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1945年在我國具有歷史性意義

1945年在我國具有歷史性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5 17:10:05

Ⅰ 使中國近代歷史發生了第一次巨變的重大歷史事件的重大歷史意義是什麼

中國近代史第一次巨變是 辛亥革命,其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專義上的資產階級屬民主革命,是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里程碑;辛亥結束了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的統治;宣告了封建君主專政不制度的結束和民國的建立;同時辛亥革命也是一聲思想解放運動,開啟了思想進步和民族覺醒的大門;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變化 ;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風氣的改變和人們的精神解放;最後辛亥革命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的勢力,為亞洲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提供了範例,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辛亥革命的另一個重大意義在於為日後接連開展的國民革命、共產黨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鋪平了道路,嚴格說來,後者應該是辛亥首義的接力,繼承和發展。

Ⅱ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歷史意義: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

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2)1945年在我國具有歷史性意義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十大戰役分別是:淞滬會戰,上高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長沙會戰,緬北滇西戰役,湘西會戰。

戰爭背景:

1、日本對外擴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便是其對外擴張侵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的迅速強大,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

1894年甲午戰爭後,中國與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日本利用條約中從中國奪得的賠款2.3億兩白銀中的80%來發展軍事,開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並把「大陸政策」定為基本國策。

1900年,因為庚子事變問題,日本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攻克俄國建立的旅順口要塞,並於對馬海戰中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更加加強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韓並合,更使日本有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入侵膠州灣的德國勢力,進而占據山東。1915年,跟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1927年,中國國民革命迅速發展,日本一面策劃「滿蒙」獨立,一面出兵濟南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有外務省、陸海軍省、參謀本部、關東軍及有關中國問題專家等人參加的「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確立了先佔東北、內外蒙古,進而侵佔全中國的擴張政策。隨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摺》,明確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擴張總戰略藍圖。《對華政策綱領》和《田中奏摺》的出籠,標志著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不可避免。

1928年6月4日,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專車開到皇姑屯車站以

東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叉點的橋洞時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橋下的炸葯炸得粉碎,張作霖身受重傷後不治身亡。這就是轟動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翌年義大利也加入這個協定,形成「柏林——羅馬——東京」的軸心國聯盟,標志世界法西斯國家侵略聯盟正式建立。

2、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3、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

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Ⅲ 為什麼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轉折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轉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提出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務。

2、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取得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3、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了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

4、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工作重點轉移的決策,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

5、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開始了系統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

6、這次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後兩年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標志著中國從此迸人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3)1945年在我國具有歷史性意義擴展閱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即是轉折也是起點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推動中國從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轉向逐步開放、從墨守陳規轉向全面改革,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

此次會議召開之前,我國剛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大動亂,「四人幫」也被粉碎,但我國積累下許多嚴重的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眾多冤假錯案期盼得到平反。

然而,當時中共中央的主要領導人仍然堅持「左」傾的指導思想(即「兩個凡是」的方針),由此還引發了一場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

於是,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全會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再徘徊中前進的局面,開始全面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

全會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並著重指出了毛澤東在我國長期革命斗爭中的巨大作用;

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要注意解決好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嚴重失調的要求;全會還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組織路線。

黨的重要文獻多次論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均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

1987年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提出了「兩次飛躍」思想,也點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始於十一屆三中全會。

即「第一次飛躍,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經過反復探索,在總結成功和失敗經驗的基礎上,找到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勝利。

第二次飛躍,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建國30多年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在研究國際經驗和世界形勢的基礎上,開始找到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開辟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

1992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指出「一九七八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全會形成的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承擔起艱巨的使命,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

1997年黨的十五大在論述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這次歷史性變化時,也有類似論述。

2007年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一九七八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這既肯定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轉折意義,又指明了全會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起點的價值。

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是在回顧總結新時期29年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時,開宗明義地作出這樣一個蘊涵廣闊歷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內容的精闢概括的。回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的歷史,可以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加深理解這一點。
1976年10月,我們黨和華國鋒同志一舉粉碎「四人幫」,從危難中挽救了黨和國家,但「文化大革命」遺留下來的政治、思想、組織和經濟上的混亂還存在,黨的指導思想上的是非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澄清,廣大幹部群眾強烈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理論、方針和政策,扭轉這十年造成的嚴重局面。正是在這樣的歷史關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沖破了「左」傾的觀念,明確指出必須完整、准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全會高度評價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中央領導同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講話中關於「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的重要論斷,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一個了不起的偉大覺醒。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以這次全會為開端的。我們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是從這次全會開始的。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由這次全會揭開序幕和開始起步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是以這次全會為起點開辟的。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理論武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這次全會前後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句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中國人民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在華國鋒主席領導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沖破了長期禁錮人們思想的許多舊觀念,擺脫了許多思想上的枷鎖和禁錮,振奮起偉大的革新創造精神、開拓進取精神、實干興邦精神,激發出空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社會主義中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理論和實踐、科學評價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引領下,我國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創造了並繼續創造著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中國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嶄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中國共產黨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並以此為起點,堅定地依靠廣大幹部和群眾的集體智慧,從各個方面深入總結了歷史經驗,通過撥亂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中開創了黨的事業新局面,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並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和改善了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使黨贏得人民群眾衷心擁護,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Ⅳ 在中國近代史中延安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據地,勤勞勇敢的老區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延安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總後方,在物資極其短缺的情況下,廣大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延安是毛澤東思想從形成、發展到成熟的聖地。毛主席關於中國革命的政治路線問題、軍事問題、黨建問題、哲學問題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寫的。在這里,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就是在延安實現的。

延安在革命戰爭年代曾是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中樞和戰略後方,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運籌帷幄,作出了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這里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5)1945年在我國具有歷史性意義擴展閱讀

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原因在於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社會性質變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同外國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延安精神

Ⅵ 誰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19世紀初,大肆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國家是( )
A.美國
B.英國
C.日本
D.俄國
2.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B.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
C.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3.1860年洗劫和燒毀圓明園的是( )
A.日本侵略軍
B.俄國侵略軍
C.英法聯軍
D.八國聯軍
4.基督教在中國設立的最大出版機構廣學會發行的報刊是( )
A.《中國叢報》
B.《北華捷報》
C.《字林西報》
D.《萬國公報》
5.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反侵略斗爭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經濟技術落後
B.社會制度腐敗
C.思想文化保守
D.軍事裝備落後
6.鴉片戰爭後,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林則徐
B.魏源
C.龔自珍
D.王韜
7.太平天國後期,提出《資政新篇》這一具有資本主義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
A.洪秀全
B.楊秀清
C.洪仁玕
D.石達開
8.太平天國在1853年冬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 )
A.《天朝田畝制度》
B.《十款天條》
C.《原道醒世訓》
D.《原道覺世訓》
9.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規模較大的近代軍事工業是( )
A.江南製造總局
B.馬尾船政局
C.天津機器局
D.湖北槍炮廠
10.近代中國派遣第一批留學生是在( )
A.洋務運動時期
B.戊戌維新時期
C.清末"新政"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11.譚嗣同在戊戌維新時期撰寫的宣傳變法維新主張的著作是( )
A.《新學偽經考》
B.《變法通義》
C.《日本變政考》
D.《仁學》
12.嚴復將英國人赫胥黎的《進化與倫理》的前兩章翻譯為( )
A.《天演論》
B.《穆勒名學》
C.《原富》
D.《法意》
13.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是( )
A.《孔乙己》
B.《葯》
C.《狂人日記》
D.《阿Q正傳》
14.《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譯者是( )
A.李大釗
B.陳獨秀
C.陳望道
D.毛澤東
15.1925年國民政府將所轄各部隊統一改編為( )
A.國民軍
B.東征軍
C.國民革命軍
D.北伐軍
16.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侵略中國的( )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7.1935年中國共產黨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領導發動的抗日救亡運動是( )
A.五卅運動
B.一二•九運動
C.一二•一運動
D.一二•三〇運動
18.全國性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取得第一次重大勝利的戰役是( )
A.台兒庄戰役
B.昆侖關戰役
C.百團大戰
D.平型關戰役
19.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重要會議是( )
A.瓦窯堡會議
B.洛川會議
C.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D.中共六屆七中全會
20.1945年8月,毛澤東發表的號召對日本侵略者實行全國規模反攻的文章是( )
A.《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
B.《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
C.《論持久戰》
D.《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21.中國西藏和平解放的時間是( )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2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國共產黨在黨政機關中開展的"三反"運動是( )
A.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
B.反主觀主義、反宗派主義、反黨八股
C.反受賄、反貪污、反自由主義
D.反浪費、反行賄、反形式主義
23.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後,經濟上處於領導地位的是( )
A.私人資本主義經濟
B.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C.國營經濟
D.合作社經濟
24.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實現( )
A.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25.在農業合作化過程中,具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業合作組織是( )
A.互助組
B.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C.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6.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最主要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D.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27.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會議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8.1992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B.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
C.計劃為主、市場為輔的經濟體制
D.市場為主、計劃為輔的經濟體制
29.正式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會議是( )
A.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
B.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
30.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在改革開放後迅速發展,到2006年經濟總量已居世界( )
A.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1902年至1911年,在我國發生的愛國運動主要有( )
A.拒俄運動
B.收回利權運動
C.保路運動
D.抵制美貨運動
32.1911年,直接參與領導武昌起義的革命組織是( )
A.共進會
B.文學社
C.中華革命黨
D.中國國民黨
33.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屬於四大家族壟斷的大銀行有( )
A.中央銀行
B.中國銀行
C.交通銀行
D.中國農民銀行
34.1928年至1930年間,毛澤東撰寫的有關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重要著作有( )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B.《井岡山的斗爭》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對本本主義》
35.遵義會議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的新的軍事指揮小組成員有( )
A.毛澤東
B.朱德
C.周恩來
D.王稼祥
36.1946年8月,中共中央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的口號是( )
A.獨立
B.和平
C.民主
D.團結
37.1947年"五二〇"慘案發生後,國統區學生運動的口號是( )
A.反飢餓
B.反內戰
C.反獨裁
D.反迫害
38.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的戰略決戰是(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39.周恩來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正式宣布,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是實現( )
A.工業現代化
B.農業現代化
C.國防現代化
D.科學技術現代化
40.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提出,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可能分為( )
A.落後的社會主義
B.先進的社會主義
C•不發達的社會主義
D.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論戰取得勝利的重要意義.
4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中間勢力以及中共爭取中間勢力所必需的條件.
43.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統治區政治、經濟危機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44.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問題和考驗.
45.1979年3月,鄧小平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及堅持這些原則的重要性.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47.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有哪些理論貢獻?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A.《望廈條約》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

2、振興中華的口號的提出者是() A.孫中山 B.周恩來 C.魯迅

3、近代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是()A.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4、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是( )A.井岡山土地法 B.興國土地法 C.《中國土地法大綱》

5、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存在的「左」傾錯誤是中國革命受到嚴重挫折,它是()

A.瞿秋白的「左」傾盲動錯誤 B.李立三的「左」傾冒險錯誤 C.王明的左傾教條錯誤

6、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得到農民衷心擁護的原因是( )

A.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B.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C.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 D.進行了土地革命

7、八路軍129師師長是()A.林彪 B.賀龍 C.葉挺 D.劉伯承

8、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第一個重大勝利的戰役是( )

A.平型關戰役 B.台兒庄戰役 C.百團大戰

9、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同頑固派作斗爭應堅持的原則是( )

A.抗戰、團結、進步 B.有理、有利、有節 C.減租減息

10、1941年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A.反對主觀主義 B.反對宗派主義 C.反對黨八股

11、將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

相結合所創造的理論成果,正式命名為毛澤東思想的會議是( )

A.六屆六中全會 B.六屆七中全會 C七大 D七屆二中全會

12、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地點是( )

A.北平 B. 延安 C. 西柏坡 D.上海

13、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主要是因為()

A.全國大陸已基本解放 B. 黨的工作重心需要轉移

C.中共即將成為執政黨 D. 資產階級准備向黨進攻

14、以宋慶齡為名譽主席的民主黨派是()A.民盟 B.民建 C.民革 D.民進

15、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的領導人是()A.劉鄧 B.陳粟 C.陳謝

16、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即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完成的標志是()

A.抗日戰爭 B.解放戰爭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7、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時間是()A.1945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66年

18、中共「八大」明確提出當時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 )

A.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B.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把中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C.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D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

19、1961年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提出的對國民經濟實施的八字方針是()

A.調整、改革、整頓、提高 B.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C.調整、鞏固、改革、提高 D.調整、改革、充實、提高

20、出現西方國家對華建交熱是在( ) A.1971年 B.1972年 C.1973年 D.1974年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中國近代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2、近代中華民族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另一個是推翻封建主義的壓迫,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富裕。()

3、中國工人階級政黨最早的組織是在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建立的。()

4、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中共二大的召開。( )

5、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戰爭。( )

6、1921——1949年中國存在的三種主要政治力量是地主階級、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

7、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8、1948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發動的四大戰役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作戰。()

9、「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10、新民主主義社會存在的五種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學習本課程的目的

2、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

3、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經驗

4、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四、材料分析題(10分)

1、材料一 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

——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

材料二 全國解放後,有些幹部甚至高級幹部貪圖享樂,大肆貪污國家財產。1951年破獲了原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專員張子善貪污公款摺合人民幣155萬元案。中國人民政府系統27個單位共查出貪污犯1670人,全國共查出貪污摺合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貪污犯15.5萬人。中國共產黨通過發動群眾行動,揭發和懲處了一批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被處死刑),黨風迅速好轉,幹部隊伍基本保持了艱苦奮斗、樸素廉潔的作風。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

回答:

(1)材料一中「糖衣炮彈」的進攻實質上指的是什麼?(1分)

(2)材料二反映了解放後幹部隊伍里發生了哪些嚴重問題?(4分)

(3)為粉碎「糖衣炮彈」的進攻,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於1952年在國家機關和企業中開展了什麼運動?有何歷史意義?(5分)

五、論述題(每小題12分,共36分)

1.為什麼說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國的歷史性巨變?它的失敗說明了什麼?

2.如何深刻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的成立以後的偉大歷史性轉折。

3. 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是歷史和人們的選擇?

Ⅶ 我國的歷史性跨越有何重大意義

時代場景的轉換,意味著歷史使命的更替.如果說上一個十年,面對蘇聯解體回、東歐劇變,在世界社會主義答運動陷入空前低谷之際,在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因不適應形勢變化紛紛下台之時,中國共產黨及其引領的中國道路以嶄新的面貌進入了新世紀,有力地肩起了社會主義的大旗;那麼這一個十年,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繁重復雜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社會主義中國能否從挑戰中艱難突圍,決定了這條道路是否更有生命力、更有說服力.

Ⅷ 中國有哪些歷史性的年代或有意義的年代日子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約四千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堯、弊、禹時期。
約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
約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都至殷。
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殷,西周時期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行政。我國歷史開始有確切紀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結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春秋時期開始。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任管仲為相。
公元前684年齊魯長勺之戰。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七國聯軍伐楚。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戰,宋襄公敗。
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楚軍大敗,晉文公稱霸。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稱霸西戎。
公元前597年晉楚邲之戰,晉軍大敗。楚莊王稱霸。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伐楚。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大敗吳軍,闔閭死。吳王夫差即位。
公元前475年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封建社會。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
公元首403年韓、趙、魏三家被立為諸侯。
公元前359年(一說,前356年)商鞅在秦變法開始。
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孫臏大敗魏軍。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
公元前284年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
公元前283年藺相如完壁歸趙。
公元前279年田單用火牛陣攻燕,恢復齊國。
公元前278年詩人屈原投汨羅江。
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實行遠交近攻計。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秦白起大破趙括。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趙,大破秦軍。
公元前256年秦滅周。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親政。
公元首227年荊軻刺秦王失敗。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滅六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稱始皇帝,建立郡縣制。
公元前213、前212年奏始皇焚書坑儒。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趙高立二世皇帝。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劉邦、項梁起兵。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項羽大破秦軍。
公元前206年劉邦滅秦。劉邦被封漢王。西漢紀年開始。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項羽自殺,劉邦稱帝。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在白登被圍。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殺韓信、彭越。
公元前188年呂太後臨朝。
公元前180年呂太後死,陳平、周勃迎漢文帝即位。
公元前167年緹縈上書,漢文帝廢除肉刑。
公元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
公元前138、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誘匈奴兵至馬邑。漢、匈之間戰爭開始。
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匈奴退至大漠西北。
公元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後回漢)。
公元前99年司馬遷下獄。
公元前87年漢昭帝即位,霍光輔政。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到長安,王昭君去匈奴。
公開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漢亡。
公元17—27年綠林、赤眉起義。
公元23年昆陽之戰,劉秀大破王莽軍,新朝亡。
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
公元67年漢使者從天竺取佛經回國。
公元73年班超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132年張衡製作地動儀。
公元166年第一次黨錮事件。
公元169年第二次黨錮事件,李膺、范滂等被殺。
公元184年張角領導黃巾軍起義。
公元189年董卓進洛陽。
公元190年關東州郡起兵討董卓。
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城。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曹操大致袁紹。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孫權、劉備聯軍大破曹軍。
公元214年劉備進占益州。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稱帝,國號魏。東漢亡。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公元222年彝陵(猇亭)之戰,劉備被陸遜所敗。
公元225年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獲。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
公元234年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
公元249年司馬懿殺曹爽。
公元263年鍾會、鄧艾攻蜀,蜀亡。
公元265年司馬炎廢魏帝,建立西晉,魏亡。
公元280年晉杜預、王浚等伐吳,吳亡。
公元291—306年八王之亂。
公元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義。
公元308年匈奴人劉淵稱帝。
公元316年匈奴劉曜攻佔長安,西晉亡。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東晉開始。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稱趙王。
公元354年桓溫北伐,到達灞上。
公元376年前秦苻堅統一北方。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苻堅大舉進攻東晉失敗。
公元399年孫恩起義。
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宋朝(劉宋),東晉亡。南北朝開始。
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
公元462年祖沖之創大明歷。
公元479年蕭道成稱帝,建立南齊,宋亡。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公元502年蕭衍稱帝,建立梁朝,南齊亡。
公元523年六鎮起義。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西魏、東魏。
公元548—552年侯景之亂。
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北齊,東魏亡。
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立陳朝,梁亡。字文覺建立北周。西魏亡。
公元531年楊堅稱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公元589年隋滅陳,統一中國。
公元605年隋建東都,開鑿大運河。
公元611年隋末農民大起義開始。
公元613年隋煬帝再征高麗失敗。楊玄感反隋。
公元617年瓦崗軍佔領興洛倉;李淵太原起兵。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隋煬帝被殺,隋亡。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東都。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唐太宗即位。
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取經。
公元630年唐滅東突厥。各族君長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贊干布結婚。
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則天臨朝。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次年任姚崇為相。
公元755年安祿山叛亂,顏杲卿、顏真卿發兵抵抗。
公元756年馬嵬驛兵變。唐肅宗即位。
公元757年張巡、許遠守睢陽;郭子儀等收復長安、洛陽。
公元762年詩人李白死。
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結束。
公元770年詩人杜甫死。
公元783年朱泚之亂。
公元805年王叔文改革(永貞革新)。
公元817年裴度、李愬想平定淮西。
公元824年文學家韓愈死。
公元835年甘露之變。
公元846年詩人白居易死。
公元874年王仙芝起義。
公元880年黃巢進長安,建立大齊政權。
公元907年朱溫稱帝,建立後梁。唐朝亡,五代時期開始。
公元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機稱帝。
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滅後唐,建立後晉,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
公元946年契丹滅後晉。
公元947年契丹改國號為遼。劉知遠稱帝,
建立後漢。
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後漢亡。
公元954年高平之戰,周世宗大敗北漢。
公元959年周世宗死。
公元960年趙匡胤稱帝,建立北宋,後周亡。五代結束。
公元986年北宋征遼失敗,楊業戰死。
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順起義。
公元1004年寇準保宋真宗親征,宋遼澶淵之盟。
公元1038年黨項族元昊稱帝,建立西夏。
公元1043年范仲淹實行新政。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開始。
公元1084年司馬光完成《資治通鑒》。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朝。
公元1120年方臘起義。
公元1125年金滅遼。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即位,南宋開始。
公元1130年鍾相起義。韓世忠在黃天盪阻擊金軍。
公元1140年郾城之戰,岳飛大破金軍。
公元1141年宋金紹興和議。次年,岳飛被殺害。
公元1161年採石之戰,虞允文大敗金軍。
公元1162年辛棄疾到建康。
公元1206年韓侂胄北伐失敗。鐵木真統一蒙古,稱成吉思汗。
公元1210年詩人陸游去世。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
公元1271年忽必烈稱帝,定國號為元。
公元1276年元軍攻佔臨安。
公元1279年元軍攻佔厓山,南宋亡。
公元1283年文天祥就義。
公元1351年紅巾軍起義。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明軍攻入大都,元亡。
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進應天,建文帝下落不明。
公元1403—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於謙率軍民保衛北京。
公元1457年奪門之變;於謙被殺害。
公元1510年劉六、劉七起義。
公元1565年戚繼光、俞大猷基本肅清倭寇。
公元1572年張居正輔改開始。
公元1593年李時珍去世。
公元1601年葛賢領導蘇州織工反稅監斗爭。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公元1619年薩爾滸之戰。
公元1625年楊漣、左光斗被閹黨殺害。
公元1626年蘇州市民暴動,顏佩韋等五人就義。寧遠之戰,努爾哈赤受重傷死。
公元1628年陝北農民起義。
公元1633年徐光啟去世。
公元1636年李自成稱闖王。後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
公元1641年李自成破洛陽,張獻忠破襄陽。徐霞客去世。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大順政權,入北京,明朝亡;吳三桂降清,清兵入關。
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史可法守揚州。
公元1647年夏完淳被害。
公元1652年李定國在桂林擊敗清軍。
公元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
公元1682年顧炎武去世。
公元1685、1686年雅克薩之戰。
公元1689年中俄訂《尼布楚條約》。
公元1690、1696、1697年康熙帝三征噶爾丹。
公元1764年曹雪芹去世。
公元1782年《四庫全書》修成。
公元1796-1805年白蓮教大起義。
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
公元1919年5.4運動
公元1945年抗戰勝利
公元1949年開國大典
公元1982年改革開放
公元2001年申辦奧運2008的主辦權成功

Ⅸ 1945年,中國能收復失地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1931.9.18是東北淪陷之恥辱日,「亡國奴」的鐵帽壓不倒有血性的中國人...救國救難與中華民族危亡時刻,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1937.7.7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災難日,華北告急,日本軍隊的鐵蹄,迅速踐踏著蹂躪著祖國母親的胸懷,慘無人道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獸性發作;讓遍體鱗傷的祖國母親欲哭無淚,起來!不願做努力的人們....
翻開近代一百多米年的歷史,我們驚悚的看到:倭寇始終覬覦著華夏這塊大肥肉,扶桑的不毛之地,資源匱乏其生存條件惡劣,隨著國力的提升,始終不忘劫取之道,早在明朝戚繼光就開始抗倭.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自鴉片戰爭以來,尤其是甲午海戰的失敗,助長了倭寇的囂張氣焰,國力軍力大幅提升,反觀我大清則是這割地 那賠銀,簽下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貧積弱,民不聊生,政府無能!「只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持久戰.論聯合政府,中華民族團結抗戰,艱苦卓絕浴血奮戰,八年!啊,八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多麼光輝燦爛,打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精靈,打出了中華民族的揚眉吐氣,打出了中華民族的超強凝聚力!人心齊,泰山移!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一往無前的精神!觀史必看治亂之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945年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永載史冊,但軍國主義的陰魂不散,解禁自衛權,妄圖走向外,在釣魚島攪混水,南海製造事端..「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要警鍾長鳴!強國強軍是硬道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愈加高大豐滿,勵精圖治的黨中央,我們亢奮,我們歡呼!我們加贊!加贊!

Ⅹ 1945年日本投降對中國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

1945年8月來15日正午,日本裕自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中國結束了帝國主義的侵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岡村雙手捧接投降書,簽上「岡村寧次」四個字,然後蓋章。

(10)1945年在我國具有歷史性意義擴展閱讀:

投降背景

1945年2月以後,雖然日本軍閥在豫湘桂會戰後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是由於經常受到來自於內地的美國空軍的攻擊,再加上太平洋戰場已日益吃緊,盟軍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於是為了消滅美軍在中國的飛機場以維持大陸交通線的通暢並早日結束中日戰爭以集中全力於本土防衛。

閱讀全文

與1945年在我國具有歷史性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