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蚌埠市歷史文化小鎮

蚌埠市歷史文化小鎮

發布時間:2021-03-04 15:07:59

⑴ 蚌埠最好玩的地方

蚌埠擁有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雙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雙墩村的「雙墩遺址」,是安徽省境內發現的一處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聖地
大禹治水聖地塗山,即位於今天的懷遠縣有4A級塗荊山風景區,塗山也是當年大禹治水時會諸侯之地,他在此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現存有塗山廟、啟母石、禹會村、千年銀杏、聖泉、靈泉等勝跡。每年農歷3月28日前後3天為禹王廟會,遠近百姓紛紛前來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場面盛大。
和氏璧發現之地
與塗山隔河相望的荊山,就是春秋時和氏璧發現之地。在荊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相傳當年卞和在此發現絕世美玉,獻給楚王,卻不為楚王所識,卞和所獻的璧玉,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荊山還有蘇東坡贊譽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樓、啟王宮等名景。特別是到六月石榴開花之時,滿山石榴花似火燃燒,其景美不勝收。
霸王別姬的垓下古戰場
在固鎮鏡內,還有一處楚漢相爭鏖戰之處——垓下古戰場,現留有霸王城、韓信點將台、虞姬墓等遺跡。霸王別姬的故事就發生在蚌埠,很值得一游。垓下不僅因古霸王別姬而出名,還因其是春秋戰國的古城而引起中國考古界的震驚,垓下古城的發現與發掘,被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龍興之地鳳陽(鳳陽屬於滁州市)
蚌埠東20公里處的鳳陽縣,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現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寶剎古寺——龍興寺,有禪窟寺,有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築和石碑碣,還有號稱「江北第一溶洞」的韭山洞。
美麗的龍子湖公園
在蚌埠東郊,有一片湖泊,相當於四個西湖的面積
龍子湖公園。相傳朱元璋兒童時代曾在這里放牛,此湖後被人稱為龍子湖,現在已經成為十分美麗的4A級風景區。在風景區,還有明代所建的湯和墓,墓前存有石人石獸。龍子湖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內湖,水面面積8.4平方千米。

⑵ 蚌埠景點哪裡好玩免費

雙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雙墩村的「雙墩遺址」,是安徽省境內發現的一處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塗山
大禹治水聖地塗山,即位於今天的懷遠縣有4A級塗荊山風景區,塗山也是當年大禹治水時會諸侯之地,他在此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存有塗山廟、啟母石、禹會村、千年銀杏、聖泉、靈泉等勝跡。每年農歷3月28日前後3天為禹王廟會,遠近百姓紛紛前來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場面盛大。

鳳陽
蚌埠東20公里處的歷史文化名城鳳陽縣,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中都皇故城及明皇陵,有國家4A級景區兩處狼巷迷谷和小崗村,國家3A級景區及著名景點明中都鼓樓、大龍興寺、韭山洞、卧牛湖、禪窟寺、鍾離國故城等。

在固鎮鏡內,有一處楚漢相爭鏖戰之處——垓下古戰場,留有霸王城、韓信點將台、虞姬墓等遺跡。垓下古城的發現與發掘,被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龍子湖公園
在蚌埠東郊,有一片湖泊,相當於四個西湖的面積。相傳朱元璋兒童時代曾在這里放牛,此湖後被人稱為龍子湖。

淮河風光
鳳台縣峽山峽、懷遠縣荊山峽、五河縣浮山峽為著名的淮河「三峽」,加之治淮工程中建造的淮河蚌埠閘,上橋水利樞紐工程等。

蚌埠「大明皇家游樂世界,位於市東南郊龍子湖區的西蘆山內,距市區約10公里,項目總用地5500多畝。項目規劃期為2011年至2025年,總投資約25億多元。項目規劃目標為蚌埠市休閑娛樂新地標、皖北首個5A級旅遊景區。項目區重點建設綜合服務中心、皇家溫泉度假區、大明小鎮、皇家主題樂園等。

張公湖
國家AAAA景區。位於蚌埠市西南部,總面積72公頃,是市內最大的公園。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開放。公園由和化陂湖(現更名張公湖)組成,湖中有半島。園西部有動物園;園北大門西側辟有兒童樂園,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蚌埠花鼓燈嘉年華樂園
蚌埠花鼓燈嘉年華項目坐落於陶山腳下,西至朝陽南路,北鄰燕山路,南至黃山大道,一期佔地830畝,總投資將達9.3億元人民幣。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覽園)
湖上升明月位於蚌埠市美麗的龍子湖南部,是一個以修復重建450棟不同地區傳統民居建築為主的大型旅遊項目。民族特色鮮明,旅遊文化功能突出,市場運營潛力巨大。項目建設目標是創建國家5A級風景旅遊區。

⑶ 蚌埠有多久的歷史古城

蚌埠設市1947年,時間並不長。但史前時期蚌埠地域就有居民生活,為淮夷專族聚居區。
據蚌埠市屬的歷史沿革記載,史前時期,今蚌埠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直到清朝時期,蚌埠才成名為小鎮,鳳陽縣主簿衙門駐小蚌埠鎮,即清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安徽省鳳陽府。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脫離鳳陽縣,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解放後,蚌埠市曾先隸屬皖北行署,1952年4月,蚌埠市才直屬安徽省。1956年1月改稱蚌埠專區,1983年7月又恢復蚌埠市至今。

⑷ 蚌埠的文化遺產

蚌埠是花鼓燈、泗州戲、鳳陽花鼓戲的發源地。

花鼓燈:

花鼓燈是漢民族中集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情節性的雙(三)人舞和情緒性集體舞完美結合於一體的民間舞種。

2006年5月20日,花鼓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6。

2006年鳳陽花鼓戲入選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蚌埠市歷史文化小鎮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底,蚌埠市有A級旅遊景區28個,4A級旅遊景區5個,3A級旅遊景區10個,2A級旅遊景區13個。

蚌埠的風景名勝包括雙墩遺址,大禹治水聖地塗山,垓下古戰場,龍子湖,湖上升明月,張公湖等。

⑸ 蚌埠的歷史,由來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轄市,位於東經°12』、北緯32°57』。蚌埠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譽。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固鎮、五河三縣,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87.45萬人。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實行郡縣制後,今蚌埠地域分屬九江、泗水兩郡。其東部(今鳳陽縣境內)設鍾離縣。

漢高祖四年,今蚌埠淮河北歸屬沛郡,淮河南歸屬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淮南國復改為九江郡,並在蚌埠西部(今懷遠縣境內)設置當塗縣。

隋開皇二年,西楚州改為濠州;廢荊山郡,馬頭縣改為塗山縣。大業三年,又將濠州改為鍾離郡,領鍾離、塗山縣。今蚌埠北郊則屬彭城郡谷陽縣域。

北宋元佑元年,今蚌埠淮河北隸於新置靈璧縣,為淮南東路宿州所轄;淮河以南只存鍾離縣,為淮南西路濠州所轄。宣和七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為山東西路領,至金大定六年改屬南京路。

明洪武二年,鳳陽建中都,鍾離縣更名中立縣,翌年再改名為臨淮縣。洪武六年,撤中都設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遷新城改名鳳陽府,臨淮縣亦改名鳳陽縣;蚌埠西部仍為懷遠縣,東北為五河縣。三個縣明初均為中書省鳳陽府所領。永樂元年,鳳陽府為南京直隸。

民國元年,蚌埠三縣司廢,河南岸改屬鳳陽縣,置二區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屬靈璧縣,一直到民國35年。民國3年,恢復道制,蚌埠河南岸屬安徽省淮泗道鳳陽縣轄。民國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籌備處,但翌年即撤銷,仍屬鳳陽縣所轄。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銷皖北行署,蚌埠市為安徽省直轄。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專區,專員公署駐蚌。

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隸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1961年3月撤銷蚌埠專區,此後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屬安徽省直轄。

(5)蚌埠市歷史文化小鎮擴展閱讀:

蚌埠特產:

1、蚌埠石榴

安徽蚌埠懷遠石榴栽培歷史悠久,品質優異久負盛譽,據傳從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懷遠石榴已諸正史,懷遠縣志中記有:「榴,邑中以此果為最,曹州貢榴所不及也。紅花紅實,白花白實,玉籽榴尤佳。」

可見,懷遠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並以其艷麗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瑩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風味,贏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評。

懷遠石榴遠銷東南亞、英國、羅馬尼亞等國,引種到前蘇聯、保加利亞等國。懷遠石榴色澤艷麗,果皮橙紅色,黃白相間,布著紅暈,並有青翠光澤,如玉琢脂凝,十分奇觀。

懷遠石榴有馳名中外的玉石籽、瑪瑙籽、果大而美的大笨子、二笨子、青皮等,紅艷悅目的粉皮、紅葫蘆、美人蕉等。有白花白籽白實的三白石榴,還有花大艷美的千層花石榴。

懷遠石榴品質名列全國各大石榴產區之首,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是其顯著特點。

2、蚌埠花生

安徽蚌埠固鎮花生又名落花生、雙子葉植物,葉脈為網狀脈,種子有果皮包被。歷史上曾叫長生果、地豆、落花參、落地松、成壽果、番豆無花果、地果、唐人豆。

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類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製造各種營養食品。

彩色花生主要分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幾個品種,其中按果仁外皮顏色又能分為黑、紫黑、白、紫紅、紅白,彩粒等幾個色系。

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紅花紋、黑底黃花紋、黃底黑花紋等顏色。長出的秧蔓與普通花生沒有區別,只是葉片稍大一些。

⑹ 蚌埠附近有古鎮之類的景點嗎

鳳陽古城。不遠,從蚌埠到那也就40分鍾左右。

⑺ 緊急求助,蚌埠市3分鍾介紹,主要介紹歷史和文化,大恩不謝🙏🙏

史前時期,今蚌埠(含市區及所轄懷遠、五河、固鎮三縣,下同)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傳說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過今禹會區境內塗山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生啟(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夏朝,為華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戰國時期,今蚌埠曾分別為徐方、魯、宋、吳、越、楚等國邑地。
秦朝時期,秦王朝建立後實行郡縣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屬九江郡曲陽、鍾離等縣分領;今淮河北岸懷遠、蚌埠、固鎮、五河地域為泗水郡蘄、徐等縣分領。
南宋時期,至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分鍾離縣(今鳳陽縣)置懷遠軍和荊山縣,轄今懷遠縣及蚌埠市區西部、固鎮縣一部,今蚌埠市區東部屬濠州鍾離縣;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軍及五河縣。南宋、金對峙時期,今固鎮縣先為宿州蘄縣、靈璧縣及泗州虹縣分領,後為宿州、靈璧、荊山、五河等縣分領。
元朝時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屬濠州(治今鳳陽),今蚌埠市區西屬濠州懷遠縣,東屬濠州鍾離縣;今固鎮縣為宿州及宿州靈璧縣、泗州五河、濠州懷遠縣分領。
明朝時期,明洪武年間,鍾離縣先後改為中立縣、臨淮縣,增設鳳陽縣;今蚌埠市區西屬鳳陽府懷遠縣,東屬鳳陽府鳳陽縣;今固鎮縣分屬鳳陽府宿州及鳳陽府懷遠縣、鳳陽府宿州靈璧縣、鳳陽府泗州五河縣、鳳陽府鳳陽縣。濠州先更名臨濠府後更名鳳陽府,全境均屬鳳陽府。
清朝時期,清沿襲明制全境屬鳳陽府,雍正年間泗州脫離鳳陽府,五河縣屬泗州,其餘均屬鳳陽府。其中鳳陽縣主簿衙門駐小蚌埠鎮,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安徽省鳳陽府。
民國時期,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全境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同時廢蚌埠三縣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劃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劃屬鳳陽縣;今固鎮縣仍為宿縣、靈璧、鳳陽、五河、懷遠等縣分領。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先後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年,懷遠縣、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四區、第四專區,五河縣先後改屬第七區、第六專區。淪陷時期,1938年鳳陽縣城由府城遷至蚌埠,同時蚌埠又為安徽省會(當時名為鳳陽縣蚌埠鎮)抗日戰爭勝利後,懷遠縣改屬安徽省第十專區,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第五專區,五河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脫離鳳陽縣(府城又重新作為鳳陽縣城),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個縣。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仍屬宿縣專區。
1964年10月,析宿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各一部分地區置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7月,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由宿縣地區劃屬蚌埠市至今。

⑻ 安徽蚌埠固鎮都有那些名勝古跡

1、人文景觀

垓下遺址旅遊風景區、伯牙墓、香山廟、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許慎文化公園、谷陽城遺址

2、自然景觀

胡窪閘風景區、城西公園、張家湖濕地、金海岸農業生態養生園、香雪度假村。

一、垓下遺址旅遊風景區

垓下遺址旅遊風景區所在地位於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該項目北瀕沱河,南臨濠城鎮區,西起夾山口漢墓,東至虞姬灣,景區范圍共2.5平方公里。

二、伯牙墓

伯牙墓,在今固鎮縣湖溝鎮西南十里村北,西與宿州市永鎮鎮比鄰。相傳當年伯牙訪賢,沿汾洪江而下,至固鎮縣湖溝鎮西南的下集賢村時染疾不治,葬於固鎮縣湖溝鎮西南十里村北,現香山廟遺址北處。

伯牙墓所在地留存高古堆兩座,高出四周地面二米左右,北面的古堆為伯牙墓,南面的古堆為香山廟遺址,兩處遺址是縣文保重點單位。

三、香山廟

據傳說:在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間,流經相山的濉水,經常泛濫成災。安徽巡撫高晉奉命前來勘河修治。高晉到了當地,游覽相山,所見古木參天,風景秀麗,便置治河大事不顧,上書乾隆帝說:修寺院可以求神靈保佑百姓免遭水災。

乾隆準其所奏,並令高晉修寺之外還要增築十八里蔽日長廊。高晉草草地修理了寺廟,沒有建築蔽日長廊,將用於治河與建廊的錢款裝進了自己的私囊。

四、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

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位於固鎮縣任橋鎮清涼村。陵園佔地22畝,高大的紅色門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園內蒼松翠柏,庄嚴肅穆,一尊由張愛萍將軍題詞的「抗戰烈士萬古長青」的紀念碑高19米。

數百個刻有知名烈士的墓碑形成錯落有致的碑林,整個陵園內長眠著2400多位抗戰英烈,是皖北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的勝地。

五、許慎文化公園

固鎮縣許慎文化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縣城西北的防洪壩以內、京滬鐵路以北、新二中圍牆及花鳥市場道路以西的區域,總面積約710畝,其中水面面積約335畝,陸地面積約375畝。於2014年11月7日,作為皖北縣級城市中最大的開放式公園——許慎文化公園正式開園。

閱讀全文

與蚌埠市歷史文化小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