人得失,「得失千秋一片心」。《雲南大理圖書館記》《清史·列傳》《廣東通志》《嘉應州志》均記載宋湘始終如一地過著儉朴生活,把薪俸大部用於振興地方公益事業,百姓都真心感佩銘記他。
宋湘離開雲南時,送行的人群排成長龍。人們還在他任職過的地方,自發籌錢建祠立碑來懷念他。宋湘一生清廉,道光六年(182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他逝世於湖北任上時,竟然無錢安葬,是當地的百姓父老募捐幫其料理後事。 清代嘉慶年間,一幫廣東才子結伴北上赴京趕考,渡韓江,過梅嶺,一直來到長江南岸。
一日,他們正待渡江的時候,忽然有一艘官船順流而下,正好被渡船擋住去路。船上官兵大聲吆喝:「f渡船!渡船!別擋道!這是官船,你們擋道,該當何罪!」
過河的這批人全是秀才舉子,一來躊躇滿志,二來人多勢眾,三來怕誤時辰,再說又不知官船坐的是什麼官人,便不理睬官兵的吆喝。
卻說官船上坐的是新任兩廣總督。他見官船被擋,便走出船頭看個究竟,見是民船攔路,正待發作,忽見這些人全是赴考的才子,心裡就多了個心眼。他想:這幫秀才說不準哪個這次考中狀元,以後成了氣候,於自已不利。因而不敢貿然得罪。但官威被滅又不甘心,於是,他大聲喝道:「喂,你們要想先過河也不難,我出一副對子,你們當中誰能對得通,就讓你們先過。」
接著,他就信口出了上聯:「萬馬立青霜,將軍出朔方,東之廣,西之廣,總督兩廣!」他道出自己的身份,目的是嚇這幫秀才,使他們給自己讓路。
果然,秀才們一聽是新任兩廣總督,就有些怕了,誰也不敢應對。
這時,人群中突然閃出一個身穿薴麻衣的秀才。他分開眾人,喊道:「我能應對!」
大家都轉眼望著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知他能對出什麼對子。
只見秀才不緊不慢地說:「手持七寸管,揮成大文章,中解元,中狀元,連中三元!」他語出驚人,正中兩廣總督的要害和顧忌,總督大人只好贊此人才氣不凡,同時也為自己找了個下台台階 ,就讓他們的渡船先過。
這個秀才不是別人,正是後來一舉成名,被稱為廣東才子的宋湘。

❽ 雲南省施甸縣有多少年的歷史

施甸似為彝語,意為「壩子」、「平地」。元代稱石甸,明改為施甸。1962年12月由保山縣劃出南部地區析置施甸縣,至今已49年。
施甸歷史悠久,夏、商、周時為哀牢部族居地,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置不韋縣,屬益州郡。南北朝(齊)時(561~578年)更名不建縣,隸永昌郡。唐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宋大理政權時屬永昌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設石甸長官司,轄26寨,隸永昌府鎮康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更名施甸長官司,隸永昌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施甸巡檢司;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五月,於廣邑寨(今昌寧柯街鄉內)設置廣邑州,與灣甸土知州平行。1436年,廣邑州址遷到右甸(今昌寧城南右甸鎮),屬順寧府管轄,施甸長官司一度劃歸順寧府;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施甸長官司又改隸屬永昌府管轄;嘉靖十九年(1540)置姚關守備道。清順治六年(1649),裁施甸長官司,設平彝州,始設8鄉,轄26寨伙,州址由原長官司遷至保場大石橋橋頭寨。十八年裁州並入保山;乾隆三十五年(1770)設施甸巡政廳,隸永昌府;民國元年(1912)設施甸分治縣,1932年並保山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1950年設四、五、六3個區,隸屬保山縣(一說為三、四、五、六、七區)。
1962年12月1日,經國務院第123次會議批准設立施甸縣,轄太平、由旺、施甸、姚關、灑房5個區。1963年2月1日中共施甸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式辦公,隸屬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同年12月改屬保山地區專員公署。1978年全縣轄19個公社、1鎮;111個大隊、1263個生產隊。

❾ 明朝和緬甸戰爭對後世造成了什麼影響

如果仔細看歷史地圖就知道,元朝和明朝前期的雲南省面積特別大,包含了現在緬甸、泰國和寮國的很多地區。然而到了明朝後期,雲南的面積就退縮得比今天的雲南還小。明朝時期,雲南的面積減少了大約100萬平方公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元朝時期的雲南土司

元朝建立後,不斷對東南亞的緬甸、泰國、越南、爪哇等地發動戰爭。因為蒙古人不擅長山地作戰,因此這些戰爭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但是元朝在對緬甸的兩次戰爭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緬甸處於蒲甘王朝統治之下,當蒙古滅大理之後,繼續向西南進軍。當時地處大理和緬甸之間的後果占壁國(麓川)在元朝的進攻下分崩離析,分封臣服於元朝。元朝便改後果占壁為“金齒”,設置金齒安撫司(後改金齒宣撫司),分別冊封六位傣族首領擔任金齒六路總管。


明朝後期的雲南地圖

然而,此時的明朝也陷入了危機四伏的狀態之中,無法應對邊疆危機。莽應里被俘虜後,其弟弟良淵侯繼位,開始進攻雲南。1602年,緬甸進攻孟密、蠻莫,蠻莫土司思正逃到黃連關,向明朝求救。然而雲南的長官卻將思正死了,以求緬軍停止進攻。1604年,孟養被緬甸所滅。1606年,緬甸進攻木邦,明朝軍隊不敢救援,木邦失陷。此後,緬甸和明朝的戰爭基本結束,其原因竟然是良淵侯揮戈南下,再次投入到統一緬甸的戰爭之中。東吁王朝崛起後,緬甸兩線作戰,一邊東征泰國,一邊北伐明朝,最終成為了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戰爭後,明朝雲南外夷土司基本全部丟失,大量土地淪陷。

❿ 傣族的風俗習慣資料要短一點

傣族家庭與婚姻在歷史上的鮮明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

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流行招贅上門的習俗。傣族舉行婚禮時,都要有隆重的「拴線」儀式,由老人用潔白的棉線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把兩人的靈魂拴在一起,並祝福新婚夫婦相敬如賓,白頭偕老。通行土葬,但具有明顯的階級差別,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男孩到11歲左右,即請人文身。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

傣族主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愛吃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飯又稱竹筒飯,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鍾後,用火烘烤而成的。

傣族也食昆蟲。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裡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干,用竹篾穿起來待用。

傣族有食花習俗。經常採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鵑、黃飯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冷盤花、刺桐花、金雀花、雞蛋花、苦刺花、彎根花、盤藤花和一種傣語稱為「莫謝」的花等,大約30多種。生、鮮、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點。酒為傣族人民所嗜愛,一般都是自家釀制,度數不高,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

干欄式建築是傣族居住的特點。傣家竹樓室內用籬笆將房屋分成兩半,內室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內;外室較寬敞,靠里部分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設有火塘,是取暖、做飯的地方。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傣歷年即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約在農歷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徵著「最美好的日子」,節期一般是3天。

傣族文學主要是敘事詩。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長篇敘事詩。傣族有傳統的傣戲。傣族舞蹈種類繁多。西雙版納傣族稱舞蹈為「凡」。傣族民間樂器有嘎臘薩、玎、篳、多洛、象腳鼓、鋩、排鋩和傣鑔等。傣族的特色樂器葫蘆絲是舌簧樂器。武術,西雙版納傣語叫「芬整」,德宏一帶叫「戛拳」。過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歲,一般都要學會幾套武術動作,作為防身、御敵、防野獸之用。

傣錦多是單色面,用緯線起花,對花紋的組織非常嚴謹。傣族是製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西雙版納、普洱鎮遠等地是黑陶的主產地。雲南傣族地區的剪紙,一般多用於刺綉樣稿以及裝飾門楣、燈彩、旗幡和供品等。題材多是幾何形紋和花草鳥獸。傣文書法是以傣文字體為表觀內容,以最初時的火炭筆、白泥巴筆以及後來的「列占」(鐵錐筆)、蕨筆、鋼筆和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

傣族的醫學也很發達。傣醫理論認為,自然界存在風、土、水、火「四塔」,而人體同樣由風(氣)、水(血)、火、土「四塔」構成。

宗教方面,邊疆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屬於小乘佛教,同時保留著原始鬼神崇拜的殘余。內地傣族崇拜「龍神」、「龍樹」,有宗教職業者「波勐」和「師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區,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此外,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語稱「丟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

(10)灣甸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為廢除傣族社會的封建制度,黨和政府根據傣族地區的具體情況,領導傣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運動,同時在傣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至今共成立了2個自治州、7個自治縣,具體如下: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立、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還成立了一批民族鄉,包括楚雄州永仁縣萬馬傣族鄉、永興傣族鄉,武定縣東坡傣族鄉、保山市隆陽區潞江傣族鄉、芒寬彝族傣族鄉,昌寧縣灣甸傣族鄉、紅河州紅河縣勐龍傣族鄉、臨滄市雲縣糯灑彝族傣族鄉、普洱市翠雲區龍潭彝族傣族鄉等。

閱讀全文

與灣甸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