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論語中記述孔子教育思想觀點的有
孔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者、儒家教育理論的奠基人。
一、教育實踐:創私學與編「六經」
1. 編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整理和保存了我國古代文化典籍,奠定了儒家教學內容的基礎。
2. 開創私人講學之風,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創辦的私學在春秋時期是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
二、教育作用
1. 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孔子認為教育對社會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三大要素分別是勞動力、經濟、教育)。立國治國要解決三個重要條件:
首先是「庶」,要有較多勞動力。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是「富」,要發展經濟使人民群眾有豐足的物質生活;
最後是「教」,發展教育,使人民受到政治倫理教育,只有把教育搞好了,國家才算真正治理好了。
庶與富是實施教育的先決條件,只有在庶與富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才會取得社會成效。
孔丘是中國歷史上最先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教育家,他認為先要抓好經濟建設以建立物質基礎,隨之而來就應當抓教育建設,國家才會走上富強康樂之路。
2.教育的個體發展的作用
孔子首次論述教育與人性的問題。對於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孔子持肯定態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認為人的先天素質是很接近的,之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千差萬別,是後天「習染」的結果。這一理論,成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當受教育的理論依據。
關於人性論問題,孔子還提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他把人性分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屬於上智;二等是「學而知之者」與「困而學之」,屬於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學」,屬於下愚。「性相近也,習相遠」,指的就是中人這部分。對於中人的發展,教育能起重大作用。孔子在實踐上強調重視教育,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進步意義的一面。但是他把人性分成等級,並斷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這是不科學的,是他人性論的一個缺憾。
三、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1. 有教無類:
本來的意思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類,只要有意求學,人人都可以入學接受教育。在教育實踐中,這一思想體現在兩個方面:
①播學於平民,即不分貴賤、貧富、等級招收學生;
②播學於四夷,即不分地域、種族招收學生。
2. 收取「束脩」:
孔子在招收學生時不是無條件的。他在招收學生時要收取一定的學費。束脩:即十條干牛肉。從這一角度看,孔子招收學生並非真的「有教無類」。
意義:實行開放性的「有教無類」方針,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教無類也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打破了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一般平民,有利於進一步促進文化下移,利於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
四、教育目標:「學而優則仕」
從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這條培養人才的路線可概括為「學而優則仕」,這句話是子夏說的,但是也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觀點。
含義: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學而優則仕」與「任人唯賢」的路線配合一致,把讀書和做官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封建統治者維護統治和籠絡人才的手段。
意義:它反映了封建制度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知識分子學習的動力。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准備條件,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要求,直到現在依然有實際意義。
學而優則仕
主張把做官和學習緊密聯系起來,讓受過教育並具有優良素質的人擔任官職。教育就是要培養能夠治國安民的賢能之士。這一思想的意義在於打破了西周貴族世襲的傳統觀念,然而,這一思想也被後世演變成了「讀書做官論」,將求學當作獲取高官厚祿的敲門磚,形成了所謂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
五、教育內容:「六藝」
孔子認為德育居首要地位,其次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應該通過文化知識的學習來灌輸道德教育。其教學過程中主要的六種教材是孔子編訂的「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部西周留傳下來的儒家經典。最主要的是《詩》《禮》《樂》。孔子認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教學內容的特點:
1. 偏重社會人事:孔子的教材,都屬於歷史、政治、文化、倫理方面的文化知識,注重的是現實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靈,不把宗教內容列為教學科目。
2偏重文事:雖然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都是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教學居於次要位置。
3. 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孔子要求培養的是從政人才,不是從事農工的勞動者,因此不強調掌握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他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和小人之事,「君子謀道而不謀食」。 因此,他從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
六、教學方法(原則)論
1. 啟發誘導: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孔子認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就是說,在教學前務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若學生已經思考相當長的時間但還想不通,則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此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
孔子的啟發誘導原則有兩個特點:①他更多地強調啟發的時機;②啟發的方法仍是比較原始、簡單的「原型啟發」,主要運用類比與比喻。
孔子提出訓練學生的思考方法:
「由博返約」:博學以獲得較多的具體知識,返約則是在對具體事物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則和方法。
「叩其兩端」:從事物的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方法注意到事物的對立面,合乎辯證法。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因材施教是指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解決教學中統一要求與個別差異的矛盾。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和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了解學生最常用的兩種方法是與學生談話和個別觀察,即孔子說言:「聽其言而觀其行」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3. 學思行並重: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要與思考結合起來。在學與思兩者關系中,學習居先,它是基礎,是主要方面;在有了知識材料的條件下,需要進一步思考,才能使認識深入和提高,抓住事物的本質。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努力學知識,而且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思維能力,對所學習的事物,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耍弄清事實和形成這種事實的原因,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孔子還強調「學以致用」。學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學更重要。由學而思而行,這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4.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謙虛誠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七、道德教育
1. 道德教育內容
「仁」與「禮」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禮」為道德規范,是人必須接受的外在社會行為規范,「仁」是最高道德准則,是對生命及其價值的珍視和關愛,即「仁者,愛人也」。凡符合「禮」的道德行為,都要以「仁」的精神為指導,因此,「禮」與「仁」成為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禮和仁的關系就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能真正充實。「仁」被孔丘作為最高的道德准則,也是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仁」的實行最重要的兩項是「孝」與「忠」。
2. 方法:
(1)立志:「立志」就是不應當以當前的物質生活為滿足,在精神上應有對未來的更高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要確立人生的遠大理想和宏偉目標,不為外界干擾所動。
(2)克己:「克己」即嚴格要求自己,約束和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規范。
(3)力行:將道德修養付諸實踐,「言必信,行必果」,且要言行一致。
(4)中庸:待人處事都要中庸,防止偏向,一切都要中道而行。
(5)內省:不論道德認識還是道德實踐,都需要主觀積極的思想活動。稱為「內省」。內省即對日常所做的事進行自我檢查,看其是否符合道德規范。
(6)改過:孔子認為,「人非聖人,熟能無過?」即使是君子,也難免犯錯。一貫正確是不可能的,加強道德修養可減少錯誤的發生,而改正錯誤需要得到別人的指點。道德教育的過程是發揚優點、長處,克服缺點、不足的過程。
八、教師論
1. 學而不厭:教師應注重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2. 誨人不倦:教師以教為業,也以教為樂,要樹立「誨人不倦」精神。這還表現在以耐心說服的態度教育學生,給予學生高度的愛和責任。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誨人不倦是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3. 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第一,「故」指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新」指現在的社會實際問題。教師既要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借鑒有益的歷史經驗,認識當代的社會實際問題,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二,新舊知識之間有聯系,要求學生溫習舊知識時能積極思考、聯想,深化認識,獲得新知識,鞏固舊知識。教師有傳遞和發展文化的使命,既要注意繼承,又要注意創新。
4. 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強調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甚至認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對學生有巨大的感化作用,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以身作則.
5. 愛護學生:教師應該愛護關懷學生,提倡要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愛護學生,更要尊重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愛戴。
6. 教學相長: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並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而是可以教學相長的。他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答疑解惑,經常共同進行學問切磋。這不但教育了學生,也提高了自己。
九、歷史地位
1. 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和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畢生從事教育事業,建立了豐功偉績。許多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教育思想和經驗,大多可以從孔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源。
2. 他首倡「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促進了學術的下移。
3. 他提出教育在社會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確立了古代教育在政治中的崇高地位。
4. 他提出「學而優則仕」,主張通過教育培養從政人才,奠定了後世封建官僚體系的基礎。
5. 他重視對古代文化典籍的繼承和整理,編訂了《六經》,進行教材建設,為後世儒家經學教育體系和學校課程設置奠定了基礎。
6. 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驗,提出了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學思並重的重要教學原則,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
7. 他倡導尊師愛生,樹立了一個理想教師的典型形象,是歷代教師學習的榜樣。
總之,孔子的思想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孔子作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學說的影響並不局限於中國,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Ⅱ 從教育方面論述經濟增長的事實
綜觀20世紀人類經濟發展歷程。尤其是本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發展的軌跡,許多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實現現代化的成功經驗證明,教育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是經濟發展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要素。把教育處於優先發展是支撐20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
一、教育與人類自身的發展
人口問題,是當代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人口數量的膨脹,人口素質的低下,人口結構的不合理等等,已是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提高人口的質量就是需要發展教育,通過教育的發展,開發沉睡的人力資源是21世紀重要的經濟觀。
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發展21世紀經濟的重要戰略,是教育發展的題中之義和本質要求。解決人口增長、貧窮、環境惡化三大人類面臨的難題,由這三者之間的惡性循環向良性轉化,根本上的出路在於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教育能改變人們對生活內容的深層次的認識。有利於人類自身的發展和完善。可見教育的發展是人類自身發展及人口素質提高的關鍵。
教育不僅能喚醒人們沉睡的需求意識,同時,能提高人們對生活差距問題上的敏感程度以及增強改變現狀的決心,從而內在地產生一種新的進取精神。通過教育的優先發展致力於進取精神的培育,是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 、教育與擺脫貧困
貧困問題是人類在20世紀面臨的困境之一。教育與脫貧、教育與發展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走教育脫貧之路,是21世紀經濟發展新戰略的重要內容和特徵。
教育脫貧:就是集中相應的有限資金,優先發展教育。使教育不受貧困的束縛,適度超前於經濟發展的水平而獲得發展,然後再依靠教育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三 、教育與環境優化
環境問題是人類在20世紀的生存與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之一,也是人類對21世紀的生存與發展所共同關心和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教育與環境呈正相關的關系。即教育的普及程度、發展水平、質量狀況等教育表現較好,環境問題在一般情況下相對說來也較為優化,治理的條件也較為有利,效果也較為明顯。這充分顯示了教育在實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育與經濟發展
當代發展經濟學認為,人力資源是重要的經濟資源。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應僅僅把人口問題看作是一種負擔,而應把人口總是看作是一種可供開發的經濟資源。如何高質量地、有效地開發這種資源,是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必須首先予以考慮的問題。即把教育處於優先發展的地位是最為有效的。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本質內涵,是人力資源開發的根本途徑。
現代經濟發展觀十分重視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依靠教育的發展,從而為經濟的發展找到內在的動力,這是教育支撐經濟的發展,要發展經濟必須先發展教育等一系列新經濟觀、教育觀的最基本的涵義之一。通過教育的優先發展致力於進取精神的培育,由此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基礎文化落後的現狀,是教育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
回眸20世紀,人類社會獲得了空前的發展。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知識的積累和傳授。從甲骨文到現在漢字直至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從我國的「四大發明」到原子能的利用,都於「知識」有關,而知識又源於教育的發展。可見教育的發展與社會各領域的發展呈正比的關系。
在當今世界,教育與物質文明建設的關系起來越密切護訂份稈莓飛逢時撫江,物質資料的生產對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腦力勞動者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學校教育搞不好,關系重大。」1985年他深刻指出:「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中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優勢,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目標就有把握達到。」
根據鄧小平同志關於優先發展教育的思想,我黨為落實教育的戰略地位作出了許多重大決策。指出:「必須堅持把發展教育事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了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重大政策、措施。黨的十五大再次強調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教興國,就是要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學技術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轉化的能力,
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大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兩個方面。教育科學文化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現代化建設的智力支持問題。教育發達、科學昌明、文化繁榮即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的必然抉擇,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必由之路。
Ⅲ 簡述教育與政治經濟發展的關系
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如下所述:
(1)經濟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① 社會經濟的發展制約著教育的發展規模和速度;
② 社會經濟發展制約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
③ 經濟的發展制約著課程的設置及教學內容;
④ 經濟的發展影響著教育結構、教育制度、教學組織方式、教學方法等的變革。
(2)教育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① 教育是使可能的勞動力轉變為現實勞動力的基本途徑;
② 教育能使科學知識得到普及和推廣,並能產生新的科學知識;
③ 現代教育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與政治的關系,如下所述:
(1)政治對教育的制約
① 政治決定了教育的領導權;
②政治決定受教育的權利;
③政治決定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教育內容。
(2)教育對政治的促進作用
① 教育能促進年青一代政治社會化;
②教育可以促進政治民主化。
Ⅳ 教育發展應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論據!!
中國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
——東部、中部與西部
賈彥東 張紅星
(西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 610074)
內容提要: 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但這種關系的每個傳遞環節並不總是必然協調的。本文通過面板數據模型(panel data)對全國31個省份的教育與經濟增長的相關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後發現,中國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在東、中、西部三個地區的情況各有不同,差別較大。隨著經濟的增長,不同區域的教育投入均有所增加,而教育投入的增加到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發展推動經濟進一步增長的過程均不協調。
關鍵詞:協調發展、經濟增長、教育發展、面板數據模型(Panel Data)
一、引 言
政府教育投入的增加促進了人力資本形成以及技術創新的速度,進而推動了整個經濟的增長。而經濟的持續增長又為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並激發了教育投資的進一步增加。對於這種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的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諸多理論與實證研究均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結論。如果這種由教育投入到經濟增長再到進一步投入的關系存在,則我們認為這種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協調的。然而,通過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經濟、教育發展過程的回顧以及近年來國內出現的教育體制改革後的教育結構不合理、擴招帶來的教育水平的下降以及畢業生就業的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的分析後我們可以發現,教育與經濟的這種協調發展關系並不總是必然存在的。蔡增正(1999)通過對194個國家三個時間段的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情況進行分析後發現,教育部門與經濟中其他部門相比生產力低;教育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並不相同,表現為先弱、後強、最後稍有降低的趨勢。陸根堯、朱省娥(2004)等則通過對中國近十幾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後得到了中國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偏低等結論。由此我們認為,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隨著國家的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發展模式與環境的不同而存在差異的,而且並不總是協調的。
特別是對於處於轉軌時期的中國而言,由於制度的強制性與誘致性變遷的並存(林毅夫 1989)、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教育產品供給的特殊性,更導致了這種相互關系的表現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判斷目前中國的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狀況、如何分析中國地區之間的教育經濟協調發展關系與問題、如何處理發展過程中的教育供給和教育發展問題以及尋找不協調發展的可能成因就顯的極為重要。
二、背景與文獻
探討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研究大多隻關注於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這是與人們的認識過程相聯系的。根據教育經濟學學者對教育經濟學發展的歷史考察,2000多年前,無論是中國的孔子,還是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思想巨人都有相關的論述(蔡增正 2003)。泰雷克(Tilak 1989)認為柏拉圖不僅最早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最早涉及教育與一國經濟增長關系問題。蔡增正(2003)等認為中國的孔子也有相似的觀點,並對此作了簡單而有效的綜述和總結。不僅如此,經濟學的開山鼻祖威廉•配第、亞當•斯密、馬爾薩斯、卡爾•馬克思、馬歇爾、費雪等人都曾提出過教育能夠促進一國經濟增長的經濟思想(姚益龍 2004)。
從現代經濟增長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真正把教育當成經濟增長的內生變數的現代學者是索羅(Solow 1957 1960),他使用生產方程考察投入產出關系時,對除去資本和勞動力這些傳統生產要素作用之外無法解釋的「殘余」貢獻,提出了技術進步因素的觀點,實際上是間接指出了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毫無疑問,有關教育對經濟增長發生作用、提供貢獻的最全面、最詳盡、最經典的理論應當是人力資本理論。舒爾茨在1960年美國經濟學年會上發表了題為「論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說,系統、深刻地論述了人力資本理論,開創了人力資本研究的新領域。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有五個主要觀點:第一,人力資本存在於人的身上,表現為知識、技能、體力(健康狀況)價值的總和。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可以通過勞動者的數量、質量以及勞動時間來度量。第二,人力資本是投資形成的。投資渠道有五種,包括營養及醫療保健費用、學校教育費用、在職人員培訓費用、擇業過程中所發生的人事成本和遷徙費用。第三,人力資本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舒爾茨說,人力投資的增長無疑已經明顯地提高了投入經濟起飛過程中的工作質量,這些質量上的改進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的源泉。有能力的人民是現代經濟豐裕的關鍵。第四,人力資本投資是效益最佳的投資。人力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舒爾茨對1929-1957年美國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結論:各級教育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為17%;教育投資增長的收益占勞動收入增長的比重為70%;教育投資增長的收益占國民收入增長的比重為33%。也就是說,人力資本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第五,人力資本投資的消費部分的實質是耐用性的,甚至比物質的耐用性消費品更加經久耐用。
舒爾茨之後,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呈現出多樣性。一方面,以加里•貝克和丹尼森為代表的學者沿著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進行思考。另一方面,一些學者將信息經濟學和國際貿易理論的一些見解用於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得到一些看似批駁人力資本理論,實際上與人力資本理論殊途同歸的結論。
國內相關的研究也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是運用計量模型,從數量上對教育投入或教育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剖析。主要有:蔡增正(1999)利用194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考察了教育在1965—1990年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並且分別對低收入、中等收入和工業化國家的三個樣本分別進行了估計。得到了教育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巨大而具實質性,外溢作用不僅是正的,而且頗為可觀;同時也發現,教育部門與經濟中其他部門相比生產力低;教育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表現為先弱、後強、最後稍有降低的趨勢的結論。林勇(2003)利用灰色系統的分析方法對中國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了,教育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教育的發展應注重內部的結構協調等結論;孫彩虹(2003)則應用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灰色系統方法的灰色關聯度來對不同教育水平的教育與經濟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得到了中國省級區域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聯度整體水平不高,且呈現由落後類向高類逐漸提高的梯度差異的結論。另一方面的討論則主要集中在對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的測算與分析上。較具代表性的有:陸根堯、朱省娥(2004)運用教育與非教育兩部門模型,對教育部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內部與外部作用以及教育部門對非教育部門的外溢作用進行了測定。李玲(2004)利用靜態指標體系計算了我國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與貢獻度;並通過建立動態回歸模型進一步證明了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水平。然後從教育投資總量、教育投資結構和教育投資效益三方面詳細剖析了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低貢獻水平的成因。而劉生元、張世晨(2000)以及葉茂林等(2003)等一類的研究則主要側重於從教育部門的產出的角度,引入生產函數的方法對教育促進經濟增長的程度進行測量與分析。
從以上的綜述中我們得出,現有的相關研究一般是從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這一方面出發,從理論上或方法上對教育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進行測量與分析。而且表現出了總體層面分析較多,對結構以及區域差異分析較少;單方面的相關測算為主,而教育經濟協調關系的分析不足等特點。
基於此,本文我們試圖從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以全國31個省為對象通過對中國的中部、東部和西部三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投入水平與教育發展狀態的協調相關關系進行一系列的實證檢驗,以對中國的區域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狀況進行描述和判斷,並對其結構和形成特點進行一定的定量分析。
三、研究思路與實證模型
1、研究思路
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這種協調的相關關系通常表現為三個環節上協調相關。首先是從經濟的發展到教育投入的增加,這是一個政府行為的過程,反映了國家在教育經濟之間的直接作用。其次是由不斷增加的教育投入導致的教育水平的提高,這一過程反映了投入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以及教育體系自身的協調發展水平與發展能力。最後一個環節是由教育水平的量上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增長,這一過程則不僅是教育體系培養人才能力與效率的體現,亦是一國教育體系人力資本轉化能力的反映。這種協調的相互關系的具體表現如下圖1。
在中國,教育作為一種「准公共產品」,其主要是由政府進行供給的。政府不僅通過財政支持以撥款的形式建立各種學校、提供各種學習機會促進教育產業的發展,而且通過稅收等協調機制促進個人對教育支付規模的擴大。這一過程中不僅涉及教育投入總量上的變化,同時也含有政府教育投入方式上的轉變與調整。對於教育部門而言,教育內部結構的不合理、不同層次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協調等影響教育部門資源利用效率的情況還普遍存在。因此,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對中國目前教育經濟協調發展的不同環節的協調性進行實證檢驗就顯的十分必要。
基於以上對協調關系的認識和分析,我們將對中國教育經濟協調發展狀況的分析和判斷的過程劃分為以下三個有待驗證的基本命題:1、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教育投入的增加;1、教育投入的增加使得教育水平得到了改善;3、教育水平的改善又對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本文將主要圍繞著以上三個命題進行實證檢驗。
2、實證模型的選擇
對於以上命題的檢驗,我們可以歸結為如下的待估計的關系方程:
(1)
(2)
(3)
我們採用一個動態模型來描述這種相關關系。當期的教育投入規模受到當期的經濟增長水平與上期的教育投入規模的影響;當期的教育發展水平受到黨旗缺的教育投入與以前的教育水平的影響;經濟的發展水平受到當期的教育水平的影響與以前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 為第 個省份的教育投入規模, 為教育發展水平, 第 個省份的經濟發展水平。 若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系較為顯著,則每個方程的β系數值應該顯著異於0。
四、數據及變數的度量
本文以省(或直轄市)為單位把全國劃分為31個省(市)地區。並且按照國家中、東、西部劃分標准將省份劃分為中部、東部和西部三類(見下表1):
表1: 區域劃分
區 域 省 份
東 部 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
中 部 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 部 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陝西、內蒙古、廣西、雲南
時間上,選取了1996-2003年度的相關數據。需要說明的是,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將重慶與四川的相關指標進行了加總處理。這是因為統一口徑核算的教育投入相關指標 的時間長度為1996-2003年度,重慶的獨立數據1997年後才開始公布,為了盡量增加樣本容量,我們對1996年的四川、重慶進行了相關的合並。
1、對教育發展水平的衡量
遵循綜合性、可比性、操作性等原則以及中國的具體情況,我們按照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教育的效果等方面選擇了如下19項指標組成教育水平衡量體系,並運用主成分加權綜合的方法分別得到中國各地區不同時期的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基礎教育水平、職業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水平等指標。
具體而言我們選擇了各地小學學生數、各地普通中學學生數、各地中專學生數、各地職業中學學生數、各地大學學生數、各地小學教師數、各地普通中學教師數、各地中專教師數、各地區職業中學教師數占該地總人口比重、各地大學教師數、各地區小學學校數、各地區普通中學學校數、各地區職業中學學校數、各地區大學學校數、各地非文盲及半文盲人口數、各地區擁有小學文化程度人數、各地區擁有初中文化程度人數占、各地區擁有高中文化程度人數、擁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數。在這里,我們選擇的指標均為某一時期的總量指標,在進行主成分處理之前,我們分別計算以上指標的變化率以反映該時間內教育發展變化的狀態。
2、對教育投入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
對於教育的投入,本文選擇了各地區人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額(包括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進行的衡量。對於經濟發展水平而言,由於我們考慮的是某一段時期內與教育相關的經濟發展指標,因此我們選擇了地區GDP、固定資產總額、勞動生產率、第三產業總產值同樣利用主成分加權的方式進行綜合。
3、指標的主成分分析
由於本文利用的是面板數據(Panel Data),因此,在指標的主成分處理過程中我們分別對不同地區近3年的教育發展水平進行主成分分析,選取累計貢獻率達到85%以上的主成分,並按其方差貢獻率進行加權。取三年平均權重為最終權重,得到每個區域的不同年份的教育發展水平指標。對人均教育投入指標進行標准化處理,同時將GDP指標等經濟發展指標主成分加權平均,分別得到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教育投入和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發展水平指標、經濟發展與教育投入等各項相關指標數據均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鑒》1997-2004年相關各期整理所得。
五、實證分析
接下來,利用不同地區的數據分別對方程(1)、(2)和(3)進行估計並對參數的顯著性進行檢驗。由於我們選擇了動態的滯後變數,所以在模型上並未考慮到時間維度上的異質性。
在估計方法上,我們在兩種假設下採用了兩種估計方法。第一種是固定效應,在無異方差的條件下我們選擇了LSDV來對參數進行估計;另一種是隨機效應,應用GLS進行估計,最後通過Hausman檢驗 來檢驗這兩種假設,以確定模型的具體形式。
由於是三個地區的三個方程的兩種效應的估計,涉及的方程估計與檢驗結果較多,所以我們僅以西部地區為例,其它地區的情況我們將直接給出相關結果。
1、西部地區:
經過Hausman檢驗方程(1)為固定效應模型,其具體結果如下:
T值 (1.668) (0.121)
=0.7051
經過Hausman檢驗方程(2)為隨機效應模型,其具體結果如下:
T值 (8.44) (5.12)
=0.81
命題3方程為固定效應模型:
T值 (1.51) (1.2) (18.68)
=0.93
由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西部地區經濟與教育的協調發展程度並不理想。經濟增長與教育投入的增加之間的相關性並不顯著,方程中參數的估計量並未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教育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也並不明顯,其中無論是包括小學與中學在內的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均不顯著。但其教育投入與教育的發展之間的相關性明顯,而且教育總體水平的發展存在著時間上的累積效果,這一點與教育產業的發展是相符的。因此,西部地區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存在著教育投入的不足以及教育產業的培養效率與人才轉化的有效性較低等弊端。
2、中部地區:
中部地區的具體情況如下表:
從中部地區FE模型的估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由經濟增長到教育投入的增加與從教育投資的增大到教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均顯示了明顯的正向相關關系。而且其中的滯後效應亦較為明顯。而從方程(3)的估計來看,教育水平的提高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並不清晰。其中基礎教育以及中等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並不顯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關系雖然明顯,但絕對值較小。因此,中部地區的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亦並不協調,存在著教育效率偏低的可能。
地區 相關關系方程 結 論
中部
=0.96 T值 (3.19) (9.35)
(固定效應)
相 關
=0.86 T值 (5.09) (10.85)
(固定效應)
相 關
=0.93 T值(1.65) (-1.95) (4.08) (7.34)
(固定效應)
較 弱
3、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的具體情況如下表:
地區 相關關系方程 結 論
東部
=0.98 T值 (4.17) (13.4)
(固定效應)
相 關
=0.90 T值 (1.31) (22.1)
(固定效應)
弱
=0.97 T值(3.15) (0.55) (4.74) (14.75)
(固定效應)
相 關
東部地區的估計結果顯示,東部各個省份的教育投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顯著。然而教育發展水平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教育投入之間的相關關系並不明顯。這一點與我國的現實並不矛盾。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加速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辦學主體的放開與教育收費制度的改革,使得東部發達地區的教育經費的來源日益多樣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與經濟的進一步增長之間的相關關系較為顯著,但其中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正面作用明顯,而職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較弱。
六、若干結論
本文關心的問題是中國教育與經濟協調關系的區域特點,通過以上的實證分析,我們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與教育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關系並不協調,具體而言:
第一、從教育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教育與經濟發展在東、中、西部的情況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從地區層面來看,西部地區經濟增長與教育投入以及教育水平提高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關系不強,說明政府的相關教育投入以及不同的教育投入策略的不合理以及教育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化能力較弱;中部地區則不僅教育投入與經濟增長關系密切,而且其教育投入向教育資源的轉化能力強於西部,但教育資源的經濟轉化能力依然不強;與此相對,東部地區盡管教育投入到教育水平提高之間的轉化能力較弱,但較之中西部地區而言,其總體的相互協調關系已經得到明顯提高。
第二、從總體的橫向來看,無論那個地區教育投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關系都相對較強,說明政府對於教育產品的供給行為是有利和適當的;教育投入對教育水平變動的影響則是中部強,東西部均較弱;但是對於教育向經濟轉化能力而言,從西部到東部體現出了逐漸增強的趨勢。這告訴我們,教育與經濟作用的不同環節,不同地區的發展進度不同。教育發展水平的差異並不完全來自於投入的差異,教育投入的實現以及教育向經濟生產能力的轉化方面的差距也是明顯的。不同層次教育水平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並不相同,但中等職業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均處於較弱的地位。
第三、從時間的方向上看,上述不同地區的相關關系的特點隨著時間的延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有增大的跡象。這說明我們對教育經濟協調發展問題的看法還不夠全面,時至今日仍然存在著只重投入不重管理,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情況存在,及時的判斷在中國教育投入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協調情況對於經濟發展與教育產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基於以上實證結論,我們提出以下幾點:
其一、教育與經濟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協調發展的。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合理均會導致整個發展的不協調。因此,政府應該從作用機制入手,理清相互作用的機理,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相關政策。
其二、從實證分析中我們得出,如何有效的將現有的教育投入合理的利用,增強投入向提高教育水平的轉換是解決目前教育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其三、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特別是西部地區教育資源向生產能力的轉換是我們在西部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約翰•伊特韋爾等《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第2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81年。
李斯特F.List):《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61年。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冊,中譯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張鐵明:《教育產業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厲以寧:《教育經濟學》,北京出版社,1984年。
蔡增正:《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計量分析》,《經濟研究》,1999.2
葉茂林等:《教育對經濟貢獻的計量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1
林勇:《我國教育與經濟增長協調發展關系及實證分析》,《教育發展研究》,2003.6
孫彩虹:《區域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證分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10
姚益龍:《有關教育與經濟增長理論的文獻綜述》,《學術研究》,2004.3
李勇堅:《內生增長理論的歷史淵源及其現代發展》,《經濟論壇》
蔡增正:《西方經濟學的問題演進》,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
賴德勝:《教育與收入分配》,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陸根堯、朱省娥:《中國教育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1
李玲:《中國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低貢獻水平的成因分析》,《財經研究》,2004.8
Ⅳ 中國古代第一個論述教育與經濟的教育家是誰
這個問題要由專家來說了算,古代的東西反正誰也沒見過,誰是權威誰就可以定一個,因為標准掌握在專家手裡.
Ⅵ 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師說》
《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關系。《學記》主張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本學習和實際訓練相結合,既要擴大知識領域,又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書中用較多的篇幅,闡述「教」與「學」的辯證關系。認為只有通過「學」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學業方面的差距(「學然後知不足」),只有通過「教」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知識和經驗方面的貧乏(「教然後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進,看到貧乏,才能鞭策自己,從而得出「教學相長」的正確結論。《學記》重視啟發式教學(「開而弗達則思」),重視教學的循序漸進(「不陵節而教之謂孫」),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重視因材施教。主張從了解學生學習的難易,才質的美惡,作為啟發誘導的依據。主張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順序,並且提出一條積極性的教育原則,即要在學生不良的行為沒有發生前,引導他們向善的方面發展。並指出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要取長補短。《學記》賦予教師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嚴師和尊師的思想。《學記》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寶貴資料。書中在總結先秦儒家教學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教學原理,教學原則與方法,以及尊師重道的思想,對中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遺產之一。《學記》是以《大學》為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為其哲學基礎的。
Ⅶ 中國歷史上最早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關系的人是
孔子
孔子在《論語來 子路》中自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在次回答了庶富教的關系,首先是「庶」,要有較多的勞動力;再而是「富」,要使人民群眾有豐足的物質生活;最後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理論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紀。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先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教育家,認為先要抓好經濟建設以建立物質基礎,隨之而來的就應當抓教育建設,國家才能走上富強安康之路。
Ⅷ 從古至今的中國教育發展
中國教育歷史和現狀
中國自古有尊師重教的傳統。中國人尊崇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兩千多年前,孔子創辦私學,使平民受教育成為可能。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經典,是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主要內容。
中國學校教育歷經數千年,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約前2070—約前1600)就有了校、學等教育機構。在中國,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官吏,科舉制度是官府經過定期舉行的科目考試,擇優選取人才,分別任官的一種制度。科舉制度自隋朝(581—618)開始, 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歷時1300年。 現代意義的學校在中國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最早是外語學校、軍事學校和技術學校,當時的清政府還派遣年輕人到英、法等國學習軍事和技術。1912年,剛剛建立的中華民國(1912—1949)對封建教育進行了全面改革,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德、智、體、美「四育平均發展」的教育方針。
1949年11月,新中國成立一個月後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自此,在和平與安定的社會環中,教育開始了新的發展。從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間,中國建立起初具規模的學前教育、大中小學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統,實行全日制教育、業余教育、工作時間內安排專門時間系統學習等教育形式。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教育事業加快了改革與發展的步伐。教育體制改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全面啟動。改變了過去無法可依的行政管理方式,加強教育領域的法制建設,已頒布實施的有《學位條例》(1980年)、《義務教育法》(1986年)、《教師法》(1993年)、《教育法》(1995年)、《職業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8年)等6部教育法律,以及16項教育行政法規和200多件教育行政規章,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起來。
20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在制定改革與發展的全局戰略時,將科技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科教興國」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教育承擔著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任務。1999年6月,中國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決定以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深化教育體制和結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的功能將從傳播知識向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轉變。
在21世紀,中國的教育界在改革中不斷完善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學校教育系統,健全以職業資格教育為主的行業與企業教育系統,設置以文化生活教育為主的社會教育系統,在全國各個地區和各個行業形成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互溝通、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並舉、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的終身教育網路,為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勞動者提供開放的、多樣化的、社會化的受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