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合院歷史文化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回,通常由正答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二進一院;「日」字形的稱為三進二院;「目」字形的稱為四進三院。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後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入,古人有詩雲:庭院深深幾許,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
2. 以北京四合院為例,談談中國建築的特點和文化意義
四合院是我國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這種民居模式的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代。從陝西省扶風地區周原考古出土的情況看,西周時期,庭院式建築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具有普遍性的建築格局,不僅僅是民居,即便是宮廷、衙署乃至以後的寺觀、壇廟,都基本採用這種建築形式。
之所以稱其為「四合院」,在於這樣的建築格局是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合圍組成的一個院落建築群,四周是居住的房屋,中間是庭院,由此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的居住空間。在這個建築群中,正房由於它的端莊位置和冬暖夏涼的特點,成為最長者的居住正室,位置次之的房屋依次排列,甚至院落之間也依照這樣的禮俗觀念修築。中國古代傳統的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築格局與數千年來的封建倫理道德有機結合起來,相互襯托,彼此呼應。
北京四合院的建築格局體現了中國古代等級制及封建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因地處封建帝國的都城,四合院在其院落的進深、建築格局以及大門、影壁、屋瓦、房脊裝飾等細節上,都鮮明地體現出古代民居的等級色彩。
此外,在建築細節上,北京的四合院也時時處處透視出中國傳統封建禮教和倫理道德觀念對建築的制約作用。四合院的正房為一家之最長者居住,因此在開間、房屋高度上最大。中國古代遵奉左為上、右為下,因此東廂房往往略高於西廂房。而寡居的女兒回到娘家居住,只能和下人們一起住在倒座房內。這樣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建築形式和相應的居住習俗,深深地折射出傳統倫理觀念和封建禮教的尊卑觀念。
北京四合院的色彩構成了京城的城市色彩和文化情調。除了個別的王府之外,北京四合院基本上都是灰頂、灰牆,僅僅在垂花門上可以有點綠色的裝飾。四合院中的綠樹、葡萄架、藤蘿以及花草,以鬱郁蔥蔥的綠色映襯著灰牆灰瓦,構成了北京城的基本城市色彩,也形成了京城特有的民居文化情調。
北京四合院還充分顯示出中國古代建築的成就和特色,反映了先人的建築理念。在院落、房屋的格局上,四合院設計、施工的標准化是一大特點。每一座院落,中線在何處、正房的大小一旦確定下來,整個院落的建築布局和其他房間的位置尺寸也就同時確定了,雖每家每戶有自己細節上的特點,但整體格局基本一致。這樣的模式,使得建築施工更趨於標准化、程式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施工操作的便利程度和程式化標准,保證了四合院的修建不逾越規制。
3. 北京四合院象徵著什麼意義
一 北京四合院的基本類型
北京四合院因規模大小、等級高低的差別而形成了多種類型,常見有以下幾種:一進院落、二進院落、三進院落、四進及四進以上院落、一主一次並列式院落、兩組或多組並列式院落、主院帶花園院落等。其中一進院落為四合院最基本的構成單位,而三進院落的四合院則是最標準的四合院。
一進院落又稱基本型院落,只有中院部分,而無前院和後院,大門仍然開在東南角,南邊的院牆有的保留,有的建成倒座房。二進院落只有前院和中院。沒有後院和後罩房。三進院落是最標準的四合院,主要建築依次為前院的大門、影壁、倒座房、垂花門;中院的正房、東廂房、西廂房;後院的後罩房。四進院落除前院、後院外,中院有兩進,就是有兩組主要的建築。
北京四合院很少有四進以上的,這主要是受北京城市道路街巷規劃的制約,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是確定的,約70餘米,普通官民的宅院不可能打破街巷格局。如果宅院繼續擴張的話,只能在這四種基本類型的基礎上,橫向並聯若干宅院。如兩組或三組三進四合院並聯,在東西廂房處開通道。最豪華的四合院還可以並聯出一個花園,如文煜宅的可園和婉容故居的東花園等。
二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象徵
1.建築格局中的文化象徵
北京四合院建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從整體的格局到細部的裝飾裝修.從房屋主次的安排到院落內外的界定,從大門的方位到井、灶、茅廁的處置,無不體現出深刻的文化內涵。
門、牆的緊密圍合——老北京的「圍城」情結。中國封建時代正統文化的經濟基礎是封閉保守的小農經濟,而這種經濟形態在建築上的反映便是門與牆的盛行。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在心態上有很大不同。司馬遷評點匈奴人曰:「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史記匈奴列傳》)。因為北方的游牧民族本身就不喜定居,放牧牛羊也無法定居。如果與鄰國開戰,一旦敗北,帶上妻兒,趕上牛羊,一走了之,這對於他們沒有任何損失,最多就是提前換了牧場,因此游牧民族並不以敗北為恥,領地的觀念比較淡薄。但中原的農耕民族就不同了,如果敗北,他們就要背井離鄉,不但失去了房子,而且還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他們將一無所有。嚴酷的環境逼迫他們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戰。但對於這些不善戰事的農耕民族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層層的圍牆將自己包圍起來。所以,中國的農業民族,特別是與強悍的游牧民族比鄰的北方農業民族。很早就有了築牆的習慣,大到萬里長城,中到各城鎮的城郭,小到各家各戶的院牆。為保險起見,有時圍牆還不止一層,而有牆便要有門。難怪西方遊客總是驚嘆中國的古城牆與門之多了。
北京自古便是與北方游牧民族毗鄰的幽燕重鎮,又是天子戍邊的國都,具有防衛功能的城牆更是必不可少。北京的城牆與城門之多,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北京城有宮城、皇城、京城、外城三重半的城牆,27座門。而北京的四合院也是典型的門與牆的世界。外院、上房院、後院、跨院層層設牆、院院設門。因此,北京四合院有著很強的私密性和抗風防盜性能。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這些堅固的高牆在阻擋風沙與盜賊的同時,也阻礙了人們與外界的聯系,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種相對封閉的文化心態,形成了老北京文化自高自大、比較保守封閉的文化傳統。因此,北京四合院作為中國四合院式民居的代表典型地反映了中國農耕民族的生存狀態和文化心態,這也未嘗不可以稱之為另一種「圍城」情結。
藏風聚氣——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吉宅的心理暗示。風水術是古代人們選擇建築地點時對氣候、地貌、地質生態、景觀等各種建築環境因素的綜合評價,以及建築營造中的某些技術和種種禁忌的總概括,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它一直指導著中國傳統的營造活動。
「氣」是風水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古人在擇地點穴時必選「生氣」旺盛的「藏風聚氣」之地,所謂「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郭璞《葬經》)。中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的東部,太平洋西岸,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一年四季風向隨季節呈周期性轉換。冬季主要吹西北風,而夏季則吹東南風。風水學家很早就注意到這些,他們在總結了中國山脈水系的走向,以及納陽禦寒的氣候實利功能後,概括出了一個「風水寶地」的環境模式。這個環境模式是一種理想的背山面水、左右圍護的格局。建築基址背後有座山為「來龍」,其北有連綿高山群峰為屏障;左右有低嶺崗為「青龍」、「白虎」環抱圍護;前有池塘或河流蜿蜒經過;水前又有遠山近丘的朝案對景呼應。基址恰處於這個山水環抱的中央,內有千頃良田,山林蔥郁,河水清明。
而北京城建於平原之上,每座民居都是北京城整體規劃中的一顆棋子,朝廷又禁止民間引水入宅,因此北京民居在建築環境的選擇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發揮餘地,似乎很難談到什麼風水。但是,北京四合院的營造者們,卻巧妙地運用象徵的手法,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是嚴格依照上述風水學家所提出的這個「風水寶地」的模式來規劃、建造的。
風水寶地講究山不能是孤零零的,要有來龍去脈。而北京北面綿延起伏的燕山山脈、紫禁城北人工堆起的景山都被風水學家借用來作為整個北京城的太祖山和少祖山。而具體到每座四合院,其後部圍合得嚴嚴實實的後罩房則被當作背靠的父母山。而這一排房子也確實起到了阻擋冬季凜冽的西北寒風的「藏風」作用。
後罩房前圍護的是龍穴所在,建有一所宅院最重要最尊貴的建築——北房,又稱正房。正房左右有東、西廂房,可視為青龍砂(「砂」在風水學中特指龍穴周圍的小山)、白虎砂的左右衛護。大門西側的倒座房和大門內的影壁可視作遠處的案山和朝山。至此,這個風水格局中的所謂「山形」已經很圓滿了。但無水之地為死地,風水術中特別講究水的作用。而北京的民居官宅都不允許私引活水入院,這就使得江南私家園林的美景不可能在北京重現。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聰明的老北京人在正房院的院子里放置了若干個陶制的大魚缸,這個智慧中透出些許無奈的權宜之策,不僅補齊了風水格局中水的元素,而且可以調節園中乾燥的氣候,缸中往來嬉戲的金魚平添了幾多悠遊的閑趣:萬一「走水」(即失火),這些水缸還能成為最便捷的水源。於是,「天棚魚缸石榴樹」便成為老北京四合院中最典型的景緻。而位於東南角的大門則是這個風水格局的出口,風水術中稱之為水口。古人認為,「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西北方地勢高亢為「天門」,東南低下為「地戶」,所以,宅門都是開在宅院的東南角,為「地戶」。東南角為巽位,巽卦象徵風,屬性為入,為生氣所在,出入順利,吉。
由此可見,四合院本身即是一個理想化的「風水寶地」的象徵,而且也確實達到了藏風聚氣的作用。坐北朝南的正房、北西東三面嚴密的圍合,開在東南角的宅門,這種布局不僅保證了正宅的採光,而且最大限度地避開了冬季寒冷、乾燥、多沙的西北風,而夏季,陣陣涼風從大門吹進又經過垂花門而進到院內,變為微風,既可以納涼,又不會「散氣」,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
尊卑有序、內外有別——宗法制度的象徵。家族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縮影,在儒家觀念中,「修身齊家」是「治國」的基礎,是「平天下」的起點。因此,維護家族內部的封建宗法制度,就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家族聚居之處的四合院,更是用建築語言將宗法制度闡述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突出封建家長的權威。在一所宅院中,正房是家長起居的場所,它位於中軸線上,坐北朝南,台基和舉架最高、房屋進深最大,成為整座院落的核心,其他房屋似乎都成為它的附屬與仆從.它的高大與威嚴襯托出了居住在內家長的家族統治者的身份。正房一般為三間,中間是堂屋,兩側多為卧室,在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度下,東側為尊,由正室居住,西側為卑,由偏房居住。廂房是晚輩兄弟居住的地方,亦有哥東弟西的昭穆之別,雖然東廂朝向沒有西廂好,但它位於吉方。倒坐房和後罩房比廂房更矮小簡陋,一般不建迴廊,院子也窄小局促,所以地位更低。
其次是內外有別,強調男女大防。四合院的私密性很強,層層遞進的院落組成了數層空間。每層空間都有著不同的功能。
第一層空間的分界線是宅大門和影壁,它是四合院惟一的對外通道。也是惟一可以展示給外人的部分。影壁古稱蕭牆,蕭牆以內便是不可窺視的私宅禁地。因此成語「禍起蕭牆」的意思便是指內訌。由此可見,這第一層空間是嚴格界定內外的。
第二層空間的分界線為垂花門及向兩側延伸的隔牆,古稱閨,它的功能是界定主客。古人雲:「客不入中門。」前院客人可到,後院非請莫入,連家中的男僕也不例外。而未出閣的女兒只能生活在閨門以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稱為閨女。過去四合院的客廳一般都設在前院倒坐房內,客人來後,男僕將賓客讓至客廳內等候,然後跑到二門上去傳話,或主人在客廳內恭候賓客的到來。
第三層空間的分界線是上房院的正房與耳房形成的屏障。前面是宅主人和公子起居生活的場所,家居內務,客來止步。後面為後院和後罩房,多為小姐閨房綉閣之類,只有女僕陪侍。古人雲:男女七歲不同席,就是兄弟姐妹之間,也應有所避諱。這道線界定性別,是家族內部男女大防的禁地。
北京四合院猶如一幅棋盤,將帥車馬諸棋各居其位,井然有序,形象地體現了儒家的綱常禮教。在家族制度基礎深厚的中國,幾世同堂的大家庭,也惟有四合院才能容納得下,同時做到相處得宜,合乎禮法。這是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在中國能如此長久而普遍地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2.細部裝飾中的文化象徵
北京四合院之所以聞名遐邇,還因為它是一座鮮活的北京民俗文化博物館。明清時期是我國吉祥圖案泛濫的時代,在北京四合院的裝飾、裝修中已經達到了一種「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登斯庭院,琳琅滿目的文化符號,使人有如步入中國傳統民俗藝術的殿堂。在四合院的裝飾、彩繪、雕刻乃至於花草樹木中,處處象徵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何為福呢?《尚書》中就有「五福」之說:「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韓非子解老》中說:「全壽、富、貴之謂福。」《禮記祭統》中也解釋過:「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謂之備。」因此,當人們認為一個人富貴壽考,諸事皆稱心如意,至善至美。那麼他就稱得上有福了。人們把自己對「有福」的強烈渴求通過各種象徵的手法表現出來,讓自己的生活居所處處傳達、散發出一種「有福」的感覺。
多子多福的興旺企盼。兒孫眾多是家族興旺的體現。石榴、葫蘆、瓜、葡萄等題材都是多子多福的象徵,這些瓜果都是老北京四合院里最為常見的植物。
長壽康寧的吉祥追求。壽為「五福之首」,在北京四合院中壽也是最為常見的主題。如寫有一百個不同形狀的壽字的百壽圖,影壁、磚牆上常常刻畫的松鶴延年圖、貓蝶(諧音耄耋)圖、南極翁(壽星)等。
「五福」之三為康寧。所謂康寧就是健康、平安、寧靜、舒適的生活狀態.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和諧。「五福」中康寧是最難獲得的,它是對一種高質量生活意境的追求,不是財富、地位所能取代的。人們將對生活康寧的追求也體現在裝飾文字或對聯中,如安、樂、平、和、順、怡、泰、頤、恬等。
吉慶有餘的財富渴望。人們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也直觀地體現在四合院的吉祥文字或圖案之中。如裕、足、豐、盈、滿、殷等祝詞,通常這些字會被雕刻或貼掛在房屋的門框、窗戶、門簪、牆面等處,表現出對生活富足、倉廩殷實的渴求。再如瓶中插戟懸罄,寓意吉慶有餘;雙魚圖象徵富:銅錢、金蟬象徵財富,等等。
封侯拜相的榮華夢想。雖然我們常說富貴榮華如過眼煙雲,但是在俗世的傳統文化中,建功立業,追求不平淡的人生,享受地位與榮耀似乎是永恆的主題。這一主題體現在馬上蜂猴(猴子騎馬立於樹下、樹枝上掛一個蜂窩)、蜂猴掛印(松樹上掛有蜂窩和一方印,猴子在摘印)、梅花鹿(鹿諧音祿)、牡丹(寓意富貴)、玉蘭海棠(寓意玉堂富貴)等等吉祥圖案中。
清高灑脫的品格展示。歲寒三友松竹梅,頂霜傲雪,以象徵主人的高風亮節;文房四寶象徵著書香門第;冰裂紋寓意「寒窗苦讀」,若再配上梅花便是「梅花香自苦寒來」,砥礪學子刻苦讀書。
吉祥文化屬於信仰民俗的范疇,對於這種民間信仰,我們不能簡單地冠之以迷信兩字,它寄託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生活在其中,有如生活在吉祥如意的祝福里,喜悅、愉快的心理情緒油然而生,而這種心理情緒無疑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北京四合院里的吉祥文化是樸素的民俗心理學最形象的體現。
4. 四合院的歷史
四合院的歷史:
四合院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國西周時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現。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出土的兩進院落建築遺跡,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
漢代四合院建築有了更新的發展,受到風水學說的影響,四合院從選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陰陽五行的說法。唐代四合院上承兩漢,下啟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後方。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 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
元明清時期四合院逐漸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員建造住宅,由此開始了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時期。 1970年代初,北京後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遺址,可視為北京四合院的雛形。後經明、清完善,逐漸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淪為了大雜院,而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改造的開展,很多傳統四合院被拆毀,如1998年拆除康有為的粵東新館,2000年拆除趙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號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紹儀故居。 與此同時,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區縣級的保護院落。
在古代,四合院基本上滿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要,那時兩進四合院以及更大的四合院通常是官宦和士紳的住所。而到了現代,一方面上下水、暖氣等衛生設施沒有進入四合院,淪為大雜院的四合院也未繼續改進以適應汽車、空調等設備的需要,另一方面,像四世同堂那樣的大家庭也比較少見,有錢的人家通常願意在交通方便的郊外購置別墅,而不是生活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市區。因此作為民居的四合院是否還存在價值,也是近代以來,一個爭論的問題。
隨著老城區保護的開展,對原有四合院進行了改造,例如1990年由清華大學吳良鏞教授主持的對北京菊兒胡同四合院的危改項目,在保留院落結構的基礎上,將原有四合院的平房改為樓房,增加了廚房、衛生間等設施。該改造工程獲得了聯合國的世界人居獎。北京南池子危改中,也將部分四合院房屋改成兩層,並修建了地下車庫。2006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四合院建築要素圖》,作為對四合院保護、修繕、翻建、改建的參考依據。
5.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
北京四合院,實際就是合院建築之一種,所謂合院,即是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合院。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東西方向的胡同,南面一大排,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為北面的合院,一戶一宅,一宅有幾個院。合院以中軸線貫穿,北房為正房,東西兩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所以叫作倒座。
北京四合院,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國傳統居住建築的典型代表,在建築形制、建築文化內涵、建築裝飾,以及民俗蘊意等方面引人入勝。
北京四合院秉承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對稱之美、和諧之美、規整之美,具有十分的典型性及傳承著不同層面,古建與地域文化、與傳統孝道美德、與居民性格養成等多方面的聯系, 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它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文化積淀。
(5)四合院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北京四合院之四合院的代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不過,只要人們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因為北京四合院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
北京四合院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有多種類型。通常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對外界比較隱密的庭院空間,其建築和格局體現了中國傳統歷史悠久,構成獨特,四合院居住建築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
6. 四合院的來歷
四合院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國西周時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現。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出土的兩進院落建築遺跡,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3]
漢代四合院建築有了更新的發展,受到風水學說的影響,四合院從選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陰陽五行的說法。唐代四合院上承兩漢,下啟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後方。[4]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5] 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6]
元明清時期四合院逐漸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員建造住宅,由此開始了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時期。[7] 1970年代初,北京後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遺址,可視為北京四合院的雛形。[8]後經明、清完善,逐漸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淪為了大雜院,[9]而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改造的開展,很多傳統四合院被拆毀,如1998年拆除康有為的粵東新館,2000年拆除趙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號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紹儀故居。[10] 與此同時,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區縣級的保護院落。
7. 北京四合院的歷史文化
四合院是中國一種傳統的建築形式,又叫四合房,其格局為庭院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均有房屋建築,故稱四合院。四合院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且分地域種類繁多,其中北@京四合院最為著名。普通百姓只能居住一般四合院,鄉紳富甲一般居住兩進四合院(或者更大)。
四合院始於遼代,經金、元、明、清不斷完成,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四合院。最著名的北@京四合院相傳元代時忽必烈入主中原,看上了燕京這塊風水寶地,便遷都燕京,而元朝想鞏固統治,緩和蒙漢民族矛盾,便任用了一些漢族智者、大儒,並分封土地,興建四合院。
由於歷史的緣故,年代久遠的四合院,基本都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了,只有名人故居和文化古跡才得以保留。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魯迅故居,齊白石故居,老舍故居,郭沫若故居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名人故居了。當然如果你想感受下四合院的魅力,也可以到北@京的閱微庄四合院賓館,秦唐府客棧7號院,六合祥四合院酒店,合德緣四合院酒店等都可以體驗。
四合院的建造極講風水,裝修、雕飾、彩繪體現著當地的民俗文化, 四合院的結構復雜,簡單的院子都各有各的講究,四合院建造集風水術數、五行八卦於一身,每一處格局都有獨到之處,以多見的老北京四合院為例,主房坐北朝南,房屋地基較高於其他處為主人居室;兩側廂房為輔,為子女住所;下房主要放置雜物,少數也作為廚房,旁邊都留有牲畜及草料的單獨院室。
四合院不論作為民居與官衙都府,都在中國民俗文化史中有重要的地位,由於這種房屋在元朝立大都為府時流傳下來,集明清兩代的改良建造,獨具風格的建築群落風格,存現於世的還是很多的,這對我們繼承傳統民俗文化,發揚華夏民族傳統歷史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8. 四合院的歷史文化
之所以叫「四合院因抄為這種民居有襲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裡面是一個中心庭院,所以這種院落式民居被稱為四合院。
四合院在中國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現有的文物資料分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出現。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不過,只要人們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規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種各樣的四合院當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點
9. 四合院的保留價值和意義
我們需要保留四合院,意義其實很大。其中歷史意義佔了一大部分了。
但有人說,幹嘛不全部拆了呢,這是不可以,完全不可取的。這就是拆文物啊!保留大部分的四合院還是必須的。這是歷史,不容後人隨意毀滅。這是文化,不能這么去破壞,去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