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茶葉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

茶葉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05 17:08:20

A. 急求茶的歷史和發展史

(一)、先秦(原始階段)
原始社會人類除了採集野果直接充飢外,也會挖掘野菜及摘取某些樹木的幼芽嫩葉和稻米一起放在陶制的釜鼎(鍋)內熬煮成粥,「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指的是茶葉作為葯用的開始;商周時期發展飲食茶葉;春秋戰國時期,茶葉已傳播至黃河中下游地區。

(二)、兩漢、魏晉、南北朝(南方飲茶已成風氣)

飲茶起源於巴蜀,始於西漢。漢代茶葉作為飲料食用,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兩漢時期,茶作為四川的特產,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並逐漸向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陝西、河南等北方地區傳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從西漢直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於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

到了魏晉、南北朝,飲茶之風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日常飲料。茶由巴蜀向中原廣大地區傳播,茶葉生產地區不斷擴大,飲茶從上層社會逐漸向民間發展。從晉代開始,佛教、道教徒與茶結緣,以茶養生,以茶助修行。從飲茶起就有了客來敬茶的禮節,到兩晉南北朝時,客來敬茶成了普遍的禮儀。兩晉南北朝,茶文學初步興起,產生了《荈賦》等名篇,中華茶藝亦於西晉時萌芽。

(三)、唐代(飲茶風氣傳播全國)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空前興盛的時期,也是我國古代茶業大發展的時期。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飲茶風氣普及全國。唐代飲茶盛行與佛教的盛行有很深的淵源,和尚坐禪,靠喝茶充飢提神,佛門茶事盛行,帶動信佛的善男信女飲茶,促進了飲茶風氣在社會上的普及。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封演認為禪宗促進了北方飲茶的形成,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
茶聖陸羽出現後,茶道興盛。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稱桑薴翁,又號竟陵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他潛心研究茶事,積十餘年心得,撰寫《茶經》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備的綜合性茶學專著,對中國的茶葉生產和飲茶風氣的傳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陸羽也因此被後人稱為茶聖、茶神。陸羽《茶經·六之飲》稱:「……以為比屋之飲。」《茶經》認為當時飲茶之風擴散到民間,都把茶當作家常飲料。不僅中原廣大地區飲茶,而且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飲茶,甚至出現了茶水鋪,「不問道俗,投錢取飲。」
中國的茶葉和飲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國外傳播的,特別是對朝鮮的日本的影響很大。

(四)、飲茶風氣的興盛(宋代)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的茶葉生產空前發展,飲茶之風非常盛行,特別是上層社會嗜茶成風,王公貴族經常舉行茶宴,皇帝也常在取得貢茶後宴請群臣以示恩寵。同時茶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自宋代始,「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夢粱錄》),「夫茶之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茶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為了評比茶質的優劣和點茶技藝的高低,宋代盛行「鬥茶」。「鬥茶」所用茶葉為餅茶,將研細後的茶末放在茶碗中,注入沸水,把茶末調勻,然後徐徐注入沸水,以茶筅擊拂,使茶湯泡沫均勻,從茶湯、泡沫的顏色和茶葉的香氣、滋味來評比高低。鬥茶,始於唐末福建一帶,「鬥茶,建人謂鬥茶為茗戰。」鬥茶促進了當時制茶技術的提高和飲茶方式的完善。
宋代飲茶風氣的興盛還反映在都市裡的茶館文化非常發達。茶館早在唐代就已出現,到了宋代則更為興盛,且裝飾雅緻,各有特色,茶具精美,茶葉品質眾多,樂曲聲悠揚,已具有渾厚的文化氛圍。
茶與文化(詩、書、畫、歌)的融合,在宋代特別突出,幾乎所有的詩人都寫過詠茶詩歌。宋代的畫家們也繪了許多反映茶事的繪畫作品,流傳至今的如《清明上河圖》反映當時首都汴京臨河的茶館景象,宋徽宗趙佶反映鬥茶場面的《文會圖》,描繪盧仝飲茶的《盧仝烹茶圖》。
到了元代,餅茶逐漸衰落,以散茶、末茶為主,制茶工藝已與現代蒸青綠茶的工藝差不多,民間大眾已大多飲用散茶。

(五)、飲茶風氣的鼎盛(明清)

歷史上正式廢除團餅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皇室提倡飲用散茶,民間自然蔚然成風,並將煎煮法改為沖泡法,這是飲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明代在茶葉生產上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創造,在綠茶生產上除了改進蒸青技術外,還產生了炒青技術,即採摘後的茶葉不須經過蒸熟,而是用熱鍋手炒殺青。其次是花茶的生產,花茶出現於宋代,當時是以龍腦香入茶。蔡襄《茶錄》提到:「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茶香。」南宋時有用茉莉花焙茶,到明代,許多花都可以用用來窨制花茶。再次是烏龍茶,大約在明中期就已出現於武夷山,後來傳播至閩南、潮汕及台灣等地。紅茶也是起於明而盛於清的,最早在福建崇安一帶,開始生產的是小種紅茶,後演變為工夫紅茶,其生產技術還傳播到安徽、江西各地。
明清時期在茶飲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藝」的完善。工夫茶是適應葉茶撮泡的需要經過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煉而成的品茶技藝,大約在明代形成於江浙一帶,擴展到閩粵等地,在清代轉移到閩南、潮汕一帶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享有盛譽。
明清時期的茶文化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成就,除了茶詩茶畫外,還產生了眾多的茶歌、茶舞和採茶戲。採茶戲大約在明代中期以後在江西的贛南九龍山一帶產生,至清代興盛起來,傳播到鄰省各地,這要算是明清茶文化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

(六)、中國茶葉再現輝煌(現代)

到清代後期,我國茶葉生產開始由盛而衰,十九世紀後半葉,我國年均產茶二十幾萬噸,出口茶葉十幾萬噸,出口量占當時世界茶葉貿易的80%以上,但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列強入侵,茶葉生產一落千丈。新中國成立後,政府高度重視經濟,茶葉生產有了飛速發展,我國的茶園面積佔世界第一位,產量佔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佔世界第三位,烏龍茶在日本歷久不衰,並在韓國和南亞深受青睞,花茶在中東和俄羅斯廣受歡迎。隨著科學的進步、工業的發達,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茶葉消費已開始向多元化和有益健康的方向發展,二十一世紀的共飲料的消費將有輝煌的前景。

B. 中國茶葉是如何改變世界歷史

其一,海上運輸的速度的變快,歸功於茶葉貿易的競爭。
18世紀,歐洲茶葉貿易被東印度公司壟斷。因為沒有競爭對手,所以他們的貨船運輸時間漫長,9個月甚至一年,才把茶葉運到英國。
我們都知道,茶葉的新鮮度是有期限的。所以,東印度公司運到的新茶成了陳茶,質量很差勁。直到19世紀,東印度公司的壟斷被打破,很多貿易公司開始爭著倒賣茶葉。
有了競爭,誰的運輸速度快,誰的茶葉就新鮮,誰賺的錢就多。
為此,貿易公司用了20年,研發出速度更快的貨船。比如,美國人生產的帆船100天就能從紐約開到廣州。當時最快的船就叫「茶葉快船」。直到今天,「茶葉快船」還是最快的帆船。

其二,培養了英國人喝茶的習慣,死亡率大幅降低。
十八、九世紀,英國城市化特別快,尤其是倫敦,人口密度大,排污系統落後,人們喝的水很不幹凈。
而且,英國的殖民地印度經常發生霍亂,很多從印度回來的英國水手,因為喝了當地不幹凈的水,把霍亂病菌帶回英國,最嚴重的一次霍亂死了5萬人。但英國人喝茶之後,就不容易得傳染病了。
我們都知道,泡茶必須用開水。水燒開,就把水裡的病菌殺死了。後來,為了防止感染傳染病,英國軍隊每次打仗時都會帶上茶葉泡茶喝。
其三,一個新產業由茶葉而誕生。
喝茶要用陶瓷的杯子,但18世紀之前,英國生產的陶瓷不好用,而且容易碎,根本做不了茶具。
但隨著喝茶的人越來越多,英國人為了研發堅固耐用的陶瓷,展開了一場工業競賽。到了18世紀中期,英國人終於知道怎麼製造瓷器了。
其四,茶葉甚至影響了英國的工業革命。
在沒有茶葉的時候,英國工人都比較窮,吃得不好,喝啤酒能補充點兒能量。這在工業化之前是沒問題的,因為那時候都是手工勞動,喝啤酒對工作沒什麼影響。
但到了工業化時代,都是機器生產,如果一個工人喝醉了,坐在飛速旋轉的紡紗機旁邊工作,這相當於玩命啊。

C. 中國茶為什麼說中國茶的歷史是悠久的,影響是深遠的

我國的茶文化對日抄本抹茶和其他國家的飲茶習慣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在茶道上我國的講究和寓意有很強的表現,在飲用水和茶品的季節和時間段也有很嚴格的要求,宋代起,茶在我國有很普及的影響,民間更有鬥茶的風俗文化,且收到貴族也有很強的喜好!而且茶作為我國古代一項出口的重要物品,更是影響到歐洲的上流社會,且各種茶有不同的醫療效果,對現代人也有很多益處和影響

D. 中國人喝茶的習慣對於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多大影響

在中國,茶已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人們把煎茶、品茶作為一種藝術。從古至今,中國各地都設有不同形式的茶樓、茶館等,人們在那裡,喝茶、吃點心、欣賞文藝演出,生活過的是有滋有味,怡然自得。而在中國南方,不但有茶樓茶館,還有一種茶棚,這種茶棚大多設在風景優美的地方,遊人一邊喝茶一邊觀景,享受著自然氣息。

各地嗜好不同,喜好喝茶的品種也不一樣。北京人愛喝花茶,上海人則喜好綠茶,福建人卻愛喝紅茶等。有些地方,喝茶時還喜歡往茶里放些佐料,如南方的湖南一些地方常用姜鹽茶待客,不僅有茶葉,而且有鹽、姜、炒黃豆和芝麻,喝茶時邊搖邊喝,最後把黃豆、芝麻、姜和茶葉一起倒入口中,慢慢地嚼出香味,所以不少地方又稱「喝茶」為「吃茶」。

在中國各地,喝茶的禮節也不一樣,在北京,主人端上茶來,客人應立即站起來,雙手接過茶杯,說聲「謝謝」。而在南方的廣東、廣西,主人端上茶後,要用右手指彎曲後輕輕地敲三下桌面,以示謝意,同時,在另一些地區,客人想繼續喝茶,茶杯中應留些茶水,主人見了會繼續加茶水,如果將茶水全部倒完,主人認為你不再喝了,也就不給你加茶水了。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自古以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必不可缺。因而,我國的飲茶習俗歷史悠久,而後,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我國優秀的傳統美德~

E. 茶文化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

茶文化的社會功能與作用
作者/出處:中國藝術品 日期:[1970-01-01 ]

程啟坤 著

國華茶文化是中華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對社會文明進步與經濟發展作用很大。在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如何進一步弘揚茶文化,發揮茶文化在大茶業中的積極作用,也是值得考慮的重要問題。

一、歷史的回顧

1、說起茶的發現,人們會自然地想到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然而把茶作為飲料、作為一種精神享受,真正有歷史記載的還應該從西漢算起,王褒《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和記載,充分證明了當時飲茶風俗的形成和茶葉市場的存在。東晉常璩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為貢品。魏晉南北朝時一些有識之士「以茶養謙」巳成風氣,如晉吳興太守陸納已養成只招待茶水的習慣,客來敬茶這也許是最好的例證。

2、唐代是歷史上比較興旺的朝代,陸羽《茶徑》系統總結了唐代及其發前的茶葉 生產、飲用的經驗,也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及其同時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視飲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范,而且非常講究飲茶用具和煮茶的藝術,可發說中國的茶道、茶藝從此產生。當時比屋皆飲的民間茶俗,乃至豪華隆重的皇室宮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詩詞與茶書畫,都是茶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集中表現。

3、到了宋代,茶葉生產進一步發展,飲茶更加普及,作為貢品的建州龍團鳳餅更是花樣翻新。宋徽宗皇帝趙舍著《大觀茶論》,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親自寫茶書的皇帝。跟隨其後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紛紛寫詩作茶畫。同時飲茶藝術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點茶」技藝進一步規范,「鬥茶」之風盛行,佛門茶事興旺,飲茶技藝也隨著佛教的傳播而迅速走也國門傳至海內外。

4、明清時代散葉茶迅速發展,多茶類的結構逐步形成,飲茶方法也從點茶發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來越講究,工藝精巧的紫砂壺、蓋碗瓷器茶具等也應運而生。客來敬茶、以茶待客風氣更為普及,都市茶館林立,利用茶館休閑、談生意已是平常事,茶館文化教育得到發展。

二、中華茶文化的內涵、形式和社會功能

1、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世界人類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意義十分深遠。茶文化是中華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極其豐富,包含著茶葉生產消費及其對人的精神生活產生影響的各個方面,簡而言之,茶文化教育是泄夭璧淖勻豢蒲в肷緇崢蒲Ш妥芎汀R虼耍

F. 茶葉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茶葉(a tea leaf)

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樹最早出現於我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西雙版納地區。但是有部分學者認為茶樹的原產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樹,而中國沒有。但他們不知中國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而且還有「茶樹王」。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葯學專著,自戰國時代寫起,成書於西漢年間。這部書以傳說的形式,搜集自遠古以來,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葯物知識,其中有這樣的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據考證: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說,遠在上古時代,傳說中的炎帝,親口嘗過百草,以便從中發現有利於人類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內多次中毒。但由於服用茶葉而得救。這雖然是傳說,帶有明顯的誇張成份,但也可從中得知,人類利用茶葉,可能是從葯用開始的。

據考察,「茶」字最早出現在《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時間大約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後,在此之前,「茶」是用多義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義是「苦菜」,上古時期人們對茶還缺乏認識,僅僅根據它的味道,把它歸於苦菜一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人們認識到它與一般苦菜的區別及其特殊功能時,單獨表示它的新字也就產生了。

茶與糧食,佔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於氣候等原因,當地並不產茶,官府為了增強控制少數民族的力量,對茶葉的供給採取限量,直接分配的辦法,以求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與此同時,官府不僅控制茶葉的供應,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換多數的戰馬,給兄弟民族帶來沉重的負擔,這就是歷史上的「茶馬互市」。

茶葉作為一種飲料,從唐朝開始,流傳到我國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地區,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了茶這種植物,最先利用了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如我國史籍所載,在未知飲茶前,「古人夏則飲水,冬則飲湯」,恆以溫湯生水解渴。以茶為飲則改變了人們喝生水的陋習,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於茶在歐美一帶,被認為「無疑是東方賜予西方的最好禮物」, 「歐洲若無茶與咖啡之傳入,飲酒必定更加無度」, 「茶給人類的好處無法估計」,「我確信茶是人類的救主之一」,「是偉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國飲茶及茶的生產和貿易,除朝鮮、日本以及中亞、西亞一帶是唐朝前後就從中國傳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紀以後,特別是近200年以來才傳入發展起來的。

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葯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飲茶始於中國。茶葉沖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出來。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干凈。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G. 茶葉是中國對世界的重要貢獻,並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材料一:茶葉產於我國南方。唐朝後

(1)唐朝中後期飲茶漸成風俗;茶葉成為邊境貿易的重要商品。
(2)利潤豐版厚,財政收入增加;促權進貿易發展;增強軍事力量。
(3)作用:茶葉成為中西貿易主要商品之一,茶葉貿易促進了世界市場的發展;茶葉貿易的利潤增強了英國等國的資本積累。原因: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19世紀茶葉在印度普遍種植,印度茶逐漸打破中國茶在貿易中的壟斷地位。
(4)原因:反對東印度公司的壟斷;北美人民反對英國高壓政策,維護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權利;影響:進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和英國的矛盾;成為引發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

H. 茶葉是中國對世界的重要貢獻,並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主題 茶葉與民族企業 「張一元」

(1)發展階段:①來從企業發展角度自:階段劃分階段名稱
1900——1925年創業階段
1925——1956年擴展階段
1956——1999年改制階段
1999年至今企業改革(與擴大)階段
②從企業性質角度:階段劃分階段名稱
1900——1956年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1956年至今國營(有)企業
a、1956——1999年國營(有)企業
b、1999年至今股份制企業
③從企業經營角度:階段劃分階段名稱
1900——1956年私營企業
1956——1999年國營企業
1999年至今股份制公司
中國經濟狀況:
(1)1900——1925:民族工商業進一步發展;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的鼓勵。
(2)1925——1956:民國政府對民族企業既鼓勵又壓制(四大家族);抗日戰爭對民族經濟的破壞;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民族工業曲折發展。
(3)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進入社會主義探索與曲折發展階段;計劃經濟體制;改革開放。

I. 茶葉的發展對中國的影響大不大

葉的發展歷史對中國的影響

自古就有「油鹽醬醋茶」一說,可見茶自古以來就和油鹽醬醋一樣重要。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樹最早出現於我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西雙版納地區。但是有部分學者認為茶樹的原產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樹,而中國沒有。但他們不知中國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而且還有「茶樹王」。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葯學專著,自戰國時代寫起,成書於西漢年間。這部書以傳說的形式,搜集自遠古以來,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葯物知識,其中有這樣的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據考證: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說,遠在上古時代,傳說中的炎帝,親口嘗過百草,以便從中發現有利於人類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內多次中毒。但由於服用茶葉而得救。這雖然是傳說,帶有明顯的誇張成份,但也可從中得知,人類利用茶葉,可能是從葯用開始的。

據考察,「茶」字最早出現在《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時間大約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後,在此之前,「茶」是用多義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義是「苦菜」,上古時期人們對茶還缺乏認識,僅僅根據它的味道,把它歸於苦菜一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人們認識到它與一般苦菜的區別及其特殊功能時,單獨表示它的新字也就產生了。

茶與糧食,佔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於氣候等原因,當地並不產茶,官府為了增強控制少數民族的力量,對茶葉的供給採取限量,直接分配的辦法,以求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與此同時,官府不僅控制茶葉的供應,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換多數的戰馬,給兄弟民族帶來沉重的負擔,這就是歷史上的「茶馬互市」。

J. 茶文化對世界有哪些影響

茶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有:

1、茶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茶是中外交流歷史中重要的中國元素,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

2、茶文化有利於中國經濟增長。茶文化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發展茶產業不僅有助推動經濟增長,更有利於貧困地區實現精準脫貧。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對於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著重要意義。

3、發展茶文化,既能提高茶農的經濟效益,也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品嘗者享受到茶香、味甘、色艷、形美,進而陶冶情操,增進精神素養。

4、茶文化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 ,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10)茶葉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擴展閱讀

茶文化具有以下特徵:

1、地區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2、歷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歷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 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

3、時代性

新時期茶文化融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閱讀全文

與茶葉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