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哪些
1、經濟發展
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發達國家的1/40。科學技內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容力,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作用遠遠超過了資本和勞動力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
2、軍事上戰鬥力
在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然而,「冷戰」心態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力量已成為現代國家的共同選擇。
3、政治上影響力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中的一塊籌碼,是大國地位的象徵。鄧小平曾經指出:「如果中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沒有原子彈、氫彈和發射衛星,它就不會成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大國,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具有國際地位。」
4、社會進步
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創造了一個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是科學技術的不當使用,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
5、造福人類
科學的目標和任務是造福人類,讓社會擺脫愚昧迷信,在與社會進步的相互作用中,科學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得到不斷加強,科學體系本身也不斷壯大,它是人類的本然需求,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日趨顯著。
B. 簡述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歷程及其影響
回顧20世紀中國學術的發展歷程,應該說:這是一個豐收的世紀、創新的世紀、輝煌的世紀。一百年間,名家輩出,群星燦爛,成果豐碩,推陳出新。中國傳統的學術發生蛻變,西方學術大量引入中國,在中西方學術的交流、撞擊、融合中,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誕育,並迅速地茁壯成長。一百年內,各個學術領域均有新的
突破和重大進展,構建了完整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體系。回顧和總結20世紀的學術發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樁很有意義的工作,是為了推進21世紀的學術,進一步建構中國社會主義學術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
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璀璨的成果和豐厚的積累。它長期以來哺育了中華兒女、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與精神,在世界學術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從19世紀中葉以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也帶來了西方的學術文化。西學東漸,經歷了幾個階段,先是器物文明的傳播,其後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傳播,直到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西方的學術文化,涵蓋廣闊,影響深遠,進入中國後生根、開花、結果。它改變了中國學術思想界以至全社會的發展方向和前進步伐,中國從傳統的封建社會跨進近代社會。其間,中學和西學、舊學和新學、傳統學術和近代學術發生了激烈斗爭和逐步融合。中國20世紀之學術即在這一斗爭和融合的再創造過程中呱呱墮地。
中國近現代學術肇始於嚴復翻譯西方的學術名著,19世紀末,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向中國人介紹了進化學說,使中國學術界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此後,他又陸續翻譯亞當·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權界論》,甄克思的《社會通詮》,斯賓塞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學》,耶方斯的《名學淺說》,這些都是中國傳統學術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領域,中國近代的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邏輯學得以借鑒,因之萌生。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說明近代歷史學與傳統歷史學之區別:「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前者史家不過記載事實,近世史家必說其事實之關系,與其原因結果。前者史家不過記述人間一二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雖名為史,實不過一人一家之譜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步,即國民全部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系。」他大聲疾呼,歷史學必須沖破傳統,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並認為這是有關國家興亡的大事,他說:「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此時,夏曾佑編寫《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是我國第一部用章節體寫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國通史。其他學科也在20世紀之初相繼跨人近代時期,1910年沈家本創辦的法學會和《法學會雜志》可說是近代法學的萌芽;王國維、羅振玉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說是近代考古學的濫觴;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學、王國維研究叔本華,開近代中國人研究外國哲學的先河;五四時代,陳獨秀、胡適鼓吹文學革命,中國近現代文學得以誕生,胡適寫作《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一次用西方觀點對中國古代思想進行分析研究。至於自然科學,19世紀後期已由李善蘭、徐壽、華蘅芳等翻譯了許多著作,做了大量准備。1915年,留美的中國留學生成立中國科學社並創辦《科學雜志》,中國近代的自然科學研究也逐步展開。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先進知識界為了挽救國家危亡,向西方尋找救國真理的產物。西方的各派學說,眾多著作,像打開閘門的洪水一樣,沖進中國。中國學者站在自己的基地上進行選擇、甄別、吸收,創造適應於自己時代的學術文化。學者們,作為中國人,生於斯,長於斯,在中國接受教育,必定會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
影響。20世紀的第一代學者,從舊時代過來,大都精通中國的傳統文化。五四時代激烈的反傳統文化的戰士們,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吳虞等,他們為了完成除舊創新的歷史使命,竭力反對舊傳統,要與舊傳統決裂,但實際上舊傳統已滲進他們的血液里,他們不可能完全斬斷傳統。真像他們自己所說:他們
是從舊營壘中沖殺出來,進行了反戈一擊。即使像陳序經那樣的「全盤西化論」者,也不可能擺脫舊傳統。只要你是中國人,曾受中國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擺脫中國學術文化的影響,「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盤反對和完全丟棄「昨日之我」。 同樣,20世紀的中國學者,不管他的思想多麼保守、頑固,也不可能完全反對西方的學術文化。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優越性日益明顯,人們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盤反對和摒棄西
方學術文化的人也是沒有的。近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響,西服革履、西裝大菜、洋房高樓、汽車飛機,西方文明,無處不在,哪個人的生活能離開這些?茅盾在《子夜》中寫的吳老太爺頭腦冬烘,頑固不化,但從鄉下來到了上海,口誦《太上感應篇》,居住的卻是洋房,出門更非坐汽車不可。拖著辮子,倡導復古的辜鴻銘其實是受過西方完備高等教育的一位大學者。20世紀的重大特點是中西文化從斗爭走向融合,人們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圍中成長。兩種異質文化的斗爭和融合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歷史上,佛教文化傳人中國,經歷了漢魏兩晉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間發生激烈斗爭和相互排拒,才逐漸地融合,產生了儒學化的佛學——禪宗,和佛學化的儒學——理學。明清之際,耶酥會士將西方文化帶來中國,雖有徐光啟、李之藻甚至順治帝、康熙帝等上層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學的頑強抵抗,經一、二百年之久而煙消雲散,並未能生根、開花、結果。可見異質文化之間的融合,尤其是要從融合中誕生出新的學術文化,是一個長期、緩慢而艱難的過程。 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在中國傳播,這是歷史上異質文化第三次進入中國,其聲勢之大,影響之遠,大大超過了以前的兩次。由於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使中國傳統文化相形見絀,在上個世紀末,中學和西學的兩軍對戰中,中學已陣腳大亂,敗下陣來。必須吸取西學之長,「以洋為師」在中國學術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創造,才能重建中國的學術文化。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經過中國學人們不懈的努力,20世紀的中國學術得以孕育成形,脫穎而出,並顯示了嶄新的面目和蓬勃的生命力。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大體上說,有以下特點: 一、以進化學說和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中國傳統學術贊美上古時代的制度和人物,頌先聖而薄後王,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視為道統所在,後世丟失了古代道統,故而欺凌爭斗,社會日益退步。19世紀末,嚴復翻譯《天演論》,社會進化的原理風靡全國,完全改變了陳腐觀念,中國人懂得了用進化史觀來觀察和研究人類社會,得出了與古人全然不同的結論。這樣,20世紀的學術文化拋棄了傳統觀念,樹立起近代新觀念。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掌握了科學的唯物史觀,進一步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作用等等,把學術文化的研究置於唯物史觀和科學方法的指導之下。20世紀中國的學術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
的中國學人全都信從進化原理。而在1949年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佔有主導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誕育和成長了大批學者。 二、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中國傳統學術,分成經、史、子、集,並不嚴格地建立在學科分類的基礎之上,其中經學特別重要,凌駕於上,且涵蓋一切。《易經》中包括數學、哲學、自然科學;《書經》中包括政治學、歷史學、地理學;《詩經》中包括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禮記》中包括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春秋》中包括歷史學、政治學。許多學科尚在幼年萌芽狀態,尚未從籠統的經學中分化獨立出來,學科之間的界線極為模糊。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茁壯成長、規模齊備,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自然科學移植了西方幾百年積累的學術成果,獨立為一大學科。其中分門別類,學支林立,建立了數、理、化、生、農、工、醫等大學科,門類繁多、內容充實,洋洋大觀,達到了較高水平,且有裨於國計民生。而人文
和社會科學中,文史哲分離,形成各自的專業,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新聞學、政治學、心理學等新學科,紛紛誕生獨立。由於20世紀人類社會的飛速進步,人們對自然、社會、人類自身的認識更加深入,知識量、信息量巨大增長,學術文化的內容日益充實,范圍日益擴展,完全突破了傳統的經、史、子、集的舊框架,形成了近現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新的學科分類體系。
三、理性方法的運用。傳統學術研究的方法不夠精密、邏輯不夠嚴謹,推理判斷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色彩。治學中帶有直觀感悟,冥心靜思,自省修養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揣測的、情緒的方法,只要能表達研究對象或真實、或虛幻的狀態,就能形成某種學術性的知識,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說,天人感應說,明心見性說。20世紀的中國學術引進西方的研究方法,運用歸納和演繹,重視證據,「無征不信」、「孤證不立」,摒棄主觀成見,抱著冷靜、客觀的態度,以理性方法對確定的對象進行具體、准確的認知活動。在自然科學中運用顯微鏡、望遠鏡、以及其它科學儀器和實驗手段,在社會科學中則著重調查研究的方法,獲取第一手的實際材料。20世紀的學術文化追求的是精確而具體地把握現實世界的豐富多樣性,進而認識其本質和規律。近現代學術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權威。
四、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國進入20世紀,帝國主義的侵略更加兇狠,封建軍閥和國民黨政府的壓迫更加殘酷,內憂外患,民不聊生。20世紀的中國學者們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難,抱著無限的同情,喚起自己的責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為己任,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鑽研,目的就是為了救國。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在風雨如磐的苦難歲月中誕生發育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主義壓迫,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20世紀學者們共同的強烈願望。搞自然科學的希望科學救國,搞經濟學的希望實業救國,搞教育學的希望教育救國,搞政治學的希望國家繁榮昌盛,搞哲學的希望振興民族精神,搞歷史學的希望以歷史經驗教育和喚起民眾,搞文學的塑造了眾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伴隨中國的苦難而產生,它推動國家的前進、呼喚民族的奮起、激勵大眾的斗爭,因此,愛國主義滲透其中,成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紀的中國學術高揚著愛國主義的旗幟。
C. 科技對文化生活的影響有什麼
1、資源配置「全球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文化產業的發展表現出「橫向規模化」和「縱向一體化」趨向,單純的數量膨脹已經難以表達文化繁榮的真正意義。
一方面,同質文化產業在資本、技術等資源優勢推動下得到整合,規模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同一產業鏈上的異質文化產業通過不同企業的兼並改組得以重整。看一下遍布世界各個角落的好萊塢大片、迪士尼動畫片,就可以大致了解技術因素對文化傳播的推動功效。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不管是文化產業還是文化化的產業,一方面都有試圖超越地理界限,形成「全球化」的趨勢,另一方面也都有意或無意地與意識形態聯系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侵蝕著他國文化。
例如,肯德基、阿迪達斯、芭比娃娃算不上真正的文化產業,也不是最好吃、最好穿、最好玩的,但由於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美國文化的印記,在當代科技推動下被附加上文化意蘊而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就成為傳播西方文化的優勢品牌。
為此,當多夫曼與馬特拉的著作《如何解讀唐老鴨迪士尼卡通的帝國意識形態》問世時,美國人的反應就不像以往那麼平易近人了。
2、服務方式「大眾化」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下,文化產業的服務方式和消費方式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其創造財富和吸納就業的潛能得到有效發揮。
網路文化產業的崛起一方面顛倒了傳統的產業鏈,另一方面,內容增值服務帶動硬體投資,這兩方面的影響使文化產業真正成為信息產業的高端產品,也給互聯網企業聚集了大量的財富。以淘寶網、當當網為代表的網售模式不僅延伸了文化產業鏈,本身也發展成為一種新產業模式。
商家無須把售賣物品擺到市面或貨架上,只要在網上介紹一下產品的性能、規格、價格等方面的參數,就可足不出戶,增加銷售業績。
將科學技術、商業模式和文化內涵結合起來的文化產業,正從大眾化的批量市場轉向多元化的服務市場,文化消費和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一文化產品的價格降低了,適用性增加了,更多的價值元素被注入。人們在享受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種種便利的同時,也不斷調試著文化產品的「口味」。
文化產業服務方式「平民化」「大眾化」的另一表現是以科學技術為載體的創意產品大量涌現,像各種時尚靚麗的手機、筆記本電腦、MP4等,都突破了傳統觀念,注入了科學技術與文化的內涵,體現出商家匠心獨具與消費者的追求。
3、生產形式「數字化」
現代科學技術影響下的文化生產與傳統的生產方式有很大區別。由於應用型軟體可使人們便捷地將信息轉移到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中,因此,以前是人機分離的生產方式,現在則轉換為人機融合的方式;以前是機械的,現在則是智能的;以前復雜的工序,現在則盡可能地被簡化。
過去,文化生產中有許多工匠式的勞動,比如打字、排版、掃描、送稿、置景、造型等,既費時又費錢;現如今,依託日新月異的電腦、通信和網路集成技術,藝術家、科學家、程序操作人員各司其職又通力協作。
製作圖形、圖像和音樂,生產出電子出版物、資料庫,經過後期製作、包裝然後發行並最終應用於有線互聯網路,這一切都可以在電腦上完成。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文化資源積累的厚度、文化資源開發的廣度、文化內容整合的力度顯示出來,文化的輻射力和吸引力也得到了增強。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不僅拉近了文化創造者、研究機構、人才培訓、研發生產、市場流通諸因素之間的距離,增強了文化的互動性,還從創新的角度給文化產業的各個層面以巨大的壓力和推動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清一個現實:在信息與網路構建的社會中,文化被作為商品大量復制:一方面,它打破了文化貴族階層的存在,使人人都能接近、使用文化;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文化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藝術性,變成了消費者的「快餐」。
4、資本主體「多元化」
從本質上說,富於創新精神和知識含量的文化產業,與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彼此之間有著天然的吸引力,而資本總是傾向於流向有創新和文化含量、有核心競爭能力的新型產業。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文化市場優化了資本的流動規則,資本對技術的依賴性逐漸增強。
資本決策者希望能在最廣闊、最深入的領域里做出最充分的選擇,以找到最理想的投資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知識資本成為創造文化產品價值的實際推動力,三者結合也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
以迪士尼為首的文化產業公司利用現代技術進行資本和商業運作,由最初的卡通、動畫到特許專賣店、唱片製作,再到主題公園,逐漸形成規模之後,又延伸到旅館業、零售業和出版業,最終一躍成為位居世界500強的全球化娛樂企業集團,就顯示了科學技術、文化產業與資本協同運作的強大能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高技術與低文化結緣、新技術與舊觀念攜手,則往往表現為文化發展的阻滯力。現實生活中,腐朽文化也常常企圖利用新技術來擴大自己的影響—這是文化產業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科技與文化聯系:
文化與科技雖然在歷史上就存在內在聯系,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聯系緊密。當今世界,文化與科技日益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科技成為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每一次科技進步都給文化發展帶來革命性影響;文化成為科技創新的智力源泉,每一次文化創新都使新的科技革命得到強大智力支持。
當前,大數據引領新一輪科技創新,新的科技進步對文化創新的驅動作用越來越強,成為文化創新的新動力,催生新型文化業態,孕育以數據科學為核心的人文科學革命。
傳統文化普遍受到信息科技的洗禮,新型文化業態應運而生,成為新的主流文化;信息技術成果日益得到廣泛應用,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生產力。
D.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文文化的影響
「遠古荒蠻的文明之初,投擲、尖劈、杠桿等知識幫助原始人群度過了漫長的舊石器時代。由於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低下,人類創造了聽命於自然的圖騰文化。
弓箭、鑽木取火的發明,是最早的技術革命,它催生了畜牧業以及制陶和冶金技術。金屬農具的普遍使用,使人類進入到農業社會,產生了具有田園意趣、以自然啟示人格和藝術的人文文化。
從近代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科學實驗開辟了科學革命的道路,理性精神強力地滲透到文化當中,把人類推進到科學文化的時代。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在文藝復興時期曾有過「黃金般的聯姻」,在反對宗教的神性和信仰的旗幟下,無論是科學文化對自然的聚焦,還是人文文化對於人的崇尚,都滲透著同一種時代精神。
如:「電閃雷鳴是常見的自然現象……蒙昧時期的人們認為雷電是「天神之火」,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對它充滿畏懼。歐洲的文藝復興使得科學精神得到解放。活躍的科學思想和對自然現象豐富多彩的認識,鼓舞著人們擺脫傳統觀念和進行獨立思考的勇氣……
18世紀中葉,歐洲街頭盛行像演雜技那樣的靜電表演。1746年,富蘭克林在歐洲看到了這樣的表演,新奇的現象激發了他極大的興趣,就此開始了他的實驗研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科學文化被推向片面的極端而成為人類唯一的文化形式,而人文主義對非理性和反理性頂禮膜拜時,兩種文化的鴻溝才越越來越深。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綜合化、整體化和社會趨勢日漸明顯,同時,在科學內部涌現出一批批交叉科學和綜合學科,理性與非理性思維在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明中互補.科技已不是單純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而成為一項社會活動。
在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在展現其高效和實用功能的同時,它的負面作用也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從更遠和更深層去關注和考慮它們對人類自身命運的影響。
科技和人文在世界觀上的互補,方法上的互用,學科上的互構,精神上融通,才是人類文明健康發展的象徵。
E. 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1)四大發明傳入歐洲以後,對歐洲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造紙術、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火葯在歐洲的應用與發展,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開始將世界聯成一個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整體;西歐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整個世界在其推動下,逐步從古代向近代演變。(6分)(2)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運河的修建和輪船的改進;跨洲鐵路的修建;世界通訊網路的形成。(4分)(3)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發電機和其他電力技術發明的出現,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人類進入信息時代。(6分)(4)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依據材料一文字內容可直接概括出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巨大影響,即四大發明傳入歐洲以後,對歐洲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造紙術、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火葯在歐洲的應用與發展,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開始將世界聯成一個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整體;西歐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整個世界在其推動下,逐步從古代向近代演變。(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依據材料一文字內容可直接概括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科技進步表現是: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運河的修建和輪船的改進;跨洲鐵路的修建;世界通訊網路的形成。(3)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直接回答科技進步對近代社會發展的作用,即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發電機和其他電力技術發明的出現,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人類進入信息時代。(4)綜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的積極表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無須答出消極影響所在。
F. 科技進步對文化發展的作用
一、科技創新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物質技術手段。比如,當時兵馬俑出土時是彩色的,如回果當時利用准答真空環境,阻隔與空氣的接觸,防止氧化,這樣兵馬俑就是能夠保證一直是彩色的了。彩色的文物,一方面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另一方面,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彩繪工藝與顏料的歷史考古研究也有極大幫助。
二、科技創新帶來更快速、方便的文化傳播手段和方式,促進了文化的交流。比如說,到洛陽的天子九駕墓葬坑參觀,博物館就用三D技術將周成王遷都洛邑的過程演示了出來。畫面真實,容易理解。
三、科技創新是推動文化創新與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不但實現了凡爾納探索月球的願望,更使科幻作品如同井噴一樣大量出現。
G. 歷史:你對科技發展影響有什麼認識
先答歷史背景,再談科技對當時及以後的影響(順便說下科技發明者留給後人的精神)
H. 古代科學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一)四大發明——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項科技發明,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見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這四大發明相繼傳入世界各地後,對世界科技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指南針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有多種形體。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後來,又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盤。至晚在北宋後期,指南針已用於航海;南宋時,已使用針盤導航。指南針的發明,對於海上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極大作用。
造紙術 在紙尚未發明之前,古埃及人曾用紙莎草,古印度人用貝樹葉,古巴比倫人用泥磚,古羅馬人用蠟板,歐洲人則用中亞細亞人製作的小山羊皮等當作記事材料。在中國,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銅器,春秋時則用竹簡、木牘、縑帛等作為記事材料;此外,還曾將抽絲織綢和製取絲棉時殘絮的薄片用於書寫。上述材料有的笨重,有的昂貴,有的來源較少,不能適應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發明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 、魚網等植物原料,經挫、搗、抄、烘等工藝製成的紙,人稱蔡侯紙,是現代紙的淵源。紙的發明及應用,對社會歷史的記載與保存,對文化思想的交流與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火葯 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印刷術 中國約在公元7世紀的初唐時期就已出現採用雕版印刷術印製的書 。唐咸通九年(868)印製的《金剛經》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刻印時間的印刷品。 宋仁宗慶歷年間,平民畢升在雕版印刷業已普及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它是用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燒後製成字印。將一顆顆字印排列、鑲嵌於鐵板之上,經燒烤、壓平等工藝製成印版後,便可印刷。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復使用。這種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備現代印刷的基本過程——鑄字、排版、印刷,比15世紀中葉德國人J.谷登堡製造的活字印刷工藝要早400年。繼泥活字後,中國人又相繼發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等印刷方法。印刷術的發明和傳布,大大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
(二)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http://www..com/s?wd=%D6%D0%B9%FA%B9%C5%B4%FA%BF%C6%BC%
I. 科技技術對社會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
1、科技發展促進勞動資料(主要是生產工具)的變革。
例如煉鐵技術的發展使得鐵器應用於農業生產,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機械農機的使用代替了手工農具。
2、科學技術促進勞動對象的變革。
例如: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的生產活動擴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步伐邁向了廣闊的宇宙,納米技術是人類有了更多更新的生產資料等。
3、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二、科學技術發展是現代社會生產及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增長點所在。
最明顯的是科學技術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變化,自從工業革命後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工業迅速發展,逐漸超過了農業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
三、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
例如改變人們的交往方式、消費方式、學習方式、休閑方式以及娛樂方式。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既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人類,也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負面效應,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消極後果。
例如,科技發展使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計算機的發明便利了我們信息的交流,卻也使得無數青少年陷入非法網路的泥沼無法自拔;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卻帶來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類社會的「全球問題」,「全球問題」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科學與價值的矛盾,它不僅是個自然問題、科學技術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涉及社會制度、社會管理組織、各種社會認識和整體實踐的復雜問題。
四、科技價值觀:
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社會是進步的,矛盾推動著社會的前進,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科學技術發展的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具有的科技價值觀是:
1、充分認識到科技是一柄「雙刃劍」,益處和弊端是相生的,盡可能地多發揮科技的正面效應即創造價值,盡量減少損失。
2、科技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要正確看待它與社會其它因素的關系。
3、科技並不是單向地決定著社會,它同樣也受社會的影響,要解決它的負面效應,就要正確認識科技同社會的關系,要使科技和社會同時進步。
4、科技是人的主觀活動的產物,所以應該從根本處做起,即從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總之,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巨大的,從經濟發展上講它是生產力;從政治上講它是影響力;從社會發展上講它是推動力;從軍事上講它是威懾力。科學技術正以一種空前的威力,向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滲透,全面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生活。只有對科學技術有了清楚的認識,我們才能更好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簡單說來,通過科學技術發展經濟與環境能源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J. 歷史文化發展中,科技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科技到底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最容易想到的應該就是科技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歷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而且還會讓歷史文化的傳承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有很多的歷史文物也可以重見天日,這就是科技帶給歷史文化的最大好處。
除了只寫物質修復手段,科技帶給歷史文化最大的改觀就是改變其傳播形式,原先的時候想要了解歷史可以通過書籍,也可以到實地考察探究歷史,但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全球的歷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信息的傳播能力更強、傳播范圍更廣,而且還可以不拘謹於“紙張”這一種傳播模式,就比如說前面提到的全息影像可以讓人親身“穿越”到歷史場景中,這種轉變可以更高效的進行歷史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