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黃河的歷史
黃河是世界第五長河
若論大
指的就是徑流量
那黃河連中國第五都排不上
有統計數字顯示,黃河幹流上所有水庫的總庫容
就已經是黃河年徑流量的兩倍多了
這樣的水量實在不算大
黃河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請至條目評選為本文評分。
評選期間不設有編輯限制,仍歡迎繼續補充「黃河」條目!
黃河
黃河流域(暫無圖片)
長度 5464 km
源頭海拔高度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積 752443 km²
源頭 青海省
出海口 渤海
流經國家 中國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目錄
[隱藏]
* 1 釋名
* 2 水文特徵
o 2.1 源頭
o 2.2 分界
+ 2.2.1 上游
+ 2.2.2 中游
+ 2.2.3 下游
o 2.3 主要支流與湖泊
o 2.4 幹流峽谷
o 2.5 幹流水利樞紐
o 2.6 橋梁
* 3 環境狀況
o 3.1 水土流失
o 3.2 斷流
* 4 歷史與文化
o 4.1 河道變遷
o 4.2 水利簡史
o 4.3 中華文明的搖籃
o 4.4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o 4.5 旅遊文化資源
* 5 其他
* 6 參看
* 7 站外鏈接
[編輯]
釋名
「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編輯]
水文特徵
[編輯]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參考資料:黃河源頭
[編輯]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編輯]
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編輯]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編輯]
下游
參看黃河口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編輯]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編輯]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參考資料:黃河幹流峽谷
[編輯]
幹流水利樞紐
*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編輯]
橋梁
*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編輯]
環境狀況
[編輯]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家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制備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編輯]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現在還有京九大橋
[編輯]
歷史與文化
[編輯]
河道變遷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5 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陽、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編輯]
水利簡史
參看黃河水利史
[編輯]
中華文明的搖籃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編輯]
2. 黃河的歷史和發展文化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一、我國第二長河
黃河,我國第二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中國龍,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之地。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里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里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九、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十、揭河底
日前,黃河小北幹流(山西和陝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區間出現了百年奇觀「揭河底」,河底的淤積物如同地毯一樣被水流捲起。
「揭河底」現象是黃河上獨有的一種泥沙運動規律,主要發生在黃河小北幹流的龍門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現是當高含沙的洪峰通過時,短期內河床遭受劇烈的沖刷,將河底的成塊、成片的淤積物像地毯一樣捲起,然後被水流沖散帶走。這樣強烈的沖刷,在幾小時至幾十小時內能將該段河床沖深幾米至十幾米。因為「揭河底」現象形成條件比較特殊,「揭河底」被稱為黃河百年奇觀。
據獲悉,黃河上一次出現「揭河底」還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時10分開始,一直持續到8時40分,其間,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號丁壩段,伴隨著洶涌的水聲,先後掀起高約1米、長約7-9米左右的兩塊大的掀起物,1號至5號丁壩間還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黃河中游吳堡-龍門區間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洶涌而下。7月4日晚,位於河津上首的龍門水文站洪峰流量達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從而具備了局部「揭河底」現象的形成條件。
3. 有關黃河的歷史文化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回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4. 黃河的歷史文化資料
黃河來的歷史文化資料:
黃河自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5. 黃河五千年的古國文化的歷史依據
5000年的文化絕對有,是什麼人不知道,但按照西方對文明的定義,5000年的文明絕對沒有。
6. 黃河的歷史文化
、黃河水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 文摘:隨著流域內工農業的發展,黃河兩岸年用水量由50年代的122億m3猛增到90年代的300億m3左右。從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間,黃河下游有22年斷流,根據預測:正常來水年份情況下,2010年黃河流域缺水40億m3,2030年缺水110億m3,2050年缺水160億m3左右,由此可見,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黃河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黃河流域水危機的矛盾將會越來越突出。為此建議:在法律上確認流域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許可權,理順黃河水資源管理體制;堅持開源節流和保護並重,把節約用水放在首位;建立和完善黃河水資源管理法規,為管理黃河水資源提供法律依據。 1、黃河水資源現狀 據統計,黃河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為580億m3,僅相當於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卻承擔著向全國15%的耕地、12%的人口、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同時還擔負著向流域外遠距離調水。隨著流域內工農業的發展,兩岸年用水量由50年代的122億m3猛增到90年代的300億m3左右。其中農業用水是大頭,約佔92%,工業生活用水約佔8%。從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間,黃河下游有22年斷流,而1996、1997、1998年連續三年的斷流時間均超過100天,1998年則長達144天。根據預測:正常來水年份情況下,2010年黃河流域缺水40億m3,2030年缺水110億m3,2050年缺水160億m3左右,枯水年份還要增多。由此可見,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黃河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黃河流域水危機的矛盾將會越來越突出。 為了緩解黃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和黃河下游斷流形勢,國家計委、水利部頒布實施了《黃河水量調度管理辦法》和《黃河幹流水量分配方案》,並於1999年初,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了水調局,從1999年3月17日開始,對黃河供水實行統一管理和有計劃的調配,自此以後,黃河下游未出現斷流現象。 2、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表現 自實行水量統一調度以來,黃河下游斷流現象雖然未再出現,但由於黃河屬資源性缺水地區,加之流域統一管理十分薄弱,黃河斷流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其具體表現主要是: 2.1、在管理體制上,流域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許可權尚未明確,缺乏廣泛的水行政管理權 根據流域機構「三定」方案,流域機構只是水利部的派出機構,而不是一級行政單位,它只能根據水利部的授權在本流域內行使水行政管理權。既然是授權,就不可能有完全的「權」,它因授權而具有的管理職能就肯定不會跟法律確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行政管理職能一樣,它的職能范圍要比後者窄很多,因而就不可能對本流域的水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較為突出的例子就是在每年用水高峰的4~6月份,為了爭搶黃河水,即使是黃河系統管理的引黃涵閘,也不時受到地方行政干預而難以按計劃調度運行,使原本並不復雜的引水變得復雜而無奈,給黃河水資源管理工作平添了許多被動和難度。 2.2、在用水機制上,不鼓勵節水的機制,使得黃河水資源浪費嚴重 我國現有的用水機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節水無獎、浪費不罰、用多用少一個樣。這樣的用水機制讓人感覺到用水多少與自己的經濟利益關系不大,同時黃河水資源費尚未徵收、水價又偏低,加上節水「投入成本較大」,使用水單位感覺到節水收益甚少,甚至不但不收益還要「賠本」,在現實中,搞節水與多用水的費用比起來,在很多情況下,多用水比搞節水措施費用要低很多,在市場經濟下,誰願意去多化那份錢。所以,人們都明白黃河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已嚴重影響了沿黃兩岸人民群眾的生活、工農業的生產及發展,可是在節水上,誰也不願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於是,農業灌溉中仍是大水漫灌;各類引黃灌區工程不配套,渠道及建築物老化、失修,渠道襯砌狀況差,也任由它跑、冒、滴、漏;工業用水中單位耗水量偏高,也不去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可以說黃河水資源的大量浪費與我國現行的用水機制有很大關系。 2.3、在水資源管理方式上,仍是簡單粗放、低水平的管理。 其主要表現有三:第一,黃河部門對黃河水資源缺乏強有力的約束機制和管理手段,難以控制和協調用水戶的取水,以至在取水過程中存在著用水戶的計量設施施測誤差很大,有些用水戶在取用黃河水時甚至根本沒有安裝計量設施,用水戶們瞞報、虛報或不報實際取水量的現象時常發生;第二,基層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在引水過程中不去實測引水流量,有的只是目測或者乾脆坐在辦公室里「估計」,另外還有一部分基層管理人員對計量設施的計量方法、技術原理和操作規程等知識掌握的很少;第三、黃河部門只管放水,而很少真正掌握引水的用途、水的利用效率、水量的超指標引水以及用水戶的節水措施等。這樣的管理方式難以對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及保護實施有效的科學管理,也難以使用水戶在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方面真正信任和服從黃河水資源管理部門,從而使黃河部門的職責和權威無法真正到位。 2.4、在黃河水資源管理體繫上,黃河系統內仍存在著「多龍管水」,管理體制尚未理順 專家們早就呼籲,應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的權屬管理。這一理論當然是針對水資源的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而言的,但是,我認為它也應該包括水資源的「歸口」管理,而在我們黃河系統內,「管」水的口還真不少,比如黃河取水許可、水量調度、水質管理權分別隸屬於不同部門。就拿山東局各局屬單位來說吧,水政(水資源)科、防辦(有的局是工管科、有的局是涵閘科)都從不同角度對黃河水資源進行管理,水政(水資源)科一般負責年度取水計劃、取水許可、計劃用水節約用水情況統計、水費徵收,每月要填報逐日取水量用報表,年終對全年取水進行匯總、總結;防辦(有的局是工管科、有的局是涵閘科)一般負責水量調度、水量分配、涵閘維修管理等,每月有涵閘(虹吸)逐日放水量月報表,年底還有涵閘資料整編。雖然各口管理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歸根到底都是對水資源的管理,各口在管理中工作中難免有所重復,不但增加了工作量,不利於減員增效,也容易在實際工作中造成推諉,甚至扯皮,更主要的是多部門管理,影響了水資源管理效能的發揮。 2.5、在黃河水資源管理的法律保障上,立法滯後,配套法規不健全 由於黃河實行流域管理,黃河水利委員會只是水利部的派出機構,在制訂有關法規、政策時,既無政府可靠,又無人大可依,所以在有關法規、政策的制訂和出台上往往要相對滯後並且難度很大,使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缺乏強有力的法律依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徵收黃河水資源費的法律依據問題,新水法規定:「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徵收管理水資源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新水法已頒布實施近二年了,也未見關於黃河水資源費徵收的有關規定。由於流域機構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和許可權,缺乏完全意義上的水行政管理權,因而十分不利於黃河水資源的管理,給黃河水量調配、水質保護以及開發利用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動。當初國家設立流域機構,本意是想更好地管理流域水資源,現在因為流域機構缺乏法律上的「名份」而影響和束縛了流域水資源的管理,因而應該通過法律程序給流域機構一個「名份」。 專家們針對黃河斷流、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早就呼籲:建立以流域為單元的水資源保護統一管理體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的權屬管理,以實現防洪、供水、用水、儲水、節水、排水、水資源保護、污水處理與回用、地下水回灌一體化管理。在建立這種管理體制的同時,應加強管理力度,完善制約機制,對內要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人員素質,對外要加強用水監督和檢查,建立一套需水—供水—取水—用水調查(報告)的程序,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緩解水危機的矛盾。 鑒於黃河系統內部多口管水的狀況,建議有關部門盡快予以理順,該合並的口就合並,該集中的權就集中,真正建立起一個上下理順、對口管理、職責分明、許可權清晰的黃河水資源管理體系。 3.2、堅持開源節流和保護並重,把節約用水放在首位 黃河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已確定,黃河水資源矛盾也越來越突出,要想增加黃河水資源的可供利用量,利用多種水源,建設南水北調工程等措施未嘗不可,但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那畢竟是權宜之計、無奈之舉,作為中國第二大河的黃河,其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從長遠計,從長久計。前面已經提到,黃河水資源浪費嚴重,農業用水佔全部用水量的92%,節水潛力比較大。因而應該把節水放在首位,完善用水機制,對各類用水實行定額管理,對超定額用水實行累進加價,對浪費水資源行為實行懲罰性水價,同時對節水突出者進行表彰和獎勵,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農業用水的使用率,積極興建噴灌、微灌、滴灌設施,積極推行節水設施及技術,同時對新建、改建項目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其使用國家定點節水產品,使節水行動進入每個行業、每個領域,採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使黃河水質不受污染,從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角度去管理水資源。 3.3、建立和完善黃河水資源管理法規,為管理黃河水資源提供法律依據 目前有關黃河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的法律法規很少,也很不配套,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河」、「依法管水」,另外由於地方保護主義思想的存在,也使一些有關黃河水資源管理的法規、規定很難出台。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黃河,我們在依靠行政、經濟手段對其實施管理的同時更應該依靠法律來對其進行管理。因此應該盡快出台《流域法》、《黃河法》、《水資源管理條例》、《黃河水資源費徵收辦法》、《黃河下地水資源管理辦法》、《黃河節約用水管理辦法》、《黃河水量統一調度辦法》等,為黃河的水資源管理提供法律依據,使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
7. 黃河的沿岸歷史文化
伏羲文化
仰韶遺址
河套文化遺址
大汶口遺址
大地灣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
周原遺址
水洞溝遺址
西侯度遺址
二里頭遺址
西水坡遺址
馬家窯遺址
古城址
北宋東京遺址
灃鎬遺址
殷墟
唐長安城遺址
海晏三角城遺址
秦咸陽城遺址
隋大興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鄭州商城遺址
山西平遙古城
統萬城遺址
阿房宮遺址
屍鄉溝商城遺址
西安城牆
漢魏洛陽故城
塔寺廟觀
少林寺
拉卜楞寺
洛陽關林
臨汾東岳廟
開封鐵塔
鸛雀樓
太平興國寺塔
臨猗雙塔
拜寺口雙塔
普救寺
晉祠
香積寺
小雁塔
大雁塔
寶塔
白雲山廟
樓觀台
興教寺
青龍寺
大興善寺
法門寺
金剛座舍利寶塔
萬部華嚴經塔
海寶塔
五當召
伏羲廟
同心清真大寺
瞿曇寺
塔爾寺
一百零八塔
石窟
鞏縣石窟
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水簾洞石窟
炳靈寺石窟
須彌山石窟
石空寺石窟
名山
日月山
白雲山
阿尼瑪卿山
巴顏喀拉山
六盤山
賀蘭山
興隆山
祁連山
太白山
秦嶺
呂梁山
陰山
太行山
邙山
崤山
六盤山
崆峒山
大伾山
中嶽嵩山
華山
泰山
勝水
烏梁素海
黃河三峽
沙湖
黃河新安萬山湖
運城鹽池
星 宿 海
美麗的黃河第一彎
黃河源頭
黃河壺口瀑布
扎陵湖與鄂陵湖
孟達天池
禹 門 口
青海湖
三門峽
黃河小浪底
泉城明珠--大明湖
趵突泉公園
黃河三門峽景區景點一覽
三門峽市 亞武山 函谷關 三門峽
黃河古棧道 雁翎關 張公島 秦趙會盟台址
仰韶村文化遺址 會興古渡 女郎山風景區 甘山森林公園
古陝州城遺址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虢國貴族墓地 溫塘摩崖造像
九龍洞風景區 中流砥柱 韶山風景區 三門峽博物館
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 黃帝鑄鼎塬
簡介: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8. 中國的黃河的歷史(人類起源)
不知道你是要黃河的歷史還是人類的 起源··都給你
黃河的歷史: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在古老的黃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壯麗輝煌的劇目,回報母親河的養育之恩。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每年中華民族都要在陝西橋山的黃帝陵祭祖,每年無數的人們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尋根。黃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帶領中華民族象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人類的起源: 發現化石
這次重大考古發現多少有些偶然。
1997年11月16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懷特(Tim White)與同事驅車經過衣索比亞中阿瓦什沙漠地區一個名叫Herto的村子附近時,注意到了一塊河馬頭骨化石。化石周圍有一些石器,而化石上留有石器砍過的痕跡,這意味著人類的祖先可能在這一帶活動過。
11天後,懷特和他的衣索比亞同行及一些研究生重返現場,進行集中調查。午飯後沒多久,博士生德古斯塔(David DeGusta)發現了一塊人類頭骨化石碎片。他回憶說:「我在往前走,眼睛盯著地面,看到了一些不同動物的化石碎片。突然,我看到了一個硬幣大小的化石碎片,認出它是一塊人類頭骨化石碎片。」
很快,這個國際研究小組找到了其他的人類頭骨化石碎片。這些化石碎片屬於兩個成年人。
又過了6天,研究小組再次來到現場。這一次,衣索比亞裂谷研究服務局的阿斯福(Berhane Asfaw)首先發現了一個兒童的頭骨化石碎片。碎片多達200多片,分布在約400平方英尺的地帶。
應該說,研究小組非常幸運。據美國《時代》周刊報道,那一年,由於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暴雨襲擊了衣索比亞。暴雨不僅使一些化石暴露在懷特及其同事的眼前,也使Herto的村民帶著牲畜離開了村子,從而使這些化石免受牲畜的踐踏。
研究小組將頭骨化石碎片運到衣索比亞國家博物館後,開始了艱難的修復和拼裝工作。其中,阿斯福花去了整整3年時間,才拼裝好他首先發現的兒童頭骨化石。最終復原出的頭骨化石中,第一個成年人和兒童的頭骨化石相當完整。
化石復原以後,研究小組開始了分析工作。氬同位素測定顯示,這些頭骨化石的生存年代為距今約16萬年前至15.4萬年前之間。
2003年6月12日,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公布了研究成果。
長者智人
研究小組稱,Herto頭骨化石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智人」(Homo sapiens)的化石。
在人類起源的問題上,有兩個概念:人科的起源和智人的起源。從目前的化石材料來看,對於人科的共同祖先約700萬年前至50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的觀點,學術界並無太大爭議。對於智人的起源,學術界則存在兩種假說。
智人是人類進化的最後一個階段,晚期智人的形態已經與現代人基本一致。目前很多科學家支持「非洲起源說」,即非洲是現代人的故鄉。還有少數科學家則支持「多地區進化說」(在一些中文文獻中被稱為「多地區起源說」,兩者或許有細微差異),認為現代人是在歐亞非各自起源。
分子生物學的進展為「非洲起源說」注入了新的活力。1987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卡恩(Rebecca Cann)和威爾遜(Allan Wilson)等人對全世界100多位婦女身上提取的線粒體DNA進行研究後,在《自然》上提出了著名的「夏娃假說」,即今天地球上所有人的線粒體都是從大約20萬年前非洲的同一位婦女傳下來的(夏娃這個詞易於引起誤解),她的後代在約13萬年前走出非洲,來到了歐亞大陸。
此後,越來越多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結果也都支持「非洲起源說」。2002年3月,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坦普爾頓(Alan Templeton)在《自然》發表綜述文章進一步稱,現代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並不只一次,至少在84萬年前到42萬年前已經有少部分人走出了非洲,而絕大部分人走出非洲的時間是15萬年前到8萬年前。
但是,「非洲起源說」缺乏至關重要的化石證據,科學家始終未能在非洲找到智人起源的關鍵階段,即約30萬年前到10萬年前之間,較為完整且生存年代明確的智人化石。
新發現的Herto頭骨化石則填補了這個空白,與分子生物學的預測結果比較吻合,為「非洲起源說」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化石證據。
Herto頭骨在形態上介於現代人和早期智人之間。他們已經具有了相當多的現代人特徵,例如成年人頭骨有著大的球形顱骨、扁平的臉等,但也有一些比較原始的特徵,例如枕部較為彎曲、眉脊突出等。於是,研究小組將其劃分為智人的一個新型亞種,稱為「長者智人」(Homo sapiens idaltu,idaltu在當地語言中意為長者)。
此外懷特還說,長者智人的發現說明尼安德特人不可能是人類的祖先。他的理由是,與尼安德特人相比,長者智人的形態更接近現代人,而長者智人出現的年代早於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國發現的,生存年代距今約10萬年,「多地區進化說」支持者認為尼安德特人是人類祖先之一,而「非洲起源說」支持者認為約在3萬年前滅絕的尼安德特人不是人類祖先。
「這是一個真正的革命性的科學發現。」研究小組成員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退休教授豪厄爾(Clark Howell)說。
在化石出土的地點,除河馬骨骼化石以外,研究小組還發現了羚羊等動物的骨骼化石和640多件相當先進的石斧等石器。這些動物骨骼上有屠宰的痕跡。研究小組成員之一、衣索比亞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局的貝耶納(Yonas Beyene)說,這清楚地表明長者智人已經開始品嘗河馬肉,但無法判斷他們是親自獵殺河馬,還是僅僅宰殺已經死亡的河馬。
3個長者智人的頭骨上均有刀痕,兒童頭骨還有明顯的光澤。懷特稱,兒童頭骨可能曾被用作裝飾物或器皿,這或許也是有關人類對死亡的情感的第一絲線索。
未解之謎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是「非洲起源說」的鐵桿支持者。他在《自然》上發表評論稱,長者智人的出土,大概是目前關於早期智人最為重要的發現,為「非洲起源說」提供了新鮮的證據。
不過他指出,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例如,支持「非洲起源說」的科學家們傾向於認為,現代人起源於東非的某個局部地區,其進化路線只有一條。但是,與坦尚尼亞、蘇丹、肯亞等地出土的那些可能是同一時期的化石相比,長者智人在形態上有相當大的差別。那麼,斯特林格說,「多地區進化說」是否有個非洲版,即現代人是在非洲多個地區同時進化呢?
此外,長者智人與非洲現代人在形態上差別較大,與澳洲和大洋洲一些土著居民卻更為接近。「這意味著什麼?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非洲起源說』對此恐怕是難以解釋的。」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院士評論說。
吳新智是「多地區進化說」的代表人物之一。1984年,他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沃爾波夫(Milford Wolpoff)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索恩(Alan Thorne)共同撰文,提出「多地區進化說」,主張現代人是在4個地區出現並連續進化,而且在各個地區之間有基因交流。
1998年,他又撰文提出中國人進化的「連續進化附帶雜交」假說,認為自從100多萬年前東非直立人進入中國後,中國的古人類就是連續進化的,同時附帶了少量與境外人群的雜交。換句話說,約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仍然是中國人的祖先。
本月剛被聘為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的金力教授等人,則在最近幾年中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東亞現代人群體進行了一系列遺傳學研究,發表多篇論文支持「非洲起源說」,並推測說,來自非洲的現代人約在6萬年前從南方進入東亞,在以後數萬年中逐漸向北遷移,遍及中國大陸。
對中國人獨立起源的支持者來說,至今缺乏一個重要證據:10萬年前到5萬年前之間的人類化石。吳新智對於廣西柳江人可以挑戰「非洲起源說」的說法並不以為然,但他堅持認為,目前沒有發現10萬年前到5萬年前之間的化石證據,不等於以後不會有發現。
目前在國際學術界,「非洲起源說」明顯處於上風。當然,「非洲起源說」同樣存在缺陷或不利證據。例如,2001年,索恩等人對澳大利亞蒙戈湖附近出土的距今6萬年前的人類化石中提取的線粒體DNA進行分析後發現,它與世界其他地區被認為是源自非洲的早期現代人的古老DNA在遺傳上沒有聯系,並據此認為澳大利亞出現的早期現代人獨立於非洲古人類之外。
《自然》公布長者智人的標本以後,有評論稱,這是對「多地區進化說」的一個沉重打擊。
而沃爾波夫接受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采訪時,一邊稱贊懷特等人的發現,一邊為「多地區進化說」辯護。他說,在非洲發現了這樣一個古人類化石標本,並不能排除世界其他地區存在未發現標本的可能性,並稱「非洲起源說」無法解釋尼安德特人某些特徵在今天的人類中依然存在的現象。
吳新智雖然承認長者智人標本為「非洲起源說」增加了一個重要砝碼,但他同時稱,「非洲起源說」和「多地區進化說」爭論的局面不會因為一次化石的發現而徹底改觀。這個發現也不能改變中國人類化石之間在形態學上的聯系,以及中國舊石器文化與非洲和歐洲有著顯然不同的傳統等事實,因而也就不能削弱中國現代人主要源自本土古人類的學說,而要了解中國現代人起源的細節,則需要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以便發現更多的化石。
「長者智人的頭骨相當完整,其中包含了很多信息,還需要更為深入的研究」,他進一步說,「標本發表以後,還會吸引更多的研究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不定兩種學說的支持者都可以從中找到各自有利的證據。」
不管怎樣,現代人的起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而爭論和探索也將繼續下去。
-相關
人科大家庭
人類的特徵中最早出現的是直立行走。人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因此當古猿能兩足直立行走之時,古猿就進入了人的范疇,在分類上,歸入人科。
人類製造工具是較後的時期才出現的。能直立行走,但不能製造工具的人類,稱為前人;能直立行走,又能製造工具的人類,稱為真人。前人和真人又分為幾個屬和種,合稱為人科。南方古猿即屬於人科的一屬,著名的露西(Lucy)即屬於南方古猿的阿爾法種。
能製造工具的真人在分類上為人屬。人屬至少已分為三個種:能人(Homo habilis),發現於非洲;直立人(Homo erectus),發現於非洲、亞洲和歐洲;智人(Homo sapiens),所有現在的人都歸為這一屬種。
大家熟知的北京猿人屬於直立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腦的發育是一個標志。北京猿人的平均腦量是南方古猿的平均腦量的兩倍。而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的平均腦量差不多是北京猿人的1.4倍。
9. 黃河歷史文化簡介
黃河,在中國古代稱作河水、大河,簡稱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六長河流。中國的兩條母親河之一,
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噶達素齊老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千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雅拉達澤峰,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瑪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黃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蜿蜒東流,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萊州灣)。
(9)國家黃河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黃河中游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
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於興建水庫以及流域林草覆蓋率提高等原因,近年來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變清態勢。
黃河中下游流域為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與文化重心之一,所以黃河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0. 九大黃河的歷史文化
什麼九大黃河?黃河是中國文化的母親河,只有一條哪來九條?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