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創建中國工農歷史意義

創建中國工農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4 17:21:25

1.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紅軍長征: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2.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簡述新中國成立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版中國結束了權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無數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2)創建中國工農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於1949年。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3. 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復具有劃時代的意制義.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從此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不斷向前發展,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制定了正確的革命綱領和斗爭策略,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
(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並溝通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聯系,為中國革命獲得廣泛的國際援助和避免資本主義的前途提供了客觀可能性.

4. 簡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歷史意義!

1、開創新治理方案:

中共的成功,不僅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中共的成功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破產,終結了西方文明模式「元敘事」的論調。

同時向世界提供了應對發展困局、破解治理難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尤其在政黨治理、國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式和方案。

2、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國人民真正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這是中國人民社會地位的根本變化,從此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建設,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群眾一旦掌握自己的命運,就會迸發出極大的歷史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以嶄新的姿態,建設自己的祖國,走向光明的未來,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為世界提供「政黨治理」的中國經驗:

中國政黨治理的重要經驗,是不斷提高政黨的制度化、組織化程度,持續加強和改善執政黨的領導,以有權威的黨中央,推動國家走向現代化。對部分正面臨政黨治理難題的國家而言,如何與時俱進地發展並完善適合本國國情的政黨體制,是政黨治理成功的關鍵,在這方面,中國的政黨治理經驗提供了一種有益參考。

4、為國際提供「國家治理」的中國智慧

在西方選舉政治落入「民粹主義」泥潭、政黨政治陷入「否決政治」怪圈、西式民主面臨「治理無力」的困境時,中國實現了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政治局面。

這些都要歸功於中國國家治理的核心智慧,走適應中國歷史、社會、文化、國情發展的治理道路,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5、經濟層面上: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最佳平衡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也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中國經濟治理的奇跡在於,它既避免了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放任無序,又避免了蘇聯後期經濟發展道路的封閉僵化。

5. 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開天闢地的重大意義。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和實現國家振興進行過長期的多方面的努力,但這些英勇的斗爭成效甚少,屢遭失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一個以先進的科學理論為指導、能代表人民利益並密切聯系群眾、組織上堅強有力的政黨,作為凝聚和組織全國革命力量的領導核心。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一個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先鋒隊和堅強的戰斗司令部,中國新的革命運動有了發動者和領導核心。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很快出現了嶄新的局面。黨發動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並積極開展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和其他各項工作。同時,黨通過領導中國革命的初步實踐和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探索,在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理論的指導下,很快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解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對象、動力、形式、任務和目標以及前途等問題;同時確定要通過民主革命進一步創造條件,實現黨的最高綱領,即「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這是黨對中國革命問題認識的又一個重大進步和飛躍。黨通過發展工農運動和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來。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只是一個有50多名成員的小黨,但它代表著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預示著中國的光明和希望。中國共產黨滿懷信心地以改造中國為己任,以堅定的信念為中國人民指明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目標。經過80年的英勇奮斗,它已發展壯大為一個擁有6400多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並在一個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里領導各族人民實現了國家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建立和鞏固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科學理論開始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標志著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開始蓬勃興起。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壯大,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際共產主義事業和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但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事件,是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且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件大事。 2.答:歷史條件:(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以及在五四運動中發揮的主力軍作用,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提供了階級基礎。(2)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中國出現了一批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分子。他們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初步結合起來,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3)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和活動,進一步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偉大意義:(1)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2)中國共產黨與以往任何政黨不同,它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是新型的、工人階級的革命政黨;(3)它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4)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6.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成立有抄著特殊的歷史意義:

1、中國共產黨於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

2、中國共產黨成立是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6)創建中國工農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

7.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i

偉大意義:(1)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2)中國共產黨與以往任何政黨不同,它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是新型的、工人階級的革命政黨;(3)它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4)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和實現國家振興進行過長期的多方面的努力,但這些英勇的斗爭成效甚少,屢遭失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一個以先進的科學理論為指導、能代表人民利益並密切聯系群眾、組織上堅強有力的政黨,作為凝聚和組織全國革命力量的領導核心.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一個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先鋒隊和堅強的戰斗司令部,中國新的革命運動有了發動者和領導核心.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很快出現了嶄新的局面.黨發動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並積極開展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和其他各項工作.同時,黨通過領導中國革命的初步實踐和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探索,在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理論的指導下,很快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解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對象、動力、形式、任務和目標以及前途等問題;同時確定要通過民主革命進一步創造條件,實現黨的最高綱領,即「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這是黨對中國革命問題認識的又一個重大進步和飛躍.黨通過發展工農運動和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來.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只是一個有50多名成員的小黨,但它代表著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預示著中國的光明和希望.中國共產黨滿懷信心地以改造中國為己任,以堅定的信念為中國人民指明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目標.經過80年的英勇奮斗,它已發展壯大為一個擁有6400多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並在一個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里領導各族人民實現了國家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建立和鞏固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科學理論開始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標志著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開始蓬勃興起.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壯大,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際共產主義事業和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但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事件,是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且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件大事

8. 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歷史意義及啟示是什麼

1、歷史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中國革命進入低潮。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並發動和領導了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後,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毅然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

2、歷史意義:

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這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如果沒有井岡山這塊革命根據地的接應,則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以及後來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都很難立足。

3、啟示:

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正確道路。

(8)創建中國工農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經「三灣改編」後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寧岡,先後在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恢復和建立了黨組織,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創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介於湖南酃縣和江西寧岡、遂川、永新四縣之交,總面積約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時期,這幾個縣都建立了黨的組織和農民自衛軍,群眾基礎比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莊,周圍各縣農業經濟可供部隊籌措給養。

這里離中心城市較遠,交通不便,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嶺,地勢險要,森林茂密,只有幾條狹窄的小路通往山內,進可攻,退可守。

這里過去長期有"山大王",現有袁文才、王佐兩支綠林式的農民武裝,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槍。王佐部駐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處,袁文才部駐在井岡山北麓的寧岡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地武裝斗爭樹立了榜樣,成為中國革命走上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的開端。

在總結茶陵戰斗經驗時,毛澤東提出了工農革命軍的三大任務和三大紀律。三大任務是:第一,打仗消滅敵人;第二,打土豪籌款子;第三,做群眾工作,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三大紀律是: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第三,打土豪要歸公。

與此同時,重建了寧岡、永新縣委,恢復了蓮花、酃縣黨的組織活動。一九二八年一月,部隊佔領遂川,建立了黨的縣委和縣工農兵政府,以及暴動隊、赤衛隊、農民協會、工會等群眾組織。

在遂川,毛澤東對部隊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

經過三個多月的游擊戰爭,井岡山區和寧岡、永新、遂川、茶陵、酃縣靠近井岡山的地區,都為工農革命軍所控制。袁文才、王佐領導的兩支地方武裝,經過團結改造,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2團。二月,工農革命軍攻佔新城,於二十一日在礱市成立了寧岡縣工宵兵政府。

至此,井岡山根據地初步建成。毛澤東點燃的」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創了在革命轉入低潮的形勢下,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武裝奪取政權的新局面,為中國革命照亮了勝利前進的航程。

閱讀全文

與創建中國工農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