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明清時期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徵

明清時期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徵

發布時間:2021-03-04 08:26:15

A. 明清時期最顯著的歷史特徵是什麼

經濟方面:1、在封建社會的經濟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佔主導地位。統治階級佔有絕大部分土地,而廣大的農民則擁有很少或沒有土地。農民耕種地主的土地,交納高額地租。而地主又通過政治權力或暴力兼並土地。對農民剝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2、以個體家庭為單位並與家庭手工業牢固結合的小農經濟是封建社會基本的生產結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一直佔主要地位。小農經濟曾有利於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但同時又束縛和限制生產力的發展,對新的生產方式有較強的排斥力和抵抗力。封建政府還重農抑商,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3、在中國地主、商人和高利貸者常常結合在一起,共同剝削壓迫農民。農民沒有任何政治權力,生活及其貧苦和落後。在社會內部缺乏使工業迅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有效機制,造成封建社會發展遲滯。

政治方面: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徵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自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的帝國以來,歷代皇帝不斷加強皇權,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同時又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加強對地方官員的控制和監督。這種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但在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與活力。

社會結構方面:中國封建社會結構的特點是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父權、夫權、君權。這種宗法等級制度在封建社會前中期起穩定和規范社會秩序的作用,但其保守性日益增加,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文化方面: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儒家思想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還與佛教和道教相結合,共同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統治者還吸收法家思想,嚴刑峻法,實行專制統治。統治者還通過種種方法籠絡和控制知識分子,並採取鎮壓異端、興文字獄等手段,實行文化專制主義。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雖然一方面鞏固了封建社會的穩定和延續,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前進緩慢甚至停滯,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十七世紀下半葉到十八世紀,經過清朝的康乾盛世後,封建社會也走到了末世,產生了許多危機,而且清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到鴉片戰爭前夜,它以衰相盡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拉開很大距離。

B. 明清時期歷史特點

明清時期(1368年—1840年)是我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時期
明清時期的文化,具有新的時代特徵。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使思想領域出現了反對君主專 制、追求民主的思想家和著作。明清文學以小說和戲劇為主流,也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色。我國的傳統科技仍 然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巨著相繼問世,但近代科學始終未在中國誕生。繪畫、書法藝術成就突出,至 今對我國書畫界有很大影響。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點可概括為:(1)實現了中國古代的第三次大一統,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2) 君主專制統治空前強化,並達於頂峰;(3)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緩慢發展;(4)從對外開放走向閉關自守;(5)反 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和傳統科技依然處於世界前列。
http://www.hcxx.sde.net/%BD%CC%D3%FD%C2%DB%CE%C4%BC%AF/%D1%A7%BF%C6%BD%CC%D3%FD/%C0%FA%CA%B7/%CC%B8%CC%B8%D6%D0%B9%FA%B9%C5%B4%FA%CA%B7%B5%C4%D5%FB%CC%E5%D6%AA%CA%B6%BD%E1%B9%B9_825.html

C. 列舉隋唐 宋元 明清時期歷史發展的特點

秦漢:中華文化的確立或叫開端,封建制度的開始
隋唐:中華文化的鼎盛時期,封建制度發展到極致
宋元:中華文化逐漸封閉、開始衰落,封建制度弊端暴露的時期
明清:中國文化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封建制度缺點爆發、滅亡的時期
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文明先進而富庶強大的中國是當時世界,特別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生產發展水平高。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生產部門衣業,在隋唐時期有了較大的發展。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為代表
二:東胡部分:以鮮卑、契丹、蒙古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滿洲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中國歷史上的所有少數民族都是由這五部分演化而來的

匈奴:主體在東漢時期被漢人消滅,剩餘部分西逃至歐洲,與馬扎爾人融合,構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東胡:秦時被匈奴滅亡,之後分成兩大部分:烏桓和鮮卑。
烏桓:被曹魏消滅。
鮮卑:主體被漢族同化,剩餘的演化為柔然。
柔然:被突厥擊敗,分化為室韋(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體被女真族和漢族同化,剩餘的西逃到中亞,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中亞人的一部分。
蒙古:為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由鮮卑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個分支,後滅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體被回鶻人和漢族人所滅,剩餘的向西逃竄,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鶻:主體由丁零人構成,融入了鐵勒和高車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時期,將突厥主體滅亡。回鶻生存到現在,即使今天的維吾爾族。
女真:來自肅慎,後為女真,為滿洲,一直生存到現在,即今天的滿族人。
黨項:羌族的一部分。後被蒙古人滅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氐:匈奴一部分,後被漢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紀被漢人冉閔一次性屠殺20萬人,導致羯族滅種。
腐朽的西晉政府在經歷八王之亂後,民眾損失過半,其後被各胡軍隊一系列車輪戰的打擊,終於亡國於凶奴首領劉淵了。當時入侵中國的胡族大大小小有十多個。其中族群在三十到一百五六十萬之間的大胡有:1凶奴、2鮮卑、3丁零、4羌、5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6夫余、7羯、8高麗、9盧水胡。(在以後的漢人的大反擊,和胡與胡之間的仇殺中。這九個胡族除了人數眾多的鮮卑和入侵當時遼寧與漢人的居住的朝鮮半島的高麗人保存了下來,其它各胡基本上給殺絕)立誓掃清北方的悲壯英雄冉閔,西晉滅亡後的317年北方漢族人口總數不到1000萬。

以下是各族當時的分布情況:
陝西一帶羌、氐、匈奴有80萬之眾,而當地的漢族人口因戰亂、逃亡也只有80萬;
山西則是匈奴羯族和鮮卑族的天下,他們有80萬之多,殘留在當地的漢族只有100萬人;
河北的鮮卑人應該有80萬,丁零人十五萬,當地漢族人口不過150萬人;
至於河南-山東一帶主要是漢族人,人口占絕對優勢,而遷移至此的鮮卑族人則主要靠漢人每戶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來過活;
甘肅東部一帶為鮮卑、羌、氐族。漢人約佔五分之二;
寧夏、內蒙古則基本上是鮮卑人天下,人數操過120萬;
遼西鮮卑人漢人各佔一半,各20到30萬;
遼東漢人100萬左右,高麗人50萬;
河西走廊-敦煌-新韁天山以南一帶多是中原流亡的漢族和當地漢族,人數三百萬,在以後的漢人的大反擊中大量回遷中原。
冉閔起義成功後,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東四省的匈奴、羯、鮮卑、羌、氐人在冉閔組織的漢人的大反擊中被全部樹清.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殺的白奴(凶奴分化為白奴和黃奴,黃奴自稱夏後依,白奴被冉閔和各路山西義軍殺絕)多達六十萬之多,其中四十萬被閔閔正規軍殺絕。兩次屠羯達三十二萬之眾,羯族從此從中國歷史上消失。
冉閔是五胡亂華時中原地區漢人起義首領之一,後被推為國主。當時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殘害漢民,先有驅數十萬漢丁修林苑甲兵,死傷遍野。後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又有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漢兒冉閔立誓掃中原,恢復中華河山,一朝得機起兵,旦夕間盡滅羯胡。後又以掃清中原為號召,揚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則將其統統殺絕。這就是有名的殺胡令。北方各地漢人群起響應,各胡深懼其下場將如同羯族與白奴人,而遭到群胡連番圍攻:
(1)其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凶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凶奴首三萬;
(2)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4)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6)六戰於鄴城以一二千剛組織的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
(7)七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經過數場戰爭下來,冉閔手下的漢軍越打越少,卻又得不到有效的補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種族仇殺中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統治今天外蒙內蒙和中國北部的鮮卑卻進入極盛時期。這個時後東晉王朝卻打著正統的身份要到北方接受失地,乘冉閔與眾胡大戰時「接收」山東河南二省,又圖河北和山西.使的冉閔大努,而一努之下,在部將的擁護下作出了稱帝的主張。冉閔舉大事有一半靠的是李農,一位深受漢人義軍—-乞活軍愛戴的將領。然而冉閔在稱帝後卻因其居功自大而殺了他。而使的幾萬乞活軍分離出了冉閔的軍隊。關中有漢人武裝不下五萬人築壘自守,對抗胡人,等待冉閔大軍到來。遼東也有約十萬漢人武裝響應。冉閔都沒能任用合適的人去加以聯絡。卻在這時稱帝,不僅沒得到東晉王朝的支持,反而使的東晉王朝與鮮卑人對他來了個南北夾擊。
冉閔建立的國家史稱冉魏,冉魏後期,漢族流民從各地擁入鄴城及其附近,加上長年征戰.農業生產欠收,城中糧食供應不足。冉閔將城中糧草分發給白姓後,帶領一萬兵(大部份是步兵)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糧。原住在蒙中高原的現屯兵邊界的鮮卑人得到這一消息,急調二十萬鮮卑騎兵南下,想座收漁人之利的消滅因剛掃清中原而元氣未復的冉魏政權。冉閔卻對鮮卑兵的行動卻渾然不知,後被鮮卑人的十四萬先頭騎兵部隊在常山包圍冉軍,卻給個個奮勇的冉軍再加上天神下凡般的大將冉閔打得十戰十敗!!要不是最後想出了拐子馬鐵浮圖的陰險鬼計。
與鮮卑人的廉台決戰中,中計被困的冉閔騎朱龍馬,持矛戟,於十餘萬鮮卑鐵騎軍中,手刃三百餘鮮卑強兵悍將,及至戰馬受傷倒地被俘,面對鮮卑國主質問仍大呼:「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天下大亂,你們這些禽獸一樣的蠻夷尚且可以稱王稱帝,何況我們堂堂中華英雄呢!)其後拒降被鮮卑王慕容俊斬於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五月不雨直至於十二月。慕容俊懼之,祭祀冉閔,追謚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即大雪過膝(晉書正史所載,絕非道聽途說)冉閔戰死了,河北山西二省被鮮卑占據。但冉英雄收復的河南,山東二地民眾向南歸復南朝漢人.這使的當時北伐每每失敗的南朝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光復了河南,山東二地.這是祖遜北伐後南朝政府第二次控制這一地區.比祖遜收復的還多!

另一方面冉閔愛民如子,從異族豪強和統治者哪解放二十多萬漢人婦女,並幫自已的士兵找到失散的家人.當冉閔放羯人石虎強搶的六七萬漢族少女回家時,她們中的大多數卻沒有走。因為已經無家可歸了,冉魏滅亡時,惡運又一次降臨她們的頭上。在冉閔被擒殺,鮮卑南下她們盡給殘忍的充作了軍糧。西晉滅亡的第二年,晉皇室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權,偏安江左,史稱東晉。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動亂時期,在中原地區前後有七個民族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北魏崔鴻著有《十六國春秋》記述這段歷史,後世稱這一時期為「五胡十六國」時期。「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個少數民族。「十六國」即:夏,成漢,「兩趙,」(前、後),「三秦」(前、後、西秦), 「四燕」(前、後、南、北燕),「五涼」(前、後、南、北、西涼)諸國。
十六國中,以匈奴劉淵建國最早。八王之亂時,劉淵游說成都王司馬穎召募匈奴五部為外援,回去後,即被匈奴貴族共推為大單於,不到二十天,結集部眾二十餘萬。 308年,劉淵稱帝,國號漢,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北)。匈奴劉氏政權實行胡漢分治政策,仇視漢人。
318年,劉曜自立為帝改國號為趙,遷國都於長安。史稱前趙,以別於319年石勒的後趙。公元328年,劉曜與後趙作戰,兵敗被殺。次年,太子降於後趙。
329年,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務除前趙積弊,實力得以迅速發展,足與東晉相抗。石勒死後,子石弘繼位,為其侄石虎所殺,石虎自立為帝,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石虎為人極端殘暴,窮兵黷武,令許多人為籌措從軍裝備被迫賣兒鬻女,或途中自刎則,死者相望,而徵令仍有加無已。他又聽信胡言,殘酷奴役漢人。
石虎死後,其子十餘人互相殘殺,石虎的養孫漢人冉閔殺死傀儡皇帝石鑒,自立為帝,改國號為魏,史稱冉魏。他限制「六夷」 (匈奴、鮮卑、羯、氐、羌、巴氐),下令鄴都城門大開, 「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結果「六夷」紛紛出城,百里內外的漢人,則蜂湧而來。冉閔看到「胡」人終與自己「離心離德」 ,竟下令無論男女老少,格殺勿論,致使二十餘萬人暴屍於野。冉魏政權的大屠殺引起中原少數民族的恐慌和圍攻,後趙石祗在襄國稱帝,並與前燕慕容儁、羌族姚弋仲聯合,打敗冉閔。 351年,石祗又被殺,後趙亡。次年,慕容儁斬冉閔,冉魏亡。河北二十餘萬漢人不甘侮辱,紛紛渡河南逃江南,但受到截擊,死亡殆盡。
由上可以看出冉閔宰殺「胡人」是出於種族仇殺而實行的種族滅絕政策!冉閔戰敗被俘,慕容後斥責他:「汝奴僕下才,何得妄稱帝?」閔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也!」 冉閔這話說的尤其漂亮,當真是豪氣干雲!然而,冉閔被「胡人」收養二十多年,期間肯定也是殺漢人無數。弒君篡位後,卻殺盡曹夷,反稱夷狄為禽獸,說的和做的全不是一回事!

D.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徵是什麼

封建社會由盛而衰,政治上:皇權的高度集中,封建專制主義集權的加劇
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緩慢發展
思想上:嚴格控制。

E.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點

政治上:皇權的高度集中,封建專制主義集權的加劇
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緩慢發展
思想上:嚴格控制

我覺得應該從各個角度來考慮一下,但本質上反映的是封建社會由盛而衰 。

F. 論述明清時期史學發展的特點(內容盡可能詳細點)

明清兩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階段。這一時期,封建專制高度強化。在科舉上,採用八股取士,使讀書人熱衷於功名利祿,而淡漠對歷史與現實的研究。在文化上,大興文字獄,這種文化上的高壓,禁錮了學者們的思想自由,使絕大多數學者鑽進故紙堆中,專力從事三代、秦漢文獻的整理與考訂。形成了一代脫離社會現實的考據學風。在這種政治環境中,封建史學日漸衰落。
明清史學:
其一,強調正名分與辯正統,認為史學理論的首要問題為爭正統論,反對以"一時"之強弱、事功成敗論史。主張以永恆的,至高的"大中至正之道","天道"來評判歷史。
其二,史學不受當權者重視,明代始終沒有大規模的修史工作,清代則文字問獄,以修書為名禁書,導致兩代史學無為,而且抄書成風,以「青史留名」的史心和史性徹底淪喪。
其三,明代官修史書弱,私修史書強,史學通俗化。而清代相反,民間無有敢私修史書者,史學上層化。
其四,"實學"和"經世致用"的史學思想開始進入,許多內容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文獻資料與實地調查相結合,在不涉及朝廷忌諱的情況下保存了大量的珍貴資料。

至於成就:
李贄《藏書》、《續藏書》
談遷《國榷》
計六奇《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
明朝官修史書《元史》、《大明會典》、明實錄、《永樂大典》
等等等等,還有清代的什麼四庫全書、清實錄等等一大堆

G. 試述明清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

明清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的時期。其顯著特點回是:第一,政治上答,在遼宋夏金並立和元統一的基礎上,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又有進一步的發展。這種發展,表現之一是通過反對外來侵略的勝利和平定叛亂,管轄遼闊疆域的有效措施,維護了國家主權,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表現之二是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進一步強化,而這種專制制度的發展,正是封建制度趨向沒落的反映。第二,封建經濟逐漸發展,它不僅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而且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一種新制度的萌芽——資本主義的萌芽在封建社會內部產生並逐步增長,日益瓦解自然經濟,這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的物質因素。第三,在長期而較穩固的統一局面中,各民族之間的融合,也在繼續發展著。這種融合又通過共同的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尊嚴等為近代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四,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一方面在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方面,依然走在世界的前列,出現了一系列科學巨匠和帶總結性的科技著作;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則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趨沒落,導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傑出的思想家和優秀小說。

H. 概述明清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特點

明清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歐洲主要國家完成了從資本主回義萌芽到資產答階級革命再到產業革命的飛躍,相繼進入近代工業文明軌道,大大改變了世界面貌。在這一背景下,中華民族的工業化進程艱難起步。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時期手工業的興盛突出反映在民間私營手工業迅速發展,取代官辦工場、作坊,占據了主導地位.……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孕育出主要通過對運用生產技術和調配勞動力等環節加強管理來提高經濟效益的新型地主經營;從手工場主、包買商中轉化出類似西方資本主義勞動組合中的早期「資本家」。……據《明神宗實錄》、乾隆《蘇州府志》等文獻記載,「明萬曆蘇民無積聚,多以絲織為生。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表明自明中後期至鴉片戰爭前,已經進入產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准備階段並向工業文明發展的過渡階段。
一一曹大為《明清農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業文明潮流中的殞落》

I. 明清時期的時代特徵


閱讀全文

與明清時期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