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保山石刻歷史文化研究開題報告

保山石刻歷史文化研究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2021-03-04 08:30:03

㈠ 圍繞保山永昌文化開題報告趣什麼題目好入手在線等,急

這個不難,我擅長.

㈡ 集美的僑鄉歷史、文化、教育發展、投資意義

在集美,每年春節,從正月初六起到十五期間,很多地方都會有廟會,比如正月初六的孫厝廟會上,宋神宗御賜的「真異大師」宋代名醫孫惠應的坐像會被抬出來巡遊。還有初八霞梧李姓廟會、正月十五張姓二十四社廟會等。

但在僑鄉集美大社,正月十五一整天的元宵宗教民俗廟會規模最為宏大,遊街隊伍經過集美的大街小巷時鞭炮聲震天,濃重的煙霧讓人窒息,而其場面之壯觀、集結人數之多實屬罕見。海內外鄉親及當地群眾紛紛祀奉先人「船靈公」——「開閩王」王審知,以及「進士祖」陳文瑞,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歷史由來

王審知:據史載,王審知原是一位封疆大吏,唐景福元年,奉其兄王潮之命,率軍攻打福州,平定全閩。王審知執掌福建軍政大權29年,他以史為鑒,以民為本,採取保境息民的政策,輕徭薄賦、勸農興學;他招撫流亡、選賢任能、擴大開放,特別是十八姓隨王入閩,安置了大批中原流民,這是繼「永嘉之亂」後,中原入遷入閩南的又一個高潮,這些南下的中原人帶來北方的新文化、新技術,促進了福建經濟文化發展,使八閩大地在五代十國紛爭局面中,不但避免了戰亂之苦,政治、經濟、文化還得以飛速發展,保持了長達三十年的持續安定繁榮,為兩宋之後福建成為富庶之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審知從而成為八閩歷史上少有的一位政績卓著、影響深遠的君王,享有「開閩王」之美譽。宋太祖御賜「八閩人祖」橫匾。

王審知治理福建,特別注重開發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一帶沿海。在開發同安府時,他下榻同安,親往潯尾(今集美)嘉禾島(今廈門),後染病逝於同安北辰山。唐末宋初,閩南當地民眾在北辰山建廣利寺,並為其塑金身,供奉這位「開閩之王」。到了明末,廈門、漳州、泉州一帶不少民眾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帶去了王審知的神像,也帶去了大陸的香火。還有許多人漂洋過海移居他鄉,其中以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居多,他們也一直供奉著「開閩王」王審知。一千多年過去了,王審知的子孫雖散居各地,但大家對祖宗的德望功勛無不感念在心。

集美當時隸屬同安府,陳氏鄉親在祖厝建了王審知廟,並從北辰山引來香火,尊其為「船靈公」,成為北辰山「分爐」。幾百年來僑鄉集美大社一直祀奉這位先人。到了1913年陳嘉庚先生從南洋回集美大社故鄉辦學時,陳嘉庚懷念這里「開閩王」,又興土木擴建陳氏祖厝供奉「開閩王」。 如今東南亞各地和港澳台以及閩南一帶供奉「開閩王」的廟宇不下數千座,王審知成為閩台文化重要淵源之一,也成為福建和廈門宗教旅遊的一道風景線。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一方面答謝閩王王審知開發福建的功績,一方面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

陳文瑞:集美大社二房角人,乳名九官號應萃字文瑞,晚年別號同凡。生於公元1573年明神宗萬曆年間,家清寒,父早故,公幼年就很聰敏,沉著,極少言笑,每當與哥哥農耕休息時,總是手不釋卷,慈母感到公好學有壯志,便送他進塾堂讀書。明朝萬曆戊午科(公元1618年)戴國章榜公考中舉人;明天啟乙丑科(公元1625年)余煌榜,進士及第,欽點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令。大器晚成,時年五十有一。成為集美大社高中進士第一人,被稱為「進士祖」。

他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不畏權貴,執法公正,剛直不阿;「五載戴星按獄」,「豪貴莫敢撓」。他為民請命、伸張正義的做法,招致當地既得利益階層的忌恨,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後快。

據載,陳文瑞任期5年屆滿後,告假還鄉探親,在歸途中帶了幾十個大箱子。吳縣土豪劣紳以為裡面裝的都是金銀珠寶,聚眾強行阻遏,並聯名告以搜刮民脂民膏。上級只得先將箱籠貼上封條飛報朝廷派人前來查辦。待開箱檢查,沒想到里頭除了舊衣布鞋、陶盤瓦罐外,還有「冒充」金銀的磚塊碎石。原來,陳文瑞在任期間,廉潔自律,不貪分文,因而沒能衣錦還鄉,怕里人見笑,只好「以假亂真」。為嘉獎陳文瑞的廉潔,熹宗皇帝御賜「尊親堂」匾,下旨十六差役橫抬出城,若逢民宅墳墓擋道,恩准拆除通行。陳文瑞為不驚擾沿途百姓,不走陸路,而是乘船從海上返回故鄉,留下了一段佳話。

由於陳文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阿權貴,得罪閹黨。閹黨正面找碴無懈可擊,他們就面奏請崇禎,將他調京任用。日後想找機會施以暗箭。後陳文瑞以身體不適,不適宜繼續留任,得皇帝准奏。這樣,陳文瑞才得以避禍還鄉,安度晚年。

陳文瑞榮歸社裡時,因囊中羞澀,只建了一處簡陋棲身之所。抗戰時期,大社遭日寇飛機轟炸,該故居夷為平地。後來,陳嘉庚先生為紀念鄉賢,按原貌修建後供里人居住。

如今,顯示著最高榮耀的「進士」 匾和「尊親堂」匾,是大社人文鼎盛的明證。但在文革中被燒毀,今祖廟懸掛之匾乃是仿製。集美大社鄉親為紀念並鼓勵宗親子弟能多出人頭地、學有所成,將他的神像也在正月十五這天抬出來供奉,大加膜拜,為族人祈福。①②③

廟會過程簡介

元宵節前一天,集美沿街商戶和住家就紛紛准備貢品,臨街擺設桌案,富裕人家准備了整豬整羊,普通人家也會准備雞、豬肉、新鮮瓜果等豐盛的貢品,貢品不論多少,那份虔誠的心意卻是一樣的。同時,還在門前屋檐下放上水桶,內置黃豆、地瓜、稻草等物,據老人介紹,這不僅是為「『開閩王』的兵馬」准備食物,也象徵了群眾對來年豐收年景的美好祈願。

(當日大社祖厝廣場的祭奉場景)

元宵節早上八點,五位先賢的神像(「開閩王」王審知、王審知夫人、王審知妹妹、「進士祖」陳文瑞、黑面祖師)被八抬大轎請出來,由舞龍隊和腰鼓隊、各角頭的旗子領隊,持續一整天的巡遊由此正式拉開帷幕。一時間鼓樂震天,炮仗齊鳴,在鼓樂和鞭炮聲中,沿街轉巷,順著固定的路線巡遊,信徒們一路跟隨,焚香祈福,隊伍越來越長,綿延數里。沿街商戶家家興高采烈,開門迎神。

每年的巡遊路線以每個角頭的宗祠為連接線,途中路線幾乎會把集美文教區這邊的主要大街小巷連接起來,具體路線大致是:早上8點從大社祖厝起香開始,途徑大社路—集岑路—岑頭香點(停香點:集美百貨)—岑西路—嘉庚路(經學村大門)—郭厝香點(停香點:郭厝)—嘉庚路—石鼓路—繞過龍舟路—渡頭香點(停香點:鰲園停車場)—後尾香點(停香點:歸來堂)—尚南路—美西巷—回大社祖厝香點。下午1點從大社祖厝起香開始,途徑大社路—渡南路—紀念碑南大門—上廳香點(停香點:上廳角)—環城路—集岑路口—塘青香點(停香點:塘墘榕樹)—環城路—塘埔路—盛光路(新區香點)—盛光路—銀亭路口—內頭香點(停香點:內頭)—石鼓路繞集源路—盛光路繞大社路—回大社祖厝香點。各香點停留30分鍾,讓附近的人們有時間膜拜、祈福。

(「開閩王」王審知、王審知夫人和王審知妹妹坐像)

抬佛像的人要求是陳氏大社裡身強體壯的男後生即可。而那些大旗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舉的。旗手必須是上一年剛結婚或者上一年剛生男孩的青年後生。

巡遊途中,每到一個祭拜點,還要抬著神像奔走數圈,左右搖擺,所到之處,人山人海,鞭炮聲更是振耳欲聾,場面熱鬧非凡。據說,這是因為這些神們一年365天都要待在廟里,一年難得出來一次,因此興奮到手足舞蹈,以致於抬轎者們都壓不住。

一天的巡遊結束後,「開閩王」王審知等眾神像回到集美大社陳氏宗祠前的廣場,接受集美的陳氏族親,以及來自海內外的鄉親、當地群眾的祭拜。期間還會穿插舞龍舞獅、歌仔戲、木偶戲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成為集美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正月十六還要在祖祠廣場舉行「攻炮城」活動,其熱鬧程度不及正月十五。

據老人們說,此元宵宗教習俗從古就有,但文革期間停了,有些宗祠牌匾還遭到毀壞。改革開放後又得以恢復。大約幾年前,被政府認定為迷信活動而被禁止。據當地人講,有一年元宵節在要出來巡遊的當天,出動警察阻止佛像被抬出來,同時抬佛像的長棍也被居委會沒收。當日上午的巡遊沒有實現。但是,還是無法阻擋當地群眾虔誠的信仰,他們派老人家去居委會拿回了長棍,下午不顧阻力,還是把佛像抬了出來。大概到去年春節,此項活動又重新被允許,而當年的活動尤為隆重熱鬧。

如今,集美大社的男女老少對此項活動十分熱衷。因為,在被禁止的那幾年,當地有發生過不祥之事,比如車禍等,導致當地百姓對此項活動深信不移。於是,造就了現在一年一度的集美鬧元宵熱鬧非常的習俗。

人物詳細鏈接1:

「開閩王」王審知④

(「開閩王」王審知(公元862-925))

(廈門北辰山開閩王王審知雕像)

「開閩王」王審知(公元862至925),因其在閩期間建樹頗多,受到後人的好評,被閩王氏子孫尊為驕傲,是閩王氏祖先。2007年2月4日,海峽兩岸合辦的首個文化研究機構——閩台王審知研究會在福州成立。世人多知山西太原王氏,有關開閩王的情況,列示以下文獻,以備日後整理之用,同時藉此平台,宣傳閩王氏祖先,寄託對祖先之思。閩王氏後裔多為開閩王王審知第4子王延政所傳。

相關文獻(1)

「開閩王」其人

王審知(862-925),字信通、祥卿,號白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光啟元年(885年)入閩直到去世,在閩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後任福州觀察副使、威武軍留後、檢校刑部尚書、威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右僕射、檢校司空、特進檢校司徒、檢校太保、琅琊王、中書令、福建大都督長史、閩王等。

王審知重視社會的安全、穩定工作。光啟二年(886)八月,王審知兄弟帶兵攻打泉州,殺了貪贓枉法、無惡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彥若。在福州的福建觀察使陳岩迫於形勢,承認王氏兄弟,並疏請唐朝廷委任其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轉。大順二年(891),陳岩病卒,內弟范暉在福州自稱留後。景福元年(892),王審知兄弟為了統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備,經過一年三個月的苦戰,終於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後,親自「素服葬陳岩」、「厚撫其家屬」,取得安定局面。隨後,王氏兄弟還立劉行全廟祀之,大得人心軍威大震,傳檄四方,建州徐歸范、汀州鍾全慕,以及山區、沿海等處游散的武裝力量都相繼歸順,全閩得到統一。王審知採取種種措施,使福建境內的社會秩序得到安定、穩定,為福建的經濟、文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王審知很重視經濟開發,主要表現:第一、發展水陸交通。天復元年(901)他在築羅城的同時,挖護城濠,建有去思橋、津通門等。天佑三年(906),王審知又在福州正街(今東街口北)毛應橋南築還珠門,建南關橋(今稱安泰橋),還開河通沃橋浦,引潮貫城,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橋(又名九仙橋)等。第二、擴大內外貿易。他執政時,取消閩江流域的關卡,以便貨物暢通,以保山區、沿海城市的物資交流。同時,他在黃岐半島開辟對外貿易港,史稱「甘棠港」。隨後福州與朝鮮、印度、蘇門答臘的三佛齊等國家,都經常有使者和商旅往來,在福州等地進行經濟、文化等貿易活動。舶來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葯等應有盡有。第三、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他委派有生產經驗的顏仁郁管理農業,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縣,勸課農桑」,把因戰亂而流亡各地的農民盡數招撫回鄉,給予合理安排,鼓勵他們開荒造田,發展生產;他為了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決定凡耕種「公田」,其稅「什一」,「斂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來減輕農民負擔,他還鼓勵農民栽種茶樹,大量生產出口茶葉等,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他重視興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來周圍20里的西湖,擴展到40里,灌溉閩縣、侯官兩縣民田;他在福清築海堤,防潮護田,灌溉民田數千畝。第四、發展手工業發展。如閩北山區,辦有很多茶廠,官焙有38處,民焙有1336處。在福州西南,王審知建爐治13所,供鑄造用。在建陽,陶瓷業也較發達。在汀州置鉛場,鑄鉛錢和銅錢。後來又鑄大鐵錢,以五百文為貫。當時手工業生產發展很快。王審知任職期間,福建經濟建設有很大發展,出現了「時和年豐,家給人足」的現象。

王審知重視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重視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後,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別對文人業士很愛惜,專門設招賢院等機構來接待他們。他採納了翁承贊的建議,在福州「建四門學(高等學府),以教閩中之秀者」,選知名人士黃滔等擔任「四門博士」。在王審知的倡導下,當時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僻村間設有私塾,「幼已佩於師訓,長者置國庠」,使文化教育事業大大發展。

王審知重視搜求書籍。天佑元年(904),王審知組織了大批知識分子,搜集繕寫各家遺書,奉獻給唐政府,充實編史資料,又為徐寅刊印《釣磯文集》等,為搶救和保存祖國的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王審知還修復和創建許多寺和塔,他在主政時,興建和修復了260座寺和6座塔,這些寺塔有的為後代留下了價值的文物,也就是旅遊資源之一。

王審知為唐末五代時期福建的社會安定、穩定、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顯著成績,受到後人的好評。

相關文獻(2)

閩台聯合成立研究會紀念「開閩王」王審知

2007-02-03

新華網福州2月3日電 (記者 孟昭麗)海峽兩岸合辦的首個文化研究機構——閩台王審知研究會於近日成立。此舉標志著閩台兩地百姓從合作辦廠,拓展到聯合開辦文化研究機構。

台灣著名企業家王建堃出任第一常務副會長,台灣桃園縣王氏宗親會北區分會會長王金榮和台灣成功大學教授王大琛分別出任永遠名譽會長和名譽會長。

閩台王審知研究會會長王大盛表示,研究會將弘揚祖德,親睦宗誼,加強閩台兩地民間文化交流,完成「閩王金身」巡安金門、台灣,祈求兩岸民眾太平安康,並將團結閩台兩地和海內外200多萬子孫,共同宣傳王審知「德政惠民」的歷史功績。

王審知是五代時閩王,河南固始人。五代動亂時期,他在福建採取保境安民政策,努力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被譽為「開閩王」。

為避免捲入戰爭漩渦,王審知堅持「寧為開門節度使,不做閉門天子」,其維護國家統一的功績,至今仍為兩岸百姓所稱道,其子孫也為之引以為豪。

王審知與兄王潮、王審邽的後代後來從福建遷徙到台灣,再從閩台轉向全球,現有200多萬,其中台灣有50多萬。

王大盛告訴記者,研究會還將完成閩王陵、閩王紀念館配套工程建設,塑造王審知巨型塑像,重建蓮花永興寺等工作。

相關文獻(3)

連江縣檔案館 珍藏一本百年歷史的王氏族譜 「開閩王」王審知的畫像裡面都有

2007年09月21日 東南快報

昨日,首屆海峽百姓論壇暨閩台族譜展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千部「百家姓族譜」匯聚一堂,公開展出。

展覽上,來自福州和台灣等地的王審知後人有些遺憾,因為他們沒看到屬於自己的族譜。不過,省檔案館在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提供了一份連江縣檔案館珍藏的王氏族譜,這本有百年歷史的族譜可讓王氏後人們大開了眼界。

連江縣檔案館鄭館長說,這本族譜成書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記載了從「開閩王」王審知到清末民初王氏後人的傳承譜系。翻開封面,還可以看見王審知的畫像,王審知慈眉善目、氣度不凡。「我還是第一次看見王審知畫像。」一位來自溫州的王先生說。

「這本族譜的珍貴之處,一個是詳細介紹了王審知族裔代代相傳的情況,內容比較豐富,還有一點是在族譜前有不少古人為王審知及其後裔所寫的傳、序。」鄭館長說。一位台灣老人說這些傳、序大部分在台灣的王氏族譜中看不到。

王審知族譜里還記載了王氏後裔的簡要生平、功績。如果哪位後裔有做過造福一方的好官,或做了其他好事,他們最精彩的事跡都會在族譜中被記錄下來。可惜的是,受封建思想影響,女子都不能上族譜。

這本族譜在「文革」時期差點被當作「四舊」燒掉,幸虧縣委領導發現了它的價值,當時讓檔案館將其收藏保護起來,事後還對族譜進行了修復。「它可以說是我們館里最珍貴的族譜之一,我也很喜歡它1鄭館長興奮地說。

「台灣流傳下的王氏族譜可都沒有這么古老。「台胞王義輝先生說,「現在台灣王氏宗親基本上是20年翻修一本族譜,最近幾年修族譜的工作也漸漸慢下來了。」如今看見了這本族譜,王義輝先生連說了好幾遍「真是寶貝」。

省檔案館工作人員小張又帶領這些王氏族人參觀了另外一套五本王氏族譜。「這套族譜也十分難得,裡面有古人題寫的王審知傳記。」小張說,「包括這套王氏族譜在內,我們展出的尚干林氏、雁門薩氏族譜、北宋名臣李綱等人的族譜,全是族譜里的珍品。」

王氏族人很想現場翻閱這些族譜,但展出條件不允許這樣做。檔案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這些台灣客人願意將族譜帶回台灣,可以去檔案館復制一份。

王審知後裔王麗華女士說,目前在福州的王氏後人都有個共同心願,將福州的王氏族譜盡可能地修復、保護起來,「大量王氏族譜已經在歷史劫難中散失,我們現在正在盡力搶救剩下的王氏族譜,並加以翻修。」 (本報記者 王進 文/圖)

㈢ 武夷山有什麼好玩的

武夷山不僅是5A級景區,更是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

(附上武夷山遊玩攻略,超詳細)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輕松的假期,帶上家人或約上朋友去看看我們的大好河山。
武夷山 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自古就有「閩邦鄒魯」的盛名。
武夷山 匯儒釋道於一山,千百年來,三教和睦相處,共生共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這是座蜚聲海內外的文化風景名城,懷揣有眾多國家級和世界級的金質名片,這里是世界茶葉的源頭,也是世界上兩大茶類的原產地,創造了底蘊深厚的茶文化,其茶道精神影響一方。
用心感受 武夷山 之行,有你想像之內的一切,也有你想像之外的一切

白雲寺
因為要早起(大約四點半就要出發)去看雲海和日出,那個時間觀光車和公交都還沒有,所以包車前往,四個人包車一趟是60元,人均15元,順帶去遇林亭再讓司機等我們,然後帶回來是一共180元。
自白雲寺下來,順著路繼續向前開,可以去遇林亭窯址看看,去遇林亭的路上,還會經過永生泉。
車向著遇林亭方向開,永生泉在路右手邊,路過就順便打上幾桶回去。
永生泉
永生泉是 武夷山 最知名的泉水,沒有之一。位於高星公路遇林亭窯址附近的坡頂旁,離聞名遠近的遇林窯址、蓮花鋒不遠。汲泉者絡繹不絕,泉水甘洌清甜,泡武夷茶絕佳,且久存不敗
聽說喝了可得永生,不曉得我喝了這么久會不會比常人要多活幾年。

㈣ 巴渝文化發展史

華夏文化的一個分支。中國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慶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陝南、滇北一帶。傳說,早建有地方政權,至公元前 316年為秦所滅。考古發現,商至西周時,蜀人與黃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後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缽等,雖具地方特色,但銅鏃、銅戈、銅矛卻為黃河流域常見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禮器與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於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後活動於盆地東部及附近地區。西周時,建有巴國,受蜀影響,始有較高水平的農業。後與蜀同時為秦所滅。代表巴文化特徵的有出土戰國時的圓刃折腰鉞,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銅容器。
巴蜀兩地相距較近,交流方便,兩地出現的船棺葬、扁莖無格柳葉劍、銅器紋飾中出現的虎紋則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徵。銅兵器和銅印上的各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與楚文化影響外,它還影響西南邊疆的少數民族。
在秦以後,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加速融合獲得新的發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後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為天府之國。四川自古盛產蠶桑,絲織為中國之冠,漢時成都即成織錦中心。由於錦緞馳名,錦城成為成都的代稱。四川很早就發明鑿鹽井取鹵,打氣井取氣,燃煮鹵制鹽,其鑽井技術為世界首創。蜀道難久為人知,但巴蜀創造的棧道卻是一種奇跡。它不僅溝通與中原的往來,也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藝術風格獨特。川劇是其特有的表演藝術,語言生活氣息濃厚,幽默風趣,尤以幫、打、唱緊密結合,川劇高腔最具代表性。四川人很講究吃的藝術,川菜特點注重調味,有辣椒、花椒、胡椒、豆瓣、姜、蔥、蒜,味醇厚,人稱「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酒芳香濃郁、綿醇爽甜。名酒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等。
四川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名山)、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四川盆地雖為高山和高原所環抱,但山原之間的若干河谷卻成為巴蜀得天獨厚的對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礱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們穿行於橫斷山脈,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為古氐羌民族遷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東部有長江三峽作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劍門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隴,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漢中。而盆地以東的清江流域又北與江漢平原相通,南與湘西山地相連。正是依據這樣的地理特點,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東、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為薈萃農耕、游牧文化的聚寶盆。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文化與以下三方文化有明顯的交流與兼容:一為荊楚文化,是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農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詭浪漫,以《楚辭》為圭臬;二是秦隴文化,注意綜核名實,講究耕戰和商業;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禮,看重歷史,以《詩經》為准繩。巴蜀文化兼容了這三種因素:它接受荊楚文化而把《楚辭》發展為漢大賦;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學趨於發達;它接受秦隴文化而導致「隴蜀多賈」,工商業繁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而外,主要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元代的雙流人費著《歲華紀麗譜》曾說:「成都游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游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的固定的游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險幽秀之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閣天下險,夔門天下雄。經過當代的開發,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麗」的特色:九寨溝山水的神奇,黃龍山水的瑰麗,熊貓世界的趣,恐龍世界的奇,是今日旅遊者領略的最大感受。從線路上看,有西北線的九寨、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有北線的劍門蜀道,有東線的三峽風光,有南線的蜀南竹海風光和瀘沽湖探秘。整個巴蜀景觀布局疏密相間,如金線穿珠,珍珠滿盆,幾乎每個縣都有可供旅遊的景點。
巴蜀旅遊線最大的特色是雄險幽秀的自然景觀,往往包含著人傑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如:劍門蜀道具有豐富的三國蜀漢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則天故里的文化內涵;九寨黃龍一線,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國蜀漢文化的內涵;瀘沽湖具有「母系王國」的文化內涵;三峽一線則更是一個古代文化的寶庫。這是巴蜀旅遊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跡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們都用武侯祠這個名稱來代稱這幾處遺跡。諸葛亮作為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萬世雲霄的崇敬,「武侯祠」這一稱謂,讓我們深深領略到其中歷史文化積淀的況味。從武侯祠出發,沿著當年劉備入蜀的路線,可以陸續拜謁大邑子龍廟、德陽龐統祠、綿竹諸葛祠、綿陽富樂山和蔣琬墓、昭化費禕廟和劍閣翠雲廊,北出漢中可到沔縣定軍山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們盡可以領略歷史淘盡千古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鐵馬金戈變為漁樵江渚的滄桑變化,從中受到啟迪和教益。
前後蜀時期是巴蜀歷史上繁榮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時代。永陵(王建墓)為我們留下了這一時代的歷史見證。永陵石棺上的廿四樂伎石刻是我們了解唐代音樂的極品,從中可體味清樂與龜茲樂相結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傳的情況。前蜀和後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誰寫下了留傳至今的《宮詞》,肯定可以引起在旅遊中探索的興趣。永陵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經科學發掘的陵墓,可供遊人參觀,這更可以引起人們對於帝王陵寢秘密的興趣。
三峽風光的雄奇壯麗,舉世聞名,再加長江支流大寧河小三峽的青幽神秘,身臨其境,自會使人們充分體會到妙如仙境的峽中神韻。三峽庫區的考古發掘表明,三峽很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當我們領略大溪文化的原始意味的時候,自然會引起我們對於洪荒遠古的無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豐富文化遺存,如豐都的鬼城、忠縣的石寶寨、涪陵的水文石刻寶庫白鶴梁,劉備向諸葛亮託孤的白帝城等,都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沖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當我們巡行三峽之中時,會對巴蜀人為什麼從來嚮往走出夔門做出自身心靈的闡釋。
位於長寧縣和江安縣的蜀南竹海面積有6萬余畝,其中還有仙寓洞、龍吟寺等文化景觀,既是大自然的奇觀,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傑作。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發源於岷山的岷江,自古稱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發達起來的地方。這里有人間仙境九寨、黃龍和大草原,有巍峨的四姑娘山,有著名的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養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遺跡,有全國唯一的羌文化風光。游覽岷山,不僅可以使我們體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使我們領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態。只要我們把山川旅遊同文化旅遊結合起來,我們就必然會有一次與一次不同的新的收獲、新的感受。

㈤ 武夷山有那些好看的景點

玉女峰===

主要景點有:武夷宮、宋街、萬春園、石門洞天、止止庵、水光石、大王峰、幔亭峰、換骨岩、三姑石。
武夷宮又名天寶殿、武夷觀、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沖元觀,座落在一曲溪北、大王峰東南麓。始建於唐天 寶 年間,是武夷山最古老的宮觀。現存有兩處清朝建築,稱為萬年宮和三清殿。萬年宮如今是朱熹紀念館所在地。萬年宮庭院內有兩株古老的桂花樹,植於宋朝,稱為宋桂。三清殿如今是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所在地。
宋街宋街由仿宋建築的群落組成的街坊,街門的飛雲樓宛如古城門。
萬春園是一座傍山依水的溪濱公園。溫步在園中的石徑,抬頭可觀賞大王峰的雄姿、禪岩的矜持、玉女峰的秀靈、獅子峰的威武,低頭可端詳碧水翠竹的倩影,草地、花木的嬌艷、真山真水的萬春園四季如春,到處生機盎然,景象萬千,是名副其實的「萬春」。
石門洞天沿萬春園石徑溯溪西行,石徑兩側溪山漸漸合攏,在石徑曲折處,寬敞的萬春園隱沒在山石之間,展現在眼前的是另一番景緻:逼溪而立的懸崖和冒出溪面的巨石,形成一座天然的門戶。水中巨石刻有「石門」、「靈源一派」等石勒,這里是一曲的石門,過石門小徑臨溪懸空,一灣溪水在腳下瀠洄,在碧波盪漾的遠方,群峰左右簇擁著的玉女峰正濯出水面。
止止庵止止庵在大王峰峰麓,三面都是穹壁,左邊是大王峰,右邊是鐵板嶂,背倚著帽亭峰,面對著虎嘯岩,溪漳繞行其旁,自古是「不深而幽,不高而敞」的仙家勝地。
水光石水光石在止止庵西南、鐵板嶂下,逼溪屹立,高達十餘米。這一巨石在久陽余暉的照耀下,水光石影、交相輝映,從而得名。水光石處在水光渡口,景緻宜人,名冠晴川,因而又叫晴川石。水光石上題刻縱橫交錯,現在尚存30餘力。最著名的有兩方:一方是明代名將戚繼光應片北伐路過武夷山時所留下的抒發征蠻壯志、眷念武夷山的題刻;另一方是重建王陽明祠時留下的詩文勒刻。
大王峰大王峰是武夷山第一峰,又是武夷山第險峰。大王峰上斂下形如紗帽,俗稱紗帽岩。它雄踞景區南大門,巍峨挺拔宛如天柱,宋朝以前又叫天柱峰。宋朝時,大王玉女的民間故事廣泛流傳,天柱峰又易名大王峰。
一線天景區一線天以洞天奇觀而聞名遐邇。這里有武夷山最奇特的岩洞一線天,還有武夷了長的岩洞神仙樓閣。洞中有世上罕見的哺乳動物白蝙蝠,洞旁有竹中奇珍四方竹。一線天景區主要景點:一線天、風洞、藍岩、樓閣岩、濺珠、石門岩。
靈岩靈岩下的一線天是武夷了奇特的岩洞。靈岩,遠遠望去,平淡無奇,亘長的峰岩平臣在地,不峻不峭,又無溪環水抱,可走近一看,橫亘數百米的巨岩腹內三洞並列,一線見天。
風洞是靈岩下毗鄰的三個洞的中間一個洞。風洞內通一線天,靈岩石罅聽流動氣流從這里日夜不停地沖出。盛夏,倘若坐在這里,片刻之間暑熱全消,涼爽清幽得使人不忍離開。
神仙樓閣神仙樓閣的洞口向左右兩方展開,洞頂礫岩宛如高大的飛檐向外斜覆,構成水平岩洞,岩洞綿延數里。神仙樓閣岩洞如止之高大,入入使人把斜覆的洞壁當作陡壁,注意力被洞壁上的小洞所吸引,這種只見小洞不見大洞的錯覺,充滿小洞藏大洞的妙趣。
九曲溪景區九曲溪自星村順流而下、倒游九曲,每曲景觀,言其大者:九曲,溪光秀色;八曲,淺灘飛渡;七曲,瀾回峰征;六曲,空谷傳聲;五曲,峰羅翠擁;四曲,溪山勝概;三曲,溪轉峰迴;二曲

㈥ 藝術 教育專業 開題報告研究的題目有哪些

湖北省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有1個自治州、2個自治縣、個民族鄉,20個民族村。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聚居著土家、苗、侗、白、蒙古等少數民族,在其他地區還雜居著回、滿、蒙、維吾爾、土家、苗等少數民族。民族自治地方總人口450多萬,少數民族總人口200多萬,佔全省人口的1/20,國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1/6。湖北各族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民族文化,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
一、湖北民族文化資源
按照當下流行的分法,把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這樣也可以把湖北的民族文化分為這兩大類。
(一)物質文化
1、早期人類遺址
湖北民族地區的早期人類遺址有「建始直立人」,經中科院和北京大學專家鑒定,其時代在120萬年至250萬年之間.「長陽人」時間大約20萬年左右。長陽果酒岩人類化石和利川人類化石都在5萬年前。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與文物有巴東縣楠木園城背溪文化遺址、巴東縣官渡口大溪文化遺址、巴東楠木園李家灣大溪文化墓葬、巴東楠木園李家灣屈家嶺文化墓葬群、巴東雷家坪石家文化遺址,長陽縣西寺坪和桅桿坪大溪文化遺址、五峰縣長樂坪鎮月亮山村和漁洋關鎮橋河遺址等。夏商周時期的遺址有:長陽縣漁峽口鎮香爐石遺址、來鳳縣牛擺尾和吊水河遺址、長陽縣南岸坪商周遺址、巴東縣下溪口、雷家坪、舊縣坪、楠木園、紅高嶺、鄢家坪遺址、鶴峰劉家河遺址,建始縣的景陽河和恩施市的渾水河也有發現。
2、春秋戰國以後的遺址和文物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址和文物有:巴東縣西??口戰國中期楚人墓、雷家坪戰國遺址,恩施市屯堡出土了銅鉦、銅釜、編鍾等青銅器,鶴峰縣鐵爐鄉出土銅鋮1件,來鳳縣出土釜1件,咸豐縣黃金洞等地出土編鍾6件,利川市建南發現銅釜1件,建始縣出土編鍾5件、銅鉦2件。兩漢至六朝時期發現的文化遺址及出土文物:長陽縣外村裡遺址上層文化為漢代遺物,器形有陶罐、盆等。長陽縣州衙坪遺址出土了筒瓦等繩紋瓦類。巴東野三關的故縣坪西漢遺址的遺物有陶器和板瓦等。據發掘簡報分析,漢至六朝時這里人類活動頻繁,後來一度衰落,至明清時又再度繁榮。[7]巴東縣桃符口遺址也出土過筒瓦和板瓦等遺物。長陽州衙坪漢代磚室墓葬出土了1件鐵斧、1枚銅印章和五銖錢幣。巴東縣發現了楠木園、王家屋、西??口、龍般河等數十處漢魏六朝墓葬。西??口共有10餘座漢魏六朝墓葬,出土的陶器有盆、盤、瓮,銅器有銅劍、銅壺、銅鏡,鐵器有鐵刀、鐵鐮、鐵鋸,瓷器有盤口壺、四系罐等。巴東龍船河雕樓包東漢墓葬發現的遺物有陶案、銅鏡、五銖錢、玻璃管、扣飾、骨珠、石斧和漆器。
秦漢以後,在清江流域發現一些崖葬墓,如利川市大王壩和蘭家寨等地發現了43個崖葬墓,恩施市月亮岩和三岔箱子崖葬墓,建始縣頭壩堰崖葬墓,咸豐縣甲馬池櫃子岩和黃金洞等處的懸棺葬,來鳳縣卯洞仙人洞崖葬墓等。
唐宋時期土家地區文物古跡:巴東縣桃符口遺址發現了板瓦、筒瓦和「熙寧重寶」錢幣。恩施旗峰壩唐宋遺址採集的遺物有罐、壺、碗等陶器。恩施州委大院宋代墓葬出土的遺物有銅鏡、瓷罐、漆杯、碗和石硯等。鶴峰縣鐵爐鄉朱家台宋代墓葬出土了鐵環和銅錢等。來鳳縣漫水宣撫堡採集的遺物有魚紋磚、簡瓦和板瓦等。這時期重要遺址是恩施市的舊州城遺址。
元明清時期的土司遺跡及墓碑石刻十分豐富。主要有唐崖土司城遺址、容美土司遺址、施南土司遺址等。此外,咸豐縣金峒土司發現了石柱、石刻、鐵箭鏃及「金峒安撫司」印1枚。宣恩縣貓兒堡石室墓葬曾經出土金泊50枚、銀碗2個和金銀器皿39件。來鳳縣百戶司鎮現存卯洞安撫司百戶向元伯墓及其碑文。鶴峰縣東陽灣仍存容美宣慰使田九峰及田九龍墓誌銘文。五峰縣紅魚坪漂水岩和謝家坪竹橋現存2座「漢土疆界碑」,

㈦ 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由旺鎮的歷史

施甸縣由旺鎮轄街道、楊家、永福、坡腳、大庄、銀川、木榔、源珠、華興、中村、常村、四大庄、躲安、王家、嵐峰、大秧田16個村民委員會,164個村民小組,96個自然村。2003年末全鎮有10109戶,總人口39938人,其中農業人口37026人,佔全鎮總人口的92.7%。

由旺鎮位於施甸縣壩子北端,距縣城18公里,距保山城45公里,歷來是施甸縣經濟發展較快,集市貿易較為興旺,文化藝術較為繁榮的一個大鎮。由旺具有悠久的歷史,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有始建於明朝年間的土主廟、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名勝古跡(圖二);有始建於光緒16年的由旺文筆塔(「文革」遭徹底毀壞,92年又恢復重);有組建於解放前後至今仍活躍在農村的農民滇劇團和花燈劇團。由旺,是施甸縣民間藝術較為豐富的一個鄉鎮,無論是造型藝術或是表演藝術都具有較為鮮明的地方特色,在縣內、市(區)內甚至省內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從造型藝術上看,有泥塑、木雕、石刻、刺綉、編織、繪畫、染織、紙扎等。

泥塑、木雕、石刻、繪畫(圖三、四) 在由旺的土主廟、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古建築上都顯示了極高的工藝水平。明、清以來塑造的各種佛象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有鮮明的性格特點,文革期間遭到徹底毀壞,現又由群眾自願集資重新恢復。 由旺老年協會,利用做廟會的機會集資

十多萬元人民幣,對土主廟重新擴建,新建了具有古建築風格、雕龍刻鳳的長廊八格、古亭三座、龍山水池一個,並修平道路、接通電源,每當廟會期間,便舉行講書、洞經、吹打彈唱等民間文藝表演,吸引了不少外地和當地的遊客,成為人們閑暇時的旅遊點。

由旺文筆塔(圖五),由原正安皮革工業公司投資14萬元人民幣重新建造。外觀上保留了原來的風格,又超過了原塔的高度。內部是空心的,轉角樓梯一直通向頂層,通過瞭望孔可以觀賞到四周風光,使由旺這方風水寶地更加增輝美麗,為施甸旅遊增色加彩。
竹編業在由旺比較普遍,農戶利用農閑時編織提籃、背籮、竹籃、囤籮、碗籮、坦笆等到集市上出售。作為一種副業收入。這些編織器具製作精密,工藝水平較高,還銷售到外地倍受親睞。

染織業,自明、清、民國及解放初期,由旺都有私營的染房,備有染缸、晾曬場。用人工織制的土白布染成青布(黑布)、藍布、紅布、黃布等。也有少量的蠟染,染制的花布多用於被包、背腰等。染料從一種植物「甸葉」中提取。由於輕工業的飛速發展,各種色彩鮮艷的棉布、絲綢及化纖布的大量生產,老式染織業已不存在。

紙扎(圖六、七),在解放前和文革後較為時興,一般有紙人、紙馬、靈床、棺罩等。還有專供表演用的如大龍、小龍、仙鶴、旱船、跑驢等。首先用竹篾編制,後用棉的紙裱糊,用布綳制,再上各種顏料、色漆、清光漆等。製作精良、形象逼真,美觀大方,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和觀賞價值,反映出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另外,還有用膠泥首先製成模子,再用棉紙層層裱糊,最後繪畫、上色、著漆而製作出來的「獅子頭」、「笑和尚」、「孫悟空」等面具,也是當地民間藝人的佳作。

由旺早在1929年便成立了「扶風社」,設置戲箱八個,購置服裝、道具價值二萬多大洋。先後到緬甸的果敢、耿馬及施甸壩八鄉地演出,很受群眾歡迎。由旺的群眾性文藝活動十分活躍,被世人冠以「滇戲之鄉」、「花燈之鄉」的美稱。多年來,無論是省或市組織的農民調演,凡是由由旺鎮出隊代表縣參加演出,大多獲獎。而縣內舉辦的文藝調演或大型群眾性文藝活動或其他節日活動,由旺從不缺席,演出的節目深受群眾歡迎,故而2000年3月由旺鎮被雲南省文化廳、保山行署命名為「雲南民間民族藝術之鄉」。
二、由旺花燈的基本情況

由旺不但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還是滇西通往南亞的交通要道。由旺人民祖祖輩輩都有愛好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活動的傳統習慣。解放前就有滇劇、老花燈、花鼓、山歌、小調、唱八仙、洞經、耍龍等民間文藝的表演隊伍。

由旺鎮現有滇劇團隊二個,花燈隊十一個,洞經隊三個,龍隊十個(其中大龍二個隊),獅子隊48個,高蹺隊五個,矮蹺隊一個,八仙隊一個,秧歌隊二個(其中百人秧歌隊一個)、腰鼓隊二個。共85個表演隊伍活躍在各村各寨,其中由旺街道老年花燈隊、銀川青年花燈隊、銀川青年龍獅隊影響力較大,演出地點已外延至德宏、緬甸等地。

由旺,素有施甸縣「滇劇窩子」之稱。由旺財神廟戲台,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75年)。台柱楹聯:「檀板譜新聲,千古英雄歸月膽;梨園傳舊事,一時子弟檀風流」。抗戰時期,71軍87師師長張紹勛撰楹聯:「真中假,假中真,上下五千年無非似此;虛若實,實若虛,縱橫數萬里盡屬如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太平寺戲台。1963年銀川公社建蓋現代戲台一個,1970年銀川中學、由旺中學各建露天舞台一個,1980年由旺街北門建活動戲台一個。
民國十九年(1930),由旺的楊世昌、楊應昌兄弟二人出資組織「扶風社」,購買了全套戲裝。並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到緬甸果剛縣土司及英國官貴蓋廳廳長家演出。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段林賓籌資成立銀川滇劇玩友班。

「扶風社」、「玩友班」兩劇團自成立後,不斷擴大,經常活動,同時注重培養新人。先後共演出傳統滇劇「秦香蓮」、「孔明弔孝」、「山伯訪友」、「五台會兄」等160多個劇目。自創滇劇「創業」、「第一炮」、「擁軍優屬」、「搶婆婆」等10個劇目。在長期的表演和編創過程中,他們對傳統的滇劇表演形式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把清唱改為坐唱。代表劇目:《秦香蓮》,表演時,由樂手自打自唱,自拉自唱,四個樂手分別飾演包公、陳世美、秦香蓮、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七個角色,1981年代表地區參加省農民調演,式榮獲表演獎。由旺滇劇靠長輩藝人以教傳授,世代相傳積累,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民間鄉土文化。
由旺花燈是從老花燈(玩燈)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地方劇種。演出場地由一家一戶走上舞台演出。演出時增加故事情節、突出人物性格、明朗戲劇沖突,提高了藝術水平。由旺花燈的曲調始終保持著老花燈的基調,不斷地豐富曲牌、劇情。所以在演出時,劇情能抓住觀眾的心,曲調通俗易懂,幽雅動聽,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老花燈相傳起源於唐朝貞觀年間,是時,國泰民安。起初在正月初二至十五幾日中,人們自願組織起來進行說唱,自娛自樂。逐步發展成固定團體到親朋好友家或者有錢人家演唱,獲取一定的「彩頭」(錢物)。傳到皇宮後,皇帝李世民微服出宮觀看,十分贊賞,與民同樂,於是下旨全國大放花燈,演出范圍逐步擴大。從此,花燈這種自娛自樂形式也逐漸在全國流傳開來。

由旺的老花燈是隨著外來人員傳進來的。起初,較為簡單,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七十一軍八十八師二六四團進駐由旺,隨軍帶來中原花燈曲調及演唱技法,由旺花燈得以進一步完善。

起初,花燈演出,有固定時間,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為花燈的表演日。正月初二「出燈」,先到財神廟或山神廟及寺院向神祈禱,唐二(賀彩人)先賀彩,花燈隊員演唱《參佛調》,然後才開始為期十四天的演出。正月十五過後,選一天「燒燈」,花燈隊員演唱《送王調》,以示一年的表演全部結束。如今,花燈表演已不受時間限制,全年中,各種節慶、私人家做壽或其它紅白喜事都可表演,只需在唱詞或服飾上稍做變化即可。
花燈的傳統調有:「參佛調」、「十二屬」、「猜花調」、「祝英台探梁山伯」、「農諳調」、「勸世文」、「二十四孝調子」、「送王調」等100多首。

花燈的演出,民國時期一般由一些文藝愛好者自發組織,有的以村寨為單位;有的由幾個玩友組成;有的由當地的開明紳士組織幾個村寨的文藝骨幹進行演出。

解放後,黨委、政府對民間傳統文化非常重視,1950年下半年成立秧歌隊,每年的年關、節日均由當地政府或群眾自發地組織文藝活動。以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文化生活。
1951年由政府組織組織了「歌詠隊」。

1952年成立了「秧歌隊」,慶祝土地改革的勝利。

1954年成立了「由旺、銀川文化室」。

1955年成立了由旺「銀川俱樂部」。

1957年由旺組織了「玩友班」。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山軍分區命名「銀川公社民兵俱樂部」,並贈送月琴、笛子、板胡等樂器及各種演唱材料。

1966年至1976年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1977年1月成立「銀川公社文化站」。

1981年11月成立「由旺公社文化站」。

1981年8月銀川公社向浙江購買價值近萬元人民幣的古裝戲服及戲劇導具等。

由旺花燈隊自成立至今,經歷五十多個春秋,培養出花燈藝術人才六代近四百人。並向上級有關部門輸送專業人才數十人。先後共演出傳統花燈劇:「三訪親」、「鬧渡」、「狀元與乞丐」、「游春」、「勸賭」等五十多個劇目。大型歌劇:「洪湖赤衛隊」、「紅姐妹」、「紅嫂」、「白毛女」等,花燈劇移植「沙家浜」等。自創花燈劇「送子參軍」、「擁軍優屬」、「良種迷」、「爭婆婆」等六十多個(件)。除參加縣、地區文藝調演獲獎外。部分劇本刊登在《施甸文藝》、《保山地區劇目選》,雲南省戲劇編輯部編輯出版社90年出版的《紅紅的咖啡果》等刊物。

㈧ web瀏覽器的開發與實現開題報告誰有啊,發我一份啊![email protected] 十分之十的感謝啊!

2011-4-6 20:30 熱心網友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有人認為,五嶽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山嶽、以及對山神的崇拜。傳說盤古死後,頭和四肢化為五嶽。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訪,留下遺跡,大大增添了五嶽之名聲。
歷史
五嶽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對山神的祭祀聯系在一起的。五嶽一詞始見於《周禮》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禮記》「王制」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這里的五嶽並沒有列出具體山名。東漢的鄭玄對《周禮》的注釋說:「五嶽,東曰岱宗、南嶽曰衡山、西曰華山、北嶽曰恆山、中嶽曰嵩山。」

至於為什麼是"五嶽",而不是"四岳"或者"六岳",人們經過研究,認為我國五嶽制度立始於漢朝,可能是當時的一些經學家根據殷商時的"五方"(東、南、西、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黃)等觀念,加以附會而成。

五嶽具體山名見諸文字並得到官方確認,是在秦漢時期。《爾雅》「釋山」和秦朝人伏生所做的《尚書?大傳》都記載了五嶽分別為「岱(泰)山、霍山、華山、恆山、嵩高(嵩山)」。其中的霍山,又稱衡山。《漢書》的「郊祀志」載,漢宣帝在公元前61年(神爵元年)頒詔,正式確定東岳為泰山、西嶽為華山、南嶽為霍山(即衡山)、北嶽為常山(即恆山)、中嶽為嵩山。由此可見,確定這五山為五嶽,可能早在《周禮》成書的春秋或戰國時期,最晚也在西漢時期。

漢武帝之後中國歷代皇帝都對五嶽不斷加封,唐代把五嶽封為王,宋代加封為帝,元代繼續加封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為神。
道教創立以後,繼續將五嶽神話,認為五嶽乃是神仙居住之地,把東岳稱為蓬玄太空洞天,南嶽稱為朱陵太虛洞天,西嶽稱為太極總仙洞天,北嶽稱為太乙總玄洞天,中嶽稱為上聖司真洞天。晉朝的道士葛洪在《枕中書》中,融合了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顏色的說法(木代表東方,青色;火代表南方,赤色;金代表西方,白色,水代表北方,黑色,土代表中央,黃色),聲稱太昊為青帝,治東岳岱宗山(泰山),祝融為赤帝,治南嶽衡霍山(即天柱山),金天氏為白帝,治西嶽華陰山(即華山),顓頊為黑帝,治北嶽太恆山(即恆山),軒轅氏為黃帝,治中嶽嵩高山(即嵩山)。

但是,歷史上所稱的北嶽恆山和南嶽衡山,其所指的並不是如今的山西恆山和湖南衡山。其中北嶽恆山在歷史上長期都是指河北省曲陽的大茂山(古稱恆山),直到1660年才由山西的恆山所取代。 而南嶽衡山舊指安徽的天柱山(古稱霍山、衡山),直到隋朝(公元589年)才改湖南衡山為南嶽。

一些中國的地方割據政權,也曾以自己的視角封過五嶽,例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孫皓封離縣(現於江蘇宜興縣)為中嶽,又封其南的荊南山為南嶽。五代十國時期,閩帝王延均封霍童山(現於福建寧德縣)為東岳,高蓋山(現於永泰縣)為西嶽。唐朝時,南詔則稱雲南境內的蒼山(中嶽)、烏蒙山(東岳)、無量山(南嶽)、高黎貢山(西嶽)和玉龍山(北嶽)。

因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古代朝鮮也封過五嶽。

東岳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縣。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縣。

五嶽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

「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起源於戰國時代的齊、魯。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封禪活動更加頻繁。經過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我國的名山不少,廬山、黃山、峨眉山名氣都不小,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岳」,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於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嶽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於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這里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里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里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跡,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東岳泰山聳立在山東省中部,高接雲天,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最高峰為海拔1500多米,尊為五嶽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不過他當時所說的天下,僅限於魯國鄰近的幾個國家。後人在泰山山頂上刻有「孔子小天下處」的碑碣,以示紀念。故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說。唐代詩人杜甫登臨泰山山頂後,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據記載,歷代有七十二個帝王,都來過泰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跡。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衡陽盆地北緣的湘江之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0米。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到過這里,山上散布著廟宇亭台、石刻碑記等古跡,而且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山腳下的南嶽廟,始建於唐代,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築。

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縣。華山的雄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如上天梯。遊客到了「千尺幢」下「回心石」處,如無勇氣,便會回心轉意,望峰興嘆,悻悻而歸。據說唐代的文人韓愈曾偕數人同游華山,登上蒼龍嶺時,只見下面萬丈深淵,白雲繞路,不堪回首,頓生絕望之念,便寫了一封遺書投在崖下訣別,後來還是華山所在地的官員把他救下山來。如今在當年韓愈痛哭投書的地方,經過修復,已是石級平穩,石柱為欄,鐵索可依,還可以索道上下,已不愁登臨之險了。華山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華山西峰上,至今還留有巨大的「斧劈石」。

北嶽恆山在山西省東北部,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這里因交通不便,聲名不如泰山、華山那樣昭著,但偏是深山藏寶,恆山的許多古跡,如掛在半空之中、鑲嵌在筆立的山壁上的「懸空寺」,鄰近處還有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塔----應縣木塔,在全國是僅有的。

中嶽嵩山,屹立於河南省豫東平原西隅。有三個高峰,其最高峰1440米。始建於秦代的巍峨廟宇----中嶽廟,是五嶽之中較為完整的一所岳廟,也是我國最早的道教廟宇之一。此外,還有元代科學家郭守敬建造的「觀星台」,以及被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發源地的少林寺。 贊同5| 評論

㈨ 蜀川文化的歷史是怎樣的

巴蜀文化 華夏文化的一個分支。中國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慶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陝南、滇北一帶。傳說,早建有地方政權,至公元前 316年為秦所滅。考古發現,商至西周時,蜀人與黃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後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缽等,雖具地方特色,但銅鏃、銅戈、銅矛卻為黃河流域常見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禮器與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於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後活動於盆地東部及附近地區。西周時,建有巴國,受蜀影響,始有較高水平的農業。後與蜀同時為秦所滅。代表巴文化特徵的有出土戰國時的圓刃折腰鉞,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銅容器。
巴蜀兩地相距較近,交流方便,兩地出現的船棺葬、扁莖無格柳葉劍、銅器紋飾中出現的虎紋則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徵。銅兵器和銅印上的各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與楚文化影響外,它還影響西南邊疆的少數民族。
在秦以後,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加速融合獲得新的發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後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為天府之國。四川自古盛產蠶桑,絲織為中國之冠,漢時成都即成織錦中心。由於錦緞馳名,錦城成為成都的代稱。四川很早就發明鑿鹽井取鹵,打氣井取氣,燃煮鹵制鹽,其鑽井技術為世界首創。蜀道難久為人知,但巴蜀創造的棧道卻是一種奇跡。它不僅溝通與中原的往來,也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藝術風格獨特。川劇是其特有的表演藝術,語言生活氣息濃厚,幽默風趣,尤以幫、打、唱緊密結合,川劇高腔最具代表性。四川人很講究吃的藝術,川菜特點注重調味,有辣椒、花椒、胡椒、豆瓣、姜、蔥、蒜,味醇厚,人稱「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酒芳香濃郁、綿醇爽甜。名酒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等。
四川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名山)、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四川盆地雖為高山和高原所環抱,但山原之間的若干河谷卻成為巴蜀得天獨厚的對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礱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們穿行於橫斷山脈,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為古氐羌民族遷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東部有長江三峽作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劍門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隴,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漢中。而盆地以東的清江流域又北與江漢平原相通,南與湘西山地相連。正是依據這樣的地理特點,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東、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為薈萃農耕、游牧文化的聚寶盆。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文化與以下三方文化有明顯的交流與兼容:一為荊楚文化,是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農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詭浪漫,以《楚辭》為圭臬;二是秦隴文化,注意綜核名實,講究耕戰和商業;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禮,看重歷史,以《詩經》為准繩。巴蜀文化兼容了這三種因素:它接受荊楚文化而把《楚辭》發展為漢大賦;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學趨於發達;它接受秦隴文化而導致「隴蜀多賈」,工商業繁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而外,主要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元代的雙流人費著《歲華紀麗譜》曾說:「成都游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游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的固定的游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險幽秀之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閣天下險,夔門天下雄。經過當代的開發,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麗」的特色:九寨溝山水的神奇,黃龍山水的瑰麗,熊貓世界的趣,恐龍世界的奇,是今日旅遊者領略的最大感受。從線路上看,有西北線的九寨、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有北線的劍門蜀道,有東線的三峽風光,有南線的蜀南竹海風光和瀘沽湖探秘。整個巴蜀景觀布局疏密相間,如金線穿珠,珍珠滿盆,幾乎每個縣都有可供旅遊的景點。
巴蜀旅遊線最大的特色是雄險幽秀的自然景觀,往往包含著人傑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如:劍門蜀道具有豐富的三國蜀漢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則天故里的文化內涵;九寨黃龍一線,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國蜀漢文化的內涵;瀘沽湖具有「母系王國」的文化內涵;三峽一線則更是一個古代文化的寶庫。這是巴蜀旅遊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跡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們都用武侯祠這個名稱來代稱這幾處遺跡。諸葛亮作為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萬世雲霄的崇敬,「武侯祠」這一稱謂,讓我們深深領略到其中歷史文化積淀的況味。從武侯祠出發,沿著當年劉備入蜀的路線,可以陸續拜謁大邑子龍廟、德陽龐統祠、綿竹諸葛祠、綿陽富樂山和蔣琬墓、昭化費禕廟和劍閣翠雲廊,北出漢中可到沔縣定軍山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們盡可以領略歷史淘盡千古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鐵馬金戈變為漁樵江渚的滄桑變化,從中受到啟迪和教益。
前後蜀時期是巴蜀歷史上繁榮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時代。永陵(王建墓)為我們留下了這一時代的歷史見證。永陵石棺上的廿四樂伎石刻是我們了解唐代音樂的極品,從中可體味清樂與龜茲樂相結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傳的情況。前蜀和後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誰寫下了留傳至今的《宮詞》,肯定可以引起在旅遊中探索的興趣。永陵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經科學發掘的陵墓,可供遊人參觀,這更可以引起人們對於帝王陵寢秘密的興趣。
三峽風光的雄奇壯麗,舉世聞名,再加長江支流大寧河小三峽的青幽神秘,身臨其境,自會使人們充分體會到妙如仙境的峽中神韻。三峽庫區的考古發掘表明,三峽很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當我們領略大溪文化的原始意味的時候,自然會引起我們對於洪荒遠古的無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豐富文化遺存,如豐都的鬼城、忠縣的石寶寨、涪陵的水文石刻寶庫白鶴梁,劉備向諸葛亮託孤的白帝城等,都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沖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當我們巡行三峽之中時,會對巴蜀人為什麼從來嚮往走出夔門做出自身心靈的闡釋。
位於長寧縣和江安縣的蜀南竹海面積有6萬余畝,其中還有仙寓洞、龍吟寺等文化景觀,既是大自然的奇觀,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傑作。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發源於岷山的岷江,自古稱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發達起來的地方。這里有人間仙境九寨、黃龍和大草原,有巍峨的四姑娘山,有著名的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養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遺跡,有全國唯一的羌文化風光。游覽岷山,不僅可以使我們體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使我們領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態。只要我們把山川旅遊同文化旅遊結合起來,我們就必然會有一次與一次不同的新的收獲、新的感受。

閱讀全文

與保山石刻歷史文化研究開題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