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福州閩清的歷史文化

福州閩清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04 16:14:51

A. 福州的歷史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山傲首挺立,閩江穿流城區,白塔、烏塔,兩塔對峙,構成榕城獨特的「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設、山水靈秀、氣勢非凡,素有「東南都會」」福地寶城」之美譽。 福州,現轄五區二市六縣(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個區,福清、長樂兩市,閩候、羅源、連江、平潭、閩清、永泰六個縣)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萬,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萬。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別名。因王審知受封閩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定都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了「閩都」之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發動市民廣植榕樹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又得「榕城」之美稱。
福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著歷代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等等,僅宋、明、清3個朝代,福州籍進士達3632人,其中狀元7人,位居全國各州府的前列,近現代名人燦若繁星,舉不勝舉。福州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民國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為福州人囊括。1991年,國家對近現代中國傑出專家學者所作的統計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學部委員、院士47人,均列全國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勝古跡眾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互相融合、交相輝映。至今許多文物名勝古跡仍完好無損。據普查統計,已發現古遺址、古建築、古墓群等各類文物點4497處。其中有新石器時代遺址81處;商周遺址67處;宋至清代木構古建築2040處。唐至清代的古塔、經幢64座,古橋354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保護單位54處。著名的文物有:建於1000年前的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華林寺,立於1000年前的,被譽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稱為書法藝術「世寶」的唐篆書法名家李陽冰親書的烏石山摩崖石刻,閩候縣曇石村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遺址等。
福州臨江吻海,閩江橫貫城區,年均徑流量600多億立方米,海洋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產魚類620多種,是全國三大海水養殖基地之一。海岸線長達1137公里,有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處。福州與台灣島一水相連,東澳港至台灣新竹僅70海里。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溝通中國與亞太地區的海上樞紐。歷代到海外謀生創業者眾多,如今已有250多萬僑胞分布在世界各地。歸僑、僑眷和港澳眷屬近百萬人,在台灣地區有60多萬福州鄉親。
福州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時,相對濕度77%。年平均氣溫為19.6℃,最時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0.5℃,最熱時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農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飄香,四時蔬菜紛呈。福州山地佔80%,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福州是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旅遊城市。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山水特色凸顯,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蓮(蓮花峰)南虎(五虎山)拱衛,盆地面積1440平方公里。閩江橫陳,吉祥山、煙台山、高蓋山、五虎山逐案抬升,烏石山、於山分列左右。白塔、烏塔各置東西,晉安河、白馬河如蛟龍出水,以屏山為珠,呈「雙龍戲珠」之勢。福州的第一勝景鼓山,國家級重點佛教寺院西禪寺早已蜚聲海內外。市區的西湖公園、左海公園、森林公園、溫泉公園、鱷魚公園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態。郊縣平潭海壇度假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省級風景名勝福清石竹山、連江青芝山、永泰青雲山、閩候十八重溪等等。這些名山秀水風景如畫,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輝,吸引著無數中外旅遊觀光者。
福州民間工藝久負盛名,傳統的工藝品脫胎漆器、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和200多年歷史的脫胎漆器名揚中外,與軟木畫被稱為「榕城三絕」。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劇和評話,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傳統藝術。而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牆」名揚海內外。魚丸、太平燕、鼎邊糊、線面等是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福州還是全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溫泉分布在方圓約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這在國內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見的。
福州為何稱「都」呢?原來,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時期,王審知隨兄王潮從王緒起兵南下入閩,於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後於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受封為閩王,建立閩國。因首都定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閩都」之稱。
此外,福州在我國歷史上還曾兩次被作為臨時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當時南宋政權的國都臨安(今杭州),恭帝趙顯及太後均被元兵俘虜,其兄趙昰於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稱端宗皇帝。當時的福州成為臨時首都,改年號為「景炎」。但是,還不到半年時間,元兵又從浙江向福州進軍,十月攻破邵武城,經南平而下,於十一月逼近福州。當時閩府尹王剛中開城門投降,端宗皇帝從海路逃往廣東。
第二次福州被臨時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被奉監國,於是在福州稱帝,改紀元為「隆武」,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時改福建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為皇帝行宮,並封一批文武官員要職,猶如京城規范。其中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受封為「平虜侯」,鄭成功賜為國姓(朱)。但不久,鄭芝龍叛變降清,形勢逆轉。仙霞嶺重關百里無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見勢不妙,決定離開臨時首都福州,經南平轉閩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閩北建寧縣,並直驅南平,朱聿鍵皇帝倉卒逃往長汀,這年八月(1646年)他與愛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以來它有十二個別稱:分別是「閩中」、「晉安」、「鳳城」、「三山」、「長樂」、「榕城」、「天興府」、「福安」、「閩海」、「閩州」、「泉州」、「左海」等。
「閩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七年後又增設四個郡,其中福建叫「閩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廣義上稱福建為「閩中」,而狹義上則稱福州為「閩中」。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時留有一首描寫福州秋天的詩,題目就叫《閩中秋思》:「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說明當時福州稱「閩中」,秋色如畫,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詩的最後稱「不堪行」。
「晉安」:魏晉南北朝時,晉人紛紛避戰亂從中原入閩,始稱「八姓入閩」,不少望族定居於福州今東門晉安河兩岸,故此時福州別稱「晉安」。
「鳳城」:晉代地理學生郭璞為福州勘察新城,擴大范圍。他在《遷城記》中說,福州「其城形狀,如鸞如鳳」。於是福州被人視為「鳳城」,如今福州許多地名還都帶「鳳」,如西門的「鳳凰池」,工業路一帶的「大鳳山」、「小鳳山」,東街有「鳳凰坊」,東門有「鳳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書有「鳳邱鶴林」,清代三牧坊有「鳳池書院」等。如今在閩江二橋南端聳立著一座「鳳鳴三山」的雕塑,象徵福州的南大門。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圍進一步擴大,把屏山、烏山、於山圈入城內,故此後福州便有「三山」之別稱。如今海外福州籍華僑聚集地行會組織仍稱「三山會館」。
「長樂」:公元933年,「開閩始祖」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福州為「長樂」,所以這一歷史時期的「長樂」不是指今天的「長樂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發動居民「編戶植榕」,於是「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從此福州開始有「榕城」的別稱。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揮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護送益王趙昰入閩,在福州建立臨時「國都」,將福州改為「福安」。 「天興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國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在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稱福建為「福京」,福州為天興府。

B. 福州閩清縣的風土民俗

源於明代的雕漆。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制漆藝人沈紹安(1767~1835年)始創,是脫胎技藝與髹漆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其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古樸典雅,色彩鮮艷明亮,紋理清晰秀麗,自成一格,與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瓷器,合譽中國傳統工藝的 「三寶」。清宣統二年(1910年)以來,參加美國聖路易斯博覽會、義大利覺蘭多博覽會、德國柏林衛生展覽會、英國倫敦博覽會和在美國芝加哥、日本東京,以及菲律賓、比利時、巴拿馬等地舉行的國際博覽會,多次榮獲特等金牌獎、頭等金牌獎和最優獎等多種榮譽。

製作方法分為脫胎和木胎兩種。脫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為胚胎,用夏布或綢布和生漆逐層裱褙在胚胎上,待陰干後,敲碎或脫下原胎,留下漆布器形,上灰地、打磨、髹漆研磨,施以各種裝飾紋樣。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櫸木等堅硬木材為坯,直接塗髹,工序與脫胎布胚相同。

每件工藝品前後須經數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其裝飾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錦紋、薄色料、暈金漆畫、仿古銅、嵌螺、嵌銀上彩等10多種。後來又發展了寶石閃光、堆漆浮雕、仿彩窯變、仿青銅、仿唐三彩和匏紋技法、暗花等工藝,並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等結合起來,使表面裝飾更加豐富多采。磨漆畫則是新發展的藝術種類,平滑光亮,立體感強,瑰麗神奇,韻味無窮。

脫胎漆器產品大致分為實用和欣賞兩大類,包括大花瓶、大屏風、各種磨漆畫以及茶具、咖啡具、文具、餐具等300多個規格的3000多個品種。除輕巧、美觀、耐用外,還有耐熱、耐酸、耐咸、絕緣的優點。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地域風景
在閩清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三溪鄉山墩村,因山上岩石色白如玉而得名。山以岩景著稱,據說方園10餘里內有岩景105處,故又稱百景岩。最高峰為玳瑁頂,海拔1237米。
主要旅遊景點有白岩寺、懸魚洞、龍洞、「南蛇出洞」、「鯉魚上天」、「童子拜觀音」、「田螺曬日」、「美女妝鏡」、「春筍破土」、駱駝岩、飛來橋、伽藍床、搗葯臼等。
白岩寺,在白岩山半腰三面陡峭的一片岩石上。始建於唐代,現存大殿為清代所造,1988年重修。寺前崖峭谷深,形勢險要。寺後有仙君殿,為雙層樓閣式建築,建於岩穴內,建築年代已無可考。寺下方有玉皇殿,是天然岩穴,頂壓一石,高約30米,上小下大,如玉皇帽頂,殿內舊有玉皇造像。
懸魚洞,在白岩寺西菩陀岩下。有東西兩個洞口,洞深約2丈,高寬各1丈多。洞頂懸一石,長七八尺,尾削頭尖,中間扁平,其狀如魚,虛空欲墜,故名。菩陀岩頂另有一石如魚,昂首向天,凌空欲飛,稱「鯉魚上天」。
「美女妝鏡」,又名「玉鏡」、「仙人鏡」,在白岩寺西1公里。在懸崖上兀立著一塊高10餘丈的岩石,其間有長七八尺,寬3尺多的灰白色平滑石面,遠望好像一面長方形明鏡鑲嵌在崖壁上。
龍洞,離石鏡約百米,寬丈余,深百米,由岩底直通岩頂。洞右側突出一塊怪石,狀如龍頭,眼、鼻、齒、須活靈活現,好像欲躍出洞的巨龍。每當白雲籠罩,團團白霧便從洞口吞入,又從洞頂飄浮而出。
「南蛇出洞」,在白岩寺東。懸崖上有石突出,狀如蛇頭,凝神望去,有蠕動之感,如南蛇出洞。
每日有火車、汽車到閩清縣城,縣城有公路到白岩。

C. 閩清縣的文化

閩清縣人才輩出,文化名人眾多,涵蓋范圍廣,不僅僅有福建本土的第一個狀元許將,還有著蕭德藻,黃乃裳等古代與近代文化名人,當代文化名人也不少,例如 吳孟超, 林如求等。
古代文化名人(列舉)
(1)許將 ,福建閩縣(今福建閩清)人。他生於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卒於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嘉祐八年(1063年)中癸卯科狀元,年僅27歲,是歷史上福州地區第一個狀元。其人文武雙全,廉潔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擔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書右丞、尚書左丞等職。
(2)蕭德藻 ,南宋詩人。字東夫,自號千岩老人。閩清(今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初任尤川縣丞,後為湖北參議,再調湖州烏程令。因愛當地山水之美,遂移家烏程,住縣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勝,所以自號「千岩老人」,表示歸隱不仕。時為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他與楊萬里在湖南零陵旅舍中認識(據葉渭清《楊誠齋年譜》),言論契合,遂定交為友。次早,德藻動身,作詩為別,萬里也和詩一首。德藻對萬里說:「我們定交有如定婚一樣,應各留一詩為證。從此,二人成為詩友。但德藻早已淡於功名,無意做官。光宗朝,廣西提點刑獄缺員,楊萬里曾推薦他擔任,宰相王淮說;「我深知蕭東夫的性格,我曾請他作杭州太守,他稱病不就,不必說更遠的廣西了。」紹熙二年(1191年),德藻既喪妻又失去兒子,既貧且病,但仍耽好作詩,苦吟不輟,後來曾一度到福州,擔任福建安撫司參議的閑職,卒年不詳。宋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說道:「如果蕭不早死,即楊萬里猶出其下。」可見他在南宋詩壇上的地位。
(3)黃乃裳 (平話字:Uòng Nāi-siòng,1849年-1924年9月22日),原名久美(也有寫作玖美、九美),字紱丞,號慕華,晚號退庵居士。福建福州閩清六都湖峰(今坂東鎮湖頭村)人,基督徒。是中國清末民初的華僑領袖、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現代文化名人(列舉)
(1)吳孟超 (1922年8月31日-),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著名肝膽外科專家。1922年生於福建省閩清縣,馬來西亞歸僑,194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擅長疾病肝膽疾病的各種外科手術治療,尤其擅長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5月,中國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
(2)林如求 , 1947年1月生,福建閩清人,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副秘書長,福建省文聯第四屆委員,《故事林》雜志副主編,副編審,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新故事學會會員、福建省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D. 福州的歷史簡介

「三次大融合 」:晉代「八姓入閩」,五代「十八姓從王」,南宋政治中心南移。
「四大文化淵源」: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壽山石文化。
「五次定都」:無諸定冶城、閩國定都福州、南宋趙是定行都、南明朱聿鍵定臨時王都、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
「六次建城」:無諸建冶城、晉嚴高建子城、唐建羅城、梁建夾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名城。
距今5000~7000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福州地區就有氏族部落長期定居。「閩人」就是當時的土著居民。
距今約4000年前,即公元前21世紀末至公元前16世紀初的夏朝時期,這里的閩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有了聯系。
至周代,這里與中原的關系更加密切。它不僅隸屬於周朝,而且也進入了奴隸社會。
戰國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威王擊敗殺死,越國開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閩,與閩族融合成為閩越族。
前221年,秦朝設閩中郡。
前85年,漢朝在福州設立冶縣,屬會稽郡,這是福建歷史上成立的第一個縣。
725年(唐開元十三年)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帶領居民廣植榕樹,故福州有「榕城」之別稱。南宋末年,端宗趙罡改福州為福安府,為陪都。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福建行中書省於泉州,三年後遷返福州。明末唐王朱聿鍵,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興府,又稱福京。
明清兩代福建省為福州府府治。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定,福州被辟為通商口岸;19世紀70年代,洋務運動興起,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成為近代中國海軍的搖籃。
1883年,中法戰爭期間,雙方在閩江口展開了著名的馬江海戰。
從民國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省會。
1933年,19路軍兵變,福州成為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1946年,設福州市。
1949年8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福州。
1980年,福州被中國國務院設為沿海開放城市。

E. 閩侯的悠久歷史

閩侯縣,地處福建省福州市西南側,是福建最靠近省會城市的一個縣,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縣之一,是「中國橄欖之鄉」,素稱「八閩首邑」,閩侯縣級經濟綜合實力從1998年起進入福建省「十強」縣行列。

閩侯縣,地處福建省福州市西南側,是福建最靠近省會城市的一個縣,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縣之一,是「中國橄欖之鄉」,素稱「八閩首邑」,閩侯縣級經濟綜合實力從1998年起進入福建省「十強」縣行列。 閩侯縣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橄欖、龍眼、荔枝、柑桔等名果。橄欖、柑桔、龍眼、荔枝四大名果蜚聲海內外,橄欖最為珍貴,素譽「八閩珍果」;柑桔遍布閩江兩岸,素享「閩江桔子紅」之譽,尚干單腳蟶、峽南鳳尾魚、南通銀魚、侯官河鰻素稱「水中四珍」閩侯縣名勝古跡甚多,旗山、雪峰寺、五虎山、十八重溪、曇石山文化遺址等名聞名遐邇。有閩台古文化搖籃的曇石山史前文化遺址,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十八重溪,有與福州鼓山齊名的旗山,有南方叢林第一的雪峰崇聖禪寺,以及三疊井等多處旅遊勝地。
閩侯縣為福建省福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南側,閩江下游兩岸,呈月牙形拱衛省城。東鄰福州市區,長樂市、羅源縣,南接福清市、永泰縣,西抵閩清縣,北靠古田縣,是全省離省會最近的一個縣。北緯25°47』—26°37』,東經118°51』—119°25』。面積2133平方千米,轄9鎮、7鄉。總面積2136平方公里,人口61.95萬人,人口以漢族為主,有畲族、苗族、壯族等少數民族。旅外華僑、華裔、港澳同胞約10萬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是福建省著名橋鄉和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縣之一。

公元196年(漢建安元年)置侯官縣,屬會稽郡南部都尉。公元282年(晉太康三年)侯官析置原豐、溫麻縣,三縣同屬晉安郡。公元502—519年(南朝梁天監中年間)侯官、原豐合並為東侯官。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復名原豐。公元592年(隋開皇十二年)改名閩縣,屬建安郡。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閩縣析置侯官、長溪、新寧(長樂)、溫麻(連江)縣。公元631年(貞觀五年)侯官又並入閩縣。公元702年(武周長安二年)復置侯官縣。公元766年(永泰二年)劃侯官西部地置永泰縣。公元785年(貞元元年)劃北部地置梅溪場(後為閩清縣)。公元808年(元和三年)侯官並入福唐縣,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復置侯官縣,閩縣和侯官縣同屬福州。公元941年(五代晉天福六年)改閩縣為長樂縣,翌年又恢復原名,時屬長樂府。公元981年(宋太平興國六年)閩縣析置懷安縣,侯官、閩縣、懷安三縣同屬福州。元屬福州路。公元1580年(明萬曆八年)懷安縣並入侯官縣,自此閩縣、侯官兩縣並立,同屬福州府。
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府廢,翌年兩縣合並,各取首字定名為閩侯縣。1913年閩縣、侯官縣並為閩侯縣,屬東路道(閩海道)。公元1942年(民國31年),析縣治部分區域設福州市政籌備處,從此縣市分治。1944年改名林森縣。
1949年8月16日解放,1950年復名閩侯縣,屬閩侯專區。1956年3月直屬省轄,8月改屬福州市(或說,1958年屬福州市)。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1971年劃屬莆田地區(閩侯專區改稱莆田地區)。1973年歸福州市。
縣治先後設於福州西澗、義序、尚干、螺洲,1970年縣人民政府駐地由螺洲鎮遷至甘蔗鎮。

2008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2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845人,「4050」人員再就業680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190人。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縣共有43.4萬農民參合,年理賠2067萬元,人均1383.4元。扶貧濟困工作取得成效,發放扶貧資金146.3萬元,243戶802人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保對象實現基本脫貧。「造福工程」搬遷農民202戶1050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進一步提高,發放城鄉低保金1011萬元,比上年增加310萬元。完成《閩侯縣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工作,積極解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難問題。

閩侯縣名勝古跡甚多,旗山、雪峰寺、五虎山、十八重溪、曇石山文化遺址等名聞名遐邇。有閩台古文化搖籃的曇石山史前文化遺址,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十八重溪,有與福州鼓山齊名的旗山,有南方叢林第一的雪峰崇聖禪寺,以及三疊井等多處旅遊勝地

好不容易找的嘞!望LZ採納

F. 福州的歷史以及福州名稱的來源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山傲首挺立,閩江穿流城區,白塔、烏塔,兩塔對峙,構成榕城獨特的「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設、山水靈秀、氣勢非凡,素有「東南都會」」福地寶城」之美譽。 福州,現轄五區二市六縣(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個區,福清、長樂兩市,閩候、羅源、連江、平潭、閩清、永泰六個縣)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萬,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萬。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別名。因王審知受封閩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定都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了「閩都」之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發動市民廣植榕樹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又得「榕城」之美稱。
福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著歷代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等等,僅宋、明、清3個朝代,福州籍進士達3632人,其中狀元7人,位居全國各州府的前列,近現代名人燦若繁星,舉不勝舉。福州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民國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為福州人囊括。1991年,國家對近現代中國傑出專家學者所作的統計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學部委員、院士47人,均列全國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勝古跡眾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互相融合、交相輝映。至今許多文物名勝古跡仍完好無損。據普查統計,已發現古遺址、古建築、古墓群等各類文物點4497處。其中有新石器時代遺址81處;商周遺址67處;宋至清代木構古建築2040處。唐至清代的古塔、經幢64座,古橋354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保護單位54處。著名的文物有:建於1000年前的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華林寺,立於1000年前的,被譽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稱為書法藝術「世寶」的唐篆書法名家李陽冰親書的烏石山摩崖石刻,閩候縣曇石村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遺址等。
福州臨江吻海,閩江橫貫城區,年均徑流量600多億立方米,海洋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產魚類620多種,是全國三大海水養殖基地之一。海岸線長達1137公里,有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處。福州與台灣島一水相連,東澳港至台灣新竹僅70海里。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溝通中國與亞太地區的海上樞紐。歷代到海外謀生創業者眾多,如今已有250多萬僑胞分布在世界各地。歸僑、僑眷和港澳眷屬近百萬人,在台灣地區有60多萬福州鄉親。
福州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時,相對濕度77%。年平均氣溫為19.6℃,最時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0.5℃,最熱時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農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飄香,四時蔬菜紛呈。福州山地佔80%,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福州是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旅遊城市。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山水特色凸顯,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蓮(蓮花峰)南虎(五虎山)拱衛,盆地面積1440平方公里。閩江橫陳,吉祥山、煙台山、高蓋山、五虎山逐案抬升,烏石山、於山分列左右。白塔、烏塔各置東西,晉安河、白馬河如蛟龍出水,以屏山為珠,呈「雙龍戲珠」之勢。福州的第一勝景鼓山,國家級重點佛教寺院西禪寺早已蜚聲海內外。市區的西湖公園、左海公園、森林公園、溫泉公園、鱷魚公園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態。郊縣平潭海壇度假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省級風景名勝福清石竹山、連江青芝山、永泰青雲山、閩候十八重溪等等。這些名山秀水風景如畫,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輝,吸引著無數中外旅遊觀光者。
福州民間工藝久負盛名,傳統的工藝品脫胎漆器、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和200多年歷史的脫胎漆器名揚中外,與軟木畫被稱為「榕城三絕」。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劇和評話,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傳統藝術。而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牆」名揚海內外。魚丸、太平燕、鼎邊糊、線面等是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福州還是全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溫泉分布在方圓約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這在國內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見的。
福州為何稱「都」呢?原來,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時期,王審知隨兄王潮從王緒起兵南下入閩,於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後於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受封為閩王,建立閩國。因首都定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閩都」之稱。
此外,福州在我國歷史上還曾兩次被作為臨時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當時南宋政權的國都臨安(今杭州),恭帝趙顯及太後均被元兵俘虜,其兄趙昰於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稱端宗皇帝。當時的福州成為臨時首都,改年號為「景炎」。但是,還不到半年時間,元兵又從浙江向福州進軍,十月攻破邵武城,經南平而下,於十一月逼近福州。當時閩府尹王剛中開城門投降,端宗皇帝從海路逃往廣東。
第二次福州被臨時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被奉監國,於是在福州稱帝,改紀元為「隆武」,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時改福建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為皇帝行宮,並封一批文武官員要職,猶如京城規范。其中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受封為「平虜侯」,鄭成功賜為國姓(朱)。但不久,鄭芝龍叛變降清,形勢逆轉。仙霞嶺重關百里無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見勢不妙,決定離開臨時首都福州,經南平轉閩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閩北建寧縣,並直驅南平,朱聿鍵皇帝倉卒逃往長汀,這年八月(1646年)他與愛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以來它有十二個別稱:分別是「閩中」、「晉安」、「鳳城」、「三山」、「長樂」、「榕城」、「天興府」、「福安」、「閩海」、「閩州」、「泉州」、「左海」等。
「閩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七年後又增設四個郡,其中福建叫「閩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廣義上稱福建為「閩中」,而狹義上則稱福州為「閩中」。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時留有一首描寫福州秋天的詩,題目就叫《閩中秋思》:「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說明當時福州稱「閩中」,秋色如畫,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詩的最後稱「不堪行」。
「晉安」:魏晉南北朝時,晉人紛紛避戰亂從中原入閩,始稱「八姓入閩」,不少望族定居於福州今東門晉安河兩岸,故此時福州別稱「晉安」。
「鳳城」:晉代地理學生郭璞為福州勘察新城,擴大范圍。他在《遷城記》中說,福州「其城形狀,如鸞如鳳」。於是福州被人視為「鳳城」,如今福州許多地名還都帶「鳳」,如西門的「鳳凰池」,工業路一帶的「大鳳山」、「小鳳山」,東街有「鳳凰坊」,東門有「鳳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書有「鳳邱鶴林」,清代三牧坊有「鳳池書院」等。如今在閩江二橋南端聳立著一座「鳳鳴三山」的雕塑,象徵福州的南大門。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圍進一步擴大,把屏山、烏山、於山圈入城內,故此後福州便有「三山」之別稱。如今海外福州籍華僑聚集地行會組織仍稱「三山會館」。
「長樂」:公元933年,「開閩始祖」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福州為「長樂」,所以這一歷史時期的「長樂」不是指今天的「長樂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發動居民「編戶植榕」,於是「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從此福州開始有「榕城」的別稱。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揮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護送益王趙昰入閩,在福州建立臨時「國都」,將福州改為「福安」。 「天興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國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在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稱福建為「福京」,福州為天興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別稱,因為我國古代地名以東西方位而定,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福州位於東海之濱,故稱「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聳立有一座石牌坊,上書「左海流芳」四個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輩出。林則徐紀念館的大門左邊上書「左海偉人」,原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人民日報》社長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筆名發表文章。
「閩州」與「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過「泉州」,但時間很短,到了唐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為「閩州」,把「泉州」這個名稱移給了現在閩南的泉州,直到唐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閩州」為「福州」。
「閩海」:辛亥革命後,廢除舊府建置,改福州為「閩海道」,於是出現了「閩海」之別稱,它包括福州話流行的長樂、福清、閩清、永泰、連江、古田、屏南、羅源、閩侯、平漂等十個縣市,故在海外有「閩海十邑」之稱。
福州民間長期以來流傳「三山現,三山藏,三山看不見」的民謠。其中「三山現」指屏山、於山、烏山。這三山呈三足鼎峙於今八一七路的中軸線上,十分顯目,所以稱「現」。 而「三山藏」與「三山看不見」則向無定論,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根據清代林楓《榕城考古略》載:羅山、芝山、丁戊山為「三山藏」;靈山、鍾山、玉尺山為「看不見」;二說是根據明代何喬遠《閩書》載,以羅山、冶山、玉尺山為「三山藏」,以龍山、芝山、鍾山為「看不見」。不論哪種說法,其「藏」與「看不見」的三山,均系「三山現」(屏山、於山、烏山)的支脈,有的如崗阜,有的似山坡,隨著歷代道路的拓寬與民屋建築的稠密,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擋,以致變成「藏」與「看不見」了。現將它們的遺址介紹如下:
羅山,在今南門協和醫院後的一座小山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衛生廳後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閩山,在今光祿坊省高級法院圍牆內。
龍山,又稱靈山,在今鼓樓七星井巷內。
福州至今還保存了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就已經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和「朱紫坊」街區了。 「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胸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宮巷、吉庇巷。在這居民區內,坊雹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龐大規模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人口約1.4萬人,現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
「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冶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桂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衣錦坊
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寧時,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
光祿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閩山保福寺遺址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蒼,因西能楊橋而改名。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你謝鑾恩。冰心小時候新加坡在這里住過,好居《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 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唐代崇文館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無毀,滅炬而過。」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明代侍郎薩琦亦居此巷。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宮巷
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中亭街
這是一條富有傳奇色彩的商業古街。
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種商業象徵,時刻都在牽動著榕城關注的目光。
「擠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傳的這句口頭禪,形象地道出了這條古街的千載繁華和其特有的商賈氣息。
當城市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讓中亭街的商業地位漸漸為榕城人所淡忘的時候,世紀之交的一項浩大工程,再度讓這條古街成為榕城百姓矚目的焦點。
緣於宋代的中亭街是福州商業史的驕傲。當已經衰敗、破舊的中亭街即將揩去千年歲月風塵的時候, 我們不禁要為福州改造中亭街的浩大工程而歡呼。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面對殘酷無比的市場競爭,我們不禁又為中亭街能否復興千載繁華而憂思。我們知道,中亭街的再度輝煌,僅有歷史的沉澱和恢宏的建築是遠遠不夠的。她同樣需要准確的商業定位並歷經變幻莫測的商場洗禮。 畢竟,中亭街首先是商業街而不是觀光街。它的氣派和恢宏,並不一定與客流量成正比。
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狼煙四起的榕城商界,再也不是靠某種地利或環境就能創造商業神話的時代。更何況,現在不少福州人還有購精品、名品到鼓樓的消費習慣——位處台江區的福州亞細亞購物廣場的沉淪,曾經讓福州不少商人發出「台江開不了高檔商業城」的感嘆。
大手筆的中亭街能否從此扭轉「乾坤」,一雪台江商界的「不白之冤」?

G. 誰了解閩清介紹下那裡的風土人情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閩清縣位於福建省東部,居閩江中下游,是福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總面積1503.83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350800。縣人民政府駐梅城鎮。

【經濟社會概況】

全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53.84億元,比上年增長7.6%。工業總產值73.81億元,增長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9.87億元,增長14.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07億元,增長5.6%。不含水口電廠財政總收入24997萬元,同口徑增長11.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439萬元,同口徑增長13.1%。出口總值1482萬美元,下降34.9%。實際利用外資604萬美元,增長6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4億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0元,增長6.4%。農民人均純收入4217元,增長10.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79‰。

工業經濟。陶瓷發展以實現全縣百條先進建陶生產線和建好池園電瓷城為目標,引導企業改燃降耗、信貸融資、確立品牌、開發產品、提升質量、組建集團。全年新上金陶、中陶等13家建陶企業,全縣先進建陶生產線達73條,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陶瓷生產基地縣」榮譽稱號。池園電瓷城建設扎實推進,二瓷盤活後高壓電瓷發展勢頭良好,全年新上崇業、滬雲、杉一等電瓷企業25家,電瓷行業生產終端產品份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全縣陶瓷業新增產值3.5億元。工藝品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引進了奇聖、恆達、福閩等9家工藝編織項目。金盛鋼業、森尼味精分別投入6000萬元和4200萬元進行技改擴產。重視質量創新工作,自力等4家建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精藝瓷、微晶玻璃和福晶磁性材料等項目填補了福建省陶瓷產品的空白,豪業公司豪業牌干壓陶瓷磚和老山精食品公司梅塔牌閩清糟菜獲福建名牌產品,飛天公司「飛天牌」商標獲省著名商標,大世界等10家企業被評為市十大陶瓷品牌,廣安天然氣項目投產供氣。

農業經濟。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40萬公頃,其中優質稻面積1.23萬公頃,糧食總產量達11.9萬噸,增長10%。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繼續培植壯大茶果、畜牧、林竹、水產、食用菌、蔬菜等六大產業。全面啟動「環閩清綠色屏障工程」,扎實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全年造林0.15萬公頃,完成林改205個村、面積14.49萬公頃。種植西紅柿等蔬菜1.23萬公頃,栽培食用菌7200萬袋,庫區網箱養殖總規模突破1萬箱。加強對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老山精食品、茶口粉干廠、豐達農場等11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評為2003~2004年 福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重點基地,茶口粉干廠還被列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成昌溪水庫除險加固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全年共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5040多人,其中外出務工2500多人。全面推行農村低保制度,登記參保人數6499人。

招商引資。加強項目平台建設,金沙、白中沿「白金」連接線的兩個工業集中區已完成規劃論證,8個縣級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入駐企業15家,其中壢埔工業集中區已擺滿項目。利用水口電建公司的閑置土地,整合引進三德水泥、福閩工藝品及美洲水泥膏等3個規模以上工業項目。全縣共引進62個項目,其中外資項目3個,總投資1405萬美元,內資項目59個,總投資10億元。已有富順陶瓷、千頃現代農業、恆達工藝品等17個項目建成投產,滬雲電瓷電器、福閩工藝品30個項目已落地建設。

社會事業。陶瓷、食用菌等一批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全年共引進推廣新技術、新產品15項,實施星火項目7項。學校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投資1720萬元用於中小學危房改造,實施各級改造項目14項,面積3.37萬平方米。完成縣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建,縣、鄉(鎮)、村三級醫療保健網路逐步健全。連續5年獲得省級計生工作「二類先進縣」。

【改善發展環境】

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農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已完成190公里。修訂完善了《城區總體規劃》,梅溪斜拉橋、實驗幼兒園綜合樓、城區垃圾轉運站、梅山陵園(殯儀館)、縣醫院傳染病區改擴建等工程投入使用,城區防洪堤二期工程已完成占總工程量的87%,新會場主體工程已完成,解放大街南側中段整體拆遷改造已轉入拆遷補償、安置階段。完成池園葉洋等6個村350人造福搬遷任務。外交學院福建博一學院一期工程已完成規劃、可研、立項等工作。雲龍220千伏變電站投入運行,嵩灘埔水電站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城區電網改造全面鋪開。

【旅遊業發展】

致力打造「名山、碧水、古民居」旅遊品牌,成功舉辦了十八坂商品交易會暨第五屆古民居文化旅遊節。引進5000萬元的白岩山開發項目,進山公路已鋪設水泥路面10公里;雄江天江度假村建成營業;黃楮林溫泉景區(一期)項目,對外試營業反映良好,雙休日遊客近千人;啟源大酒店被評為三星級酒店;宏琳厝、水口電站正在申報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年共接待遊客30.8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3696萬元,比上年增長27%。

H. 誰知道福州的歷史文化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山傲首挺立,閩江穿流城區,白塔、烏塔,兩塔對峙,構成榕城獨特的「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設、山水靈秀、氣勢非凡,素有「東南都會」」福地寶城」之美譽。 福州,現轄五區二市六縣(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個區,福清、長樂兩市,閩候、羅源、連江、平潭、閩清、永泰六個縣)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萬,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萬。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別名。因王審知受封閩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定都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了「閩都」之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發動市民廣植榕樹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又得「榕城」之美稱。
福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著歷代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等等,僅宋、明、清3個朝代,福州籍進士達3632人,其中狀元7人,位居全國各州府的前列,近現代名人燦若繁星,舉不勝舉。福州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民國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為福州人囊括。1991年,國家對近現代中國傑出專家學者所作的統計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學部委員、院士47人,均列全國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勝古跡眾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互相融合、交相輝映。至今許多文物名勝古跡仍完好無損。據普查統計,已發現古遺址、古建築、古墓群等各類文物點4497處。其中有新石器時代遺址81處;商周遺址67處;宋至清代木構古建築2040處。唐至清代的古塔、經幢64座,古橋354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保護單位54處。著名的文物有:建於1000年前的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華林寺,立於1000年前的,被譽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稱為書法藝術「世寶」的唐篆書法名家李陽冰親書的烏石山摩崖石刻,閩候縣曇石村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遺址等。
福州臨江吻海,閩江橫貫城區,年均徑流量600多億立方米,海洋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產魚類620多種,是全國三大海水養殖基地之一。海岸線長達1137公里,有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處。福州與台灣島一水相連,東澳港至台灣新竹僅70海里。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溝通中國與亞太地區的海上樞紐。歷代到海外謀生創業者眾多,如今已有250多萬僑胞分布在世界各地。歸僑、僑眷和港澳眷屬近百萬人,在台灣地區有60多萬福州鄉親。
福州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時,相對濕度77%。年平均氣溫為19.6℃,最時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0.5℃,最熱時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農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飄香,四時蔬菜紛呈。福州山地佔80%,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福州是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旅遊城市。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山水特色凸顯,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蓮(蓮花峰)南虎(五虎山)拱衛,盆地面積1440平方公里。閩江橫陳,吉祥山、煙台山、高蓋山、五虎山逐案抬升,烏石山、於山分列左右。白塔、烏塔各置東西,晉安河、白馬河如蛟龍出水,以屏山為珠,呈「雙龍戲珠」之勢。福州的第一勝景鼓山,國家級重點佛教寺院西禪寺早已蜚聲海內外。市區的西湖公園、左海公園、森林公園、溫泉公園、鱷魚公園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態。郊縣平潭海壇度假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省級風景名勝福清石竹山、連江青芝山、永泰青雲山、閩候十八重溪等等。這些名山秀水風景如畫,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輝,吸引著無數中外旅遊觀光者。
福州民間工藝久負盛名,傳統的工藝品脫胎漆器、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和200多年歷史的脫胎漆器名揚中外,與軟木畫被稱為「榕城三絕」。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劇和評話,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傳統藝術。而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牆」名揚海內外。魚丸、太平燕、鼎邊糊、線面等是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福州還是全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溫泉分布在方圓約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這在國內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見的。
福州為何稱「都」呢?原來,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時期,王審知隨兄王潮從王緒起兵南下入閩,於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後於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受封為閩王,建立閩國。因首都定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閩都」之稱。
此外,福州在我國歷史上還曾兩次被作為臨時首都。 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當時南宋政權的國都臨安(今杭州),恭帝趙顯及太後均被元兵俘虜,其兄趙昰於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稱端宗皇帝。當時的福州成為臨時首都,改年號為「景炎」。但是,還不到半年時間,元兵又從浙江向福州進軍,十月攻破邵武城,經南平而下,於十一月逼近福州。當時閩府尹王剛中開城門投降,端宗皇帝從海路逃往廣東。
第二次福州被臨時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被奉監國,於是在福州稱帝,改紀元為「隆武」,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時改福建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為皇帝行宮,並封一批文武官員要職,猶如京城規范。其中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受封為「平虜侯」,鄭成功賜為國姓(朱)。但不久,鄭芝龍叛變降清,形勢逆轉。仙霞嶺重關百里無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見勢不妙,決定離開臨時首都福州,經南平轉閩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閩北建寧縣,並直驅南平,朱聿鍵皇帝倉卒逃往長汀,這年八月(1646年)他與愛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以來它有十二個別稱:分別是「閩中」、「晉安」、「鳳城」、「三山」、「長樂」、「榕城」、「天興府」、「福安」、「閩海」、「閩州」、「泉州」、「左海」等。
「閩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七年後又增設四個郡,其中福建叫「閩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廣義上稱福建為「閩中」,而狹義上則稱福州為「閩中」。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時留有一首描寫福州秋天的詩,題目就叫《閩中秋思》:「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說明當時福州稱「閩中」,秋色如畫,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詩的最後稱「不堪行」。
「晉安」:魏晉南北朝時,晉人紛紛避戰亂從中原入閩,始稱「八姓入閩」,不少望族定居於福州今東門晉安河兩岸,故此時福州別稱「晉安」。
「鳳城」:晉代地理學生郭璞為福州勘察新城,擴大范圍。他在《遷城記》中說,福州「其城形狀,如鸞如鳳」。於是福州被人視為「鳳城」,如今福州許多地名還都帶「鳳」,如西門的「鳳凰池」,工業路一帶的「大鳳山」、「小鳳山」,東街有「鳳凰坊」,東門有「鳳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書有「鳳邱鶴林」,清代三牧坊有「鳳池書院」等。如今在閩江二橋南端聳立著一座「鳳鳴三山」的雕塑,象徵福州的南大門。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圍進一步擴大,把屏山、烏山、於山圈入城內,故此後福州便有「三山」之別稱。如今海外福州籍華僑聚集地行會組織仍稱「三山會館」。
「長樂」:公元933年,「開閩始祖」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福州為「長樂」,所以這一歷史時期的「長樂」不是指今天的「長樂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發動居民「編戶植榕」,於是「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從此福州開始有「榕城」的別稱。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揮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護送益王趙昰入閩,在福州建立臨時「國都」,將福州改為「福安」。 「天興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國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在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稱福建為「福京」,福州為天興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別稱,因為我國古代地名以東西方位而定,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福州位於東海之濱,故稱「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聳立有一座石牌坊,上書「左海流芳」四個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輩出。林則徐紀念館的大門左邊上書「左海偉人」,原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人民日報》社長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筆名發表文章。
「閩州」與「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過「泉州」,但時間很短,到了唐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為「閩州」,把「泉州」這個名稱移給了現在閩南的泉州,直到唐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閩州」為「福州」。
「閩海」:辛亥革命後,廢除舊府建置,改福州為「閩海道」,於是出現了「閩海」之別稱,它包括福州話流行的長樂、福清、閩清、永泰、連江、古田、屏南、羅源、閩侯、平漂等十個縣市,故在海外有「閩海十邑」之稱。
福州民間長期以來流傳「三山現,三山藏,三山看不見」的民謠。其中「三山現」指屏山、於山、烏山。這三山呈三足鼎峙於今八一七路的中軸線上,十分顯目,所以稱「現」。而「三山藏」與「三山看不見」則向無定論,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根據清代林楓《榕城考古略》載:羅山、芝山、丁戊山為「三山藏」;靈山、鍾山、玉尺山為「看不見」;二說是根據明代何喬遠《閩書》載,以羅山、冶山、玉尺山為「三山藏」,以龍山、芝山、鍾山為「看不見」。不論哪種說法,其「藏」與「看不見」的三山,均系「三山現」(屏山、於山、烏山)的支脈,有的如崗阜,有的似山坡,隨著歷代道路的拓寬與民屋建築的稠密,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擋,以致變成「藏」與「看不見」了。現將它們的遺址介紹如下:
羅山,在今南門協和醫院後的一座小山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衛生廳後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閩山,在今光祿坊省高級法院圍牆內。
龍山,又稱靈山,在今鼓樓七星井巷內。
福州至今還保存了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就已經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和「朱紫坊」街區了。 「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胸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宮巷、吉庇巷。在這居民區內,坊雹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龐大規模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人口約1.4萬人,現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
「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冶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桂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衣錦坊
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寧時,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光祿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蒼,因西能楊橋而改名。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你謝鑾恩。冰心小時候新加坡在這里住過,好居《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唐代崇文館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無毀,滅炬而過。」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明代侍郎薩琦亦居此巷。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宮巷
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中亭街
這是一條富有傳奇色彩的商業古街。
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種商業象徵,時刻都在牽動著榕城關注的目光。
「擠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傳的這句口頭禪.

I. 福州歷史文化的內涵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山傲首挺立,閩江穿流城區,白塔、烏塔,兩塔對峙,構成榕城獨特的「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設、山水靈秀、氣勢非凡,素有「東南都會」」福地寶城」之美譽。 福州,現轄五區二市六縣(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個區,福清、長樂兩市,閩候、羅源、連江、平潭、閩清、永泰六個縣)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萬,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萬。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別名。因王審知受封閩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定都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了「閩都」之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發動市民廣植榕樹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又得「榕城」之美稱。
福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著歷代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等等,僅宋、明、清3個朝代,福州籍進士達3632人,其中狀元7人,位居全國各州府的前列,近現代名人燦若繁星,舉不勝舉。福州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民國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為福州人囊括。1991年,國家對近現代中國傑出專家學者所作的統計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學部委員、院士47人,均列全國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勝古跡眾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互相融合、交相輝映。至今許多文物名勝古跡仍完好無損。據普查統計,已發現古遺址、古建築、古墓群等各類文物點4497處。其中有新石器時代遺址81處;商周遺址67處;宋至清代木構古建築2040處。唐至清代的古塔、經幢64座,古橋354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保護單位54處。著名的文物有:建於1000年前的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華林寺,立於1000年前的,被譽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稱為書法藝術「世寶」的唐篆書法名家李陽冰親書的烏石山摩崖石刻,閩候縣曇石村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遺址等。
福州臨江吻海,閩江橫貫城區,年均徑流量600多億立方米,海洋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產魚類620多種,是全國三大海水養殖基地之一。海岸線長達1137公里,有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處。福州與台灣島一水相連,東澳港至台灣新竹僅70海里。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溝通中國與亞太地區的海上樞紐。歷代到海外謀生創業者眾多,如今已有250多萬僑胞分布在世界各地。歸僑、僑眷和港澳眷屬近百萬人,在台灣地區有60多萬福州鄉親。
福州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時,相對濕度77%。年平均氣溫為19.6℃,最時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0.5℃,最熱時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農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飄香,四時蔬菜紛呈。福州山地佔80%,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福州是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旅遊城市。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山水特色凸顯,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蓮(蓮花峰)南虎(五虎山)拱衛,盆地面積1440平方公里。閩江橫陳,吉祥山、煙台山、高蓋山、五虎山逐案抬升,烏石山、於山分列左右。白塔、烏塔各置東西,晉安河、白馬河如蛟龍出水,以屏山為珠,呈「雙龍戲珠」之勢。福州的第一勝景鼓山,國家級重點佛教寺院西禪寺早已蜚聲海內外。市區的西湖公園、左海公園、森林公園、溫泉公園、鱷魚公園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態。郊縣平潭海壇度假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省級風景名勝福清石竹山、連江青芝山、永泰青雲山、閩候十八重溪等等。這些名山秀水風景如畫,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輝,吸引著無數中外旅遊觀光者。
福州民間工藝久負盛名,傳統的工藝品脫胎漆器、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和200多年歷史的脫胎漆器名揚中外,與軟木畫被稱為「榕城三絕」。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劇和評話,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傳統藝術。而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牆」名揚海內外。魚丸、太平燕、鼎邊糊、線面等是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福州還是全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溫泉分布在方圓約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這在國內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見的。
福州為何稱「都」呢?原來,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時期,王審知隨兄王潮從王緒起兵南下入閩,於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後於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受封為閩王,建立閩國。因首都定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閩都」之稱。
此外,福州在我國歷史上還曾兩次被作為臨時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當時南宋政權的國都臨安(今杭州),恭帝趙顯及太後均被元兵俘虜,其兄趙昰於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稱端宗皇帝。當時的福州成為臨時首都,改年號為「景炎」。但是,還不到半年時間,元兵又從浙江向福州進軍,十月攻破邵武城,經南平而下,於十一月逼近福州。當時閩府尹王剛中開城門投降,端宗皇帝從海路逃往廣東。
第二次福州被臨時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被奉監國,於是在福州稱帝,改紀元為「隆武」,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時改福建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為皇帝行宮,並封一批文武官員要職,猶如京城規范。其中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受封為「平虜侯」,鄭成功賜為國姓(朱)。但不久,鄭芝龍叛變降清,形勢逆轉。仙霞嶺重關百里無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見勢不妙,決定離開臨時首都福州,經南平轉閩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閩北建寧縣,並直驅南平,朱聿鍵皇帝倉卒逃往長汀,這年八月(1646年)他與愛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以來它有十二個別稱:分別是「閩中」、「晉安」、「鳳城」、「三山」、「長樂」、「榕城」、「天興府」、「福安」、「閩海」、「閩州」、「泉州」、「左海」等。
「閩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七年後又增設四個郡,其中福建叫「閩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廣義上稱福建為「閩中」,而狹義上則稱福州為「閩中」。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時留有一首描寫福州秋天的詩,題目就叫《閩中秋思》:「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說明當時福州稱「閩中」,秋色如畫,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詩的最後稱「不堪行」。
「晉安」:魏晉南北朝時,晉人紛紛避戰亂從中原入閩,始稱「八姓入閩」,不少望族定居於福州今東門晉安河兩岸,故此時福州別稱「晉安」。
「鳳城」:晉代地理學生郭璞為福州勘察新城,擴大范圍。他在《遷城記》中說,福州「其城形狀,如鸞如鳳」。於是福州被人視為「鳳城」,如今福州許多地名還都帶「鳳」,如西門的「鳳凰池」,工業路一帶的「大鳳山」、「小鳳山」,東街有「鳳凰坊」,東門有「鳳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書有「鳳邱鶴林」,清代三牧坊有「鳳池書院」等。如今在閩江二橋南端聳立著一座「鳳鳴三山」的雕塑,象徵福州的南大門。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圍進一步擴大,把屏山、烏山、於山圈入城內,故此後福州便有「三山」之別稱。如今海外福州籍華僑聚集地行會組織仍稱「三山會館」。
「長樂」:公元933年,「開閩始祖」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福州為「長樂」,所以這一歷史時期的「長樂」不是指今天的「長樂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發動居民「編戶植榕」,於是「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從此福州開始有「榕城」的別稱。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揮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護送益王趙昰入閩,在福州建立臨時「國都」,將福州改為「福安」。 「天興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國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在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稱福建為「福京」,福州為天興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別稱,因為我國古代地名以東西方位而定,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福州位於東海之濱,故稱「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聳立有一座石牌坊,上書「左海流芳」四個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輩出。林則徐紀念館的大門左邊上書「左海偉人」,原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人民日報》社長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筆名發表文章。
「閩州」與「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過「泉州」,但時間很短,到了唐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為「閩州」,把「泉州」這個名稱移給了現在閩南的泉州,直到唐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閩州」為「福州」。
「閩海」:辛亥革命後,廢除舊府建置,改福州為「閩海道」,於是出現了「閩海」之別稱,它包括福州話流行的長樂、福清、閩清、永泰、連江、古田、屏南、羅源、閩侯、平漂等十個縣市,故在海外有「閩海十邑」之稱。
福州民間長期以來流傳「三山現,三山藏,三山看不見」的民謠。其中「三山現」指屏山、於山、烏山。這三山呈三足鼎峙於今八一七路的中軸線上,十分顯目,所以稱「現」。 而「三山藏」與「三山看不見」則向無定論,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根據清代林楓《榕城考古略》載:羅山、芝山、丁戊山為「三山藏」;靈山、鍾山、玉尺山為「看不見」;二說是根據明代何喬遠《閩書》載,以羅山、冶山、玉尺山為「三山藏」,以龍山、芝山、鍾山為「看不見」。不論哪種說法,其「藏」與「看不見」的三山,均系「三山現」(屏山、於山、烏山)的支脈,有的如崗阜,有的似山坡,隨著歷代道路的拓寬與民屋建築的稠密,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擋,以致變成「藏」與「看不見」了。現將它們的遺址介紹如下:
羅山,在今南門協和醫院後的一座小山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衛生廳後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閩山,在今光祿坊省高級法院圍牆內。
龍山,又稱靈山,在今鼓樓七星井巷內。
福州至今還保存了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就已經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和「朱紫坊」街區了。 「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胸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宮巷、吉庇巷。在這居民區內,坊雹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龐大規模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人口約1.4萬人,現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
「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冶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桂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衣錦坊
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寧時,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
光祿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閩山保福寺遺址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蒼,因西能楊橋而改名。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你謝鑾恩。冰心小時候新加坡在這里住過,好居《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 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唐代崇文館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無毀,滅炬而過。」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明代侍郎薩琦亦居此巷。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宮巷
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中亭街
這是一條富有傳奇色彩的商業古街。
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種商業象徵,時刻都在牽動著榕城關注的目光。
「擠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傳的這句口頭禪,形象地道出了這條古街的千載繁華和其特有的商賈氣息。
當城市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讓中亭街的商業地位漸漸為榕城人所淡忘的時候,世紀之交的一項浩大工程,再度讓這條古街成為榕城百姓矚目的焦點。
緣於宋代的中亭街是福州商業史的驕傲。當已經衰敗、破舊的中亭街即將揩去千年歲月風塵的時候, 我們不禁要為福州改造中亭街的浩大工程而歡呼。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面對殘酷無比的市場競爭,我們不禁又為中亭街能否復興千載繁華而憂思。我們知道,中亭街的再度輝煌,僅有歷史的沉澱和恢宏的建築是遠遠不夠的。她同樣需要准確的商業定位並歷經變幻莫測的商場洗禮。 畢竟,中亭街首先是商業街而不是觀光街。它的氣派和恢宏,並不一定與客流量成正比。
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狼煙四起的榕城商界,再也不是靠某種地利或環境就能創造商業神話的時代。更何況,現在不少福州人還有購精品、名品到鼓樓的消費習慣——位處台江區的福州亞細亞購物廣場的沉淪,曾經讓福州不少商人發出「台江開不了高檔商業城」的感嘆。
大手筆的中亭街能否從此扭轉「乾坤」,一雪台江商界的「不白之冤」?

J. 閩清的歷史有哪些

簡稱梅。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拆侯官縣西鄉十里設梅溪場,旋升為縣,後改名梅清縣。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以梅溪與閩江匯合,江水濁溪水清,改名閩清縣。歷屬福州、長樂府、東都、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
1949年8月15日解放。1950年屬閩侯專區,1956年改屬南平專區,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1971年閩侯專區改稱莆田地區),1983年劃歸福州市。
宋時分為奉政、壽寧2鄉。元明仍沿其舊。清順治十七年(1661年)分為昇平、和豐2坊和旌良、旌善、綏來、淳化、懷德5鄉。
民國25年(1936年)劃為3個區,民國31年並為梅南區,民國35年劃為梅城、玉文2鎮和白台、半嶺、金沙、龍峰、合龍、清溪、雙芝、杉村、塒坪9鄉。
1949年仍沿其舊。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劃為16個人民公社,1983年劃為17個人民公社。
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各公社分別改為鄉(鎮),共設3個鎮14個鄉,後增設雲龍鄉,並陸續將7個鄉改鎮。
2000年,撤銷省璜鄉,設立省璜鎮。2000年轄梅城、東橋、雄江、梅溪、金沙、白樟、白中、坂東、池園、塔庄、省潢11個鎮,下祝、桔林、雲龍、三溪、後佳、佳頭、上蓮、7個鄉,設17個居委會、271個村委會。面積1466平方千米,人口30.41萬人。
2003年轄11個鎮、7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庄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龍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後佳鄉、佳頭鄉。
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4]243號)批復同意撤銷閩清縣後佳鄉、佳頭鄉並入上蓮鄉。合並後的上蓮鄉轄上蓮、溪坪、新村、蓮埔、上寨、田溪、石漏、下豐、上豐、佳頭、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頂洋、樟里18個村委會。上蓮鄉政府駐上蓮村。
2004年調整後 閩清縣轄11個鎮、5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庄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龍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

閱讀全文

與福州閩清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