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定的歷史文化
歷史
一、先秦時期
周赦王二十年(前295年),燕昭王在今市中心東五里建廣養城。因為幾條小河交匯,這片土地水草豐美,被燕昭王選來做牧戰馬之城,並沒有普通居民,又稱為空城。是為保定市區最早的城池。
二、漢晉隋唐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今市中心東北約五里建樂鄉城,置樂鄉縣,屬信都國,保定始設縣;又有樊輿縣、樊輿候國,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子樊輿侯劉修的分封地;新莽改稱樂丘,東漢廢。
西晉重置,屬高陽國;北魏新置清苑縣,與樂鄉縣同屬高陽郡;北齊清苑、樂鄉均廢入永寧,後改永寧為樂鄉;隋改樂鄉縣為清苑縣,屬河間郡;唐屬河北道莫州。
三、宋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保定為宋朝皇帝祖籍,宋祖陵所在地,改清苑縣為保塞縣,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易州滿城縣南境入保塞縣,並升保塞軍為保州。
淳化三年(992年),呼延贊、李繼宣先後知保州,築城關、葺營舍,疏浚一畝泉河與雞距泉水匯合流入保州城關。宋真宗趙恆曾在聖旨中說:「保州保塞縣豐歸鄉東安村,乃宣祖之舊里也。」
金天會七年(1129年)於保州設順天軍節度使。大定十六年(1176年)復保塞縣為清苑縣。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軍攻陷保州城,屠城,城廢。次年(1214年),保州移治滿城。
四、元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降蒙金將張柔由滿城移駐保州(今保定址),令賈輔、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為順天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易名保定路,轄七州(含十二縣)、八縣,共二十縣。十七年(1280年)置官領保定織染局。
五、明
明洪武元年(1368年)保定路改保定府。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移駐保定。明初年,設薊遼總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正德十年(1515年)設保定巡撫。嘉靖十年(1531年)建二程書院(院址今西大街路北),後改稱金台書院。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在府治西北建上谷書院。四十四年(1616年),在城東南角建清真寺。
崇禎十一年,保定總督從薊遼總督中析出,其獨立總督保定、山東、天津、登萊四巡撫之地[3]。
六、清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蓮池書院(今古蓮花池)。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於城內西南角建淮軍公所。
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天津至保定的電報線路完工。光緒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會在址舫頭東建基督教堂。光緒十五年(1889年)架設保定至西安的電報線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盧漢鐵路盧保段,次年一月通車。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保定創辦電話。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盧漢鐵路保(定)正(定)段通車。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建慈禧行宮,慈禧挾光緒帝來保駐蹕三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保定育德中學。該校曾為河北省同盟會機關駐地。同年,以蓮池書院藏書樓為基礎,建直隸省圖書館。
七、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為直隸省省會。1913年,廢保定府留清苑縣,省會遷至天津,清苑縣仍為范陽道治所。1914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1925年於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設保定自治市。
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廢保定道。隨即保定自治市亦被廢除。1935年,河北省會由天津遷回清苑。1937年9月,清苑縣城被日軍佔領。
1945年日本投降後,建立保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6年6月,河北省會由北平遷至清苑。1947年11月,河北省會又遷回北平。
1948年11月,解放軍進駐,建立保定市,為冀中行政公署駐地。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成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1日設立地級保定市和保定專區。以原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為保定市區域,清苑縣政府遷至南大冉。1954年9月改稱河北省政府改稱河北省人民委員會。
1958年4月28日,保定市降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保定遷至天津。
1960年5月3日,保定市第二次升為地級市,由河北省直轄,設路東區、路西區、清苑區、滿城區、完縣區。1961年5月23日,保定市再次降格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並路東、路西區為市區,清苑、滿城、完縣撤區設縣。1961年7月,設立新市區,1962年9月,設北市區和南市區。
1966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天津遷回保定,保定再次成為新中國河北省省會。1968年2月,省會遷至石家莊。1968年8月,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第三次升為地級市,並改由省直轄,並將滿城縣劃歸保定市。1986年5月,清苑縣劃歸保定市。1994年12月,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並,組建新的地級保定市。
2014年,河北省《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將保定定位為「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養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為此保定規劃1149平方公里承接北京功能疏解。
2015年5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北市區和南市區合並為蓮池區;滿城縣、清苑縣、徐水縣,撤縣設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雄縣、安新縣、容城縣及周邊區域,成立河北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
簡介
保定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市境北臨北京市、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滄州市,南鄰石家莊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太行山東麓,地勢西高東低。
拒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東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人口1,155.24萬,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保定曾先後為清代直隸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會,素稱首都「南大門」,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1)古城保定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一、地理
保定位於中國河北省中西部,在太行山脈東麓。北鄰首都北京,南鄰石家莊市,西鄰山西省,東鄰廊坊市。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3°40'~116°20',北緯38°10'~40°00'之間。以平原為主。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均氣溫12.0℃。
境內地形分為山區(含中山區、地山區和丘陵地區)、平原與窪淀區。山區約占總面積的49.68%,最高山為阜平縣歪頭山,海拔2286米,此為駝梁山,海拔2281米。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7%,窪淀區約佔3.23%。
二、人口民族
1、人口
2016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1042.5萬人,比上年增加7.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11.2萬人,城鎮化率49.03%,比上年提高2.38個百分點。出生率12.18‰,死亡率5.79‰,自然增長率6.39‰。
2、民族
保定市境內主要民族為漢族,人口比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
三、社會事業
1、文化藝術
2016年,保定全市公共圖書館22座,總藏書量199.2萬冊;博物館、紀念館21座;文化館23座;鄉鎮(街道)文化站268個。全市公共文化設施5839個。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3%,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6%。
2、教育事業
保定在歷史上宋有州學、明有府學。 清代蓮池書院提倡新學,開創了中國教育改革史上的先河,為晚清時代培育了大批政治、軍事、法律、外交、工程、文、史、哲學等方面的人才。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推動了中國軍事教育與軍隊的近代化進程,是中國近代軍事人才的培養基地。
2016年,保定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2所,專任教師6426人,在校學生6.7萬人。普通中學419所,專任教師3.8萬人,在校學生50.5萬人。
小學1884所,專任教師4.3萬人,在校學生87.9萬人。幼兒園2428所,在園兒童36.5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78.2%。
Ⅱ 介紹一下歷史的古城;「保定」
保定
保定市始建於元代,位於華北平原中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保定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全國籃球城市、全國乒乓球重點城市,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入選2008中國魅力城市200強。
Ⅲ 保定的歷史
概況
保定市位於河北中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新型城市,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非常豐富,是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距離北京較近的淶水野三坡山清水美,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而白洋淀里飄飄揚揚的蘆葦絮,又給這個「華北明珠」增添了幾許捉摸不透的浪漫氣息。
保定歷史悠久,自古為京畿重地,是堯帝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燕、中山就在境內建都,具有三千多年歷史,保定之名,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秦漢至晉隸冀州、幽州。十六國時北燕在定州建都。隋設郡治,唐設河北道,宋設保州,元置保定路,明設保定府,大寧都司駐此。清雍正至民國初直隸總督署駐此。民國時是直隸督軍府,直隸軍閥曹錕的大本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晉察冀邊區首府。解放後至1968年是河北省省會。清代以來近300年間為河北(直隸)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之譽。
北宋時候,保定就是大城市了。只可惜它處在宋遼邊界,常年戰事不斷,千瘡百孔。歷史上,每次戰亂,打北京先打保定;保護北京,先清剿保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河北省政府在保定建立,保定為省會和省轄市。1958年,省會遷天津。1966年,省會由天津遷回保定。1968年省會遷石家莊。1994年12月,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為省轄市。歷史悠久、文化昌盛、名勝眾多 。市中心的古蓮花池是清雍正年間高等學府的所在地,是當時十大名園之一,園中古亭上的蓮葉托桃石雕據說是諷刺當年八國聯軍入侵時慈禧連夜脫逃的事兒;此外還有以出土了金縷玉衣而名噪一時的滿城漢墓、埋葬著清代四位皇帝的清西陵等。
地理位置
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地處京、津、石三角腹地,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河北省會石家莊125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
所轄區縣
保定歷史悠久,是堯帝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燕、中山就在境內建都,具有三千多年歷史,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區位優越,市場廣闊。京廣鐵路、京深高速縱貫南北,神黃鐵路、津保高速橫跨東西。隨著建設「大北京經濟圈」戰略構想的提出,從保定市向外擴展,在150公里半徑內,構成了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為主,擁有4000多萬人口的多層次、大容量消費市場。
保定市是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環海灣經濟開發區中的京、津、保三角地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總面積2.21萬平方公里,人口逾千萬,是河北人口第一大市。
保定市地理優勢明顯,交通發達,通訊便捷,開放條件優越。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莊125公里,直接可達首都機場、正定機場及天津、秦皇島、黃驊等海港。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縱貫市區,保霸鐵路、神黃鐵路將連通京九、京廣、津滬三大鐵路干線,使得保定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保定市自然物產、旅遊資源豐富,區域特色經濟發達,開發、貿易潛力巨大;教育、文化、科技、體育事業發達,文化底蘊豐厚,人才眾多。另外,保定建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1個省級以上開發區,高開區內設有海關、商檢和保稅倉庫,涉外服務體系健全。目前,保定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先後有1000餘家外商到保投資合作。
保定市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以30餘家在全國有影響的大集團、大公司為骨幹,如中國樂凱膠片公司、保定風帆集團、天威集團、天鵝化纖集團、寶碩集團、八達集團等,形成了機械、紡織、電子、輕工、化工、建材、汽車、礦產、食品、醫葯等十幾個主導行業。保定農業具有一定特色和規模,形成糧食、蔬菜、草莓、葯材、油料、畜產品 、禽蛋、水產品、果產品九大主導產業。近年來,全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縣域特色產業已具規模,一大批名優產品已打入國內外市場。
保定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文物大市,有很多歷史名勝古跡。如全國十大園林之一的古蓮池、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易縣清西陵、長信宮燈的滿城漢墓、「華北明珠」白洋淀、定州開元寺塔、冉庄地道戰遺址、國家級旅遊名勝風景區淶水野三坡等。作為文化名城,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優秀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歷史名人,如荊軻、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關漢卿等,我國近代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就建在保定市東郊,葉挺、蔣介石等都曾在此就讀;這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還曾是義和團活動的重要地區,北方辛亥革命的發祥地,省第一個共產黨支部誕生地,《紅旗譜》、《小兵張嘎》、《野火春風斗古城》等都記載著保定昨天的輝煌。
行政區劃
2005年,保定市轄3個市轄區、18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
保定市面積22159平方千米,人口1089萬人(2004年)。
新市區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 44萬人。郵編071051。
北市區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 29萬人。郵編071000。
南市區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 27萬人。郵編071000。
定州市面積1274平方千米,人口114萬人。郵編073000。
涿州市面積 742平方千米,人口 59萬人。郵編072750。市政府駐范陽西路。
安國市面積 486平方千米,人口 40萬人。郵編071200。
高碑店市面積 672平方千米,人口 57萬人。郵編074000。
滿城縣面積 734平方千米,人口 39萬人。郵編072150。縣政府駐滿城鎮。
清苑縣面積 953平方千米,人口 62萬人。郵編071100。縣政府駐清苑鎮。
易縣面積2538平方千米,人口 55萬人。郵編074200。縣政府駐易州鎮。
徐水縣面積 736平方千米,人口 56萬人。郵編072550。縣政府駐安肅鎮。
淶源縣面積2430平方千米,人口 26萬人。郵編074300。縣政府駐淶源鎮。
定興縣面積 714平方千米,人口 56萬人。郵編074200。縣政府駐定興鎮。
順平縣 面積 714平方千米,人口 30萬人。郵編072250。縣政府駐蒲陽鎮。
唐縣面積1417平方千米,人口 54萬人。郵編072350。縣政府駐仁厚鎮。
望都縣 面積 357平方千米,人口 26萬人。郵編072450。縣政府駐望都鎮。
淶水縣 面積1666平方千米,人口 34萬人。郵編074100。縣政府駐淶水鎮。
高陽縣面積 497平方千米,人口 31萬人。郵編071500。縣政府駐高陽鎮。
安新縣面積 724平方千米,人口 41萬人。郵編071600。縣政府駐安新鎮。
雄縣面積 513平方千米,人口 34萬人。郵編071800。縣政府駐雄州鎮。
容城縣面積 311平方千米,人口 25萬人。郵編071700。縣政府駐容城鎮。
曲陽縣面積1064平方千米,人口 55萬人。郵編073100。縣政府駐恆州鎮。
阜平縣面積2497平方千米,人口 21萬人。郵編073200。縣政府駐阜平鎮。
博野縣面積 331平方千米,人口 25萬人。郵編071300。縣政府駐博陵鎮。
蠡縣面積 652平方千米,人口 49萬人。郵政編碼071400。縣人民政府駐蠡吾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其他解釋
保定(561─565)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年號;
保定(1082年─?)大理段正明年號。
Ⅳ 保定古城有多少年歷史呀
保定市地處河北省中部,是一座有23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元明以來,歷為京南重鎮,畿輔要地。保定是1986年國務院命名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多少年來,這片土地滋養出大批的文學家、詩人、創作家、表演藝術家、書畫家和多種文化工藝人才,曾獲得「戲劇之鄉」、「中國民間音樂之鄉」、「中國民間特色藝術之鄉」、「雕刻之鄉」等多種稱號。這里曾是中國抗戰文學的重要發源地。這里還是新時期雙擁共建模範城的誕生地。這里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Ⅳ 有關古城保定的文章
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古城保定,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地帶,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1994年底,國務院批准原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並,組建了新的保定市。保定市統轄各縣(市)、區,總面積2.21萬平方公里,人口逾千萬,是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市,在環渤海經濟區域中層重要地位。保定市區位優勢明顯,開放條件優越。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莊125公里,直接可達首都機場、正定機場及天津、秦皇島、黃驊等海港。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深高速公路縱貫市區,即將建設的保霸鐵路、神黃鐵路、津保高速公路將連通京九、京廣、津滬三大鐵路干線,使保定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全市通訊暢達迅捷,電話已全部實現程式控制自動化;電力充足,有較高的供電能力和配電可靠率;生活服務設施齊全,醫療保健機械完善,文化娛樂場所眾多。保定市有豐富而獨特的自然物產資源,開發、貿易潛力巨大。西部山區蘊藏著50餘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東部的石油、天然氣、地熱等資源分布廣、儲量大、開采利用前景極為廣闊。同時,保定作為冀中著名的糧油產區,不僅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豆類等多種農作物,而且林果種類繁多,產量可觀,草莓、大棗、鴨梨、核桃、紅果等暢銷海內外。保定市崇尚文化,重視教育,科技事業蓬勃發展,人才濟濟。市區每萬人擁有科技人員居全省首位;文藝創作碩果累累,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保定文物基本,名勝眾多,易縣清西陵、滿城陵山漢墓、古蓮花池、直隸總督署、白洋淀、野三坡、涿州影視城等景色宜人,越來越受到中外遊客的青睞。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22所,在校生197.6萬人,教職工13.47萬人,專任教師10.34萬人。目前,全市共有高中階段及以下各類學校5112所,在校生179萬人, 教職工12.2萬人。其中,普通高中110所,在校生21.6萬人;普通初中555所,在校生48.9萬人;小學2902所,在校生70.3萬人;幼兒園1441所,在園幼兒24.3萬人;特殊教育學校24所,在校生1020人;中等職業學校80所,在校生13.8萬人。高校10所,在校生18.6萬人... 本科高校有:河北大學(省部共建)、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教育部直屬、211工程)、河北農業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司法部直屬)、河北金融學院、保定學院。
我的家鄉是古城保定,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和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幾年前的保定市,沒有幾條象樣的馬路,又窄又臟。晴天塵土飛揚,過路的人只好捂著臉走。下雨天就更別說了,一不小心,就會摔跤,騎自行車的人更加糟糕。而今天,馬路上是寬敞的柏油馬路,特別干凈,連一點兒塵土也沒有。今天,保定林立著一座座二三十層的高樓大廈,沒有了低矮的房屋。人們都住上了居民樓,生活在不斷提高,家裡增添了許多的「電傢伙」,利用這些東西,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和知識。
當新的世紀翩然來臨的時候,歷史的鏡頭,自然而然地聚集在正在發生變化的「老保定」身上。現存的保定老城區是古城漫長歷史的一個縮影和精華。路網改造、園林綠化、形象綜合整治、舊城改造四大工程同時開工,一個大手筆在保定古老的版圖上盡情地揮灑著現代人的渴望與激情。
恢復昔日的「蓮池十二景」;再現大慈閣「市閣凌宵」的美景;西大街恢復與保護性整修工程,讓青磚小樓、商鋪林立的西大街重現古城……古城就在一天天的改造中走回到從前,我們又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蓮葉,又感受到了那舊日的繁華……
保定也出了不少的名人:楊繼盛,字仲芳,別號椒山,生於1515年,河北保定容城縣人,明朝兵部員外郎。楊繼盛自幼家景貧寒,7歲喪母。繼母對他十分苛薄,幾歲便叫他去放牛。但孩童時的楊繼盛,看到跟他年齡相仿的孩子讀書識字,特別羨慕,三番五次懇求父親說:"我也要讀書"。父親說:"你讀書誰放牛哇?"小繼盛說:"我邊放牛,邊讀書。"父親只好答應。楊繼盛聰明過人,不僅文章做得好,而且卓識遠見,憂國憂民,立志報效國家,造福人民。後來楊繼盛考中進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後升兵部員外郎,很多大臣都賞識他的才華,敬佩他的為人。
明嘉靖年間,嚴嵩父子網路仇鸞等人,把持朝政,對外勾結敵寇喪權辱國,對內殘害忠良,欺壓百姓,侵吞庫銀,朝野上下對其恨之入骨,是明朝頭號大奸臣。楊繼盛不畏嚴氏父子權勢浩大,黨羽眾多,一直在與嚴嵩進行著殊死斗爭。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部首領俺答汗,率軍犯我大同,大同總兵仇鸞畏敵不戰,並以重金賄賂俺答汗,使俺答汗未損一兵一卒,便直逼北京郊外。在嚴嵩的授意下,幾十萬明軍屯而不戰,眼看著敵軍燒殺擄淫數日後,大搖大擺的離去。事後,仇鸞非但無罪,還晉升為太子太保,統領京營。隨之仇鸞又勾結外敵,以開"馬市"為名,與敵媾和。楊繼盛挺身而出,給嘉靖皇帝上《罷馬市疏》,直言皇帝:"互市者,和親的別名也。""我明朝地廣人多,只要奮發圖強,就一定能打敗敵人。"因朝中十有八九是嚴嵩黨羽,紛紛說楊繼盛的壞話,最後還是把楊繼盛貶到甘肅狄道縣當了名小小的典史(管緝捕、監獄)。
楊繼盛在狄道縣期間,興國除奸的壯志不減,他憂國愛民,為當地人民辦了許多好事。狄道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他很快同當地人民打成一片。此地十分落後,大部分居民不識字,他就開辦學校,選了一百多名孩子上學。孩子們家裡沒錢,楊繼盛就把夫人的首飾、衣服和自己的馬等值錢的東西賣掉,資助孩子們,當地人們尊稱他為"楊父"。
嘉靖三十一年,仇鸞的罪行敗露,沒等皇上治罪便死去。這時的明朝已是千瘡百孔,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到嘉靖三十二年國庫虧銀高達373萬兩。無奈,皇上便把楊繼盛召回京城,官封兵部員外郎。開始,嚴嵩千方百計拉攏楊繼盛入伙。楊繼盛不吃他那一套,並上書皇帝奏曰:"方今外賊唯俺答,內賊唯嚴嵩,未有內賊不去,而可去外賊者。"列舉了嚴嵩"十大罪狀"、"五大奸"。嚴嵩惱羞成怒,指使眾黨羽紛紛上書皇上,誣陷楊繼盛。嘉靖聽信饞言,將楊繼盛投入天牢。楊繼盛在獄中受盡酷刑,皮開肉綻。一些親朋好友偷偷給他送去蚺蛇膽止痛,楊繼盛卻斬釘截鐵地說:"椒山(楊的別名)自有膽,何蚺蛇膽為。"楊繼盛被打得遍體鱗傷,慘不忍睹,傷口腐爛。半夜他打碎瓷碗,用瓷片刮身上的爛肉,鮮血橫流,獄卒們看到都嚇得暈倒,楊繼盛卻面不改色。
楊繼盛在大牢里一直被關了三年,嚴嵩沒找到殺害楊的絲毫證據。此時,社會上聲討嚴賊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一些大臣和名流、俠士也在積極籌劃營救楊繼盛的良策。嚴嵩深知楊出獄後對自己的利害,於是想用借刀殺人計,除掉楊繼盛。一天,要斬處一批囚犯,嚴嵩便把楊繼盛的名字混在其中,昏庸的明世宗,哪知其中有鬼,只看了前面的幾頁,便批斬。人們聽說楊繼盛要處斬,四城百姓蜂擁趕到西市,為楊繼盛送行。沿街人山人海,哭聲震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楊繼盛昂首挺胸,視死如歸,當眾高唱: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這天是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初一。一代忠良楊繼盛年僅四十歲。
楊繼盛死後七年,嚴嵩父子被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徐階等人鬥倒。明穆宗登基後,為前朝冤案大臣平反,楊繼盛是第一人。追贈為太常少卿。
隆慶二年,直隸監察御史郝傑,在保定民眾的強烈要求下,上奏穆宗:"保定府是楊繼盛的故鄉,本地官吏和百姓請為楊繼盛立祠,以做永久的紀念,請求批准。"皇帝很快批准,並定名為"旌忠"祠。
楊公祠建於金線胡同,正殿三間,正中塑楊繼盛像,正殿兩旁各建碑亭一座,亭內各豎一碑,一碑刻楊繼盛劾仇鸞的《罷馬市疏》,一碑刻《劾嚴嵩疏》。清順治十三年,將清世祖福臨御制文兩篇刻碑立於祠內。楊公祠大門外有一牌坊,寫有"表",祠後另一牌坊寫"旌忠坊"。
金線胡同楊公祠建成後三十三年,人們認為此處風水欠佳,於是又在皇華館街建了第二座楊公祠(即旌忠祠),院中立有大學士孫承宗撰寫的《旌忠祠碑記》,前門有"昭代忠臣坊"一座。清康熙十年重修時,又增"成仁坊"一座。
啊!保定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作為我們21世紀的新主人,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做到努力,努力,再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祝願我們的家鄉保定會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昌盛
Ⅵ 為什麼說保定市文化古城
保定城建於宋代建隆元年(960年),復建於元代,位於華北平原中部,與北京、天津構專成黃金三角。素有「京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保定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全國籃球城市、全國乒乓球重點城市,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入選2008中國魅力城市200強。曾為河北省會。
Ⅶ 保定的古文化
「歷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在進行舊城改造中, 發現了三米多厚、具有千年歷內史的古代城市文化堆容積。 經初步考古發掘,在這一古文化層發現了古代房屋基 址、夯土牆基、排水管道等建築遺跡,出土了一批北宋時 期的定窯系瓷器,有送子觀音像、坐佛像、碗、盤等,還 有明代的蓮花石柱礎,元、明、清時代的青花瓷器等文物。 專家考證後認為,這些發現對研究古城保定的城市興 衰發展歷史,以及宋元以來的文化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料 和證據。其中宋代的文化發現,可以印證保定在北宋時期 建城後,舊城西大街一帶曾經商賈雲集,一派繁榮;在金 元時期的文化層之間,發現大片瓦礫和木炭堆積,是研究 金末蒙古人南下攻破保定後進行屠城的有力證據。此外, 這里所發現的不同朝代的瓷器,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當 時的社會風俗和定窯系的燒制水平。 在該文化層發掘現場,還發現了一條很深的地道。經 分析考證認定,這是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協生印書局為中 共北方局秘密印刷刊物、書籍和存放印刷機器的地下設施。 據保定市文物管理處介紹,協生印書局原是保定市首批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在進行舊城改造時被拆掉。
Ⅷ 保定作為歷史文化古城的實證
戰國時為中山國地。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新城縣置清苑縣,因清苑河得名專,系保定設屬縣之始。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置奉化軍(治清苑縣),天成三年(928年)升為泰州。
保定是堯帝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燕、中山就在境內建都,具有三千多年歷史,保定之名,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為京畿重地,元朝設郡,明朝建府,清朝為直隸總督署,此後一直是河北的政治 經濟 文化 軍事中心。
【秦上谷郡】
上谷 , 是古郡名。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 ,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 把河北中北部改為上谷郡 , 保定位於其中。後來保定成了河北的都會 , 人們就把保定稱為上谷。
【始建保州城】
宋淳化三年(992)李繼宣知保州,築城關,浚外濠,葺營舍,疏一畝泉河,造船運糧,保州始成都市。因處於宋遼邊界,宋、遼多次在這一帶發生戰爭。金代末年,保州城在戰亂中成為廢墟。
Ⅸ 保定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這里有什麼
保定三寶:」鐵球、醬菜、春不老「。後兩者就是槐茂醬菜。
槐茂醬菜是河北保定傳統的漢族名菜,其醬菜歷史悠久,醬菜工藝製作精良,品種豐富。槐茂醬菜開業於公元1671年(清康熙10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光緒29年,慈禧太後途經保定,品嘗槐茂醬菜後連聲稱好,並賜名「太平菜」。從此,槐茂醬菜身價百倍,當時,一斤(0.5公斤/千克)醬菜的售價高達1.7兩白銀(摺合人民幣500元左右)。
驢肉火燒
起源於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的漕河。在徐水縣以及保定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驢肉火燒的店鋪,完全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據《徐水縣志》載,徐水小驢肉在清雍正年間(1723—1735)即聞名於世。
白運章包子
能與天津「狗不理」包子齊名的是保定白運章包子,白運章包子鋪是名聲遐邇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創建於1919年,是白運章師傅以自已的名字開設的一家包子鋪。1958年,在全國大中城市包子質量評比中,白運章包子與天津「狗不理」包子雙雙奪魁。白運章包子是以肥瘦相間的新鮮牛肉、時令蔬菜為餡料,包子皮是用發面和燙面按一定比例製成。包子的特點是皮薄有筋道,肉餡鮮香,回味無窮。
馬家老雞鋪
馬家老雞鋪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一七九六年河北省河間縣果子窪村馬姓回族人在保定馬號真武廟胡同開設了制賣熟雞的家廚式作坊。馬家人始終秉承質量過硬、誠信經營、服務熱情的宗旨,最終冠絕保定熟雞行業。清末直隸總督李鴻章在保定時,就對此鹵煮雞贊不絕口。民國時期,國民黨高級將領曹錕、馮玉祥、宋哲元、萬福麟等都以曾吃過此雞為快。在一九八一年全國名特風味肉禽蛋製品優質產品評比大會上,馬家老雞鋪清真鹵煮雞和浙江金華火腿、蘇州五香醬肉等三十三種產品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
白肉罩火燒
白肉罩火燒,是河北保定的漢族名吃之一,起源於清末,在中華旅行社出版的《中華小吃》中,它赫然醒目。它還是保定名樓義春樓的主要名吃之一。提起白肉罩火燒,就能想到義春樓。「義春樓」開業於清代光緒年間,店主是張洛丙和張洛瑞。義春樓是清末民初保定的五樓之首,白肉罩火燒是它的招牌。1908年開業之時,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叔父愛新覺羅溥新親筆為名吃提了匾。據老保定傳說,義春樓的前身是座肉鋪,開始經營廉價的豬頭肉鍋罩火燒,很受窮苦勞動人民的歡迎。馮玉祥幼年時代,家境貧寒,進城時,吃不起大飯館,總到義春樓吃豬頭肉鍋罩火燒,對該飯館產生了好感。馮玉祥當上將軍之後,每次回到保定,必到義春樓吃罩火燒,有時還用大車拉上運到四里營營盤,讓官兵們一起品嘗。從此,義春樓的白肉罩火燒名聲大振。後來,梅蘭芳、侯寶林等藝術大師都曾前往義春樓吃過白肉罩火燒。
Ⅹ 保定的歷史
保定是堯帝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燕、中山就在境內建都,具版有三千多年歷史,保權定之名,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為京畿重地,元朝設郡,明朝建府,清朝為直隸總督署,此後一直是河北的政治 經濟 文化 軍事中心。
【秦上谷郡】
上谷 , 是古郡名。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 ,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 把河北中北部改為上谷郡 , 保定位於其中。後來保定成了河北的都會 , 人們就把保定稱為上谷。
【始建保州城】
宋淳化三年(992)李繼宣知保州,築城關,浚外濠,葺營舍,疏一畝泉河,造船運糧,保州始成都市。因處於宋遼邊界,宋、遼多次在這一帶發生戰爭。金代末年,保州城在戰亂中成為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