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誰知道湖北荊門的文化底蘊及歷史故事
荊門歷史文化
夏商時期(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十一世紀),天下為九州,荊門屬荊州之域。約公元前十二世紀,商王武丁後裔於漢江西岸今沙洋縣馬 良鎮西建立權國,為「古代第一縣」;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秉成王之命,封姬姓王族於長湖邊今沙洋縣拾回橋一帶建立冉阝國(或謂作「那」)。
春秋戰國時期,楚族勢力漸大,楚人南移,約楚熊鄂至若敖時期,滅冉阝(即「那」);楚武王(公元前704年自稱)時期,滅權,遷權於冉阝(即「那」)處;楚文王(公元前689年)都郢(今江陵紀南城),現荊門成為郢都近郊,鍾祥為郊郢,系楚國陪都;秦昭王時,秦將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於楚郢都設南郡,領縣十八,在今荊門南郊設當陽縣,屬南郡。
西漢初期,在荊門北設編縣,景帝時期,在今荊門城區南郊置當陽縣,仍屬南郡;王莽篡漢,升編縣為南順郡。東漢初年復西漢舊制,縣址仍在原處;三國時期,當陽屬吳。
西晉時期沿吳舊制。東晉時期於編縣置武寧郡。後又於編縣故城置長寧縣,屬武寧郡,於長寧縣置長寧郡,治長寧縣,不久又徙武寧郡至樂鄉縣,領長寧、樂鄉二縣;徙當陽縣址於沮漳河西,治原境。
南北朝時期,宋齊沿晉制。泰始初改長寧郡為永寧郡。後梁廢編縣入長寧縣,於內方山(又為馬良山, 今沙洋縣境內)置基州,轄章山、上黃郡, 分長林縣置豐鄉、綠麻二縣,分屬章山、上黃郡;北周廢當陽置平州。
隋文帝開皇七年,滅後梁,平州改玉州;九年,廢玉州復置當陽縣,廢永寧、武寧、章山、上黃四郡;十一年廢長林入長寧縣;十八年,復改長寧為長林縣,屬南郡。
唐初,長林縣屬荊州,改當陽為基州,復置章山縣為屬縣。德宗貞元21年(公元805年), 拆長林縣立荊門縣,廢當陽縣入荊門縣,屬南郡江陵府,荊門縣名由此始。唐末,又改荊門縣為長林縣。
五代時期,荊門為荊南國所據。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設荊門軍,領長林縣。不久軍廢。後周廢樂鄉縣,南境入長林縣。
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復置當陽縣,復置荊門軍,領當陽、長林二縣,屬荊湖北路。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廢軍,劃長林、當陽二縣屬江陵府; 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復荊門軍,仍領縣長林、當陽。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天歷時期,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仍領長林、當陽二縣。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降荊門州為荊門縣,屬荊州府,改長林縣入荊門縣;十年,拆當陽縣入荊門縣;十三年 ,升荊門縣為荊門州,復置當陽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荊門州改屬承天府(今鍾祥),領當陽縣。
清代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荊門州仍領當陽縣,屬安陸府。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升荊門州為直隸州,屬湖北布政使,領當陽、遠安二縣。
1912年,降荊門直隸州為荊門縣,屬湖北省襄陽道;1927年廢道,荊門縣屬湖北省;1949年2月4日,荊門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荊門一直設縣,屬湖北省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0年,設立沙洋市與荊門縣同屬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1年撤沙洋市,仍屬荊門縣;1979年11月將原荊門縣劃為荊門市和荊門縣,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撤縣並市,為湖北省轄市;1996年12月劃京山縣、鍾祥市為荊門市轄。現轄沙洋縣、京山縣和鍾祥市、東寶區、掇刀區、屈家嶺管理區。
Ⅱ 荊門歷史文化作文350字
全國百家名園——荊門龍泉公園,像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荊門市區的西南角。公園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有山有水、有樹有景、有古跡。酷似北京頤和園、杭州西湖的袖珍版,小巧別致,另有一番風味。
公園正門在東側一邊的象山大道上。這是一座古典宮殿式門樓,由兩條巨龍盤旋簇擁著,金碧輝煌、氣勢壯麗雄偉。
進入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林蔭地和草坪,四周環繞著清澈見底的湖水。林蔭地內散布著各種各樣的娛樂設備,湖面亦有不少遊艇在來回穿梭。這里經常是人來人往,喧鬧異常,處處洋溢出一片現代化的生活氣息。
再往裡走,就進入公園的精華區——象山、文明湖風景區。象山是一座普通的石山,朴實無華。遠看山色黛綠,近看綠樹參天,入內幽徑曲折。遊人在山中,但聞其聲,不見其人,猶如進入了迷宮,別有一種情趣。文明湖由龍、蒙、惠、順四股清泉奔涌匯入而成。湖水清澈、冬暖夏涼。平靜時,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藍天白雲,天水一色,蔚為壯觀;微風時,湖面像片片魚鱗,在陽光下五彩斑斕,奇妙無比。特別是從深秋到初春的早晨,溫暖的湖水散發出的淡淡水氣,四處飄盪,像一層薄薄的輕紗籠罩著園區,猶如仙境一般。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泉公園有兩千餘年的眾多歷史文化古跡,諸如:老萊子山莊、講經台、陸〔九淵〕夫子祠、龍泉書院、嵐光閣、張自忠碑、華廈藝林園、烈士陵園……星羅棋布,點綴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園區內的一山一水、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有了靈氣,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向人們訴說著歲月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朋友,歡迎你到荊門來,我給你們當導游。
Ⅲ 荊門歷史名人
陸九淵:曾任荊門知州,是與朱熹齊名的理學家。字象山,1139年生於金溪,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治理荊門時政績卓越。原荊門市水產路現更名為九淵路就是以此歷史人物命名的。荊門市「象山」就是以他的號命名。,象山大道也是的,就連廣播電台的《象山夜話》欄目也是沾了歷史名人的靈氣了。。。
孫叔敖:春秋時代楚國庄王的令尹。據《荊門直隸州志》記載,孫叔敖居荊門白土裡(後改稱孫家山,在荊門、荊州交界處)。孫叔敖為令尹五年,功績顯赫,特別是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和沮漳河下游等地的水利工程,為千古傳頌。
老萊子:曾隱居荊門象山,春秋時代楚國著名道學家,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著有十六篇學術著作,闡述道學的玄奧哲理。春秋時代,楚莊王得知隱居在荊門蒙山(今象山)東北麓的老萊子很有學問,便帶著厚禮親自登門請他出山輔佐朝政。
宋玉:荊門鍾祥市胡集人,戰國時期楚國著名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著作《登徒子好色賦》成為傳世佳作,「登徒子」也成為好色者的代名詞。宋玉長相秀美,風流倜儻,且能言善辯,才華過人,與屈原等在宮中供職,專為頃襄王聲色宴遊助興。他胸懷大志,卻得不到升遷,諫言無門,懷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他以《陽春》、《白雪》自喻,不願與《下里》、《巴人》從俗同流,超然獨處,放浪不羈,最終淪為貧士,窮困潦倒,惟有憤世疾俗,賦詩明志。
舒成龍:公元1743年始,任荊門州知州。舒成龍在任荊門時,荊門經濟繁榮,治安良好,官民關系融洽,他尊重賢能,培育人才。將沙洋官堤築高加固,遺留到現在的荊園、龍泉書院、講經台、讀書台、孝隱亭等眾多遺跡都是舒成龍在任時恢復與修建的。
尉遲恭:(公元585年─658年) 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縣)人。尉遲恭先為隋朝劉武周偏將,後歸順李世民,成為唐代開國元勛。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任襄州都督,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任荊州路總管府總管。當時荊門城為長林縣治所,在荊襄大道上,尉遲恭下令構築三關:北築樂鄉關,中間築馬牙關,南築虎牙關。三關的構築,使荊門進可攻,退可守,成為襄荊古道上的戰略要地。他還在荊門古城西門內的隋代皇後的行宮舊址鳳凰台修署衙,還建立沙洋城堡,修築漢江堤防,將長林縣治移往後港藻湖西岸。尉遲恭忠於大唐,最後封為鄂國公,死後,被謚為忠武公,陪葬於唐昭陵,今我市境內新店鋪有古跡尉遲恭墓(衣冠冢)及尉遲恭祠。
荊門「三鳳」:孫何,孫僅,孫侑。
孫何:荊門人,北宋大臣,是荊門知軍孫鏞的長子。與其弟孫僅、孫侑合稱「荊門三鳳」。
孫僅:荊門人,北宋大臣,孫何的大弟。孫僅少時勤奮好學,在荊門東山書院攻讀時,與其兄孫何聞名一時,宋真宗咸平元年中進士,點為甲科狀元。兄弟先後中狀元,震動荊門地區。
孫侑:荊門人,為北宋良臣名儒之一,孫何的小弟。孫侑少時聰明伶俐,讀書一目十行,對經史子集、上下古今、倫理道德的悟性很高。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中進士,與孫何、孫僅同被列為荊門鄉賢,並稱「荊門三鳳」。翰林大學士王禹伺感嘆:「天地間的鍾靈秀氣,全部聚集到荊門孫家。」
朱震:荊門人。少時在荊門東寶山下的東山書院攻讀,宋徽宗政和年間中進士,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朱震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受到宋高宗召見。高宗垂問《易經》、《春秋》要領,朱震結合自己多年研究《易經》的體會,對答如流。高宗十分滿意,提拔其為禮部員外郎,兼川陝荊襄都督府詳議官。
朱厚熄:荊門鍾祥市人,明朝第十一代皇帝,史稱嘉靖皇帝。1521至1566年間在位。朱厚熄是一個很有才乾的皇帝。他通過改革宿弊、振興綱紀等措施,開創了20多年的「新政」時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擁戴。但朱厚熄也是一個固執專斷、個性極強的人。他為了「追尊私親」,以求「名正言順」,誘發了波及整個朝野,歷時三年半之久,史稱「大禮儀」的政治事件,有200多位文武官員因之受到了不應有的責罰。他作為一代皇帝,也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樣,祈求長生不老,營造陵寢宮苑,不僅在生時窮極享樂,而且追求死後的顯赫尊榮,他在北京為自己修建了「永陵」,在家鄉鍾祥為生身父母擴建了「顯陵」,又為他的輪回轉世前身元佑道人修建了「元佑宮」。盡管這些建築至今還閃耀著勞動人民創造的藝術光彩,但大興土木,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增加了人民的負擔,給人民帶來了苦難。他虔誠修道,尤好丹術,長期不視朝政,造成了嚴嵩等人的專朝弄權,不僅「新政」未能徹底實施,反使國勢日趨沒落,嘉靖朝政也終歸於窮途末路。
周培公:湖北荊門人,清朝康熙年間大臣,戰功卓著,曾被康熙重用而後又遭受冷遇的大臣周培公,為我國歷史上漢滿結合的典範。荊門市原溫泉大道現更名為培公大道就是以此歷史人物命名的。培公墳在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官堰村10組。
陳士榘:湖北省荊門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並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一師一團教導隊區隊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排長、副連長、副營長、副大隊長,紅十二軍第三十四師參謀處處長、參謀長,紅一軍團司令員作戰科科長、教導營營長,第四師參謀長,紅十三軍參謀長、代軍長,紅一軍團隨營學校校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天三旅參謀長,晉西支隊司令員,八路軍一一五師參謀長,山東濱海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參謀長,華東野戰軍參謀長兼西線兵團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參謀長兼第八兵團司令員和南京警備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部長、教育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兼特種工程指揮部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
季雨霖:荊門馬良人,第一次北伐的總司令;他曾率部直搗潼關,奠定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基礎。荊門市廣場路更名為雨霖路就是因此歷史人物命名的。
聶紺弩:荊門京山縣城關人,字干如(公元1903—1986年),是我國現代老一輩著名的多才作家,新聞工作者,雜文家,古典文學研究學者,詩人。早年曾在馬來西亞、緬甸,當過教員和報紙編輯。在三十年代初,他寫過許多小說、詩歌、劇本。在抗日戰爭時期尤其以寫雜文著稱。由於他的文學根底扎實,信筆寫來,旁徵博引,借古諷今,揮灑自如,他的雜文風格酷似魯迅,為文壇所稱道。解放初,他為研究「三紅金水」等古典文學巨著作出了貢獻。有詩作《散宜生詩集》和小說《天壤》和《紺弩小說》。
Ⅳ 荊州和荊門有和淵源
襄樊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遠在60萬年前,人類已在此繁衍生息。襄樊系襄陽、樊城兩城合稱,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而得名,襄陽以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樊城始於西周,襄陽築城於漢初。自東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歷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襄樊市始建於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為省轄市,1983年9月與襄陽地區合並,實行市帶縣體制。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華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在襄陽城西13公里處的古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和「隆中對」,聞名中外的《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1回發生在襄樊這片大地上。宋玉、杜審言、孟浩然、皮日休、張繼、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蘊。
襄樊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這里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和東漢漢光武帝劉秀的誕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多寶佛塔,有號稱「華夏第一城池」全國最寬的護城河。諸葛亮在襄陽隆中躬耕10年,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襄樊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戰場,也是歷史文人騷客薈萃之地,孕育了楚國詩人宋玉、戰國時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詩人杜審言、孟浩然、張繼和宋代書畫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歷史賢達雅士的足跡和傳頌千古的詩章。李白在《襄陽曲》一詩中寫道:「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堤。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近幾年,全市大力開發了被確定為國家名勝風景區的古隆中風景區,修建了代表鄂西北民居的仿古一條街,恢復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當年寫下膾炙人口的名作《登樓賦》的仲宣樓以及明王府、昭明台,開辟了峴山自然風景區、潭溪萬山風景區、鹿門山自然風景區和鄧城遺址風景區。杜甫詩曰:「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王維的《漢江臨眺》更是將悠悠漢江水融入了滔滔漢江情中,把漢江之美,襄陽之魅貫穿其中。
荊門
夏商時期(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十一世紀),天下為九州,荊門屬荊州之域。約公元前十二世紀,商王武丁後裔於漢江西岸今沙洋縣馬 良鎮西建立權國,為「古代第一縣」;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秉成王之命,封姬姓王族於長湖邊今沙洋縣拾回橋一帶建立冉阝國(或謂作「那」)。
春秋戰國時期,楚族勢力漸大,楚人南移,約楚熊鄂至若敖時期,滅冉阝(即「那」);楚武王(公元前704年自稱)時期,滅權,遷權於冉阝(即「那」)處;楚文王(公元前689年)都郢(今江陵紀南城),現荊門成為郢都近郊,鍾祥為郊郢,系楚國陪都;秦昭王時,秦將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於楚郢都設南郡,領縣十八,在今荊門南郊設當陽縣,屬南郡。
西漢初期,在荊門北設編縣,景帝時期,在今荊門城區南郊置當陽縣,仍屬南郡;王莽篡漢,升編縣為南順郡。東漢初年復西漢舊制,縣址仍在原處;三國時期,當陽屬吳。
西晉時期沿吳舊制。東晉時期於編縣置武寧郡。後又於編縣故城置長寧縣,屬武寧郡,於長寧縣置長寧郡,治長寧縣,不久又徙武寧郡至樂鄉縣,領長寧、樂鄉二縣;徙當陽縣址於沮漳河西,治原境。
南北朝時期,宋齊沿晉制。泰始初改長寧郡為永寧郡。後梁廢編縣入長寧縣,於內方山(又為馬良山, 今沙洋縣境內)置基州,轄章山、上黃郡, 分長林縣置豐鄉、綠麻二縣,分屬章山、上黃郡;北周廢當陽置平州。
隋文帝開皇七年,滅後梁,平州改玉州;九年,廢玉州復置當陽縣,廢永寧、武寧、章山、上黃四郡;十一年廢長林入長寧縣;十八年,復改長寧為長林縣,屬南郡。
唐初,長林縣屬荊州,改當陽為基州,復置章山縣為屬縣。德宗貞元21年(公元805年), 拆長林縣立荊門縣,廢當陽縣入荊門縣,屬南郡江陵府,荊門縣名由此始。唐末,又改荊門縣為長林縣。
五代時期,荊門為荊南國所據。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設荊門軍,領長林縣。不久軍廢。後周廢樂鄉縣,南境入長林縣。
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復置當陽縣,復置荊門軍,領當陽、長林二縣,屬荊湖北路。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廢軍,劃長林、當陽二縣屬江陵府; 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復荊門軍,仍領縣長林、當陽。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天歷時期,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仍領長林、當陽二縣。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降荊門州為荊門縣,屬荊州府,改長林縣入荊門縣;十年,拆當陽縣入荊門縣;十三年 ,升荊門縣為荊門州,復置當陽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荊門州改屬承天府(今鍾祥),領當陽縣。
清代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荊門州仍領當陽縣,屬安陸府。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升荊門州為直隸州,屬湖北布政使,領當陽、遠安二縣。
1912年,降荊門直隸州為荊門縣,屬湖北省襄陽道;1927年廢道,荊門縣屬湖北省;1949年2月4日,荊門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荊門一直設縣,屬湖北省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0年,設立沙洋市與荊門縣同屬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1年撤沙洋市,仍屬荊門縣;1979年11月將原荊門縣劃為荊門市和荊門縣,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撤縣並市,為湖北省轄市;1996年12月劃京山縣、鍾祥市為荊門市轄。現轄沙洋縣、京山縣和鍾祥市、東寶區、掇刀區、屈家嶺管理區。
Ⅳ 荊門有哪些歷史故事
夏商時期(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十一世紀),天下為九州,荊門屬荊州之域。約公元前十二世紀,商王武丁後裔於漢江西岸今沙洋縣馬良鎮西建立權國,為「古代第一縣」;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秉成王之命,封姬姓王族於長湖邊今沙洋縣拾回橋一帶建立冉阝國(或謂作「那」)。 春秋戰國時期,楚族勢力漸大,楚人南移,約楚熊鄂至若敖時期,滅冉阝(即「那」);楚武王(公元前704年自稱)時期,滅權,遷權於冉阝(即「那」)處;楚文王(公元前689年)都郢(今江陵紀南城),現荊門成為郢都近郊,鍾祥為郊郢,系楚國陪都;秦昭王時,秦將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於楚郢都設南郡,領縣十八,在今荊門南郊設當陽縣,屬南郡。 西漢初期,在荊門北設編縣,景帝時期,在今荊門城區南郊置當陽縣,仍屬南郡;王莽篡漢,升編縣為南順郡。東漢初年復西漢舊制,縣址仍在原處;三國時期,當陽屬吳。 西晉時期沿吳舊制。東晉時期於編縣置武寧郡。後又於編縣故城置長寧縣,屬武寧郡,於長寧縣置長寧郡,治長寧縣,不久又徙武寧郡至樂鄉縣,領長寧、樂鄉二縣;徙當陽縣址於沮漳河西,治原境。 南北朝時期,宋齊沿晉制。泰始初改長寧郡為永寧郡。後梁廢編縣入長寧縣,於內方山(又為馬良山, 今沙洋縣境內)置基州,轄章山、上黃郡, 分長林縣置豐鄉、綠麻二縣,分屬章山、上黃郡;北周廢當陽置平州。 隋文帝開皇七年,滅後梁,平州改玉州;九年,廢玉州復置當陽縣,廢永寧、武寧、章山、上黃四郡;十一年廢長林入長寧縣;十八年,復改長寧為長林縣,屬南郡。 唐初,長林縣屬荊州,改當陽為基州,復置章山縣為屬縣。德宗貞元21年(公元805年), 拆長林縣立荊門縣,廢當陽縣入荊門縣,屬南郡江陵府,荊門縣名由此始。唐末,又改荊門縣為長林縣。 五代時期,荊門為荊南國所據。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設荊門軍,領長林縣。不久軍廢。後周廢樂鄉縣,南境入長林縣。 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復置當陽縣,復置荊門軍,領當陽、長林二縣,屬荊湖北路。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廢軍,劃長林、當陽二縣屬江陵府; 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復荊門軍,仍領縣長林、當陽。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天歷時期,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仍領長林、當陽二縣。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降荊門州為荊門縣,屬荊州府,改長林縣入荊門縣;十年,拆當陽縣入荊門縣;十三年 ,升荊門縣為荊門州,復置當陽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荊門州改屬承天府(今鍾祥),領當陽縣。 清代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荊門州仍領當陽縣,屬安陸府。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升荊門州為直隸州,屬湖北布政使,領當陽、遠安二縣。 1912年,降荊門直隸州為荊門縣,屬湖北省襄陽道;1927年廢道,荊門縣屬湖北省;1949年2月4日,荊門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荊門一直設縣,屬湖北省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0年,設立沙洋市與荊門縣同屬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1年撤沙洋市,仍屬荊門縣;1979年11月將原荊門縣劃為荊門市和荊門縣,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撤縣並市,為湖北省轄市;1996年12月劃京山縣、鍾祥市為荊門市轄。現轄沙洋縣、京山縣和鍾祥市、東寶區、掇刀區、屈家嶺管理區。
Ⅵ 介紹一下湖北荊門
荊門介紹
荊門市地處湖北省腹地中心,位於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漢,門鎖荊楚」之稱,自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以來,歷代都在此設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
荊門市是楚文化最早的發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為歷史文化名城(所轄鍾祥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嶺文化遺址」;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墓群和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明顯陵」;1998年發掘出土的「戰國女屍」,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國家文物局鑒定為「稀世國寶」;城區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國名將關羽駐兵之地;城區還建有隋代的東山寶塔、建於清代的龍泉書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龍、順、惠四大名泉等。
荊門市是一片雋秀的土地。境內山水宜人,風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麗如畫。全國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庫水質純清、碧波萬頃;此外,還有雄奇險峻、虎距龍蟠的京山空山洞、鍾祥黃仙洞;有雲蒸霞蔚、鍾靈毓秀的大洪山風景區和大口國家森林公園等。
荊門市地處湖北省腹地中心,位於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漢,門鎖荊楚」之稱,自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以來,歷代都在此設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荊門市為省轄市,現轄京山、沙洋兩縣和鍾祥市、東寶區,掇刀區,屈家嶺管理區,總人口近300萬,版圖面積1.24萬平方公里。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漢江水域貫穿全境,焦枝鐵路縱貫南北,以207國道、荊潛路、漢宜路為主線運輸網四通八達,荊門機場的空中客運直達北京,如今,荊門地域既有公路大骨架、水上黃金道、鐵路大動脈,又有管道運輸線和航空運輸線,已是天上地下空中相互交織、交相輝映。
荊門市是楚文化最早的發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為歷史文化名城(所轄鍾祥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嶺文化遺址」;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墓群和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明顯陵」;1998年發掘出土的「戰國女屍」,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國家文物局鑒定為「稀世國寶」;城區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國名將關羽駐兵之地;城區還建有隋代的東山寶塔、建於清代的龍泉書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龍、順、惠四大名泉等。
荊門市是一片雋秀的土地。境內山水宜人,風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麗如畫。全國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庫水質純清、碧波萬頃;此外,還有雄奇險峻、虎距龍蟠的京山空山洞、鍾祥黃仙洞;有雲蒸霞蔚、鍾靈毓秀的大洪山風景區和大口國家森林公園等。
市境內礦產資源種類眾多,儲量豐富,磷礦石、煤、石膏、大理石、累托石、重晶石等遍布四鄉八壑,品位高、易開采,其中磷礦石開采量和累托石儲量均為全國第一,石灰石、石膏儲量居湖北省之首,為發展建材、化工等行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荊門市屬散居少數民族地區。全市有23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為295.62萬人。少數民族有回族、土家族、苗族、壯族、蒙古族、布依族、滿族、侗族、彝族、瑤族、京族、水族、拉祜族、納西族、畲族、白族、朝鮮族、黎族、藏族、羌族、維吾爾族、土族等22個。
Ⅶ 歷史文化 如何影響 民族性格的 形成
一個地區的人性格同一性,是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才形成的。一個地區的歷史進程和歷史文化對人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滿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國東北,游牧生活要求他們必須有強健的體魄和近乎野蠻的性格。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魯莽沖動,又很講義氣,這些性格特點流傳下來,影響著現代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的性格。
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國南方的,因此他們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難對南方人的性格產生影響。江浙地區土地肥沃,水源豐沛,人們生活富足安定,就會安心於自家生活。歷代皇帝都很青睞江浙居民,因為他們對財政的貢獻很大卻從不造反。這些歷史淵源也造就了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態度和性格特徵。
Ⅷ 我是北方人,現在女朋友是湖北荊門的, 大家跟分析一下,荊門的姑娘有什麼共同的性格特徵
荊門滴姑娘好。。。一旦認定你了那就是死心塌地的了。。。還有荊門滴姑娘生娃是耿耿滴啊!就是看你過不過得了荊門滴岳父岳母那關了。。。如果過了,那恭喜你了啊!
Ⅸ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荊門地處鄂中,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國楚文化、農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道教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