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怎麼樣
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是無錫南長街的精華所在。也是清明橋古運河景區的一個主要分版景區。權從跨塘橋入口,看見高大牌樓上「運河古邑」4個大字,就已經顯示了這個街區的歷史文化特色。街區的右邊以歷史文化為主,有王紹先舊宅,錢同義舊宅等,還有中國絲業博物館,運河文化藝術館等館所。左邊以商業小店為主,包含吃喝玩樂購的特色,隨眼皆是,目不暇接。街區集景觀,商業,休閑為一體,值得一游。
❷ 請問:清遠近十年來的變化,具體回答!!!
十一年前來到清遠,感覺清遠的文化與很多城市比起來確實還要差一些,很多市民的城市意識還沒有形成,但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清遠正在一天天地變好,城市變得逐漸美麗,經濟變得逐漸好轉,相伴隨著的是文化也在逐漸進步,市民的意識正在增強……這些看起來不經意的變化正令我這遠方來的新客家欣喜不已!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對清遠的要求這么高,畢竟清遠才走過了不到二十年的歷程,和很多城市相比還是少年。清遠這幾年經濟屢創佳績,讓很多人認為文化也應該迅速發展才對,而發展的最好辦法就是建多幾個圖書館、文化宮等,真是這樣嗎?我不認同。孩子長得再高還是個孩子!
我理解的文化是通過漫長的各方面因素的沉積而形成的一種地方獨有的特色!
如果單純地用文化宮、圖書館等設施的建設來衡量一個地方的文化,未免有失偏頗!
有些地方的文化宮、圖書館等非常漂亮,藏書眾多,但沒有感覺到文化氛圍的濃厚,給我的感覺是地方經濟實力的發達,而有些地方雖沒有高級的這些設施,但感覺文化底蘊很足。
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清遠的文化目前與眾多城市相比的確還遜色一些,但近十年來已實實在在地看到了他的變化。如果我今年剛剛到了清遠,也許會認為清遠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縱觀清遠十年的發展,已經是進步蠻大的了,當然包括文化。
前段在某大學進修,教授講了這樣一個事情:山西有個縣城的經濟迅速發展,三年從最貧困步入到富裕行列,只是因為發現了個大的能源庫,但文化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進步!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文化的形成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連州文化、英州文化、陽山韓愈文化、清遠峽山文化、壯瑤民族文化這些是清遠文化的典型的代表,但我最希望形成的是清遠的市民文化,當然這也不能操之過急!
❸ 有關清遠的歷史
清遠」兩字連用,始見於晉,意為清明廣遠。《晉書·王導傳》雲:「導少有風鑒,識量清遠。」而作為政區之名的「清遠」,則最早出現於我市,從南梁天監六年(507年)啟用至今,已歷1500餘個悠久歲月。中經三個演變階段:梁武帝置清遠郡,始使「清遠」以轄縣的政區形象知聞於世;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清遠郡,置清遠縣,「清遠」之名遂被降格使用近1400年;1988年建清遠市,「清遠」之名又獲得升格使用,現新建的清遠市已到「弱冠之年」,是一個活力四溢的年輕的地級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宿縣雖比清遠郡早600多年出現,但後在其地置郡時卻不用其為郡名,僅作為清遠郡屬縣之一保留其縣名(轄境較前大為縮小);而當隋撤銷清遠郡時,老牌的中宿縣竟被新置的清遠縣所取代而從歷史上消失,其時原清遠郡地還有一個政賓縣與新置的清遠縣並存,但33年後因其省入清遠縣也同樣永久地歸於消失。這段耐人尋味的歷史變遷說明世人對「清遠」之名情有獨鍾。遺憾的是這么一個深受青睞的名稱卻無人破譯過其來歷,致使後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余潛究於此多年,始悟「清遠」之名源之於水。水者,北江河水也。
因水而名是古代臨河縣邑習見的取名手法,如曲江、翁源、三水、四會以及我市古代的湞陽、含洭等縣名。清遠縣前身中宿縣,取名亦跟北江河水有關。今版《清遠縣志》援引歷史傳說雲:漢初,二、五、八月,潮水上漲至禺峽(今飛來峽),逐浪返五羊城一宿而至,故飛來峽又名中宿峽。「中宿」之名源於海潮上漲而得,屬水情地名。這是特定情況下的北江水情,非常態下的北江水情,常態下的北江是一條水量豐沛而水質清冽的河流。
北江古稱溱水。這個名稱出現於漢,一直流行到唐宋,唐宋史書都以「溱水」為北江正名。溱者,眾也,多也,以「溱」名江,蓋言北江水源豐沛也,屬水量河名。此名稱與實際相符合。據《廣東省韶關市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年出版)稱:北江水系「徑流總量為312.85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深為1023毫米。平均每人擁有徑流量為7426立方米,分別為全省、全國人均擁有量的2.1倍和2.9倍,但尚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如按每畝耕地擁有水量計算,則韶關數字最高,達8323立方米,分別為全省、全國和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2、4.8和3.6倍。」由此可見,北江的水量是相當豐沛的。
北江河水不僅水量豐沛,而且水質清冽,因為其上遊河段多是石山峽谷,兩岸森林茂盛,入河的泥沙量較少。關於北江水質之好,留傳至今的歷代贊美詩句可作生動的見證。「澄碧源之見底,聳翠壁之臨危」,是迄今所見的吟詠飛來峽水質清冽的最早詩句,作者江總是南朝梁陳時期的聞人。見之於唐宋的詩句有:「兩峰支碧漢,一水抱清灣。松老龍猶在,波澄勢自還」(唐·沈佺期《峽山》);「永願依勝侶,清江乘渡杯」(唐·徐浩《寶林寺》);「意閑門不閉,年去水空澄」(唐·楊衡《題峽山寺》);「澄江詰曲峽中天,遠使歸來駐畫船」(宋·章得象《峽山飛來寺》);「古寺清江上,維舟夕照前」(宋·高紳《峽山》);「雲水連暉還接影,瞑禽西去復東來」(宋·向子諲《峽山飛來寺》)等等。明清時期更多,本文不作累述。上述詩句中多用「清」、「澄」字眼描繪北江河水,清者,純凈無雜質也;澄者,清澈之意也。由此可見,北江水質已久負盛名。
北江出飛來峽後,西南流經洲心倫洲島後折向西北,至附城轉為東西流向過清城,之後再轉向西南緩流而去。飛來峽之南地勢平坦,北江入此流速緩慢,漫江碧透,清波相逐,大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氣象。若臨江登高眺望,會令人自然生發出「一水遠赴海」(唐·李翱《峽山寺》的感慨來。遙想南梁時期的清城先民也定會生此同感,故有可能將「清」與「遠」兩字聯系起來,適逢此地置郡,遂以「清遠」名之,實是甚合情理的事情。此名稱將水質與水向寓於一體,極富詩情畫意。幸哉,余總算悟出了個中奧秘:清遠者,乃清江流遠也!
末了,附言一句,此乃一己之主見,不一定準確,「清遠」究竟因何得名,還望對此感興趣的人士參與研討,各抒高見;如能經過議論,達於共識,豈不幸哉!
❹ 清遠有什麼歷史古跡
金雞岩(金芝岩)有葛洪煉丹處
觀音山王山寺
在佛岡縣英佛公路8公里處、海拔1288米。始建於唐代。但現在的建築都是後來造的。
❺ 清遠有什麽歷史文化
清遠名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榜眼朱汝珍
朱汝珍(1870—1942年),字玉堂,號聘三,又號隘園,清遠人,清末民初法學家。光緒三十年(1904年)末科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老一輩的清遠市民在津津有味地回憶清遠歷史時,總免不了要提到朱汝珍。原來,朱汝珍本來應該是清代末科的狀元,但是由於姓名和籍貫的緣故而與狀元無緣——
按照慣例,甲辰恩科的主考官在閱評完所有考生的試卷後,從參加殿試的273名考生的試卷中挑選出10份,並按名次排列好(其中朱汝珍第一,劉春霖第二),呈送給慈禧太後「欽定」。慈禧太後翻開主考官列為「頭名」的試卷,見該卷雖然文詞暢順華麗,但字體卻為粗筆楷書,因慈禧性喜疏淡清新字體,故看後不禁連連搖頭。當她看到「朱汝珍」這個名字時,心中更是不由得陡然升起一股厭惡之感:奪魁的舉子是廣東人朱汝珍,不禁讓這位老佛爺想起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這些人都出自廣東,在慈禧看來,廣東是出叛逆的地方。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與「誅」同音。珍妃支持光緒皇帝變法改良,被推入井中溺死,「朱汝珍」這三個字一下就觸動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經。於是她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到一旁,狀元之門對他關閉了。相反,慈禧覺得劉春霖這個名字有吉祥之兆,又是貴州人,便將他提升為狀元,朱汝珍只好屈居榜眼了。
據史料記載,在考取榜眼前,朱汝珍發奮讀書,曾以縣試冠軍入讀清遠縣學,22歲時又憑優異成績考入廣雅書院,取列廣州府闈第一。27歲考取拔貢,以朝考一等欽點七品小京官,簽分刑部江蘇司行走,開始了仕途生涯。朱汝珍中了榜眼後,授翰林院編修。他不同於清朝的遺老,安於現狀,抱殘守缺,而是能跟時代步伐前進,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1906年,他決心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深造,回國後任京師法律學堂教授。第二年,任第一次法官考試貴州省主考。1930年南歸,受聘為香港大學教習;1933年任香港孔教學院院長兼附中校長。
朱汝珍不僅是一個科舉生,他還是一個抗日愛國者。抗日戰爭爆發時,朱汝珍早已是68歲的老人家,他由於受愛國思想驅使,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他在香港主持清遠公會,組織募捐、義演為抗戰籌款。香港淪陷後,他不懼日本人和漢奸的威逼利誘,拒絕與日本人合作。這期間,年事已高的朱汝珍還發動組織歸鄉指導委員會,極力幫助因戰亂流離失所的難民疏散回鄉。抗戰期間,有3萬多清遠人在香港謀生。他們大都是從鄉間逃荒走難流落到香港的農民。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平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紛紛離港返回內地謀生,一些有實力的社會社團也積極協助鄉人回鄉。當時在香港的清遠人,要回鄉又缺路費,許多人只好流落街頭乞食,病倒街頭。朱汝珍主持的清遠公會想方設法幫助難民回鄉。1942年,同鄉會要組織3萬多清遠難民疏散回鄉,但由於這時日本人已有所察覺,將公會的賬號凍結了,一時籌措不到經費,難民的處境異常艱難。後來幸經朱汝珍斡旋,同鄉會才解決了全部疏散經費。1942年2月、3月間,第一批幾百名難民從九龍步行經過深圳到達東莞虎門乘船返回廣州,再坐車回清遠。到三月底,最後一批難民也順利啟程了。三萬清遠難民得救了!
我還了解到,朱汝珍寫得一手好詩文,又擅長書法藝術,行書疏淡和平,嫻靜爽利,有晉唐遺風。他知道劉春霖、商衍鎏、張啟後也有書畫作品,便將四人的作品配成一套,名為「四屏」,成為當時極享盛名的書畫作品。朱汝珍著作頗多,主要有《詞林輯略》、《詞林姓氏韻編》、《清遠縣志》、《陽山縣志》等。在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大禾崗學發公祠里還保留著多副由朱汝珍所撰並書的石刻對聯。
家鄉出了這樣一個榜眼。毋用置疑,朱汝珍是清遠人的驕傲!
清遠市博物館記載著朱汝珍的史實
❻ 有關橋的歷史
關於橋的歷史
1.中國古代的橋(潘洪萱)
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早在戰國時期,單跨和多跨的木、石樑橋已普遍在黃河流域及其他地區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於陝西省藍田縣藍峪水上的藍橋,就是多跨木樑木柱橋的一個代表。《詩經•大雅•大明》第一次記敘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專供帝王使用的浮橋。長江、黃河上曾設過近二十座浮橋。第一座黃河浮橋建於公元前541年臨晉關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後子,怕被景公殺害,乘車逃奔晉國途中所建。第一座長江浮橋是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建造的,橋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間的江上。
吊橋首創於我國,吊索由藤索、竹索發展到鐵鏈。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鐵鏈吊橋,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橋始建於東漢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為世界少有。
灞橋、洛陽橋、安平橋、虎渡橋、紹興八字橋、陰平橋、程陽橋等是木、石樑橋的代表。西安灞橋建於漢代,是座木樑石柱墩橋,它用四段圓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間還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組成一座輕型橋墩,墩台上加木樑並鋪設灰土石板橋面。是石柱墩的首創者。
「閩中橋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別是南宋)閩中地區大量建造石樑橋的真實寫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餘座石樑橋,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長橋就有四五座。被譽為「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宋紹興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長約2.5公里,故又名五里橋,用花崗石砌築,為我國現存最長古橋。1240年建成的虎渡橋(又名江東橋),它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二百餘噸,即使在今天要開采、運輸、架設這樣的石樑,也是十分困難的。1979年5月,我國有關部門發現現存最古老的石樑橋——晉江縣大橋和小橋,這兩座橋均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紹興八字橋是座宋代城市石樑橋,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證了水陸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陽橋坐落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樑橋,建於1916年,全長64.4米,分四個橋孔,每孔凈跨12.2米,寬3.4米,高16米。五個橋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寶塔型、宮殿型橋亭,橋亭檐層層而上,如翼欲飛,宏偉壯觀。整座橋梁建築不用一顆鐵釘或其他鐵件,均採用榫槽結合或竹木梢釘,但結構聯系卻十分牢固。程陽橋精湛的建橋技術充分顯示我國侗族人民傑出的智慧和創造力。
四川灌縣的珠浦橋是竹索橋的代表,它位於著名的都江堰口,橫跨岷江的內外兩橋,長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徑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細竹篾編織而成,橋的兩端和中間石室中,安放絞竹索和木絞車等設備,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歷代時毀時修。瀘定縣的大渡河鐵索橋建成於1706年4月,凈跨100米,凈寬2.8米,橋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鐵鏈9根底索承重,兩邊各放二根作為扶手纜。每根鐵鏈平均由890個扁環扣聯而成,重約一噸半。1935年紅軍長征中,飛奪瀘定橋,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跡。它在國際橋梁展覽活動中多次展出。據調查,跨徑不小於瀘定橋的鐵鏈橋或鐵眼桿橋,在四川、雲南山區不止一座。由於它結構簡單、用料節約,當地人民又有世代相傳的建造經驗,因此解放後這種橋型不僅沒有淘汰,還有所發展。
趙州橋、寶帶橋、盧溝橋、楓橋以及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十七孔橋等都是拱橋的傑出的代表。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餘年後才採用弓形拱。
解放後,橋梁建築事業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標志著我國橋梁建設事業達到了先進的水平。
(選自《旅遊天地》1980年第3期)
2.橋梁審美觀(樊凡)
橋梁主要用於交通負荷、跨越障礙,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橋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橋,搖搖欲墜,也就沒有什麼美可談了。因此,橋梁結構的造型應表現出有力量、穩定、連續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顯示功能的保證性。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們的美感。對於不同用途的橋梁,如園林、城市、公路、鐵路橋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環境條件不同時,其結構及各項附屬設施的造型都應准確鮮明地表現出符合使用要求,並能恰如其分。這也就是一種美的因素。就所有橋梁而論,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鑒賞要求在其重要性上,並不是等量齊觀的,它隨著建橋目的和建橋環境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並通過造型表現出來為人們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橋和繁華城市中的園林橋應當各自「量體裁衣」地選擇適合的型式。
正確的橋梁審美觀是功能、技術、經濟與美觀融合一體,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橋梁美十則(樊凡)
關於橋梁美,很多人早就關心了,並提出過很多設想和措施,關於橋梁美的形態規律、審美標准等等,從一些文獻資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類多不一致,可以說是眾說紛紜。現參考這些資料,並結合我國橋梁工程中慣用的一些原則,以簡單明了的形式擬以下橋梁美十則,並列舉橋例分別論述。這十則是:1.環境的協調;2.主從與對稱;3.韻律;4.均衡與穩定;5.統一;6.比例與尺度;7.連續與明暗搭配;8.力線明快;9.色彩;10.風格。這些法則也可以說是達到「協調」的法則。
(以上兩則資料均選自《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4.橋名談往(茅以升)
萬物皆有名,有的還要有專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樣。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國近代橋梁,受了西方影響,題名時,總是從地理觀點出發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鐵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標記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橋」,那才真是確切不移的。然而我國古時橋名,不是這樣。它總要有些文學氣息,使人見了,不由地發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紀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詩情畫意,為之心曠神怡。這樣,通過慎重題名,一座橋的歷史、作用或影響,就立刻表現出來,因而容易流傳。橋的「身價」,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橋出了名,它的名字還會跟著多起來,除了正名,還有俗名、別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學名,還有別號、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間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的,有的卻是文人學士,要藉此而為自己題名的。總之,橋成就要題名,成為風氣,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特色。
橋的題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樣,一般都是兩個字,有時只有一個字。就只這一兩個字,而能顯示出橋的特徵,正是我國文字的妙用。這是由於我國歷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學里的成語豐富的緣故。文史里的財富,大為橋名增光。然而橋多了,關於它的典故和成語也反過來為文史服務。比如,《史記》里「信如尾生」一辭來自橋的典故,《阿房宮賦》里,「長橋卧波」一辭來自橋的成語。橋的名字題得好,它對文史就可有貢獻了。橋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現在來介紹一些橋名,藉以窺知我國橋梁文學的豐富,它也許是世界無雙的。先談單名。較著名的有:「藍橋」,在陝西藍田縣藍溪上,「傳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雲英處」;「楓橋」在蘇州,唐張繼有《楓橋夜泊》詩;「斷橋」在杭州西湖,唐張祜詩:「斷橋荒蘚合」,明朝莫仲有《斷橋殘雪》詞等。但單名之橋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專名,其中有的以材料為名,如「石橋」,梁簡文帝即有《石橋》詩:「寫虹便欲飲,圖星逼似真」;「鐵橋」,明朝吳兆元有《渡鐵橋》詩:「寶筏群生渡,金繩八道開」;「竹橋」,杜甫有《觀造竹橋》詩等。有的指明橋的所在,如「山橋」,梁簡文帝詩:「卧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江橋」,唐杜甫詩:「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野橋」,唐劉長卿詩:「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橋的形狀,如「方橋」,唐韓愈詩:「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斜橋」,宋朝歐陽修詩:「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橋畫舸通」;「畫橋」,宋朝范與求詩:「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朱橋」,唐朝鄭谷詩:「朱橋直抵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雲」;「天橋」,山西太原保德州及雲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斷上連,石樑跨之,兩岩激水濺珠,宛如梅綻,人呼為不謝梅」等。有的與橋畔景物有關,如「花橋」,福建寧德縣、湖北長陽縣及廣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橋煙雨」之稱;「柳橋」,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彥詞:「水漲魚天拍柳橋」等。有的比較特殊,如「草橋」,在北京右安門外;「席橋」,在山東東平縣,「相傳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經行,以席鋪藉」;「瓜橋」,浙江富陽縣,「世傳孫鍾設瓜於此橋」;「鴨橋」在陝西陝城。「金橋」在山西上黨,唐潘炎有《金橋賦》。更有事涉怪誕的,如「暗橋」,在安徽建平縣,「舊傳伍員奔吳,避於山中,追者至此,雲氣護之,員及橋而天暗」;「鬼橋」,《初學記》「上方有鬼橋」;「赤橋」,在山西太原晉水北渠上,「宋太宗鑿卧龍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橋名用兩個字是最普遍而又標准化的,單名的橋已經不少,雙名的更是多得多。試思每橋皆有名,在我們古老的大國,該有多少橋名啊!然而在這成千上萬的單名和雙名中,重復的究竟不多,如果把這所有的橋名都搜集起來,編成一部《中國橋名錄》,該是夠洋洋大觀的了。
現在再來舉一些雙名的例,說明橋名的豐富多彩。根據反映內容,一部「橋名錄」可分為五章。
第一章是「表揚」。首先是表揚橋的功用的,如「安濟橋」,即「趙州橋」,在河北趙縣南河上,一名「大石橋」,製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跡也」;「萬安橋」,即「洛陽橋」,在福建泉州,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滅渡橋」,在江蘇吳縣,橋成「南北往來者踴躍稱慶,名滅渡,志平橫暴也。」「安平橋」,在福建晉江,建成於宋紹興二十二年,全長2070米,俗名「五里橋」,舊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傳說。其次是表揚造橋人物的,如「績麻橋」,在湖北孝感縣,「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夫婦橋」,即四川灌縣竹索橋,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續成之;「葛鏡橋」,在貴州平越,明萬曆間葛鏡建,「屢為水決,三建乃成,靡金巨萬,悉罄家資」。
第二章是「紀事」,記載有關橋的流傳下來的故事。如「萬里橋」,在四川成都南門外,「昔孔明於此餞費聘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唐陸肱有《萬里橋賦》,宋呂大防有《萬里橋》詩,杜甫詩:「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張籍詩:「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宋蘇軾詩:「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宋陸游詩:「雕鞍送客雙流驛,銀燭看花萬里橋」。「馬橋」,即「升仙橋」,在四川成都北,西漢司馬相如不甘貧賤,立志做官,「嘗題柱雲,大丈夫不乘馬車,不復過此橋」,唐岑參有《升仙橋》詩:「及乘馬車,卻從橋上歸」,宋京鏜有《馬橋記》雲:「茲建橋以馬名,自是長卿之遺蹤亦不泯矣。」「蘭亭橋」,在浙江紹興,「晉王右軍修禊處,橋下細石淺瀨(lài賴),水聲晝夜不絕」。「洗耳橋」,在河南汝州,相傳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自命清高,認為聽了這話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橋所在「即許由洗耳處」。「虎渡橋」,在福建漳州,亦名江東橋,「江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乃因壘址為橋」。「宵市橋」,在江蘇揚州,即「小市橋」,「相傳隋煬帝時於此開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過橋名,來表達思想感情。如「銷魂橋」,即「灞橋」,在陝西西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取江淹別賦句,又呼為銷魂橋」。唐王之渙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明葛一龍詞:「橋上飛花橋下水,斷腸人是過橋人。」「思鄉橋」,在河北豐潤,「宋徽宗北轅過橋,駐馬四顧,泫然曰,吾過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還鄉矣……人乃謂思鄉橋也」。「至喜橋」,在四川廣安,「昔歐陽修自吳入蜀,喜路險至此始平」。「情盡橋」,在四川簡陽,唐雍陶《題情盡橋》詩有序雲:「陽安送客至情盡橋,問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橋」,在陝西西安,「中官初入選,進東華門,門內有橋曰皇恩橋……俗呼曰忘恩橋,以中官既富貴,必仇所生,蓋恥之也」。
第四章是「寫景」,美化橋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橋」,在江蘇吳江,橋身環如半月,長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橋》詩雲:「頗誇九州物,壯麗無此敵。」「春波橋」,在浙江紹興,賀知章詩雲:「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鑒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故取此名橋。「海棠橋」,在湖北黃州,「宋時橋側海棠叢開,秦觀嘗醉卧於此,明日題其柱」。「胭脂橋」,在江西饒州,鄱陽王蕭儼生活奢華,宅中宮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橋下水都染紅了,故名。「月樣橋」,在山東青州,「採石凝結如天成」。「綠楊橋」,在湖北蘄水,「因東坡醉卧橋上,有『解鞍欹枕綠楊橋』之句,遂名」。按蘇軾《西江月》詞自序雲:「春夜行蘄水中……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書此語橋柱上」,即是橋也。
第五章是「神異」,把神仙和橋梁聯系起來,大多與道教有關。如「聖女橋」,在陝西白水,傳說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鶴橋」,在江蘇句容,「漢永元間茅氏兄弟三人,乘鶴至此,有白鶴橋,大茅君駕白鶴會群仙處」。「集仙橋」,在江西安福,「相傳居人夜聞橋上仙樂繚繞,旦往視之,惟見書呂洞賓字於橋柱」。「乘魚橋」,在江蘇蘇州,「昔琴高乘鯉升仙之地」。「照影橋」,在湖北石首,「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
以上是單字和雙字的橋名錄。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橋名,當然也有,但為數極少。三字橋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橋,在江蘇揚州。唐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的「二十四橋」,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雲是二十四座橋,並列舉其名,但據南宋姜白石的《揚州慢》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則又似一座橋。後來清朝梁章巨在《浪跡叢談》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橋上,有「二十四橋」的題名榜,可見「二十四」已成為一座橋的專名。不過這種用數目字當專名的橋,並無他例,有的只是以數為序而已,如杜甫詩「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四字或以上的如「舊浣花橋」、「楊柳河橋」、「德陽王橋」(以上均在成都)、「新學前橋」、「建富木橋」(以上均在南昌)、「新飯店石橋」(四川溫江縣)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關系,其餘都是把單名或雙名的橋加以解釋,並非完整的專名。因此,中國橋名,基本上只有單名和雙名兩種,在《橋名錄》中把這兩種搜集齊全,所余就無幾了。
但是,我國古橋並非個個都有專名。有的本來並無名稱,後來有人隨便叫它一下,逐漸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橋」「小橋」「新橋」「舊橋」「長橋」「短橋」「南橋」「北橋」等等。這些「俗名」,時間一久,就成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橋」,因在「萬壽橋」的大橋附近而得名,就此成為專名。有的「橋」,名氣非常之大,但實際上並無此橋,如「陳橋」,在河南開封%
論橋對歷史的影響
自古以來,有海必有河,有河必有湖,有湖必有水,有水必有生.古代,在古埃及人的首都開羅里,除了擁有宏偉的胡夫金字塔外,在尼羅河上,也興建了多條橋梁,但由於河床經常乾枯的原因,埃及人的建造橋的技術依然不能提升.隨著人類的遷移,人類到達了古巴比倫,印度以及中國等地,正因為當地河流水源充足,所以使後來的建橋業大到前所未有的盛況.
古巴比倫為四大古國之一,對於建橋業的貢獻在現代是難以證實的,因為當地伐木量極高,所以後來因天災導致巴比倫人的滅亡.但可推測,因為當地河流較少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所以,相信當時的橋梁只具備初期的特徵.雖然我們說此國橋梁並不復雜,但也給當地的人提供了一個物質基礎,為巴比倫人准備好進軍東歐的工具,雖然最後不能得以實現,但卻為後人留下了建造橋梁的初步技術.
公元1世紀,古羅馬共和國滅亡,走向了帝國之路,那裡橋梁的技術在一步得到進步.在地中海的古羅馬,建橋業也是相當發達,時至今日,有很多技術依舊讓世人沿襲下去.在凱撒大帝統治時,羅馬出現石橋,這種石橋有含大理石板,橋墩很高,有數座拱型橋墩,護攔有普通石料和大理石,有的上面刻有畫像,在橋頭通常會立一座里程碑,碑上包硚到各行省距離和一些關於此橋的信息,橋面由碎片作為最底層,然後為石板,砂土和沙石,最上面是精美的石塊,護攔很低,不超過半米。自從此後,歐洲造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發展,以至黑海附近的拜占庭也傳入了這種技術,使橋不但美觀而且使用,是現代橋梁的其中一種雛形。
至於中國,可謂世界古代造橋的一個絞絞者。著名的橋梁有十七孔橋,趙州橋,盧溝橋等,這些橋都是以精湛的技術,美觀的外形和堅固的橋身著稱的,是中國古代的建橋業的技術在世界裡是不容質疑的。在周莊裡,有兩條短橋名為「雙橋」。在周庄深處里,「雙橋」顧名思義有兩座橋,其一橋形為拱形,一米寬,兩米長,有拱形護攔,其中刻有文字。石料灰黑色,立在兩城中河的一側,東面橋頭為賣當地土產「萬三蹄」的店鋪,有數十年歷史,而店鋪在拐則為「雙橋」的後者,其橋方形,兩側為石板,造工精妙,由為平地。兩橋都沒有什麼橋墩,因此「雙橋」看上去感覺緊湊,與江南字畫一樣那麼精巧,作為一種藝術品展現出來。在近代歷史上,中國境內還有不計其數的外國橋,在廣州市內,就有一座建於1840年的橋是位於沙面的西林(原名蘇格蘭橋),座落於沙面北街與六二三路的沙基湧上,湧上建兩座方石橋墩,為拱形橋,橋上為石英石;護攔下建有基石每隔一米長有一條1.4米高的方柱作為固定,柱子頂有兩圈條紋,為八邊體,設計不算精美,但耐用堅固,有19世紀中葉的風格。此橋是廣州的一條著名的古橋,使用歷史達一百多年2久,先後被人數仿,作為廣州橋梁的一個標志,為沙面北街,三街的居民和當時的英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台。
經過一場總結以後,獲得的總是更多的。這次,只讓人知道了自己一雙手的威力,也讓人知道了團體的力量。橋是建築的一種,但它卻比建築更有開拓性,更體現出藝術和實用的平衡點,不時華而不實,也不是平凡的無美。它像一幅歷史的畫像,向一張歷史的相片,如實地告訴了我們歷史的轉變。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座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僅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也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橋。唐代文人贊美橋如初雲出月,長虹飲澗。
趙州橋建於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橋身長50.82米,寬9.60米,大拱的凈跨度長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慮,為使橋面坡度小,將橋高與跨度呈1:5的比例,這樣既便於行人來往,也便於車輛通行;拱頂高,又便於橋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兩肩上,各做兩個小拱,使得整個橋型顯得格外均衡、對稱,既便於雨季泄洪,又節省了建築材料。其結構雄偉壯麗、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為後人所效仿。李春設計的橋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間走車馬,兩旁走行人,不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可見,在1300多年前,在技術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一個普通石匠李春有這樣高超的技術,實為難能可貴。
李春選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藝與眾不同。他採用長方形石料,每塊重約一噸,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沒有起重機和吊車的情況下,運這么重的大石頭是何等的艱辛。這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可見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價!
李春帶領其他工匠,將石料各面部鑿有細密的斜紋,使石塊相互咬合扣緊。全橋由28道獨立的石拱縱向並列組成。他想,這樣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獨立負荷載重,又便利於修繕。為了加強各拱圈的連接,他又採用9道鐵梁貫於拱背之上,接著用腰鐵嵌入拱石之間,使橋能奇巧固護,用於天下。
最後,李春又組織能工巧匠,在橋面的兩側石欄桿上,刻有許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藝術,圖案細膩,刀法蒼勁有力,雕刻靈變,各種鳥獸龍騰虎躍,欲飛若動,形象逼真,堪稱隋唐時代雕刻藝術的佳作。這種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橋型,這樣的布局,採用這樣的巨形跨度,構成這樣的優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創。在歐洲,14世紀才出現法國泰克河上的賽雷橋,但是,比中國趙洲橋晚了700多年,並且早已被洪水毀壞無存。所以,李春造的趙州橋是全世界橋梁建築史上唯一尚存的時間最長的一座,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是相當有價值的。這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和自豪。
這座歷史悠久、結構奇特、造型美觀、居世榜首的趙州橋,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第一位橋梁專家。
但是,關於李春的生平事跡卻沒有留下更多的記載。就連隋朝之後的唐朝人,也只有製造奇特趙州橋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數語記載。在趙州橋建成100年以後的唐朝開元13年(公元726年)中書令張士貞在《安濟橋銘》中簡略提到:趙州清水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這說明,在封建社會里,勞動人民的創造發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沒了。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趙州橋的基礎非常堅固。1350年來,兩邊橋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這說明李春橋址選擇科學合理。趙州橋橋基,是建築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層上,既沒有打樁,也沒有其他石料,橋台僅用五層石料砌成,橋基很牢,結構簡單。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這樣天然地基來承擔大橋的全部重量,可見李春對工程學、力學、建築學、水文、地質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這么多科學知識,無疑是他從勞動實踐中獲得和積累的。
趙州橋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垂史冊
❼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的介紹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是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發祥地,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
❽ 誰可以詳細介紹清遠大橋姐妹橋,最好橋梁的相關專業知識介紹
只能簡單介紹:
清遠姐妹橋,又名清遠北江大橋.兩橋設計完全一樣.
姐橋於1985年建成,是清遠市的第一座北江河大橋,妹橋於2008年建成,兩者相隔23年。
清遠姐妹橋,是一座孔跨為3x45+8x70+4x45(m)、全長1058.04m的剛架拱橋,橋寬為12+2x2(m)。是目前國內較長的多跨連拱大跨徑剛架拱橋。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廣東省公路工程處及廣東省公路設計院聯合設計,廣東省公路工程處施工。
❾ 清遠北江舊橋的資料
清遠北江抄大橋
開工時間:
竣工時間:1985年
設計單位: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廣東省公路工程處及廣東省公路設計院
施工單位:廣東省公路工程處
監理單位:
清遠北江大橋位於廣東省107國道清遠市境內,是一座孔跨為3x45+8x70+4x45(m)、全長1058.04m的剛架拱橋,橋寬為12+2x2(m)。是目前國內較長的多跨連拱大跨徑剛架拱橋。於1985年建成。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廣東省公路工程處及廣東省公路設計院聯合設計,廣東省公路工程處施工。是我國首座多跨連拱打跨徑鋼架拱橋。大橋於1985年建成通車,1986年獲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
❿ 橋的歷史
橋的歷史
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時,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間,出現了架設在長江上的第一座浮橋。
建於1706年的滬定鐵索橋跨長約100m,寬約2.8M,由13條錨固於兩岸的鐵鏈組成,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經渡此橋,由此更加聞名。
灌縣的安瀾竹索橋建於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索橋,全長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徑約61m,全橋由細竹蔑編粗五寸的24根竹索組成,其中橋面索和扶擋索各半。
在秦漢時期,我國已廣泛修建石粱橋。世界上現在是保存著的最長、工程最艱巨的石粱橋,就是我國於1053一1059年在福建泉州建造的萬安橋,也稱洛陽橋,此橋長達800米,共47孔,位於「波濤洶涌,水深不可址」的海口江面上。此橋以磐石鋪遍橋位底,是近代筏形基礎的開端,並且獨具匠心地用養殖海生牡蠣的方法膠固橋基使成整體,此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造橋方法,近千年前就能在這種艱難復雜的水文條件下建成如此的長橋,實是中華橋梁史上一次勇敢的突破。
1240年建造的福建潭州虎渡橋,也是最令人驚奇的一座粱式大橋,此橋總長約335m,某些石粱長達23.7m,沿寬度用三根石粱組成,每根寬1.7m,高1.9m,重達200多噸,該橋一直保存至今」歷史記載,這些巨大石樑橋是利用潮水漲落浮運建設的,足見我國古代加工和安裝橋梁的技術何等高超。
我國古代石拱橋的傑出代表是舉世聞名的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又稱安濟橋),該橋在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左右)為李春所創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凈跨37m,寬9m,拱失高度7.23m,在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腹拱,這樣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葉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趙州橋的雕刻藝術,包括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其上獅象龍獸形態逼真,琢工的精緻秀麗,不愧為文物寶庫中的藝術珍品,我國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明朝時曾流傳到日本等國,促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並增進了友誼。
1957年,第一座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勝利建成,結束了我國萬里長江無橋的狀況,從此「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橋的正橋為三聯3X128m的連續鋼桁粱,雙線鐵路上層公路橋面寬18m,兩側各設2.25m人行道,包括引橋在內全橋總長1670.4物,大型鋼梁的製造和架設、深水管柱基礎的施工等,對發展我國現代橋染技術開創了新路。
1969年勝利建成了舉世矚目的南京長江大橋,這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施工,並使用國產高強鋼材的現代大型橋梁,正橋除北岸第一孔為128m簡支鋼桁粱外,其餘為9孔3聯,每聯為3xl60m的連續鋼桁粱。上層是公路橋面,下層為雙線鐵路,包括引橋在內,鐵路部分全長6772m,公路部分為4589m,橋址處水深流急,河床地,質極為復雜橋墩基礎的施工非常困難。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顯示出我國的建橋事業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也是我國橋梁史又一個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