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天津歷史文化地理

天津歷史文化地理

發布時間:2021-03-05 17:55:33

❶ 天津市區有哪些歷史古跡

鼓樓、盤山、古文化街、黃崖關長城等等。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回國家答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❷ 天津市有什麼出名的古文化歷史嗎

天津有一條古文化街,真的是歷史文化悠久,裡面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景點,很多可以遊玩的地方,有空的時候可以去體驗看看

❸ 關於天津市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

1.A;
2.C;
3.ABCDE;
4.共四項:津門法鼓,鑼鼓藝術,相聲,京韻大鼓。

❹ 天津市武清區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基本概況
武清區位於天津西北部,地處京津兩市之間。面積1574平方公里。轄楊村、河西務、城關、崔黃口、王慶坨、梅廠、大良13個鎮,東浦窪、徐官屯、黃庄、豆張庄、聶莊子、上馬台、曹子里、大黃堡、大鹼廠、後巷、河北屯、下伍旗、雙樹、泗村店、大沙河、高村、白古屯、大王古庄、東馬圈、黃花店、大沙店、石各庄、陳咀、汊沽港、下朱庄21個鄉。縣人民政府坐落於楊村鎮。全縣總人口79.3萬人。
武清縣系濱海平原地區,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已探明的地下礦藏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地下熱水等。主要農產品有天津紅小豆;風味食品有楊村糕乾、城關豆腐絲等。
全區村以上集體工業企業1700餘家,具備了40個行業2000多種產品的生產能力,形成了紡織、服裝、工藝美術、地毯、製鞋、化工等骨幹行業。有外向型企業290家,其中三資企業33家,主要出口產品有地毯、服裝、鞋類、工藝美術品和腌製品、蘆筍罐頭等27類120種。全縣耕地近10萬公頃,主要農副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瓜菜及生豬、鮮蛋、果品、水產品等。全縣有集貿市場19個,季節性攤群市場20個,商業網點6700餘個,大型商場有武清商業大廈、縣第一、二百貨公司、楊村招商場等。縣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京滬、京山、津薊鐵路過境全長52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橫貫全境43公里。國家級公路干線有京塘線、京唐支線1、京唐支線2、京福線、京福支線、津同線、津圍公路、楊崔公路、津永公路、楊北公路、廊良公路、梅豐公路等12條,縣級公路14條,境內公路總長1383.8公里,實現了鄉鄉村村通公路。1991年12月,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武清開發區正式建立,總面積3平方公里,1992年7月建立了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
全區有各類學校1102所,高等學校有天津師范專科學校分校,天津醫學院楊村大專班,中等專業學校有武清師范學校、衛生學校、體育運動學校、職工中等專業學校,中學91所,小學483所,職中及各類成人教育學校524所,有幼兒園774所,學前一年入園率達100%。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99個。包括縣人民醫院2所,中醫院、結核病防治所、傳染病防治中心、葯品檢疫所等。縣有科技學會、協會、研究會210個,各種體育場所445處。縣城楊村有文化館、人民禮堂、工人俱樂部、圖書館、新華書店、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和田野藝術團。34個鄉鎮都建立了文化站。有影劇院10個。中幡、高蹺、獅子、龍燈、小車、少林、旱船、竹馬等民間花會達13種130多道。縣內有古遺址37處,古墓葬13座,其中泉州故城,黃花店無梁閣為市級保護文物。旅遊景點有港北森林公園、小於庄水庫、京杭大運河風景線、燕王湖游覽區和楊村小世界。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武清區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創新求實,實現了經 濟和社會事業的蓬勃協調發展。
(一)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綜合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和棉花產量分別佔全市四分之 一和二分之一。在全國首屆農林牧漁總產值百強縣(包括各大城市市轄區)排行榜中名列第 71位。先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棉花生產、平原綠化、菜藍子產品生產先進單位、94 年被國家確定為糧食生產大縣,逐步形成了城郊型農業發展格局。1999年,全區農業增 加值14(13.8)億元,農業商品率達到85%以上。
高效農業發展迅速。蔬菜佔地面積達到22.6萬畝,其中棚室菜面積2.24萬畝,年 蔬菜總產16億公斤,引進了一批名優特新品種,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果園面積達到8.1萬 畝,果品產量8142萬公斤,肉類總產量4.9萬噸,蛋類總產量4.7萬噸,水產品總 產量2.4萬噸。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付產品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初步建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生豬、 肉雞、肉鴨、肉牛、蔬菜、優質果品和淡水魚七大生產基地,一批具有一定帶動能力的農產 品加工企業初具規模。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大力推廣了防滲渠道、管灌、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農 機化水平明顯提高,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86.4萬千瓦,農機作業率達70%。小麥、玉 米的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二)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區村以上工業發展到1300家,職工14萬人,總資產65.5 億元。1999年全區工業實現增加值32.1億元。全區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骨幹企業 發展到180家,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7家,市級以上集團發展到27家,其中國家級集團 10家。 全區工業有19大門類、30多個行業、200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地毯、紡 織、化工、機械、服裝、製鞋、自行車等傳統主導行業, 並建起了新型建材、電子等一批 新興行業。創出了一批名優拳頭產品,有120多種產品先後在國內外各種博覽會、展銷會 上獲獎,150多種產品被評為市局級以上名優產品,其中巷虹牌地毯、牧歌牌獸葯、靚倩 牌皮衣等15種產品榮獲部級名優產品稱號。
(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第三產業已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對全區經濟 的帶動和服務作用日益突出。
1998年全區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3.4億元。商業、飲食、運輸、物資供銷、金 融保險、郵電六大行業是武清區第三產業的主導行業。全區有各類商業網點1.2萬處,從 業人員3.3萬人,各級各類流通組織發展到1萬多個。1999年社會商品零售額18.5億 元。全區各級各類市場發展到30多個,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到1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區 城為中心,專業、批發市場為主體、集貿市場為依託的市場網路。 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成 為京津地區重要蔬菜集散地。個體公路運輸業、餐飲業蓬勃發展。物資供銷業穩步發展。金 融保險、郵電通訊業快速發展。全區五行一社1998年末各項存款余額55.2億元,各 項貸款余額46.3億元。1998年郵電業務總量達到1.1億元。各類保險承保金額525 億元,保費收入9028萬元。旅遊業、房地產開發、信息咨詢業等新興第三產業長足發展。
(四)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突飛猛進。全區外向型企業已發展到200餘家,出口產品19大 類,300多個品種,產品行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地毯、服裝、製鞋、工藝品、 化工、草柳編織品紙製品六大骨幹出口行業和蘆筍、腌製品、畜禽加工三大農業出口創匯基 地。1999年,全區外貿出口供貨額達到35.5億元。全區自營進出口企業發展到19家 創匯9200萬美元。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到1998年底,已吸引歐美和東南亞等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全區三資企業已發展到276家,協議投資總額6.6美 元,外資到位率達96%。
(五)開發區建設成績斐然。武清開發區是國家1991年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 於城區西北側,緊臨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第一出口,規劃總面積24.8平方公里,首期開發 6.4平方公里。經過幾年的建設招商,現已成為武清對外開放的龍頭和窗口。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投資環境優越.區內骨幹路網、排水、通訊、電力、供熱管線全 部貫通,自建了萬噸水源廠、220KV和35KV雙電源變電站、8萬門IDD的光纖數字通訊中 心、3座熱力站、兩眼溫泉地熱井等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0.8平方公里的多功能服務區, 1.44平方公里的生活區和12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坐落在開發區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武 清海關已正式開關。
(六)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區擁有各類科技人員1.4萬人,其中中 級以上職稱的2500多人。區內有各級各類學校999所,其中中等專業學校3所。全區 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和幼兒教育先進縣。高考升學率達到54%. 全區文化體育設施1064個,農民業余演唱隊29個,業余劇團32個,民間花會130 多道,業余體育運動隊560多個。全區有醫療衛生機構74個,床位1086張,有醫護 人員2109名,其中醫師839名,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達到國家二級甲等標准。有廣 播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主幹網覆蓋全區34個鄉鎮。1998年全區農村已全部實現小 康,農民人均純收入3752元。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武清區位於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水系中下游,東與天津市寶坻縣、寧河縣搭界、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相連,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比鄰。東經1160。46 』 43 」 至 117。19 』 59 」 北緯 39。07 』 05 」 至 39。42』 20「。東西寬41.78公里,南北長65.22公里,北闊南狹。
【地形】
武清區地處華北沖積平原下端,地勢平緩,自北、西、南向東南海河入海方向傾斜,海拔高度最高13米,最低2.8米。 土壤的成土母質多為永定河和北運河的沖積物,土壤均為潮土,土層深厚,具有多宜性特點。
武清區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日照長,乾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晝暖夜涼,溫差大;冬季寒冷,北風多,日照少,降水稀少。年平均氣溫為11.6度,1月平均氣溫為-5.1度,7月平均氣溫為26.1度。年平均降水量為606毫米。無霜期212天。
土地資源:全區區域面積15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7萬畝,占土地面積的58%。土壤分為砂性土、壤質土、粘性土三大類。土質疏鬆肥沃,宜於農業生產。
氣候資源: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1.6度,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705小時,平均無霜期212天,平均年降水量606.8米。
水資源:境內有永定河、北運河、青龍灣河、排污河4條一級河道和龍河、龍鳳河故道、北新河等7條二級河道、縱橫區境269.7公里,年徑流量4.2億立方米。境內平均年產水量1.5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5億立方米。可開采量1億立方米。區內有上馬台、小於庄和黃庄三座水庫,總蓄水量3600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雜糧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油料、棉花等。蔬菜又分為白菜類、根菜類、綠葉類、食用菌類等11大類100多個品種。水果品種主要有蘋果、梨、桃、葡萄等。
礦產資源:區內已知的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地下熱水等資源。區境東北部的武清凹陷是天津市主要的儲油點構造之一、 油層多、儲量大、油質好。 地熱異常區面積為130平方公里,已成功開采了8眼地熱井,井口出水溫度為75度左右,水質弱鹼性,綜合利用前景非常可觀。境內西北部有較為豐富的優質煤儲藏。

行政區劃

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楊村街道、下朱庄街道、東蒲窪街道、黃庄街道、徐官屯街道、運河西街道、梅廠鎮、大鹼廠鎮、崔黃口鎮、大良鎮、下伍旗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河西務鎮、城關鎮、東馬圈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河北屯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咀鎮、豆張庄鄉、曹子里鄉、大黃堡鄉、高村鄉、白古屯鄉。

歷史沿革
2000年,武清區轄17個鎮、17個鄉:楊村鎮、崔黃口鎮、河西務鎮、王慶坨鎮、城關鎮、梅廠鎮、大良鎮、下伍旗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東馬圈鎮、石各庄鎮、汊沽港鎮、大鹼廠鎮、黃花店鎮、河北屯鎮、徐官屯鄉、東蒲窪鄉、黃庄鄉、豆張庄鄉、聶莊子鄉、上馬台鎮、曹子里鄉、大黃堡鄉、後巷鄉、雙樹鄉、北蔡村鄉、大沙河鄉、高村鄉、白古屯鄉、下朱庄鄉、陳嘴鎮、大王古庄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814752人,各鄉鎮街道人口(人): 楊村鎮 92871 梅廠鎮 18204 大鹼廠鎮 20108 崔黃口鎮 34658 大良鎮 26069 下伍旗鎮 25095 南蔡村鎮 24473 大孟庄鎮 22911 泗村店鎮 16728 河西務鎮 24982 城關鎮 26337 東馬圈鎮 15074 黃花店鎮 23659 石各庄鎮 21410 王慶坨鎮 36270 漢沽港鎮 33913 徐官屯鄉 13415 東蒲窪鄉 24403 黃庄鄉 20839 豆張庄鄉 21644 聶莊子鄉 12968 上馬台鄉 16381 曹子里鄉 22085 大黃堡鄉 17290 後巷鄉 19911 河北屯鄉 31388 雙樹鄉 15372 北蔡村鄉 17422 大沙河鄉 15701 高村鄉 17756 自古屯鄉 21304 大王古庄鄉 20899 陳咀鄉 29329 下朱庄鄉 11851 武清農場虛擬鎮 2032

2001年底,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運河東街道、運河西街道、南湖街道、北嵐街道、鳳河街道、泉州街道,大良鎮、崔黃口鎮、梅廠鎮、南蔡村鎮、河西務鎮、河北屯鎮、大減廠鎮、下武旗鎮、城關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東馬圈鎮、泗村店鎮、大孟庄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嘴鎮,白古屯鄉、高村鄉、豆張庄鄉、曹子里鄉、大黃堡鄉。
2004年初,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楊村街道、運河西街道、徐官屯街道、下朱庄街道、黃庄街道、東蒲窪街道,東馬圈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陳嘴鎮、梅廠鎮、上馬台鎮、崔黃口鎮、河北屯鎮、下伍旗鎮、大良鎮、大鹼廠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河西務鎮、城關鎮、大王古庄鎮,豆張庄鄉、大黃堡鄉、曹子里鄉、高村鄉、白古屯鄉。

❺ 天津古文化街的地理環境

古文化街位抄於南開區東北角襲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長687米,寬5米,系商業步行街。天後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航女神。傳說她是福建人,姓林名默,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後人敬為女神。元時京城每年需北運大批糧食,先從海路運抵天津,然後再轉河運至京城。元政府為祈求航海安全,便將護航女神崇為天妃,並在沿海城鎮建起天後宮。天津的天後宮建於公元1326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介紹天津的歷史變革,陳列著各種民俗風情實物。皇會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游此會而得名。傳統的演出場所在天後宮前的廣場以及宮南、宮北一帶。古文化街建成後,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辰吉日)在此舉行盛大的皇會,表演龍燈舞、獅子舞、少林會、高蹺、法鼓、旱船、地秧歌、武術以及京戲、評劇、梆子等。

❻ 天津的地理位置(位於……),歷史文化(例如建成時間等),風土人情特色(例如天津人的性格等)

天津是我國第三大城市,北方第二大城市,中國長江以北經濟中心(北方經濟中心)。內
地處華北平原北容部。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經歷600多年,特別是近代,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近代中國看天津」,成為世人共識。
天津市共有54個少數民族,天津話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種,流行於天津及其周邊地區,特指以天津老城為中心的一個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天津方言島」內人們所說的方言。
天津是諸多曲藝形式發源、興盛和發展的地方。其中,天津時調、天津快板、京東大鼓、京韻大鼓、鐵片大鼓、快板書等曲藝形式是在天津形成;而京劇、河北梆子、相聲、評劇、評書、單弦、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是在天津興盛和發展的。相聲和京劇更是天津曲藝的重要代表。

❼ 天津人文地理歷史介紹有哪些

天津:十種文化的交融

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市,地處太平洋西岸環渤海彎邊的華北平原東北部,位於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商業都市和港口城市。天津建城600年來,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文化。對天津城市文化的形成以及多元化、兼容性的特點,進行簡要的剖析和闡釋,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天津地域文化是由海河文化、城廂文化、寺廟文化、移民文化、軍旅文化、漕運文化、商埠文化、碼頭文化、租界文化、慈善文化等10個方面融合而成的。

1、海河文化

天津的自然生態環境,是長期由河流淤積而形成的沿海平原。水是這座城市生成和發展的原動力。貫穿天津的海河,將北運河、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與渤海溝通起來,直接影響著天津的城市風貌和風土人情。天津城市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河海交匯形成的水文化。以此為濫觴,又派生出運河文化、漕運文化、碼頭文化、鹽商文化、港口文化及商埠文化。可以說:「水」是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第一要義。水文化的流動性,催生了天津都市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

天津從村落開始,就藉助與水密切相關的魚鹽之利而發展;隋煬帝開通大運河之後,天津又和黃河、長江水系相連,南糧北運以及鹽業的發展,使天津成為河海交織的航運碼頭,從而促進了漕運、商業、貿易的發展。天津在明清兩代是拱衛京師之門戶、河海轉運的樞紐、貿易繁茂的商埠。在當時,糧、鹽貿易為其兩大經濟支柱,而魚、鹽是天津兩項重要的財源。

2、城廂文化

老城廂是天津形成和發展的搖籃,從建城以來,直至20世紀20年代,老城廂始終是天津市的中心區。1901年,城牆拆除,在原址建成東南西北四條馬路。老城分四個居住區,即東北角、東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建築風格和道路形成各有不同。東北角和東南角多為商賈富戶,建築宏偉,院深宅大。而西南城區,地勢低窪,是貧苦百姓的居住地。因此素有「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賤,西門貧」之說。

城廂文化屬於上層儒雅文化,如果說:明正德十一年(1516),天津記載中的第一座官署園林——浣俗亭(築於戶部分司官署內),開創了天津上層儒雅文化建設的先河;那麼,天津城四面的門額——「拱北、定南、安西、鎮東」——和鼓樓上津門詩人梅寶璐撰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鍾聲」——則是天津儒雅文化的典型昭示。老城裡是文風鼎盛、名流薈萃之地,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文廟、問津書院、會文書院、中營小學等為天津教育的發展居功至偉。嚴修、張伯苓、林墨青、劉寶慈等教育家,在老城裡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這里有名人故居多處,如著名書法家華士奎、實業家范竹齋、古文字專家王襄、教育家馬千里、書法家孟廣慧、小說作家劉雲若等人的故居。還有大院宅第多處,如倉廒街徐家大院、北門里卞家大院、東門里姚家大院、府署街王家大院、南門里祁家大院、二道街於家大院、東門里楊家大院等

3、寺廟文化

有些學者認為,從信仰習俗層面分析,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原生點是媽祖崇拜,因而說「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城」。天津媽祖文化雖地位顯赫,但並不排斥異己、唯我獨尊,在天津,儒、道、釋等傳統文化以及外來宗教文化各行其是——以天後宮為代表的媽祖民俗文化、以祭祀孔子的文廟和祭祀關羽的武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大悲院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玉皇閣、呂祖堂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清真大寺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以及以望海樓、老西開教堂為代表的天主教文化等,在這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多元狀況。究其原因,一是天津地域文化成型發展時間不長,傳統的主流文化不足以罷黜百家,因而缺乏束縛力;二是在這座移民城市裡,土著人口較少,故而風俗與信仰處於混雜和互不相擾的局面。

舊時,天津民間信仰多種神靈,反映出天津地域文化兼容並包、異彩紛呈的特色。大批移民聚居津門,孤獨求助的祈福心理、畏懼災禍的避禍心理,加之各地移民來形形色色的神偶及其民間宗教傳說,就形成了天津民間的多神崇拜。隨著文明普及和社會進步,人們對諸神的信仰早已淡漠;但以寺廟為名的街巷,作為歷史文化的見證,卻仍活躍在人們的口頭上和記憶中。

4、移民文化

《天津衛志》載:「天津近東海,故荒石蘆荻處,永樂初始辟而居之,雜以閩、廣、吳、楚、齊、梁之民。」這是說,天津築城設衛之後,商販船家雲集,戍守軍旅常駐,流動人口激增。通過來往於三岔河口的無數船舶,天津城接納了漕運船民、移居商賈、墾戍軍士、破產農戶和外省務工人員,形成「五方雜處」的移民城市。1845年編寫的《津門保甲圖說》顯示,城內和北部、東部沿河一帶屬於城區范圍的居民中,土著居民為740戶,僅佔全城區總戶數的2·28%。這表明在天津城市人口中移民佔了絕大比重。另外,河北、山東、山西一帶的農民,成為天津移民的另一主流。

外來人口向天津的大規模遷移,為天津近代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下層移民提供大量人力——其謀生出路,一是進入天津近代工廠做工或到商店學徒;二是以碼頭苦力、人力車夫、家庭僱工、理發、垃圾清理、廢品回收為生;三是以沿街叫賣或手工修補為業;四是無業遊民和乞丐。中層移民——中小企業家、知識分子、經管人才和科技人才,他們薈萃津門,成為天津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上層移民——軍閥政客、清朝遺老,以及地方豪富商紳,由於失勢下野或逃避戰亂,紛紛遷入天津租界,為城市經濟注入了大量的貨幣資金,同時,又形成了獨特的「寓公文化」。總之,移民文化與天津原生文化的混雜和碰撞,南北交融,雅俗共存,形成了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天津社會生活的多樣化。

5、軍旅文化

十五世紀初年,明成祖朱棣在遷都北京時認為:臨近京畿的海濱無防,猶如庭戶無門,遂調來淮軍前來鎮守,並賜名天津,擴寨增防,按軍事建制設立天津衛。作為軍事衛所,戍守的軍士成為移居天津最早的居民。歷代屯田士兵、漕運水手,以及李鴻章駐津的淮軍、袁世凱在津訓練的新軍,都為天津地域文化增添著軍旅氣氛。造就了天津民俗尚武的豪氣和堅忍不拔的性情。

在明清兩代,軍人及家屬在天津是高度集中的群體。軍旅性格中堅忍不拔的硬性,與移民性格中燕趙慷慨的豪情相結合,就形成天津人的性格主調——豪爽直率、愛憎分明、疾惡如仇、見義勇為,以扶弱濟貧、打抱不平為尚。義和團攻打天津租界以及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都顯示出天津人勇猛頑強的性情。在天津歷來的慈善和公益事業上,典型地體現出天津哥們兒的俠肝義膽和古道熱腸。與此同時,也形成天津民俗好管閑事、火氣暴烈,甚至「逞強好鬥、滋事挑釁」的風氣。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就形成了早年青幫、腳行、混混兒等得以在天津碼頭獨霸一方的社會環境。

❽ 天津人文地理歷史介紹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倚京城,處在海河流域的下游,海河上吞九水,中連七十二沽,下游入海,大運河流經此地南下,居航運樞紐,為京畿門戶,總面積約11305平方公里,有152公里長的海岸線,是中國第三大城市。
天津雖然地處渤海之濱,但氣候仍帶有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明顯特點,四季分明,春日短且多風,夏日多雨、炎熱、秋季短促,冬季寒冷。清人張燾在其所作的《津門雜記》一書中,對天津的氣候及其對城市生態的影響,有一段極為生動的描述:「天津氣候,非冬即夏,所求春秋佳日絕少。二三月間猶寒氣不減,一如隆冬。每至首夏清和,今日體著重綿,明日手則揮扇,其立見炎涼如此。且有干風吹揚塵土,其勢甚狂,幾幾乎無日無之,人目盡眯,禾苗枯萎,所以常苦旱荒。夏秋之交,雨勢稍大,又防沖決,濕蒸炎熱異常。中秋節後,人猶袒背以行,無幾日,又行冬令,朔風驟起,木葉盡脫,便覺寒威徹骨,溪水結冰矣。居人非卧暖炕,擁煤爐,不足以過冬。」
天津平原的早期開發,大約開始於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此前天津的絕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其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北向南逐步推進的歷程。
1974年,天津考古工作者在天津北郊劉家碼頭發掘出的石斧、石磨棒以及後來陸續在武清、寧河、寶坻縣發現的石斧、石磨棒、石耜、石鏃等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說明了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群居的先民在該地區進行農耕和漁獵活動。
在天津平原的成陸過程中,黃河的三次北遷天津附近入海,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點已從考古發現的在張貴庄、巨葛庄、沙井子一線和白沙嶺、泥沽一線以及漢沽區雙橋子和塘沽區高沙嶺一線由於古黃河改道的淤泥作用和海生貝類動物在海潮推動下逐漸堆積而成的與今海岸線平行的三道貝殼堤中得到了證實。
戰國時期,天津平原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1956年,在天津東部張貴庄一帶考古發現的33座戰國墓葬中,陶制的鼎、豆、壺,夾雲母屑紅陶三足器,魚、鳥紋飾的陶壺,燕國的貨幣「明刀」等以及後來陸續發現的戰國遺址中鐵制的鑊、鋤、鏟、鐮、斧、鑿及陶制的魚網墜等,都足以證明在戰國時期,天津地區的農業、漁業及商業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特別是從居住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牆磚、筒瓦、板瓦和印有猛虎怒吼紋樣的瓦當等,說明了當時已有了華貴精美的房屋建築。
西漢時期,隸屬漁陽郡的泉州城(今武清縣東北城上村)建立,成為當時天津平原的政治、經濟和邊防中心,這也是早期城市在天津平原上的第一次城址選擇。
唐代,天津地區的河海沖要地位更顯突出。作為海河運輸中轉必由之路,「三會海口」之名出現,進一步說明天津作為港口城市的歷史特定職能。
五代之後,天津地區又成為宋遼南北對峙的前沿陣地。「寨」、「鋪」行政管理系統、軍事屯墾的出現及南北經濟交流的加強,推動了城市形成的歷程。
金元時期北京的定都,為天津城市的勃興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金王朝在此設「直沽寨」,奠定了天津城市發展的基礎。至今,「直沽」二字仍被廣泛地用為天津的代名詞。元朝時,大都的軍需民食,繁榮富庶,「無不仰給於江南」,因而漕運發達。直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漕船轉運樞紐和漕糧儲備基地,城市的載體功能亦隨之不斷加強。
為保障漕運暢通,元政府曾先後在天津建起兩座天妃宮,其中以海河三岔口處的天妃宮最為繁盛,促使了三岔河口一帶,特別是宮南、宮北大街的空前繁榮。元朝國子監祭酒張翥在《代祀天妃廟次直沽作》詩文中記載了當時糧船集中在三岔河口的盛況和祭祀活動的情景:「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入廟靈風肅,焚香瑞氣高。使臣三奠畢,喜氣滿宮袍。」由於天妃宮(後稱天後宮)建立的時間早於天津建城設衛,故又為後人留下了「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衛」的歷史佳話。
明清時期,天津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逐步成為中國北方最為繁榮的商業大都會。

❾ 有關於天津詳細的文化,旅遊,地理等的介紹嗎

建議:去位於天津西青區的楊柳青鎮去玩。

如果你想感受老天津衛人的生活,一定要去文廟附近的回古文化街。答那裡,你可以看到塑泥人,吃天津的十八街麻花,不過,地道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在和平路上的金街和天津火車站下一樓大廳都有,價格16元一屜。味道應該說不錯,畢竟是天津的百年老字型大小。當年,袁世凱進貢狗不理包子給天津,博得了老佛爺的好感。狗不理天津站店門臉的對聯:
山中走獸雲中雁 腹地牛羊海底鮮
不及名吃狗不里 饞倒宮中老慈禧

另外,天津市區為老城區,新建城區在天津濱海開發區。那裡你可以一覽大海的波瀾壯闊。俗話說:北京的四合院 天津的小洋樓 天津的洋樓的形成主要和近代天津開埠有關。近代天津作為外國政府在華的公館、外國租界所在地。小洋樓主要集中在天津的五大道和解放路赤峰道一帶,多為法式建築。

此外,如果時間允許,建議你去位於西青區的楊柳青古鎮看看,那裡有華北最大的石家大院。同時,楊柳青是我國四大畫板年畫的產地。總之,天津之旅開心吧!

楊柳青距離市區的距離不算遠,當日可以往返。

閱讀全文

與天津歷史文化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