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市奉賢區有什麼歷史悠久的路 紅色
大學城一帶 人民糖路
㈡ 南橋鎮的歷史沿革
元代築月城(今人民北路),至今存世逾六百年。同時,工商業和政治機構等亦回相繼迭增,設答南橋務(貿易管理機構)和南橋稅課局,至明初止。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戚木巡檢司,後改稱南橋巡檢司,直止清末。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治奉賢縣,縣治設於本鎮西真道院,雍正九年,遷至奉城。民國元年,復治本鎮至今。
民國元年(1912年),縣治由奉城遷回南橋,江海屬南橋鎮管轄,江海原與南橋同一區域。
1949年5月30日,南橋、江海全境解放,10月建立區、鄉、村人民政權機構。
1958年9月,成立政社合一的南橋人民公社。
1959年9月,社鎮分開,分別設立南橋鎮和江海鄉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開,成立江海鄉人民政府。
1995年5月,撤鄉建鎮,成立江海鎮人民政府。
2002年5月16日,奉賢區區劃調整,原南橋、江海兩鎮「撤二建一」,
2003年11月,奉賢區再次區劃調整,原西渡鎮與南橋鎮合並,形成了南橋鎮。
㈢ 上海的發展史
上海的歷史變遷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里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
㈣ 了解言偃來奉講學的歷史和對奉賢的影響
言偃為上來海市奉賢縣所崇尚,以為自是其故鄉,奉賢的得名就是來自言偃。據說二千多言偃古跡年前的先秦時期,被後世尊為聖賢的孔子辦學興儒,其弟子言偃學成後,辭官歸學。相傳公元前444年,言偃來到東海之濱開設學館,不但教授弟子學文習字,更以儒學的禮儀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導下,海隅處處可聞禮樂之聲,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為「賢人」。為紀念這位畢生致力於傳學興禮的賢人,後人將縣名取為「奉賢」,建造了「言子祠」,以表達懷念之情,更彰顯後人以言偃為楷模,崇尚「敬奉賢人,見賢思齊」的民風。 如今「敬賢、學賢、齊賢」已然成為奉賢市民的行為准則。
㈤ 奉賢的歷史
從位於岡身地帶南端的柘林出土的石器和陶具表明,距今三四千年前,奉賢縣境內西部地區已有古人類居住生息。春秋時屬吳地。戰國時先屬越後屬楚。楚王負芻五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屬秦境。
秦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建郡縣」,此地屬會稽郡海鹽縣。公元前209年,項羽等起兵反秦,吳稱東楚,公元前202年,項敗後歸漢。西漢初曾為荊王劉賈、吳王劉濞封地。王莽當政後曾改海鹽縣為展武縣。東漢光武帝即位後仍改稱海鹽縣,先隸於會稽郡,後隸於吳郡。三國時,為東吳吳郡屬地。兩晉及南朝宋、齊時均屬吳郡海鹽縣。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將海鹽東境置前京縣,地屬前京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前京並入常熟縣,至開皇十八年(598年),析出東南境置崑山縣,地屬其境。嗣後,此地一度曾先後為隋末唐初農民軍沈法興、李子通、輔公祏等部所據。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海鹽復治於馬嗥城,先後隸於蘇州和吳郡,地屬其境。 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分出海鹽縣東北境、嘉興縣東境和崑山縣南境置華亭縣。自此始,歷唐、宋、元、明直至清雍正年間,本縣均屬華亭縣境。唐時先後領屬於江南東道吳郡和秀州,宋時曾領屬於秀州、嘉興府,元代為江浙行省(後改江淮行省)嘉興路松江府,明清時仍屬松江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兩江總督查弼納以蘇松大縣難治奏請分縣,析華亭縣東南境白沙鄉和雲間鄉置奉賢縣,次年核准。雍正四年正式分治,隸屬蘇松道松江府。縣名由來,相傳春秋時孔丘弟子言偃曾來此,里人為崇奉賢人,故名。縣治初設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所城(今奉城)。 清宣統三年(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翌年,中華民國成立,廢府州廳制,代以道制,本縣隸江蘇省滬海道。民國元年(1912年),縣治西遷南橋。東西鄉之間遂發生遷治風波,歷4年之久。民國4年,經內務部核定,南橋為奉賢縣治。民國17年廢道設專署,本縣隸松江專署。民國26年,日軍侵奉,縣境淪陷,初隸於日偽大道市政府,民國29~31年為日偽上海特別市奉賢區。民國31年至33年,為汪偽上海特別市奉賢特別區。民國33年至34年夏,為汪偽上海特別市奉賢縣。在此期間,國民黨政府仍委有地下縣長。1945年2月,共產黨、新四軍委抗日縣長,隸於浙東行政公署。 民國34年8月,日本侵略軍投降,國民黨縣府還治,本縣隸江蘇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14日,本縣全境解放,隸屬於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1952年,撤蘇南行政公署,隸於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3月,撤松江專區,改隸蘇州專區。1958年11月24日,劃歸上海市管轄, 2001年1月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2號):撤銷奉賢縣,設立奉賢區,仍屬上海市。
㈥ 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奉賢博物館始建於60年代,文革時期停辦,1994年5月20日奉賢博物館重建,上海市博物館副館回長黃宣佩、答原奉賢縣縣委書記徐根生、縣長項冠凡、副縣長孫翠娣、文化局局長錢光輝等領導參加了開館儀式。上海市博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黃宣佩先生為「奉賢博物館」揭牌。
㈦ 上海市奉賢區四團鎮在歷史上曾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
在奉賢的歷史上,南橋、奉城、四團是響當當的「三大鎮」。南橋作為縣治的地位自不必說,奉城城廂作為老縣城其文化、經濟基礎也無庸質疑。那麼四團緣何坐上第三把交椅呢?這還要從四團的歷史說起。首先說說「四團」這個地名。外鄉人乍看這個地名會摸不著頭腦,不由會問:這「四」是何指?這「團」又是何意呢?學過鄉土地理的朋友都知道,浦東三縣(川沙、南匯、奉賢)的很多地名均以「團」、「灶」、「墩」命名,如南匯的三灶、六灶、大團、三墩,浦東的六團,還有就是奉賢的四團。歷史上,這一帶沿海的居民多以從事煮鹽營生,而這「團」、「灶」、「墩」依次是鹽業生產的管理組織級別,而「四團」就是松江府鹽政司浦東鹽場第四團,故而得名,沿用至今。
在中國古代,鹽與糧是維系國之大本的國民經濟命脈,有鹽之地多為富庶之所,**地位也高。在四團的歷史上,鹽業鼎盛時,幾乎「戶戶有灶,炊煙不斷」。四團老鎮在今川南奉公路以北,隨塘河穿鎮而過,四團建鎮與奉城幾乎同時期略晚,四團建鎮也是為呼應奉城經濟發展之所需。四團的重要地位也是由其地理位置所決定。四團處奉賢、南匯邊界,緊鄰南匯大團,大團是南匯「鐵三鎮」之一,集市貿易自古發達,其輻射四團之力可見一斑。四團南可達海路,東接南匯,西臨奉城,北到浦東,這樣的優越條件勢必造就其發展的奇跡。歷史上,奉賢東鄉保安司令部就在四團,鹽政公所也在四團,**時候,奉賢縣議會曾將四團改為「市」。自此,南橋、奉城、四團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形成。
四團在歷史上也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這說的並不為過。上世紀70年代末在開挖三團港時出土的宋代陶瓷和古船可以證實,這里以前曾經是通海出口和外貿港口。今天的四團小學在去年剛過完100周年校慶,這所歷經百年的老校的前身是建立在鎮北明代聖果寺寺院基礎上的聖果寺學堂。四團鎮的舊鎮格局和走向是完全按照里護塘的方向而建,形成了「街在護塘邊,鎮在海岸上」的典型奉賢舊鎮的格局和形態。在四團有個有趣的現象,護塘(近川南奉公路)以北在以前多為原著民,護塘以南多為外遷民,多是從浙北和蘇北來的船民和漁民為主,今天,四團還有個村叫「漁村」,這是歷史名詞的留存。護塘南的居民在現在多以種植蔬菜為營生,護塘北的居民以農耕貿易為主,在舊時,北部居民常以原著民而傲視南部外遷戶。當然,新社會里這種現象已經盪然無存,他們早已融合為一體了。
如今的四團為人們所知的有三樣東西:服裝製造、神仙酒和古銀杏。四團輕工製造業自古發達,這是歷史延續的傳統和優勢,隨著海港開發區的建設和臨港新城輻射,這種優勢會更加顯現。600多年的古銀杏屹立在東街護塘口南側,曾經有兩棵,一東一西,庇佑著四團人。民間曾經稱這兩株銀杏為「龍角」,筆者曾遠望過,外形神似無比,只是今人已再難睹。另一株,原因是「**」後期被砍伐做了禮堂建設用料,著實讓人惋惜。而今人們熟知的**烈士趙天鵬的壯舉也在這棵古銀杏下演繹,每每走過,總讓人肅然起敬。
民諺雲:「先有四團鎮,後有里護塘」,這話充分顯示了四團的歷史與地位。故事還在繼續,奇跡還在創造,騰飛的四團的歷史還在書寫和延續。
㈧ 上海的歷史和演變簡單概括
秦漢及以後先後屬會稽郡、吳郡,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
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奏准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
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
宋熙寧十年(1077年),設上海務。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立,轄於松江府。
上海縣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青浦縣大部、閔行區大部、浦東新區大部和南匯縣。
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治所)、婁(與華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
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
嘉慶十五年(1810年)縮存6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浦東新區大部、閔行區大部。縣城為原南市區人民路、中華路環線內區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
民國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民國三年(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
民國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為淞滬市。
民國十五年(1926年),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
民國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於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轄市一級建置。
國民政府成立後,根據孫中山的大上海計劃,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擴大市區范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立17個區,而上海地區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海縣分離。城市范圍東達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匯,南趨龍華,北達寶山路底。
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別市宣布租界為特別區。7月,接收上海縣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和寶山縣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17市鄉,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面積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
並改17市鄉為17區,上海始有區一級建置。上海地區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崇明10縣仍隸屬江蘇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次年12月,江蘇省川沙、南匯、奉賢、崇明、寶山、嘉定等縣和上海縣浦西地區劃歸汪偽上海市政府管轄。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偽國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歷時百年的上海租界結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劃分為30個區。
解放(1949年5月27日)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
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
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
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
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
2009年,撤南匯區、浦東新區,組建新的浦東新區。
2011年,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
2015年,靜安區與閘北區正式合並,組成新的靜安區。
2016年,上海市下轄的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改制為崇明區,此標志著上海市告別下轄縣,全市至此形成下轄16個市轄區的新局面。
(8)奉賢歷史與發展擴展閱讀: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歷史沿革
㈨ 上海的發展歷史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
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有12個區和11個縣。
共18張
中華民國至今的上海地圖
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
1961年上海市轄12區、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
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
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
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
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
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10個鄉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積697平方公里。[18]
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
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
㈩ 上海的演變史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
(10)奉賢歷史與發展擴展閱讀:
上海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吳語上海話片。 上海話一般是指上海市區話,也就是現在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松江本地話是上海話的基礎。
上海話是上海開埠以後吳語區各地移民口音在松江話基礎上自然融合而成的新型城市吳語,成為吳語區的代表和共通語言。語音受移民中占優勢的寧波和蘇州兩地影響巨大。
吳語上海話是上海文化及氣質的載體,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也和老洋房、弄堂、石庫門、旗袍等一樣,成為了上海風情的代表性符號。廣義的上海話還包括上海郊區各大方言,上海郊區各鄉鎮屬於典型的江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