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史上的兩次重大改革都是什麼
哪有表格啊。這個你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改革
中國古代史上的改革基本上分兩大類,一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對統治政策的調整,二是王朝中後期的變法改革。
(一)商君變法
《史記·李斯列傳》李斯在說秦王的《諫逐客書》中寫道:「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候親服……」可見商鞅改革在秦國的卓越成效。公孫鞅(前390年—前338年),出生貴族。「商」是以封地為姓,因其又是衛國人故又稱衛鞅。孝公蠃渠梁時期,商君是法家學派傑出的政治家,少時就喜讀刑名之學。他任秦相十載,先後兩次變法,改革制度,發展經濟,為後來的秦統一六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商鞅變法是依據李俚《法經》結合秦國實際制定出一套措施和方案。小到家庭男女有別,必須分室而居。父子兄弟姐妹,不準同睡在一個炕上。貴族富商子弟如果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一律送邊疆墾荒。大到全國使用統一的尺寸、升、斗、斤、兩。為後來的秦始皇的統一度量衡作了准備。他還讓秦孝公下令建立鄉、縣地方政府系統,歸中央統轄。十家編一組,互相勉勵生產和監督行動,一家犯法,隱匿不報九戶連坐。貴族商人,若是沒有戰功,不能擔任政府官員。改革初,秦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而商君也受孝公之十五邑封。
商鞅從「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出發,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而變法,使秦國崛起西戎,稱霸關內。但這一系列的新法看起來就能得罪不少權貴,以至於秦孝公死後,商鞅遭到政敵的迫害,以謀反之罪被秦惠文王車裂而死,滿門受誅。後人為他留下《商君書》二十九篇。商鞅變法也可見《史記·秦本紀》。
(二)王莽新政
在變法史上王莽又是另一個歷史悲劇人物。王莽(前46年—23年)曾任黃門郎、新都候、大司馬等職,到「安漢公」時已大權獨攬在握。他是太後王政君和侄子,是個頗有心計又好施忍術之人。漢哀帝劉欣死後,軍政大權就交到了王莽的手中,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罷免了和哀帝有「斷袖之辟」還差點當上了皇帝的董賢,又把另兩家外戚逐出京城。後又鳩殺平帝立孺子劉嬰,自己當起了攝政王。
公元9年1月1日,王莽代漢自立,正式即位稱帝。改國號叫新,都城還是長安。當上了皇帝後,他根據《周禮》改革進行設計藍圖,鞏固新朝貴族的統治,是走原始社會末期的復古制度。依井田制為模式的「王田令」,「私屬令」、「五均」、「六管」等都是他的新政。
但是,他的政治經濟改革只是一些表面的文章,措施不明確。土地改制等沒有什麼人支持。在貴族、豪強的反對下,有些改革一開始就沒法實行。即使他個人再用心良苦卻使新法危機四伏,以至最後自己四面楚歌,國家亂上加亂。王莽還想借對外戰爭來緩和國內的矛盾,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少數族的反對。他又徵用民夫,加重傜役和老百姓的刑罰。這樣外患未除、內憂又起。綠林軍起義了,王莽只能用軍隊鎮壓,後來農民起義軍殺向洛陽和長安,攻破宣平門,王莽被一商人所殺,死無全屍。
王莽改革只是種「空想社會主義者。」
(三)臨川先生變法
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安石(1021年—1086年)變法,也是古代史上最有爭議的變法。王荊公是仁宗三年的進士,做過十多年地方官。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嘉佑三年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系統地提出變法主張。他的變法不似王莽,新法在經濟、政治、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具體措施。還建立一個指導變法的新機構叫制置三司條例司,他提出了「法先王之意」的口號。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任參知政事,次年升宰相。
新法內容有:均輸法、市易法、免行法、青苗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將兵法、保甲法等。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還實行了改革科舉制、整頓學校等措施。從新法實施,到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廢罷新法,前後將近十五年時間。在此期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後,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國家也加強了對直接生產者的統治,增加了財政收入。但主要是各項新法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
司馬光認為王安石的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而臨川先生的《答司馬諫議書》中則十分有力地反駁了司馬的論點則令我佩服:「某則以謂受命於人主,議法度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在變法與反變法的斗爭中,他兩次出任宰相又兩次被迫辭職。但由於變法操之過急,犯了「左」的錯誤,最終被罷廢。
列寧稱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還在詩詞、散文等方面的獨特的成就,他主張文章「有補於世,以適用為本。」
(四)百日維新
百日維新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的一次全面改革運動。《馬關條約》簽定後,康有為等「公車上書」
以國家、民族的命運為已任,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新政從此日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變法主要內容有: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築鐵路,開采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政治上,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於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是我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和詩人,維新變法領袖。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康廣仁、楊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說過,自古變法少不了會有流血犧牲,所以,他放棄了東渡日本為變法流血來以警世人。
歷史上認為,維新變法運動是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產物,是中國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產物與要求,是先進的中國人從學習西方器物遞進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發展與深化。
除了以上這些,我國古代用賢臣進行改革的君主也不少。《史記·平淮書》漢武帝時也有過按照桑弘羊仿照春秋時期齊相管仲的辦法,實行「籠鹽鐵」的國家資本財政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元宏也有過「俸祿制」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
萍蹤先生曰: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維新,都不僅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調整,而是上層建築結構利益關系的重新組織和調整,這也是改革會遭到來自各方面阻力的真正原因。中國古代歷經了長期的封建社會,新事物很難徹頭徹尾地更替舊事物,故而變法維新之士,往往鮮有善終者。從哲學上宏觀地來說,新事物當然是先進的,是符合社會客觀規矩的、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但微觀地比較,就會發現舊事物中也含有新的成分。所以要發展新事物少不了要向舊事物學習,吸收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變法改革是一項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這說明社會的變革和發展不是個別人物決定的,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㈡ 中國歷史上的什麼第幾次大變局發生在秦始皇掃清天下後的100年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在他死後,秦朝不久就滅亡了,之後經歷了項羽和劉邦的爭霸,進入了漢朝,這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富足的朝代,在秦始皇死後的100年中,基本上都是漢朝
㈢ 中國近代史上五次大的變革是哪五次
第一抄次是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
第二次是1898年6月—9月的戊戌變法。
第三次是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
第四次是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
第五次是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㈣ 中華文明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變革是周秦之變
"周秦之變“除了成功建立秦朝以外,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將古代六國統一起來,將六國文化融為一體,所以說是中華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大變革。
“周秦之變”變化最大的是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結構方面,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轉型。傳統說法將其形容為 “從奴隸社會演變為封建社會”,秦朝的建立讓中央集權得到開始,從而延續後世。
它的發生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時代在進步,有周武王的鼎盛時期,隨著歷史的推動發展,中國古代進入了春秋和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時期的混戰,使老百姓渴望統一。秦朝統一各國是當時的社會趨勢,也是能夠讓老百姓早日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結束戰爭時代。
正因為秦朝統一各國,封建社會制度建立起來,這個制度在之後的兩千年一直延續,哪怕是後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元朝也是沿用這一制度。直到上世紀辛亥革命的發起,中國才從封建社會制度走了出來。
㈤ 中國歷史上經歷有幾次改革
中國歷史上改革家及 歷史上重大改革的規律性總結
雖然中國自古就有祖宗之法不可改的傳統,但仍然出現了一大批改革家。
第一,秦始皇。
看看他的改革成果吧:二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大一統的郡縣制,還有車同軌、書同文和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其膽識之驚人,其影響之深遠,舉世無雙,當為第一。
第二,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厲害,將一切制度推倒,改得個稀巴爛,還真有勇氣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殺掉,結果天下大亂。
第三,王安石。
因主張變法而名揚天下。他的改革太理想主義,只從立法角度考慮,忽略了行政執法的可行性。所以受到了歐陽修、蘇軾、司馬光等政治家的反對。王安石仗著皇帝寵信,將他們全都轟走,算是挺有魄力的。
第四,光緒。
一百零三天的改革,搞了很多新東西,事實上這些新政也是可行的。只可惜他沒實權,否則情況可能大不相同。後來,在簽定了辛丑條約之後,西太後有所醒悟,百日維新所推出政策幾乎都開始實行。光緒有維新之志而無維新之力,
第五,隋煬帝。
這傢伙不是好人,但卻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制度: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加以發展,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
第六,漢武帝。
他的改革主要在思想上,即獨尊儒術。這雖然不是什麼大變革,但影響實在太深遠了。
第七,宋太祖。
這人有點本事,居然不動聲色地將長期困擾中國的藩鎮問題解決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廢除府兵制,建立了禁軍和以文官為主壓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過這么做內亂雖平,卻為宋朝留下了貧弱的病根。
第八,商鞅。
他的變法成效最顯著,很快就是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最強的國家
第九,朱元璋。
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特務組織,永遠地廢除了宰相一職。
第十,北魏孝文帝。
作為第一個全面推行漢化政策的少數民族皇帝怎麼也得在排名榜上有一席之地。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也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原因(背景)
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①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②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③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富國強兵;④舊制度、習俗、思想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⑤民族危機嚴重;
2.改革的過程
不否定過去,則改革無從開始,徹底否定過去,則社會進入巨大的不確定狀態,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難題是如何在否定過去和保持連續性之間維持平衡。
3.改革的結果
① 成功:特殊的改革階段轉變成不間斷的調整,即建立一種新制度,它能自我調整,釋放出社會內的壓力;
② 失敗:改革導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壓力的釋放速度太慢,社會內部矛盾加劇,最後改革轉化為革命;
③ 改革停留在表面層次,不願觸及較長期的利益關系,以致不斷改變策略。改革成為時斷時續,時而前進,時而倒退的膠著狀態,這種狀態可以維持很長時期,直到新的契機出現,從而轉入成功或變為失敗。
4.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①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 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④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⑤ 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①、 成功的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
為什麼說這些改革成功了?
農奴制改革:促進了農業、工業的發展,使走向近代化。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重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魯國「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②、失敗的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中國: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③、改革認識:第一、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第二、改革和變法不會一帆風順,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第三、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要積極支持改革,並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第四、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對政治改革成與敗的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和認識
㈥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著名的變法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著名的變法。
1、商鞅變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於前361年在秦國實施的改革,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開始於公元前359年,第二次開始於公元前350年。對秦國的崛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王莽變法是西漢末及新朝時由王莽推行的變法,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是為建國元年(9年)。
3、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戊戌維新、維新變法,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
(6)中國歷史真正意義上大變革有幾次擴展閱讀:
一、商鞅變法簡介: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㈦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重大改革為什麼都以失敗告終
1.既得利益勢力過於來強大,自如王安石變法;
2.不敢向既得利益勢力開火,如張居正變法;
3.至於戊戌變法,那也叫改革?
成功條件應該滿足以下條件一部或大部:
1.改革者本身就是既得利益勢力中較大力量,如鄧小平,趙武靈王;
2.改革者非既得利益者,卻能夠得到既得利益勢力中最大勢力支持,如商鞅變法;
3.形勢所迫,非變法無以求存。
㈧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次社會變革,所產生了那些階級。。
中國歷史 上的重大 變革: (1)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法家人物商鞅在秦國實行的變革,也是戰國時代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的 改革 。公元前359年——350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兩次宣布變法,主要內容是: a.在全國建立縣級行政單位,縣設令和丞。是秦始皇設立體制的開始; b.編制戶口:五家為伍,兩伍為什,確立了嚴格的集成管理; c.獎勵軍功:可按功勞授予20等爵位; d.實行小家庭制,目的是有利於戰爭動員和稅收; e.廢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 f.統一度量衡; g.制定法律。 這些 改革 措施從根本上摧毀了舊的行政體制,使秦國逐步強大,秦始皇確立封建中央集權制,最後統一中國。 (2)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革新圖強的 改革 措施。是中國歷史上中原農耕文化第一次以主動姿態學習和吸引北方游牧文化。 靈王總結了趙國武備落後,民風積弱,強大的鄰國時刻要入侵,立志 改革 ,學習胡夷騎射。 靈王說服王公大臣穿起胡服,訓練騎兵,改善了軍備,拓展了邊界,表面上是衣著服飾的改變,實質上是不同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是趙國思想觀念的變革。 (3)秦始皇確立中央集權制: 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滅掉六國,統一了全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帝國。 a.創立皇帝制度,掌握最高權力,皇帝至高無上,獨斷一切,皇帝之下,設立「三公九卿」為其服務; b.廢除分封諸侯的制度,實行郡縣制,郡縣長官由朝廷任免; c.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 (4)漢武帝設立太學: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親自策問考生,董仲舒,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根據董仲舒提出的「興太學,置明師」的建議在京師設立太學,主經博士,置****50人,是中國最早的學府。 (5)桑弘羊 改革 : 桑弘羊是漢武帝的大農丞。漢朝受匈奴困擾多年,提出 改革 。這次 改革 不是應急性的,是強化中央集權,是政治和經濟相統一的體制性 改革 。內容: a.國家統一鑄造、發行貨幣,剝奪各郡國和個體工商者的貨幣發行權; b.實行煙、鐵官管,剝奪個體工商業者自由經營煙、鐵權力; c.國家直接經營和管理各種物產的運輸和銷售,統一物價; d.對工商業者和高利貸者,徵收資產稅。 意義:大大增加了財政收入,也奠定了漢代以後國家的經濟體制。 (6)北魏孝文帝改制: 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主動融入中原文化的歷史事件,是劃時代的舉措。北魏孝文帝親政後,實行了一系列 改革 : a.學習漢文化地區的禮制,建立明堂、太廟; b.推行三長制(鄰長,里長,黨長),建立地方基層組織機構; c.創立和實行均田制; d.遷都洛陽,以便更有利於學習中原文化,禁止鮮卑姓,通用漢姓。禁止說鮮卑語,改說漢語。禁止胡服,改穿漢服。鼓勵胡漢通婚。 意義:大大加速了鮮卑漢化的進程,同時也使北魏王朝在短時間內出現了興盛局面。 (7)王安石變法: 在宋神宗當政時,實行了一系列 改革 措施。北宋社會矛盾尖銳,財政危機嚴重,各地農民起義爆發。變法有利於緩解社會矛盾。內容: a.設立機關,統籌變法事務; b.在民政方面:實行青苗法(借錢給農民耕種),免役法(變差役為募役); c.在財政方面:實行方田均稅法(土地和稅賦重新整理),農田水利法(農田水利建設),均輸法(改地方供應為國家采購),市易法(抑制物價); d.在軍事方面:置將法(設置軍將),保甲法(廢募兵改徵法),保馬法(令百姓為國家養馬),軍器監法(加強軍器的製造與管理); e.同時 改革 科舉制度和學校制度。 結果:新法損害了大地主勢力,遭到舊派的反對,不久,王安石被罷黜,變法失敗。 (8)張居正變革: 明代晚期,張居正實行的政治經濟變革。內容: 在政治 改革 方面: a.推行考成法,對官員進行考核和監督,以防止腐敗和貪污; b.整頓郵傳驛站制度,防止官員和家屬占公家的便宜。 經濟方面: 重新丈量全國土地的基礎上,實行「一條鞭法」(賦役合並),這是在中國稅役制度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9)戊戌變法: 1898年,清末戊戌年間,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首的資產階級 改革 派發動的變法改良運動。變法實行了一百多天後被廢止,因此又叫百日維新。內容: a. 改革 舊的官僚機構,拆減閑散衙門; b.廢除八股文,設立新的學校; c.設立農工商總局,實行經濟建設; d.軍隊改用新法操練; e.鼓勵辦報,給予一定的言論和出版自由。 結果:以慈禧太後的頑固派反對,變法最終失敗。 (10)辛亥革命: 1911年,清末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當年為辛亥年,因此叫辛亥革命。 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首先在武昌發動起義,在湖北成立軍政府。各省響應,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清皇帝退位。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意義:結束中國二千年封建集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