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族舞蹈的歷史發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著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群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著牛的尾巴,跺著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萬人、女樂、倡優等等
二、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制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三、舞種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說文解字》中說:「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而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文舞——表現漁獵收獲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灠》、《大武》都屬於武舞。
小舞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yi)」: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衛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纖手素足。舞步輕盈。
《陽阿》、《康樂》、《縈塵》、《集羽》、《旋懷》
《縈塵》的舞姿能給人以飄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簡直像融匯在空際縈繞不落的輕塵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輕柔飄逸見長,如隨風聚攏的羽團飄飆盪漾;而《旋懷》之舞表演起來.柔韌的舞姿體態旋繞纏蔓,似乎能夠「人懷袖也」。這些舞蹈顯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有很強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柔韌、彈性、力度、輕捷均訓練有素,其技藝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達到的。
統治階級對表演性舞蹈不斷提高的欣賞要求,必然強化樂舞伎人的專業程度和舞蹈技藝訓練。專為統治者服務的「萬人」、「女樂」和「倡優」也應運而生。
再從《詩-簡兮》的描述記載來看,對萬人所應具備條件的要求是相當高而全面的,為培養和妝扮他們所耗費的資財也是很大的,表演《萬舞》的萬人,必須是身材修長俊秀容顏姣好者,萬人為保持顏面的俊美紅潤而不食糠糟,為了衣著的鮮艷奪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費大量錢財。
袖舞
中國素有「長袖善舞」一詞,這一詞語便是對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繪。中國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國戲曲的「水袖」提煉而成的。水袖作為服裝道具在舞蹈中出現,不僅是對肢體延展空間的放大,更是對情感傳遞的延伸。探尋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從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圖1①),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圖騰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場景。
四、舞蹈家
春秋時.晉同有優施,楚國有優盂.秦圍有優旃(zhan)等等,都是宮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單獨提到的春秋時期著名宮廷舞蹈家,擅長表演《晌屐舞》。該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鈴,舞時鏗鏘作響。
秦漢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種
稗舞——用有柄的單面鼓作道具的一種集體舞,後世也稱為「稗(bing)扇舞」。
鐸舞——用鐸作道具的舞蹈。鐸形像鍾,有木柄,內有舌,搖動時「叮叮」作響。
白綸舞——盛行於晉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輕紗的白綸縫制的長袖舞衣.故名。該舞以舞袖為其特點,動作輕盈流暢。
盤鼓舞——漢代民間舞蹈,後來用於宴饗。在地面上排列盤或鼓.一般用七個(或三個或五個).舞者穿長袖衣,在盤(鼓)上起舞。
撥頭舞——又名「缽頭」,是一種帶有敘事性的舞蹈.表現一人之父為虎所傷而上山尋屍的痛苦之狀。
巴渝舞——漢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劉邦為漢王時.為了促成霸業,發兵攻打關中,派寅(c6ng)人為先鋒,蜜人善舞.劉邦愛其舞姿,命樂工學習。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邊(今四川境內),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晉時期舞蹈。取材於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的故事,鴻門宴上,項庄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也離席揮劍而舞,以袖掩護劉邦,說:「公莫!」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遂成「公莫舞」。
踏謠娘——又作「踏搖娘」、「談容娘」,產生於北齊,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訴苦.眾幫腔唱:「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謂之「踏謠」。
蘭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齊蘭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騎兵沖人敵陣.大勝。軍中譜《蘭陵王人陣曲》.又根據樂曲變成歌舞戲。
獅子舞——獅子被古人當做威武祥瑞的象徵.漢代通西域時由月氏、安息等地引進,至遲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獅子舞,南北朝時廣為流傳。
作品
《火鳳舞》——北魏高陽王時的宮廷舞蹈,舞者手中執扇,如鳥翼,模仿鳥的飛翔起落。
《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時的樂舞。陳後主常與嬪妃們在宮中宴飲,選千百宮女歌舞作樂,《玉樹後庭花》即是其一。但陳後主是亡國之君.因此後人將此曲稱為「亡國之音」。
《伴侶》——北齊末的歌曲,《北史》批評它「淫盪而拙.世俗流傳」.可能來自民間巷陌,涉及情愛內容的。它像《玉樹後庭花》一樣被當做「亡國之音」。
《踏金蓮》——約產生於南朝齊代。齊帝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荒淫的昏君,喜歌舞,為潘貴妃修建神廟,鑿金為蓮花,鑲貼於地面,潘妃舞於上,「步步生蓮花」,後來演變為唐大麴。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善楚舞。劉邦死後,被劉邦之妻呂後殺害。
李延年——設武帝時為樂府協律都尉,善歌舞,頗得武帝寵愛。後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寵姬)死.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誅滅。
趙飛燕——西漢末年宮廷舞蹈家,漢成帝之皇後.體態輕盈瘦小,舞藝高超。後被廢而自盡。
隋唐五代舞蹈
一、樂舞機關
1.教坊
唐高祖李淵設立音樂機關教坊。在禁城之內的稱「內教坊」,後在禁城之外設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樂人稱「妓女」。
2.梨園
唐玄宗時又設立了另一音樂機關.叫「梨園」,其中的樂人稱「梨園弟子」。
二、舞種
1.中原舞種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均來自民問,後來用於宴饗。健舞舞姿雄健,動作矯捷。
軟舞——軟舞舞姿柔美。動作輕盈。
隊舞——唐代宮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薩蠻隊舞》、《嘆百年隊舞》等。
春鶯囀(zhudn)一相傳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命龜茲樂_r:白明達作曲.名《春鶯囀》.後來依曲編舞.屬於軟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青海大通縣孫家寨H{土的陶盆彩繪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圖樣.在節日聚會時.人們成群結隊在郊外起舞,手牽手.以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到唐代.踏歌頗為盛行。唐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柳枝——民問歌舞,是在漢橫吹曲《折楊柳》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中有「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之句。
綠腰——又名《六幺》、《錄要》、《樂世》,唐代軟舞,女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優美。
字舞——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暫時停頓,擺成字形。
劍器舞——劍舞在我國也有著悠久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路,戎裝見孔子,曾拔劍起舞。學生拜見老師舞劍,當然只是表演技藝,是對老師致敬的意思。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上的樂舞圖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間掛著短劍,說明劍舞可能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宴於鴻門,項庄說:「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庄拔劍起舞,逐漸靠近劉邦,企圖借機殺死劉邦,在場的項伯見劉邦危急,也以劍伴舞,保護劉邦不被項庄殺害。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筵宴中有舞劍作為余興表演的風俗。唐代,武將舞劍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馬將軍歌》,有「將軍自起舞長劍」句;岑參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有「酒泉太守能劍舞」句;杜甫作《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有「舞劍過人絕」句等等。可見當時許多人會舞劍,而且各有絕招。公孫大娘最為擅長的《劍器》舞,是《裴將軍滿堂勢》。杜甫曾觀其舞,並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從詩中的描述看.是一種廣場單人舞,觀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② 急需`````中國古代舞蹈史的發展脈絡,1000字左右!謝啦
一個朝代的文學藝術,與它的政治和經濟的關系十分密切。唐代在我國古代史中是一個有較長時間社會安定、國力強盛的時代。當時實行了許多開明的和對外開放的政策,內外交流頻繁,這都有利於藝術上的廣采博收和創造發展。因此在中國古代舞蹈史上也寫下了燦爛輝煌的篇章。
唐代舞蹈藝術,是在兩漢、南北朝數百年各種樂舞交流融合中結出的碩果。她不僅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等前代舞蹈成就之大成,還有著自己大量的新創造,而且對其後的宋、元、明、清及至近、現、當代的舞蹈發展,都有不小的影響。所以把唐代舞蹈說成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是有充足理由和根據的。
作為發展的一個高峰,她有許多突出的特徵:一是表演性舞蹈空前發展,無論宮廷還是民間,無論是宴享游樂還是民俗節日,都有各種形式、各種規模的舞蹈表演活動,像形式華麗規模宏大的宮廷「燕(宴)樂」;「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和各地進京獻演的「四方樂舞」;內容豐富、技藝高超的「健舞」、「軟舞」、「歌舞大麴」、「歌舞戲」等。一是群眾性舞蹈活動更為普及和繁茂。還有就是出現了許多成就卓著的舞蹈家,見之於記載的就有楊貴妃、公孫大娘、張雲容、謝阿蠻等等。再就是出現了記錄舞蹈的舞譜。如後世在敦煌藏經洞所發現的「舞譜殘卷」等。
③ 中國舞蹈歷史發展的幾個特徵
內容摘要:中國舞蹈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隨著社會制度的交替進步和人們審美需求的提高,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各種歷史轉型,從這些歷史轉型中,我們可以窺探中國舞蹈發展歷史上的幾個明顯的特徵。從原始娛神與娛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賞的歌舞性、戲曲表演的程式性和當代舞蹈的專業性等幾個漸次的變化,我們可以獲知中國舞蹈發展的一些規律。
關 鍵 詞:中國舞蹈 歷史發展 娛人 娛神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徵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
二、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態
遠古時期,音樂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並肩發展的,樂和舞密不可分,「樂」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傳統。對於這類中國舞蹈題材來講,發展到唐代以至頂峰,主要有《陰康氏之樂》《葛天氏之樂》《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鑊》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樂》等古代大型的綜合性藝術。
據《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就是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樂舞,該樂舞共分為《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個樂段,每段都表現鮮活的主題,表現了先民們對豐收的祈求、對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對人類的贊美。
三、既「娛神」又「娛人」的雙重發展特徵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奴隸社會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相繼建立,舞蹈也逐漸地告別了它的原始形態,如果說原始社會先民們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態的原始記錄的話,那麼,到了奴隸社會,先民們不自覺地從原始時期的那種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態中走出來,並從全民性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一部分人的藝術活動和宗教政治活動。至此,中國舞蹈就在「娛神」與「娛人」的雙重縱深發展。這類舞蹈主要表現在周代的巫術舞蹈、儺舞蹈和漢代的百戲類舞蹈。
巫術舞蹈是巫術祭祀儀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過祈禱、獻祭等行為,求得與神靈的相通,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隸舞》,就是為求雨而作的一種祭祀行為。儺舞也是一種以驅鬼逐役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歷經歷史的洗禮至今也盛行在我國民間,後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儺戲」。
在漢代,「百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滑稽戲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間舞蹈成為宮廷樂舞的主要內容,舞蹈通常融於「百戲」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劍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過程中的以舞說戲、依戲作舞的表演,成為了中國早期戲曲藝術形式的源頭。
四、舞蹈發展的程式性與專業性特徵
唐代舞蹈在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中具有很高的歷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規模,納多國、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賞的姿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從宮廷的最高統治者到民間的老百姓無不好之,達到了一種頂峰時代。宋代舞蹈在歷史的轉折面前,獨辟蹊徑,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舞蹈的劃時代歷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徵的「隊舞」,繪制了一個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宮詞》有雲:「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朋頭各自請衣裳。」就是有關隊舞的歷史文獻記載。由於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的發展,舞蹈作為戲曲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戲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徵決定了舞蹈表現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戲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綜合性的美學特點。
自遠古到明清,中國舞蹈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過程中,承傳著舞蹈的精髓和內涵,融合在當代的社會火爐之中,中國舞蹈從明清戲曲舞蹈綜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身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情感,將中國舞蹈推向了新世紀的輝煌。中國當代舞蹈是以專業性的舞蹈作品和專業舞蹈表演而著寫舞蹈歷史的,先後出現了裕容齡、黎錦輝、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專業型的舞蹈家和專業性的舞蹈作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展並壯大的,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也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學)的成立為標志。
總之,中國舞蹈自先秦以來,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先後經歷了先秦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漢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樂舞蹈、宋代的「隊舞」、明清時期的戲曲舞蹈、當代的專業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這些在表現形式的演變上,都是一個漸次演進、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北達.民間舞蹈[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袁禾.中國舞蹈[M].上海外語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劉琴.舞蹈的起源與中國舞蹈的發展[J].文史博覽(理論),2007.09.
[4]陳鴻.論巫術儀式中的中國民間舞蹈[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06. 轉
④ 巴渝文化發展史
華夏文化的一個分支。中國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慶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陝南、滇北一帶。傳說,早建有地方政權,至公元前 316年為秦所滅。考古發現,商至西周時,蜀人與黃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後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缽等,雖具地方特色,但銅鏃、銅戈、銅矛卻為黃河流域常見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禮器與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於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後活動於盆地東部及附近地區。西周時,建有巴國,受蜀影響,始有較高水平的農業。後與蜀同時為秦所滅。代表巴文化特徵的有出土戰國時的圓刃折腰鉞,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銅容器。
巴蜀兩地相距較近,交流方便,兩地出現的船棺葬、扁莖無格柳葉劍、銅器紋飾中出現的虎紋則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徵。銅兵器和銅印上的各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與楚文化影響外,它還影響西南邊疆的少數民族。
在秦以後,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加速融合獲得新的發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後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為天府之國。四川自古盛產蠶桑,絲織為中國之冠,漢時成都即成織錦中心。由於錦緞馳名,錦城成為成都的代稱。四川很早就發明鑿鹽井取鹵,打氣井取氣,燃煮鹵制鹽,其鑽井技術為世界首創。蜀道難久為人知,但巴蜀創造的棧道卻是一種奇跡。它不僅溝通與中原的往來,也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藝術風格獨特。川劇是其特有的表演藝術,語言生活氣息濃厚,幽默風趣,尤以幫、打、唱緊密結合,川劇高腔最具代表性。四川人很講究吃的藝術,川菜特點注重調味,有辣椒、花椒、胡椒、豆瓣、姜、蔥、蒜,味醇厚,人稱「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酒芳香濃郁、綿醇爽甜。名酒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等。
四川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名山)、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四川盆地雖為高山和高原所環抱,但山原之間的若干河谷卻成為巴蜀得天獨厚的對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礱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們穿行於橫斷山脈,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為古氐羌民族遷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東部有長江三峽作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劍門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隴,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漢中。而盆地以東的清江流域又北與江漢平原相通,南與湘西山地相連。正是依據這樣的地理特點,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東、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為薈萃農耕、游牧文化的聚寶盆。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文化與以下三方文化有明顯的交流與兼容:一為荊楚文化,是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農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詭浪漫,以《楚辭》為圭臬;二是秦隴文化,注意綜核名實,講究耕戰和商業;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禮,看重歷史,以《詩經》為准繩。巴蜀文化兼容了這三種因素:它接受荊楚文化而把《楚辭》發展為漢大賦;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學趨於發達;它接受秦隴文化而導致「隴蜀多賈」,工商業繁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而外,主要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元代的雙流人費著《歲華紀麗譜》曾說:「成都游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游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的固定的游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險幽秀之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閣天下險,夔門天下雄。經過當代的開發,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麗」的特色:九寨溝山水的神奇,黃龍山水的瑰麗,熊貓世界的趣,恐龍世界的奇,是今日旅遊者領略的最大感受。從線路上看,有西北線的九寨、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有北線的劍門蜀道,有東線的三峽風光,有南線的蜀南竹海風光和瀘沽湖探秘。整個巴蜀景觀布局疏密相間,如金線穿珠,珍珠滿盆,幾乎每個縣都有可供旅遊的景點。
巴蜀旅遊線最大的特色是雄險幽秀的自然景觀,往往包含著人傑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如:劍門蜀道具有豐富的三國蜀漢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則天故里的文化內涵;九寨黃龍一線,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國蜀漢文化的內涵;瀘沽湖具有「母系王國」的文化內涵;三峽一線則更是一個古代文化的寶庫。這是巴蜀旅遊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跡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們都用武侯祠這個名稱來代稱這幾處遺跡。諸葛亮作為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萬世雲霄的崇敬,「武侯祠」這一稱謂,讓我們深深領略到其中歷史文化積淀的況味。從武侯祠出發,沿著當年劉備入蜀的路線,可以陸續拜謁大邑子龍廟、德陽龐統祠、綿竹諸葛祠、綿陽富樂山和蔣琬墓、昭化費禕廟和劍閣翠雲廊,北出漢中可到沔縣定軍山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們盡可以領略歷史淘盡千古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鐵馬金戈變為漁樵江渚的滄桑變化,從中受到啟迪和教益。
前後蜀時期是巴蜀歷史上繁榮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時代。永陵(王建墓)為我們留下了這一時代的歷史見證。永陵石棺上的廿四樂伎石刻是我們了解唐代音樂的極品,從中可體味清樂與龜茲樂相結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傳的情況。前蜀和後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誰寫下了留傳至今的《宮詞》,肯定可以引起在旅遊中探索的興趣。永陵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經科學發掘的陵墓,可供遊人參觀,這更可以引起人們對於帝王陵寢秘密的興趣。
三峽風光的雄奇壯麗,舉世聞名,再加長江支流大寧河小三峽的青幽神秘,身臨其境,自會使人們充分體會到妙如仙境的峽中神韻。三峽庫區的考古發掘表明,三峽很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當我們領略大溪文化的原始意味的時候,自然會引起我們對於洪荒遠古的無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豐富文化遺存,如豐都的鬼城、忠縣的石寶寨、涪陵的水文石刻寶庫白鶴梁,劉備向諸葛亮託孤的白帝城等,都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沖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當我們巡行三峽之中時,會對巴蜀人為什麼從來嚮往走出夔門做出自身心靈的闡釋。
位於長寧縣和江安縣的蜀南竹海面積有6萬余畝,其中還有仙寓洞、龍吟寺等文化景觀,既是大自然的奇觀,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傑作。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發源於岷山的岷江,自古稱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發達起來的地方。這里有人間仙境九寨、黃龍和大草原,有巍峨的四姑娘山,有著名的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養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遺跡,有全國唯一的羌文化風光。游覽岷山,不僅可以使我們體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使我們領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態。只要我們把山川旅遊同文化旅遊結合起來,我們就必然會有一次與一次不同的新的收獲、新的感受。
⑤ 民族舞蹈的歷史發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著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群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著牛的尾巴,跺著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萬人、女樂、倡優等等
二、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制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三、舞種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說文解字》中說:「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而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文舞——表現漁獵收獲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灠》、《大武》都屬於武舞。
小舞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yi)」: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衛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纖手素足。舞步輕盈。
《陽阿》、《康樂》、《縈塵》、《集羽》、《旋懷》
《縈塵》的舞姿能給人以飄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簡直像融匯在空際縈繞不落的輕塵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輕柔飄逸見長,如隨風聚攏的羽團飄飆盪漾;而《旋懷》之舞表演起來.柔韌的舞姿體態旋繞纏蔓,似乎能夠「人懷袖也」。這些舞蹈顯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有很強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柔韌、彈性、力度、輕捷均訓練有素,其技藝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達到的。
統治階級對表演性舞蹈不斷提高的欣賞要求,必然強化樂舞伎人的專業程度和舞蹈技藝訓練。專為統治者服務的「萬人」、「女樂」和「倡優」也應運而生。
再從《詩-簡兮》的描述記載來看,對萬人所應具備條件的要求是相當高而全面的,為培養和妝扮他們所耗費的資財也是很大的,表演《萬舞》的萬人,必須是身材修長俊秀容顏姣好者,萬人為保持顏面的俊美紅潤而不食糠糟,為了衣著的鮮艷奪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費大量錢財。
袖舞
中國素有「長袖善舞」一詞,這一詞語便是對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繪。中國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國戲曲的「水袖」提煉而成的。水袖作為服裝道具在舞蹈中出現,不僅是對肢體延展空間的放大,更是對情感傳遞的延伸。探尋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從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圖1①),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圖騰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場景。
四、舞蹈家
春秋時.晉同有優施,楚國有優盂.秦圍有優旃(zhan)等等,都是宮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單獨提到的春秋時期著名宮廷舞蹈家,擅長表演《晌屐舞》。該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鈴,舞時鏗鏘作響。
秦漢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種
稗舞——用有柄的單面鼓作道具的一種集體舞,後世也稱為「稗(bing)扇舞」。
鐸舞——用鐸作道具的舞蹈。鐸形像鍾,有木柄,內有舌,搖動時「叮叮」作響。
白綸舞——盛行於晉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輕紗的白綸縫制的長袖舞衣.故名。該舞以舞袖為其特點,動作輕盈流暢。
盤鼓舞——漢代民間舞蹈,後來用於宴饗。在地面上排列盤或鼓.一般用七個(或三個或五個).舞者穿長袖衣,在盤(鼓)上起舞。
撥頭舞——又名「缽頭」,是一種帶有敘事性的舞蹈.表現一人之父為虎所傷而上山尋屍的痛苦之狀。
巴渝舞——漢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劉邦為漢王時.為了促成霸業,發兵攻打關中,派寅(c6ng)人為先鋒,蜜人善舞.劉邦愛其舞姿,命樂工學習。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邊(今四川境內),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晉時期舞蹈。取材於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的故事,鴻門宴上,項庄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也離席揮劍而舞,以袖掩護劉邦,說:「公莫!」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遂成「公莫舞」。
踏謠娘——又作「踏搖娘」、「談容娘」,產生於北齊,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訴苦.眾幫腔唱:「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謂之「踏謠」。
蘭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齊蘭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騎兵沖人敵陣.大勝。軍中譜《蘭陵王人陣曲》.又根據樂曲變成歌舞戲。
獅子舞——獅子被古人當做威武祥瑞的象徵.漢代通西域時由月氏、安息等地引進,至遲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獅子舞,南北朝時廣為流傳。
作品
《火鳳舞》——北魏高陽王時的宮廷舞蹈,舞者手中執扇,如鳥翼,模仿鳥的飛翔起落。
《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時的樂舞。陳後主常與嬪妃們在宮中宴飲,選千百宮女歌舞作樂,《玉樹後庭花》即是其一。但陳後主是亡國之君.因此後人將此曲稱為「亡國之音」。
《伴侶》——北齊末的歌曲,《北史》批評它「淫盪而拙.世俗流傳」.可能來自民間巷陌,涉及情愛內容的。它像《玉樹後庭花》一樣被當做「亡國之音」。
《踏金蓮》——約產生於南朝齊代。齊帝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荒淫的昏君,喜歌舞,為潘貴妃修建神廟,鑿金為蓮花,鑲貼於地面,潘妃舞於上,「步步生蓮花」,後來演變為唐大麴。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善楚舞。劉邦死後,被劉邦之妻呂後殺害。
李延年——設武帝時為樂府協律都尉,善歌舞,頗得武帝寵愛。後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寵姬)死.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誅滅。
趙飛燕——西漢末年宮廷舞蹈家,漢成帝之皇後.體態輕盈瘦小,舞藝高超。後被廢而自盡。
隋唐五代舞蹈
一、樂舞機關
1.教坊
唐高祖李淵設立音樂機關教坊。在禁城之內的稱「內教坊」,後在禁城之外設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樂人稱「妓女」。
2.梨園
唐玄宗時又設立了另一音樂機關.叫「梨園」,其中的樂人稱「梨園弟子」。
二、舞種
1.中原舞種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均來自民問,後來用於宴饗。健舞舞姿雄健,動作矯捷。
軟舞——軟舞舞姿柔美。動作輕盈。
隊舞——唐代宮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薩蠻隊舞》、《嘆百年隊舞》等。
春鶯囀(zhudn)一相傳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命龜茲樂_r:白明達作曲.名《春鶯囀》.後來依曲編舞.屬於軟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青海大通縣孫家寨H{土的陶盆彩繪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圖樣.在節日聚會時.人們成群結隊在郊外起舞,手牽手.以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到唐代.踏歌頗為盛行。唐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柳枝——民問歌舞,是在漢橫吹曲《折楊柳》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中有「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之句。
綠腰——又名《六幺》、《錄要》、《樂世》,唐代軟舞,女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優美。
字舞——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暫時停頓,擺成字形。
劍器舞——劍舞在我國也有著悠久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路,戎裝見孔子,曾拔劍起舞。學生拜見老師舞劍,當然只是表演技藝,是對老師致敬的意思。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上的樂舞圖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間掛著短劍,說明劍舞可能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宴於鴻門,項庄說:「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庄拔劍起舞,逐漸靠近劉邦,企圖借機殺死劉邦,在場的項伯見劉邦危急,也以劍伴舞,保護劉邦不被項庄殺害。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筵宴中有舞劍作為余興表演的風俗。唐代,武將舞劍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馬將軍歌》,有「將軍自起舞長劍」句;岑參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有「酒泉太守能劍舞」句;杜甫作《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有「舞劍過人絕」句等等。可見當時許多人會舞劍,而且各有絕招。公孫大娘最為擅長的《劍器》舞,是《裴將軍滿堂勢》。杜甫曾觀其舞,並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從詩中的描述看.是一種廣場單人舞,觀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⑥ 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舞蹈的發現經歷了幾個階段簡述每個階段舞蹈的不同名稱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徵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
二、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態
遠古時期,音樂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並肩發展的,樂和舞密不可分,「樂」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傳統。對於這類中國舞蹈題材來講,發展到唐代以至頂峰,主要有《陰康氏之樂》《葛天氏之樂》《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鑊》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樂》等古代大型的綜合性藝術。
據《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就是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樂舞,該樂舞共分為《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個樂段,每段都表現鮮活的主題,表現了先民們對豐收的祈求、對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對人類的贊美。
三、既「娛神」又「娛人」的雙重發展特徵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奴隸社會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相繼建立,舞蹈也逐漸地告別了它的原始形態,如果說原始社會先民們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態的原始記錄的話,那麼,到了奴隸社會,先民們不自覺地從原始時期的那種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態中走出來,並從全民性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一部分人的藝術活動和宗教政治活動。至此,中國舞蹈就在「娛神」與「娛人」的雙重縱深發展。這類舞蹈主要表現在周代的巫術舞蹈、儺舞蹈和漢代的百戲類舞蹈。
巫術舞蹈是巫術祭祀儀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過祈禱、獻祭等行為,求得與神靈的相通,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隸舞》,就是為求雨而作的一種祭祀行為。儺舞也是一種以驅鬼逐役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歷經歷史的洗禮至今也盛行在我國民間,後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儺戲」。
在漢代,「百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滑稽戲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間舞蹈成為宮廷樂舞的主要內容,舞蹈通常融於「百戲」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劍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過程中的以舞說戲、依戲作舞的表演,成為了中國早期戲曲藝術形式的源頭。
四、舞蹈發展的程式性與專業性特徵
唐代舞蹈在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中具有很高的歷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規模,納多國、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賞的姿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從宮廷的最高統治者到民間的老百姓無不好之,達到了一種頂峰時代。宋代舞蹈在歷史的轉折面前,獨辟蹊徑,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舞蹈的劃時代歷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徵的「隊舞」,繪制了一個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宮詞》有雲:「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朋頭各自請衣裳。」就是有關隊舞的歷史文獻記載。由於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的發展,舞蹈作為戲曲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戲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徵決定了舞蹈表現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戲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綜合性的美學特點。
自遠古到明清,中國舞蹈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過程中,承傳著舞蹈的精髓和內涵,融合在當代的社會火爐之中,中國舞蹈從明清戲曲舞蹈綜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身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情感,將中國舞蹈推向了新世紀的輝煌。中國當代舞蹈是以專業性的舞蹈作品和專業舞蹈表演而著寫舞蹈歷史的,先後出現了裕容齡、黎錦輝、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專業型的舞蹈家和專業性的舞蹈作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展並壯大的,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也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學)的成立為標志。
總之,中國舞蹈自先秦以來,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先後經歷了先秦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漢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樂舞蹈、宋代的「隊舞」、明清時期的戲曲舞蹈、當代的專業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這些在表現形式的演變上,都是一個漸次演進、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過程。
⑦ 巴渝文化的介紹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地區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於巴文化,它版是指權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熏陶、險惡的環境,煉就一種頑強、堅韌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戰而稱。巴人的軍隊參加周武王討伐商(殷)紂王戰爭,總是一邊唱著進軍的歌謠,一邊跳著沖鋒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紂,前歌後舞」。
⑧ 舞蹈發展史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古時代,它就充當原始人們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隨著人類生產勞動而產生的。動作和節奏與勞動是密切相關的,不管是哪一種勞動,人的手腳總是要活動的,手用以拍打,腳用以踩踏,在某種動作連續重復過程中,就產生有規律的節奏,再伴以呼喊或打擊石塊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現了。
在人類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會性,在他們組織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狀況下,需要有一種社會感應力使他們團結在一起,舞蹈就是產生這種感應力的重要手段。不論是獰獵還是戰爭,都是整個部落一起行動,所以原始舞蹈總是集體性的。部落為了有個共同標志,這就出現了圖騰。圖騰不僅作為部落區別的標志,同時亦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禱告或慶賀,都對著圖騰跳舞,這叫圖騰舞蹈。圖騰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樣存在的。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們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緣關系,跳這種舞野牛就會出現並讓他們獰獵:澳洲土人跳他們的圖騰蛇舞時,舞者紋臉紋身,作為對自己部落祖先的紀念。龍和風是中國古代民族的圖騰。由於各個部族互相歸並,一個圖騰已經不能代表整個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於是把兒種圖騰特徵,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綜合成龍的形象,以孔雀、山雞等特徵綜合成鳳的形象,用它們代表最高統治者一姓的祖先,作為"帝德"與"天成"的標識。後來才把龍和風當作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
原始社會解體,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從此,圖騰崇拜開始和巫術迷信相結合。因而就產生了巫舞。圖騰崇拜和巫術雖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兩者性質不同,活動形式也不相同。圖騰是原始人類崇拜的偶像,而巫師則是作為人與神之間的橋梁;圖騰舞蹈是社會性的集體舞蹈,而巫舞則是巫師的表演。在巫術中,歌和舞被利用為巫術的手段,製造出一種神秘的氣氛,以保證巫術的成功。從舞蹈發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圖騰舞蹈前進了一大步,它從比較粗糙的集體舞蹈轉向專業的、個人的舞蹈表演,而且還表現出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巫舞十分盛行,規模宏大,形式和內容都相當豐富。
奴隸社會末期,巫舞逐漸向娛君娛種的方向發展。男巫已開始改為女巫。從此巫就失去了原來受崇拜的地位。到了封建社會,宮廷舞蹈大規模地發展;分為祭祖性質的樂舞和宴飲助興的樂舞。中國的漢魏和隋唐時代,是宮廷舞蹈發展的兩個高峰。宮廷內設有專門管理收集樂舞的樂府、太常寺、梨園等機構,訓練和培養宮廷樂舞演員和樂員。唐玄親和南唐李後主等皇帝還親自參加編制樂舞。東方國家如印度、日本、朝鮮等,同樣也有專供皇室享用的樂舞和舞伎。在歐洲,古希臘、羅馬的宮廷舞蹈原來也是很興盛的,自酉羅馬滅亡後,整個歐洲為教權所統治,娛樂性舞蹈被中世紀教會認為是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帶有世俗性質的民間舞蹈仍獨立於宗教舞蹈之外而發展,直到文藝復興以後,宮廷舞蹈才重新恢復。
西方17世紀後的宮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質為主的娛樂舞蹈,皇帝也一樣參加跳舞。這種舞蹈是向民間吸收了若千種舞蹈形式,由舞師加以改造和傳授,以適應宮廷中的社交儀式,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芭蕾是從歐洲宮廷舞蹈發展而來的,首先是屬於宮廷中專有的表演,後來轉移到劇場中去演出。它制訂出一整套技術規范和要求,所以稱之為古典芭膏。古典芭蕾是表演性舞蹈中技巧要求最高和最講究形式規范的舞蹈,它傳播面很廣。20世紀初,現代舞在酉方興起,這種舞蹈形式最初是受浪漫主義思潮影響產生的,後來又在現代主義的思想影響下產生出許多舞蹈派別。它總的傾向是反對傳統的藝術觀念,提倡創新、自由,建立了一套它們自己的表演體系和理論體系。現代舞在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較為流行。
在舞蹈發展史上,民間舞蹈常常被人忽視,其實只有民間舞蹈才是舞蹈發展的主流。民間舞蹈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它是一條永遠不會枯竭的舞蹈源泉。歷代統治者都懂得向民間舞蹈吸取營養,但他們叉千方百計去禁止民間舞蹈的活動。民間舞蹈源遠流長,它並不因為被禁止而停止發展,也不因為被宮廷吸收而改變其固有的鄉土特色,它始終是以絢麗多姿的風貌在民間廣泛流傳。
⑨ 什麼是巴渝文化
山城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巴渝文化的發源地,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分支,巴渝文化在眾多地方文化裡面具有鮮明的特色。
坐落於渝北區兩路鎮,佔地面積5公頃,村內主要景點有一館、四院、一廟、一牌坊。巴渝民俗博物館內藏有中國民間工藝品、服飾和其他生活用品實物1000餘件,其中重點陳列了巴渝地區清末民初的家神龕、掛匾、雕花木床、桌、椅、案台等頗具民俗工藝特色的木雕精品250餘件。
「四院」是指四個風格不同、結構各異的民居大院,分別展出古代巴人「人生禮儀」系列中的「誕生禮」、「婚禮」、「壽禮」、「喪禮」、「節俗」以及農耕機具、手工作坊的生產工藝程序等。
村內還可見到一塊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節孝牌坊。此外,村內還有索橋、廣場、湖泊、農舍、曲廊茶園與民俗風情街等景點及設施。
(9)簡單描述巴渝舞蹈的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山城重慶,除了漢族以外,其他少數民族以土家族苗族為主,所以這里還完好的保留著這些特別具有民族文化氣息的建築:吊腳樓,山城吊腳樓究竟出現在何時已經沒有歷史證據可以考證,普遍都使用高大的圓木頭做柱子,整體都是木質結構卻又懸空而立。
現在的重慶可以說是寸土寸金,吊腳樓也在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中漸漸老化,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現在也剩下的也只剩下洪崖洞吊腳樓了,每年來這里感受民俗文化的遊客都是絡繹不絕。
麗江、平遙的故城,五嶽的廟宇,其現實作用絕不僅僅限於旅遊觀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津滬漢的租界洋房;江南的小橋流水以及散處各地的明清村落,更不是「最新最美」規劃的負擔。
無論產生自何時,無論保存的現狀怎樣,都是歷史的、文化的、經濟的社會見證,是我們種種特徵的組成部分,是我們應該保護利用並傳承後代的寶貴遺產,是我們今天乃至未來的生活靈感不可替代的源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渝文化
⑩ 舞蹈發展周代的藝術成就和分析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徵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
二、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態
遠古時期,音樂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並肩發展的,樂和舞密不可分,「樂」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傳統。對於這類中國舞蹈題材來講,發展到唐代以至頂峰,主要有《陰康氏之樂》《葛天氏之樂》《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鑊》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樂》等古代大型的綜合性藝術。
據《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就是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樂舞,該樂舞共分為《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個樂段,每段都表現鮮活的主題,表現了先民們對豐收的祈求、對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對人類的贊美。三、既「娛神」又「娛人」的雙重發展特徵。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奴隸社會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相繼建立,舞蹈也逐漸地告別了它的原始形態,如果說原始社會先民們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態的原始記錄的話,那麼,到了奴隸社會,先民們不自覺地從原始時期的那種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態中走出來,並從全民性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一部分人的藝術活動和宗教政治活動。至此,中國舞蹈就在「娛神」與「娛人」的雙重縱深發展。這類舞蹈主要表現在周代的巫術舞蹈、儺舞蹈和漢代的百戲類舞蹈。
巫術舞蹈是巫術祭祀儀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過祈禱、獻祭等行為,求得與神靈的相通,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隸舞》,就是為求雨而作的一種祭祀行為。儺舞也是一種以驅鬼逐役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歷經歷史的洗禮至今也盛行在我國民間,後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儺戲」。
在漢代,「百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滑稽戲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間舞蹈成為宮廷樂舞的主要內容,舞蹈通常融於「百戲」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劍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過程中的以舞說戲、依戲作舞的表演,成為了中國早期戲曲藝術形式的源頭。
三、舞蹈發展的程式性與專業性特徵
唐代舞蹈在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中具有很高的歷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規模,納多國、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賞的姿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從宮廷的最高統治者到民間的老百姓無不好之,達到了一種頂峰時代。宋代舞蹈在歷史的轉折面前,獨辟蹊徑,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舞蹈的劃時代歷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徵的「隊舞」,繪制了一個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宮詞》有雲:「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朋頭各自請衣裳。」就是有關隊舞的歷史文獻記載。由於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的發展,舞蹈作為戲曲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戲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徵決定了舞蹈表現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戲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綜合性的美學特點。
自遠古到明清,中國舞蹈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過程中,承傳著舞蹈的精髓和內涵,融合在當代的社會火爐之中,中國舞蹈從明清戲曲舞蹈綜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身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情感,將中國舞蹈推向了新世紀的輝煌。中國當代舞蹈是以專業性的舞蹈作品和專業舞蹈表演而著寫舞蹈歷史的,先後出現了裕容齡、黎錦輝、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專業型的舞蹈家和專業性的舞蹈作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展並壯大的,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也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學)的成立為標志。
總之,中國舞蹈自先秦以來,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先後經歷了先秦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漢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樂舞蹈、宋代的「隊舞」、明清時期的戲曲舞蹈、當代的專業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這些在表現形式的演變上,都是一個漸次演進、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