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流坑: 狀元樓 建於什麼朝代
南宋紹興十八年
「千古第一村」----流坑
重點古建築及遺址
「狀元樓」:位於村西龍湖西岸的棋盤街旁,地處古代流坑村落的制高點,坐西朝東,為一幢兩層磚木結構的重樓。1997年8月22日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董氏族譜記載,「狀元樓」始建於南宋年間,為紀念南宋初年恩科狀元董德元而建,歷代有修茸,現存的狀元樓是晚清重修之物,但其平面布局和基本構架仍一定程度保留了南宋舊制。正閣門楣懸掛有宋代大理學家朱熹所題「狀元樓」楷書大匾。閣柱上分掛有一木刻行書聯:「南宮策士文章貴,北闕傳臚姓字先。」其書遒勁有力,典雅端莊,雖經翻刻和漫長歲月風雨滄桑,風韻猶存。
狀元樓平面為正方形,下層前、後辟拱門,形成東西通道,是流坑古時出入村的主要道口之一,古道旁豎旗桿的花崗岩石猶存。其前門右側有轉折式木梯通往二樓檐廊。檐廊四周相通,中間部分裝有隔屏,上有麒麟、靈鹿等圖形彩繪。中心部分為神閣,前置供桌,內設神龕,上置狀元董德元牌位,以供祭奉。後來,董氏為了顯示家族科宦之盛,將北宋太子太保董淳、御史大夫董敦逸、武狀元董藻和明代刑部尚書董裕這四位家族中科宦顯赫人物也立牌從祭於狀元樓。
「狀元樓」設計奇特,裝修獨具韻味,外觀顯得古樸莊重、氣勢軒昂,內構小巧玲瓏、古樸典雅。自南宋以來,歷經維修,至清咸豐十年(1860年)經大修,但其平面布局和基本構架仍一定程度地保留了南宋舊制。狀元樓上的匾聯及彩繪也非南宋之物。800多年來,朝代更替,流坑屢遭兵禍,狀元樓未被破毀,遺存至今。
在流坑千餘年歷史中,董德元以其科名最高、官職最大、爵位最崇,給家族帶來極高聲望。董德元(1096-1163),字體仁,為流坑董氏第八世、文肇·淵派裔孫,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恩榜狀元」,官至參知政事,封廬陵開國子。時樂安尚未建縣,流坑隸屬吉州永豐縣雲蓋鄉。董德元是永豐建縣(1054)後考中的第一位狀元,也是樂安惟一的狀元。當年,永豐縣令吳南老為紀念這一盛事,顯示地方榮耀,即在永豐縣城的恩江之畔興建「狀元樓」以示慶賀。董德元同科進士、後成為理學大家的朱熹為之題書「狀元樓」匾。永豐的「狀元樓」在慶元三年(1197)重修時,流坑進士、理學名士曾豐為之作記。在董德元中狀元的第二年,即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樂安縣建置,流坑所處雲蓋鄉劃歸撫州樂安縣管轄。流坑董氏為光耀門庭,激勵子孫,便仿照當時永豐縣的「狀元樓」在自已的村中興建了這座「狀元樓」。
B. 樂安縣流坑古村的歷史意義
流坑村是中國封建宗法抄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里,董氏精英依靠嚴密的封建宗族制度來凝聚族眾、維系秩序、穩定發展。保存有明萬十年族譜3本,清代各房譜牒20多個版本,各種宗廟58座。大宗祠遺址更是一絕,五根高8米,直徑0.7米的花崗岩石柱,傲視蒼穹,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流坑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經過規劃,形成了七橫一豎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置門樓、門樓之間以村牆連接圍合的整體布局,巷道用鵝卵石鋪地,並建良好的排水系統,保存至今,別具一格,堪一絕。
C. 樂安縣流坑古村的古村由來
董氏尊來西漢大儒董仲自舒為始祖,又認唐代宰相董晉是他們的先祖。宋代流坑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西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代,村中有識之士,興教辦學,修譜建祠,並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初到清末,全村出文,武狀元各1名,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薄、教諭,超過百人。
D. 關於江西樂安縣流坑村的介紹
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川形勝,鍾靈毓秀。現在,全村有1280戶,5600人,耕地3572畝,山地面積53400畝,村落面積3.61平方公里,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大村子。
流坑村有著古老驕人的歷史和高度發達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建村(937-943),始屬吉州之永豐縣,南宋時割隸撫州之樂安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個村子大都姓董,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董氏尊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又認唐代宰相董晉是他們的先祖。據族譜記載,董晉的孫子董清然在唐末戰亂時,由安徽遷入江西撫州的宜黃縣,他的曾孫董合再遷至流坑定居,成為流坑的開基祖。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代,村中有識之士紹繼祖業,興教辦學,修譜建祠,並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初到清末,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曆時有26所,清道光時達28所。全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簿、教諭,超過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進士的村子僅有4個,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文物遺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實在是難得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歷,贊:「其處闤闠 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見《徐霞客游記》第 147頁,上海古藉出版社版)這里說的「五桂坊」,就是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門五人同時中進士這一盛事而建的紀念牌坊,「五桂齊芳」,歷史罕見,可謂殊榮。近千年來,流坑科舉之盛、仕宦之眾、爵位之崇、經商之富、建築之全、藝術之美、家族之大、延續之久,在江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流坑村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里,流坑董氏依靠嚴密的封建宗族制度來凝聚族眾、維系秩序、穩定發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動的遺存隨處可見,特別是那版本眾多的譜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難得的人文景觀。現在仍保存有明萬曆十年族譜 3本,清代各房譜牒20多個版本,各種宗廟祠堂58座。大宗祠遺址更是一絕,五根高8米、直徑0 .7 米的花崗岩石柱, 傲視蒼穹,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
流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在族人的規劃、營造下,形成了七橫(東西向)一豎(南北向)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置門樓,門樓之間以村牆連接圍合的格局。巷道內鵝卵石鋪地,並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村中現有明清古建築及遺址計 260餘處,其中明代建築、遺址19處,還有重要建築組群18處、書屋等文化建築14處、牌坊5座、宗祠48處、廟宇8處。另有古水井、風雨亭、碼頭、古橋、古墓葬、古塔遺址等32處。村中古建築均為磚木結構的樓房,高一層半,格局多為二進一天井,質朴而簡潔,但建築裝飾十分講究,集木、磚、石雕(刻)及彩畫、墨繪於一體,工藝精湛。明代建築懷德堂中的雀(爵)鹿(祿)蜂(封)猴(侯)磚雕壁畫和永享堂照壁上鑲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稱精品。數以百計的屋宇,堂上有匾,門旁有聯,門頭、牆壁上刻有不少題榜、名額,共計682方(處)。這些匾聯皆有來歷,內涵豐富,意境深遠,或表主人之身世,或顯家族之榮耀,或體現儒家傳統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的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築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贛式民居的典型風格和特點,面積近7萬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組群完整,街巷仍為傳統風貌,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人文科學價值及環境與建築藝術價值。
流坑村是古村文化的經典,是我國古典民居建築中的明珠,也是為數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
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歷史學家周鑾書到流坑考察,寫下《初訪流坑村》一文,掀開了這個久藏深閨的古典村落的面紗,把她公之於眾。此後多年,他又組織專家、學者到流坑考察、調查,撰寫了《千古一村——流坑歷史文化考察》等著作。1996年初冬,國家著名文物、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相見恨晚」,認為流坑村「是我國文物保護、歷史文化地區保護的一個重要發現」。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國古代文明縮影》一文,引起全國轟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的李鐵映同志當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護工作得到國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1997年8月初,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專程考察流坑村,對流坑古村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流坑村的歷史從五代一直延續到清代,延續時間之久,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之高,建築藝術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內涵之豐富,恐怕是國內其它地區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擬的。」「完全可以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來也可以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揮筆為流坑題詞:「千古第一村」。同年8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批流坑村為江西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同時,21處古建築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流坑村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這些年來,我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做好流坑古村文物古跡的保護管理、開發利用工作。我們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編制了《江西省樂安縣流坑古村落保護規劃》,對古村實行分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築控制地帶)分級(省、縣文物保護單位、精品建築、一般保護建築)保護,按上級要求完成了 33處省、縣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建檔工作,並扎扎實實地做好了文館、秘閣校書祠、明齋繩武先生祠等重要古建築的維修工作。我們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流坑村實際,制定了《樂安縣流坑村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依法加強了對村中文物古跡的保護和管理。我們堅持創新意識,不斷探索古村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新路子,採取思想教育、村民自治、利益驅動相結合的方法,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認真做好古村的各項工作。我們堅持開展合理利用,使古村文化旅遊業蓬勃發展。村中開辟了十二個景點為主要游覽內容的半日游活動,辦起了流坑文物陳列館,推出了儺舞藝術表演、烏江漂流等旅遊項目;修通了硬化路面公路,解決了進村難的問題;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行動電話,解決了通訊差的問題;治理了村中環境,培訓了導游隊伍,組織了各種旅遊商品的生產與銷售。流坑古村的文物保護和旅遊業正在紅紅火火地發展。目前,我們正舉全縣之力,大手筆做好流坑古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流坑村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僅村裡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活動,同時在繞村而過的烏江的上、下游,還有雄、險、幽、奇的金竹瀑布,天然而成的石橋古寺;烏江兩岸蜿蜒10餘里的樟樹林帶,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是理想的度假好去處;烏江河水清澈見底,有急流,有險灘,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漂流活動。通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流坑—金竹」風景名勝區已成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流坑村正在成為一個美好的旅遊勝地。樂安人民熱忱歡迎各屆朋友到流坑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更歡迎大家到流坑來施展宏圖,開創新業,投入到流坑古村的保護建設和旅遊開發中去!
E. 樂安縣流坑古村的介紹
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距縣城32公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
F. 流坑村的村落歷史
流坑村有著古老驕人的歷史和高度發達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3)建村,始屬吉州之永豐縣,南宋時割隸撫州之樂安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個村子大都姓董,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董氏尊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又認唐代宰相董晉是他們的先祖。據族譜記載,董晉裔孫董清然在唐末戰亂時,由安徽遷入江西撫州的宜黃縣,他的曾孫董合再遷至流坑定居,成為流坑的開基祖。
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代,村中有識之士紹繼祖業,興教辦學,修譜建祠,並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代到清初,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曆時有26所,清道光時達28所。全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薄、教諭,超過百人。
江西省有30名以上進士的村子僅有四個,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文物古跡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實在是難得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歷,贊曰:其處縱橫捭闔,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枋焉(見《徐霞客游記》)這里所說的五桂坊,就是為表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董氏一門五人同時中進士這一盛事而建的紀念牌坊,五桂齊芳歷史罕見,可謂殊榮。近千年來,流坑科舉之盛,仕宦之眾,在江西獨一無二,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明代,流坑開始建宗祠,不斷修撰族譜,在家族的約束力中增進儒家學理凝聚族人,以心學的弘揚給族人注入了存理去欲、修齊治平的生機。「以德行為本」,「先立其大為宗」,「輔以血脈以禪於無窮」,家族的維系開始超越原始階段,進入到理性的境界。南京刑部郎中董燧辭官回鄉後,著手規劃改建全村的整體布局,「建築按風水學考慮外,還依據周禮的規定布局」(鄭孝語),族人按房派支系分區而居,與各房派的宗祠結合在一起。
為教化和約束族人,流坑董氏的族規日趨完善,至明代中葉,董氏第二十二代董燧,是位哲學家,舉人出身,官居刑部郎中,有理政治事之才,致仕後,對村子加以改建治理,使流坑規范飭,井然有序,奠定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規模。整個流坑村,外有烏江、龍湖環繞,內有村牆、門樓守望。董燧等對流坑的規劃、整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是中國古代村落建設的寶貴模式。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歷,說:「是(流坑)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明清時期,流坑的科舉仕宦日見式微,流坑董氏的學術、文化、政治、工商活動卻呈現旺勢。明代董姓學人共有著述38種,有諸多名流賢達為流坑董氏撰文、賦詞、贈詩、題匾,如王安石、梅聖俞、朱熹、文天祥、吳澄、羅洪先、聶豹、曾國藩、左宗棠等等,都為流坑留有墨跡。
G. 樂安縣流坑村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
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董氏 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南版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權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
祖籍樂安流坑偉人——董必武
文天祥是流坑學院畢業的
南朝的軍事家黃法氍、北宋的諫儀大夫董敦逸、南宋的恩科狀元董德元
H. 流坑的古村文化
流坑村是古村文化的經典,是我國古典民居建築中的明珠,也是為數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
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歷史學家周鑾書到流坑考察,寫下《初訪流坑村》一文,掀開了這個久藏深閨的古典村落的面紗,把她公之於眾。此後多年,他又組織專家、學者到流坑考察、調查,撰寫了《千古一村——流坑歷史文化考察》等著作。1996年初冬,國家著名文物、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相見恨晚」,認為流坑村「是我國文物保護、歷史文化地區保護的一個重要發現」。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國古代文明縮影》一文,引起全國轟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的李鐵映同志當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護工作得到國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1997年8月初,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專程考察流坑村,對流坑古村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流坑村的歷史從五代一直延續到清代,延續時間之久,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之高,建築藝術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內涵之豐富,恐怕是國內其它地區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擬的。」「完全可以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來也可以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揮筆為流坑題詞:「千古第一村」。同年8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批流坑村為江西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同時,21處古建築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流坑村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這些年來,我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做好流坑古村文物古跡的保護管理、開發利用工作。我們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編制了《江西省樂安縣流坑古村落保護規劃》,對古村實行分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築控制地帶)分級(省、縣文物保護單位、精品建築、一般保護建築)保護,按上級要求完成了 33處省、縣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建檔工作,並扎扎實實地做好了文館、秘閣校書祠、明齋繩武先生祠等重要古建築的維修工作。我們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流坑村實際,制定了《樂安縣流坑村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依法加強了對村中文物古跡的保護和管理。我們堅持創新意識,不斷探索古村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新路子,採取思想教育、村民自治、利益驅動相結合的方法,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認真做好古村的各項工作。我們堅持開展合理利用,使古村文化旅遊業蓬勃發展。村中開辟了十二個景點為主要游覽內容的半日游活動,辦起了流坑文物陳列館,推出了儺舞藝術表演、烏江漂流等旅遊項目;修通了硬化路面公路,解決了進村難的問題;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行動電話,解決了通訊差的問題;治理了村中環境,培訓了導游隊伍,組織了各種旅遊商品的生產與銷售。流坑古村的文物保護和旅遊業正在紅紅火火地發展。目前,我們正舉全縣之力,大手筆做好流坑古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I. 流坑的介紹
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於江西省贛中地區,屬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內鎮容,位於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這是一座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川形勝,鍾靈毓秀。流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距樂安縣城38公里。全村現有將近5000人,贛語為該村的本地方言,均為漢族江右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