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清時期最顯著的歷史特徵是什麼
經濟方面:1、在封建社會的經濟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佔主導地位。統治階級佔有絕大部分土地,而廣大的農民則擁有很少或沒有土地。農民耕種地主的土地,交納高額地租。而地主又通過政治權力或暴力兼並土地。對農民剝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2、以個體家庭為單位並與家庭手工業牢固結合的小農經濟是封建社會基本的生產結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一直佔主要地位。小農經濟曾有利於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但同時又束縛和限制生產力的發展,對新的生產方式有較強的排斥力和抵抗力。封建政府還重農抑商,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3、在中國地主、商人和高利貸者常常結合在一起,共同剝削壓迫農民。農民沒有任何政治權力,生活及其貧苦和落後。在社會內部缺乏使工業迅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有效機制,造成封建社會發展遲滯。
政治方面: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徵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自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的帝國以來,歷代皇帝不斷加強皇權,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同時又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加強對地方官員的控制和監督。這種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但在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與活力。
社會結構方面:中國封建社會結構的特點是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父權、夫權、君權。這種宗法等級制度在封建社會前中期起穩定和規范社會秩序的作用,但其保守性日益增加,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文化方面: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儒家思想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還與佛教和道教相結合,共同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統治者還吸收法家思想,嚴刑峻法,實行專制統治。統治者還通過種種方法籠絡和控制知識分子,並採取鎮壓異端、興文字獄等手段,實行文化專制主義。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雖然一方面鞏固了封建社會的穩定和延續,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前進緩慢甚至停滯,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十七世紀下半葉到十八世紀,經過清朝的康乾盛世後,封建社會也走到了末世,產生了許多危機,而且清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到鴉片戰爭前夜,它以衰相盡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拉開很大距離。
B. 明清時期歷史特點
明清時期(1368年—1840年)是我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時期
明清時期的文化,具有新的時代特徵。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使思想領域出現了反對君主專 制、追求民主的思想家和著作。明清文學以小說和戲劇為主流,也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色。我國的傳統科技仍 然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巨著相繼問世,但近代科學始終未在中國誕生。繪畫、書法藝術成就突出,至 今對我國書畫界有很大影響。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點可概括為:(1)實現了中國古代的第三次大一統,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2) 君主專制統治空前強化,並達於頂峰;(3)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緩慢發展;(4)從對外開放走向閉關自守;(5)反 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和傳統科技依然處於世界前列。
http://www.hcxx.sde.net/%BD%CC%D3%FD%C2%DB%CE%C4%BC%AF/%D1%A7%BF%C6%BD%CC%D3%FD/%C0%FA%CA%B7/%CC%B8%CC%B8%D6%D0%B9%FA%B9%C5%B4%FA%CA%B7%B5%C4%D5%FB%CC%E5%D6%AA%CA%B6%BD%E1%B9%B9_825.html
C. 列舉隋唐 宋元 明清時期歷史發展的特點
秦漢:中華文化的確立或叫開端,封建制度的開始
隋唐:中華文化的鼎盛時期,封建制度發展到極致
宋元:中華文化逐漸封閉、開始衰落,封建制度弊端暴露的時期
明清:中國文化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封建制度缺點爆發、滅亡的時期
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文明先進而富庶強大的中國是當時世界,特別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生產發展水平高。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生產部門衣業,在隋唐時期有了較大的發展。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為代表
二:東胡部分:以鮮卑、契丹、蒙古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滿洲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中國歷史上的所有少數民族都是由這五部分演化而來的
匈奴:主體在東漢時期被漢人消滅,剩餘部分西逃至歐洲,與馬扎爾人融合,構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東胡:秦時被匈奴滅亡,之後分成兩大部分:烏桓和鮮卑。
烏桓:被曹魏消滅。
鮮卑:主體被漢族同化,剩餘的演化為柔然。
柔然:被突厥擊敗,分化為室韋(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體被女真族和漢族同化,剩餘的西逃到中亞,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中亞人的一部分。
蒙古:為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由鮮卑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個分支,後滅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體被回鶻人和漢族人所滅,剩餘的向西逃竄,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鶻:主體由丁零人構成,融入了鐵勒和高車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時期,將突厥主體滅亡。回鶻生存到現在,即使今天的維吾爾族。
女真:來自肅慎,後為女真,為滿洲,一直生存到現在,即今天的滿族人。
黨項:羌族的一部分。後被蒙古人滅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氐:匈奴一部分,後被漢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紀被漢人冉閔一次性屠殺20萬人,導致羯族滅種。
腐朽的西晉政府在經歷八王之亂後,民眾損失過半,其後被各胡軍隊一系列車輪戰的打擊,終於亡國於凶奴首領劉淵了。當時入侵中國的胡族大大小小有十多個。其中族群在三十到一百五六十萬之間的大胡有:1凶奴、2鮮卑、3丁零、4羌、5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6夫余、7羯、8高麗、9盧水胡。(在以後的漢人的大反擊,和胡與胡之間的仇殺中。這九個胡族除了人數眾多的鮮卑和入侵當時遼寧與漢人的居住的朝鮮半島的高麗人保存了下來,其它各胡基本上給殺絕)立誓掃清北方的悲壯英雄冉閔,西晉滅亡後的317年北方漢族人口總數不到1000萬。
以下是各族當時的分布情況:
陝西一帶羌、氐、匈奴有80萬之眾,而當地的漢族人口因戰亂、逃亡也只有80萬;
山西則是匈奴羯族和鮮卑族的天下,他們有80萬之多,殘留在當地的漢族只有100萬人;
河北的鮮卑人應該有80萬,丁零人十五萬,當地漢族人口不過150萬人;
至於河南-山東一帶主要是漢族人,人口占絕對優勢,而遷移至此的鮮卑族人則主要靠漢人每戶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來過活;
甘肅東部一帶為鮮卑、羌、氐族。漢人約佔五分之二;
寧夏、內蒙古則基本上是鮮卑人天下,人數操過120萬;
遼西鮮卑人漢人各佔一半,各20到30萬;
遼東漢人100萬左右,高麗人50萬;
河西走廊-敦煌-新韁天山以南一帶多是中原流亡的漢族和當地漢族,人數三百萬,在以後的漢人的大反擊中大量回遷中原。
冉閔起義成功後,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東四省的匈奴、羯、鮮卑、羌、氐人在冉閔組織的漢人的大反擊中被全部樹清.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殺的白奴(凶奴分化為白奴和黃奴,黃奴自稱夏後依,白奴被冉閔和各路山西義軍殺絕)多達六十萬之多,其中四十萬被閔閔正規軍殺絕。兩次屠羯達三十二萬之眾,羯族從此從中國歷史上消失。
冉閔是五胡亂華時中原地區漢人起義首領之一,後被推為國主。當時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殘害漢民,先有驅數十萬漢丁修林苑甲兵,死傷遍野。後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又有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漢兒冉閔立誓掃中原,恢復中華河山,一朝得機起兵,旦夕間盡滅羯胡。後又以掃清中原為號召,揚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則將其統統殺絕。這就是有名的殺胡令。北方各地漢人群起響應,各胡深懼其下場將如同羯族與白奴人,而遭到群胡連番圍攻:
(1)其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凶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凶奴首三萬;
(2)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4)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6)六戰於鄴城以一二千剛組織的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
(7)七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經過數場戰爭下來,冉閔手下的漢軍越打越少,卻又得不到有效的補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種族仇殺中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統治今天外蒙內蒙和中國北部的鮮卑卻進入極盛時期。這個時後東晉王朝卻打著正統的身份要到北方接受失地,乘冉閔與眾胡大戰時「接收」山東河南二省,又圖河北和山西.使的冉閔大努,而一努之下,在部將的擁護下作出了稱帝的主張。冉閔舉大事有一半靠的是李農,一位深受漢人義軍—-乞活軍愛戴的將領。然而冉閔在稱帝後卻因其居功自大而殺了他。而使的幾萬乞活軍分離出了冉閔的軍隊。關中有漢人武裝不下五萬人築壘自守,對抗胡人,等待冉閔大軍到來。遼東也有約十萬漢人武裝響應。冉閔都沒能任用合適的人去加以聯絡。卻在這時稱帝,不僅沒得到東晉王朝的支持,反而使的東晉王朝與鮮卑人對他來了個南北夾擊。
冉閔建立的國家史稱冉魏,冉魏後期,漢族流民從各地擁入鄴城及其附近,加上長年征戰.農業生產欠收,城中糧食供應不足。冉閔將城中糧草分發給白姓後,帶領一萬兵(大部份是步兵)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糧。原住在蒙中高原的現屯兵邊界的鮮卑人得到這一消息,急調二十萬鮮卑騎兵南下,想座收漁人之利的消滅因剛掃清中原而元氣未復的冉魏政權。冉閔卻對鮮卑兵的行動卻渾然不知,後被鮮卑人的十四萬先頭騎兵部隊在常山包圍冉軍,卻給個個奮勇的冉軍再加上天神下凡般的大將冉閔打得十戰十敗!!要不是最後想出了拐子馬鐵浮圖的陰險鬼計。
與鮮卑人的廉台決戰中,中計被困的冉閔騎朱龍馬,持矛戟,於十餘萬鮮卑鐵騎軍中,手刃三百餘鮮卑強兵悍將,及至戰馬受傷倒地被俘,面對鮮卑國主質問仍大呼:「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天下大亂,你們這些禽獸一樣的蠻夷尚且可以稱王稱帝,何況我們堂堂中華英雄呢!)其後拒降被鮮卑王慕容俊斬於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五月不雨直至於十二月。慕容俊懼之,祭祀冉閔,追謚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即大雪過膝(晉書正史所載,絕非道聽途說)冉閔戰死了,河北山西二省被鮮卑占據。但冉英雄收復的河南,山東二地民眾向南歸復南朝漢人.這使的當時北伐每每失敗的南朝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光復了河南,山東二地.這是祖遜北伐後南朝政府第二次控制這一地區.比祖遜收復的還多!
另一方面冉閔愛民如子,從異族豪強和統治者哪解放二十多萬漢人婦女,並幫自已的士兵找到失散的家人.當冉閔放羯人石虎強搶的六七萬漢族少女回家時,她們中的大多數卻沒有走。因為已經無家可歸了,冉魏滅亡時,惡運又一次降臨她們的頭上。在冉閔被擒殺,鮮卑南下她們盡給殘忍的充作了軍糧。西晉滅亡的第二年,晉皇室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權,偏安江左,史稱東晉。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動亂時期,在中原地區前後有七個民族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北魏崔鴻著有《十六國春秋》記述這段歷史,後世稱這一時期為「五胡十六國」時期。「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個少數民族。「十六國」即:夏,成漢,「兩趙,」(前、後),「三秦」(前、後、西秦), 「四燕」(前、後、南、北燕),「五涼」(前、後、南、北、西涼)諸國。
十六國中,以匈奴劉淵建國最早。八王之亂時,劉淵游說成都王司馬穎召募匈奴五部為外援,回去後,即被匈奴貴族共推為大單於,不到二十天,結集部眾二十餘萬。 308年,劉淵稱帝,國號漢,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北)。匈奴劉氏政權實行胡漢分治政策,仇視漢人。
318年,劉曜自立為帝改國號為趙,遷國都於長安。史稱前趙,以別於319年石勒的後趙。公元328年,劉曜與後趙作戰,兵敗被殺。次年,太子降於後趙。
329年,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務除前趙積弊,實力得以迅速發展,足與東晉相抗。石勒死後,子石弘繼位,為其侄石虎所殺,石虎自立為帝,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石虎為人極端殘暴,窮兵黷武,令許多人為籌措從軍裝備被迫賣兒鬻女,或途中自刎則,死者相望,而徵令仍有加無已。他又聽信胡言,殘酷奴役漢人。
石虎死後,其子十餘人互相殘殺,石虎的養孫漢人冉閔殺死傀儡皇帝石鑒,自立為帝,改國號為魏,史稱冉魏。他限制「六夷」 (匈奴、鮮卑、羯、氐、羌、巴氐),下令鄴都城門大開, 「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結果「六夷」紛紛出城,百里內外的漢人,則蜂湧而來。冉閔看到「胡」人終與自己「離心離德」 ,竟下令無論男女老少,格殺勿論,致使二十餘萬人暴屍於野。冉魏政權的大屠殺引起中原少數民族的恐慌和圍攻,後趙石祗在襄國稱帝,並與前燕慕容儁、羌族姚弋仲聯合,打敗冉閔。 351年,石祗又被殺,後趙亡。次年,慕容儁斬冉閔,冉魏亡。河北二十餘萬漢人不甘侮辱,紛紛渡河南逃江南,但受到截擊,死亡殆盡。
由上可以看出冉閔宰殺「胡人」是出於種族仇殺而實行的種族滅絕政策!冉閔戰敗被俘,慕容後斥責他:「汝奴僕下才,何得妄稱帝?」閔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也!」 冉閔這話說的尤其漂亮,當真是豪氣干雲!然而,冉閔被「胡人」收養二十多年,期間肯定也是殺漢人無數。弒君篡位後,卻殺盡曹夷,反稱夷狄為禽獸,說的和做的全不是一回事!
D.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徵是什麼
封建社會由盛而衰,政治上:皇權的高度集中,封建專制主義集權的加劇
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緩慢發展
思想上:嚴格控制。
E.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點
政治上:皇權的高度集中,封建專制主義集權的加劇
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緩慢發展
思想上:嚴格控制
我覺得應該從各個角度來考慮一下,但本質上反映的是封建社會由盛而衰 。
F. 論述明清時期史學發展的特點(內容盡可能詳細點)
明清兩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階段。這一時期,封建專制高度強化。在科舉上,採用八股取士,使讀書人熱衷於功名利祿,而淡漠對歷史與現實的研究。在文化上,大興文字獄,這種文化上的高壓,禁錮了學者們的思想自由,使絕大多數學者鑽進故紙堆中,專力從事三代、秦漢文獻的整理與考訂。形成了一代脫離社會現實的考據學風。在這種政治環境中,封建史學日漸衰落。
明清史學:
其一,強調正名分與辯正統,認為史學理論的首要問題為爭正統論,反對以"一時"之強弱、事功成敗論史。主張以永恆的,至高的"大中至正之道","天道"來評判歷史。
其二,史學不受當權者重視,明代始終沒有大規模的修史工作,清代則文字問獄,以修書為名禁書,導致兩代史學無為,而且抄書成風,以「青史留名」的史心和史性徹底淪喪。
其三,明代官修史書弱,私修史書強,史學通俗化。而清代相反,民間無有敢私修史書者,史學上層化。
其四,"實學"和"經世致用"的史學思想開始進入,許多內容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文獻資料與實地調查相結合,在不涉及朝廷忌諱的情況下保存了大量的珍貴資料。
至於成就:
李贄《藏書》、《續藏書》
談遷《國榷》
計六奇《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
明朝官修史書《元史》、《大明會典》、明實錄、《永樂大典》
等等等等,還有清代的什麼四庫全書、清實錄等等一大堆
G. 試述明清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
明清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的時期。其顯著特點回是:第一,政治上答,在遼宋夏金並立和元統一的基礎上,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又有進一步的發展。這種發展,表現之一是通過反對外來侵略的勝利和平定叛亂,管轄遼闊疆域的有效措施,維護了國家主權,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表現之二是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進一步強化,而這種專制制度的發展,正是封建制度趨向沒落的反映。第二,封建經濟逐漸發展,它不僅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而且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一種新制度的萌芽——資本主義的萌芽在封建社會內部產生並逐步增長,日益瓦解自然經濟,這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的物質因素。第三,在長期而較穩固的統一局面中,各民族之間的融合,也在繼續發展著。這種融合又通過共同的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尊嚴等為近代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四,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一方面在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方面,依然走在世界的前列,出現了一系列科學巨匠和帶總結性的科技著作;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則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趨沒落,導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傑出的思想家和優秀小說。
H. 概述明清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特點
明清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歐洲主要國家完成了從資本主回義萌芽到資產答階級革命再到產業革命的飛躍,相繼進入近代工業文明軌道,大大改變了世界面貌。在這一背景下,中華民族的工業化進程艱難起步。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時期手工業的興盛突出反映在民間私營手工業迅速發展,取代官辦工場、作坊,占據了主導地位.……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孕育出主要通過對運用生產技術和調配勞動力等環節加強管理來提高經濟效益的新型地主經營;從手工場主、包買商中轉化出類似西方資本主義勞動組合中的早期「資本家」。……據《明神宗實錄》、乾隆《蘇州府志》等文獻記載,「明萬曆蘇民無積聚,多以絲織為生。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表明自明中後期至鴉片戰爭前,已經進入產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准備階段並向工業文明發展的過渡階段。
一一曹大為《明清農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業文明潮流中的殞落》
I. 明清時期的時代特徵
明代的歷史特點及其經驗教訓
明朝長達276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朝代。弄清其歷史特點, 不僅對深入研究明史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對整體把握中國歷史的發展特點具有積極意義。尤其是明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變局,其發展特點如何,不僅直接關系著當時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直接影響著中國此後的發展道路,其間蘊涵的深刻教訓和啟示,需要認真總結和汲取。
明朝歷史的發展特點,我以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表現。
1.制度建設空前完備。明朝制度建設具有明顯的全面整合前朝制度並開創新制的特點。僅以政治制度為例,如經朱元璋大刀闊斧的改革,廢除了丞相制和行省制,形成了皇權之下中央以「五府」、「大九卿」為主體,地方以各省「三司」為主體的官制結構;永樂後,又形成輔佐皇帝處理政事的內閣、司禮監體制;還逐漸形成了旨在統一事權以加強對地方控制的督撫制度。相比元朝,其官制體系既大大簡化,又體現出明顯的相互制衡的特點,皇權及統治效能皆空前加強。中葉後又形成梵谷級官員人選、各部門重大決策等,首先經有關衙門提出建議或會官「廷議」,再由內閣「票擬」處理意見,最後上請皇帝裁決的制度,從而,在保證皇權獨斷的前提下,使決策程序具有了「集思廣益」的特點。又如,在空前完備的科舉和官辦教育體系基礎上,永樂後,科舉和學校功名逐漸成為決定士人仕途和朝廷任官的最主要依據,從而把選官的公平原則貫徹到當時社會所能達到的最高限度,不僅普遍提高了文官的文化素養,而且大大擴展了統治基礎,增強了社會各階層對朝廷的凝聚力。另外,明朝在經濟、法律、軍事等方面的制度建設也都高度完備、獨具特色並佔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
2.商品經濟空前發展。總體說來,明代經濟仍以自給自足的農業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但相比前代有了巨大發展,主要表現在隨著糧食品種的增多特別是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的引進以及植桑、種棉等經濟作物的普及推廣,農業生產力有了明顯提高。在此基礎上,商品經濟和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出現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業產品和經濟原料作物產區,涌現出一大批因工商業而興起的著名市鎮;廣大農村的集市貿易也空前普及和繁盛,地區間商品流通十分活躍;私人海外貿易發展強勁;以徽商、晉商等為代表的地方商人集團崛起,在經濟乃至社會生活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東南發達地區的若干手工業部門中較多地採用了僱傭關系,也即人們所熟知的資本主義萌芽。
3.階級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社會流動加快。宋代以後,世族地主已徹底退出歷史舞台,非貴族地主成為地主階級的主體。而至明代,非貴族地主的數量及其在地主階級中所佔比重都空前提高;除作為主體的縉紳地主外,在經濟發達地區還出現了少量的經營地主。市民階層也伴隨著工商業和城市的空前繁榮而興起;與此同時,普通平民的身份地位也比前代進一步提高。社會流動速度空前加快,學校和科舉幾乎成為非貴族地主乃至平民獲得政治身份並進入官紳階層的唯一途徑,尤其是以科舉考試博取身份特權,再以身份特權謀取經濟利益,成為社會流動的主要方式。
4.中後期社會風氣丕變,思想文化異彩紛呈。首先,出現了普遍重商、「競相逐利」和追求享樂的風氣,「人必有私」觀念和拜金主義流行。其次,程朱理學衰微,王氏心學風行,天下之士由謹守「朱子矩矱」、「格物致知」到普遍「貴疑」、「自得」、「厭常喜新」乃至追求個性解放。其三,文學界提倡「獨抒性靈」,以小說為代表的反映市民文化的通俗文學空前繁榮,其中尤以《金瓶梅》和《三言》、《兩拍》更多也更直接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觀念及生活面貌。其四,學風經歷了由朴實到空疏,再到求真、求實的變化。史學中野史尤其是私修當代史空前繁榮,標志著史家對現實的高度關注和對經世致用的不懈追求;以《農政全書》、《本草綱目》、《天工開物》等為代表的實用科技的發達標志著中國科技發展的新水平;明後期隨著西方傳教士的東來,以徐光啟為代表的一部分士大夫已敏銳察覺到中國科技文化在某些方面的落後與不足,而積極向以利瑪竇為代表的傳教士學習,於是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並出現一大批文化交流的成果。
5.士大夫敢言之風盛行。明朝士大夫敢於直諫為中國歷史所罕見,主要表現有二:一是敢言之臣「不可勝數」,如洪武時茹太素、正統時劉球、嘉靖時沈練、天啟時楊漣等,皆為著名諫臣;至於正德許天錫的「屍諫」、嘉靖海瑞的「備棺而諫」、萬曆雒於仁的直斥神宗患「酒、色、財、氣」四疾等,就更富有特色。二是在遇到重大決策分歧時,群臣往往集體進諫,如正統時諫阻英宗親征、成化時勸諫憲宗合葬錢太後於裕陵、正德時諫阻武宗南巡、嘉靖初大禮議、萬曆時爭國本等,皆為顯例。其中,成化時勸諫合葬錢太後於裕陵和萬曆爭國本還取得了最終勝利。盡管他們用以諫君的信念和依據仍是傳統的儒家思想,但其試圖以群體力量限制君權的意向和不懈努力還是值得特別注意的。
6.對外政策崇尚睦鄰友好,但總體保守、落後。朱元璋確立的對外政策有兩大基本原則:一是努力營造以「厚往薄來」為特徵的朝貢貿易體制下的睦鄰友好關系,二是嚴禁中外商民自由貿易。永、宣時期的鄭和下西洋,雖是中國遠洋外交和人類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但本質上並未突破上述基本原則,其目的仍是通過宣揚明朝國威、建立南洋及印度洋地區的和平秩序,以吸引更多的國家前來朝貢,故終因所費不貲而被迫停止。中葉後,東南沿海居民生存壓力不斷增大,違禁甚至武裝下海者日趨增多,嘉靖時「倭寇」中的大部分實為中國沿海商民。在此壓力和朝貢貿易越來越難以維持的情況下,明廷不得不在隆慶時「准販東、西二洋」,有限度地允許東南沿海人民出海貿易。這雖在客觀上為民間海外貿易提供了一定的合法空間,但總體看來,其對外政策仍是保守、落後的。萬曆三十一年,當為開發南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二萬五千餘華人在呂宋慘遭西班牙殖民者的屠殺時,明廷甚至採取了坐視不管的態度。
綜上所述,明代是一個傳統與創新交織、保守與開放並存,表現出明顯「轉型」趨向的時代,但因其新生因素遠未達到全面突破傳統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程度,故最終隨著明朝的滅亡而宣告「轉型」的失敗。
給清史以准確的歷史定位
自1911年清朝宣布遜國,以《清史稿》之編纂、肖一山著《清代通史》為標志,正式揭開了清亡後清史研究的里程。迄於今,已歷90餘年,清史研究從未間斷,而以近20餘年的研究為極盛。即以清斷代史為例:先有戴逸的《簡明清史》,後有鄭天挺的《清史》、中國人大清史所與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合著的《清代全史》(全10冊)、杜家驥的《清朝簡史》、李治亭的《清史》(兩卷本)等書相繼問世, 已是前70年數倍之多!論文之多,更是以萬計。改革開放20餘年來,清史研究之盛,遠遠勝過前70年的總和。
清史研究成績斐然,但其中也存在著巨大分歧。以《清史稿》和肖一山《清代簡史》為代表的歷史觀點及對清史的評價,固不足論;而「文革」前特別是「文革」中,極左思想泛濫,貶斥清史,亦不足怪。直至改革開放時期,人們的思想大解放,價值觀念大變化,我們對中國歷史的原有認識包括對清史的評述,都已改變了許多。然而,在清史研究中延續下來的傳統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因而不能正確解讀清史。從根本上說,就是如何正確認識清史,准確地給清史定位。例如:一說滿族為「異民族」,視清朝為「異國」;當初努爾哈赤起兵,向明朝挑戰,指為「犯上作亂」;一說滿族離開其居住地,進入中原,就是對「中國」的「侵略」、「進犯」,是滿族貴族對漢人的「民族征服」;一說清朝統一全國,「是以全國生產力大幅度破壞為代價的」,它「代表落後的生產方式」,使中國的發展「延緩了一百年」;一說清初減輕農民的負擔,「在很大程度上口惠而實不至」,即使如康熙朝「宣布減免賦稅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所謂康熙盛世純屬子虛烏有,是「被某些學者捧出來的」!
至於近代時期,清朝更是一無是處,幾乎沒做一件好事!除了那些內反清朝統治,外反西方與日本列強侵華的仁人志士及死難烈士,幾乎沒有一個好人!
學術之爭,本屬學術研究過程中正常現象;持不同觀點,無可厚非。但我們認真分析上述諸多觀點時,便不難發現,在這些觀點的背後,卻是隱藏著如前已指出的某種民族偏見或陳舊的史學觀念,給清史做出了不恰當的評價。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認識清史,給它一個正確的歷史定位呢?
任何一件事的好壞,評價一個人的是是非非,總是比較而言的,即相互比較而後知。這就是比較的方法,再簡單不過。這同樣適用於對清朝的認識。一方面,從中國歷史的發展進行比較:以清朝與它的前代明朝,再上溯到明以前歷代相比,究竟在哪些方面達到或超過其發展水平,又做了哪些「前無古人」之事,同樣,它又做了哪些不如前代甚至倒退之事,另一方面,與當代中國相比,它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或者說,它對後世有多大影響,只要認真比較,清朝的歷史真貌就會顯現出來。
如所周知,清朝的前身——史稱後金,是由女真——滿族創建的,在聯合漢、蒙古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過程中,變為強大的清王朝。滿族的先世,可追溯到先秦時代世居東北地區的肅慎族,其後,又有勿吉、挹婁、靺鞨等族相繼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都是肅慎族的延續,直至北宋時期的女真人,才是滿族的直接先世。約當17世紀30——40年代,明末東北諸部女真人為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父子所統一,始形成滿族共同體。不可駁辯的事實是,滿族及其先世,從來就是世世代代生息在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無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把它視為「異民族」、「異國」,排斥在中國之外,這不單是民族歧視,而且是一個原則性失誤!如同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族各建一代王朝(北魏、遼、金、元)一樣,滿族也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政權;又同他們一樣,疾馳中原,一統天下。明清角逐近半個世紀,一個勝利了,一個滅亡了,這是明末社會諸矛盾及民族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結局。評述兩王朝的興替,既不能站在明王朝的立場,斥責清朝奪權非理,也不能站在清朝的立場,為其辯解合理,要的是客觀的立場,從明清之際的社會發展趨勢,探索這場大變動的內在原因。當我們肯定農民大起義反抗直至推翻明朝統治天然合理時,同樣,也應肯定一個弱小的少數民族反抗明朝的統治,甚至向它爭奪統治權,也是合理的。這實際是對社會變革的認同,使我們的認識與歷史發展的趨勢相一致,看問題就會較少差誤。
自清朝定鼎北京,迄至遜位,有國長達268年。在西方列強入侵中國、 發動罪惡的鴉片戰爭前,約近200年,清朝所做的一切,實集歷代之大成,在許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前代,把我國封建社會推上了最後一個發展高峰。概括地說,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清承明制,建立一套臻於完善的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體制,而它自創的一些機構,使其體制獨具特色。諸如理藩院、軍機處、南書房、內務府等,為歷代所僅見;六部滿漢復職制,實為它的獨創;八旗制融軍政為一體,發揮著獨特的功能。清制,嚴密、完備,井然有序,歷代如宦官之亂、後宮干政、外戚專權、朋黨禍國等禍患,在有清一代基本沒有重演,最高統治集團保持了長期的穩定,社會亦獲安寧。
堅持以農業為「國本」的治國方略,大力墾荒,不斷擴大耕種面積。雍乾之際,全國耕地已達10億畝,為歷代墾荒之最!大規模治理黃、淮,廣興水利,投資之巨,又為明代所不及。儲糧備荒,減免錢糧,康熙和乾隆兩朝共五次蠲免全國錢糧,創中國歷史最高記錄。自康熙五十年起,「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取消人頭稅;雍正時,改革賦稅,攤丁入地,同具劃時代意義。經濟長期保持繁榮,人口迅速增長,財政穩步上升,乾隆鼎盛,最高存儲8000萬兩,常年在7000萬兩上下。清朝已建立了發達的封建農業經濟。
清朝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以獨特的八旗制組織軍隊,輔以綠營兵,在保衛國家的領土主權及維護國家統一的斗爭中,展示了它的威力。如,平吳三桂之亂,收台灣,擊沙俄,驅準保藏,西北激戰70年(康熙二十九年—乾隆二十四年),西南盪除土司分裂勢力等等,內反分裂,外反侵略,國家統一,固若金湯,其武功之盛,與明朝勞而少功恰成鮮明對照。
文化繁盛,遠邁前代。主要集中於康、雍、乾、嘉四朝,160年間,詩詞創作,各成流派,直追唐宋;小說、戲劇新發展,以《紅樓夢》為代表,堪稱千古絕唱!戲曲又勝元雜劇,書法、繪畫獨樹一幟;經學、理學、史學、考據學等,學派林立,著作山積!《四庫全書》集古今之大成,傳統文化大總結,為文化繁盛的突出標志。
清朝最具深遠歷史意義的變革之一,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儒家「大一統」的理論指導,將國家的「大一統」發展到了極限。突出反映在民族觀念的時代飛躍,即拋棄歷代所堅持的「華夷之辨」、「內中國外夷狄」的傳統民族觀念,以康熙帝廢長城為標志,實現了自皇太極以來所倡導的「滿漢一體」、「中外一視」、「天下一家」的政治目標,將世代隔離漢族與「三北」廣大地區游牧民族的長城廢棄而不用,從此邊疆與內地形成一體,真正成為一家,困擾歷代2000餘年的所謂「外患」、「邊患」,一勞永逸地徹底根除!這與明代設長城為限隔,同蒙古、女真戰斗不已相比,簡直如天壤之別!
清朝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空前「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明以前,歷代設治與直接行政管轄,多限於長城以內;只有少數王朝,如漢、唐、元等突破長城之限。多數王朝,以明為例,在長城外邊疆地區實行羈縻統治,官其酋長,因俗而治,定期向中央王朝朝貢。清朝徹底打破傳統慣例,在少數民族邊疆地區設置機構,派駐軍隊,因地制宜,實行不盡相同的管轄機制,統轄於中央。例如,在東北地區,設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衙門,而在其漢人集中之地又設府、州、縣管理。在內外蒙古設盟旗制管理蒙古族;在西北設伊犁將軍管新疆,在天山南路實行伯克制的行政管理體制,皆受制於清朝派駐各城的參贊大臣或辦事大臣、領隊大臣。在西藏,設駐藏大臣,代表朝廷監管西藏軍政與財務。在西南,廢除千百年世襲土司制,改土歸流,由中央派官管轄地方。清朝所轄,陸地總面積達1300多萬平方公里,共有55個民族接受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管理。其疆域之遼闊廣大,在清以前,除元朝,再沒有一個王朝擁有如此廣袤的疆土!而清朝將中國的疆域推向了極限,直接為當代中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其功績,無與倫比。僅就疆域而言,清朝將多民族凝聚成一個鞏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即使有多少錯誤,清朝也應該倍受贊揚!
清朝管轄廣大疆土,保持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長期穩定,尤其康乾盛世持續百二十年,堪稱清朝創造的一個奇跡。
總結清代(近代前),真正實現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與民族及其疆域的「大一統」。故可以認為,清史者,大一統也!當然,到了近代,清朝走下坡路,積弱成弊,在西方列強的淫威下,中國失去了很多。如,同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中華民族為此蒙受奇恥大辱。自乾隆後期,約當18世紀末,中國亟需變革、開放,與世界對接時,清朝一概拒絕,連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被拒之門外!在延續百年後,一場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運動,竟被打入血泊之中,清朝喪失了最後一次挽救自己的機會,只有等待辛亥革命把它打倒!
嘉道之際,中國已經由強變弱,而道光以後,則由積弱而衰敗。無須諱言,清朝不能推卸責任,但其歷史性的貢獻也不能抹煞,它在前中期所實行的治國方略及各項政策如民族政策等,對於我們仍具有巨大的認識價值,無論其經驗與教訓,都有借鑒意義。清朝遺留的歷史文化遺產十分豐厚,認真加以總結,不失為研究清史的一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