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沙經濟發展調查
編者按:一個地處中部內陸、沒有多少資源的農業縣,何以在30年間興工強縣、強農富民,成為聞名遐邇的「三湘第一縣」?湖南省長沙縣用實踐成功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30年來,長沙縣緊緊圍繞發展的主題,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發揮優勢,苦幹加巧幹,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利用毗鄰省會和交通便利的條件,吸引外來投資,建設工業園區,發展優勢企業和產業集群。尤其可貴的是,長沙縣在大力推進工業化的同時,不忘農業,堅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堅持以工促農,促進糧食生產和特色農業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建設,走出了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子。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也是長沙縣給我們帶來的深刻啟示。
中國特色發展之路課題赴湖南省長沙縣調研組
改革開放前,長沙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經濟落後,對外封閉,人民生活停留在溫飽水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長沙縣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發揮優勢,苦幹巧幹,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成為聞名遐爾的「三湘第一縣」。
基本情況
長沙縣面積1997平方公里,人口74萬,轄20個鄉鎮、238個行政村、36個居委會。1978-2007年,長沙縣的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分別由2.128億元、0.687億元、0.192億元、327元、127元提高到287.9億元、546億元、31.9億元、15834元、7000元,分別增長了135倍、795倍、166倍、47倍、55倍。全縣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由基本溫飽步入了整體小康,正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向實現全面小康快速邁進。
推進發展的主要做法
長沙縣地處中部內陸,境內基本沒有能源資源,發展的基礎也不夠好,為什麼在改革開放30年中能夠發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發揮區位優勢,實施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帶動戰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中央鼓勵發展鄉鎮企業政策的出台,長沙縣結合實際,確立了興工強縣的發展思路。為了加快興工強縣進程,1992年春,在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精神鼓舞下,長沙縣委和縣政府作出了突破傳統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來吸引外資和企業、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決定,並制定了「以開發區建設帶動縣城搬遷,以縣城建設促開發開放」的發展戰略。經過10多年的艱苦創業,在昔日荒涼的丘崗山地上建成了一座面積達25平方公里的開發區,區內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日臻完善。2000年2月,開發區成為國家級開發區。
在努力打造開發區硬體的同時,長沙縣還採取諸如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掛牌保護制等措施,著力打造優良的投資軟環境。到2007年,開發區已引進項目453個,引進企業294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0.8億美元、利用內資151億元。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414.5億元,稅收為22億元,綜合經濟指標和綜合投資環境在全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名列第二十二位。
(二)發展優勢企業,培育產業集群。為使園區內的企業快速成長,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長沙縣提出,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找準定位,有意識地引導同類產業、產品在同一園區內發展,以龍頭企業或龍頭項目為帶動,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關聯度,促進行業集中、產業集聚。
根據這一思路,長沙縣確定了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中心,突出做好做大工程機械、汽車製造、電子信息及家電三大產業的戰略目標。在具體工作中,他們有選擇性地按照產業規劃引大企業、抓大項目,並按照「優勢產業優先扶持」的原則,在資金、用地、優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傾斜。結果在不長的時間內,就引進了中聯浦沅、山河智能等大型工程機械製造企業,北汽福田、同心實業等大型汽車及零部件製造企業,以及遠大、伊萊克斯等大型家電和電子信息產業企業。他們以這些骨幹企業為核心,引進中小企業,很快就形成了特色鮮明、勢頭強勁的工程機械、汽車製造和電子信息及家電三大產業集群,取得了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高就業能力的效果。2007年,這三大產業集群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3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3%。
(三)堅持不放鬆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糧豬兩大傳統產業。近些年來,全縣水稻播種面積一直保持在120萬畝以上,同時大力推廣優良品種,不斷提高稻穀質量和單位面積產量,連續數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為了提升生豬養殖業的競爭力,縣里採取多種措施,使生豬養殖業呈現出持續、強勁的發展勢頭。2007年,全縣生豬飼養量達399萬頭,出欄263萬頭,位列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第二位。二是以市場為導向,著力發展特色農業。主要是根據市場需求和當地條件,做強茶葉、花木、蔬菜三大新興產業,形成了北部9個鄉鎮的「百里茶廊」、東南部5個鄉鎮的「百里花卉苗木走廊」和在長沙市近郊的近10萬畝蔬菜生產帶。三是以工補農,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近5年來投資10多億元,實施公路和橋梁建設項目183個、842公里。投入水利建設10多億元,使全縣防洪抗旱能力有了明顯增強。投資1億多元對全縣農村電網進行改造,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工程。
(四)努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一是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對教育的投入近年來連續保持在3億元以上,全面完成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不斷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每年投資400多萬元改善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疾病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不斷健全。其他社會事業的投入也連年增加。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與率已達98.5%。建立了城鄉特困戶醫療救助制度,累計發放醫療救助金885萬元。先後在農村啟動了「安居工程」和農村低保制度,累計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645萬元。基本實現了城鄉應保盡保。三是努力擴大就業。縣財政不斷增加預算資金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拆遷群眾和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培訓。近5年共推薦了約2萬人到園區企業就業,共為2.1萬多人提供了免費職介服務;累計舉辦各類農民教育培訓班3800多期,接受培訓的農民達25.3萬人次,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9萬人。
(五)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引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根據中央大政方針及時制定催人奮進的目標引導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長沙縣委一直堅持根據中央的大政方針及時制定前進的目標和思路。這些目標和思路緊緊圍繞發展主題,既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又有與之相適應的戰略措施,從而能較好地引領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二是堅持團結幹事。改革開放以來,長沙縣始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和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在縣委的領導下,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都能夠圍繞全縣工作大局,團結一致,埋頭苦幹,形成了共促發展的強大合力。三是採取多種措施打造了一支特別能戰斗的幹部隊伍。他們特別重視培養一支具有較高素質和較強能力的基層幹部隊伍。為了使廣大鄉鎮幹部能夠安心工作,長沙縣不但較早就實行了鄉鎮幹部的工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還保證鄉鎮幹部的各項福利待遇都與縣直機關的幹部相同。為了加強村級幹部隊伍,縣委大力實施「四培養」黨建工程,即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中的致富能人培養成支部書記,把優秀支部書記培養成典型。
發展前景展望
今後5年長沙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以發展為主題,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和新城鎮建設步伐,增強經濟實力,促進社會和諧。到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60億元,年均增長15.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財政總收入確保80億元,年均增長20%,力爭突破100億元,年均增長2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年均增長10%。
Ⅱ 長沙歷史的變遷
長沙,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南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旅遊中心。長沙又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城市,近代以來人才輩出,堪稱全國之冠。素有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革命聖地」之稱,名勝古跡眾多,吸引著古往今來的騷人墨客。長沙,又可謂為「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也許您對以上還不太了解 但您一定聽說過一個名字:毛澤東,長沙就是這位世界巨人成長的地方,他在此度過了不平凡的青少革時期。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見證著這座千年古城的變遷,「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形成,湖湘文化功莫大矣。長沙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影響頗深,如果說把長沙的建設和發展比做一棵樹,那文化就是這棵樹的根;如果把城市比做一個人,那麼文化就是這個人的靈魂,正是「經世致用,自強不息」的湖湘文化之根影響著、支撐著長沙的全面發展。
「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長沙精神驅動著星城奔向美好的未來。「露蒸干樹熟,風撼一洲香」, 以南橘聞名的橘子洲,登洲一覽,但見雜花生香,綠蔭覆地,橘絡含羞,在洲中放眼望去,只見西邊嶽麓山青翠蔥蘢,東邊長沙城高樓聳立,山水與城市互動,城市與山水共生,好一幅天人合一的圖畫。
長沙,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這里節慶盛會豐富多彩,歡樂洋溢;這里許多文化與傳統風俗獨具特色,舉世無比;這里悠久的湖湘文化, 神奇的偉人故里,秀美的山水洲城,浪漫的現代都市,令你目不暇接。到此觀光,必將給您留下一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距今約15—20萬年以前, 長沙 有 人類 的活動,經過15—20萬年的發展,長沙 歷史 進入 新石器時代 ;約公元前5000年,長沙先民開始過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進入母系社會;約公元前3000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屈家嶺文化階段;約公元公元前2500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 龍山文化 階段,這時有了原始農業,漁獵仍是人們謀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業、石器加工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並產生原始的紡織和玉器加工技術。
夏商周以前
商 周 及商周以前與中原王朝的關系
傳說始祖 炎帝 和 黃帝 都曾來過長沙。 司馬遷 的《 史記 ·五帝本紀》說,黃帝曾「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後來就把長沙這片地土封給了他兒子少昊氏( 宋朝 羅泌的《路史》記載:少昊氏「始於雲陽,胙土長沙」(胙即賞賜之意),據此,傳說中的少昊氏是遠古長沙的一個氏族首領,是開發長沙的第一人。
長沙, 夏代 屬古 三苗 之地;到商、周時代,三苗國消失了,但三苗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又叫「荊蠻」),史稱「揚越之地」,作為古越人(古長沙越人為揚越的的一支)到這時創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幾何紋飾硬陶即印紋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商周時期,北方中原王朝對南方「荊蠻」、「揚越」的戰事頻繁,雖未能在這里建立起他們直接的統治,但「揚越之地」一度成為商周的「南服」,迫使「荊蠻」臣服納貢。《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 諸侯 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
古越文化與中原文化
商周時期中原文化的傳人,長沙進入 青銅器時代 。長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蓋的半地穴式房屋,過著氏族生活,主要以 石器 作為工具,生產上依靠刀耕火種。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傳入,開始使用和製造青銅工具銅斧,到 西周 後期出現了銅制大鋤(一種重要的鬆土工具)、銅插(即耙,用於鬆土和起土的農具);而且還製造出了形制考究、紋飾精美的青銅容器、樂器。長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銅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藝水平,富有鮮明的越族風格; 1938年 寧鄉 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銅器中珍品; 1959年 以來寧鄉、 長沙縣 出士的十幾件銅鏡,一般重70—80公斤,最大的221.5公斤,為 中國 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商代銅鏡。
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
東周 以後,進入 春秋時代 ,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年代,春秋末期, 楚國 (荊楚)的勢力進入長沙。 戰國 初期,越國滅 吳 ,楚越對峙開始,長沙成為楚國東南邊睡的要塞。戰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廣闊地域的政治軍事中心,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對長沙的進入,加上經過數百年的戰爭,古越人消失了,長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
楚人的南侵,帶來了中原和江漢地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使長沙地區進入了 鐵器時代 ,長沙結束了商周以來延續了1000多年的原始狀態,直接進入封建社會。
楚國至楚懷王時國勢日弱,諸侯各國特別是 秦國 對楚國多次發起戰爭,前222年,秦國大將 王翦 帥軍南下,打敗楚軍在江南的余部,楚國以長沙為政治軍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國所征服,楚國滅亡。長沙(湖南)作為楚地和楚國軍事重鎮的時間長達800多年。
秦漢時期
秦代的長沙郡
秦國 滅掉 楚國 ,在原楚 江南 之地設立「 長沙郡 」,之後就是 秦王朝 的誕生,長沙為 秦代36郡 之一,從秦代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一的政治版圖,並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 行政區域 載入史冊。秦代 長沙郡 涵蓋今湖南大部分、 湖北 以南、 江西 西北和 廣東 的連縣、 廣西 的全州等地, 面積 幾乎相當於今湖南全省,湘縣為治所。
西漢時期長沙國與長沙王
--------------------------------------------------------------------------------
2 長沙歷史
秦朝 滅亡, 漢王朝 建立。 劉邦 稱帝之後,公元 前202年 封 西漢王朝 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朝的長沙郡建長沙國,將湘縣改名臨湘縣,臨湘縣駐所作為國都,也標志著 湖南 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 諸侯 國,長沙成為王國都城。長沙王是長沙國的最高統治者(最高官員),其王位世襲,但自 東漢 漢朝對諸侯王國改變體制之後即公元前144年,實際成為有名無實的番王了。長沙國從公元 前202年 始封至公元 7年 廢除,存在200多年,長沙國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
吳氏長沙國
古長沙城作為漢王番都,臨湘古城位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古書《 水經注 》記載,臨湘城(即古長沙城,史稱臨湘故城)系吳芮始封長沙王建築。公元前157年,吳氏長沙國廢除。
吳氏長沙國時期,為古代長沙歷史上輝煌時期,政治上始終不渝維護國家統一,是西漢王朝的忠實諸侯王國。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臧荼、韓信、英布等七個諸侯王全部消滅,唯獨吳氏長沙國自始自終效忠朝廷,就是淮陰王英布(即長沙王吳芮之女婿)反叛,長沙王吳臣(吳芮之子)還大義滅親。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共傳5代,歷時46年。王國的官吏制度與西漢朝廷相同,設有丞相(漢高祖初曾稱柱國),由朝廷直接委任,名為輔佐諸王,實際上是派來掌握本國實權以控制地方的。
劉氏長沙國
前158年 文帝 之子文帝繼位,重置長沙國,史稱「劉氏長沙國」,公元前155年,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劉發之長沙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削諸侯王國勢力的時候,至此,疆域廣闊的長沙國分離出南部另立桂陽郡和零陵郡。自前155年封地,到 前145年 ,隨著朝廷對諸侯番國管理體制的改變,這時的長沙國瞎地大為縮小,已析出桂陽郡和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集、益陽、連道、湘南、安城、丞陽、茶陵、攸、昭陵等13縣;長沙國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實際權力,不得干預自己所轄諸侯國的政務,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改制以前稱為「臣相」),下至縣令全部由朝廷任免。
「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隨西漢王朝滅亡而拆除。公元 8年 , 王莽 篡位自立為帝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
東漢長沙王、長沙國與臨湘侯
王莽政權很快就被西漢末農民大起義所淹沒。公元25年,原 西漢 皇室宗族、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 劉秀 (即光武帝)擁兵稱帝,又建立起一個漢朝,因以 洛陽 為都,史稱 東漢 。由於全國各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隊伍和各色武裝割據,劉秀又展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公元 26年 (建武二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 洞庭以南 的局勢。到 29年 ,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 湖南 全境正式歸於東漢,長沙的歸漢,對劉秀統一天下的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劉秀於 40年 (建武十六年)統一 中國 。長沙已早在 37年 ,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
三國至隋唐五代時期
湘州改制為湖南和長沙建制史上的標志。由於長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長沙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的中心,其地位與作用更加鞏固。三國的長沙郡,行政范圍基本局限於湘江以東地帶,隋朝的長沙郡跨越湘江至整個湘中地區,從而基本上奠定了從此直到清代長沙建置的規模。隋朝的統一,湖南重歸統一的中央政權之下,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往來與聯系不斷加強,獲得了一個廣闊和相對安定的空間。
東吳長沙郡
三國 時期, 219年 孫權 奪取長沙至 279年 西晉 滅 吳 ,長沙屬於孫吳之地。孫權稱帝後湖南政區發生變化,今湖南的大部大致屬當時的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臨賀、天門、衡陽、湘東、昭陵10郡,隸屬 荊州 。
--------------------------------------------------------------------------------
3 長沙歷史
257年 ,長沙東部為衡東郡(治所翻縣,今 衡陽市 ),西部為衡陽郡(治所湘鄉縣今湘鄉縣西),益陽縣南部之地析出新陽縣(今 寧鄉縣 ),治所在溈水上游(今寧鄉縣橫市鎮一帶),屬於衡陽郡。
265年 ,長沙郡的安成縣(今屬 江西省 )和豫章、廬陵兩郡幾縣設立安成郡,長沙郡瞎地進一步縮小,共轄臨湘、測陽、恢、醒陵、羅、 吳昌(漢昌改)、建寧、下集、蒲沂等9縣,包括今長沙、岳陽、株洲 3市地以及今屬 湖北 的通城、崇陽、蒲沂3縣(市)地。
三國時期的長沙郡,上有州(荊州),下有 縣 、 鄉 、里,為孫吳時代的行政體制。除行政長官外,長沙郡屬諸曹的設置(官名)已經頗為全備,有掌「選署功勞」的功曹、管賦稅的田戶曹、管造船的船曹;有負責由貯租米、布帛的倉吏,收貯租錢的庫吏。縣以下的鄉也設有屬吏,簡胺中就出現了「東鄉勸農摻」、「南鄉勸農撮」的名稱。此外,還有「司馬」、「關丞」、「倉田曹」、「錄事」等。(資料來源:依據「長沙走馬樓」出土的簡牘整理)。
西晉·南朝之湘州
西晉 統一中國後沿襲漢代分封制。 280年 (太康十年),晉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馬乂為長沙王,以郡為國。西晉初期,長沙郡仍隸屬荊州,以臨湘為治所, 西晉至南朝的300年中,地方行政仍實行州、郡、縣三級制。
長沙郡下轄臨湘、瀏陽、巴陵(280年分羅縣置,今 岳陽 、臨湘地)、羅、吳昌、醴陵、建寧、攸、下雋、蒲沂等10縣。280年,新陽縣改名新康縣,縣治遷到今寧鄉縣治以西10里的冷水鋪及萬壽山一帶。 299年 ,晉惠帝分巴陵、下雋、蒲沂等縣設立建昌郡,長沙郡轄地又一度減少。
湘州的建立 :西晉後期,由於北方勢力侵擾,西晉統治重心南移,荊湘地區更為重要。 307年 (永嘉元年),晉懷帝司馬熾從荊州分出長沙、建昌、湘東、衡陽、邵陵、營陽、桂陽、零陵等8郡另立湘州,以臨湘(今長沙)為治所。湘州的設立,是古代湖南政治軍事上的一件大事。
隋朝的改制
577年 ,北周滅北齊,重新統一了北方。 581年 ,北周外戚楊堅廢周稱帝,建立 隋朝 。 589年 (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正月),隋軍渡過長江,攻克建康,陳朝滅亡。從此自西晉滅亡以來長達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結束。
隋統一中國,對南朝的政治體制實行改革。地方行政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二級制,廢除郡一級。隋文帝時,以長沙有昭潭,改湘州為潭州,設立潭州總管府。
長沙郡廢除,所轄的臨湘縣改為長沙縣,並廢瀏陽、醴陵2縣並入;
建寧縣亦被廢除,並入衡州(原湘東郡)的湘潭縣。
隋煬帝時,進一步改制,廢諸州總管府,裁並州縣,改州為郡。潭州又改為長沙郡,轄長沙、衡山、益陽、邵陽4縣,以長沙縣為郡治。
長沙縣轄地包括今 長沙 、 望城 、 瀏陽 、醴陵4縣(市)地。區域大小大致與現今長沙市轄區相當。
衡山縣為原衡陽郡所轄,後湘鄉、湘西2縣並入,包括今 湘潭市 城區及 湘潭 、衡山、湘鄉、雙峰、漣源、 寧鄉 等縣(市)地。
益陽縣亦為原衡陽郡轄,後廢新康縣並入,包括今 益陽市 城區及 桃江 、新化、 安化 、 寧鄉 、漣源等縣市地。
邵陽縣為原邵陵郡所轄,後廢扶夷、都梁2縣並人,包括今 邵陽市 及邵陽、邵東、新邵、新化、武岡、洞口、隆回、新寧、城步、漣源等縣市地。
盛世潭州
李靖 平定蕭梁, 621年 長沙歸於 唐朝 。唐王朝地方行政仍沿襲 隋朝 州(郡)、縣兩級制。636年(貞觀十年),唐全國為10道,潭州屬江南道。733年(開元二十一年),唐增為15道,潭州屬江南西道。
唐朝初期,行政區劃調整,將邵陽縣劃出,另立南梁(州),從長沙、益陽、衡山3縣分別劃置醴陵、新康(624年又歸入益陽)、湘鄉3縣,南梁共轄6縣。
潭州的縣級區劃也進行了調整
708年 (唐中宗景龍二年),分長沙縣復置瀏陽縣,並將縣治從居仁鎮(令官渡鎮)遷至今瀏陽市所在地。
749年(唐玄宗天寶八年),衡山縣改名湘潭縣。潭州仍轄6縣,即長沙、瀏陽、醴陵、益陽、湘鄉、湘潭,直至唐末。
--------------------------------------------------------------------------------
4 長沙歷史
621年湖湘初定,唐王朝在長沙設立潭州總管府,624年總管府改為都督府,管轄潭、衡、永、郴、連、南梁、南營、南雲8州軍事(624年為7州,南雲不在內)。潭州都督府是唐代前期湖南地區的最高軍事機關,行政長官為都督,但往往兼任潭州刺史,實行軍政合一體制。長沙唐中央政府湖南軍事機構所在地,唐前期軍事上實行兵農合一的府兵制,全國各沖要之地設置軍府,又稱折沖府,直屬中央。唐玄宗時改革軍事,潭州設有橋口(今望城縣喬口鎮)和祿口(今株洲)、花石(在湘潭)守防。
唐代以前的長沙社會發展整體落後於中原地區,經過三國、兩晉和南朝長達400年的經營開發,到唐前期,由於社會安定和歷任州(郡)縣官的治理,趕上了中原地區的發展,此時的長沙人丁昌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771年(大歷六年)上任潭州刺史的張謂曾撰寫了一篇《長沙土風碑銘》,唐代宗大歷年間,詩人 杜甫 游長沙,曾寫下了不少詩章,其《清明》一詩中有:「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幹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眉 爭道朱蹄驕齒膝」,也正是盛世長沙一日的寫照。
湖南道治所
唐王朝 到 唐玄宗 時繁榮達頂峰,之後開始衰落,至「安史之亂」進入了它的中期,唐中期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 764年 (唐代宗廣德二年),衡州設置湖南都團練守捉觀察處置使,簡稱湖南觀察使,轄衡、潭、邵、永、道5州; 768年 (大歷三年),轄區也有所擴大,增加了郴、連2州,長沙成為湖南道的治所。至此長沙等地從原江南西道分離出來,單獨成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即湖南道,「湖南」一詞開始作為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在歷史上出現。
湖南觀察使設立及遷治長沙,為朝廷穩定湖南局勢採取重要措施,然而卻引起了湖湘武將們的不滿。安史之亂後,地方兵將大多驕橫跋屋,不服駕馭,「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並」 當時駐防長沙等地的正是這樣一批驕兵悍將。至安史之亂之後,江南一帶分裂割據漸漲,湖南一帶斗爭表現為湖南觀察使與悍將驕兵的激烈沖突,而長沙正處於這一沖突的中心地帶。 770年 (大歷五年),湖南道遷治長沙僅僅2年之久,湖南兵馬使臧即帶領一班驕兵起而造亂,肆虐長沙,殺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觀察使崔灌,演出了一場「兵變」惡劇。發生於770—780年的長沙減價兵變和邵州王國良事件,即表明分裂割據勢力已經在湖南興起。
楚國王都
五代十國 時期,此時的湖湘地區出現了一個由 馬殷 建立的 楚國 ,原唐朝湖南道治所的長沙即為其都城,至此長沙進入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馬)楚國時代。馬楚政權時期,馬殷政治上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內靖亂軍、外御強藩等政策,使人民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經濟上,採取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發展茶業、提倡紡織、通商中原等措施,長沙以及湖南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這期間楚國與北方各個政權的貿易以茶葉為主,湖南的茶葉從此全國聞名。 參見: 五代十國·楚國
軍閥割據
951年 ,南唐大將邊鎬滅 楚 , 湖南 重新回到軍閥割據 南唐即以邊鎬為武安軍節度使,駐節潭州; 952年 10月,劉言乘潭州民情怨憤之機,派王逵、周行逢家兵攻打潭州;南唐在長沙的統治僅一年,即煙消雲散。
劉言占據湖南後,湖南的政治、軍事重心一度從長沙移至今天的常德市; 953年 劉言被周行逢與王逵合謀囚殺。
周行逢為武清軍節度使,權知潭州軍府事,駐長沙;周行逢主政湖南之後力「矯前人之弊」,以嚴刑峻法處置悍將,整肅貪官,從此,沅湘間的戰亂一度停息下來; 962年 10月(建隆三年九月),周行逢去世。 962年l 1月,張文表獲知周去世消息起兵叛亂 隨即以去朗州吊喪為名率兵直赴潭州,鎮守潭州的廖簡被殺於酒宴席上,佔領了潭州。963年 宋朝 佔領長沙。
宋代湖南路治所
963年宋軍佔領潭州,宋太祖規定潭、朗兩州「直隸京師,長吏得自行奏事。」原武安軍、武平軍的建置廢除,朗州作為湖南軍事政治中心,「在潭州之上」的地位也隨之消失了。宋朝統一中國之後,為防止藩鎮割據,規定州、郡長官必須由文臣擔任,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改以前「太守、刺史和縣令、縣長」的稱謂為「知×州(縣)事」,簡稱知州(縣)。
--------------------------------------------------------------------------------
5 長沙歷史
997年 (至道三年),宋真宗正式改道為路,全國為15路。原湖南道改為荊湖南路,潭州為治所。真宗( 998年 —— 1022年 )時,荊湖南路的轉運使司、提點刑獄使司和安撫使司相繼設立,三大衙門都設於潭州城內,其安撫使並由潭州知州兼任,長沙又成為湖南9州、軍、監的政治軍事中心。
宋代潭州區劃的調整
宋代 是長沙歷史發展的十分重要的時期。在這300多年中,長沙作為湖南政治軍事中心的地位更為鞏固,長沙行政區劃的格局基本定形,後來長沙地區在 元 、 明 、 清 三代長達600多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宋朝初期和中期,潭州行政區劃也經歷多次調整。
965年 (乾德三年),廢除馬楚政權末期設立的龍喜縣將 長沙縣 東的常豐場升為縣(973年又並入長沙縣);原屬岳州的湘陰縣劃屬潭州。
977年 (太平興國二年),分長沙6鄉置 寧鄉縣 ,以原唐代新康縣玉潭鎮(即今寧鄉縣城)為治所。
993年 (淳化四年),原屬衡州的衡山縣劃予潭州。
1073年 (熙寧六年),大臣章享巡察湖南開梅山,分湘鄉、邵陽、益陽、寧鄉4縣地設 安化縣 。
1098年 (元符元年),分長沙縣5鄉、 湘潭縣 2鄉置善化縣,縣治即附於潭州城內。至宋末,潭州共轄長沙、善化、寧鄉、 瀏陽 、 湘陰 、益陽、湘潭、澧陵、湘鄉、安化、佼、衡山等12縣,是荊湖南路各州中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一州。
宋代長沙發生的重大事件
兩宋之交時長沙一度為天下注目、太快人心之處。l126年8月, 北宋 奸臣「六賊」之首蔡京流放 廣東 ,行至潭州而死。次年, 南宋 朝廷懲處叛國之臣,偽「楚皇帝」張邦昌被貶至潭州「安置」,後於l1月下詔賜死。
宋代政局相對穩定,由於統治者實行與民休息政策和一些賢臣清吏的治理,長沙 經濟 的發展趕上和超過了中原地區。 文化 上,長沙 嶽麓書院 的創立,胡安國、胡宏父子和 朱熹 、張拭在長沙講學興教,長沙成為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長沙城市的規模擴大,其城垣直至清末也沒有超過,城內已打破坊市界限,商業繁榮,人口稠密,已蔚然而為「湖湘一大都會」。
南宋初,湖南民族、軍閥矛盾尖銳,動亂不已。建炎四年正月, 金 兵攻陷長沙,屠城而去;先後有馬友、杜彥、孔彥舟等幾股潰兵、土匪武裝湧入長沙,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l130年, 洞庭湖 區爆發了著名的鍾相、楊幺起義,湖南人民紛紛響應,潭州的寧鄉、益陽、湘陰、安化等縣也成為義軍佔領區。短短2年,長沙城垣殘破,十室九空,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向子甄乃率所屬移駐攸縣。
1131年 2月(紹興元年正月),南宋王朝曾改荊湖南、北路為荊湖東、西路,分別以鄂州、鼎州(今常德市)為治所,潭州屬東路。1131年,又恢復舊制,仍以潭州為南路治所。南宋初,潭州為沿江6大帥府之一,有宰相李綱、張浚,大將韓世忠、王理、岳飛等先後來到長沙。
l132年,李綱任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次年10月,宋朝廷以禁軍疲沓不堪戰事,劃分諸統兵大將轄區,潭州先為王理轄區,後因其作戰無能,又代之以名將 岳飛 ,長沙又成了聲震中外的岳家軍的駐防地。在鎮壓楊么起義的戰爭中,李綱、張浚、岳飛先後以統帥身份坐鎮長沙,指揮潭、鼎、岳、辰、澧等州和湖北的各路軍隊,先後招降黃佐、周倫、楊欽等義軍將領,瓦解義軍20餘萬人,避免了一場血腥屠殺。
南宋中後期,長沙時局相對穩定,有重臣名將劉鎬、張孝祥、辛棄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 文天祥 、李芾等任職長沙,支撐南宋王朝湖南大局。辛棄疾創飛虎軍,張孝祥、真德秀為政廉潔,文天祥治獄清平,都為長沙留下了一段佳話。而向士壁、張唐(張浚之曾孫)、李芾潭州抗擊 元 軍,悲壯激烈,為宋代長沙添上了英雄的色彩。
-----------------
Ⅲ 長沙靠什麼發展的
作為中部六省之一的湖南省省會,長沙正在憑借工業的快速發展來打造其崛起的態勢。湖南是傳統的農業大省,經濟水平相對落後。長沙經濟基礎薄弱是個不爭的事實。過去有經濟專家預測,長沙的經濟騰飛絕不是三五十年就能完成的。目前,就全國的情況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已較發達,西部在大開發戰略下積極建設,中部地區除了具有承東啟西的地理優勢外,似乎處於政策的「真空」地帶。那麼,長沙靠什麼崛起在中國中部?發展工業應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長沙一名,始見於公元前11世紀,因湘江河岸多沙灘而得名,是一座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楚漢名城」,自秦漢以來就是湖湘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長沙市既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長江開發帶中洞庭湖地帶開放開發的依託中心。全市現轄長沙、望城、瀏陽、寧鄉4縣(市),芙蓉、天心、嶽麓、開福、雨花5區,規劃到2020年城市達到350萬人口,城區面積達350至400平方公里。長沙市著名旅遊景點有橘子洲、麓山寺、馬王堆漢墓、船山學社舊址、白沙井、嶽麓山、長沙世界之窗等。
集江、水、洲、城於一體,湘江穿城而過的星城長沙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更加迷人。「繁榮、開放、文明、秀美的現代化大都市」,「中部地區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這是長沙的城市化定位和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
自在地穿行於這個擁有青山綠水、四處都是忙碌著的腳手架的城市中時,你會有一種感覺:長沙正涌動著一種源於希望的建設激情。長沙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經歷一次突破,突破自己對自己的束縛,來一次全新的起跳,超越那個歷史上的長沙。西南雲氣來衡岳,日夜江聲下洞庭。嶽麓西屏,鬱郁蔥蔥;湘江北去,浩浩盪盪;山水洲城,集於一體,剛柔相濟,物華天寶。。這是怎樣的一種山水寫意!
繁榮的經濟強市、開放的窗口城市、文明的現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這是長沙城市化的戰略目標。據此,長沙人把自己的城市定位為「繁榮、開放、文明、秀美的現代化大都市」和「中部地區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這也是長沙人一直孜孜以求的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或許因為「不東不西」的尷尬,長沙對於中部「窪地效應」的理解似乎格外深刻,同樣格外期盼著快速崛起。在共和國的前幾個五年計劃里,長沙沒有什麼可供圈點的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一般。在GDP比較接近的幾個城市如昆明、西安、長春、鄭州中,長沙的工業對GDP的貢獻率一度最低。正因為如此,長沙抓機遇求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快工業發展,以工業的發展帶動GDP的快速增長。
第三產業是長沙的強項,一方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一方面依靠工業,這是長沙尋求崛起的抉擇。機遇擺在長沙面前,發展的思路和步驟越來越清晰。長沙的軟體產業日前進入了全國前列,網路信息建設迅猛發展;長沙將建成全國綜合交通網路主通道「七縱六橫」骨架中的交通樞紐之一,以長沙為中心、半徑100公里范圍內的路程實現「1小時都市圈」目標;長沙商貿的目標是中西部地區的區域性商品流通中心,長沙正朝這一目標建造商品市場體系、要素市場體系、服務市場體系等;長沙正努力創造良好的城市景觀形象,促進旅遊服務業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郵電通訊和信息產業,開拓融資市場、技術信息市場和相應的服務體系;文化底蘊深厚的長沙如今成為中部乃至全國的影視產業、出版業重要基地,影視、新聞、出版、會展等文化產業大大提高了長沙知名度,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讓長沙已經成為投資和創業的熱土。與經濟發展同步的是社會事業的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影視、新聞出版都呈現出勃勃生機,文藝湘軍、電視湘軍、出版湘軍、體育湘軍的大本營都在長沙。一子活,全盤皆活。像宿命一樣,長沙又一次面臨站在中國發展的戰略前沿的機會。這一次長沙選擇了發展經濟的方式來圓夢。這是一個希望,一個新長沙誕生的希望,一個立馬湘江崛起中部的希望!!!
Ⅳ 長沙的歷史變遷
長沙
中國湖南省省會,城市面積53平方公里,人口萬(2003),其中市區人口107萬,位於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京廣鐵路線上。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長沙是一座有2000餘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是楚國雄踞南方的戰略要地之一。漢朝的劉邦立國之後,於公元前206年改臨江為長沙,並設立漢朝的屬國----長沙國,自此之後,長沙開始築建城牆,並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15—20萬年前,長沙地區開始有人類活動。約7000年前,長沙開始形成村落。約24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長沙開始建城。一直到今天,城址一直未變,2000多年前的道路甚至與今天所在位置的街巷依然重合,故此長沙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時間在同一地址建城的城市之一。不同的歷史時期,長沙曾有「臨湘」、「潭州」古稱;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長沙,其經濟和文化為其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時期。
「長沙」之名有據可查的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關於貢品「長沙鱉」之說,距今3000多年。商周時期的寧鄉炭河裡遺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銅器反映了當時的長沙地區與中原有一定的聯系。長沙約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始建城,屬楚國。「長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時設置黔中郡,長沙為其轄域。秦始皇統一中國,長沙郡為秦36郡之一,這是長沙以中國行政區劃名稱載入史冊的開始。兩漢時期,長沙為長沙國的都城。東漢初期廢「長沙國」改立長沙郡。
三國和西晉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屬古荊州。西晉後期和南北朝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湘州州治。
隋前期撤郡,長沙為潭州總管府;後期改州為郡,長沙又為長沙郡郡治。唐朝時設潭州治所,曾屬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時期的長沙窯,曾興盛一時,成為釉下彩的發源地。五代十國時期長沙為楚國國都,這也是唯一以長沙為都城建立的國家。
宋時長沙為潭州治所。北宋設嶽麓書院,將長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時期。元朝1274年時改為潭州路,湖廣行省治所。1281年仍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隸屬湖廣行省;文宗天歷二年因「天子臨幸」而改名天臨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為長沙府治所,隸屬湖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長沙同為長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時長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稱,為中國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天心閣,當時太平天國軍攻打長沙的地方清朝末年,曾國藩成為「湖南第一人」,長沙府涌現出在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國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滅太平天國,發動洋務運動,收復新疆等,對晚清的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長沙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戊戌變法的陳寶箴、譚嗣同,在長沙興辦時務學堂。之後自立軍起義、華興會、公祭陳天華和姚宏業、瀏萍醴起義、搶米風潮,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活動。黃興在清朝末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動,為中華民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
民國二十二年長沙縣、市分治,設「長沙市」,為湖南直轄市,長沙一直作為湖南省會至今。
長沙在民國時依然是中國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1911年10月22日,焦達峰、陳作新為首的起義新軍光復長沙。1915年,曾就讀於時務學堂的蔡鍔發動了護國運動。1919年,長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儉學,長沙也是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地之一。毛澤東、何叔衡、任弼時、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1927年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並試圖攻打長沙;失敗後他轉向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方針。
燒毀全城的文夕大火1937年長沙發展到鼎盛時期,經濟物業繁榮,初期成為抗戰的大後方。1938年的文夕大火成為最為悲慘的時期,各種歷史文化遺跡幾乎損失殆盡。1939年到1944年,長沙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中、日以長沙為中心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戰役的勝利。
1949年8月5日,長沙正式建立共產黨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長沙開始重建與發展。長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毛澤東早期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被認為是革命聖地。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代,長沙經濟開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1990年代後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成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Ⅳ 長沙的歷史沿革
15—20萬年前,長沙地區開始有人類活動。約7000年前,長沙開始形成村落。約24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於長沙建城。一直到今天,城址一直未變,古代的部分道路甚至與今天所在位置的街巷依然重合。
不同的歷史時期,長沙曾有「臨湘」、「潭州」古稱;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長沙,其經濟和文化為其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時期。「長沙」之名有據可查的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關於貢品「長沙鱉」之說,距今3000多年。商周時期的寧鄉縣炭河裡遺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銅器反映了當時的長沙地區與中原有一定的聯系。長沙約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始建城,屬楚國。「長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時設置黔中郡,長沙為其轄域。秦始皇統一中國,長沙郡為秦36郡之一,這是長沙以中國行政區劃名稱載入史冊的開始。兩漢時期,長沙為長沙國的都城。東漢初期廢「長沙國」改立為「長沙郡」。
三國和西晉時期,長沙為郡治,屬古荊州。西晉後期和南北朝時期,長沙為郡治和湘州制所。
隋前期撤郡,長沙為潭州總管府;後期改州為郡,長沙又為長沙郡郡治。唐朝時設潭州治所,曾屬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時期的長沙窯,曾興盛一時,成為釉下彩的發源地。五代十國時期長沙為楚國國都,這也是唯一以長沙為都城建立的國家。
宋時長沙為潭州治所。北宋設嶽麓書院,將長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時期。元朝1274年時改為潭州路,湖廣行省治所。1281年仍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隸屬湖廣行省;元文宗天歷二年因「天子臨幸」而改名天臨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為長沙府治所,隸屬湖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長沙同為長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時長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稱,為中國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清朝末年,曾國藩成為「湖南第一人」,當時的長沙府涌現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國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滅太平天國,發動洋務運動,收復新疆等,對晚清的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長沙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戊戌變法的陳寶箴、譚嗣同,在長沙興辦時務學堂。之後自立軍起義、華興會、公祭陳天華和姚宏業、瀏萍醴起義、搶米風潮,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活動。黃興在清朝末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動,為中華民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
1911年10月22日,焦達峰、陳作新為首的起義新軍光復長沙。1915年,曾就讀於時務學堂的蔡鍔發動了護國運動。
1919年,長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儉學,長沙也是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地之一。毛澤東、何叔衡、任弼時、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
1927年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並試圖攻打長沙;失敗後他轉向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方針。
1933年長沙縣、市分治,設長沙市,為湖南省轄市,長沙一直作為湖南省會至今。
1938年11月13日,發生文夕大火,長沙城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文化積累、地面文物毀滅到幾近於零。
1941年到1943年,長沙淪為戰場,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九戰區指揮部所在地。日軍曾經為了長沙不惜代價發動3次長沙會戰及長衡會戰,由此可見長沙的重要性。
1949年8月5日,長沙正式建立共產黨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長沙開始重建與發展。長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毛澤東早期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被認為是革命聖地。
1949年8月至1958年,只轄市、郊,沒有轄縣;
1959年以後為管縣時期,有轄縣;
1949年8月,長沙市轄8區:城東區、城南區、城西區、城北區、文藝區、金盆區、嶽麓區、會春區,下轄82保、1838甲。
1950年8月,廢除保甲制度。
1955年10月,東、南、西、北4區建306個居委會、2909個居民組,區名去掉「城」。
1957年內4區轄26街道(東區6、南區5、西區8、北區7),275居委會,2766居民組;郊區轄7鄉1鎮,44村。
1958年9月,農村撤消鄉鎮,建立人民公社,郊區建萬年紅、東風、嶽麓3個公社,18個大隊;城區轄4區、25街道、233居委會、2731居民組。
1958年12月,長沙縣、望城縣劃歸長沙市管轄。
1959年2月,撤消郊區。3月,長、望兩縣合並稱長沙縣,屬長沙市領導。長沙市轄25街道5鎮26個公社、227居委會、2489居民組。
1977年12月,恢復望城縣建置,將長沙縣分為長沙、望城兩縣。
1978年底,長沙市轄5區2縣,16縣轄區,84公社6鎮,29街道,1132大隊,308居委會。
1983年2月,瀏陽、寧鄉、湘陰劃歸長沙市管轄,湘陰縣隨即劃歸岳陽地區。
1984年2月,長沙市轄4縣1郊的人民公社先後改為同名的鄉(鎮)。
1993年1月,瀏陽撤縣改市。1995年7月轄縣(市)撤區並鄉建鎮,長沙市轄5區3縣1市,38街道67鎮53鄉,648居委會3091村。
1996年,轄區區劃調整,撤銷郊區,設立芙蓉、天心、嶽麓、開福、雨花5區。
2002年底,長沙市轄5區3縣1市,54街道79鎮39鄉,568居委會2727村。
2007年,長沙市轄5個區: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4個縣(市):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市。各區、縣(市)共轄83個鎮,比2006年增加3個,2007年共31個鄉,53個街道。各鎮、鄉和街道共轄村1258個,社區566個,與2006年相同。
2008年,望城縣坪塘、含浦、蓮花、雨敞坪四鎮劃歸嶽麓區,雷鋒鎮由望城縣委託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同年八月長沙縣榔梨鎮韶光社區居委會正式劃歸芙蓉區東岸鄉管轄。至此長沙市城區面積由573平方千米變為975平方千米。
2011年7月,望城撤縣改區,成為長沙市城區,長沙市城區由975平方千米增至1938平方千米。
2015年1月14日,長沙縣暮雲街道、南托街道劃入天心區,長沙縣跳馬鎮劃入雨花區。 至此,長沙市城區面積增加至2185千米。
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代,長沙經濟開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1990年代後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成為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Ⅵ 長沙 經濟發展調查
不要在這里等,需要你上網搜索和查找資料。以及到政府部門咨詢。
Ⅶ 改革開放三十年,長沙社會生活的變遷
長沙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通訊、交通、金融、商業、信息中心。解放前的長沙,屢遭戰火,歷經滄桑,直到1949年8月長沙和平解放,災難深重的長沙人民始獲新生。建國55年來,長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大潮,揭開了長沙這座古城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的嶄新一頁,使長沙正朝著繁榮、開放、文明、秀美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推進。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新中國成立之前,處於湘楚要地的長沙與全國一樣,幾經榮辱,幾度興衰,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掠奪和剝削,加之長期的戰爭創傷,舊中國的長沙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呈現出設施殘缺,房屋破爛,百業凋零,市場蕭條,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景況,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狀態。解放初期的1952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僅為2.87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僅89元。新中國成立55年來,長沙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在經歷了國民經濟恢復與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之後,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並逐步改善了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從此長沙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相繼出現,國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1952—1965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3%,1965—1978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5.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從最初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的基本確定,並在調整所有制結構、改革單一的計劃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實現了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成份佔主導到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重大轉變,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經濟增長不斷加快,1978—2003年全市生產總值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2.0%,人均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70元增加到2003年的15527元;在加強第一產業、提高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的基本思路下,全市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所有制結構和城鄉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逐步趨向合理,由1978年的33.3:44.2:22.5調整為2003年的8.9:42.4:48.7,形成了二、三產業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全市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今的長沙,經濟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經濟增長方式呈現多引擎拉動的發展格局,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經濟運行質量不斷優化,社會事業不斷進步,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整體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尤其是近三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發展為主題,大幹三年,通過加快「三化」進程、發展園區經濟、加大投資力度、強化十大標志性工程的龍頭作用等舉措,長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新成就,全面實現了改革開放和發展的各項預期目標。200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929.49億元,2000—2003年平均增長速度達12.9%;2004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95.79億元,同比增長14.8%,經濟增長呈現出強勁勢頭。
1、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農村經濟實力顯著提高。新中國成立前,長沙農業基礎十分薄弱,抗禦自然災害能力較低,農村經濟發展緩慢,1949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僅為1.70億元。經過50多年的建設,農村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總量大幅增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出台,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糧食種植面積呈現恢復性增長,種植業形成了糧食、蔬菜、花卉、烤煙、葯材多業並舉的發展格局;畜牧業突破以生豬為主的單一格局,呈現出多品種快速發展的態勢;養殖業名優特品種逐年增加,「公司+農戶」模式的產業化經營已成雛形;休閑、觀光農業正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2003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37.16億元,1978—2003年平均增長5.0%;2004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55.78億元,同比增長5.2%。
2、工業建設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穩步加快。新中國成立之初,長沙工業以手工業為主、技術落後,企業寥寥無幾、100人以上的工廠僅有7家,部門殘缺不全、分布極不合理,1949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僅為0.58億元。經過55年的建設,長沙工業已成為湖南的重要工業基地,形成了以輕紡、機械、電子、食品、家電為主體的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工業體系。尤其是在「興工強市」戰略指導下,全市工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高新技術工業迅速崛起,信息產業高速發展,園區建設步伐加快,標志性工程作用凸現,涌現出了LG、遠大、中聯、三一、夢潔、長煙、浦沅等一大批骨幹企業,特別是在規模以上工業的強力拉動下,自1997年來我市工業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工業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工業化進程穩步推進。2003年全市實現全社會工業總產值達803.50億元,1978—2003年平均增長13.6%,其中2000—2003年平均增長15.1%;2004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全社會工業總產值達465.01億元,同比增長23.7%。200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533.93億元,2000—2003年平均增長23.3%;2004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16.71億元,同比增長28.1%,規模以上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快速提高,已由2000年上半年的20.4%提高到目前的42.8%。
3、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長沙投資是在經濟基礎薄弱,結構畸形、公用設施落後的基礎上起步的, 195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為0.05億元,到1978年止,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也只有20.38億元,這一時期投資的重點是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改革開放以來,長沙在投資體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各投資主體的投資積極性迅速提高,投資規模迅速擴大,並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尤其是2001年以來,以重點工程建設為龍頭,以經營城市為依託,突出以路網、橋梁、市場和城市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494.97億元,1978—2003年平均增長23.2%,其中2000—2003年平均增長34.9%。1997—2003年是長沙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7年間完成全社會投資 1777億元,占建國以來全市投資總額的76.0%;其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384.5億元,占建國以來全市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比重達81.7 %。2004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270.94億元,同比增長37.1%。
4、消費品市場持續興旺,流通體系日趨完善。長沙自古以來商貿發達,商賈雲集,是全國最早的「四大米市」之一,素為江南商品集散中心。新中國成立之初,長沙商品經濟十分落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為0.9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長沙商業迅速崛起,曾以「五虎鬧長沙」而聞名於全國商界。特別是近幾年來,長沙商貿業已成為最具活力的優勢產業,商業布局日趨優化,市場輻射功能不斷增強,形成了火車站、袁家嶺、五一廣場、榮灣鎮、東塘等商業中心。隨著商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等國際商業巨頭紛紛搶灘長沙市場,家潤多、新一佳等連鎖超市迅速發展,黃興南路步行街等特色街市蓬勃興起,個體、私營等民營經濟迅猛發展,消費品市場呈現出以連鎖超市經營為特徵、以會展經濟為亮點、以國際商業巨頭進駐為潮流的三大趨勢,極大地推動了長沙消費品市場的全新發展,長沙作為區域性商貿中心城市的地位已更加凸現。2003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52.00億元,1978—2003年平均增長17.7%;2004年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3.00億元,增長16.0%。
5、交通運輸生產快速增長,郵政通信事業突飛猛進。長沙是連接華中、華南的交通樞紐,鐵路有京廣復線貫穿南北,浙贛、湘黔線連接東西;內河航運便利,湘江北入洞庭湖,湘、資、沅、澧四大水系連接一起,並與長江流域各省相連。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沙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以高速公路為代表的高等級公路快速發展,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多種運輸形式的立體交通網路。2003年全市貨物運輸量達10632萬噸,2000—2003年平均增長21.6%;2004年上半年全市貨物運輸量達5301萬噸,同比增長4.8%。2003年全市旅客運輸量達10609萬人,2000—2003年平均增長5.4%;2004年上半年全市旅客運輸量達5517.61萬人,同比增長12.8%。近年來,郵電通信設施明顯改善,長沙是全國第一個開通無線尋呼台的城市,是全國九個實現市內電訊全數字化的城市,是全國最先應用計算機技術管理市話通信網的城市,全市已建成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多媒體綜合通信等為主體的現代化通信網路,2003年全市郵電業務總量達54.67億元,2000—2003年平均增長16.0%;2004年上半年全市郵電業務總量達21.30億元,同比增長9.0%。
6、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外向型經濟迅速發展。新中國成立後,長沙對外貿易不斷恢復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長沙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國際交往日益擴大,已成為長江經濟帶的一個重要開放城市。自1994年外貿進出口業務下放地方以來,長沙進出口總額逐年上升,1998年在東南亞金融風波的巨大沖擊下,市外貿歸口管理企業實行全行業扭虧為盈,。特別是近幾年來,長沙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總體趨好,出口主體向多級化發展,形成了集體及私營企業、三資企業、國有企業三足鼎立之勢;出口市場向多元化發展,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出口份額逐年攀升,出口國家和地區由1998年的71個擴大到2003年的149個,出口產品結構日趨優化。200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0.44億美元,1997—2003年平均增長8.3%,2004年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1.92億美元,同比增長26.3%。隨著長沙在國際上知名度的提高,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全市利用外資項目122個,比1997年增加40個;實際利用外資達5.02億美元,1978—2003年平均增長9.5%。2004年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達2.91億美元,同比增長76.8%。
隨著長沙經濟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長沙依託其各方優勢,不僅在全省的引領地位日益顯現,而且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1993年國家統計局首屆綜合評估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長沙名列第20位;1996年對全國500多個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評估,長沙列居第19位,進入全國綜合實力一類城市;2001年據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年我國地級城市綜合實力比較研究》課題調研報告顯示,長沙在全國265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實力排位中位居第12位,比1996年的排位提前7位。2003年長沙經濟總量在全國35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中位居第21位,比2002年提升1位,排位在1999年超過昆明之後又於2003年超過了西安,躍進步伐令人矚目。
55載滄桑巨變,26年輝煌騰飛。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長沙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成就,長沙的輝煌正是共和國前進、中華民族振興的真實寫照,長沙與祖國同喜!
Ⅷ 從建國以來的長沙古城的各方面發展歷史
經濟
長沙在改革開放初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逐漸落後於沿海城市。經過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迅速發展,GDP總量由1998年的542.85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1108.85億元,約佔全省的五分之一;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18296元;農業生產總值172.07億元,工業總產值1006.06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9.06元,在中西部城市中最高。根據第一次經濟普查調整後的計算方式,2005年長沙GDP達到1519.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3.43億元,首次超過鄭州列中部第二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434元,同比增長12.8%。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1.44億元,同比增長31.93%。
第二產業
位於河西麓谷的中聯重科長沙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星沙)和長沙高新產業開發區(位於河西的麓谷)。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長沙縣境內的星沙鎮,其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指數在中西部16個國家開發區中位居第二,近三年的GDP以33.2%的速度遞增。2005年底,入駐長沙的21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韓國LG、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中糧集團、伊萊克斯、法國達能、法國道達爾、荷蘭飛利浦、日本三菱、德國博世、日商岩井、日本三井物產、易初蓮花,共13家入駐星沙。
長沙卷煙廠為中國最大的煙草生產商之一,2004年度納稅545514萬元,列全國所有納稅企業的第13位[1]。日本三菱、德國博世、長豐獵豹、北汽福田等汽車企業,使長沙成為中國南方一個新的汽車生產基地。伊萊克斯、LG飛利浦曙光、日立電器、遠大集團等的大額投資,也使長沙電子製造業開始有所起色。目前長沙的第二產業比重略低於第三產業,發展速度超過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
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長沙是中西部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高收入帶動了消費。從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到五一廣場一帶,為長沙的商業核心區域。長沙的「洗腳城」(足浴按摩店)數量和密度在大中城市遙遙領先,有人戲稱長沙為「腳都」。餐飲業也呈現爆滿態勢,無論是街頭小吃還是酒店排擋,都擁有大批的客源。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和普爾斯馬特四大國際連鎖超市先後在長沙擁有一家和多家分店,知名的國內或省內連鎖超市有新一佳、步步高、家潤多等也紛紛參與競爭,蘇寧和國美等電器專營超市均設有多家分店。目前香格里拉和喜來登都將在長沙新開酒店。傳媒業也全國聞名,以湖南衛視、金鷹節和體壇周報為代表。
中國本土動漫在長沙發展很快,這也讓政府決心打造動漫之都。國家廣電總局首批批准建立的九家動畫產業基地中,長沙獨占兩家。長沙也擁有國家科技部批準的四個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之一(另三地為北京,上海和成都),並且此基地是唯一以卡通動畫為特色的國家基地。2005年11月曾舉辦了長沙卡通藝術節。
經濟合作
長沙是湖南省「一點一線」建設的核心城市,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核心城市,主城區與株洲、湘潭相距均不足20公里。長沙正在加速創建「一小時經濟圈」,同時長沙也加入了武漢經濟協作區,與各個中部城市進行經濟合作。湖南也加入了廣東的「泛珠三角」,接受廣東的經濟輻射。參見: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武漢經濟協作區
Ⅸ 中國近代史 長沙
長沙近代史:
民國元年4月,並縣歸府,長沙、善化二縣合並為長沙府直轄地。民國二年9月,改定舊長沙府附廓首縣裁府改縣,長沙府直轄地改為長沙縣。民國三年6月2日,湖南劃為四道,長沙縣屬湘江道。1914年廢都甲設鄉鎮,長沙縣轄7鄉11鎮。
民國九年,長沙設市政廳,年底設市政公所。省會警察廳設東、南、西、北、外東、外南、外北、商埠8個警察署。當年廢除道,縣直屬省。民國十九年7月27日,中國工農紅軍攻入長沙,成立長沙市蘇維埃政府。
年底長沙城分設東、南、西、北、外東特、商埠6個區,下轄158街團,街團下轄甲、牌、聯,5家為1聯,2聯為1牌,10牌為1甲。民國二十年5月,裁商埠入西區。民國二十二年5月,裁商埠入西區。
8月11日,市縣分治,析長沙縣城區設長沙市,國民政府行政院同意長沙設市,是第14個設為行政區劃的市,也是第7個設市的省會,面積48.5平方公里。11月3日,廢除街團制。民國二十三年4月29日,劃長沙市為4個區。
按東南西北順序命名為一、二、三、四區,每區分4坊,每坊設2至4保,共58保,40到60戶為一甲。民國二十七年,上屬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8月11日,改區坊保甲4級制為鎮保甲三級制,原4區為8鎮,市郊為4鄉。「文夕大火」後縮編為城南、城北兩鎮及兩鄉。
民國二十八年,8鎮4鄉改為4鎮4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設城東、城南、城西、城北、文藝、金盆、嶽麓、會春8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有83保1843甲。
1949年8月,長沙和平解放,轄8區82保1838甲。長沙為湖南省省會。1950年3月30日,設郊區辦事處領導外四區。1953年1月,設水上區。1955年,內四區建306居委會2909居民組。1956年5月,撤銷市郊外四區,轄鄉並為7鄉1鎮。
同年撤水上區。1957年,內四區轄26街道275居委會2766居民組;郊區轄7個鄉、鎮。1958年9月,農村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郊區建立萬年紅、東風、嶽麓公社。城區轄4區25街道233居委會2731居民組。
12月24日,湖南省調整縣市行政區劃,原屬湘潭專區的長沙、望城二縣劃歸長沙市管轄。1983年2月8日,長沙市增轄瀏陽、寧鄉、湘陰。當年著手改變政社合一建制。2015年4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成為全國第12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面積490平方公里。
2017年11月1日,長沙從全球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路,成為亞洲首個、中國首座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稱號的城市。
(9)關於長沙歷史時期的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2017年,長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48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25241元,增長8.4%;人均經營凈收入6782元,增長5.5%。
人均轉移凈收入8343元,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645元,增長8.9%。在城鎮居民消費分類中,食品煙酒人均消費8549元,增長7.7%。
衣著人均消費2173元,增長0.4%;居住人均消費6947元,增長8.9%;生活用品及服務人均消費2810元,增長10.6%。
交通通信人均消費4813元,增長7.0%;教育文化娛樂人均消費6378元,增長11.1%。醫療保健人均消費2266元,增長14.2%。
其他用品和服務人均消費708元,增長22.6%。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55.1輛。計算機91.4台,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84.9台。城鎮居民人均自有現住房建築面積45.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