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物的起源
食物的起源和發展
人類早期的歷史,是一部以開發食物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結構,促進了社會向前發展,創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中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文化遺跡相當豐富,最著名的有屬於早期直立人的元謀人、晚期直立人藍田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頂洞人的化石等。這些古人類生活的時代在100多萬年至1萬年前,即舊石器時代,他們是一群群、一代代飢餓的獵民。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人類要與形體和力量上遠遠超出自己之上的許多動物搏鬥,龐大的犀牛、兇猛的劍齒虎、殘暴的鬣狗,都曾經是人類的腹中之物。其他溫順柔弱的禽獸,還有江河湖沼的游魚蝦蚌,就更是逃脫不了這些原始的獵人和漁人的搜尋了。 除動物而外,古人類更可靠的食物來源是植物,是長在枝頭、結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類果實和野蔬。在連這些果蔬一時也尋覓不到的時候,人類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轉向植物莖桿花葉,選擇品嘗那些適合自己胃口的東西。不知通過多少世代的嘗試,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價,才篩選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實。 在距今1萬年前後,隨著農業的發明和制陶術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到考古學家所說的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大地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數以千計,如星羅棋布,其中尤以黃河兩岸分布最為密集。黃土地帶和黃土沖積地帶,在距今1萬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有了一些原始的農耕部落,創造了粟作農業文明。這些農耕部落賴以生存的就是黃土與黃河,他們創造的文化被考古學家們分別命名為白家村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和北辛文化。人們熟知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正是在這些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仍然是以粟類種植作為獲得食物來源的主要生產手段。
⑵ 中國近代史的變遷(食物)
、中國食物發展的三個歷史時期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尋求食物的足跡,就成為人類歷史的進程。A.H.恩斯明格說過,食物不但影響了人口增長、城市建設、資源開發、居民遷移,而且還極大地影響著政治、經濟、軍事。食物發展早已存在,從人類最早的狩獵起步,到打制石器、加工食物,從用火熟食到釀造酒液,從鋤禾耕種到設施農業,都表明了食物的發展。按照食物生產的方式和能力,可將我國食物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即原始食物發展時期、傳統食物發展時期、現代食物發展時期。[1]
(一)原始食物發展時期
時期:1萬年之前一新石器時代。原始食物發展階段中,食物生產由原始農業方式進行,食物獲得能力極低,獲得數量也極不穩定,人類從事勞動的活動主要為採集野果和狩獵,人們在生產活動中逐步學會了種植作物和馴養動物。種植的「五穀」有稻、黍、稷、麥、豆,馴養的「六畜」有豬、雞、馬、牛、羊、犬等。原始食物發展階段,是人類應用遠古生物進化給人類帶來資源享用的最先階段,是人類食物發展的一次飛躍。在這一階段,由於人類勞動工具的限制,獲取動物性食物的能力要大大低於獲取植物性食物的能力。人類主要依靠獵取野生動植物為生,食物的種類極少,結構也十分單一。這一時期時間長、食物變化模式少,這是人們形成並一直至今仍在保持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習慣的主要原因。
(二)傳統食物發展時期
時期:從夏商周時期(公元前2l世紀)一19世紀。這一時期經過了三四千年時間,獲取食物的能力比原始時期有很大提高,生產工具已由石器過渡到金屬時代。為了種植水稻、灌溉農田,開始興修水利,農耕技術有進步,壟作、中耕選種、治蟲等農業生產技術相繼發明,獲取食物是社會主導任務,但此時食物生產工具簡單,產品單一,食物生產能力低下,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獲取食物的數量不穩定,仍以獲取天然食物為主,基本沒有食品加工產品。在這一階段的中期,即春秋至兩宋時期,長江以南地區的食物生產逐漸發展起來,國家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南方的水田耕作技術漸趨成熟。與此相適應的食物生產結構發生變化,水稻生產大力發展,成為糧食作物中總產第一的作物,小麥超過粟而位居第二位。在這一階段的中後期,大約在公元13世紀之後,由於擴大食物生產資源的需要,食物生產區域逐步向邊遠地區發展,食物生產的區間和空間增大,向西南、西北、東北等周邊地區移民開發,向內陸地區的丘陵、山地、草地擴展。並引進了玉米、番薯、馬鈴薯、花生等高產作物,使食物種類豐富。特別是這一時期的經濟逐步發展,物品交換逐步活躍,食物流通加強,食物生產區域也逐步形成。
(三)現代食物發展時期
時期:從20世紀開始——現在。現代食物發展是以現代工業化和現代社會經濟為基礎和動力的,是以現代食物生產體系、現代食品工業體系和現代食物營養體系為主要構架特徵的食物發展階段。上一階段的18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了食物生產技術變革,為現代食物階段發展打下了基礎。1850年,開始應用蒸汽機,1920年以後,以汽油內燃機替代了蒸汽機,食物生產走向現代時期,1908年我國出現了最早的機械製糖廠(黑龍江阿城糖廠)。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食物種類逐步向著廣譜性發展。現代的食物既包括植物性的各種糧食、蔬菜和果品,也包括動物性的肉類、奶類、蛋類和各種水產品等等。人們通過食用上述多種多樣食物,從中吸取必要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以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
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一是食物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糧食總產與單產成倍增長,畜牧生產率提高,主要食物生產數量增長遠快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食品工業體系逐步建立,逐步形成了由食品製造、食品加工、釀造、飲料等組成的食品工業生產分類體系;三是使用現代化的生產工具,即運用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工具和能源,大大提高了食物生產效率;四是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充分運用了現代社會經濟帶來的先進科學技術,並將科學技術滲透到食物生產的各個領域,顯著提高了食物生產中的勞動生產率;五是現代食物生產與社會需求及營養結構緊密結合,關系越來越顯現,由食物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影響營養的目標鏈式逐漸向營養引導消費,消費帶動生產的現代食物目標鏈式方向發展。
⑶ 美食的發展歷史
美食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美食,有了火美食就開始發展了,人民就知道做熟後越來越好吃,美食做的品種越來越好吃
⑷ 人類的祖先吃東西的進化過程是什麼
原始人類的進化過程和飲食變遷 1.南方古猿(距今400/300萬年~150/100萬年) 有些學者認為臘瑪古猿可能是最早的從猿到人過渡期間的動物,在臘瑪古猿之後出現了南方古猿。勞動和直立行走對於古猿和猿人有很大的影響。南方古猿可以分成2個主要類型:纖細型和粗壯型。所有的南方古猿都是腦子小、頰齒大和上下頜前突。古猿主要的食物是果實、嫩葉和一些可吃的植物根,特別是塊根,有時也吃些小動物或鳥蛋。 yY"XsQ y 2.能人或早期猿人 200萬年~175萬年前 恆泰健康網|專業醫生在線答疑|個性化營養健康中心\'@B M J#BnD5`VEc 能人是現在找到的最早的人屬成員,其年代定為200萬年到175萬年前。與南方古猿相比,能人的腦量已經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另一方面,牙齒和上下頜骨的構造也有所變化,顯示出對於食性改變(更多的以肉類為食)而產生的適應。在人類進化的歷史當中,由食草變為食肉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早期人屬只有在其食物中大大提高了肉類的比例,才能形成超過南方古猿的腦量。因為獲得肉食要比採摘野果和樹葉困難得多,在追逐和格殺野獸的過程中既要斗勇又要鬥智,不僅有利於使人類的體格變得更加強壯,而且大大有利於人類生存技能的發展。同時,肉食又使腦髓得到了更多的本身發展所必需的營養和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機體的演化、智力的開發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從只吃植物轉變到同時也吃肉……是轉變到人的重要的一步。」恆泰健康網|專業醫生在線答疑|個性化營養健康中心!Ec?|0l'{ 3.直立人 200萬年~20萬年前 恆泰健康網|專業醫生在線答疑|個性化營養健康中心9mCNY7Q!t5O 在中國,習慣上把直立人稱為猿人。直立人腦容量顯著增大,能製造較進步的舊石器,並開始用火,但體質上仍有較多的原始性。我國發現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均屬晚期直立人。 9q'Q2U"d%yY6IT^0S 火的使用和控制無疑是直立人文化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河圖挺佐輔》中記載:「燧人氏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火的利用使他們的食物發生改變,食譜擴大了:吃烤熟的肉;原來不能吃的植物,特別是某些植物的種子和塊根,經過火烤,變得可食;通過火的燒烤,有毒的食物變成沒有毒的,不好吃的食物變成好吃的,不容易消化的變成容易消化的了。因以火熟食,導致飲食生活的根本性改觀,縮短了食物消化的過程,增強了健康,幫助人類進一步從動物狀態中解放出來。火的使用「直接成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 對人類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有了火可以烹煮食物,必然會對人的體質進化產生重大影響:下頜骨不需要那麼粗大有力,牙齒也不需要那麼寬大鋒利,因此人的下巴頦兒就收縮進去了,牙齒也變小了;由於增加並改善了肉食,結果是進一步促進了腦的發育。 _i e0zI C#C t 當猿人學會了用火,就增強了自己抵抗敵人的力量,使自己更加能控制或適應自然;使食物更加豐富,生活更有保障;同時,也使自己的身體可以得到一些更好的養料。由於用火,猿人就獲得了新的知識,就更加有智慧,更加離開了動物的狀態,更加表現出人的性質了。恆泰健康網|專業醫生在線答疑|個性化營養健康中心 bt]p ^z7] 4.智人 距今25萬年 b_?5Q'U 智人分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 新人 兩類。我國發現的丁村人、馬壩人、長陽人、桐梓人均屬早期智人;河套人、資陽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山頂洞人均屬晚期智人。恆泰健康網|專業醫生在線答疑|個性化營養健康中心 w,Igh2oA$u 早期智人能夠製造較進步的石器工具,並能人工取火。早期智人使用的工具仍是石器,但是在數量上和打制技術上,比猿人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不但利用天然的火,也可能已經會取火——大抵是利用摩擦的方法生火。晚期智人能製作復合工具,並有原始的繪畫和雕刻技術。 Iz)}?$R:` 隨著工具進步和社會發展,人們又學會在原野上選擇一個適當的地方造成柵欄,把野馬、野牛或鹿驅趕進去,讓一時吃不完的野獸暫時生活在那裡。在人類學會使野獸變成家畜的同時或稍後,人們逐漸地學會把野草變成作物。豐富的食物為他們腦量的增大提供了營養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成功地生育後代的機會。
⑸ 人類發展史的飲食習慣
推薦: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傳統文化這個大系統中獨具特色和個性的一個分支。從50多萬年前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開始,中國人民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演變歷史。
石磨的普及
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殷商時期,對穀物的加工一直比較原始簡單。先民們通過碾盤、碾棒、杵臼等對穀物進行粗加工,難以提供大量去殼凈米。到了周代,石豈的出現,是穀物初加工方法的一次飛躍。石豈,即石磨。穀物的初加工,由以碾舂為主變為以磨為主。隨著石磨的普及,周人的飲食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肉類開始加工
與穀物加工相比,周代的肉類加工更為考究。而且,作為對肉類初加工的選割,與後期烹制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尤其是周王室貴族在祭祀、宴會時所享用的各種肉類,其選割及烹制,由專設的官署「內饔」與「外饔」執掌。周人已完全懂得選擇無病、無特殊腥臊異味而又健壯的畜禽,並辨別畜禽各部位,然後施行宰割。在進食時,各式各樣的菜餚都有固定的位置,取食也按一定程序進行,這些都是由肉類所切割成不同形狀所決定的。
八珍的出現
周代「八珍」的出現,標志著烹飪形成為一門重要的藝術,顯示了周人的精湛技藝和食飲的科學性。以炮豚為例,首先將小豬洗剝干凈,腹中實棗,包以濕泥,烤乾,剝泥取出小豬,再以米粉糊遍塗豬身,用油炸透,切成片狀,配好作料,然後再置於小鼎內,把小鼎又放在大鑊鼎中,用文火連續燉三天三夜,起鍋後用醬醋調味食用。這一道菜先後採用了烤、炸、燉等三種烹飪方法,而工序竟多達十餘道。「八珍」開創了用多種烹飪方法製作菜餚的先例,後世令人眼花撩亂的各種菜餚,均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甚至在菜名上也襲用「八珍」,至今還有「八珍糕」、「八珍面」、「八寶粥」之類。
四大菜系誕生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民族的互相融合,在飲食文化上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大風味。在北方,古齊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烹飪技術比較發達,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地方風味菜——魯菜的雛形。
在南方,楚人統一了東南半壁江山,佔有今天的「魚米之鄉」。「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一年四季,水產畜禽菜蔬聯蹁上市,為烹飪技術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由於又融匯了南方很多民族的民風、民俗和飲食習慣,逐漸形成了今天蘇菜的雛形。
在西邊,秦國佔領了古代的巴國、蜀國,接著派李冰將水患之鄉改造成「天府之國」,加之有大批漢中移民的到來,結合當地的氣候、風俗以及古代巴國、蜀國的傳統飲食,產生了至今影響巨大的川菜的前身。
秦國的統一大業進行到後期,秦末發兵兼並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十一年受封為南越王。利用廣州地處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可供食用的動植物品種繁多,水陸交通四通八達的優勢,建立了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飲食比較發達,目前廣東的飲食文化,其實就是由趙佗將中原地區先進的烹飪藝術和器具引入嶺,結合當地的飲食資源,使「飛、潛、動、植」皆為佳餚,並流傳至今,形兼收並蓄的飲食風尚,產生了粵菜。
至此,後稱「四大菜系」的魯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區的風味菜)、蘇菜(包括江、浙、皖地區的風味菜)、粵菜(包括閩、台、潮、瓊地區的風味菜)、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區的風味菜)雛形已經初成。
吃在漢唐
隨著中國統一局面的完全誕生,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系統。負責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它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系統。為皇帝和後宮膳食開支相等於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
在此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加劇了。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卜、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唐代的長安是當時世界文化的中心,為各民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便利。胡族和漢族傳統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食肉飲酪」開始成為漢唐時期整個北方和西北地區胡漢各族的共同飲食特色。
今天日常吃的蔬菜,大約有160多種。但在比較常見的百餘種蔬菜中,漢地原產和從域外引入的大約各佔一半。在漢唐時期,中原內地通過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流,引入了許多蔬菜和水果品種,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調味品有胡椒、沙糖等。與此同時,西域的烹飪方法也傳入中原。
在漢代傳入的諸種胡族食品到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在黃河流域普及開來,受到廣大漢族人民的青睞,其中尤以煮或涮羊、烤全羊最為典型。
漢唐時期也是中國傳統飲食方式逐漸發生變化的時期。東漢以後,胡床作為一種坐具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漸被普遍使用。由於坐胡床必須兩腳垂地,這就改變了漢族傳統跪坐的姿式。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傢具新變化,到隋唐時期也走向高潮。這一方面表現為傳統的床榻幾案的高度繼續增高;另一方面是新式的高足傢具品種增多,椅子、桌子等都已開始使用。桌椅出現以後,人們圍坐一桌進餐也就是自然之事了。
唐朝與域外飲食文化的交流非常多,人們的物質生活都有一種崇尚西域的風氣,飲食風味、服飾裝束都以西域各國為美,崇外成為一股不小的潮流。當時的長安,胡人開的酒店也較多,並伴有花枝招展的胡姬相陪,李白等文人學士常入這些酒店,唐詩中有不少詩篇提到這些酒店和胡姬。酒家胡與胡姬已成為唐代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茶食在遼金
隨著茶葉的交易,茶食也深入到遼金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金人在人生重大的婚姻典禮中,都以擺上茶食為正規。而所謂茶食,只不過是先進一種像漢民族常食用的「寒具」,即炸麻花之類的大軟脂、小軟脂的食物,次進一盤蜜糕。只有待整個宴會結束,對待來參加婚禮的上客,才端上「建茗」。茶葉成了只有富者才能啜之的飲料,而粗者只能喝乳酪。
忽必烈的涮羊肉
到了元朝,帝國的疆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廣大,也帶來了飲食文化的廣闊發展。這一時期,涮羊肉在忽必烈的推捧下誕生;月餅,已經成為中秋不可少的一道點心;元大都成為有史可考的第一家烤鴨店的發源地;產生了至今眾人都願意品嘗的名菜——烤全羊。
而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時期以各種身份從波斯、中亞細亞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簽發或自願東來的各族穆斯林,與當地民族融合成為了元朝的一個新的民族——回族,並與其他穆斯林民族創造和發展了中國的清真飲食文化。
宮廷的奢靡
明代的宮廷飲食奢靡無度。宮中的菜蔬有滇南的雞樅,五台山的天花羊肚菜,東海的石花海白菜、龍須、海帶、鹿角、紫菜等海中植物;江南的蒿筍、糟筍等,遼東的松子,薊北的黃花、金針,中都的山葯、土豆,南都的苔菜,武當的鶯嘴筍、黃精、黑精。北山的核桃、棗、木蘭菜、蔓青、蕨菜等,其他各種菜蔬和干鮮果品,土特產等,應有盡有。
北京的宮廷菜
全國各地的風味菜,多年來在北京匯集、融合、發展,形成獨特的京菜。過去北京有皇家、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巨商大賈和文人雅士,由於社會交往、禮儀、節令及日常餐飲的需要,各色餐館應運而生,宮廷、官府、大宅門內,都雇有廚師。這些廚師來自四面八方,把中華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充分施展發揮。宮廷菜是指清朝皇宮中御膳房的菜點,也吸收了明朝宮廷菜的許多菜點,尤其康熙、乾隆兩個皇帝多次下江南,對南方膳食非常欣賞,因此清宮菜點中,已經吸收全國各地許多風味菜,和蒙、回、滿等族的風味膳食。宮廷菜已享譽海內外,有天下第一味之美譽。北京烤鴨,是宮廷菜中一種,風味獨特,名揚四海。
官府菜的演變
官府菜是北京菜的特味之一。過去北京官府多,府中多講求美食,並各有千秋,至今流傳的潘魚、宮保肉丁、李鴻章雜燴、組庵魚翅、左公雞、宋嫂魚羹、北京白肉等,都出自官府。北京譚家菜頗有代表性,出自清末翰林譚宗浚家,後由其家廚傳入餐館,稱為「譚家菜」。近年出現紅樓菜,也是官府菜。京菜融合八方風味,因此烹調手法極其豐富,諸如烤涮爆炒,炸烙煎火靠,扒熘燒燎,蒸煮氽燴,煨燜煸熬,塌燜腌熏,鹵拌熗泡,以及烘焙拔絲等等。
滿漢全席大餐
滿漢全席是滿漢兩族風味餚饌兼用的盛大筵席。是清代皇室貴族,官府才能舉辦的宴席,一般民間少見。規模盛大高貴,程式復雜,滿漢食珍,南北風味兼用,菜餚達三百多種,有中國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譽。北京御膳飯店曾將滿漢全席分為六種:蒙古親潘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節令宴。
滿漢全席聚天下之精華,用材不分東西南北,飛禽走獸,山珍海味,盡是口中之物,清代的滿漢全席,有所謂山、海、禽、草「四八珍」。「山八珍」指駝峰、熊掌、猩唇、猴腦、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大鯢);「禽八珍」指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草八珍」指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蕈、羊肚蕈、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乾隆甲申年間(公元1746年),江蘇省義征縣有位叫李斗的人,著了一本《揚州畫舫錄》,其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
滿漢全席可謂是中國極權主義引導下的飲食文化在幾千年的演練中結成的碩果,達到了人類在口福方面所能享用的高峰。2005年1月有客商在西安一擲萬金,出36.6萬去吃一酒店做的滿漢全席。其實那個所謂的滿漢全席當然不是真正的滿漢全席,因為有些東西如熊掌,猩唇,是不大可能得到了。由此可見,真正的滿漢全席該價值多少了。
來自:引食網
⑹ 食物的發展
人類早期的歷史,是一部以開發食物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結構,促進了社會向前發展,創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中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文化遺跡相當豐富,最著名的有屬於早期直立人的元謀人、晚期直立人、藍田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頂洞人的化石等。這些古人類生活的時代在100多萬年至1萬年前,即舊石器時代,他們是一群群、一代代飢餓的獵民。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人類要與形體和力量上遠遠超出自己之上的許多動物搏鬥,龐大的犀牛、兇猛的劍齒虎、殘暴的鬣狗,都曾經是人類的腹中之物。其他溫順柔弱的禽獸,還有江河湖沼的游魚蝦蚌,就更是逃脫不了這些原始的獵人和漁人的搜尋了。
除動物而外,古人類更可靠的食物來源是植物,是長在枝頭、結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類果實和野蔬。在連這些果蔬一時也尋覓不到的時候,人類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轉向植物莖桿花葉,選擇品嘗那些適合自己胃口的東西。不知通過多少世代的嘗試,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價,才篩選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實。
在距今1萬年前後,隨著農業的發明和制陶術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到考古學家所說的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大地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數以千計,如星羅棋布,其中尤以黃河兩岸分布最為密集。黃土地帶和黃土沖積地帶,在距今1萬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有了一些原始的農耕部落,創造了粟作農業文明。這些農耕部落賴以生存的就是黃土與黃河,他們創造的文化被考古學家們分別命名為白家村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和北辛文化。人們熟知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正是在這些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仍然是以粟類種植作為獲得食物來源的主要生產手段。長江流域的開發史也與黃河流域一樣古老,在距今近1萬年前,也有了原始農耕文化,不同的是它不是北方那樣的旱作,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中國古代將栽培穀物統稱為五穀或百穀,主要包括稷(粟)、黍、麥、椒(豆)、麻、稻等,除麥和麻以外,都有了7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原始農業的發生和發展,使人類獲取食物的方式有了根本改變,變索取為創造,變山林湖海養育為黃土大河養育,飲食生活有了全新的內容。原始農耕的發展,同時還使得另一個輔助性的食物生產部門——家畜飼養業產生了。家畜中較早馴育成功的是狗,由狼馴化而來。中國多數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有狗的遺骸出土,年代可早到距今近8000年。農耕部落最重要的家畜是豬,馴化成功的年代與家狗基本同時。中國傳統家畜的「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在新石器時代均已馴育成功,我們當今享用的肉食品種的格局,早在史前時代便已經形成了。
⑺ 人類飲食的變遷
有了火才有飲食文化
人類發現火,當然不是這個千年的事了,但火是飲食烹飪之根本,有了火,才
有了飲食文化。人開始自覺用火,大約在五十萬年以前。火,對於提高食物的美味
和延長人類的生命來說,是一次革命。
千年飲食的濃縮———「吃在中國」
追溯到一千年前,正是中國的北宋真宗時期,農業文明,科技發達,富甲天下,
這為提高吃的樂趣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和技術力量。而今人說「吃在中國」,不
以為過,中國人最早將吃從滿足溫飽發展為一門藝術。在傳統中國文化中,「美食」
的內涵不僅僅限於品評滋味,同時亦講究烹調的方式和過程。於是有了「油、鹽、
醬、醋、糖、辣椒、花椒、胡椒」等等佐料,有了「煎、炒、爆、燉、燒、燜、烤、
煮、涮」等等作法,有了「酸、甜、苦、辣、咸、麻、辛、腥、膻」等等味道,還
有了「滑、脆、黏、軟、嫩、涼、燙、鮮」等等口感,於是,形成了四大名菜、八
大菜系。「食不厭精」,中國人對吃是玩兒到家了。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上
升到了意識形態的地步」,所謂「服金者,壽如金;服銀者,壽如玉」,說白了就
是「吃啥補啥」。在現代醫學范疇中,確有一種「異常食慾」之說,當人體內缺乏
某種維生素或礦物質時導致的生理自發調控,令人特別想吃某些特定的食物。但
「異常食慾」只需補充普通食物就能滿足,「吃啥補啥」就要復雜得多了,對此作
家阿城的分析鞭辟入裡:「吃豬腦補人腦,這個補如果是補智慧,真讓人猶豫……
『吃鞭補腎』,如果公鹿的性激素真是由吃它的相應部位就可以變為中國男人的性
激素,性這件事真是太簡單了。」「吃啥補啥」,可否解釋為農業社會人類對生命
的迷惑和崇拜而產生的一種妄想。
發現維生素———吃的理性化時代
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科技發展彷彿從助跑到起飛,突飛猛進、日新月異。
對飲食研究進入一個相對理性的時代。從1810年發現第一種氨基酸,到1912年發現
第一種維生素,直到20世紀中葉,人類已發現了所有的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
現代營養學認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由氨基酸構成)、脂肪、礦物質、維生素、
水,是人體健康必需的物質,而且這6種營養素全部都需要從食物中攝取。人類對於
吃有了新的科學的認識,吃能帶給人健康、美麗、快樂、長壽,飲食的命題有了質
的飛躍和升華。
會重新「茹毛飲血」嗎?
社會發展至今,飲食習慣及烹飪方法已發生諸多的變遷,到了本世紀末,隨著
人們對食物及營養對人體作用的新認識,新的飲食潮流也在興起。例如:葯丸食品,
不用吃飯,一天只要吞下數枚葯丸,每天所需的營養素已全部攝入,既節約時間又
營養全面均衡;基因食品,人工合成各種看上去漂亮得近乎完美、富含各種人體所
需營養素的水果、蔬菜、大米等等,甚至人造脂肪!基因食品目前國內正在研究,
美國人已經在食用,而歐洲人一直在抵制;半生不熟食品,由於營養學家不斷警告
人們,食物在烹調過程中,大量維生素、礦物質被殺死或流失,應生食,特別是蔬
菜,肉類、主食最好半生不熟或不要過熟,這令人想起我們的祖先,人類是否真的
不能避免輪回的命運。
數字化菜單無從下箸
20世紀末是一個崇尚健康的時代,吃也進入健康食品的時代;20世紀末是一個
網路化時代,吃也進入數字化菜單的時代。人類對於健康食品的推崇已到了無以復
加接近迷信的地步,這是否是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難以定論。今年3月12日到
14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全美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天然健康食品展覽」,吸引了
兩千多家廠商及三萬多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在美國,健康食品非常普遍,通常全家
男女老少各取所需,堅持服用。同時,電腦也來幫助人吃,各種飲食信息層出不窮,
及時提供最新的合理搭配膳食的方法,電腦合成的菜譜令你想什麼味道有什麼味道,
想怎麼營養就怎麼營養。信息是資源,太多了就是災難。這個道理對於吃亦然,面
對這多重的選擇,人就不會選擇了。數字化菜單令人無從下箸。
要營養還是要美味
在當今的生活形態中,人類主要的死亡病因,已由過去的傳染性疾病轉變為慢
性疾病,即所謂的「文明病」。導致「文明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錯誤的飲食習慣
形成的營養不良。現代營養學認為,「營養不良」包括營養過剩、營養不足及營養
不均衡,從而導致人體內部免疫系統功能衰退或失調,進而導致疾病入侵。在人類
吃進的所有營養素中,脂肪遭到了最大非議。人們都知道,食用過多飽和脂肪會增
加人體的膽固醇,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和其他疾病的原因。人們總在
想方設法地控制自己脂肪的攝入。但營養學家經研究發現,對人的味覺而言,口感
最好的東西恰恰是脂肪。比如油,加入油的食品總會令人感到香噴噴的,不含油或
含油低的食品給人的感覺會不適,寡淡,難怪古人不喜歡「嘴裡淡出鳥兒」的滋味。
均衡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佳狀態,那麼人類怎麼達到美味與營養的均衡呢?在美食
的誘惑與健康的要求中,現代人又多了一個發愁的問題。
全天下「口有同嗜」不分男女老少及古今
說到這兒,的確令人有點恐怖,下個世紀還有什麼樂趣可言,連美食的樂趣都
沒有了!這肯定是庸人自擾。「背叛自己的慾望,就是背叛世界」。人類怎能禁得
住美食的誘惑!美食,應定義為吃得美、吃出美!現代營養學又有新論,營養吸收
與心情大大有關。當人在吃極大滿足自己口腹之慾的美味食物時,心情會特別愉快,
心情好,消化就好,吸收就好。就利於健康。在美國的朋友說,她吃雞時必須要去
掉雞皮,用白水煮,只放少許鹽。這樣吃是最科學營養,但的確食而不知其味。這
是不是也是一種挑食!而且也太難為自己了?這種吃法就是長壽還有什麼活著的意
義!況且人生少了一大樂事還不一定能長壽呢!
人類在追求美食的過程中會有反復也很正常,但無論如何,人恐怕也擺脫不了
人的本性之一:就是饞!中國古代,人們在青銅食器上鑄饕餮紋,「饕餮是警示不
要貪食」,可見人的好吃早已定型。對於吃,用新人類的生活態度來要求可能最合
理,就是:不要太放縱,也不要太挑剔。
http://www.bjyouth.com.cn/Bqb/19991231/GB/4113%5ED1231B4505.htm
⑻ 人類發展史的飲食
石磨的普及
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殷商時期,對穀物的加工一直比較原始簡單。先民們通過碾盤、碾棒、杵臼等對穀物進行粗加工,難以提供大量去殼凈米。到了周代,石豈的出現,是穀物初加工方法的一次飛躍。石豈,即石磨。穀物的初加工,由以碾舂為主變為以磨為主。隨著石磨的普及,周人的飲食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肉類開始加工
與穀物加工相比,周代的肉類加工更為考究。而且,作為對肉類初加工的選割,與後期烹制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尤其是周王室貴族在祭祀、宴會時所享用的各種肉類,其選割及烹制,由專設的官署「內饔」與「外饔」執掌。周人已完全懂得選擇無病、無特殊腥臊異味而又健壯的畜禽,並辨別畜禽各部位,然後施行宰割。在進食時,各式各樣的菜餚都有固定的位置,取食也按一定程序進行,這些都是由肉類所切割成不同形狀所決定的。
八珍的出現
周代「八珍」的出現,標志著烹飪形成為一門重要的藝術,顯示了周人的精湛技藝和食飲的科學性。以炮豚為例,首先將小豬洗剝干凈,腹中實棗,包以濕泥,烤乾,剝泥取出小豬,再以米粉糊遍塗豬身,用油炸透,切成片狀,配好作料,然後再置於小鼎內,把小鼎又放在大鑊鼎中,用文火連續燉三天三夜,起鍋後用醬醋調味食用。這一道菜先後採用了烤、炸、燉等三種烹飪方法,而工序竟多達十餘道。「八珍」開創了用多種烹飪方法製作菜餚的先例,後世令人眼花撩亂的各種菜餚,均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甚至在菜名上也襲用「八珍」,至今還有「八珍糕」、「八珍面」、「八寶粥」之類。
四大菜系誕生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民族的互相融合,在飲食文化上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大風味。在北方,古齊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烹飪技術比較發達,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地方風味菜——魯菜的雛形。
在南方,楚人統一了東南半壁江山,佔有今天的「魚米之鄉」。「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一年四季,水產畜禽菜蔬聯蹁上市,為烹飪技術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由於又融匯了南方很多民族的民風、民俗和飲食習慣,逐漸形成了今天蘇菜的雛形。
在西邊,秦國佔領了古代的巴國、蜀國,接著派李冰將水患之鄉改造成「天府之國」,加之有大批漢中移民的到來,結合當地的氣候、風俗以及古代巴國、蜀國的傳統飲食,產生了至今影響巨大的川菜的前身。
秦國的統一大業進行到後期,秦末發兵兼並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十一年受封為南越王。利用廣州地處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可供食用的動植物品種繁多,水陸交通四通八達的優勢,建立了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飲食比較發達,目前廣東的飲食文化,其實就是由趙佗將中原地區先進的烹飪藝術和器具引入嶺,結合當地的飲食資源,使「飛、潛、動、植」皆為佳餚,並流傳至今,形兼收並蓄的飲食風尚,產生了粵菜。
至此,後稱「四大菜系」的魯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區的風味菜)、蘇菜(包括江、浙、皖地區的風味菜)、粵菜(包括閩、台、潮、瓊地區的風味菜)、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區的風味菜)雛形已經初成。
吃在漢唐
隨著中國統一局面的完全誕生,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系統。負責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它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系統。為皇帝和後宮膳食開支相等於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
在此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加劇了。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卜、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唐代的長安是當時世界文化的中心,為各民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便利。胡族和漢族傳統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食肉飲酪」開始成為漢唐時期整個北方和西北地區胡漢各族的共同飲食特色。
今天日常吃的蔬菜,大約有160多種。但在比較常見的百餘種蔬菜中,漢地原產和從域外引入的大約各佔一半。在漢唐時期,中原內地通過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流,引入了許多蔬菜和水果品種,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調味品有胡椒、沙糖等。與此同時,西域的烹飪方法也傳入中原。
在漢代傳入的諸種胡族食品到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在黃河流域普及開來,受到廣大漢族人民的青睞,其中尤以煮或涮羊、烤全羊最為典型。
漢唐時期也是中國傳統飲食方式逐漸發生變化的時期。東漢以後,胡床作為一種坐具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漸被普遍使用。由於坐胡床必須兩腳垂地,這就改變了漢族傳統跪坐的姿式。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傢具新變化,到隋唐時期也走向高潮。這一方面表現為傳統的床榻幾案的高度繼續增高;另一方面是新式的高足傢具品種增多,椅子、桌子等都已開始使用。桌椅出現以後,人們圍坐一桌進餐也就是自然之事了。
唐朝與域外飲食文化的交流非常多,人們的物質生活都有一種崇尚西域的風氣,飲食風味、服飾裝束都以西域各國為美,崇外成為一股不小的潮流。當時的長安,胡人開的酒店也較多,並伴有花枝招展的胡姬相陪,李白等文人學士常入這些酒店,唐詩中有不少詩篇提到這些酒店和胡姬。酒家胡與胡姬已成為唐代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茶食在遼金
隨著茶葉的交易,茶食也深入到遼金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金人在人生重大的婚姻典禮中,都以擺上茶食為正規。而所謂茶食,只不過是先進一種像漢民族常食用的「寒具」,即炸麻花之類的大軟脂、小軟脂的食物,次進一盤蜜糕。只有待整個宴會結束,對待來參加婚禮的上客,才端上「建茗」。茶葉成了只有富者才能啜之的飲料,而粗者只能喝乳酪。
忽必烈的涮羊肉
到了元朝,帝國的疆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廣大,也帶來了飲食文化的廣闊發展。這一時期,涮羊肉在忽必烈的推捧下誕生;月餅,已經成為中秋不可少的一道點心;元大都成為有史可考的第一家烤鴨店的發源地;產生了至今眾人都願意品嘗的名菜——烤全羊。
而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時期以各種身份從波斯、中亞細亞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簽發或自願東來的各族穆斯林,與當地民族融合成為了元朝的一個新的民族——回族,並與其他穆斯林民族創造和發展了中國的清真飲食文化。
宮廷的奢靡
明代的宮廷飲食奢靡無度。宮中的菜蔬有滇南的雞樅,五台山的天花羊肚菜,東海的石花海白菜、龍須、海帶、鹿角、紫菜等海中植物;江南的蒿筍、糟筍等,遼東的松子,薊北的黃花、金針,中都的山葯、土豆,南都的苔菜,武當的鶯嘴筍、黃精、黑精。北山的核桃、棗、木蘭菜、蔓青、蕨菜等,其他各種菜蔬和干鮮果品,土特產等,應有盡有。
北京的宮廷菜
全國各地的風味菜,多年來在北京匯集、融合、發展,形成獨特的京菜。過去北京有皇家、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巨商大賈和文人雅士,由於社會交往、禮儀、節令及日常餐飲的需要,各色餐館應運而生,宮廷、官府、大宅門內,都雇有廚師。這些廚師來自四面八方,把中華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充分施展發揮。宮廷菜是指清朝皇宮中御膳房的菜點,也吸收了明朝宮廷菜的許多菜點,尤其康熙、乾隆兩個皇帝多次下江南,對南方膳食非常欣賞,因此清宮菜點中,已經吸收全國各地許多風味菜,和蒙、回、滿等族的風味膳食。宮廷菜已享譽海內外,有天下第一味之美譽。北京烤鴨,是宮廷菜中一種,風味獨特,名揚四海。
官府菜的演變
官府菜是北京菜的特味之一。過去北京官府多,府中多講求美食,並各有千秋,至今流傳的潘魚、宮保肉丁、李鴻章雜燴、組庵魚翅、左公雞、宋嫂魚羹、北京白肉等,都出自官府。北京譚家菜頗有代表性,出自清末翰林譚宗浚家,後由其家廚傳入餐館,稱為「譚家菜」。近年出現紅樓菜,也是官府菜。京菜融合八方風味,因此烹調手法極其豐富,諸如烤涮爆炒,炸烙煎火靠,扒熘燒燎,蒸煮氽燴,煨燜煸熬,塌燜腌熏,鹵拌熗泡,以及烘焙拔絲等等。
滿漢全席大餐
滿漢全席是滿漢兩族風味餚饌兼用的盛大筵席。是清代皇室貴族,官府才能舉辦的宴席,一般民間少見。規模盛大高貴,程式復雜,滿漢食珍,南北風味兼用,菜餚達三百多種,有中國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譽。北京御膳飯店曾將滿漢全席分為六種:蒙古親潘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節令宴。
滿漢全席聚天下之精華,用材不分東西南北,飛禽走獸,山珍海味,盡是口中之物,清代的滿漢全席,有所謂山、海、禽、草「四八珍」。「山八珍」指駝峰、熊掌、猩唇、猴腦、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大鯢);「禽八珍」指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草八珍」指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蕈、羊肚蕈、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乾隆甲申年間(公元1746年),江蘇省義征縣有位叫李斗的人,著了一本《揚州畫舫錄》,其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
滿漢全席可謂是中國極權主義引導下的飲食文化在幾千年的演練中結成的碩果,達到了人類在口福方面所能享用的高峰。2005年1月有客商在西安一擲萬金,出36.6萬去吃一酒店做的滿漢全席。其實那個所謂的滿漢全席當然不是真正的滿漢全席,因為有些東西如熊掌,猩唇,是不大可能得到了。由此可見,真正的滿漢全席該價值多少了。
來自:引食網
⑼ 人類歷史上食品原料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地址讓思品原來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人類歷史上食品原料的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