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禪城歷史文化

禪城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5 11:14:18

『壹』 佛山市禪城區有哪些人文特色

佛山市禪城區的人文特色有:

石灣陶藝

石灣陶藝一直是石灣窯賴以維持的經濟來源的一脈支流。假如昔日石灣沒有大宗日用陶器的製作,陶藝根本沒有依存的餘地,充其量不過是石灣窯的錦上之花而已。從來沒有人去記錄石灣窯每年生產若干萬個瓦煲的數字,但石灣陶藝的每一件佳作都被人們珍藏起來。它的"瘦骨仙""彌勒佛"以至離奇古怪的"金蟾"、"福獅"都令人念念不忘。"石灣公仔"成了口碑,成了文化的積淀。

『貳』 廣東佛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佛山歷史悠久,有1300多年的建城歷史,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代留下了不少有歷史紀念意義和人文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跡和聚落遺址。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50處,現有國辦博物館6個,以及陶塑、園林、武術、民間藝術等專題博物館和名人紀念館14個、私人專題博物館1個。無論是從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還是從各類文物的種類與質量來看,佛山都可以稱得上是廣東的文物大市。不僅如此,佛山還是粵劇的發源地和著名的陶瓷之鄉、武術之鄉、民間藝術之鄉。這些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既是佛山的寶貴文化財富,也是佛山現代文化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潛在優勢。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佛山在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文物保護和文化旅遊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加強保護的同時,初步盤活了歷史文化資源,使相當一部分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2002年,佛山的旅遊總收入為73.31億元,創匯2.11億美元,佔全市GDP的比重超過6%,文化旅遊業已成為佛山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從發展的眼光看,佛山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力度還有待提高,規劃欠缺、資源分散、品牌缺乏和包裝推廣不夠的問題依然存在,開發與保護、產業與事業的關系仍未徹底理順。

『叄』 廣東佛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考證,佛山的人類歷史起源於現禪城區瀾石街道區域,距今約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來在這里繁衍生息,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又稱「禪城」。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葯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葯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佛山是「南國陶都」,制陶藝術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4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榮獲「中國陶瓷名都」稱號。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葯,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2005年底,佛山參與申報的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等6個項目,進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名單。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九個狀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文學家吳趼人,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武術名家梁贊、黃飛鴻、李小龍,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岩、劉傳,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等傑出人物。

近年來,佛山圍繞建設文化名城目標,推動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都市文化相互融合,塑造開放、兼容和創新的佛山文化形象,全力打造「文化名城」品牌。成功承辦亞洲文化部長論壇暨第七屆亞洲藝術節、第六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等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的文藝活動。各類文化設施建設均處於全省、全國先進水平,多層次配套發展的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形成。廣東粵劇藝術大劇院和廣東粵劇博物館落戶佛山,中國美術家協會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落戶順德。佛山市民間藝術研究社、佛山市孔雀廊影音電器有限公司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禪城區石灣鎮街道被評為「中國魅力名鎮」,三水區大旗頭村、順德區碧江社區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佛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佛山祖廟、西樵山、南風古灶、清暉園、皂幕山、南國桃園、陳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評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廟融古代陶瓷、木雕、鑄造、建築藝術於一體,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西樵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美譽;順德清暉園與佛山樑園是清代廣東四大名園;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陳村花卉世界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花卉生產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規模大、品種資源豐富的荷花生態專類園。還有東華里、康有為故居、寶林寺、蘆苞祖廟、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紀念館可讓遊客領略獨特的嶺南文化。目前,佛山以歷史文化、南國武術、商務會展、產業觀光、休閑度假、購物美食、美化家居等為主題的特色旅遊方興未艾。
佛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珠三角「美食之鄉」。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廣東,師出佛山」的美譽。一直以來,佛山以其民間食譜豐富、茶樓食肆林立、烹飪技藝精良而蜚聲海內外。2004年,順德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廚師之鄉」。為弘揚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間舉辦的「佛山美食歡樂節」,已成為集美食、旅遊、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盛大旅遊節慶活動。

『肆』 佛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還留存什麼樣的文化特色呢

佛山的嶺南文化、佛山武術都保留得很好,還盛產很多美食。

『伍』 廣東佛山歷史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考證,佛山的人類歷史起源於現禪城區瀾石街道區域,距今約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來在這里繁衍生息,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又稱「禪城」。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葯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葯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佛山是「南國陶都」,制陶藝術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4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榮獲「中國陶瓷名都」稱號。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葯,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2005年底,佛山參與申報的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等6個項目,進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名單。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九個狀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文學家吳趼人,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武術名家梁贊、黃飛鴻、李小龍,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岩、劉傳,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等傑出人物。

『陸』 大家能夠為我找一下佛山歷史文化嗎

佛山,位於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之一的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地處內亞太經濟發展活容躍的東亞及東南亞的交匯處,東倚廣州,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是廣東省第三大城市,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與廣州地緣相連、歷史相承、文化同源,共同構建成「廣佛都市圈」,是「廣佛同城」、「廣佛肇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佛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屬典型的三角洲河網地區。

『柒』 佛山有什麼歷史文化

我是佛山本地人,一直覺得對比起北京,西安,洛陽那些城市來說,佛山的歷史文化發展時間版不長,留權下的文物價值也比不上,但佛山是全國四大文明古鎮之一,陶都名聲在外,但隨著經濟發展,能夠保存完好的歷史遺跡已經幾乎絕跡了。

『捌』 禪城的歷史

佛山古稱季華鄉。東晉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賓國(現克什米爾)的三藏法師達昆耶舍尊者航海東來,在境內塔坡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傳授佛教。他回國後,隨著時間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鄉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銅佛三等,就在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銅佛。從此把季華鄉改名為佛山,這是佛山得名的由來,所以佛山有這樣一句傳統諺語:「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這寺毀於戰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鄉人再重建寺宇,但這時塔坡崗附近,已逐漸有居民建築房舍聚居,不便於建築佛寺,擊擇地於郊重建(舊名石閣,現郊區環市公社朝東生產大隊所屬范圍,即佛山地委黨校現址的一部分),命名為塔坡古寺。到清光緒年間,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為慈德太後祝壽,得御賜佛經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擴建佛寺,在寺內增建藏經樓貯藏這批佛經,所以塔坡古寺又稱為經堂古寺。至於原來的塔坡寺,由鄉人在此改建為古廟。供奉東岳大帝神象,改名為塔坡廟。

後來年代久遠,經過多次返修,為紀念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時,鄉人特別在底前狀卜,嵌上兩塊石塊, 一塊刻著「佛山初地」,另一塊刻著「牧唱遺風」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廟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塊石牓,刻有「佛山、貞觀二年」等字樣。

這些石刻的歷史文物,在解放後已被佛山市博物館拆去祖廟保存起來了。

常有人問:這里雖叫"佛山",但為什麼既無佛又無山?
這里叫"佛山"(又稱"禪城"),始於唐代貞觀二年(628年)。當時有居民在塔坡崗上掘獲三尊小銅佛像,人們認為這里是佛家之山,於是取名"佛山",並重建佛寺。這里漸漸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佛教中心,故又稱禪城。
相傳東晉隆安二年(398年),剡賓國(今克什米爾)得僧人達毗耶舍,攜來三尊小銅佛像,在塔坡崗搭棚寮講佛經,宣揚佛法。後人稱那"棚寮"為"經堂"。從此,信佛得男女不斷增多。人們捐資為達毗耶舍建造了塔坡寺來棲身和祀佛。達毗耶舍回國之後,寺因日舊失修而倒塌。至貞觀二年所掘獲得三尊小佛像,可能就是寺內原祀的佛像。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塔坡寺被拆毀。以後曾重建。明天啟七年(1627年)塔坡崗被平整,人們便在醫靈鋪萬壽坊重建塔坡寺。清咸豐四年(1854年)天地會首領陳開與粵劇戲行名伶李文茂在佛山起義反清失敗,塔坡寺和大基尾粵劇戲行的"瓊花會館"被清兵燒毀,盪然無存。清光緒三年(1877年)省華林寺方丈勤安募捐重建。勤安親作法事,為慈禧太後60壽辰祝福,獲太後恩賞龍藏金經和賜名"萬壽塔坡古寺",後擴建寺地,改名"經堂"。在勤安圓寂後,由於繼任主持和寺僧不守法規,觸犯眾怒,群眾要捕捉僧人,僧人逃走,眾人毀壞"經堂",三尊小銅佛像也無蹤可尋了。民國年代,經堂內雖有一個老僧人看守,但也因日舊失修二荒蕪。建國後,"經堂"被劃入佛山地區黨校(今尚存)。

『玖』 佛山歷史文化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紗,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佛山木版年畫源遠流長。在漢代時的廣州、佛山一帶已流行貼門神的習俗。佛-山木版年畫生產以清乾隆、嘉慶至抗日戰爭前為盛,屬於地方民俗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

佛山是「南國陶都」、「中國陶瓷名都」,制陶工藝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9)禪城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佛山河網密布,生態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佛山祖廟、西樵山、南風古灶、清暉園、皂幕山、南國桃園、陳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評為「佛山新八景」。

其中,佛山祖廟融古代陶瓷、木雕、鑄造、建築藝術於一體,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西樵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美譽;順德清暉園與佛山樑園是清代廣東四大名園;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

陳村花卉世界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花卉生產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三水荷花世界是現世界上規模大、品種資源豐富的荷花生態園。還有嶺南天地(東華里)、康有為故居、寶林寺、蘆苞祖廟、大旗頭古村、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紀念館等文化景點。

閱讀全文

與禪城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