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發展表明人口增長

歷史發展表明人口增長

發布時間:2021-03-04 23:17:22

1. 中國歷史上人口增長最快的三個時期是什麼時候

我認為是這三個時期:抄
一西漢後期,漢武帝晚年時(公元前90年左右)全國人口只有3000萬左右,但是到了西漢末年(公元8年左右),全國人口已有近6000萬,這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前期人口的最高值
二隋文帝開皇年間,公元581年隋文帝即位之初,全國人口只有450萬戶(不包括當時未被征服的南陳50萬戶),到了隋煬帝即位時(公元604年)全國人口已有900萬戶,20年內全國人口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唐朝100多年的休養生息,在唐朝最富裕的開元盛事時唐朝人口還沒有超過這個數字
三清朝前期,清朝入關時全國人口不足5000萬,到了康熙時超過一億,乾隆時超過兩億,道光鴉片戰爭前夕已經接近4億

2. 建國後我國人口增長狀況的變化及原因

★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測算數據表明,到2005年1月6日,中國內地(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總人口將達13億。 中國13億人口日的推遲到來,表明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 中國人口的峰值會達到16億?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在《北京日報-理論周刊》上撰文分析指出,這種觀點是不了解中國人口新國情、缺乏實際根據的臆斷,容易在國內外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恐慌」,片面誇張中國的能源需求和糧食消費。其實,在中國政府不懈努力之下,自20世紀後期開始,中國人口的增長就表現出了許多新的特徵,未來中國總人口不可能增長到16億。

13億人口日之後中國人口出現五大新特徵

第一,未來中國總人口不可能增長到16億,而應在14.5億左右。這是13億人口日之後中國人口的最大特徵。2004年中國人口的出生率是12.29‰,但受老齡化的影響,死亡率略有增加(6.42‰),去年凈增人口761萬。如果城市化程度繼續加快、如果未來城市吸納農民工的數量繼續增加,如果中國的現行計劃生育政策繼續執行,那麼,在出生率進一步降低的過程中,中國每年凈增人口還會繼續減少。受此影響,中國未來的人口峰值會較早出現,大約會在本世紀20年代中後期會盈利人口峰值———但這個人口總量的值可能不是媒體平常所說的16億,而應在14.3億到14.5億之間。

第二,中國人口已經完成了轉型。現在中國人口已經從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長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為低自然增長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三低」人口增長模式。這一模式到現在已經維持了十多年,基本穩定下來。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經過幾十年不懈而艱辛的努力才實現的。正是這些努力,才有效地減輕了中國和世界的人口壓力,使「世界60億人口日」至少推遲了4年。

第三,「人口紅利」會一直維持到2020年。現在中國人口金字塔底部收縮的態勢明顯,15~64歲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到70%左右。在未來的15年當中,勞動力人口所佔比重都在70%左右。這正是中國收取「人口紅利」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只要中國妥善地解決就業問題並逐步提高人口素質,增加人口的人力資本,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那麼,在2020年之後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加深時期,就會有更多的應對餘力。

第四,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將逐漸增加。現在,從總量上來說,中國正在走出最嚴峻的就業困境,未來每年新增加勞動力會處於持續性下降的態勢,一直下降到2015年之後,即會出現勞動力人口的負增長。受高等教育每年擴招人數的影響,每年新增加青年壯工的數量會持續減少,而大學生就業壓力和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在未來數年內,每年畢業的大中專學生會迅速增加到400萬到500萬左右。低端就業人口的短缺(如保姆和民工的短缺)和高端人口的失業將並存於勞動力市場。

第五,女性初婚年齡將進一步推遲,這會持續降低人口出生率。現在,全國女性初婚平均年齡已經上升到了24.45歲左右。伴隨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將更加看重專業教育。受教育時間越長,就業年齡就越大,結婚年齡就越遲,人口出生率就越低。
★ l 、從人口再生產的角度看傳統意義的人口轉變歷程

眾所周知,我們一般所講的人口轉變首先指的是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這是經典的人口轉變理論所關注和闡述的。因此,要考察和研究中國的人口轉變,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國傳統意義的人口轉變歷程。由圖1可見,從粗出生率、粗死亡率和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組合情況來看,如果說一般意義的人口轉變始於粗死亡率的下降,那麼中國建國初期就已經有了這樣的端倪。從1949年到1957年,粗死亡率顯然是下降的,從20‰。降到了10.8‰。1958年至1962年,粗死亡率有一個非正常的劇烈波動,196o年的粗死亡率曾經達到25.43‰。的高水平,但1961年馬上回落到14.24‰入(1961)和10.02‰(1962)的正常水平上①,所以我們可以將它看作是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意外,短時期的這種變化並不能改變死亡率變動的內在規律和大的走勢。

從人口轉變理論的一般規范和中國所走過的具體道路結合起來看,可以認為,在過去的5O年裡,中國的人口轉變大致可以分出兩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死亡率變動主導型的人口轉變階段(1949-1970年)。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死亡率率先下降,而出生率在本質上是居高不下的,1970年的出生率水平還與建國初期差不多,在33‰至35‰之間。中國的人口轉變早在建國之初就已經開始,這第一個階段就是死亡率的轉變階段。但真正對人口增長產生遏制的人口轉變應該是出生率也開始下降的時候——這就是60年代末,確切說是在1970年前後進入了人口轉變的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是出生率主導型的人口轉變階段(197年至今)。這一階段的特徵是死亡率已經降到較低的水平上並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態勢,由於粗出生率不同的變化態勢,所以如圖所示,又可以分出若干發展階段:其一是粗出生率直線式急劇下降的階段(1971-1980年),在整個70年代,出生率從30‰快速地下降到20‰以下,下降了10個千分點,幅度很大。

其二是粗出生率波動中緩慢下降的階段(1981-1990年)。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多年年份的出生率在略高於2O%。的水平上波動,而粗死亡率則穩定在6.6‰上下的水平上。

其三是出生率在一個低水平上繼續緩慢下降的階段(1991-1999)。在20‰以下,出生率開始了拾級而下的下降趨勢。

這樣,整個第二階段經過70年代的快速下降。80年代的波動和9O年代的緩慢下降,中國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間的缺口開始逐漸收攏,人口轉變逐漸趨向完成。

中國的人口轉變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是一個轉折。大的轉折點是在60年代末。人口轉變從「開口」轉向了「收口」;小的轉折點則有1961年(死亡率)、1971年。1981年和1991年這幾個重要年份。「十年一轉變」是近50年來中國人口轉變的一個顯著特點。

如果進行平滑處理(如圖2所示),我們就會發現:人口轉變經過了兩個大的階段。一是擴口的階段,死亡率比出生率率先對以制度變遷為先導的現代化作出了反映,這也是符合規律的現象。這時,人口增長率趨向擴大,人口膨脹。二是逐步收口的階段,死亡率已經降到一個較低。較穩定的階段,出生率作出了較強烈的反映,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越來越小,人口增長減緩並走向零增長。但顯然,從圖2可見,「增長之口」還沒有收攏,還需要藉以時日。這就是我們未來可預見的前景了。

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大致也有四個階段:

(l )1949年到1970年,經歷了一段爬坡的過程,自然增長率從15‰上升到25‰以上,是人口轉變的增長階段。1958年至1963年的增長低谷是非正常的,並不能說明問題的實質;相反地,從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人口狀況來說,高速增長才是反映實質的特徵。(2)1970年到1980年,人口增長開始急劇下降。(3)1980年到1990年,人口增長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波動和回升現象。(4)進入叨年代,人口增長穩步下降和減慢。但此後是否一直穩步下降卻是我們目前不能輕易肯定的。

總之,從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變動的趨勢來看,我國人口轉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而且非常巧妙地與每十年的時段相吻合。

從預測來看,今後中國的人口轉變趨勢是在粉出生率繼續緩慢下降、粗死亡率略有回升的綜合作用下,自然增長率是逐步趨向「零。負」的這么一個前景。這一點可以很清晰地從圖4中看出。如下圖所示,中國人口轉變要趨向完成大概是在21紀的30年代以後。從預測結果看,自然增長率是單調遞減的演變過程。2030年前後或許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此前的中國人口是一個增長型的人口,而此後的中國人口則演變為縮減型。這一轉變意昧深長,為中國實現適度人口目標邁進了一大步。根據林副德。劉金塘的預測,人口增長慣性將逐步減弱,育齡婦女占總人口的比重將持續下降,2000年降到26.7%,2020年為24.5%,2040年降到21.9%.這樣,大概到2O33年人口增長將達到峰值15.19億。

根據這樣的前景,中國目前的使命就是要努力實現一個徹底的和穩定的人口轉變,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出生率持續的和穩定的下降。黑線以右方向標志著「後人口轉變」的到來——如果考慮了人口再生產類型和人口增長類型這雙重轉變的話。我們現在實現的充其量也只是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而且是不穩定的一種轉變。黑線以右方向也標志著建國以來我國人口轉變的第五個階段,即零、負增長階段。目前我們所經歷的人口轉變將是歷時最長的,是現代人口轉變從進入門檻(即「實現」)到走出門檻(即「完成」)的整個壯麗歷程。

2、從總和生育率的變動看人口轉變的歷程

生育是人口增長的原動力。我國出生率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生育率的變動。1999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題是:「人類對生育的選擇決定著人類對未來的選擇」。那麼建國以來我國的生育率水平又是如何變動的呢?從總和生育率的角度看人口轉變的歷程無疑是重要且獨特的角度。至少,從計劃生育工作的角度說,生育率的變動是最值得關注的一個指標。

如下圖所示,中國的生育率經過了一個與整個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相似的歷程。根據數據所顯示的信息,我們的結論是:

(l )1949年至1969年為生育率轉變的第一個階段。不妨稱之為「前轉變階段」。從全國的情形來看,除了大躍進和三年災害期間非正常的生育減少和生育回升以外,其它年份生育率居高不下,這一點與出生率的變動幾乎完全一致。生育率維持在平均6個孩子的水平上。

(2)1969年到1977年為生育率轉變的第2個階段,為生育率快速下降的階段,可簡稱為「快速轉變的初始階段」。生育率從接近6急速降到3以下。和出生率一樣,幾乎下降一半。

(3)1977年到1991年為生育率轉變的第三個階段,可稱之為「波動中轉變的中期階段」。

生育水平在2-3之間波動。由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計劃生育本身的手段也十分有限,所以生育率下降在接近極限的時候外部的控制力和內部的反控制力就構成了持久的沖突,形成了「拉鋸戰」的局面。在本階段,我們多年的努力已經使「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但由於超越了特定的生育率轉變的文化邊界,所以出現波動也在所難免。

(4)1991年到1999年為生育率轉變的第四個階段,由於這段時期的生育率變動出現了相對穩定的下降趨勢並穩定在更替水平以下,所以不妨稱之為「持續的低生育率階段」。與前一階段比較,它的特點一是曲線下延比較平滑,二是持續地低於更替水平。這一階段的成績可以說是既夢寐以求。又來之不易。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大致達到了而且多年來維持了一個1.8左右的低水平。

但未來的走勢到底如何,似乎還沒有權威的說法。事實上,1995年以後的數據也是有多家的估計,並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不過,估計的差別很小,大致在1.8左右的水平上波動。

從今後的變化看,有些「波動」恐怕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但只要能持久地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就不會影響我們實現2010年將人口控制在14億以內,在刀世紀的上半葉實現人口零增長的目標。

在最後的那個階段,也就是對當下的中國來說,穩定住一個低於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對於最後的和完成意義的人口轉變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人口慣性增長時期,生育率的控制和轉變決定著出生率的變動,最終影響著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

目前,我們來自人口數量方面的挑戰既有存量方面的問題,也有增量方面的問題。解決或者說降低增量,就是要遏止和減緩人口存量的膨脹。但解決了人口增量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人口的存量問題。而「穩定低生育水平」在短期內服從的是增量控制的要求,從長期來說則是服從於存量減少的要求。這樣,從結合適度人口目標而設計的人口控制目標,決定了「穩定低生育水平」是唯一正確的戰略抉擇。中國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道路,但在付出了代價之後,我們的確為相對減少人口的壓力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3、從「制度一政策一發展」的綜合角度看人口轉變歷程

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看人口轉變,譬如以1973年國家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方案開始算起,根據幾個主要年份的數據,可以很明顯地分出幾個階段。這種劃分使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了社會主義制度、計劃生育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同的歷史作用。結合圖1和圖2,我們知道:建國初期的死亡率轉變和70年代初期的出生率轉變是兩次意義重大的轉變。但顯然,70年代前,出生率已經有下降趨勢。進入80年代以後,出生率下降的空間實際上已經不大,進一步的下降預計會是一個緩慢和漸進的過程。

從人口轉變角度看,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始終處在傳統階段或者說人口轉變的萌芽階段。

而到20世紀中葉以後,人口增長轉入轉變階段,使得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的差距拉大,人口增長急劇加快,形成了現代人口的高速增長,形成現代中國的人口爆炸。1950-1995年間,中國人口實際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7.3‰,是歷史上和平時期年平均增長率(以7‰計)的2.5倍。考慮到70年代以來計劃生育因素的影響,這樣,就不妨以1970年為分界計算進入現代以後兩個時期的人口增長率:1950-1970年年平均增長率為20.48‰,1971-1995年為14.75‰,前者比後者高出近6個千分點。如果1971-1995年繼續保持1950-1970年的高增長率,那麼1995年的總人口將是13.85億,而不是12億,多出近2億人。②任何一個經歷過人口轉變過程的國家必然有一個人口增長加速的過程,所以現代中國人口的急劇膨脹有其客觀必然性。不批馬寅初,也避免不了這樣的歷史命運,只不過人口轉變可能會提前完成,人口轉變增長量會相對減少而已。

這樣,如果中國人口轉變從建國初期算起,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一幅簡圖來總結一下中國人口轉變的特點:

其一,在1950-1973年,無論哪種估計,死亡率的下降幅度要大於出生率的下降幅度,死亡率從18‰下降到7‰,而出生率則從32‰下降到28‰。這是死亡率下降主導型的人口轉變階段,又是人口轉變的開始階段。由於當時死亡率的下降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大有關系,所以我們在這里稱之為「制度型轉變」。

其二,在1973—1980年,則恰恰相反,出生率的下降幅度要顯著大於死亡率的下降幅度,出生率從28‰下降到18‰,死亡率則從7‰下降到6‰。這一階段是人口轉變的加速階段,是出生率下降主導型的人口轉變階段。由於其時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與我國大力推行的「晚、稀。少」生育政策大有關系,所以我們在這里稱之為「政策型轉變」。

其三,1980年以後是人口轉變的趨緩階段,也是趨向完成階段。其時粗死亡率的變動相對穩定,差不多在6.5‰的水平上波動,粗出生率則比較緩慢地這些波動中有所下降,粗出生率從18‰降到16‰。其間,改革開放為人口控制創造了日趨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社會的生育控制也在不斷地完成自身的變革。越是到後期,越是清晰地展現出綜合型「發展」的偉力。所以我們在這里稱之為「發展型轉變」。

除了上述的階段性特徵,中國人口轉變道路的特點還表現在:門)死亡率率先下降,這同於50年代美國人口學家諾特斯坦(Frank W.Notestein)所概括的經驗模式。

(2)粗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是外力作用的產物,沒有人口政策的作用,中國人口的粗出生率大概不會下降得這么早、這么快。

(3)中國人口轉變的完成階段將比較長,也可能是三個階段中最長的。在完成階段,人口轉變的推動力將更多地有賴於現代化的力量。推促生育率及出生率下降的政策效應已經大大遞減,所以期望生育率。出生率有進一步下降就要在一個較大的歷史跨度內寄希望於社會經濟的現代化以及人的現代化,其中生育文化的現代化可能會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4)1950年至今中國人口一直處於人口轉變的過程當中。70年代生育率下降的政策效應相當顯著,80年代以後政策效應趨向弱化,雖然在具體工作中離不開社會制約機制,但實際上社會制約機制的功效已發揮到極致。特別是到了9O年代,社會進步大背景下的利益導向機制的作用開始日趨重要。

(5)在三個階段的劃分中,第一階段的死亡率率先下降可以視為制度變革的產物,建國之初國泰民安,醫療衛生條件大有改善,死亡率明顯下降,特別是嬰兒死亡率。到50年代後期,出生率也有了緩慢然而自覺的下降趨勢。第二階段的出生率下降屬於典型的「政策型」,是通過政策的力量壓下來的,但政策的功效畢竟不是萬能的,生育率的下降存在著難以逾越的社會文化邊界。進人80年代以後,「一胎化」的生育政策由於縮小和限定了生育決策的空間,結果導致了大量的文化邊界上的生育沖突。這樣,到了第三階段,就可以將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歸類為「發展型」。換句話講,沒有社會經濟多方面的發展並觸動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育態度,出生率的進一步下降將是難以預期的。

(6)中國人口轉變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7O年代以來引入了強有力的人口政策因素,從而干預了自然的人口轉變過程,使之速成。但為此我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例如出生嬰兒性別比的升高、偏高問題,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問題,獨生子女素質發展的失衡問題,統計數據的失真問題,干群關系的緊張問題,如此等等。

3. 從長遠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口的流動的增加僅僅是產生問題么

1. 從歷史的角度看,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是社會工業化,城市化這個歷史進程的必然要求.大家知道,工業化、城市化,在近代以來,已經在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被驗證並加以推崇,已經成為一個現代過國家發展不可逆轉的過程.縱觀世界歷史發展,無論是近代的美國還是法國,亦或日本、英國,都通過工業化實現了民族的騰飛與發展.中國的暫時落後恰恰從反面說明沒有現代化發展所需要的工業化發展以及伴隨其發展的城市化發展,就沒有農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動,也就沒有社會的快速發展進而導致落後.而工業化的發展必然帶來勞動力的集中,造成農村人口向城鎮區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帶來市場活動、商業活動已服務業的發展,再次創造就業機會.這種聚集於發展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也是工業化與城市化一體發展的直接表現.所以農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與工業化發展是與城市化發展緊密相連.
2. 從現實中看,解決大量農村剩餘勞動人口的出路問題是社會和諧發展所必須的.城鎮化不是把農村建造成為城鎮,我國許多邊遠地區的農村,很不適合人口居住,除了「封山育林」之外,很難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城鎮化,只有把農村人口吸納到城鎮,提升城鎮的人氣指數,擴大城鎮建設規模,健全城鎮的社會功能,進而克服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的弊端,促進社會的協調發展.
3. 妥善處理好農村大量人口向城市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動是解決三農問題,保持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途徑之一.這是一個十分淺顯的道理:城市不可能獨立於農村獨自享受現代文明,就像一個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頭發離開地面一樣.誠然,城市裡有富餘勞動力存在,失業人口存在,但與此同時城裡也有很多工作崗位,城裡人不願意干或干不好,農村勞動力來,卻能找到相應的崗位;從另一方面看,城市人口增加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應的服務崗位需求也增加了.此外,隨著各大城市的的發展,以及農業剩餘勞動力的推力與城市吸力的共同作用,必將進一步促進一些大中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業的發展,促進人口向城市中的二、三產業集聚,促進城市化發展.如此相輔相成,共同發展,雙贏的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為之呢?
4. 從政治經濟學理論上看,農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動是社會生產力均衡發展的客觀要求.生產力是支撐社會發展最活躍的因素,而人,是最寶貴的生產力,這是政治經濟學最基本的原理.農村大量剩餘勞動生產力的棄之不用,那無異就是犯罪.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就業機會,而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正好是此發展間隙的有益補充,這樣一方面滿足了城市化過程中對大量勞動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均衡發展.
5. 從城市長遠發展的角度看,也需要妥善解決好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否則城市的城市化發展就成為無米之炊,無源之水.誠然,我方也注意到,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之初,的確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但從國家近年來實施宏觀調整措施上來看,這些負面的影響到目前為止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4. 縱觀世界人口的發展歷史,人口增長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各階段人口增長的特點是什麼

三個階段,第一是人口增長期,特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第二是人版口緩慢增長期權,特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第三是人口負增長期,特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人口變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5. 中國人口變化歷史

中國人口變化分三個階段:在近代之前;近代到現代;現代至今。且人口變版化與歷史進程權有很大的關系:近代前處於清朝統治,1840年中國人口在世界人口佔34%;近代後由於歷史原因,人口增長緩慢;直到近代後人口開始增長迅速。

1、近代之前

中國從歷史上,就已經在世界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近代之前是在1840年之前,那時候的中國還是處於清朝政府的統治,人口正常增長,那時候的中國人口就已經有4.3億人,佔世界人口的34%,已經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2、近代到現代

近代到現代的時間為1840年~1949年建國前,中間經過了一百多年的辛酸歷史,由於歷史原因,大量人口死於戰亂、毒品、疾病、飢餓等等,人口緩慢增長,到1949年末,中國大陸的人口僅有5.4167億,在世界人口比重中下降了11%。

3、現代至今

現代至今的時間就是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那時候國家穩定,人民生產發展,經濟也慢慢增長,科技技術到現在也慢慢提高,一方面提高了人口的增長,另一方面也延長了人均壽命。到2018年末,中國人口已經達到13.95億人。

6. 縱觀世界人口的發展歷史,人口增長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各階段人口增長的特點是什麼

三個階段,第一是抄人口增長期,特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第二是人口緩慢增長期,特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第三是人口負增長期,特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人口變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7. 中國人口的歷史發展

歷史上,中國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較大比例。1850年中國人口約4.3億,佔世界人口的34%。由於戰亂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國人口增長緩慢。1949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億,佔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代起,由於生產發展、人均壽命提高,世界各國人口迅速增長。到1990年末,中國人口已達11.4333億人,但佔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國務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1990年代,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由於人口結構的原因,中國人口總量仍在繼續增長,但佔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目前中國人口約13.68億,佔世界的19%,但出生人口僅佔世界出生人口的12%。聯合國根據現有生育率預測,未來中國人口將持續下降,到2100年下降到世界人口的3.1%。 年份中國大陸人口(億人)世界人口(億人)中國大陸人口佔世界比例1950 5.4425.2521.5%19606.4430.1821.4%19708.0936.8222.0%19809.7844.4022.0%199011.5553.1021.7%200012.7061.2720.7%201013.4169.3019.4%202014.0077.8918.0%204013.7196.9514.1%206012.07123.459.8%

8. 不同歷史時期人口增長規律及成因分析

1,:原始型復:(古代社會)制
(1)規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低。
(2)成因:
1:生產力水平低。
2:醫療衛生條件差。
2:傳統型:(近代時期,大部分發展中國家。)
(1)規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高。
(2)成因:
1:生產力水平提高,經濟的快速發展。
2:醫療衛生水平提高。
3:現代型:(發達國家和少部分發展中國家)
(1)規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低。
(2)成因:受經濟、文化等的影響,人們的生育意願不強。

9.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增長

最快的我認為是這三個
一西漢後期,漢武帝晚年時(公元前90年左右)全國人口只有3000萬左右,但是到了西漢末年(公元8年左右),全國人口已有近6000萬,這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前期人口的最高值
二隋文帝開皇年間,公元581年隋文帝即位之初,全國人口只有450萬戶(不包括當時未被征服的南陳50萬戶),到了隋煬帝即位時(公元604年)全國人口已有900萬戶,20年內全國人口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唐朝100多年的休養生息,在唐朝最富裕的開元盛事時唐朝人口還沒有超過這個數字
三清朝前期,清朝入關時全國人口不足5000萬,到了康熙時超過一億,乾隆時超過兩億,道光鴉片戰爭前夕已經接近4億
最慢的嘛 如下
1.戰國混戰時期,至戰國末人口只有2000萬
2.秦末戰爭,人口數不詳
3.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漢平帝元始二年時有人口5959萬到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時只有2100萬
4.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桓帝永壽二年時人口5647萬,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只有1616萬
5.八王之亂及十六國時期。北方人口在公元370時只有998萬
6.南北朝時期,南方到陳後主禎明三年人口只有200萬
7.隋末唐初。隋煬帝大業五年時有人口4601萬,到中宗神龍元年時(也就是705)只有3714萬
8.安史之亂。唐玄宗天寶十四載有人口5291萬到唐肅宗乾元三年人口1699萬人口銳減20.32%
9.南宋末年時期。南方在南宋嘉定十六年人口達到7681萬,但到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只剩1302萬
10.明末清初。明光宗泰昌元年有人口5165萬,到清順治八年只剩了1063萬

10. 新中國人口增長歷史

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1953年月30日,全國人口 601,912,371人。

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國人口 694,580,000人。

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008,180,000人。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133,680,000人。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242,600,000人。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國人口1,339,724,852人。

21世紀以來:

2005年全國人口1%抽樣調查,估計在調查時的11月1日全國人口有1,306,280,000人。

2009年9月28日,估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1,333,220,000人。

2012年,中國人口為135,404萬人,其中男性人口69,395萬人,女性人口66,009萬人,城鎮人口71,182萬人 ,農村人口64,222萬人。

(10)歷史發展表明人口增長擴展閱讀: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一些數據構成分析:

一、總人口

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

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長

數據表明,十年來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率為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

三、家庭戶人口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401517330戶,家庭戶人口為124460839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由於我國生育水平不斷下降、遷移流動人口增加、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四、性別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86852572人,佔51.27%;女性人口為652872280人,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

五、年齡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

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續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

六、民族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個百分點。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少數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長0.67%,高於漢族0.11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與歷史發展表明人口增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