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株洲景炎學校的其他成就
2003—2010年新加坡公費留學35人
2005—2010年中韓、中新、中美、中英文化交流165人
承載株洲二中初中部的歷史根基,株洲景炎學校成為株洲市初中教育階段對外交流的窗口學校,擁有承擔政府教育交流項目的資格和能力。學校致力於構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課程體系,外教口語、創新思維、禮儀、書法等豐富多元的課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景炎成為株洲市新課程改革示範學校、生本教育基地學校,景炎人行走在高遠的教育追求中。 2008—2010年 西安交大少年大學生11人
2003—2010年 創造發明國際獎、全國獎、省級獎17項「大家」的成長必然有其少年時代獨特的思想素質與思維素質:體驗式德育活動因心靈的觸動而改變行為;互動式課堂因參與而激發探索的慾望;豐富的社團活動因個性而精彩。株洲景炎學校為西安交大輸送了11名優秀的少年大學生,其中2010年湖南省考上7人,景炎獨佔5人。學生獲省以上創造發明和創新大賽金銀獎獲獎17項。不少學生因創新發明被株洲二中特招。正是今天對自然與社會的追問成就明天的「大家」。 2000—2010年 市「三好杯」團體一等獎21項,冠軍87項;省市文藝調演一等獎30項
2011年 初二學生於潤澤獲得國際馬拉松冠軍
「景炎學生,14歲成了國際馬拉松冠軍」,長沙晚報一篇報道揭示了景炎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豐碩成果。田徑隊、籃球聯賽、足球俱樂部、文學社、美術社、攝影社、發明協會、交響樂隊、合唱隊、每年一屆的學科節等,成為了學生全員參與、全面展示自我、充分顯示個性的舞台,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甜蜜。活動成為株洲教育的新亮點。 2001年 反扒小英雄錢龍被新華社報道
2000—2010年全校師生募捐、義賣籌集善款20餘萬元
2001年株洲景炎學校13歲少年錢龍見義勇為斗扒手,遭到3名扒手的毒打,依然能保持凜然正氣。感人事跡經《三湘都市報》獨家報道後,新華社、人民網等多家知名媒體相繼轉載。株洲市委、市政府對錢龍見義勇為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贊賞,號召全市人民向他學習。景炎注重學生德育素質培養,德育實現了全員化、網路化、課程化、模塊化管理,正氣、大氣、才氣成為了教師和學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辦學11年以來,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保持100%,中考合格率優秀率等多項指標一直居全市第一,實現了「快樂、素質、成績」統一的教育夢想。
㈡ 株洲二中等幾所稍微有名的高中,他初中部就變成了私立或民辦初中,是不是變相榨錢呀
人家就是以榨錢的目的來的
株洲二中榨錢的手段頗多
周日補課就是相當厲害的手法
導致株回洲大多數學校都效答仿
景炎也是一天到晚收錢
但還是沒有北師大厲害滴
現在人不都是這樣么
只走有利可圖的道路
"永遠向錢看"
不是同意不同意的問題
株洲教育局也在損二中和景炎的形象
但我認為還是比隨時隨地榨錢的北師大要好滴
㈢ 急!!!求問株洲二中(曾經的)校友或老師!!!
可以,4A一B沒啥問題
㈣ 株洲市南方中學的歷史沿革
一、 草創艱難(1958-1975年)
[工棚起家]
1958年9月,為解決職工子弟上中學難的問題,當時的湘江機器廠教育科在家屬中找了兩位具有大學畢業文化水平的家屬當老師,招收了16名學生,借用原子弟一小的山坡上的工棚改建作教室。就這樣,在熱火朝天的大躍進的浪潮中南方中學悄然誕生了。1959年秋季正式招收了初中兩個班,學生共有60人(這時在株洲市一中、四中就讀的子弟紛紛轉回來,成為這兩個班的插班生),教師增至6人。1960年秋招收了兩個初一新生班,1961年7月有了首屆初中畢業生,經過考試,成績還不錯,大部分考上株洲市一中、二中讀高中,也有相當多的同學考進了株洲航空工業學校學習。1961年9月又招收了兩個初一新生班,1962年7月有了第二屆初中畢業生。此時,原中南248技工學校下馬,陳家尊、熊成秀、黃佩英、周美華、李富昌等老師正式調入湘江機器廠任初中教師。
[掙扎奮起]
1962年8月,湘江機器廠決定將原屬小學代管的4個初中班,遷至距工廠5里外的原248技校新莊舊址,開始單獨組建成子弟學校初中部,仍隸屬子弟學校領導,校長華媁, 黨支部書記羅仕,副校長吳伯申、孫成同,初中部教導主任郭開運。為充實師資力量,國家第三機械部從全國四個高等師范院校正式分配來五名本科畢業生(鄔麗瓊 從廣東師院中文系,余志華、張歧強從湖南師院中文系,柳維滬從華東師大數學系,溫輝炎從西南師范學院生物系),加上照顧夫妻關系調來一些教師,教職工總數 達30多人。學校辦起了食堂,有200多名 學生住校,還有一半學生走讀。到這時,南方中學才開始像模像樣地運作起來。這時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仍然存在,新莊三層的教學大樓因基建下馬未蓋屋頂,許多 房間未安裝玻璃,所以一遇刮風下雨整個教學樓就成了「澤國」,師生戲稱為「新莊水,浪打浪」。但由於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工敬業精神強,硬是頂風冒雨一心撲 在教學上,學校到處充滿積極進取向上的活力。當年為參加全廠職工文藝匯演,初中部七八十名師生自編自演了《我們新莊好地方》的大型歌舞節目,獲得了全廠職 工、學生和家屬的一致好評,可說是真正產生了「轟動效應」,至今仍傳為美談。
1963年11月,株洲市人民武裝部招收飛行員領導小組從近萬名中學生中,經過層層篩選和嚴格的體檢、政審,我校初二9班的學生袁章鐵成為株洲市建國後第一個從中學生中選拔的飛行學員,也是我們湘江機器廠首位飛行學員,這使學校名聲大振。1964年7月第三屆初中畢業生參加全市統一中考,成績不俗,尤以羅念慈、張詠桃、季林三位同學以高分考取省府名校長沙市一中(那屆全市初中畢業生考取長沙一中的總共才5人,我校就佔了3人),更使南方中學飲譽株洲。1964年暑假,初中部又由新莊搬至廠內團結村原二分校校址。當時學校師資力量較強,管理嚴格,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規范不斷進步,深受職工家屬的好評,大多數初中畢業生都上了市級重點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
[自立門戶]
從1964年暑假校址搬遷算起,此後中學校舍先後變動7次,直至1974年才在鳳凰山西麓新建一棟面積為67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的時候,南方中學才算正式安營紮寨,有了真正的「家」。從1958年小學戴帽子辦初中,直至1974年紮根建校,這17年,是一個艱難建校風風雨雨的歷程,,也是一個白手起家、辛勤耕耘育人的艱苦辦學的過程,應當是南方中學校史上值得濃墨重彩謳歌的不平凡的17年。
1964年初,學校進駐了「四清」工作組,對領導班子和職工隊伍進行了整頓清理。到1965年底學校領導班子又一次進行了調整,華媁任校長,吳伯申、王德奇任副校長,王義德任黨支部書記。初中部由廖開興任主任,陳舉生任政治指導員。新班子剛上任就遇上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學校在十年文革中,作為子弟學校的初中部(文革中習慣稱之為「紅衛中學」)自然是首當其沖了,不少老師挨斗被整,圖書資料和理化生儀器幾乎損失殆盡,唯一的收獲是執行「五七」指示,「學工學農學軍」頗有聲勢。隨著職工子弟人數猛增,我校規模越來越大。1970年 春天株洲航校下馬,王惠培、羅矩勛等二十多位老師正式調入我校,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當時廠革委會指揮學校一千多學生揮鋤上陣,只經過短短一 個星期的「戰斗」,便將原株洲航校一個標準的足球場辟為水田,從此學校正式有了自己的「學農基地」。師生輪流在這里學習種水稻,學校購買了一頭大耕牛,後 來又購買了一台手扶拖拉機。1970年利用工廠幾台舊機床,學校辦起了小型校辦工廠,其規模逐年擴大,1971年至1975年總產值達20多萬元,這部分收入不但彌補了辦學經費的不足,而且減免了全校學生三分之一的學費和三好學生的全部學費,減輕了職工的經濟負擔,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1968年底在駐校軍宣隊、工宣隊的組織下,中學部單獨成立了革委會,由公司後勤部副剖長張孝賢任主任(後為王培芝)李華翰、洪干仁任副主任。陳舉生、黎安生先後任黨支部書記,畢業班學生開始上山下鄉,在校學生開始復課鬧革命。1970年初,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辦學規模的擴大,公司決定將子第中學定為處級單位,下設四個附小。任命王培芝(1971年初為郁祥文),擔任校長,先後有王德奇、崔玉華、韓錦城、劉宗玉任副校長,甄劍光任黨總支書記。學校貫徹「五七」指示,開展「學工、學農、學軍」辦起了工廠、農場、養豬場等。學校農場有80多畝水稻田、兩個魚場。從1968年秋季開始,凡文革前後入校的的學生絕大多數上山下鄉,我校學生大部分集體落戶在瀏陽縣大圍山區,也有去大通湖農場的,1972、1073年 畢業的學生一般安排在白關、大京水庫、南陽橋知青點,也有七八十名學生去三線修枝柳鐵路的。這些知青點由於靠近工廠,工廠捨得在這些知青點上投資,加上大 多數學生比較純朴,熱愛勞動,工廠選派的幹部素質較好,對學生要求較嚴格,我校下鄉的知青一般在農村表現較好。所以我校出席了1974年春在衡陽召開的全省青年工作會議,學校團委介紹了「上山下鄉教育如何從入學抓起」的經驗。1974年10月學校白關知青點代表作為典型在全省知青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1975年中央新聞紀錄片電影廠拍成白關知青點專題片在全國放映,學生宋湘娜、王愛華、王淑珍、朱秀梅等評為全國先進知青。
自1967年3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復課鬧革命》的社論後,學校在廠革委會、軍宣隊、工宣隊的具體組織下,陸續恢復了一些文化課,學生編班仍按「連、排」編制。因為我校學工學農活動開展正常,且都有固定的規模較大的基地,加上軍訓開展得「轟轟烈烈」,所以1970年5月在省革委辦學現場會上,我校作了典型發言,《湖南日報》發表了我廠搞好工廠辦學的專題文章,1971年《人民日報》又特地刊登了我廠《搞好工廠辦學》的長篇文章,於是全國各地陸續有人來我校取「工廠辦學」之經。
1976年下半年四所小學從中學分離,單獨成立了小學總校。中學原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四人,有三人調離了學校,留下王德奇副校長全面負責,主持中學行政工作,學校又改為科級單位,黎安生,孫伯超任副校長,王坤良任黨支部書記,宋寬興任支部副書記兼工會主席。1978年底華媁從公司教育辦回校仍擔任校長,凌華任黨支部書記。
由工棚起家到掙扎奮起,再到安營紮寨,自立門戶,這段時間雖然經歷了十年文革的動亂和上山下鄉的沖擊,但隨著工廠生產的發展,學校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十分迅猛,高、初中完備,到1975年學生已達3000餘人,高中一個年級就有十多個班。排除干擾,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掙扎奮起,充分體現了南方精神、老兵工傳統在南方中學辦學史上的核心作用。
二奠基騰飛(1976-1998年)
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學校工作從此跨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從1978年 起,學校實行分段招生,分段教學,初中和普高同時進入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的新階段。我校開始按部頒教學計劃、大綱和教材上課,並使教學設備不斷增 添、完善;在政治上,組織上抓緊處理文革中的遺留問題,對挨批鬥的老師公開宣布平反,恢復政治名譽,推倒一切不實之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這 樣就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的積極性。
1983年學校正式由科級升為處級機構,校名正式定為株洲南方航空動力機械製造公司子弟中學,簡稱南方中學。
工廠專門撥款新建一棟五層樓、面積為4400平方米的高中部教學大樓,1985年秋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從而使教學條件大大改善,1983年9月,我校實行中學機構改革,從初中畢業開始分流,試辦了以機械專業為主的職業高中班,學制三年,首批共招收6個班268名學生。
1983年鄒彬彬等四位老師評為株洲市優秀班主任,公司勞模王惠培老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1985年王惠培老師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3年6月鄒彬彬老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4年學校晉升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9月1日轉為湖南省省級示範性中學。
1998年3月,我校聘請的美國紐約的布萊克夫婦來校任教,南方中學成為株洲市第一家聘請外籍教師的中學。
㈤ 湘潭市第二中學的歷史沿革
湘潭市二中前身是由私立新群學校的勝利、私立化民和弘道中學等三校合並而成的湘潭市立中學,2011年5月,已走過了偉大的90年的歷程。90年來,九十年薪火相傳,九十年積淀成長,學校已躋身省重點中學行列,步入「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和「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殿堂,是省級園林式單位和衛生示範學校,群體工作先進學校、田徑傳統項目優秀學校。2012年被教育部評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現已成為頗具實力的三湘名校之一。
新群學校,始建於1921年5月。當時省立一師湘潭籍校友毛澤東、黃篤傑等7人集銀洋1000元發起創辦(載《湘潭縣志》659頁)。學校初為小學,校址幾度遷徙,至1930年購得十四總見龍街蒓香園為固定校址後增辦幼稚園,1937年增辦初中,改名新群學校。抗戰期間幼稚園曾停辦。中小學遷至鄉下。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學校增辦高中於株洲大沖,原址蒓香園慘遭日寇破壞經及時修葺漸復舊觀,1948年,高中部遷回蒓香園。至1950年政府接管,艱辛辦學30年,期間雖時局變遷,但學校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所由幼稚園到高中、全縣規模最大、學生人數最多、設備比較齊全的學校。總計新群擁有校舍兩處學田1230畝,校教具可供一千四、五百學生使用。30年間共畢業學生5800多人。
化民中學則是1943年秋由周家乾先生以其家產所創設。初為臨湘初習班,後擴為臨湘中學。初以周南洲祠為臨時校舍,後搬至石潭飛機屋場(現湘潭縣二中),至1946年秋才擇定湘潭城郊二湖頭嶺為校址,並改稱化民中學, 周磊村任董事長,周家乾任校長。自此,學校逐步走向正軌,設備漸齊,規模日增,學校最多時達300餘人。化民自43年創辦至51年合並到市立中學,畢業學生千餘人。學校最大的特點是思想進步,沒有反動黨、團組織;學校設有獎學金,每期獎勵貧寒優秀學生;解放前夕,學校私密承印《新名主主義論》、《論人民民主專政》等多種進步書刊,為湘潭的迎解工作作出了貢獻。三校合並後,周家乾先生一直在本校工作,直至退休。
弘道中學原為弘道補習學校,由周順循等創辦於1944年秋,校址設花石張氏宗祠,收學生40人。1945年遷至湘潭龍口高箭樓,正式命名為弘道中學,張平子任校長,周順循任主事。1946年秋,學校遷至湘潭城區內白花生館。弘道中學辦學6年,共辦有四個補習班,六個初中班。
湘潭解放後,新群、化民均具文呈請政府接管。1950年冬,湘潭市人民政府將兩校合並,同時接收弘道中學三名教師和部分校教具,籌建湘潭市立中學。1951年元月,市政府任命市長王治國兼任校長,唐士義任副校長,4月14日召開大會,正式宣告湘潭市立中學成立。
「市中」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取消舊制,樹立新風,學校面向工農,招收學生437人。52年增辦高中,並成立」中共湘潭市立中學支部委員會」。1954年調整縣市建制,學校改稱」湘潭市第二中學」, 校名由國學大師郭沫若先生題寫,唐士義任校長。以後學生逐年增加,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到1957年共有34個教學班,1700餘學生。期間新建教學大樓五棟、學生宿舍三棟、教工宿舍、大禮堂等,校區面積由建校的4800m2擴大到45818 m2。當時,學校黨政領導除致力於改善辦學條件外,還十分重視師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廣泛學習蘇聯經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955年學生成績全及格率為89。2%,操行甲等的為80%。首屆高中畢業生,92%的升入高校,高考成績列全省第二。1957年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70%,高中畢業生75%升入高校。
1957年開始由於各種運動的沖擊,正常教學秩序被打亂,教學時量、質量均無法保證,至1976年10月,喧鬧的校園才漸次安定。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恢復以教學為中心的正常教學秩序,各項工作走向正軌。連年高考成績優異,1980年6月學校被首批定為省重點中學,行政級別隨之由科級升格為副縣級。1983年4月學校成立教職工代表大會,並開始實行校長負責制。1986年5月,學校黨支部改稱黨總支,次年開始教工專技職務評聘工作。其間學校教育教學全面長進,德育置於首位,教學立於中心各項工作全面發展,質量穩步上升。89屆高中畢業會考,合格率為市區之冠,90屆為100%,高考也取得十分好的成績。在數學、化學、科技作品、書畫、體育等競賽中均有學生獲全省、全國性獎勵,市政府先後五次授予學校文明、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學校於1991年5月10日舉行了隆重熱烈的70周年校慶紀念活動。
近10年來,學校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校舍基本建設一馬當先,綜合大樓、兩層103米長的體育風雨跑道、臨街的蒓香園酒樓、科學樓、藝術館、兩棟78戶新教工宿舍等近兩萬m2的新校舍相繼落成。操場全面翻修,舊樓裝修一新、環境綠化、道路硬化、雕塑裝點、彩燈襯綴,校園美不勝收。先後被市、省授予衛生示範學校和園林式單位匾牌。並於1995年接受省重點中學檢查評估,授予省重點中學匾牌。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思路,治學嚴謹,管理規范,制度齊全,落實到位,旨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組建了「三結合」教育網,成立了「三級」家委會,開發了德育基地,各種德育活動豐富多彩。連年被評為市「班級管理先進學校」,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班級和市、省級三好學生及優秀學生幹部,還發展了學生黨員。學校教學質量大步提高,「兩考」成績斐然。中考穩居市直中學前列,高中畢業會考合格率在95%以上,並於2000年達69。2%和71。26%。體育教學和競賽成績喜人,93年省體委授予群體工作先進單位,96年授予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匾牌。先後有2人達國家級、75人達二級運動員標准,向高等院校輸送體育人才84人,有5人次獲省賽冠軍、8人次獲亞軍,籃、足球隊多次獲市冠、亞軍,代表市赴省參賽。
學校堅持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創名校的改革思路。以電教媒體為主的生物五步法教改實驗,94年接受省評估並獲得省電教科學實驗成果一等獎,推動了全校教育技術現代化實驗的發展。93年實現三機一幕進教室,繼後語音室、電腦室、電視編輯室、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語音室、衛星電視接收站相繼投入使用。同時參與或獨立進行了國家、省、市級50多個教研課題的研究,大部分獲市、省、國家級獎勵,成果顯赫,2000年被授予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殊榮。同年學校又投了100萬建成市內首家校園計算機網,融廣播、電話、教學雙控、監控系統於一體。目前學校擁有500萬元的電教設備,1000 m2的電教專業房。學校從93年起在初中部每年招收一個特長實驗班,高中部也擇招部分特長生,並先後投入近100萬建成設備齊全的三間音樂教室、二間美術教室,以及聲、樂、舞訓練室、器樂室、練功房等。自95年獲中學合唱節目全國一等獎後,99年第三屆省重點中學文藝調演獲「二金一銀」,團體總分第二的好成績,2000年市、省中小學藝術節該校歌、舞、樂節目均獲市一等獎,舞蹈獲省一等獎,並在全國首屆舞蹈電視大賽中,獲金獎第一名,2004年2月,湘潭市第二中舞蹈隊進京演出,舞蹈<囚歌>獲國家二等獎。受文化部委派以該校學生為主的市少兒藝術團赴法國、匈牙利演出圓滿成功。近5年,被錄入藝術院校的學生達107人,藝術教育成績突出,連年被授予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獎勵,2000年又投入了160萬建成音響燈光先進、可容1200餘觀眾的市內學校首家藝術館,當年被評為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
學校其它各項工作全面推進,曾榮獲省優秀基層工會、市三防教育示範學校、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民主管理模範單位、市優秀共青團委、市勤工儉學先進單位等多次獎牌、獎旗,還獲得200餘起有關競賽和單項工作的市級獎勵。校辦工廠曾創造出年純利50餘萬元的好成績,現仍略有盈餘。 學校如此快速的發展進步,得益於領導班子得力、教工隊伍齊整、民主風氣濃厚。校長唐海秋評為市優秀校長後,又於2000年授予市十佳校長稱號。現有教師181人中,高級教師78人,學歷合格率達98%。擁有一批象李壽岡、李仁、謝松成、宋新民、周雲河、宋振興、李小良、胡智慧、劉梅林等特級教師和周於茲、胡大軍及許斌松、周琦。韋小芳。倪萍。賀利平等省、國家級優秀教師;成思紅和翁鶴松等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中學美術教師;學校已發展到45個班、學生2500多人。
2010年11-12月,學校啟動了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本屆與往年有所不同,更注重藝術的培養與展出。並加以廣告效益,拉贊助等。也有著強大的師資力量為本屆藝術節撐腰。全校共有74個節目參與到預賽中來。歌、舞、樂、小品等節目異彩紛呈,充分體現了該校學生多才多藝、樂觀向上的風采。
在2011年湖南省中學生「三獨」(獨舞、獨奏、獨唱的簡稱)比賽活動中,湘潭市二中三位參賽選手經過層層選拔,以精湛的技藝力挫群雄,陳奕瑩榮獲獨唱一等獎,魏思維和吳冠雄分獲獨舞二等獎。這三人均獲重點大學特招錄取資格。近幾年,市二中在每屆「三獨」比賽中都有學生獲獎。該校秉承著「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創名校」的辦學思路,致力於打造全省甚至全國一流的藝術教育品牌,由楊華老師帶領的二中舞蹈團 已聞名全國。學校兩度被授予「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的稱號。
其中合唱《雕花的馬鞍》被文化部特邀參加2013年1月的中韓文化交流活動。舞蹈《鋼鐵》被選送參加全國決賽,並在2013年2月20日廈門全國第四屆中學生藝術展演總決賽中榮獲再次冠冕全國一等獎和優秀創作獎,這是湖南代表隊舞蹈組唯一一等獎,楊華、余婭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在展演中市二中連續四屆獲獎,也是全國僅有的三所連續四屆參賽的學校。
㈥ 株洲近代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年來,株洲實現了由一個縣屬小鎮向一座工業新城的跨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勤勞勇敢的株洲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圍繞「農業安市、企業富市、商貿活市、科教興市、依法治市」市策,實施「開放強市」戰略,發揚「開拓奉獻,創業爭先」的株洲精神,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空前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各條戰線取得輝煌成就。據統計,株洲市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年的經濟總量超過改革開放以前三十年的3.5倍。1998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64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9.49億元。近幾年來,株洲市獲得了「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全國綠化城市」、「雙擁模範城」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等榮譽稱號。按照國家統計局對全國219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實力測算,株洲位居第54位,在湖南省是除省會以外排名最前的城市,進入全國第二類城市之列。株洲市在經濟建設和其它各項社會事業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工業建設突飛猛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株洲幾乎沒有工業。「一五」、「二五」計劃時期國家相繼安排了南方動力機械公司、株洲電力機車廠等13個重點項目在株洲興建。這批重點項目的引進布點,不僅構架了工業新城,而且逐步帶動了株洲地方工業、勞服企業、鄉鎮企業和區街工業的發展,從而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機械、化工、建材等重工業為主,電力、煤炭、輕工、紡織、電子、塑料、皮革、服裝、制葯等多業發展的工業格局。現在,全市鄉以上企業已達1800餘個,其中大、中型企業62個;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69.17億元,比1949年增加約47萬倍。有色冶金、機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產業產值佔全市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0%。1998年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401億元,為1949年的5200多倍,在全國42個中心城市排名中,株洲綜合實力主要因為工業的快速發展而躍居到第26位。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針對株洲國有經濟、重工業和原材料工業比例比重,以及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低的情況,株洲率先實施了企業勞動、人事、工資三項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搞好搞活國有企業的措施,一批支撐株洲工業發展的大中型企業又在改革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被新聞界譽為「株洲現象」。特別是自1994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優化資本結構,增強企業實力」城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以來,通過實施「三改一加強」、「抓大放小」和資本營運等措施,國有企業轉機建制、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國有資產的戰略性改組工作均邁出重大步伐。通過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全市已累計建立股份制企業1139家(其中注冊股份有限公司16家),注冊資本20億元,吸收增量資本28億元。其中株洲火炬火花塞有限公司、株洲慶雲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電廠)的股票先後上市交易。通過採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並、破產、承包、租賃、分塊搞活等多種改制形式對資產進行重組,先後組建了南方摩托集團、國光瓷業集團、湘大實業集團等「三大集團」,千金葯業、火炬火花塞也正朝著集團化方向發展,以有色冶金、化工、鐵路運輸機械為依託的「三大產業群體」逐步形成,南方動力機械公司、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冶煉廠、株洲硬質合金廠、株洲車輛廠、國光公司、湘大公司、千金葯業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等企業的利潤佔全市實現利潤總額的90%以上,一批中小企業在改革中成為市場的主體並逐漸走出困境。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實施再就業工程,確保了減員增效、下崗分流和兼並破產等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從社保、財政、企業、社會四個方面籌集資金,保證了離退休職工退休金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的及時發放。採取政策扶持、成立再就業服務中心、服務隊(站)和積極開展培訓、拓寬就業門路等措施,下崗職工再就業率達到48%。
農村經濟蓬勃發展。自從實行市帶縣體制以來,縣域經濟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和完善,農民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生產獲得長足發展。1995年,株洲成為全國第一個雙季稻畝產成建制過噸糧的地級市,並連續四年保持了過噸糧成果。1998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75.19億元,糧食總產量達184.83萬噸,比1950年增加4.6倍;生豬飼養量增加18.54倍;水產品產量增加6.8倍;經濟作物達38.82千公頃。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經濟作物產值占種植業產值的比重接近1/3,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接近1/2,二、三產業占農業社會總產值的4/5。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全市現有鄉鎮企業13.8萬家,從業人員65.8萬人,1998年全市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104億元。農林水利建設步伐加快。株洲已於1993年消滅宜林荒山,1997年實現全面綠化達標,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3.94%,森林資源蓄積量達1318萬立方米。到1998年,全市擁有各類水利工程11萬余處,其中大型水庫2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936座,山塘近10萬處。農田灌溉面積由1950年的126.66萬畝增加到219.64萬畝,旱澇保收面積達200萬畝,旱澇保收率達90%以上。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機械總動力已由1950年的5.15千瓦增加到90萬余千瓦,年農機集團承包面積超過40萬畝。科技興農意識不斷增強,全市現有各類農業技術人員1.2萬餘人,農業技術推廣站132個,科技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1.3%。
第三產業興旺發達。伴隨一、二產業的發展,株洲市第三產業發展迅速。1998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3.8億元,比1978年增長22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已達到35.5%。個體私營商業、餐飲業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占據了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個體商戶平均每年凈增1萬戶,已達到12.69萬戶,比1949年增加了800倍。商業網點已由解放前的幾百個發展到1998年的85600個,共有大小市場320個,連鎖店30多個,累計投資近40億元,涌現出蘆淞服裝大市場、鍾鼓嶺農副產品市場、中南摩托車大市場和攸縣皇圖嶺集貿市場等成交額過億元的現代化市場11個,以及株洲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煙草公司等達到大中型企業規模的商貿企業101家。一個多渠道、多形式、少環節的流通新格局已經形成。金融保險事業快速向前發展。1998年,全市各項存款年末余額已達167.7億元,城鄉居民儲蓄總額已達1148.5億元,分別比1978年增加79.36倍和223.83倍。保險收入已由1980年恢復之際的182萬元增加到1998年的2.9億元,增加158倍。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株洲的城市建設和工業建設相互促進、比翼齊飛,構成了株洲巨變的精彩華章。經過多年的建設,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日供水能力已達125萬噸,日煤氣供氣量達6.52萬立方米,用氣普及率達92.4%。城市的道路、橋梁、供水管道都隨著城市的擴大不斷延伸。園林綠化、環境保護事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以城市道路為重點的市政工程、以防洪排漬為重點的保安工程、以環衛、治污、綠化為重點的環境優化工程以及以路燈、燈飾為點綴的亮麗工程和安居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整個城市顯現出新的風采。城市通訊事業迅猛發展。1997年完成郵電業務量3.97億元,比1949年增加7928倍。電話交換機總量達到36萬門,電話機裝機總數23萬部,每百人擁有電話6部。全市電話擁有達到27萬戶,其中行動電話達到3.8萬戶,無線尋呼達到11.7萬戶。建成了河西新城區。全國5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之一的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迅速,連續五年保持了30%的經濟增長速度。目前區內有各類企業700餘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8家,截止1998年,累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7億元,工業總產值55.03億元,財政收入47.41億元,出口創匯6509萬美元。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50年代株洲市積極利用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貸款86.86億盧布,創辦了一批骨幹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株洲市又通過利用外資、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提高了國有企業的素質和效益。特別是近幾年實施的「開放強市」戰略,以企業的開放帶動株洲的開放,株洲市對外開放和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逐步加快,並取得了明顯成效。1998年,合同利用外資5097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9553.6萬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資到位7016萬美元,利用外國政府貸款2538萬美元。三資企業從無到有,健康發展。德國西門子、加拿大加普惠、日本雅馬哈等三家世界排名100強的著名企業落戶株洲,建有現代化的合資企業。目前正式投入營運的三資企業達114家,出口創匯9000萬美元,上交稅收1.78億元。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4.6億美元,比剛成立外貿辦事處的1963年增加75.9倍。出口品種由1963年的20多種增加到160多種,行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外向度由1978年的7.08%提高到14.33%,提高7.25個百分點。1984年,株洲被國家批准為全國33個出口商品綜合生產基地之一,1998年止全市已有51家生產企業獲得了自營進出口權。
㈦ 株洲市天元區的發展歷史
1992年,株洲在湘江上建成了第一座大橋———湘江一橋。這座大橋,承載著株洲專人的一個夢想:向河西拓屬展。而這座大橋的建成,不僅使株洲人拓城的夢想成真,更為株洲新興工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大舞台,催生出欣欣向榮的河西新城區。當年,作為湖南省兩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的株洲天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就在河西新區正式成立了。
1991年以前,株洲天元區屬於株洲郊區管轄,幾乎沒有工業和商貿,到處是糧田.菜地和魚塘,過去過江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輪船,現在的株洲湘江四橋的位置就是過去的輪渡碼頭.
㈧ 株洲市第二中學怎麼樣
簡介:湖南抄省株洲市第二中學(No.2 High School of ZhuZhou,HuNan),簡稱「株洲二中」,位於株洲市天元區博古山路728號,湖南省重點中學,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始建於1955年5月,1957年被省教育廳確立為省屬重點中學。1992年,湖南省省教委對原省重點中學進行復查,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學成為復查下首批掛牌的省重點中學。 截止到2014年10月,該校佔地總面積為248畝,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共有在校師生3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98人。
注冊資本:4534.3萬人民幣
㈨ 株洲二中
那你是喜歡很碩的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