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揚中發展歷史

揚中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4 11:01:32

❶ 揚中人是從哪裡遷移來的,我們揚中的歷史就2 3百年,我們的祖先是哪裡遷移過來的,謝謝

哈哈 在這里也能看見你
揚中人是周邊地區遷徙過來的,所以語言很有特色,南北方言都囊括了。。

❷ 揚中長江大橋的建橋史

1994年,揚中建成第一座跨江大橋,即揚中一橋,接連鎮江市區。揚中一橋的建成,改寫回了答孤島歷史,改寫了揚中主要以船為交通工具的時代;2004年,揚中建成揚中二橋,從西來橋方向連接常州;於2013年10月8日開工建設的揚中三橋,將實現揚中與鎮江半小時通達;於2012年9月28日實現貫通的泰州大橋和的揚中大橋,改寫了揚中「無高速歷史」,並進一步加強揚中與蘇中城市的往來,密切與長三角的經濟對接。揚中五橋格局的形成,改寫了揚中無橋、無高速的歷史,形成了揚中以橋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橋時代。

❸ 揚中樹人的歷史及變化。

揚中樹人是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的簡稱。她是1999年6月經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創辦的民辦學校。目前已招收初中八屆計74個班級和高中三屆20個班級,管理上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經濟上獨立核算。辦學充分發揚揚中的優良傳統,銳意進取,開拓創新,逐步建成具有一流校園,一流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管理和一流質量的新型民辦學校。 辦學以來,充分運用揚州中學底蘊深厚的教育資源,逐步形成一支學養深厚、敬業奉獻的骨幹教師隊伍。實行開放式辦學,聘請社會各界名師和外籍教師講學,組織師生參與國際教育交流活動。實行小班制授課,每班不超過40名學生。教育教學強化基礎素質教育,注重創新意識培養和學生個性發展,強化拔尖人才的培養。為了適應現代社會需要,學校加強了英語、計算機和藝術教育。學校設立高額樹人獎學金,獎勵優秀師生。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實行目標管理,定期舉行辦學成果展示活動等,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由於高舉了教育現代化旗幟,培養目標明確,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全面貫徹黨的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加強了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成果斐然。各學科競賽、市區會考、歷屆中考在市區學校中均取得最佳成績,得到領導、社會和廣大家長的普遍好評。 輿論的不同聲音 同時,社會對此也提出了反對的聲音,比如高昂的學費可以將許多清苦的學生拒之門外,校內學生過度攀比,實質素質下降等等。有人認為,揚中樹人成為貴族子弟可以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典型例子。對此,校方和政府官方都進行了澄清,物價部門說,初中三年39000元,高中45000元(不含住宿費)的學費是在揚州百姓的心理可承受范圍之內的。2009年,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的十年校慶上,有人用手機拍下了看台垃圾成堆,演出草坪有吸管,飲料瓶,甚至亂丟的打火機的畫面,引發網友在土豆網的討論。似乎揚中樹人把揚中校歌里的「幼兒淑女兼收」改為了「富貴權勢子弟兼收」,揚中最初的建學意義似乎變了味。

❹ 揚中市劃分歷史,或者它是在什麼時候屬於鎮江什麼時候屬於揚州或者其他市的(重點解放前)

揚中一直屬於鎮江的,從來沒有被劃歸到別的市

❺ 揚中的歷史沿革

東晉時期(317~420),揚中地域僅有露出水面的幾個小沙洲。隋唐時期(581~907),幾個小沙洲連成一長形沙洲。宋代(960~1279),始有小沙之稱。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黃河改道南徙,至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黃河、淮河、長江三水合流,揚州市江都區三江營口便是當年淮河入長江
之尾,因江流水激,泥沙量劇增,其下老沙洲強烈崩塌,泥沙下移,使長江河床快速淤積,新沙洲突漲,加速揚中洲地的成陸進程。
明代(1368—1644)有新洲之名。姚湘《太平洲始末記·疆域志》雲:「有明崛興,真人斯起,其時海防扼要,中山(徐達)統兵於前,麻督(麻貴)鎮守於後」。在揚中中部,為徐達的封地,徐氏後裔與民爭田,曾發生鄉民王福興告御狀一案,洲上徐氏莊房改名「達興廟」,沙洲始稱「細民洲」。 清代,沙洲逐漸相連。咸豐五年(1855),黃河北歸,淮水南下受到遏制,沙洲相對穩定,新洲續漲,至同治年間(1862-1874),中心沙、雷公嘴相繼出水。清末民初,新漲輪船沙露出水面,揚中陸地的雛形形成,統稱太平洲。
清光緒三十年(1904),兩江總督端方奏准設太平廳,管轄原丹徒、丹陽、泰興、江都四縣在太平洲的屬地。太平廳隸屬鎮江府。光緒三十二年(1906),丹陽縣將鳴鳳洲、抵額里洲、抵額外洲、團洲外沙老額、團洲外沙升科、大泡子、小泡子等地,劃歸太平廳。 同年,丹徒縣將樂生洲、寶晉洲、育嬰洲、德興洲、細民洲、永安洲、請佃洲、蔣家沙、新漲輪船沙劃歸太平廳。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泰興縣將復生洲、復德洲、在我洲、太中洲劃歸太平廳。同年,江都縣將補漕洲、益壽洲,劃屬太平廳。
清宣統三年(1911)十月,太平廳改名太平縣,原太平廳撫民府改稱太平縣民政長公署。 民國2年(1913),太平縣民政長公署改稱太平縣知事公署。民國3年(1914)1月,為避免與安徽、浙江等省之太平縣同名,改稱揚中縣,取「揚子江中」之意。屬金陵道。民國16年(1927),揚中縣知事公署改稱揚中縣政府,直屬江蘇省政府。 民國22年(1933)3月,揚中縣隸屬江蘇省第一督察專區,12月,改屬江蘇省溧陽區督察專區。
民國27年(1938)2月,日本侵略軍侵犯揚中,國民黨揚中縣政府解散,漢奸顧仙痴等組成偽政權,稱揚中縣地方治安維持會。民國28年(1939)3月,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進駐揚中,擊潰賈長富部。4月,平定叛軍方鈞部。5月,成立國民黨揚中縣政府,縣府設在老郎街西北的龍王廟。
民國29年(1940)1月,日本侵略軍侵佔揚中,國民黨縣政府解散,顧仙痴等再次組成偽政權,稱揚中縣地方自治委員會。 日偽侵佔揚中後,揚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積極開展抗日游擊活動,揚中縣成為江南抗日游擊根據地之一。同年2月,揚中縣抗敵委員會成立。4月,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鎮(江)、丹(陽)、武(進)、揚(中)四縣抗敵委員會領導。同年6月,原屬武進縣的中心沙,歸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成立新六區。
民國30年(1941)1月,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屬鎮澄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4月,又改屬江南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3年(1944)初,中心沙復歸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同年12月,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屬蘇中第五行政專員公署。民國34年(1945)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消滅日偽政權,揚中縣全境解放。同年11月5日,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奉命北撤。12月,國民黨揚中縣政府進入縣境,原縣抗日民主政府留守人員,在中國共產黨江南留守處的領導下,轉入地下斗爭。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揚中縣政府屬淮南行署;抗戰勝利後,屬江蘇省第五行政督察專署管轄,直至1949年4月解放。 1949年4月上旬,揚中縣人民政府在江都縣嘶馬鎮鮑家莊成立。4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揚中全境。揚中縣人民政府屬蘇南行政公署鎮江專員公署。 揚中縣人民政府廢除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大鄉建制,恢復抗日民主政府時期的區鄉制,同時廢除保甲制,改稱村組(1953年村又改稱選區),並對少數鄉鎮的劃分,作了調整,全縣劃分為4個區,58個鄉(鎮),527個村。
1955年5月1日,揚中縣人民政府改稱揚中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2月改屬揚州專員公署。
1956年11月28日,揚中縣人民委員會改屬鎮江專員公署。
1957年10月30日,縣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區的設置,實行縣鄉兩級制,並將萬太、新壩合並為新壩鄉;建設、大眾、三茅鎮合並為三茅鄉;將幸福鄉的輪船片劃歸八橋鄉。全縣共12個鄉。即:新壩鄉、聯合鄉、豐裕鄉、三茅鄉、三鄉、興隆鄉、長旺鄉、油坊鄉、同德鄉、永勝鄉、八橋鄉、幸福鄉。
1958年,揚中縣人民委員會改屬常州專員公署。 1958年10月26日,成立政社合一的新機構,揚中縣人民政府改名揚中縣人民公社,撤銷鄉的設置,成立縣屬人民公社。三、長旺、興隆三鄉合為興隆人民公社;同德、油坊兩鄉合為油坊人民公社;全縣共有新壩、三茅、聯合、豐裕、興隆、油坊、永勝、八橋、幸福9個人民公社。1959年4月1日,縣屬各人民公社下設管理區。
1960年,揚中縣改屬鎮江專員公署。
1960年1月17日,原屬鎮江市的姚橋、儒里、大路3個公社,劃歸揚中縣,1961年3月7日,復歸鎮江市。
1967年3月27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蘇省揚中縣軍事管制委員會。1968年3月14日,撤銷揚中縣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江蘇省揚中縣革命委員會。
1981年5月8日,揚中縣革命委員會改稱揚中縣人民政府,仍屬鎮江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3月1日,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揚中縣屬鎮江市管。
1994年5月18日,撤縣設市(縣級),改名為揚中市。

❻ 鎮江歷史

1928年至1949年2月,鎮江市為江蘇省省會。1949年4月拆分鎮江縣為鎮江市和丹徒縣,屬蘇南行署鎮江專署。

1953年,鎮江市改屬江蘇省鎮江專區,同時常州專區被撤銷,原所屬武進、溧陽、金壇3縣劃歸鎮江專區管轄。鎮江專區轄鎮江市和丹徒、揚中、丹陽、江寧、句容、溧水、武進、溧陽、金壇、高淳等11個市縣,專署駐鎮江市。

1956年,武進縣劃歸蘇州專區,原屬蘇州專區的宜興縣劃入鎮江專區。揚中縣劃歸揚州專區,後復劃回鎮江專區。原屬揚州專區的儀征、六合、江浦3縣劃入鎮江專區,後復劃回揚州專區。鎮江專區轄10縣。

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專署由鎮江市遷至常州市。原由省直轄的常州、鎮江2市劃歸常州專署領導。將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撤銷丹徒縣,並入鎮江市。

原屬蘇州專區的武進縣劃入常州專區。轄2市9縣。1959年9月,常州專區改名鎮江專區,專署由常州市遷駐鎮江市。轄鎮江、常州2市及武進、揚中、丹陽、金壇、溧陽、宜興、高淳、溧水、句容9縣。

1960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市領導。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常州市領導的武進縣劃歸鎮江專署領導。恢復丹徒縣。原由南京市領導的江寧縣劃入鎮江專區。鎮江專區轄1市11縣。

1970年,鎮江專區改稱鎮江地區,專署駐鎮江市。轄鎮江市及丹徒、揚中、丹陽、武進、宜興、金壇、溧陽、江寧、句容、溧水、高淳1市11縣。

1971年,將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鎮江地區轄1市10縣。1983年3月,鎮江市改由省直轄。市區設城區、郊區2個市轄區。鎮江市共轄4縣2區。

1986年9月,鎮江市區設金山區、北固區為縣級單位。撤銷諫壁區改為諫壁鎮,由市直接領導。撤銷原郊區建制,設立郊區辦事處,作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8月17日,撤銷金山區、北固區,以原區域設立城區;撤銷郊區辦事處,設置郊區,市屬的諫壁鎮劃歸郊區領導。

1984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城區更名為京口區,郊區更名為潤州區。

198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丹陽縣,改設丹陽市。1994年撤銷揚中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揚中市。1995年撤銷句容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句容市。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24號):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谷陽鎮。

(6)揚中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精確圓周率的祖沖之

祖沖之把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面第七位,他制訂出的《大明歷》,把一回歸年的長度精確到了365.2428148日,與今天使用的現行歷法只差46秒,這兩項成果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祖沖之是地道的鎮江人,他429年出生。一百多年前,他的家族即隨祖逖在公元311年從河北易縣遷居到了鎮江。

2、在鎮江伏案八年的沈括

沈括在鎮江伏案八年,寫成了被譽為「十一世紀科技坐標」的輝煌巨著《夢溪筆談》,在天文、數學、物理、地學、葯物學等方面作出了世界性貢獻。我們現在之所以能知道中國有「四大發明」,《夢溪筆談》是唯一的文獻依據。

3、中國煉丹術的核心人物葛洪

葛洪是中國古代傑出的煉丹家、醫學家、道教思想家和道教神學思想的奠基人。他上承東漢魏伯陽,下啟南朝陶弘景和唐代孫思邈,為道教和煉丹術做出了開創性工作。葛洪是句容人,他在70歲時,率領子侄重赴羅浮山煉丹,直到81歲仙逝。。

4、世界鍾表的鼻祖蘇頌

蘇頌是北宋著名的天文學家、機械製造家和葯學家,做過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和宰相,根據《蘇氏宗譜》記載,蘇頌(1020-1101)是生在鎮江、長在鎮江、死在鎮江的地道鎮江人,他的墓在五洲山一帶。蘇頌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製造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水運儀象台。

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天文鍾,被稱為「蘇鍾」。蘇頌依據自己的製造實踐寫成的專著《新儀象法要》,是我國第一部全面介紹水運天文儀器的著作。

5、世界園林藝術節的創始人計成

計成是蘇州吳江同里人,大約在40歲左右來到鎮江,受到鎮江山水園林的熏陶,由畫家改行搞園林設計製作,聲譽鵲起,先後受聘建造了常州的東第園、儀征的寤園和揚州的影園。

在建造寤園時寫成了《園冶》這部傳世名作,《園冶》是一部系統研究總結古典園林設計建設理論的著作,它的問世標志著世界園林藝術這個門類的誕生。

《園冶》對研究我國建築史、園林史、美術史具有極高參考價值,在日本、歐洲有廣泛影響,瑞典造園學家奧斯瓦爾得.西潤曾經三次來中國搜集《園冶》的有關資料。

❼ 揚中將形成「一島五橋」的格局

揚中長江大橋(已建)
90年建設的,主要針對鎮江經濟圈,直達鎮江市區。最大縮短離南專京的時間,大橋更是讓揚中屬發展的重要工具,揚中大橋也是中國唯一縣市自主集資建設的大橋。

揚中長江二橋(已建)
2000年之後建設的,主要針對長三角蘇南覆地,全面跟上蘇錫常上海等大都市的經濟圈。 二橋建設完之後,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是連接西來橋鎮和常州的路線第一次走的人根本找不到二橋的方向。

揚中長江三橋[四橋](泰州長江大橋)(在建中)
07年建設的,現在正在建,分別有兩座跨江大橋,橫穿整個揚中島,東連接蘇北泰州,南連接鎮江大港,整個大橋為高速大橋。結束揚中沒高速的歷史,完善揚中交通體系一個重大一筆工程。

揚中長江五橋(未建)
未來規劃:看圖紙上是揚中八橋鎮和丹陽界碑鎮,現在這兩鎮之間有汽渡,看樣子近10年之內也會建設一座跨江大橋,很負責的講,泰州過江通道建設完之後很可能也會建設,已縮短揚中和丹陽之間的時間,更可以說是大型貨物和散貨物,縣市之間的大通道。

❽ 揚中的資料

http://ke..com/view/17026.htm
【概 況】
揚中是江蘇省鎮江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

揚中市面積332平方千米2004年底,總人口27.24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三茅鎮,郵編:212200。代碼:321182。區號:0511。拼音:Yangzhong Shi。

揚中位於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中下游,東北與泰州、揚州隔江相望,西南與鎮江、常州一衣帶水,南橋相接滬寧高速公路和京滬鐵路,北渡可聯京滬高速公路。

【交 通】

揚中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只有2.5小時的公路車程,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只需1.5小時,距國際貨運港口鎮江港、泰州港分別為6公里和2公里,可與40多個國家136個港口通航,具有便捷的鐵路、公路、水路運輸條件,在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可充分接受上海、南京及蘇州等大中城市的直接輻射。

揚中在水運、空運方面均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是物流中轉經營的理想場所。目前已有兩座跨江大橋分別與上海、南京方向相通,連接泰州、揚中和常州的泰州公路過江通道正在積極籌建之中,該通道建成後,揚中將真正成為連接蘇南蘇北的交通樞紐。根據中長期規劃,揚中將形成「一島五橋」的格局,真正成為連接大江南北的「中心鏈核」。市內道路四通八達,整個島城已經建成了「半小時經濟圈」。

【氣 候】

揚中市是長江中的一個島市,為江中沙洲,屬沖積平原,全市無山嶽,地勢低平,海拔4-4.5米,相對高度1米。

揚中地處亞熱帶季風中部氣候區,氣候適宜,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和,無霜期較長,雨熱同季等特點。

溫度。據1959年-2000年氣象資料統計,揚中常年平均氣溫15.1℃,最高年達16℃,最低年14.3℃。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有1月、2月、3月、11月、12月5個月,平均氣溫在28℃以上的月份沒有。

濕度。揚中降水量年均1000毫米左右,常年降水日數116.3天,佔全年總天數的1/3。由於四面環水,空氣溫度相對較大,春、秋兩季達80左右。

日照。揚中常年日照數為2135小時。

【行政區劃】

揚中市轄5個鎮:三茅鎮、新壩鎮、油坊鎮、八橋鎮、西來橋鎮。

揚中小小島網站: http://www.yzxxd.cn

歷史沿革

揚中,因位於揚子江中而得名。

2000年,揚中市轄11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301672人,其中各鎮人口(人): 三茅鎮 79229 新壩鎮 35255 聯合鎮 20445 豐裕鎮 19939 三躍鎮 21760 興隆鎮 14929 長旺鎮 16511 油坊鎮 30533 永勝鎮 16941 八橋鎮 18854 西來橋鎮 16702 揚中經濟開發區虛擬鎮 10574

2003年行政區劃一覽(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三茅鎮 轄:居委會(江洲新村、揚子新村、文化新村、豐裕橋);村委會(建設、廣寧、民主、英雄、金星、中橋、同心、鍾靈、友好、錦程、三橋、大眾、勤豐、企東、南江、前進、興華、指南、裕興、五星、東風、永固、朝陽、中華、長興、光明、光華、營房、永新、和氣)。

新壩鎮 轄:村委會(新安、新壩、雙新、五一、向陽、豐樂、新寧、新江、立新、治安、華威、紅聯、公信、聯豐、聯盟、聯合、聯治、永平、紅勝、新躍農場)。

興隆鎮 轄:居委會(興隆);村委會(紅專、興隆、碼頭、東方紅、樂源、日新、朝霞、和合、紅星、長新、三躍、躍進、恆平、五躍、三圩、石城、永勤、普慶、普收、普豐、長征、長江)。

油坊鎮 轄:村委會(油坊、良善、老橋、晨光、如意、陽太、解放、同德、和平、太平、中灘、長沙、四墩子、同樂、建華、六墩、長旺、老郎、振興、頭墩子、新圩、鄰豐、積善、二圩港)。

八橋鎮 轄:村委會(八橋、同勝、長勝、幸福、新農、利民、慶豐、創新、先鋒、齊家、永勝、紅旗、得勝、干勁、紅光、萬福、永前、永新、勝利)。

西來橋鎮 轄:村委會(西來、東來、雙三、東進、南陽、新華、南旺、復興、北勝)。

經濟開發區 轄:居委會(新揚、沙港);村委會(新揚、新勝、新民、新聯、沙港)。
此外,揚中市良種繁育場(良種繁育場村委會)、揚中市種豬場(種豬場村委會)、揚中市漁業社(漁業社村委會)、揚中市雷公島水產養殖場(水產養殖場村委會)、揚中市西沙蘆柳管理所(蘆柳管理所村委會)。

2004年底行政區劃一覽:轄6個鎮:三茅鎮、新壩鎮、興隆鎮、油坊鎮、八橋鎮、西來橋鎮。

三茅鎮 面積49.45平方千米,人口73284人。
新壩鎮 面積49.20平方千米,人口25932人。
興隆鎮 面積33.04平方千米,人口20148人。
油坊鎮 面積45.93平方千米,人口26999人。
八橋鎮 面積34.58平方千米,人口18534人。
西來橋鎮 面積19.50平方千米,人口 9636人。
(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電子版》整理)

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興隆鎮、三茅鎮,兩鎮合並設立了三茅鎮,駐地設在揚中城區文化北路。新設立的三茅鎮行政區域面積133.19平方千米,人口13.09萬人,轄36個村,15個社區。原新壩、油坊、八橋、西來橋等4個鄉鎮保留。通過此次合並,揚中市現共設有5個鄉鎮,鎮域平均面積66.4平方千米,平均人口5.5萬人。

【鄉鎮簡介】

揚中雖小,但小得精緻,小得特別,只要你走進揚中,就能感受到她的清新與秀美。

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繞揚中而過,形成了江水共長天一色的獨特景觀,全國聞名的農民小康住宅掩映其中,一派江南水鄉風光。揚中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江蘇省綜合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全市綠化覆蓋率達36%,大氣環境質量達國家I級標准,宜於人居,也宜於創業。揚中還擁有長江之中唯一一座尚未開發的自然島嶼——雷公島,總面積5平方公里,自然風光優美,生態環境優越,特別適合開發旅遊、度假項目。揚中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以河豚為代表的「長江三鮮」,味美絕倫,蜚聲四海,吸引著無數中外佳朋。

揚中深水岸線總長近54公里,其中本島47.47公里,西來橋約6公里,目前整段岸線基本處於待開發狀態,未開發的深水岸線佔到蘇南未開發岸線總量的2/3左右,是發展船艇製造、石油化工、電力工業及大用水量、大吞吐量的產品加工工業的黃金寶地。

揚中的深水岸線不僅資源十分豐富,而且等級很高,大多屬於貼岸深水岸線,-10米等高線距岸邊距離多為40米左右,河床相對穩定,地質條件較好,水深大,水流順直,風浪小,河道寬闊,適合建設不同規模、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港口碼頭和工業碼頭,碼頭噸級可達到5萬噸甚至10萬噸。據專家評價,長江下游能建造10萬噸級碼頭的水域唯有揚中。

目前蘇南地區岸線已基本用完,揚中的深水岸線已成為長江下游不可多得、等級最高的「黃金岸線」,增值空間和後發潛力巨大。

揚中鄉鎮企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現有機械製造、電氣產品、輕紡服裝、精細化工、電子等30多個行業,並形成了工程電器、硅橡膠、釺焊材料、精細化工、電子測量測試儀器、復合肥等六大產品基地。電力電器產業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在國內已確立了明顯的技術和規模優勢,2002年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火炬計劃揚中電力電器產業基地」。目前,揚中電力電器企業近400家,產品包括高低壓開關櫃、電力變壓器、配電箱、母線槽、電力電纜等七大系列近千個品種,廣泛應用於三峽工程、秦山核電站等國家重點工程,企業年銷售規模近100億元,佔全市經濟總量近70%,占國內市場份額的20%,成為遠近聞名的「工程電器島」。

揚中具有獨特的技術和人才優勢。規模企業自主開發能力很強,擁有一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多個省級研發中心,吸納了一大批優秀技術人才。揚中是江蘇省基礎教育先進縣(市),市民的整體素質較高,人力資源充足,可以滿足各個行業外商投資企業的需求。尤為突出的是,揚中擁有一支國內一流的營銷人才隊伍,總人數將近2萬人,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營銷網路,揚中人有能力將企業的產品推銷到市場的任何一個角落。揚中雖然四面環江,但高標準的環島江堤固若金湯,島內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秩序井然有序,已連續10年獲江蘇省綜合治理先進縣市稱號,人稱「太平洲」,可為投資者提供安全的創業環境。

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揚中堅持「投資者發財,揚中人發展」的原則,堅持與投資者以誠換誠,以心交心,為投資者提供最真誠的服務,最舒適的環境,最優惠的政策。除嚴格執行國家統一規定的對外優惠政策之外,還出台了一系列地方優惠政策。迄今為止,已累計創辦外商投資企業300多家,德國西門子、美國美盛、韓國現代重工等世界500強企業先後落戶揚中。揚中有著長江之中唯一一座尚未開發的自然島嶼——雷公島,總面積5平方公里,自然風光優美,生態環境優越,特別適合開發旅遊、度假項目。我們的目的,就在於最大限度地讓前來投資的各方客商獲得豐厚的回報,讓揚中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業的樂園。

++++榮譽稱號 頒發部門 頒發時間 ++++

1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國家環保總局 2000
2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國家科技部 2001
3 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國家統計局 2001
4 全國文化先進縣 國家文化部 2002
5 全國計生協一百名先進縣 國家計生協 1998

6 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縣 中宣部 國家計生委 2001
7 全國電話小康市 國務院 1997
8 全國牙病防治先進縣(區) 國家衛生部 1999
9 全國平原綠化標准達標(縣)市 國家林業部 1989
10 省衛生城市 省政府 1999

11 省初級衛生保健先進(縣)市 省政府 2001
12 省愛嬰市 省政府 1997
13 省計劃生育工作示範(縣)市 省政府 2001
14 人民防空先進城市 省政府 2000
15 省文化先進縣 省政府 1997

16 「十五」農機化綜合示範(縣)市 省政府 2001
17 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市 省政府 連續十次
18 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城市 省政府 2000
19 江蘇省農業科技先進集體 省政府 2002年
20 江蘇省農村衛生工作先進集體 省政府 2003

21 第三屆江蘇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 省政府 2003
22 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省政府 2001-2004
23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先進單位 省政府 2004
24 江蘇省科普示範縣(市、區) 省科學技術協會 2004
【三鮮三寶】
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這是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對盛產河豚時鮮的贊譽。河豚古名「魚規」,俗名吹肚魚,能「咕故」作聲,體呈紡錘形,紫鰭青背白肚皮,頭圓尾小眼睛細,無鱗有荊刺,無膽含劇毒,盛產於清明前後,歷來為「長江四鮮」之首。河豚味美,質地鮮嫩,營養豐富,早在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中就有記載。至宋時已成為名貴佳餚、桌上珍品。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蘇東坡用「值得一死」來形容品嘗後的感受。河豚含劇毒,其有毒物質為河豚毒素,卵巢(魚子)、肝臟有劇毒,其次為血液、眼睛和皮,新鮮魚肉則基本無毒。僅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毒死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正由如此,河豚長期被禁,美味不能成席中珍甚是可惜。自從人工養殖河豚技術達到國家認可後,河豚又回到了餐桌。有專業廚師烹制河豚,高度責任感做到五專:專人負責、專用烹制間、專用器皿、專用工具、下腳料專人處理。南郊賓館江鮮美食文化節隆重推出:奶湯河豚、紅燒河豚、清蒸河豚等系列,真正是鮮的迷人、香的誘惑、美的讒人、食的醉人。

刀魚——產於長江中下游、珠江及天津海河一帶,為名貴的回遊魚類。平時生活在海內,每年2-3月份入江回遊。清明前質量最佳。刀魚鱗片小,可食,刺多細軟,肉味鮮美,是長江三鮮之一。烹制方法:清蒸、煎、紅燒均可。

丁貴魚——是我國長江流域特有魚種,共有黃、綠、藍、白等多種表現色,在營養價值上具有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的特點,尤其富含腦黃金,被譽為綠色保健食品暢銷世界,屬淡水魚。烹制方法:豉油蒸。
胭脂魚——是我國長江流域特有魚種,又名一帆風順,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體色有所差異,胭脂魚最大個體體重可達40千克,體長超過1米,胭脂魚肉質鮮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為重要的經濟魚類。烹制方法:紅燒、清蒸。
倒刺䰾——又名光魚,屬鯉科魚類,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其抗病能力強,耐低氧,生長快,喜生活在流水的環境中,以攝食絲狀藻類和水生高等植物碎片為主,故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深得人們喜愛。烹制方法:紅湯、香辣汁。
淡水蘇眉——屬隆頭魚科,學名稱為波紋魚,是我國長江流域特有魚種,其體色隨棲息環境呈艷麗色彩,蘇眉魚既是一種高級觀賞魚,也是一種高級食用魚,其肉質細膩、鮮嫩異常,適宜高檔宴會選用。烹制方法:清蒸、炒球。
鴨嘴魚——為長江流域主要淡水魚類,其嘴扁平酷似鴨嘴卻比鴨嘴長幾倍,周身光滑,深灰色的魚身似小海豚,無鱗片,其肉質鮮嫩,味美可口。烹制方法:剁椒、紅燒。
江仔桂——學名鱖魚,又名鱸桂,是我國長江流域特有魚種,在魚類分類學上屬鱸形目。桂魚肉質豐厚堅實,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肉刺少,可補五臟、益脾胃、充氣胃、療虛損。烹制方法:過橋、清蒸。
鮰魚——亦稱江團、白吉,是我國長江流域特有魚種。鮰魚體修長,吻呈錐形,顯著前突。前部扁平,腹圓,後部漸細,大者可達1米以上,背灰腹白,體表無鱗,魚膘肥厚,可做上等魚肚,是長江四鮮之一。烹制方法:黃燜、奶湯。
長江白蝦——產於長江下游江邊一帶,每年端午節前後為產卵期,殼薄而軟,全身均呈淡青色,體長4-8厘米,頭有須,胸前有一對螯足,兩眼突出,尾呈叉形,肉嫩殼薄,味鮮美。烹制方法:白灼、椒鹽。
鰣魚,江海洄遊型魚類,其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是長江三鮮之一。而今天,人們難睹鰣魚美麗的風采。鰣魚 ,體長橢圓形,側扁。長約24厘米,大者達50厘米以上。頭側扁,前端鈍尖,口大,端位,口裂傾斜,下頜稍長,上頜正中有一缺刻,後端達於眼後緣的下方。味鮮肉細,營養價值極高,其含蛋白質、脂肪、核黃素、尼克酸及鈣、磷、鐵均十分豐富。烹飪方法:清蒸、紅燒、生吃。

揚中老三寶
竹子、柳條、蘆葦
窮人多來富人少
富人給他都不要
窮人靠它求溫飽

揚中新三寶
刀魚、鰣魚、河豚
當官的多來老百姓少
老百姓年年吃不到
當官的餐餐吃不了

揚中又三寶
電纜、橋架、開關櫃
打工的多來做老闆的少
改制轉型工人要自己交勞保
集體資產卻流進了少數人腰包

都說揚中是寶島
每年清明還沒到
江鮮美食節就開幕了
每天運河豚的卡車來回跑
真正招商引資成功的有多少

❾ 揚中市的歷史

揚中的前身是太平洲,隸屬於鎮江府的丹徒、丹陽,常州府的武進,揚州專府的江都、泰興等四府六縣。屬
清末,在太平洲地方設立太平廳,隸屬於鎮江府。1914年因與安徽省太平縣同名,而更名為揚中縣。
1994年撤縣設市。

揚中市的主體為長江上的一個島嶼,面積332平方公里,人口28萬,位於東經119度、北緯32度,是僅次於崇明的長江第二大島。揚中的地名是因其位於揚子江中而得名。
揚中市北隔長江主航道與泰州市、揚州市相望,西南隔長江南汊與鎮江市鎮江新區、丹陽市及常州市新北區相望。揚中長江大橋是連絡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

揚中市下轄5個鎮:三茅鎮、新壩鎮、油坊鎮、八橋鎮、西來橋鎮。其中三茅鎮面積133.19平方千米,人口13萬,占揚中全市40%。

揚中是一個以電力電器產業為主的「工程電器島」,電力電器產業佔全市經濟總量近70%,占國內市場份額的20%。

補充一點:在揚中,八橋的經濟不是最好的,相比而言,三茅和新壩更好一點。

❿ 揚中有多少年歷史了,他在清朝叫啥名

東晉以前抄,長江入海口在鎮(江)揚(州)之間,今揚中境域乃是茫茫滄海。東晉時期始有小沙洲露出水面,因受江水、海潮沖刷、漲坍無常。唐代,沙洲群形似" 如意",因產藤條,曾名藤料沙。宋代稱"小沙",明代稱"新洲"。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黃河改道南徙,至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黃河全溜奪 淮,致使黃河、淮河、長江三水合流,江都市三江營口便是當年淮河入長江之尾,因江流水激,泥沙量劇增,其下老沙洲強烈崩塌,泥沙下移,使長江河床快速淤積,新沙洲突漲,加速揚中洲地之成陸進程。清代,沙洲逐漸相連。咸豐五年(1855),黃河北歸,淮水南下受到遏制,沙洲相對穩定,新洲續漲,至同治年間(1862-1874),中心沙、雷公嘴相繼出水。清末民初,新漲輪船沙露出水面,今揚中陸地之雛形形成,統稱太平洲。光緒三十年(1904)前,揚中分 屬丹徒、丹陽、武進、泰興、江都、甘泉6縣管轄。光緒三十年,鎮江府始設太平廳,獨立建置,宣統三年(1911)改名為太平縣,民國3年(1914)才改名為揚中縣。1994年9月,撤縣設市,改名為揚中市。

閱讀全文

與揚中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