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國外環境法的發展歷史

國外環境法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4 19:45:49

㈠ 日本環境法的歷史

50年代以前,在日本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防治污染法規,如《大阪府煤煙防治條例》(1932年),《京都府煤煙防治條例》(1933年),《東京都工廠公害防治條例》(1949年),《神奈川縣企業公害防治條例》(1951年),《東京都雜訊防治條例》(1954年),《大阪府企業公害防治條例》(1954年)和《福岡縣防治公害條例》。50年代末之後,日本陸續頒布了一系列全國性法律,如《工業用水法》(1956年),《自然公園法》(1957年),《關於公用水域水質保護法》(1958年),《關於限制工廠排水等法律》(1958年),《下水道法》(1958年),《關於水洗煤炭業的法律》(1958年),《關於限制建築物採用地下水法》(1962年),《防止公害視野團體法》(1965年)和《關於整頓防衛設施環境法》。1967年頒布了《公害對策基本法》。隨後又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法》(1968年),《雜訊控製法》(1968年),《城市規劃法》(1968年)和《公害糾紛處理法》(1970年)。《公害對策基本法》規定了一些防治公害的重要制度但又強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被資本家歪曲利用,致使環境污染繼續惡化,國民多次舉行示威遊行。於是,1970年,日本召開了第64屆國會,制定了《防止公害事業費企業負擔法》,《關於處理與清理廢棄物品法》,《海洋污染防治法》,《關於公害損害人體健康犯罪處罰法》,《關於農業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水質污染防治法》6項新的公害法,並修改了《公害對策基本法》,《雜訊控製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道路交通法》,《自然公園法》,《毒品與劇毒品管理法》,《下水道法》和《農葯管理法》8項已有的公害法律。1970年《公害對策基本法》修正案,刪掉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的條款,明確規定了保護國民健康和維護其生活環境是公害對策法所要達到的目的。1971年日本國會又頒布了《環境廳設置發》,《惡臭防治法》和《關於在特定工廠整頓防治公害組織法》。1972年制定了《公害等調整委員會設置法》和《自然環境保護法》。1973年頒布了《城市綠化法》和《關於公害損害健康補償法》。此外,日本憲法中關於國民享有健康及文化生活的權利的規定也被用於環境保護,很多地方制定了地方性公害法規及嚴於國家的標准。

㈡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戰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648-1815)。
近代國際關系格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17 世紀初期,其標志是該時期席捲歐洲的30年戰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成為現代國際關系史的開端。和約確立的國家無論大小、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均能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國際協議的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載入史冊。如果用國際關系學「多層分析」方法去總結這段歷史,則可見此時期發生了多層變化:(1)從國際層面上看,神聖羅馬帝國控制歐洲局面已經走向衰落;(2)從國家層面上看,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成為國際舞台的主要角色;
(3)從決策者個人層面看,王權逐步代替了神權,各國君主的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國際關系中的紛爭更多地體現了決策者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觀意願。總之,此階段是建立在主權國家基礎上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形成階段。
2、維也納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815-1871 年)。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更新, 增強了主權國家的綜合國力。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以後, 國際關系中的重要特點就是西歐向世界各地的擴張。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均以各種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進行宗教文化滲透。歐洲擴張的結果之一是導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結果之二是導致了歐洲強國因殖民地等問題而進行的無休止的激烈較量。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 國際關系中形成了以法國、英國、奧地利、俄國和普魯士等佔主導地位的多極格局。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勝利沖擊了歐洲封建主義制度,對英國霸權地位形成嚴重挑戰。然而,拿破崙1805年稱帝後,法蘭西帝國的擴張導致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建立。英普聯盟和西班牙、兩個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兩個反法集團, 經過一系列生死較量後, 迫使拿破崙帝國的解體。戰後於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6 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 確立了列強並立的「維也納」體系。由於奧地利總理梅特涅在建立這一體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主謀作用,因此人們又稱這一體系為「梅特涅體系」。英國、法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相互制約與平衡, 形成多極均勢國際體系中的主宰。這一格局大體維持了40-50年的時間。
3、法蘭克福格局: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1971-1918)。
在維也納格局的發展過程中,歐洲工業的進步促使各國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余的革命斗爭迅猛發展。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義為開端,革命運動席捲歐洲大陸,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等同先後爆發了起義。1848年3月維也納起義後,梅特涅被解職並流放英國,「梅特涅體系」宣告解體。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後,先後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的戰爭。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的萊茵河以北22個德意志國家和3個自由市組成了北德意志聯邦,並成為法國在歐洲的勁敵。拿破崙三世力圖通過戰爭阻止德國的統一,俾斯麥亦決心通過戰爭的方式實現德國統一。
1870年7月,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戰爭開始後,法國接連失利,在9月1日的「色當會戰」中慘敗,拿破崙三世率l0萬軍隊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聯邦與普魯士簽訂聯合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三年付清後德國佔領軍開始撤退。5月,兩國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和約》、確立上述內容。為確保對法勝利成果,戰後,俾斯麥組織了新的反法聯盟,並於1873年建立了德奧俄「三皇同盟」,共同遏製法國。於是在歐洲大陸形成了新的
以《法蘭克福和約》和「三皇同盟」為基礎的新的戰略格局,史稱「法蘭克福格局」。出於俾斯麥在其中起著主謀作用,亦稱「俾斯麥體系」。
在普法戰爭中,德意志實現了統一,在歐洲中心,一個強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國出現在開始衰落的俄國、法國和奧地利的身邊,使得歐洲的均勢開始動搖。但英、法、德、奧、俄仍是左右歐洲乃至世界形勢的主要強國,當時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種群雄角逐的多極狀態。因此,「法蘭克福格局」也稱「法蘭克福多極格局」。這一格局大致維持了40年左右。
二,全球戰略格局的形成。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格局(1918-1945)。
1914午6月至1918年11月歷時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義大利後來轉向協約國)失敗而告終,從而使維持了40年的「俾斯麥體系」宣告結束。隨著對戰敗國的處理,一個新的戰略格局便開始形成。
1919年的巴黎和會於6月28日簽署了《凡爾賽和約》,以重新確定德國邊界、限制德國軍備、瓜分德國殖民地和從德國榨取巨額賠款為基礎,在歐洲形成了新的均勢,確立了一戰後歐洲國際關系的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列強筋疲力盡的同時,在戰爭期間才加入協約國的美國和日本則在戰爭中發了橫財,美國的海軍力量迅速發展起來,動搖了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為了確立美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支配地位。1921年底,在美國操縱下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先後炮製了《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和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通過這次會議,美國不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敗了日本獨霸中國的野心,而且使英國接受了美國與其在海上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樣便在承認美國實力優勢的基礎上,劃分了一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凡爾賽體系」與華盛頓會議確定的「華盛頓體系」合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這一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格局局面,顯示出北美和亞太地區在國際戰略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一統天下,開始改變幾個歐洲列強左右世界形勢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帝國主義國家為維持和保護其瓜分世界的現狀,採用暫時擱置它們之間的矛盾的戰略,以便共同對付十月革命後出現的革命浪潮,國際戰略格局便逐步由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的抗爭,轉向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抗爭。
2、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1945-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際層次上看, 歐洲中心地位不復存在。從國家層面上看, 歐洲主要大國綜合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以致喪失了昔日主宰國際事務的能力和地位:曾經囂張一時,橫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徹底失敗,在戰後相當長時期的國際事務中被排除出去;法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稱雄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國江河日下,被戰爭搞得疲憊不堪,淪為二等強國。而美國卻在戰爭中得到巨大的發展, 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政治、軍事和經濟超級強國。蘇聯雖在戰爭中損失巨大, 但是經受住了考驗, 成為歐亞大陸強國。在大戰末期, 國際政治舞台上美蘇兩大國已經成為兩支主要力量。舊的傳統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宣告終結,以美、蘇兩大強國為首的兩極格局即雅爾塔體系開始形成。雅爾塔體系的形成以二戰末期的一系列美、英、蘇三國首腦舉行的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標志,其中尤以雅爾塔會議最為重要。
這些會議達成的協議和諒解,除協調了同盟國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計劃和行動,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戰的結束外,更主要的是確定了美、蘇兩國的勢力范圍,標志著兩極格局初步形成。此後,美蘇「冷戰」加速了兩極格局的形成。1949年,美國拉攏加拿大等國成立了針對蘇聯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與其針鋒相對,於1955年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美蘇兩極格局的最終形成。經過60 年代世界力量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急劇變動之後,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都分崩離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主要原因是蘇聯和蘇共的大國主義、大黨主義行徑。中蘇關系的破裂,並發展為敵對關系是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重要表現。資本主義陣營的解體主要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它們之間經濟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兩大陣營解體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以全球爭霸取代了兩個陣營的對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成了兩個超級大國謀求世界霸權的戰爭工具。戰後開始的東西方冷戰逐漸演變成以美蘇爭霸為主要特徵的兩極格局。
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持續了40多年,隨著東歐劇變,兩個德國實現統—,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而宣告終結。在此期間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國際關系中出現了多極化傾向,主要表現在:美蘇爭霸, 力量互相削弱;西歐成為與美國抗衡的力量;日本成為經濟大國,開始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但上述挑戰遠未構成對兩極體制的挑戰。主要因為:這種傾向是在兩極體制下發生的,受到了兩極體制的嚴密控制;在當時,也還沒有別的國家或集團向美蘇的領導地位提出挑戰,形成一極。
3、冷戰後「多極化」國際格局的形成與發展(1991-)。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世界發生了對人類歷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巨大變化, 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國際關系格局進入了一個轉型期。兩極世界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況的結束, 給國際關系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世界各種力量經過發展和重新組合後, 新的「多極化」世界格局已經初見端倪。由於視角的不同,學術界對新格局的看法不盡相同。然而, 盡管國際格局的發展仍有若干變數, 但用「一超多強」來形容目前世界格局, 是相對全面的一種概括方法。

㈢ 國外情境教學的發展歷史

國外情境教學的發展歷史

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不是現在就有的。在西方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教育思想里,就有情境教學思想的萌芽。為了更好地傳授知識,來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蘇格拉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則稱之為「產婆術」。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強調教育應是由內而外的,是將兒童心靈中的智慧不斷引出、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由外而內的,不是注入、訓練、鑄造的過程。他在教學中首先提出問題,但不直接把答案告訴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先給出自己的答案,然後通過反復詰問學生,讓學生發現自身答案的矛盾之處,從而一步步引導使學生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教學模式的基本過程是:問題—詰問—反思—引導—結論。通過師生談話創設一種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思索以獲得問題的解決。
蘇格拉底的教學思想被他的學生柏拉圖繼承並發揚,形成了「對話模式」。柏拉圖創辦學園,免費收徒,吸引了許多學者。他認為學校主要關心的是對真理的探索,而不是為了要求記憶某種固定學說。學校應該運用辯證法發現那些與人和世界有關的基本概念,學校的教學程序重在引導。因此,在學園中,師生之間採用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學,由此掌握辯論之術。又通過學習算術、幾何等學科,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最終通過學習辯證法,發現真理。其教學模式的基本過程是:對話—辯論—思考—真理。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情境教學的萌芽。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大教學論》的問世,被認為是現代教學論正式誕生的標志。在他的《大教學論》里,就有情境教學的思想。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這種論述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於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情境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就是通過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
盧梭在他的教育名著《愛彌兒》中說:使你的學生去觀察自然的種種現象,不久以後可使他變得非常好奇。你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問題,讓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所知道的東西,不是由於你的告訴而是由於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這樣那樣的學問,而要由他自己發現那些學問……。書中還描述了這樣一件事:一次,老師為了教愛彌兒學會辨別方向,就把他帶到大森林裡。愛彌兒在大森林裡迷失了方向,又餓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這時老師通過中午樹影朝北的常識引導愛彌兒找到回家的路。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和思索。
教學中運用和創設情境問題在美國教育家杜威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他說,「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6]他從實用主義經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批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並就教育本質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他主張「從做中學」。「從做中學」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它使得學校里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系了起來。由於人們最初的知識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識是關於怎樣做的知識。因此,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在他看來,兒童能從那些真正有教育意義和有興趣的活動中進行學習,兒童生來就有一種要做的事和要工作的願望,對活動具有強烈的興趣。對此要給予特別的重視。如果兒童沒有「做」的機會,那必然會阻礙兒童的自然發展。
杜威還認為,好的教學必須能喚起兒童的思維。所謂思維,就是明智的學習方法,或者說,教學過程中明智的經驗方法。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思維,那就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經驗。因此,學校必須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維的經驗的情境。作為一個思維過程,具體分成五個步驟,通稱「思維五步」,一是疑難的情境;二是確定疑難的所在;三是提出解決疑難的各種假設;四是對這些假設進行推斷;五是驗證或修改假設。杜威指出,這五個步驟的順序並不是固定的。由「思維五步」出發,教學過程也相應地分成五個步驟,一是教師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現在的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情境;二是使兒童有準備去應付在情境中產生的問題;三是使兒童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假設;四是兒童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兒童通過應用來檢驗這些假設。這種教學過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稱之為「教學五步」。在杜威看來,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兒童可以學到創造知識以應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認,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思想中,就十分重視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經常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細心地觀察、體驗大自然的美,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蘇霍姆林斯基給孩子們編制了三百頁的《大自然的書》,每一頁都給孩子們以極大的興趣和生動鮮明的客觀事物的形象。
暗示教學是建立在暗示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他的奠基人是保加利亞的格奧爾基洛扎諾夫博士。「暗示」,是指人們為了某種目的,在無對抗的條件下,通過交往中的語言、手勢、表情、行動或某種符號,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發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觀點、意見,或按所示意的方式進行活動。暗示教學被廣泛應用於各科教學,在各國實際教學中,人們依據各自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藝術、心理、教育等手段創造性地進行暗示教學的嘗試。暗示性教學的重點在綜合運用音樂、游戲、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為學習者提供富於變化而又有針對性的刺激,消解束縛學習者心理活動的負面因素,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無意識對意識的促進作用,釋放心理潛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共同進行,從而充分挖掘大腦的潛能,達到驚人的教學效果。可見,暗示教學的關鍵在於組織和創造學習情境。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暗示教學也是一種情境教學。
1929年,美國哲學家阿爾佛雷德•諾斯•懷特海在他的著作《教育目的》一書中闡明它的觀點:以學惰性的知識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考試,而不能回到生活,解釋生活,適應生活。伴隨在現代化過程中,一種將人與認識對象完全分開而抽離出來的思維方式和信念導致人們對知識,對人的活動產生許多誤解,而功能性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能達到學習目標的背景與支撐,以促進學習遷移的產生。西方對於情境的教學研究是在研究情境認知、情境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它伴隨著情境認知和情境學習理論的研究不斷發展和完善。

㈣ 國際法的歷史發展

國家之間有了來往關系,就有可能產生對一些國傢具有拘束力的原則、規則和制度。在這個意義上,古代世界早就有了國際法。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以及古代中國都可以說有了國際法。當然,在古代,國家之間的關系不多,它們有一些關於使節、條約、戰爭的原則和制度,這些原則和制度只能說是國際法的雛形。 作為獨立的法律體系的國家之間的法律──國際法,是近代歐洲的產物。這樣的國際法是以 獨立主權的國家為基礎的。在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訂立以後,在歐洲出現了為數眾多的獨立主權國家。這個公約標志著近代國際法的產生,使國際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這時期,一些歐洲國家的法學家、神學家,相繼發表了與國際法有關的著作,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荷蘭法學家H·格勞秀斯,他發表了一部有完整體系的國際法著作,即著名的《戰爭與和平法》(1625)。這部巨著以戰爭為重點,涉及神學、歷史等方面,系統地論述了國際法的主要內容,概括了國際法的全部范圍,為近代國際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體系奠定了基礎,對於後來國際法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國際法隨著國際關系的不斷發展而發展,重大的歷史變動總是影響國際法的變化。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就曾對國際法的發展發生巨大的影響,它提出了國家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概念,強調了國家主權原則既包括國家對領土的主權,也包括對在國外的公民的管轄權;它宣布民族自決的權利(見民族自決權),申明了以獨立為基礎的不幹涉內政原則;它廢除了一些關於戰爭的舊規則和制度,主張在戰爭法上貫徹人道主義精神。這些原則在當時反映著資產階級國家的利益,但它們本身具有進步的意義,所以直到現在仍然構成國際法的一部分。 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國際關系中充滿著強國欺侮弱國、掠奪別國領土、爭奪殖民地的現象,帝國主義國家對外實行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武裝侵略的政策,國際法中進步的原則、規則和制度遭到破壞,產生了一些與帝國主義政策相適應的原則、規則和制度。盡管如此,國際法在某些方面還是有發展的:①它的領域從歐洲擴大到美國和整個美洲,擴大到土耳其、日本以及亞、非的其他一些國家。②國家之間的關系增加了,多樣化了,出現了一些專門化問題有待處理,開始簽訂了一系列的國際公約,建立了不少的國際行政聯合。③戰爭的連續不斷發生及其殘酷性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和對於制訂戰爭法規的要求。從1856年《巴黎海戰宣言》,經過1899年和1907年兩次海牙和平會議,到1909年倫敦《海戰法規宣言》,戰爭法規的人道主義化有所發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和制度也有所改進(見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
俄國十月革命以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際法遭到嚴重的破壞,但是,國際關系畢竟還在發展。1917年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既為國際關系,也為國際法開辟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提出了不兼並和不賠款的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行,宣布廢除秘密外交和不平等條約等等,成為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標志。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簽訂了《國際聯盟盟約》(見國際聯盟),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號稱世界性的國際政治組織;通過了《國際常設法院規約》,設立了第一個世界性的國際司法機構。接著,1928年在巴黎簽訂了《廢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條約》(《非戰公約》),反對以戰爭解決國際爭端,廢除戰爭為「推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反映出各國人民反對戰爭、特別是反對侵略戰爭的要求。這些使原有的進步的國際法原則得到了恢復和加強,新的原則開始不斷地建立起來,表明新的現代國際法正在形成中。 主體是指有能力享有國際法上權利和承擔國際法上義務,有能力進行國際關系活動的實體。所謂有能力,必須是直接的自主的或獨立的不需要經過別的主體的中介和授權。必備條件是1.具有享受國際權利和承擔國際義務的能力;2.具有參加國際關系活動的能力;3.是「實體」特別行政區?
類型一。國家(基本主體)四要素固定的居民,確定的領土,政府和主權。二。正在爭取解放的民族或民族解放運動組織。法律地位,1.有一定的國際交往能力,派遣和接受使節,談判締結條約或協定2.不同程度的參加國際組織,視不同國際組織而定。3.有權採取包括武裝斗爭的不同方式來爭取和維護獨立,同時享有接受國際援助的權利。非干涉。三。國際組織。其人格和主體地位在其組織約章中有所規定。四。個人是否為國際法主體觀點不同1.有限度的主體,2.非主體。通行的是個人是國際法主體

㈤ 英語作文:國際環境法的歷史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is to adjust the international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inter-stat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egal norms of the general term, is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aw in a new fiel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i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treaties concluded by various countri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held in Stockholm, Sweden in 1972, the Stockholm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was the symbol of the birth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國際環境法,是調整國際自然環境保護中的國家間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當代國際法中的一個新領域。國際環境法是由各國為了保護自然環境而締結的一系列條約組成,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後,才真正形成的,因此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是國際環境法誕生的標志。

㈥ 美國等發達國家環境保護發展歷程

回顧美國的環保史,可以用以下四個方面來概括美國的環保:家底厚、醒悟快、能人多、民主好。首先是——家底厚

與日本不同的是,美國相對中國而言,更加得天獨厚:美國與中國一樣,主要領土位於北緯25。—45。之間最適於人類居住的北溫帶,在自然地理條件、領土幅員和自然資源分布上都不遜於中國。而且由於瀕臨兩大洋,氣候濕潤(全國平均降雨量比中國高30%以上),平原多(國土中適宜耕作的面積比例高達90%,平原面積比例在70%以上),荒漠少,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合理,又已經處於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表述的工業化後期生態恢復階段,現在稱得上是真正的人傑地靈、物華天寶。

這么好的環境本底,美國工農業的發展因此有了充裕的環境容量。換言之,美國的環境是相當經得起工農業污染的「折騰」的。美國從20世紀初就已領導了世界工業化潮流,並且至今仍是全球主要資源的凈生產國,但仍然擁有美麗家園,環境家底厚是重要原因。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也不可或缺——醒悟快

作為曾經的新大陸和移民國家,美國這張白紙在二百多年間就繪上了最新最美的畫面,但應該看到的這幅畫面是一張層層塗抹的油畫,最初的幾層也是慘不忍睹的:

美國最早的原住民——印第安人是以一種天人和諧的游獵文明生存的,因此2000萬平方公里的北美大陸連農耕文明的干擾都未受過,保持了良好的原生態,是當時地球上面積數一數二的野生動植物天堂:直到17世紀,美國落基山脈以東的中部大平原上仍至少有6000萬頭美洲野牛,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大西洋沿岸由於降水豐沛是美國生物多樣性分布的中心區,北部的五大湖也幾乎分布有北陸界新北區的全部淡水水生動物。17世紀後,來自愛爾蘭的新移民首先將大西洋沿岸帶入農耕文明,在美國贏得獨立戰爭後,這片領土(最早的13個州)又迅速開始資本主義社會的工業化進程。「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於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礦藏被挖掘一空,城市污染和生態破壞成為東部的主基調。為發財而瘋狂的移民繼續向西部進軍,與西部開拓者優秀品質共存的是他們濃厚的血腥味——不僅在工農業生產中大規模破壞了印第安人的原居地,還對野牛大開殺戒,甚至將其發展為一種純游戲。曾經鋪天蓋地的美洲野牛,不到200年,到1889年時居然僅餘541隻。

總之,19世紀的美國,可不是處處鮮花、富得流油,而是到處充斥熱情似火又不顧一切的拜金移民、烏煙瘴氣和污水四溢的工廠以及「把一切推平重來」的農場(類似的一幕也曾經在1960年代的日本和1980年代的中國出現過)。這種瘋狂的經濟增長,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當社會領域的大蕭條(經濟危機)和自然領域的黑風暴(生態危機)實施報復後才逐漸回歸理性。這個回歸的過程也是天長日久,直到1940~1950年代,美國還發生了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的兩起——多諾拉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1950~1960年代,因為濫施農葯、化肥還導致「寂靜的春天」,就連美國國鳥白頭海雕也因為農業導致的棲息地破壞和農葯積累導致的繁殖障礙幾乎滅絕!今天美國的「美」,其實才剛剛到來。只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是1980年以後才有機會一睹美國真面目,所以看到的才是一幅光彩奪目、渾然天成的美景圖,只有殘留在國家公園內剛剛恢復到2萬只的美洲野牛留下了劫後餘生的些微證據。

回顧這個「從頭收拾舊山河」的過程,可以發現美國環保最寶貴的經驗——從教訓中幡然悔悟。20世紀下半葉美國在環保上的成功,無一不受益於這個經驗。在獨特的資本主義民主體制和高度市場化的經濟環境中,美國的環保盡管跌跌撞撞,卻從哪裡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因此歷經半個世紀,終於使美國的環境讓全世界人民都為之「不見不散」。 美國環保之所以能醒悟快,有一個關鍵因素——能人多

在關鍵時候,美國出現了一些或「高瞻遠矚」或「有權有勢」的綠色人士,使不惜環境資源代價的經濟活動有所節制,大大推動了環境保護的進程。可以請出六位代表作為美國環保發展的里程碑。他們是斯特林·莫頓、約翰·繆爾、西奧多·羅斯福、蕾切爾·卡遜、丹尼斯·海斯以及杜邦公司的先後幾代領導人。

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都被高度認同的植樹節,竟然出自19世紀時一位美國出版商的倡議。1872年,斯特林·莫頓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有感於當時當地的環境惡化,悲天憫人地提出了一項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要動員全體人民一起植樹造林。內布拉斯加州農業局首先積極支持採納莫頓先生的建議,不久州長親自宣布,從此該州每年四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定為植樹節。後來,這一節日只用了幾十年就發展成為全球通行的一種綠色文化。

這個名人倡導的行動不僅取得了巨大的環境效益,而且開創了美國官民合一搞環保的優良傳統。民間的高瞻遠矚通過官員的有權有勢被落實,環保才可能從一種憂思變成一項政策乃至一種文化。後兩位名人的經典合作更典型地說明了這種「美國環保方式」的行之有效。

19世紀末期,在美國西部開發改天換地的浪潮中,自然被天翻地覆,精華所剩無幾。這時,約翰·繆爾出現了。早在1876年,他就強烈要求聯邦政府採取森林保護政策。1897年美國國會從商業利益出發阻撓森林保護政策,繆爾就通過媒體獲得公眾支持,使議員們改變了主張。繆爾最大的功績在於開創了自然保護區建設事業,被譽為「美國國家公園」之父:在以約翰·繆爾為首的一些人的積極活動下,美國於1872年通過黃石法案(Yellowstone Act),成立了全球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黃石國家公園,又於1916年成立了全球最早的國家公園管理局。目前,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著57座國家公園,327處自然和歷史勝地,12000個歷史遺址和其它建築,8500座紀念碑和紀念館,美國的自然精華悉數被羅致入「園」。今天,繆爾倡導的自然保護宗旨仍然鐫刻於的大門上――「為了人民的利益和快樂」。當然,單憑他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張羅這么大的事業的,這個事業是他與另一位代表——西奧多·羅斯福(並非二戰期間名聞遐邇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共同完成的。

1903年,繆爾開始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交往。羅斯福認為:「我們建設自己的國家,不是為了一時,而是為了長遠。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不但要想到目前享受極大的繁榮,同時要考慮到這種繁榮是建立在合理運用的基礎上的,以保證未來的更大成功」。基於這種理念,羅斯福在政務之餘與繆爾考察了大峽谷、約塞米蒂等國家公園,並據考察結果開始限制一些開發——例如在大峽谷中建設大壩。為了使這種環保思想在官員中蔚然成風,羅斯福曾在議會演講時特別以中國為例(根據一個考察報告)來說明森林破壞造成的惡果:「中國內地(主要指的是黃河下游地區)森林缺乏,鄉村只有墳墓和廟祠附近有林木,江河的堤岸沒有林木保護,以致洪水經常決堤。山坡都被開墾,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羅斯福還積極倡導土地的分類規劃利用,使不同自然條件的土地能用於不同的產業,以發揮環境容量的作用。這位最高決策者的綠色意識,是美國由瘋狂開發轉向理智發展的關鍵。

二戰後,美國真正成為決定全球政治經濟命運的超級大國,其工業化的成果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地球面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例如,農葯DDT和氟利昂空調都是在美國工業的推動下才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的。這種規模的工業對全球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位名叫蕾切爾·卡遜的女士開始關注工業污染帶來的環境蠕變。1962年,根據她的研究成果,一本名叫《寂靜的春天》的書動搖了整個美國化工業。卡遜女士發現由於濫施農葯,通過食物鏈積累整個生態系統都在朝著崩潰的方向發展,因此美國的鳥語花香的美好環境存在著極大的危機。這種發現盡管起初遭到一些大工業集團的歪曲,但還是漸漸改變了美國化工業巨頭(例如杜邦公司)的發展理念,美國的工業開始有了兩個轉變:一是注重衡量化工產品全方位的效益,注重實施清潔生產;二是逐漸將生產環節轉移到國外。自此,美國的環境才算真正擺脫了工業化的負面影響。在這個階段,還有一個人發揮了巨大作用——丹尼斯·海斯。

1969年,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舉辦有關環境問題的講習會。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群眾活動的具體構想,並提議以次年的4月22日作為「地球日」在全美開展環保活動。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動聲勢浩大,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也是二戰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這次活動標志著美國綠色文化主流地位的確立,並促使美國政府加強了環境污染治理:成立了國家環保局,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和《瀕危動物保護法》。一定程度上,這次活動也是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的誘因。丹尼斯·海斯在地球日活動後,迅速成為全球民眾環境運動的領軍人物,至今仍然在為一系列國際間環境公約的推行而奔走呼號。

這些能人前赴後繼的行動促進了美國國民環境意識的覺醒,這種形勢下以前作為環保對立面的大企業,有的也漸漸轉化成了環保的主力軍,其中的代表就是杜邦公司。

杜邦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化學工業公司,有「化學工業帝國」之稱,位居全球500強的123位。從1970年代起,杜邦公司前後四任總裁確立了「安全、健康、職業道德、尊重待人和保護環境」的核心價值觀,以製造炸葯起家的杜邦公司,通過合作、收購等手段調整產品結構,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嚴重的傳統化工領域,核心產業在1990年代已轉移到精細化工和高新材料方向,同時還是美國循環經濟搞得最好的大企業之一。杜邦公司的現任總裁賀利得曾有專文說明杜邦公司21世紀的兩個大目標,其一是"減少我們在環境中的痕跡",其二是"增加我們在社會中的價值"。賀利得還認為「公眾的意識和參與對社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媒體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因此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宣傳工作,例如,1996年出資設立了中國杜邦環境好新聞獎。

這6個代表,只是美國由下而上進而上下結合搞環保的一個縮影。須知,能人輩出,決定性的基礎是——民主好

美國是全天候、全方位的超級大國,環境家底厚,在資源佔有上又達到了予取予求的境界,重視環保並不像日本那樣是因為國土有效面積事關存亡,更多地是民主的體現。由於美國的政治體制,形成了其民意決定官意的格局,因此,必須先有消費者支付意願的綠色化,

才可能有國家決策的綠色化。這種民主機制還決定了美國環保的新政策在導入階段往往必須利用經濟動因,必須在市場自發的基礎上政府再來因勢利導。

目前,美國環保政策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強調環保措施上的多樣性、創新性和靈活性,力求充分發揮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二是它基本上是一種經濟發展政策,即強調以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而不是以改變生活方式的方法來實現對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所以沒有改變生產高效和消費低效以及大量耗用能源資源的情況。

1980年代後,美國總體的環境狀況在改善,美國的政策應該說是成功的。但也應該看到,民主體制下靈活的環保政策雖然給解決環保問題提供了相當多的渠道、方法和途徑,也給美國的環保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由於美國的環境政策不嚴格,標准不統一,法規不健全,致使沒能全方位的推動美國環保技術的開發和使用,也影響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使得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環保技術,環保產業出口額僅排名世界第11位。另外,由於美國政治體制有時過度強調民主和政務公開,使得一些對國家有益的建議,當遇到公眾反對時,便很難以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美國環保產業的發展。

還應該看到,美國的美並不能包羅萬象,更不能一美遮九丑。從中美環保比較的角度來看,美國的環保是一種片面的環保,是一種損人利己的環保,是一種我國不能照搬的環保。這是因為美國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太浪費

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工業文明,通過全新的科技手段開發了更多的礦產資源,集約化地利用了更多的土地和森林,形成了一個以擴大物質消費為根本導向的社會。

根據生產空間和二氧化碳處理空間(與能源消費成正比)算出的人均生態足跡,美國人10,世界平均2,中國人1。美國每人年平均鋼材耗用量為一般發展中國家的37倍,鋁耗用量為85倍,總的能源耗用量為30倍。據計算,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按美國的水平消耗礦物資源,則人類所需的16種主要礦物中,有7種將於十年內耗盡(如金、銀、汞、錫、鎢、鋅、鉛)。其餘礦物除鐵和鋁以外,都將在200年內用完。

美國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經濟運行方式和生產高效、消費低效的國民文化,得到了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的支配性地位的支持,因此多年來一直得到延續。曾經有人考察過一個美國中產階段家庭的消費狀況,發現其中40%的支出屬於無效支出。尤其是在追求過度包裝等心理附加值而非產品使用價值的增值上的花費和產品快速更新換代上的花費,在已經富裕的美國人中普遍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因此美國的垃圾堆中不難發現一大堆包裝物中混雜著「過時」或者「微壞」的冰箱彩電。也許有些人會羨慕這種財大氣粗的浪費,只是如果地球人都像美國人那樣「美」,再多十個地球又如何?就此而言,美國稱得上是埋葬地球資源的地獄。

一方面是消費上的不加節制和資源佔有上的貪婪無度,另一方面卻是對環保責任的推諉,這就是美國的第二個特點——太無德

近年來,美國在環保領域的驚世駭俗之舉當是布希政府突然以全球已有110個國家簽署的《京都協議書》(關於共同減排溫室氣體的國際協議)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為由,公然宣布拒絕簽署該協議。雖然美國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4%,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卻佔到全球的四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理應承擔主要責任和積極履行減排義務。但美國出爾反爾、推卸責任,充分反映了其國家決策中太無德的一面。

在高度評價美國在環保上的巨大成果和先進舉措的同時,也必須充分認識到美國在環保上太無德的這一面:美國是靠先污染自己發展起來的,然後就是靠產業結構高級化和更直接的污染物轉移減輕自己的環保負擔的,因此被一些國家稱為「環境帝國主義」。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曾經就此行為承認:「美國和其他富國是世界環境災難的主要根源」。

如果說產業結構高級化——例如前述美國杜邦公司將「傻大黑粗」的傳統化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還起到了幫助其發展經濟的作用的話,污染物轉移就是赤裸裸的無賴行徑。僅僅舉一個小例就可以說明這點。目前,美國危險物年生產量達5000至6000萬噸,其中將近1000萬噸由各公司私運出美國處置。綠色和平組織稱美國各公司向44個國家出口危險廢物,且不擇手段——有偷倒(如「夜間傾倒」),有耍賴皮的蠻倒,有所謂的協議傾倒,還有採取賄賂手法的賄倒。2002年,一位巴拿馬海關官員披露說,如同意進口美國的焚燒灰(含有劇毒的二惡英),就能得到一幢海灘別墅

㈦ 國際法的發展歷程有哪些

一、國際法產生
作為獨立的法律體系的國家之間的法律──國際法,是近代歐洲的產物。這樣的國際法是以 獨立主權的國家為基礎的。在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訂立以後,在歐洲出現了為數眾多的獨立主權國家。這個公約標志著近代國際法的產生,使國際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帝國主義階段國際法
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國際關系中充滿著強國欺侮弱國、掠奪別國領土、爭奪殖民地的現象,帝國主義國家對外實行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武裝侵略的政策,國際法中進步的原則、規則和制度遭到破壞,產生了一些與帝國主義政策相適應的原則、規則和制度。盡管如此,國際法在某些方面還是有發展的:
①它的領域從歐洲擴大到美國和整個美洲,擴大到土耳其、日本以及亞、非的其他一些國家。
②國家之間的關系增加了,多樣化了,出現了一些專門化問題有待處理,開始簽訂了一系列的國際公約,建立了不少的國際行政聯合。
③戰爭的連續不斷發生及其殘酷性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和對於制訂戰爭法規的要求。從1856年《巴黎海戰宣言》,經過1899年和1907年兩次海牙和平會議,到1909年倫敦《海戰法規宣言》,戰爭法規的人道主義化有所發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和制度也有所改進(見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
三、現代國際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日法西斯國家發動的侵略戰爭,使國際法又一次遭到大規模的破壞。但是,在國際關系中,國際法仍然沒有失去它的意義。相反,甚至大戰結束之前,國際法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的作用已經引起人們的注意。戰後,《聯合國憲章》簽訂了;依據憲章,成立了聯合國組織。特別是在戰後,新的民族獨立國家紛紛成立,使國際法的領域擴大了,包括了全世界所有國家。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推動下,國際法的原則、規則和制度得到了新的發展。在國際關系中,層出不窮地出現新問題,如核武器(見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國際海底(見國際海底制度)、外層空間、環境保護等等,都要求國際法加以調整,使現代國際法有了顯著的發展。

㈧ 外國環境法的發展對我國環境法有何借鑒意義

國外綜合性環境法關於公眾參與的立法經驗及對我國環境基本法制定的啟示
國外綜合性環境法關於公眾參與的立法經驗及對我國環境基本法制定的啟示
常紀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北京 100720)
(中國地質大學環境法研究所 武漢 430000)

摘要:公眾參與既是環境保護的基礎,也是現代民主社會的基本要求。基於此,許多國家制定的環境基本法、環境法典或其他綜合性環境法規定了公眾參與的實體和程序性權利。本文首先闡述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世界主要國家環境基本法、環境法典等綜合性環境法關於公眾參與的規定,並對其一般規律和特殊的經驗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有關公眾參與規定的不足及其原因進行了探討,並結合我國制定環境基本法的呼籲,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議。
關鍵詞:綜合性環境法;公眾參與;權利;環境基本法;啟示

現代意義的環境問題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防治現代環境問題的現代環境法也就隨後誕生了。而環境基本法、環境法典和其他起環境基本法作用的綜合性環境法的誕生則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如盧森堡在1965年制定了《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法》;日本於1967年通過了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公害對策基本法》,並於1972年通過了自然環境保護的基本法《自然環境保全法》;羅馬尼亞和丹麥1973年分別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匈牙利1976年制定了《人類環境保護法》;菲律賓1977年頒布了《菲律賓環境法典》;波蘭1980年頒布了《環境保護法》,並在1989年和1990年兩度進行修訂;印度和保加利亞也分別在1986年、1991年頒布了《環境保護法》。截止目前,據不完全統計,頒布環境基本法、環境法典或起環境基本法作用的綜合性環境法的國家已接近100個。這些立法有許多共同點,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順應世界民主政治的發展潮流,規定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基本權利和實現機制。 .....
參考文獻:
[1] http://www.epa.gov/projectxl/nejac.htm
[2] http://www.mc-mncppc.org/info/resident_guides/public_participation/intro.shtm
[3] 趙國清主編.外國環境法選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616

㈨ 美國環境法的發展歷史

美國環境法歷史分為三個時代:初始時代、奠基時代、成熟時代。通過對時代的界定就可看出環境法在各時期的發展狀況。如初始時代的美國環境法處於初創時期。此時當代意義上的環境法概念尚不存在,但是已經有了原始的保護環境的法律。初始時代保護環境法律的立法目的並非保護環境,而是商業目的和人類的功利追求。
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如美國一樣能夠在100多年的歷史里將9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環境破壞得如此嚴重,同時又取得舉世公認成就。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在破壞自然環境100年後就開始立法保護自然環境。造成這種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科技、經濟、法律和社會在這100年間的巨大進步。在歐洲移民剛剛踏!幾當今屬於美國的土地時,他們破壞自然的能力還非常有限、在自然面前,他們幾乎不堪一擊。這可以從早期殖民者極高的死亡率得到證實。
』隨著科技的發展,殖民者們破壞自然和保護自我的能力迅速提高,美國的自然環境隨之受到了嚴重破壞。建國後,美國征服並開拓了北美大陸自大西洋至太平洋的廣泛區域,嚴重毀壞了美國的自然環境。此時,美國人開始思考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愛默生的思想和梭羅、繆爾等人的行動將美國人與美國的自然緊密。 聯系在了一起。當美國人認識到這片土地與自己的真實關系後,美國人的國民性格和美國保護自然的思想才開始真正形成並發展。此後,美國保護環境的法律逐步發展,並在特定方面有所完善。如保護森林、野生動物等。但是,美國的環境法無論在初始時代還是在奠基時代,都沒有真正保護環境。這里一個重要原因是環境保護沒有得到全社會的支持。當環境保護只是少部分人的努力時,國家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就是一種空談。這種狀況在20世紀70年代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環境問題此時成為了社會重要問題之一。20世紀70年代是美國環境法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時期,這一時期制定了美國當代幾乎所有重要的環境法律。
美國環境管理體制:美國聯邦政府一級的環境保護機構有兩個,即環境質量委員會和美國環境保護局,它們直屬總統辦公廳,由總統親自領導。聯邦政府各部門和各州政府也設置環境保護機構,管理各自的環境保護業務。①環境質量委員會,是總統關於國家環境問題的咨詢機構,又稱為環境咨詢委員會。該委員會設立主任一人和委員數人,它的作用是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編制全國質量報告書,向國家提供製訂環境政策和措施的科學依據,也是環境立法的科學依據。②美國環境保護局,也是直屬總統辦公廳的聯邦政府機構,負責全國的環境管理事務,它是由原屬內部的聯邦水質管理局、農業部的農業登記局、衛生教育福利部的空氣控制局、固體廢物管理局、環境控制局、農葯研究所和標准制定局等15個機構合並組成的。環境保護局下設五個專業室,分管環境規劃與管理水、氣環境的保護。③聯邦各部門也都設有相應的環境保護機構,各有關部(委)也設有環境保護機構分管其業務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全國共有24個部(委)和總局都設有關於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機構。④美國各州都設有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制訂和貫徹執行本州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標准等。對州際河流和國際河流,則由河流管理委員會對流域內的水量分配、洪水防治、水質控制與污染防治等進行管理。

閱讀全文

與國外環境法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