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從歷史角度看中國的職業教育
現在國家也正在大力扶持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擔負著對勞動者知識、技術、回技能的積累、傳授、補答充、更新和拓展,培養各類各級技術人員的就業能力、業務能力、工作能力、職業思想、職業道德等,旨在提高技術人員素質的多種任務。對開發智力、培養人才、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對於現代化建設的遠景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並具有鮮明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職業教育造就和提高高級、中級和初級技術人才,而且,各技能層次上的技術人才又有對各行各業職業上的需求。所以職業教育的內容形式等,如果適應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質量也適應了勞動力市場的要求,那麼職業教育就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所以職業教育是非常有前途的!
B. 職業教育發展歷史給我們什麼啟示
1、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太TM快了
2、中國人職業技能普遍缺乏
3、在中國技術人才永遠不會嫌多
4、中國正大量往國外輸出技能型人才
C. 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國內外)
對於教育,我們正經歷著一場考驗,即就是高等教育過渡的擴張後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如大學生就業問題、教育模式問題、教育負擔問題以及對教育的終極目的之思考等等,諸多問題,僅拿大學生就業問題,其實就是一種誤導性的教育困局--千軍萬馬去走獨木橋,最後學到的東西用不上,不僅造成了大批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且使得很多家庭為此而負債累累,眾多學生耽誤了寶貴的青春。這種結局當然與我們過分和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錯位有關--我們不能盲目的追求大學生數量,而應該是符合社會規律的逐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但是另一個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助孽者--就是我們的職業教育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承擔不了社會賦予的期望,我們的職業教育,現在實際上是另一種高中教育--理論和實踐均是閉門造車,理論上比不上高中,實踐上比不上民間的學徒。也就是說,職業教育沒有它的優勢,過去唯一的優勢是有個文憑,現在呢?!現在在改變,一些職業學校索性把學生扔到社會,不論對方的資質,能否培養人才,扔過去就不管了,這樣的職業教育叫什麼教育?!在講職業教育缺乏實踐之後,我們的職業教育立即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樣好嗎?!
在國外,職業教育是一種很正規的教育模式,是可以與大學教育獨立存在的教育模式,大學教育培養更高層次的人才,但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投入,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而職業教育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技術工人的需要而發展的,也許這對於象我們這樣的國家,職業教育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國民需要得到最基本的職業技術培訓--這是高等教育所無法也不可能做到的,因為我們的社會真的不可能需要那麼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把研究生當民工用是我們社會的悲哀!!!
所以對於我們的職業教育,我們應該使之成為一個與高等教育同樣重要的教育模式和階段。職業教育的模式,應該具有這樣的特點,就是滿足培養熟練技術工人所需要的最基本理論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術,這就需要有合適的理論教育和正規的實習單位,而不能象我們現在把學生放到學校里學些與社會實踐脫節的東西,或者把學生扔出去不管。我們應該圍繞職業教育的特點,為職業教育創造合適的教育模式。如適當的理論學習,而且理論知識更應該符合社會發展的狀況,如尋找符合資質的實習單位,並形成完整的跟蹤和評價體系和標准。
總之,一定要重視職業教育,這也許是解決我們目前高教改革之困的唯一辦法。
D.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什麼時候首次提出
中國最早的職業教育,以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實業教育算起,已經有130多年的歷史。清末的職業教育以學習西方技藝,培養實用人才為主要內容。1902年頒布的《壬寅學制》規定了一套較為系統的實業教育制度。1917年成立的「中華職教社」,則開啟了與實業界聯合舉辦職業教育的先河。但在舊中國,由於經濟發展緩慢,現代工業不發達,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1949年以前,全國只有中等技術學校561所,在校生7.7萬人工學校3所,在校生2700人,整個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數佔中等學校在校生總數的4.2%。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50年裡,中國職業教育經歷了調整、整頓、充實、改革、完善、提高,不斷發展壯大。五十年代為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發展了上千所中等專業學校和,六十年代加速培養各地各業急需的人才,學和其他職業中學發展迅速。但在後來,由於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中國職業教育的正常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1980年,批轉、國家勞動總局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指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促進高中階段的教育更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1991年,作出《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根據九十年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明確了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目標、任務。1993年,中共中央、印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各級要高度重視,統籌規劃,積極發展的方針,充分調動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興辦多形式、多層次職業技術教育的局面。」1996年,中國第一部《職業教育法》正式頒布和實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指出:要「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內在規律相適應、不同類型教育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教育體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積極發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在內的高中階段教育」。
E. 論述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
隨著世界的發展及科技時代的到來,終身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而職業教育又是世界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職業教育的發展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所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當前教育發展的世界性趨勢趨勢。
一 職業教育的概述 職業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如對職工的就業前培訓、對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培訓等各種職業培訓以及各種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等職業學校教育等都屬於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於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發展到某個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教育受益於社會,社會也可受益於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聖職責。
二 發展職業教育的意義
發展職業教育對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從事社會勞動
的人口主要包括從業人員、失業人員,也包括處於勞動年齡之內的就學人員、從事家務人員和軍隊服役人員以及其他人員。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正是通過這些人的勞動來實現的,他們的素質狀況,在生產力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以來,中國職業教育曾為社會培養了許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有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改善了中國勞動力隊伍的素質結構、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促進了勞動就業和社會穩定。許多行業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時,都對職業教育為行業培養的高素質勞動者予以肯定。因此,發展職業教育對於提高勞動者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戰略意義。
發展職業教育能夠促進就業率的提升。中國人口眾多,就業壓力較大,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就業率及從業質量,把中國沉重的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這不僅需要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同時也要求每一個就業者在解決個人溫飽的同時,都應當更多地在加強自身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提高個人技能及綜合素質,幫助從業企業更大發展方面做出努力,這不僅促進了企業的進步,也提升了個人的就業質量和生活水平。因此可見,要就業,就好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利於通過教育、再教育提高就業者素質, 增強勞動者就業競爭能力, 拓寬其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職業教育使職業教育深入農村,促進勞動力轉型。國務院多次提出要把職業教育當做今後教育的工作重點來抓;同時,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表示,未來職業教育的工作重點是讓更多農村學生接受職業教育,掌握知識技能,改變當前農村學生工作困境。職業教育就是培養具有扎實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農村學生只有經過技能培訓,才能成為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人才,實現轉移就業。職業教育為農村學生的就業服務,通過對學生技能與知識的培養,為農村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平台。發展職業教育就是要擴大面向農村的招生量,給農村學生更多的學費和助學優惠。
三 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歷史及成就
(一)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歷史
中國職業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其真正獲得蓬勃發展的驅動力並贏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確實在改革開放以後。1978年4月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結構,職業教育從此進入恢復階段;1985年底,全國職業教育已形成一定規模,並在之後的十年間大步向前發展;雖然從1997年開始經歷了短暫的滑坡,但2002年開始職業教育又迎來了它的重振階段,此後便蓬勃發展,辦學規模迅速擴大,在校人數顯著增長。
到了21世紀,職業教育的發展又邁向了一個新的台階。國務院曾先後三次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並於2002年和2005年兩次作出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把職業教育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環境、輿論環境和社會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並明確了職業教育工作的三大任務:鞏固、發展、提高。至此,中國職業教育進入發展的黃金階段。
(二)中國職業教育的成就及規模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中國職業教育達到了空前的規模。特別是新世紀以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成就令人矚目。據有關數據表明,截至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共有近15000所;年招生規模達到810萬人,在校生達到2056萬人;高等職業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規模達到310多萬人,在校生達到900多萬人;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每年達到1.5億人次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800萬人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4800萬人次,企業在職職工和下崗職工培訓9100萬人次。並且,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首次就業率達到68%。
同時國家也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從2006年至今,各級財政共安排資金約400億元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職業教育。其中,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80多億元,地方財政安排約220億元。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學生受資助面達到90%。高等職業院校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和助學貸款,受資助面超過20%。
F. 高職院校的發展歷史
1、早在清末1902-1904年的「壬寅-癸卯學制」中,就規定了「高等實業學堂」和「高等師范學堂」,這兩種高等學堂就是中國近現代意義上最早的高職院校。
2、中華民國政府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學制」和1922的「壬戌學制」的專門學校和高等師范學校,是中國近現代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影響最深遠的1922年制定的「壬戌學制」至今仍然在台灣貫徹實施。
3、1949年後,中國的高職院校除了高等師范院校真正是在繼續走高等職業教育之路外,其他的高等職業教育幾乎沒有或是名存實亡。
4、1980年,天津職業大學創辦,這是1949年後在中國大陸出現的第一所師范院校之外的高職院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5、1985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決定」頒布以後,全國先後建立起120餘所職業大學,舉辦高職教育。
6、1991年,中國頒布《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決定」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性質、地位、作用以及方向、任務、措施等都作了明確規定。並再一次重申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問題,也再一次提出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任務。
7、1993年,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後由國務院頒布了《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會議明確指出我國教育今後發展的兩個重點,一是基礎教育(重中之重),二是職業技術教育。「綱要」更加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有計劃的實行小學後、初中後、高中後三級分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發展、相互銜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積極發展多樣化的高中後職業教育和培訓。通過改革現有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大學和成人高校以及舉辦靈活多樣的高等職業班等途徑,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8、1996年,召開了全國職教工作會議,同年,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職教會議提出,通過三級分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通過「三改一補」(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大學、成人高校改革;中等專業學校辦高職班作為補充)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同時,《職業教育法》的頒布使職業教育走向了依法治教的道路。《職業教育法》的第13條指出:「職業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根據需要和條件由高等職業學校實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學校實施。」
9、1998年,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確指出:「本法所稱高等學校是指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包括高等職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確地把高等職業學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確定了下來。
10、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國際教育標准分類》。「標准分類」將教育分為七個等級:學前教育為0級、小學教育為1級、初中教育為2級、高中階段教育為3級、高中階段與大學階段之間有一段補習期教育為4級、大學階段教育為5級、研究生階段教育為6級。「標准分類」將大學教育(5級)分為學術性為主的教育(5A)和技術性為主的教育(5B)。「標准分類」對學術性為主的教育(5A)描述為:「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論性的,目的是進入高級研究課程和從事工程要求的職業作充分的准備。」「標准分類」對技術性為主的教育(5B)描述為:「課程內容是面向實際的,是分具體職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級學業的學生一般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和資格。」從「標准分類」可以看出,5B就是我國所追求的高等職業教育,它的發展是世界教育的總趨勢,而不是一個國家的現象。標准分類的頒布,使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權威性的確認。
11、1999年6月全國教育工作會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決定」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12、2006年1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文件《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開始實施被稱為「高職211工程」的「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力爭到2020年中國大陸出現20所文化底蘊豐厚、辦學功底扎實、具有核心發展力且被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界廣泛認可的世界著名高職院校;重點建設100所辦學特色鮮明、教學質量優良在全國起引領示範作用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1000個技術含量高,社會適應性強,有地方特色和行業優勢的品牌專業。截至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財政部已經正式遴選出了天津職業大學、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100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和8所重點培育院校。自此,中國大陸的高等職業教育和高職院校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歷史時期。
G. 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如何?盤點近年職教發展歷程
智慧職教
03月07日 · 上饒市駿軒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旅遊領域創作者
自「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在中央和各地的關注推動下,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創新。招生規模和畢業生就業率再上新台階,駛上了發展「快車道」。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面臨著美好的未來。職業教育已經步入了內涵式發展的歷史階段,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面臨著美好的未來。
據統計,2005年全國僅有中等職業學校11611所,當年招生537.29萬人,在校學生1324.74萬人。經過3年發展,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有14767所,招生規模達810萬人,在校生達205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規模已大體相當。「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模式,成了我國職業學校,尤其是中職學校畢業生高就業率的秘訣。
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5年起,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及2009年,盡管國際金融風暴使許多人就業困難,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仍沒有回落,分別高達95.77%和 95.99%。
2012年6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2012~2015年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保持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扶持建設緊貼產業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專業,建設既有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又有實踐經驗和技能的師資隊伍。逐步實行免費中等職業教育。
2018年職業院校的招生規模總數已經達到1100萬人,在校學生總數已超過300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分別占據了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
2019年,國務院又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這一系列文件不斷地引導現代職業教育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尤其是2019年國務院決定高等職業教育擴招100萬,這在中國教育發展歷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個擴招的意義非常重大。
今天的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步入前所未有的好時代。一是新技術不斷迭代。近些年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賦能全產業、全領域、全行業,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二是我國經濟社會面臨全面轉型,世界面臨著數字化轉型,急需人力資本的總量和結構對接產業升級,急需培養四類人才,即高端研究人才、科技成果轉化人才、轉化成果行業應用人才、生產服務一線的技術型人才。職業教育就承擔了後兩種人才的培養,這兩種人才占整個高等教育的結構是70%。
大規模擴招顯示出國家對高職教育的重視程度,既是順應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之舉,也是順應我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之舉,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符合時代需求的職業人才,正享受著最好的教育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