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和晉城一些悠久的歷史
晉城市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萬版年前的舊石器晚權期,這里就留下了人類生活的足跡。相傳女媧氏、神農氏、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及堯、舜、禹等都曾在這里活動過。
女媧補天(傳說中華人文始祖女媧氏煉石補天遺址和棲息地—媧皇窟,也在澤州縣水東鄉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農播種(中華第一大帝神農氏采五穀嘗百草的羊頭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內)、禹鑿石門(陽城縣境內有石門)、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歷史傳說都有實地可指。
古書《墨子》中曾有「舜耕於歷山」(今沁水縣境內有歷山舜王坪),「漁於獲澤」(今陽城縣城東有獲澤河)的記載。還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瑤泉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澤州高都、沁水八里坪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歷史上著名的 「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晉城高平市一帶。
B. 簡要介紹晉城市城區:包括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沿革)、人文底蘊和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枕太行,南臨中原,西望黃河,北通幽燕,區位適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門戶。太焦、侯月鐵路縱貫本境,晉焦高速、二廣高速、晉陽高速、207國道、省道與縣道、鄉道交織成網,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晉城市是全國花鴉動畫之都、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晉城政區的設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在隋開皇初年這里就設置州府,稱為"澤州"。以後雖歷經變化,但管轄范圍大體一致。自古以來,這里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之鄉"之美稱。
晉城市礦產資源豐富。蘊藏著煤、煤氣層、錳鐵礦、鋁土礦、銅、鋅、金、銀、大理石、水晶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特別是煤、鐵的儲量十分可觀,有「煤鐵之鄉」之美稱。煤炭資源以無煙煤為主,具有含硫量小,發熱量高等特點。所產塊炭晶瑩光亮,燃燒無煙無味,素有「白煤、香煤、蘭花炭」之稱。儲量約佔全國無煙煤儲量的1/4以上,佔山西省的1/2多。總儲量808億噸,其中已探明儲量271億噸。1984年被國家定為全國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在晉城建設以優質煤為原料的高濃度氮肥基地。1997年8月開工建設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陽城電廠是世界最大的燃燒無煙煤電站,是全國第一座專廠、專線、專供跨大區域輸電電廠,全國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
C. 晉城有什麼名勝古跡
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
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是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禹鑿石門、商湯籌雨等神話發源地,高僧慧遠、名將陳龜、名醫王叔和、天文學家劉羲叟、李俊民、郝經、荊浩、賈魯、陳卜、孔三傳、張慎言、王國光、陳廷敬等名人故里。全市現有文物總量6767處,其中國家重點文保單位66處。包括冶底岱廟、青蓮寺、崇壽寺、玉皇廟、陽阿古城、海會寺、開化寺、程顥書院、崇安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長平之戰遺址群、羊頭山石窟、中華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嶺等眾多名勝古跡和自然遺產。
該市古為冶煉之都,有「九頭十八匠」之稱。是戰國「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曾名揚海內 。蟒河、歷山等保護區,生長有獼猴、大鯢等惜有動物,素有"生物資源寶庫"之稱。
該市是中原經濟區城市、全國中高檔鑄件和華北蠶桑絲綢基地。晉焦、晉濟、陽翼、陵沁、高新、環城高速與207國道交織成網,太焦、侯月及嘉南鐵路貫穿全境,擁有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榮譽。
D. 山西晉城的文化
相傳古時晉城北約10公里處有一王姓人家,其子善射,被眾人舉為王回,其練武台稱為王台。
一日,答王子見一隻色彩艷麗的大鳥從空中飛過,便緊緊追趕。追至一河邊,王子朝大鳥的翅膀拉弓搭箭,但射中的卻是一位姑娘的手臂。王子將姑娘扶回家療傷治疾,後結為夫婦。男耕女織,相敬如賓。忽一日,電閃雷鳴,天兵驟
至。原來這姑娘是瑤池的金鳳凰下界,見天兵到來,姑娘又變作鳳凰帶著王子西飛。中箭後,落在二人初次相會的小河邊。見雷電將劈向王子,金鳳凰便抖動翅膀,蓋住了王子。只見金鳳凰的身子變得越來越大,鋪天蓋地,覆蓋了小河兩岸,化作了山脈、河流。
從此,晉城大地就有了鳳凰山,有了丹河、沁河,「王台鋪」、「鳳凰山」、「鳳台縣」等皆因此而得名
E. 晉城的歷史十個字
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是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禹鑿石門、商湯籌雨等神話發源地,高僧慧遠、名將陳龜、名醫王叔和、天文學家劉羲叟、李俊民、郝經、荊浩、賈魯、陳卜、孔三傳、張慎言、王國光、陳廷敬等名人故里。全市現有文物總量6767處,其中國家重點文保單位66處。包括冶底岱廟、青蓮寺、崇壽寺、玉皇廟、陽阿古城、海會寺、開化寺、程顥書院、崇安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長平之戰遺址群、羊頭山石窟、中華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嶺等眾多名勝古跡和自然遺產該市古為冶煉之都,有「九頭十八匠」之稱。是戰國「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曾名揚海內 。蟒河、歷山等保護區,生長有獼猴、大鯢等惜有動物,素有"生物資源寶庫"之稱。該市是中原經濟區城市、全國中高檔鑄件和華北蠶桑絲綢基地。晉焦、晉濟、陽翼、陵沁、高新、環城高速與207國道交織成網,太焦、侯月及嘉南鐵路貫穿全境,擁有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榮譽。
F. 澤州縣有什麼古文化遺址
閑下來的籃球名人堂成員奧尼爾近日造訪母校 ——路易斯安那州大學 這位籃壇大佬的到訪 把一眾學弟學
G. 澤州歷史典故
歷史上有無數名人踏上了這片土地,有唐以來,就有三位皇族任澤州刺史,分別是密王李元曉、韓王李元嘉、寧王李成器,還有開國元勛長孫敬德。李隆基曾在此寫下《早登太行山言志》一詩。唐代大詩人陳子昂曾寫下《等澤州城北樓宴》,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隰川王和宣寧王遷於此建有隰川王府和宣寧王府、於謙在此寫下了《到澤州》。
有鳳來棲的傳說
傳說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冬十二月,鳳凰見於高都。神鳥鳳凰降臨高都的傳說,反映了當地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相傳古時晉城市區北約10公里處有一王姓人家,其子善射,被眾人舉為王,其練武台稱為王台(今為礦務局王台鋪礦)。一日,王子見一隻色彩艷麗的大鳥從空中飛過,便緊緊追趕。追至一河邊,王子照著大鳥的翅膀拉弓搭箭,但射中的卻是一位姑娘的手臂。王子將姑娘扶回家療傷治疾,後結為夫婦。男耕女織,相敬如賓。忽一日,電閃雷鳴,天兵驟至。原來這姑娘是瑤池的金鳳凰下界,見天兵到來, 姑娘又變作鳳凰帶著王子西飛。中箭後,落在二人初次相會的小河邊。見雷電將劈向王子,金鳳凰便抖動翅膀,蓋住了王子。只見金鳳凰的身子變得越來越大,鋪天蓋地,覆蓋了小河兩岸,化作了山脈、河流。從此,晉城大地就有了鳳凰山,有了丹河、沁河。「王台鋪」、「鳳凰山」等皆因此而得名。
--網路
H. 澤州縣的歷史沿革
高都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人類就在此定居。是隋代著名高僧慧遠、天文學家劉羲叟、諸宮調發明者孔三傳、陳氏太極拳創始人陳卜、明代大臣張昺、中將王繼堂、著名深海潛水員劉開周等著名人物的故里。相傳大禹曾經治水於此(今晉城市郊東北有龍門峽,丹水從中流出,傳為禹跡)。
陶唐時期,堯分天下為九州,為冀州之域,屬帝都畿內。
舜建虞朝,舜帝繼承堯制,肇啟天下為十二州,此屬冀州。《左傳》雲:分冀東丹山為並,東北醫無閭為營。夏代,十二州復合為九州,此屬冀州。《禹貢錐指》曰:夏符合於冀州,與堯時同。
夏末,商湯討伐夏桀,夏桀居住在天門,後遷於垂都(天門即本境著名關隘天井關,垂都即今本境高都鎮,以產垂棘之壁而著稱)。
殷商,祖乙定都於耿城(今河津),屬畿內地。周武王三十三年,封庶弟於原,古史曰:文之昭有原。周襄王十三年,晉侯圍原,原國降,遷原伯貫於翼,以趙衰為原大夫。
春秋時期,為晉國高都邑,趙、魏、韓三家置晉靜公於晉國端氏邑(今晉城市沁水端氏鎮),後又遷晉靜公於高都邑祭祀,而後三家分晉。
戰國時期,初屬魏國,後屬韓國、趙國,本境均為高都邑。周烈王二十年,楚國圍困雍氏,韓國徵甲粟到東周,蘇代說韓以高都城予東周。
秦始皇統一天下,分天下為36郡,置高都縣,屬上黨郡。
漢代,改設十三州部郡國制,分屬並州上黨郡、司隸河內郡,兼置陽阿侯國。
曹魏時期,曹操復古九州,本境俱為曹魏所有,分屬冀州上黨郡、冀州河內郡。
東晉太元中年(386年),五胡亂華,西燕慕容永稱帝,割上黨、平陽、河內三郡,置建興郡,郡治高都陽阿城,本境屬建興郡。
北魏永安二年,改建興郡為建州,屬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城,為州治及郡治。
北齊,屬建州高都郡,治高都縣,為建州州治及高都郡治
北周,屬建州高平郡,為建州州治及高平郡郡治。
隋開皇三年(583年),省郡入州,建州改為澤州,州治高都改稱丹川縣,仍為澤州州治。
隋大業三年,復州制為郡制,改澤州為長平郡,本境為長平郡丹川縣,為郡治。
隋義寧二年,復郡制為州制,改長平郡為澤州,丹川為澤州州治。
唐武德元年,分置蓋州、建州、澤州三州,本境分屬建州、蓋州,均為州治。
唐貞觀元年,蓋、建、澤三州復並為澤州,本境為澤州晉城。
唐天寶二年,澤州改稱高平郡,屬高平郡,乾元初年復稱澤州,屬澤州,均為郡治和州治。
唐天佑二年,屬澤州,為州治丹川縣,隸屬河東道,後改隸昭儀節度使。會昌三年,爆發劉禛之叛,李德裕率軍討伐,割澤州隸於河陽節度等。
五代時期,屬澤州,仍為州治,先後隸後梁、後晉、後唐、後周各朝。
後唐元年,復稱澤州晉城,宋、金、元、明歷代因之。
宋代,屬澤州(或稱高平郡),隸河東路。
金天會六年,澤州改南澤州,屬南澤州,隸河東南路。
金天德元年,復屬澤州,仍隸河東南路。
金元光二年,澤州升忠昌軍節度,屬忠昌軍節度使。
元代至元年,屬澤州司侯司,隸屬中書省晉寧路,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為腹里。
明洪武二年,屬澤州直隸州,州治晉城省入澤州,本境即為州治,直隸山西布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屬澤州府,設本境為澤州府所轄鳳台縣,為澤州府府治。
民國三年,撤銷澤州府,府治鳳台復稱晉城,澤州府所轄五縣均隸屬於冀寧道,民國十七年,冀寧道撤銷,直隸於山西省。
抗日戰爭時期,我黨於晉冀魯豫邊區,成立了抗日革命根據地,分別隸屬於太岳四專、太行八專抗日革命根據地領導。1945年4月28日,全境解放,恢復建制。
1948年10月,析晉城城關區兼置晉城市,屬華北人民政府。
1985年5月,為晉城市郊區,由山西晉城市領導。
1996年8月,郊區改稱澤州縣,由山西晉城市領導,轄區不變。
I. 有誰知道晉城的歷史
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枕太行,南臨中原,西望黃河,北通幽燕,區位適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太焦、候月鐵路縱貫本境,晉焦高速、長晉高速、晉陽高速、207國道、省道與縣道、鄉道交織成網,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晉城市下轄城區、澤州、高平市、陽城、陵川和沁水六縣(市、區),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6%。總耕地面積為283.38萬畝,人均耕地1.42畝。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9.71萬人(其(其中非農業人口46.65萬人)。全市人口中有22個民族。少數民族中回族人數最多,主要分布在城區。
晉城市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這里就留下了人類生活的足跡。相傳女媧氏、神農氏、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及堯、舜、禹等都曾在這里活動過。女媧補天(傳說中華人文始祖女媧氏煉石補天遺址和棲息地——蝸皇窟,也在澤州縣水東鄉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農播種(中華第一大帝神農氏采五穀嘗百草的羊頭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內)、禹鑿石門(陽城縣境內有石門)、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歷史傳說都有實地可指。古書《墨子》中曾有「舜耕於歷山」(今沁水縣境內有歷山舜王坪),「漁於獲澤」(今陽城縣城東有獲澤河)的記載。還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瑤泉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澤州高都、沁水八里坪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歷史上著名的 「長平之戰」就發生在高平一帶。
晉城市礦產資源豐富。在東西長160公里,南北寬100公里的地下,蘊藏著煤、煤氣層、錳鐵礦、鋁土礦、銅、鋅、金、銀、大理石、水晶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特別是煤、鐵的儲量十分可觀,有「煤鐵之鄉」之美稱。煤炭資源以無煙煤為主,儲量約佔全國無煙煤儲量的1/4以上,佔山西省的1/2多。全市含煤面積5350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總面積的56.4%,總儲量808億噸,其中已探明儲量271億噸。晉城煤炭具有含硫量小,發熱量高,可選性好的特點。所產塊炭晶瑩光亮,燃燒無煙無味,素有「白煤、香煤、蘭花炭」之稱,曾被英國皇室選為壁爐專用煤,銷往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英國、日本、韓國、東南亞、西歐等國家和地區。2001年在沁水縣南部發現並探明了一個大型煤層氣田——沁水煤層氣田,煤層氣目前探明儲量為1000億立方米。1984年我市被國家定為全國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1996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在晉城建設以優質煤為原料的高濃度氮肥基地。
晉城市森林資源可觀,有森林面積38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3.6%。沁水縣歷山舜王坪一帶至今保留著全省僅存的一塊面積為730多公頃的原始森林。天然牧坡草地25.47萬公頃,是山西的畜牧業基地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示範牧場就建在沁水縣境內。
晉城市桑蠶絲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北方著名的蠶桑絲綢之鄉,絲產量佔山西省的80%,也是目前華北最大的蠶桑絲綢基地。
晉城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別適宜許多珍貴動植物的生長,素有「山西生物資源寶庫」之美稱。現有陽城蟒河和沁水歷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自然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1300餘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有11種;有動物342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38種。蟒河自然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882種,動物285種。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黑鸛、金雕、金錢豹3種,二級有獼猴、水獺等28種。在野生植物資源中,有珍貴的野生猴頭、木耳、蘑菇等菌類微生物。我市還是全國五大山楂生產地區之一和山西省天然保健食品生產基地,盛產黃梨、山楂系列保健食品和葯物保健食品等。
晉城市是華北地區相對的富水區,水資源總量為21.4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872立方米,高於全省和周圍各省區平均水平。第一大河流沁河,全長485公里,發源於沁源縣境內,匯入黃河。第二大河流丹河,全長121.5公里,發源於高平境內,注入沁河。
J. 晉城澤州公園著名景點介紹
澤州公園位於晉城市中部,南臨城市東西向主幹路風台樂街、
北為東環路、西專Ilffi太行路,總佔地面積47.78公頃。它始屬建於1994年10月,是晉城市正在著手建設的全市第一座大型市級綜合性公園.它以我市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主題,以自然式風景園林為主要手法,以當地豐富的值物資源為主要累材,突出自然山水園林景觀.集中體現了晉城市人傑地靈、物產豐富、歷史悠久、文化璀燦的地域特徵。截止2001年底,據統計累計建設投資近4700萬元,園內共已建成重要的景點和設施有:南大門內外廣場、西大門、北大門、霞鳳卜弓湖、假山、十二生肖、游龍溪、澤州四景台、音樂
台、鴛鴛亭、雲嶺春深植
物觀賞區、雪松大草坪等.這些景點現已向遊人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