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泉州地域文化有哪些獨特的特點
泉州文化特徵小議
也許是京城建築最能代表都城文化的特色吧,在甲骨文中京字寫成「附圖」。「附圖」字所象之形,就是一座座落在高崗之上的宏偉建築。這建築使人想起了權力、富貴與尊嚴,想起了傳承數千年之久的都城文化。
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的都城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如西安、開封、洛陽與泉州,都做過時間不短的都城。但是,西安、洛陽與開封的王者之氣,如今只能到蒼煙落照中的一座座墳陵中去尋覓。只有泉州,不僅作為都城的時間跨度最長,而且自遼立此為南京後,王脈基本上一直延續至今。因此可以說,泉州是研究中國都城文化的範本。
泉州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是國家權力的中心,是國家形象的代表,是朝拜的聖地。泉州的旅遊是典型的都城文化旅遊。古代的故宮、天壇、北海、頤和園,現在的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升國旗儀式……,都是都城文化的價值所在。因此,外地人到泉州,首先要到天安門前留個影,到人民大會堂去轉一轉,因為這里是祖國的象徵。「都城文化」這四個字衍生出了諸多隻有泉州才有的、獨一無二的文化現象。譬如關心時政,參政意識強,文化素質高,精英雲集,官派作風,輕商鄙利,好面子,喜擺譜,自命清高,盲目自大等等。下面,我們就擇其要者談一談。
一、強烈的政治責任感
作為數朝古都,長期以來,泉州一直是中國最高權力機構的所在地,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泉州政府機構林立,各國使館雲集,關乎國計民生的大政由此發布,各種國內外信息向此匯聚,甚至連各種小道消息也從這里向四方傳播。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泉州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覺悟從總體上看自然要比地方上高一些。有個順口溜流傳很廣:「泉州人什麼都敢說,東北人什麼都敢幹,上海人什麼都敢穿,廣東人什麼都敢吃。」幾句話點出了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差別。「敢說」是指泉州人敢於批評時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責任感很強。比如在茶館里,南方人喝茶,談的多是家長里短和生意場上的事,而泉州人喝茶,聊的常是國家大事,這在過去難免要犯些忌諱。所以老舍先生在設計話劇《茶館》布景時,一個突出的細節,就是在牆上貼了這樣一張告示:「莫談國事」。由此可見,泉州人關心時政,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是有著優良傳統的。歷史上,泉州成為多次大規模群眾政治運動的策源地,原因就在這里。
二、高素質的市民文化
泉州作為都城,也是精英薈萃的科技文化中心。有組數字也許能說明這一問題:泉州現有高等院校65所,國家級科研機構388所。每年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10萬餘人,科技人員8萬多人,國家兩院院士有50%在泉州,人才指標居全國榜首。泉州的孩子有著得天獨厚的受教育條件,由於高校眾多,泉州高考生員的錄取率達70%以上。泉州有著全國最高級的管理人才,最多的博士、碩士、大學本專科學生,有著最高的義務教育普及率……。泉州人的高素質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因此泉州市民的一舉一動,常常會顯現出較高的文化品味。看得深,想得遠,不拘眼前小利,雍容大度,志向高遠,這就是泉州人。在經濟上,泉州雖然是個典型的消費城市,但在科技和文化產業上,卻是全國最大的產出城市。這就決定了泉州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應該是文化產業和高科技產業。
三、輕商鄙利、述而不作的官派作風
泉州自成為定鼎之地後,便是達官顯貴雲集之所,這也是都城文化的一個特點。官多的結果,就是官場上的習氣與作風滲透到了京城的各個角落,就連普通的平頭百姓,也會時不時地打上幾句官腔。古人雲,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天子腳下呢?聽聽老泉州人說話時拖著的官腔,看看老泉州人遛彎時踱著的方步,讓你不能不相信這句古話。
官本位文化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泉州人的自命清高和輕商鄙利。泉州服務行業的官商作風是全國聞名的,泉州人把什麼工作都當「官」來做。顧客到商店買東西,售貨員有賣與不賣的權利,因此顧客要賠笑臉,說謝謝,好像東西是經他批准後才賣給了你;乘客上了公共汽車,售票員就是你的領導,不管人多多,你也得擠到他跟前去買票,因為門口就是他的辦公桌;你要坐計程車嗎?得看你去哪,堵車的地方人家就拒載。在大多數泉州人的觀念中,不管幹什麼,掙錢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的眼中,體面和尊嚴高於一切。而在上海和廣州人眼中,泉州人著實有點傻,世上哪有有錢不賺的道理?可見,官派作風給泉州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低估。在泉州,雖不乏小市民,但真正具有小市民寒酸氣的並不多,也就是說,泉州的小市民與其它城市的小市民在言行舉止上是有區別的,這些區別來自官場風氣對泉州小市民生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官本位文化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好擺譜。據我所知,「擺譜」一詞大約產生於清代,本意是擺出家譜給人看,原本並無貶義。歷史上滿族人是比較愛擺譜的。因為滿族是中國歷史上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由於部落分散,滿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通史,它的歷史記錄,多半是通過對自己家譜的翔實的記錄得以實現的。長者給後人講史的一個基本方式,就是給孩子們述說自己的家譜。滿族有句名言,叫做「老人不講古,小的失了譜。」但滿族進關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使這一勤勞善戰的民族,一夜之間變成了特權階級,他們不工、不商、不農、不桑,無論是誰,只要是旗人,就可以免除所有苛捐雜稅,而且還可以按月領到可觀的錢糧。不勞而獲的悠閑生活,使得眾多的八旗子弟逐漸失去了勤勞勇敢的本色,成為游手好閑的大爺,成為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的寄生者。他們唯一可以炫耀的資本,就是到《八旗滿洲氏族宗譜》中,去尋找自己先祖的往昔輝煌,並以此顯示自己家世的榮耀。於是,數祖擺譜成為一時風尚。辛亥革命後,清朝統治雖被推翻,但八旗遺風卻一直影響著今天的泉州人。人們常說泉州人好面子,究其原因,恐怕與好擺譜的心態不無關系。試想,大家不是帝王苗裔,就是名臣之後,若做了「不體面」的活兒,連自己的面子都過不去,更不用說祖宗的面子了。泉州人常常抱怨外地人把泉州人的錢都掙去了,其實,泉州的就業機會不少,影響就業率的原因不在沒有職位,而在於泉州人從老祖宗那兒遺傳下來的虛榮懶惰的毛病。解決泉州人就業的關鍵不在騰出多少職位,而在於改變泉州人頭腦中的傳統觀念,觀念不改變,就是騰出再多的就業機會也沒有用。
官本位文化的再一個表現就是處事圓滑,說的多,做的少。解放前就有這樣一首民謠:「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所謂「京油子」,是指泉州人處事圓滑,辦起事來四平八穩,說起話來滴水不漏,凡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種中正平和、閑散庸碌的作風,在明清時期的京師官場非常盛行。據說清道咸時期的三朝元老曹振庸就諳熟此道。曹振庸官列一品,門生故吏滿朝廷,當別人向他請教為官之道時,他說:「無他,但多磕頭,少開口耳。」時人作詩諷刺晚清官場說:「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大家襄贊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晚清官場的遺風一直影響到今天的泉州人。泉州國家機關多,事業單位多,國營企業也多,吃公家飯,端鐵飯碗的人明顯多於其它城市,這種機制是官本位文化繼續存在的土壤。因此,泉州人常常是「醒得早,起得晚,說得多,乾的少,干成功的更少」。「泉州出政策,外地出典型。」出政策是政府的行為,與平民無涉,但泉州出不了典型,則不能不說是泉州人的問題了。只要回頭看看近20年來我們所走過的路,就會發現,中央一個政策下來之後,外地人已經熱火朝天地干起來了,但泉州人還在開會學習,學習開會,理解中央的精神。「述而不作」已經成為泉州在經濟上走在其它省市前頭的一塊絆腳石,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要提倡真抓實干,勇於實踐。
四、封閉自大的圍城情結
有人說泉州文化是多元文化,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數次入主中原,定鼎泉州,造成了多次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他們對泉州文化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在我們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方言中的「胡同」、「旮旯」、「馬虎」、「磨蹭」,飲食中的白水羊頭、涮羊肉、烤全羊等等,都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文化的遺存。但是,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游牧民族對泉州文化的改造多限於衣食住行這些表層文化,而在深層文化上,他們更多的是為漢族所同化。環境決定文化,游牧文化一旦脫離草原,失去自己的生存環境,就必然會被新居地的農業文化所替代,這一點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可以說,老泉州本土文化的核心仍然是農耕文化。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在心態上有很大不同。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北方游牧民族「不以敗北為恥」。因為北方游牧民族本身就不喜定居,放牧牛羊也無法定居。如果與鄰國開戰,一旦敗北,帶上妻兒,趕上牛羊,一走了之,這對於他沒有任何損失,最多就是提前換了牧場。因此游牧民族領地的觀念比較淡薄。但中原的農耕民族就不同了,如果敗北,他們就要背井離鄉,不但失去了房屋,而且還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他們將一無所有。嚴酷的環境逼迫他們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戰。對於這些不善戰事的農耕民族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層層的圍牆將自己包圍起來。所以,中國的農業民族,特別是與強悍的游牧民族比鄰的北方農業民族,很早就有了築牆的習慣,大到萬里長城,中到各城鎮的城郭,小到各家各戶的院牆。為保險起見,有時圍牆還不止一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國小農文化封閉保守的傳統。
泉州是典型的城的世界。泉州的城牆之多,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明初建的泉州城有三重城牆,最裡面一層是宮城,叫紫禁城,第二重是皇城,第三重是周長20公里(km)的京城。明嘉靖三十二年起又在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外加築全長約14公里的外城。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這些堅固的城牆在阻擋敵人的同時,也阻礙了人們與外界的聯系,鑄成了一種封閉的文化心態。作為權力中心,都城之內的文化確實具有著較高的品味,在眾多的鄉民面前,城裡人無疑是文明的代表,這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造成了都城人盲目自大的心理,使他們養尊處優進而固步自封。而這種心理無形中又阻拒了來自遠方的異域文明。泉州人之所以能成為泉州人,正是因為他們一直生活在中國最大的圍城裡。
如今,泉州城的城牆已經拆得差不多了,我們在為之惋惜的同時,不禁要問:我們應該拆除的到底是什麼?泉州人心中的城牆是否依然存在?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泉州人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與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在接受外來文化及新生物事方面,仍顯遲鈍。習慣上,人們稱上海為「灘」,它象徵著開放性的海洋文化;稱廣州為「市」它象徵著活躍的商業文化;而稱泉州為「城」,它是否還代表著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之上的保守的都城文明?!也許稱呼的不同,無意中真的道出了這三座城市之間不同的文化品格。2000年泉州申奧的口號是「開放的泉州迎奧運」。我們希望古老的泉州文化能夠乘著申奧的東風,敞開她博大的胸懷,走進新的世紀。
② 泉州泉港習俗
人一生下來就生活在民俗中,就象魚兒生活在水裡。幾千年來,民俗就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象一股奇效的粘合劑,把人們組織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泉港民俗風情,是泉港民間歷代相傳、積淀而成的社會風尚和習俗,它包含著豐富的文化意識,是傳統文化的寬厚基石。它作為一種無形的精神底蘊和活力資源,千百年來熏染陶冶了優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氣質,構成了泉港民眾歷盡曲折劫難而不衰敗並逐步取得輝煌成績的一個重要條件。通過泉港的風情習俗,不難窺見蘊藏在其中的樸素厚實的地域文化意蘊。筆架斑論壇'Apzv?jJA:b
} ~)RJ
泉港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各種異質民俗經過長久的密切交流,進行有意或無意地互相吸收,融合改進。泉港民俗主要由四個源流互相融合形成:
古時泉港的地理區域劃歸七閩地,為東越族聚居區。塗嶺鎮蟻山遺址所發掘的石磚、陶紡綸、陶豆以及數量繁多的陶片,證明了早在新石器時期,泉港先民就在這塊依山傍海的土地上刀耕火種,繁衍生息。原始土著居民在魏晉之前沿江頑強地生活著,從最早的「赤手捕魚,拾貝為食」,到後來的「依海搭寮,伐木為舟」,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晉代衣冠南渡,位於湄洲灣南岸的泉港一帶是晉江流域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其後中原人民在唐初、唐末五代及南宋時期三次較為集中的遷入包括泉港在內的閩南地區,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泉港地帶的東越族的大部分習俗現已成為歷史遺跡,另有一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泉港民俗的組成部分。如泉港的宗教信仰具有堅實的民間基礎,與東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東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遷入的漢族繼承下來,在泉港農村和山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一直都相當普遍。www.qgwy.com"u,[7gA Epk5g&_Yl
晉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給閩地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閩地民俗的主體。位於閩地沿海中部的泉港,其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漢人遷徙泉港,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一部分是直接來自中州地帶,如前不久在塗嶺鎮世上村發現的一批西晉永嘉三年(公元309年)的紀年墓磚,說明了晉代衣冠南遷時,就有一部分中原人士輾轉遷入泉港區域;但泉港很大一部分的先民是第二、第三次移民,如山腰庄氏是由河南固始遷到永春桃源,後人由永春遷到惠安洛陽,最後才遷入山腰卜居;壩頭連氏是唐中和年間(881—885年)避亂八閩,於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年)才由仙游連坂卜居曾占尾(即今壩頭地帶);葉厝葉氏是由原河南葉縣遷入仙游,再於約500年前遷入境內,此外前黃黃氏、塗坑劉氏、普安張氏、三朱朱氏、荷池鄭氏等,都是中原人士先遷入莆仙區域,其後人再輾轉遷到泉港境內。這些主要來自莆仙、永春還有福州等各個地區的漢人,具體習俗原本就有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泉港後,經過長期的生活生產交流,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ORx9K(l
漢族民俗固然為泉港民俗的主體,但泉港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形成的。泉港境內有蒙古族、回族、畲族三個少數民族共2萬多人聚居,他們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也沉澱在泉港民俗中。三個少數民族的先人由於特定的歷史因素,根據聚居地的地理環境,大量吸收漢族民俗,並在實際生活中,巧妙地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蒙古族出氏明初因逃難,自福州避入泉港,雖隱居於山林,仍牢記故土燕山,以燕山寺命名村邊煙倒山上的宮廟,出氏群眾至今還顯現的豪飲好客、不過元宵節等風情,表現了頑強的民族特性;按族譜記載,郭厝回族是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到泉港定居立業,或是因為明廷的民族壓迫政策,掛名於郭氏大族郭質後裔,如今雖經四五百年的漢化生活,但仍沒有抹滅穆斯林回族風俗的痕跡;鍾氏畲族於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從安溪再分支於今山腰鍾厝開基,族人在封建社會怕受大房大族之壓迫,長期隱而不宣族別,入鄉隨俗,但仍長期保持著群聚立寨的習性以及結婚時穿白色的內衣褲拜天地、世代傳唱民族圖騰《高皇歌》等特殊習俗,對周圍漢族的風俗也產生一些影響。
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泉州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泉港地處湄洲灣一隅,對外來文化也一樣有所吸收,並加以融合。以外來的佛教信仰為例,自唐代始,泉港的佛教開始呈興旺態勢。宋代以後,各種傳統宗教和民間信仰與佛教和平相處,泉港的佛教漸趨世俗化,在泉港民俗中紮下深根。近代以來,泉港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清末至民國時期,沿海居民為了生計,出洋到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謀生,一部分僑胞攜其在海外的後裔等家眷回到家鄉,帶來了異域的民風習俗,如一些華僑到了國外,學習借鑒了國外的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優點,回鄉之後便洋為中用,逐漸形成了「中外合璧」的建築式樣。前黃鎮的合隆大厝和山腰鎮阿羅嫂大厝便是近代泉港人巧妙借鑒和吸收異域建築文化的典範,為泉港民居文化增添新內容。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相繼傳入泉港。1865年,該會自廈門傳入,以境內驛坂為起點向四方擴散傳播。基督教反對納妾養婢,反對婦女纏足,反對鋪張浪費,宣傳戒賭禁煙禁鴉片,要求教徒簡辦婚喪儀式等,對近代乃至現在境內的陋俗起著一定的制約作用,凈化了社會風氣,促進了社會的文明發展。
民俗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但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以傳統習慣勢力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泉港民俗是閩南民俗文化的一個支流,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泉港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泉港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獨特的特徵有:
M&p4S'z#@X6l
泉港地處泉州之北大門,南面及西南與泉州市的惠安縣、洛江區相連,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的仙游縣接壤,獨特的區位使泉港民俗具有區域過渡和銜接的作用和特點。泉港陸域面積僅300多平方公里,卻流行有三種方言,一是閩南話,一是莆仙話,一是「頭北話」。「頭北話」是惠安人對惠北地區(即今泉港地區)方言的俗稱,這是一種從莆仙話地區過渡到閩南話地區的銜接性語言,是一種動態的語言。「頭北話」由泉港的北面一個村落一個村落過渡過來,各村方言和口音,因各占閩南話和莆仙話的百分比不同而有所差異,一些相鄰的鄉村甚至不能順暢地進行語言交流。比如塗嶺鎮境內岑兜、秀溪兩個自然村原是屬仙游縣管轄,明萬曆年間連同南庄、港西、東丘、交界塘、柯寨共7個自然村,讓惠安人李愷買斷,劃入惠安境內。這兩個自然村方言主要還是莆仙話口音,可再向南一個村莊的方言卻主要是閩南話口音。筆架斑論壇2g q&[1y[&WbA'Ft&T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民俗文化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泉港的民俗便隨著方言的過渡而波動,靠近莆仙的界山、南埔地區和峰尾、後龍、塗嶺的一部分村莊,由於與仙游境內居民工耕匠作、商貿嫁娶往來密切,民俗上含有莆仙民俗的成份就多,靠近惠安洛江的山腰、前黃地區和塗嶺的一部分村莊,地緣上與惠安緊鄰,民俗上就和整個泉州民俗大同小異。I;^N:oM(d3A*un#u
泉港民俗的區域性即不兼容性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泉港的民俗是一種移民的民俗。遷入泉港的一部分是晉、唐、宋時期由中州漢族直接遷入,一部分是晉代之後周邊等地區的各族先人二次、三次移民遷入。由於原居住地區不一,以致所帶來的民俗和方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即使是同一個地區,同是從莆仙地區遷入,但遷入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這樣一輪一輪的入遷,使泉港各地民俗如年輪一般地沉積在泉港土地上。各族先人遷入時,大多經過繁衍發展,都自成村落,各村落又與當地原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舊時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也是形成許多語言不能相通的方言區和內容迥異的風俗區的原因之一。可見,泉港民俗不是某一個歷史時期的中原和周邊地區民俗的植入,而是反映不同歷史階段的移民民俗的歷時性積累,如地質考古中的文化層一樣,是一層層堆積起來的。!Q0sSMP
泉港民俗的區域性還體現在民間信仰上。如義烈娘娘劉益娘、游路夫人邱二娘崇拜在峰尾、後龍較為流行,順天聖母陳靖姑、保生大帝吳夲崇拜在塗嶺一帶較為流行,「聖老爺」齊天大聖崇拜在界山一帶較為流行。再如每個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社神等,境主神的宮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斑論壇 x:[sR'EY
一個地區民俗的形成是「約定俗成」的,其內容與形式對絕大多數社會成員來說,具有無形的約束力。但在具體操作上有著一定的伸縮靈活性,一般可繁可簡,可先可後,可分可並,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可能進行取捨選擇。泉港民俗繁簡程度的差別相當大,一般說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各種儀禮比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繁縟,富豪之家比貧窮之家講究排場。以婚喪喜慶為例:自唐至清,「六禮」作為基本的婚姻禮俗普遍為百姓所接受,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差別很大,富豪之家嚴格遵循「六禮」,儀禮繁瑣。而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只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只能煮碗壽面意思一下。筆架斑論壇9P3@CF
境內人們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王母娘娘」等神靈的庇佑。所以在孩子16歲那年中秋節要「做大分」謝神,等到兒子結婚之際,還要「做小分」謝神。這些信仰基本一致,但在謝神儀式上卻各自不一。山腰、峰尾做小分時,是在娶親的前一日,新郎手臂挽著新娘的紅衣向神祗拜三大拜,表示新娘同新郎一起「邀拜王母」。而南埔、界山一帶男孩16歲時沒有做大分,結婚時就將「大分」、「小分」一起做了。而且是在拜堂的前一日,就將新娘娶到家中,和新郞一起「邀拜王母」。按儒家禮教傳統,家中有喪事,必須等到三年「脫孝」(解除服喪)才能舉行婚禮,但境內卻有一些約定俗成的靈活的做法,如在喪事百日內可嫁娶辦喜事,此稱「趁孝娶」。再者舊時倡導「守節」,寡婦改嫁被視為大逆不道的行為,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允許一些有特殊情況的寡婦再嫁,嫁時必須在夜晚,而且不得張揚,不得舉辦熱鬧的儀式,嫁期也不用擇日,一般是在臘月除夕夜。出門時要走偏門,不能從大門出去等。再如早期各村普度是在同一天舉行,常常發生糾紛甚至引發宗族械鬥;經協商議定,各街衢巷裡和村落輪流普度。這些方面,都可見民間禮儀尺度具有較大的伸縮性、靈活性。
民俗的形成要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成員認同,並樂意參與,需要有一定的娛樂性。泉港民俗的娛樂性隨處可見。如春節各村莊舉行抬神遊境儀式,出遊的隊伍浩浩盪盪,有旗隊、車鼓隊、香爐隊和神轎隊,旗幡漫舞,鼓樂喧天;轎夫根據所抬神像的性情等特徵來確定抬轎的動作,大抵若是文官,則平穩前進,少作顛搖,若是武官,則盡力顛著神轎,搖出各種花樣;有的村莊游朝拜時還抬著跳僮,跳僮常手持刀斧自砍肩背,或過刀橋,或坐釘椅、睡釘床,或赤足從火炭上走過,種種令人瞠目咋舌的幻術表演,引得村民一路圍觀。還有元宵節的乞彩、跳火、游燈活動、端午節賽龍舟活動、年兜打正鼓活動等等,都帶有娛樂性質。舊時結婚當日,鬧洞房時也有人家請來弦管樂手助興,以及鬧洞房時種種讓人忍俊不禁的節目,都營造出歡快的娛樂氛圍。出殯隊伍中,也常見有西樂隊、南音樂隊、北管樂隊和歌仔戲,一路弦管齊奏,唱曲跳舞,風光了死人,熱鬧了活人。
再以戲劇為例,泉港的宗教祭祀活動往往伴有豐富多彩的戲劇演出。在百姓的觀念中,要獲得神靈的歡心和保佑,除了獻上豐盛的祭品和進行虔誠的禮拜外,還要演戲酬神、演戲娛神;不但神誕日要演戲酬神,傳統節日、婚嫁壽慶、祭祖、寺廟落成、神靈點眼開光、廟會、祈雨、五穀豐收、齋醮儀式等等活動都要演戲酬神。最典型的是連普度和喪葬也要為鬼魂演木偶戲或打城戲。宗教祭祀活動與戲劇演出相結合的習俗,至遲在北宋時就已形成,雖說是為了「酬神」,但在客觀上卻取得「娛人」的效果。
民俗的發展演變有其自身的規律,泉港民俗也受其規律制約而沿著一定的軌跡發展、演變,總體說來,有以下兩種發展趨勢:筆架斑論壇 B#{[.G!ffB
文明進化。最早的民俗產生於原始社會,充滿神秘的色彩,帶有野蠻、粗獷的風格。隨著社會的進步,舊有的落後習俗得到改造,逐漸理性化和文雅化。如早期居住的是高台巢居,秦漢時出現船屋,宋代出現官式大厝,以及民國的洋樓、建國以來的石構民居和當代城區涌現的套房等等居住民俗,逐步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又如原始社會婚姻禮俗極為簡單,進入奴隸社會後,出現買賣婚姻,禮俗也逐漸復雜。到了封建社會,形成繁瑣的「六禮」婚俗。近現代以來,這一禮俗趨向簡單,出現了旅遊結婚、集體婚禮的新式婚禮。再如原始社會時期一般是掘地而葬,喪葬禮俗十分簡單,只隨葬幾件生產工具或生活用品。奴隸社會以後,喪葬禮俗逐漸繁瑣,到封建社會形成了送終、搬鋪、報喪、治喪、入殮、超度、送草、出殯、安葬、守孝、重葬等繁文縟節。本世紀以來,喪葬習俗趨向簡化,隨著火葬制度的推行,喪葬習俗更為簡約,並逐漸成為風尚。還有,舊時民間的一些不科學禁忌,如兒童勿戴兩頂帽,否則長不高;進他人屋內不得打傘或戴斗笠,俗謂這樣做預兆該房屋易漏雨……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社會的發展,群眾的視野日益開闊,一些禁忌自行泯滅,有些禁忌雖延續至今,但多數已不再拘泥了。
融合發展。民俗一般都具有排他性。隨著民族之間、地區之間交往和交流不斷增多、加強,封閉的格局就會被打破,逐漸滲透、融合。閩越土著的舞蹈與宗教祭祀活動緊密聯系,形式簡單,往往是身體狂舞,大聲喊叫,甚至裸體而舞。晉代以後,中州漢族和各地區漢族民眾遷入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這種祭祀舞蹈或成為一門表演藝術,或成為平時的娛樂方式。蒙古族人本不信奉漢族的民間神祇,而小壩出氏在泉港定居數百年來,也入鄉隨俗,敬祀何氏九仙、土地公,並奉漢將張巡、許遠為境主,以往每年正月也和周圍的漢族一樣舉行「游朝拜」民俗活動。在基督教傳入初期,境內民眾爆發了規模大小不等的地方紳士和群眾聯合反對教會的事件,稱為「教案」。它不但反映了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而且也含有傳統文化抵制西方文化的成分。隨著基督教在當地的深入傳播,西方宗教習俗逐漸被容納,逐步由沖突走向融合,促進境內風俗的改良和陋俗的改造。
AE2t2p]R
泉港民俗也具有輻射范圍廣的特點。泉港是僑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共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7萬之眾,相當於當前全區的總人口數。其中台胞16萬人;華僑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亞,以馬來西亞最多,約有14.7萬,佔69%,其次為新加坡,共有5.3萬,佔25%。明清至民國時期,大批泉港人漂渡海峽,或移居台灣島,或移民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把家鄉的民俗移植到那邊,世代相傳。如移民為祈求旅途平安,臨行前特地到廟宇祈禱,到了異域他鄉後,為不忘故土和感念神恩,陸續建起各種廟宇供奉家鄉的神祗,現在每年都有海內外分靈的宮觀信眾來泉港祖殿謁祖進香。如塗嶺烏石宮便是台灣高雄市一甲的美泰宮的祖殿,每年都有該分靈地區的善男信女紛至沓來謁拜;境內的女神劉益娘崇拜在東南亞傳播極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都建有義烈廟敬祀,台灣台北劉氏還組織「姑媽會」,尊劉益娘為「海峽第二女神」。
③ 泉州有哪些鄉土文化
泉州位於我國東南之濱,與台灣隔海相望。現轄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和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永春縣、安溪縣、德化縣、金門縣(待回歸)以及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11015平方公里,人口768萬。
泉州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觀景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歷史文化名城、海上絲路起點、世界宗教大觀、中國著名僑鄉」是泉州旅遊形象的集中概括。
人間四月天最美是江南 全球花樣酒店生猛爆料 海港城亞非歐文化明珠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唐代景雲2年泉州建制以來,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全市文物眾多,遍布各處。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48處,市級600多處。巍然屹立的東西石塔,氣勢雄渾的洛陽古橋,令人敬仰的鄭成功史跡,保存完好的屈斗宮古窯址,無不閃爍著泉州歷史文化的光彩。
海上絲路起點。泉州作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早在宋元時期,曾經是「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刺桐港就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貿易,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東西方文化的匯合交融,結出了燦爛的文明碩果。晉江陳埭、惠安白崎、豐澤雲麓、永春達埔等鄉村,還聚居著古代阿拉伯移民的後裔3萬多人。風格迥異的靈山聖墓、清凈寺、草庵摩尼教遺址,「山中無石不刻字」的九日山摩崖石刻,氣宇軒昂的天後宮、六勝塔,無不記載著與東南亞、阿拉伯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珍跡。
世界宗教大觀。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保存著豐富的中世紀以來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基督教、猶太教、摩尼教等宗教遺址,朱熹曾譽泉州「此地古稱佛國」,佛教名剎開元寺、崇福寺、承天寺是閩南三大叢林,道教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老君造像,同時,泉州城鄉均有大量香火遠播的民間信仰的大小宮廟。泉州的多種宗教和睦相處,體現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
中國著名僑鄉。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和台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旅居海外的泉州籍華僑680萬、港澳同胞70萬、台灣同胞900萬,他們身居異域,心繫故土,熱心桑梓公益,鼎力支持家鄉的兩個文明建設事業,海外鄉親不僅是泉州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旅遊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客源。
素有「山川之美為東南最」的泉州四季如春,景色似畫。「四時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 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4處、國家地質公園2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秀麗的戴雲山、九仙山、清源山、紫帽山層巒疊嶂,妖嬈多姿。德化岱仙瀑布、永春牛姆林原始森林、安溪茶葉大觀園等自然生態別具風采。海濱沙灘也極富魅力,惠安崇武、石獅永寧、晉江金井、衙口幾處海濱,連綿沙堤,天風海濤,是休閑度假、浣沙浴日的好地方。而洛陽江、西湖及山美人工湖、龍門灘水庫等江湖,山光水色,蒼松翠柏,足以怡情悅目,使人流連忘返。
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是泉州旅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泉州到處彌漫著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至今流傳著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不僅是我國戲曲藝術的寶貴遺產,也是海外鄉親倍感親切的鄉音。拍胸舞粗獷詼諧,火鼎公、火鼎婆妙趣橫生。發祥於泉州的南派少林武術,影響遍及台灣、東南亞、日本等地。還有,泉州的民間工藝和地方特產也獨具特色。德化瓷器工藝精巧,自宋代就遠銷世界各國,被譽為「國際瓷壇明珠」。泉州的石雕技術高超,題材多樣,以惠安的雕工為最,有「石雕之鄉」之稱。木偶頭雕刻、彩扎、竹編、刻紙、紙織畫等工藝品也名揚中外。而安溪鐵觀音茶是烏龍茶的極品,早就作為貢品列為名茶,暢銷海內外。
泉州市委、市政府對旅遊業的發展極為重視, 「十一五」把旅遊業作為我市國民經濟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元投入,共托朝陽」的傾斜政策和優惠措施,加以扶持培植。市政府先後出台《泉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發展旅遊業的若干意見》,扶持旅行社發展和旅遊車隊發展的有關規定,從政策上給予扶持。目前,泉州已有星級酒店82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17家、三星級50家,客房1萬多間,床位二萬余張;旅行社8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5家、國內旅行社84家。並且擁有一支經過大學、職專、函授專業訓練的旅遊從業人員近5萬人。全市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安定穩定,精神文明建設成績斐然,先後被評為「全國文化模範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國際花園城市」。
泉州以其優美秀麗的山光水色,目不暇接的文物古跡,群星璀燦的歷史人物,絢麗多姿的戲曲藝術,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異彩紛呈的民俗風情,構成了旅遊資源濃郁的文化氛圍和獨特的地方風貌而別具魅力。泉州是旅遊觀光度假休閑的好去處,也是投資開發建設盈利的好樂園。
如果幫到您,請採納。
④ 惠安與泉港的歷史關系
泉港在1996年之前屬抄於惠安惠北一帶,有4個鄉襲,分別是南埔,後龍,山腰和前黃,屬於惠安經濟最落後的地方,1996年這四個鄉與惠安脫離,另外成立肖厝管委會,2000年12月,肖厝管委會又更名為泉港區.之所以要另外成立一個區,是福建省為了發展石化產業和港口物流的需要,泉港的石化產業是做大做強福建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港口在孫中山時期就被譽為中國三大天然良港,港口與石化相輔相承,相互促進.這幾年的發展事實證明,成立泉港是正確的,泉港區的經濟實力在10年左右將超過晉江,保守估計石化的產值估計在2013左右將達到2000億元左右,稅收將突破20億以上.
⑤ 泉州泉港區歷史文化情況
泉港區原隸屬惠安縣(惠北片4鎮、1山腰鹽場)。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肖厝鎮,南埔、後龍、山腰3個鄉及塗嶺鄉部分行政區域為肖厝鎮的行政區域,下轄86個村委會。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1985]綜183號文精神,設立肖厝鎮,並於1992年9月29日(另一為28日)成立鎮人民政府。1996年3月1日, 省民政廳批准撤銷肖厝鎮,設立後龍、山腰、南埔、塗嶺、埭港5個鎮。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簡稱肖厝管委會),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縣級行政機構,統一管理協調區域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事務,下轄南埔、後龍、山腰、塗嶺、埭港5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會正式掛牌辦公。1999年8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鎮級行政區劃調整為南埔、界山、後龍、峰尾、山腰、前黃、塗嶺等7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2000年4月12日,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泉州市泉港區。泉港區轄原惠安縣的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埭港鎮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山腰鎮。12月28日,泉港區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泉港區轄7鎮: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前黃鎮、峰尾鎮、界山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4221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南埔鎮 69677、 界山鎮 44882、 後龍鎮 38202 、峰尾鎮 46039 、山腰鎮 57094、 前黃鎮 35735、 塗嶺鎮 45668 、福建煉油化工虛擬鎮 4914。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1年,泉港區駐山腰街道,轄1街道6鎮,99個村委會。
⑥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簡介
概況郵編:362801代碼:350505區號:0595拼音:Quangang Qu泉港區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灣南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1′-119°01′、北緯25°03′-25°15′。東臨湄洲灣,南與惠安縣毗鄰,西南與洛江區相連,西北及北面同仙游縣接壤。總面積306.03平方千米。 www.xzqh.org2003年末,總戶數91349戶,總人口36477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3104人。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 www.xzqh.org區人民政府駐山腰街道港二街。全區轄1個街道、6個鎮:山腰街道、南埔鎮、界山鎮、後龍鎮、蜂尾鎮、前黃鎮、塗嶺鎮;國有山腰鹽場。共有4個社區、96個行政村 www.xzqh.org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XZQH·ORG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區劃網站泉港區原隸屬惠安縣(惠北片4鄉、1鹽場)。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肖厝鎮,以南埔、後龍、山腰3個鄉及塗嶺鄉部分行政區域為肖厝鎮的行政區域,下轄86個村委會。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1985]綜183號文精神,設立肖厝鎮,並於1992年9月29日(另一為28日)成立鎮人民政府。1996年3月1日, 省民政廳批准撤銷肖厝鎮,設立後龍、山腰、南埔、塗嶺、埭港5個鎮。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簡稱肖厝管委會),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縣級行政機構,統一管理協調區域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事務,下轄南埔、後龍、山腰、塗嶺、埭港5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會正式掛牌辦公。1999年8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鎮級行政區劃調整為南埔、界山、後龍、峰尾、山腰、前黃、塗嶺等7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 www.xzqh.org2000年4月12日,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泉州市泉港區。泉港區轄惠安縣的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埭港鎮5個鎮(註:實際情況是:惠安縣劃出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前黃鎮、峰尾鎮、界山鎮,設立泉州市泉港區)。區人民政府駐山腰鎮。12月28日,泉港區正式掛牌成立 www.xzqh.org2000年,泉港區轄7鎮: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前黃鎮、峰尾鎮、界山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4221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南埔鎮 69677 界山鎮 44882 後龍鎮 38202 峰尾鎮 46039 山腰鎮 57094 前黃鎮 35735 塗嶺鎮 45668 福建煉油化工虛擬鎮 49142001年(?),泉港區駐山腰鎮,轄7個鎮,99個村委會 www.xzqh.org山腰鎮鎮政府駐新宅,轄15個村委會:新宅、荷池、龍山、錦塔、錦川、錦山、普安、鳶峰、葉厝、埭港、陳庄、菜堂、海濱、鍾厝。前黃鎮轄13個村委會:前黃、鳳南、鳳北、鳳陽、鳳山、鳳林、鳳安、坑內、古縣、後張、三朱、香芹、前燒。南埔鎮鎮政府駐柳厝街,轄17個村委會:柳厝、南埔、塘頭、天湖、天竺、風翔、仙境、西楓、外厝、施厝、侖頭、邱厝、柯厝、先鋒、沙格、肖厝、惠嶼。界山鎮轄13個村委會:界山、鳩林、鵝頭、河陽、獅東、東張、玉湖、玉山、槐山、大前、東涼、下朱、嶺頭 www.xzqh.org後龍鎮鎮政府駐礁頭,轄12個村委會:後龍、上西、峰前、許厝、塗坑、東山、田裡、坑仔底、後田、後乾、割山、柳亭。峰尾鎮鎮政府駐誠峰,轄8個村委會:誠峰、郭厝、誠平、前亭、上樓、崢嶸、聯岩、奎壁。塗嶺鎮鎮政府駐塗嶺街,轄21個村委會:塗嶺、松園、前甌、清美、塗型、蘆朴、汶陽、世上、白潼、驛坂、五社、路口、溪西、丘後、樟腳、寨後、黃田、小垻、秀溪、溪頭、下爐 www.xzqh.org截止2001年末,全區總人口36.45萬,主要以漢族為主,兼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其中回族12154人,主要分布在峰尾鎮的郭厝村(9830人)和山腰鎮的龍山村(2324人);畲族5943人,主要分布在山腰的鍾厝村(4802人)和鳶峰村(1141人);蒙古族2200人,主要分布在塗嶺鎮的小壩村。2003年7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泉州市泉港區撤銷山腰鎮設立山腰街道辦事處的批復》(閩政文[2003]216號):同意泉港區撤銷山腰鎮,設立山腰街道辦事處。山腰街道辦事處所轄行政區域為原山腰鎮的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原山腰鎮政府駐地錦塔。同年,新成立錦祥等4個社區。2003年末,泉港區轄1個街道(山腰)、6個鎮(後龍、南埔、塗嶺、前黃、界山、峰尾),4個社區、96個村委會。2003年末,總戶數91349戶,總人口36477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3104人。各街鎮人口(人):山腰街道 58930 南埔鎮 74630 界山鎮 50299 後龍鎮 41089 峰尾鎮 51960 前黃鎮 40228 塗嶺鎮 49911 2005年,泉港區轄山腰1個街道,南埔、後龍、塗嶺、前黃、界山、峰尾6個鎮,共有4個社區、96個行政村 www.xzqh.org地圖 歡迎您登陸行政區劃網(WWW XZQH ORG)鄉鎮簡介 行政區劃網·www xzqh org山腰街道代碼350505001轄4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001_錦祥居委會、~002_新宅居委會、~003_龍山居委會、~004_荷池居委會、~201_埭港村、~202_陳庄村、~203_錦塔村、~204_錦山村、~205_錦聯村、~206_錦川村、~207_菜堂村、~208_鍾厝村、~209_鳶峰村、~210_葉厝村、~211_普安村、~212_海濱村。南埔鎮代碼350505100轄15個村委會:~201_柳厝村、~202_南埔村、~203_天竺村、~204_塘頭村、~205_天湖村、~206_鳳翔村、~207_仙境村、~209_施厝村、~211_侖頭村、~212_邱厝村、~213_柯厝村、~214_先鋒村、~215_沙格村、~216_肖厝村、~217_惠嶼村。界山鎮代碼350505101轄13個村委會:~201_界山村、~202_鳩林村、~203_河陽村、~204_鵝頭村、~205_玉湖村、~206_東張村、~207_玉山村、~208_獅東村、~209_大前村、~210_東涼村、~211_下朱村、~212_槐山村、~213_嶺頭村。後龍鎮代碼350505102轄12個村委會:~001_棲霞虛擬居委會、~201_後龍村、~202_上西村、~203_峰前村、~204_許厝村、~205_土坑村、~206_後田村、~207_後圩村、~208_割山村、~209_東山村、~210_田裡村、~211_坑仔底村、~212_柳亭村、~400_福建煉油廠。峰尾鎮代碼350505103轄8個村委會:~201_誠峰村、~202_誠平村、~203_前亭村、~204_上樓村、~205_崢嶸村、~206_郭厝村、~207_聯岩村、~208_奎壁村。前黃鎮代碼350505105轄13個村委會:~201_前黃村、~202_後張村、~203_鳳南村、~204_鳳陽村、~205_鳳北村、~206_鳳安村、~207_坑內村、~208_古縣村、~209_鳳林村、~210_三朱村、~211_前燒村、~212_香芹村、~213_鳳山村。塗嶺鎮代碼350505106轄21個村委會:~201_塗嶺村、~202_秀溪村、~203_溪頭村、~204_白潼村、~205_清美村、~206_下爐村、~207_世上村、~208_汶陽村、~209_蘆朴村、~210_松園村、~211_小壩村、~212_前歐村、~213_路口村、~214_邱後村、~215_驛坂村、~216_五社村、~217_溪西村、~218_土型村、~219_樟腳村、~220_寨後村、~221_黃田村。
⑦ 泉州泉港區歷史文化情況
【區情概況】 泉港區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灣南岸,原系惠北地區。1996年成立肖厝經濟開發區,2000年12月28日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區,掛牌成立。全區陸域面積32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36.48萬人,轄6個鎮、1個街道、1個鹽場,有96個行政村和4個居委會。設區以來,泉港區充分發揮港口和石化優勢,抓住煉化一體化項目啟動的有利契機,著力實施「以港立區、石化強區、科教興區、依法治區」四大戰略,不斷加快開發建設步伐,努力打造最富活力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石化新城。
【經濟發展】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結構調整取得成效。2007年,泉港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2.12億元,比建區前的2000年增長168.5%,年均增長15.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28807元,增長238.6%。2000年和2007年三次產業比例分別為12.8:67.0:20.1和7.6:66.1:26.2,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二、三、一」產業發展格局。
財政實力明顯增強,金融信貸支持有力。幾年來,財政收入隨著石化產業的迅速發展而快速增加。2007年,全區財政總收入達15億元,比2000年的1.92億元增加13.08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5.22億元,比2000年的1.56億元增加3.66億元,增長達242.8%,年均增長19.3%。其中:石化行業共繳稅費2.92億元,佔地方級財政收入56%,比2000年增加2.17億元,帶動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33.9個百分點。隨著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 全區財政支出達到了4.9億元,增長226.7%,特別是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和城鎮建設等方面的支出力度不斷加大,七年累計投放資金9.65億元,為推動全區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地理位置】位於福建中部沿海的湄洲灣南岸,東經118度25分,北緯24度50分,與惠安、仙游、莆田接壤,並與台灣隔海相望,北距上海港510海里,南望黃埔港540海里,東至基隆港174海里,是東南海上航線的輻射中心。
【歷史沿革和行政區劃】泉港區前身為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肖厝管委會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於1996年4月21日正式宣告成立,同年7月11日正式掛牌對外辦公,是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為正縣級行政單位,統一管理協調肖厝區域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事務,並行使省轄市經濟管理許可權,轄山腰、後龍、南埔、塗嶺、埭港、峰尾6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之一,也是一座新興的石化港口城市。
【面積與人口】轄區陸地面積3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5萬人,動力13萬人,居民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自然環境】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28度,冬季平均氣溫攝氏11.4度,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相對溫度77%,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南風為主,每年平均風速為7.15米/秒。
【人文環境】現有小學96所,中學22所;在校學生8萬多人,教師4000多人;教學質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區有文化娛樂場所130多個,民間職業劇團8個,醫院6家。文學創作、攝影、燈謎、琴棋書畫、戲劇彈唱等不是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主要特點及優勢地理位置特殊,開發前景廣闊,具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開發區地處閩東南繁榮區域的中間地帶,距台灣基隆港174海里,距高雄194海里,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全區,漳泉肖鐵路直達港區,交通條件十分便捷,既是閩東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東南海上航道的輻射中心。此地北上福州可達浙滬、南下廈門可出粵贛,乘火車經鷹廈線可通全國各地,海上船運可直達沿海各港口、台灣及亞太地區。
二是大港口優勢。開發區海岸線總長5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長11公里,可建萬噸級至30萬噸級泊位,碼頭線長。5公里,相當於我國現有萬噸級泊位岸線總長的1/5;良好的建港條件,被譽為"中國少有、世界不多"。目前,已建有萬噸級雜貨碼頭,10萬噸級原油碼頭,5千噸、3千噸和2千噸級成品油碼頭各1座。肖厝口岸已被列為國家一類口岸之一。國家交通部規劃將湄洲灣南岸建成全國四大國際中轉港之一,目前南岸肖厝港區正在抓緊籌建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5萬噸級煤碼頭、5萬噸級糧食中轉碼頭、10萬噸級糧食碼頭、25萬噸級油碼頭,這些項目一旦建成,肖厝不僅將擁有福建省最集中的深水泊位,而且將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重要港口。
三是大工業優勢。1992年,年加工原油250萬噸的飛機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肖厝開發區內建成投產,成為建設肖厝石油化工基地的龍頭企業。至1997年4月,年加工能力已擴大到400萬噸。96年,國務院已批准新建一座年加工能力為800萬噸的煉油廠。至2000年飛機煉化公司將擴建年加工能力1200萬噸,並將建設60萬噸乙烯工程、30萬噸聚丙烯、45萬噸聚乙烯、30萬噸氯乙烯、20萬噸燒鹼等一批石化中下游項目和4萬噸環氧丙烷、4萬噸聚醚等化工項目,肖厝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96年,國務院又批准在肖厝興建總裝機180-190萬千瓦的大型火電廠,這些項目的投資總額合起來將超過1000億,是建國以來飛機最大規模的工業投資計劃。
泉港,一個被譽為「中國不多,世界少有」的海港城市,是中國規劃建設中的大型石化港口城市,是國家規劃建設的湄洲灣石化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石化工業龍頭區域。它以港口物流為依託,以石化產業為支撐,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八方客商紛至沓來。
隨著總投資額達500億元項目的建成投產,泉港的城市規劃建設,又加快了步伐,它就是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這個500億元的項目,是目前國內第一個集煉油、乙烯生產和成品油銷售全面一體化的合資項目;2008年在泉港建成投產後,年均銷售收入預計可達212.81億元,年利潤25.12億元。根據國內在建同類項目情況分析,「一體化」這艘石化航母至少可產生1∶5的帶動效應,即可帶動1700億元以上的產值,不僅將使海峽西岸形成千億石化產業集群,而且將帶動新型材料、輕工、紡織、電子、汽車、食品、配套產業、第三產業等關聯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由此必然帶來前所未有的人流、物流、商貿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等。僅目前,泉港就已經吸引了中石化、埃克森美孚等1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美國杜邦等30多家跨國集團以及150多家港台企業前來角力競奪,可以看到泉港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
四是基礎設施優勢。開發區內的水、電、路、通訊、碼頭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齊全。疏港公路、連接國道324線二級公路已建成通車,區內已有等級股總長近90公里。已投入使用的有日供水9千噸、4萬噸的兩座水廠,總投資3.7億元、日供水26-52萬噸的湄洲灣南岸引水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97年將全線貫通供水。開發區內有塘頭萬伏、仙境11萬伏、煉化公司11萬伏等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足。通訊工程與泉州程式控制聯網,建有4個程式控制模塊局、2個電訊基站;已開通2.9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實現無線尋呼和移動通訊,可滿足對外聯絡的需要。
五是政策服務的優勢。96年4月,開發區黨工委經省、市批准宣告成立,作為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縣一級黨委、政府的職能,統一管理轄區經濟、政治和各項社會事物,並享受省轄市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和享受泉州市賦予的10條優惠政策,可以在地價、項目報批、管理上為投資者提供更優惠、更靈活的服務,開發區管委會實行"小政府、大社會"體制,精簡機構,高效運作,靈活方便,實行一條龍服務,以優質吸引投資者。
⑧ 泉州文化遺產有哪些
1.泉州南音泉州市2.泉州北管泉港區3.泉州拍胸舞鯉城區4.梨園戲泉州市5.高甲戲泉州專市6.泉州提線木偶屬戲泉州市7.晉江布袋木偶戲晉江市8.惠安石雕惠安縣9.泉州花燈泉州市10.德化瓷燒制技藝德化縣11.惠安女服飾惠安縣。
⑨ 泉州地域文化有什麼特點
泉州文化及其發展
當辭舊迎新的鍾聲響起之後,泉州迎來了新世紀又一個新年。伴隨著時代前行的步伐,泉州的文化事業呈現出一番繁榮的景象。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稱。這里曾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對外通商口岸,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瑰寶琳琅滿目,民風習俗情趣獨具,文化藝術絢麗多姿。這里璀璨的文化充滿著無窮的魅力。泉州是中國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了約佔全省三分之二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文化工作在全省舉足輕重,在全國地級市中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於是人們在贊嘆泉州輝煌燦爛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泉州文化發展情況.
關鍵詞:
名勝古跡 名風習俗 文化藝術 名城 歷史文化
綜述
泉州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可上溯至遠古閩越族文化。周秦以後,特別是西晉和唐 朝年間,中原漢族大規模南渡入閩,中原文化開始的泉州大地紮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漸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經濟崛起,逐漸成為閩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於世,與泉州通商貿易的國家和地區達100多個,呈現出「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中原文化蔚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過化之區」。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礎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猶太教等,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紛擁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這些外來文化特別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響。
經過長期的交流、碰撞、整合,到了明代,泉州文化更顯示出鮮明的個性和特色,地方戲曲由成熟,而趨向鼎盛。明未清初,泉州出現了諸如鄭成功等許多吒風雲的時代英雄人物,促進了泉州文化向海外尤其是對台灣的傳播和影響,同時期封建 政權實施的「海禁」政策,泉州文化更多地體現出本土特色,地方戲曲等又有了新的發展。
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哺育出無數英才俊傑,素有「海濱鄒魯」之稱。從唐至清一千多年間,見載史書的人物就有3500多人,他們中有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歐陽詹、王慎中,學識淵博的思想家李贄蔡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俞大猷,政績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智勇雙全的軍事家施琅等等。
在近代史上,泉州文化出現了新的景象。「五四」運動後,群眾性文化迅猛發展,首先是學校,而後走向社會。隨著新文化運動的深入開展,泉州文化界有識之士紛紛起而應之,掀起了群眾性的文化運動。特別是「9.18」事變後,泉州人民同仇敵愾,進步團體不斷舉辦各種活動,舊劇改革尉為風氣,救亡戲劇不斷上演,抗戰歌曲響徹名山秀水,的近代史上譜寫了革命文化光輝篇章。
閩南方言
泉州方言(即泉州話)分布在今天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區、晉江、南安、石獅、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和清蒙科技工業區等縣(市、區、管委會),其使用人口達658萬多人。泉州方言是閩南方言的一個分支。
閩南方言是一種超地區、超省界的漢語方言。它主要通行於閩南地區、粵東的潮汕地區和台灣省的大部分地區,海南省和廣東的雷州半島一些地區以及浙江、江西、廣西、江蘇和福建的中部及東北部地區,也有講閩南方言的。千餘年來,閩南、潮汕一帶有不少人出洋謀生而相繼向外移居。人語相隨,今天的東南亞諸國,有相當一部分華僑和華裔仍然以閩南方言作為他們的交際工具。
閩南方言分布這么廣,究其「正宗」,應是福建的泉州、漳州和廈門地區,而泉州方言則是早期閩南方言的代表。這是由泉州在閩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地位所決定的。
眾所周知,泉州是閩南開發最早、同時也是福建開發較早的地區。早在唐代,它的經濟已經十分繁榮,泉州位居當時其他五個州府(福州、建寧、延平、汀州和漳州)之首。宋元以來,泉州刺桐港海外交通貿易達到鼎盛時期,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成為海上絲綢緞之路起點。泉州因此而成為閩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泉州的主導地位使泉州方言具有權威性,不斷地影響著漳州和閩南各地的方言土語。以泉州音為標准音的梨園戲這一閩南最古老的劇種和南音這一著名的古老曲藝,從誕生起到20世紀的今天,都沒有因為閩南標准音的轉換而受到影響,泉州人黃謙編寫於清嘉慶年間的韻書《香音妙悟》一直被當作閩南各地韻書的藍本。由此可見,泉州音在歷史上的影響之大。
廈門話正好是泉漳之間的一個土語,正所謂有「半漳半泉廈門腔」。鴉片戰爭之後,隸屬於泉州府同安縣的廈門被開辟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從而逐漸成為閩南對外貿易和進出海外的中心。廈門話也因此逐漸擴大影響;廈門音終於取代泉州音,成為閩南話的代表。
宗教文化
泉州城北清源山,秦漢時就有方士、隱者的活動。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泉州最早的道教宮觀白雲廟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佛教此時也在南安九日山下創建延福寺。
唐景支二年(711年),泉州設置,經濟發展,海外貿易逐漸發達,為多種宗教在泉州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大批道教宮觀我佛教寺院相繼創建。佛教在泉州的傳播過程中,不斷與泉州地方傳統民俗文化相融合,逐漸形成具有泉州地方文化色彩的佛教文化。
隨著泉州港的興起和海外貿易的發展,伊斯蘭教和摩尼教也傳入泉州。五代時,閩王政權推崇倡導道、佛二教,泉州的道教和佛教達到鼎盛階段。
宋代,最高統治者確立以儒、道、釋合一為格局的中國文化傳統。限制道教、佛教勢力的發展,嚴格僧尼的剃度制度和道士的受籙制度,這樣反倒提高了僧尼、道士的素質。所以宋代出現不少著名高僧和道士,也出現了不少著名的佛教、道教著作。
宋佑二年(1087年),泉州設立市舶司,海外貿易十分活躍,社會繁榮,文化發達。佛教寺院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因此出現歷史上空前的佛教僧人造橋、造塔盛事,泉州開元寺著名的鎮國塔、仁壽塔,以及著名的洛陽橋、安平橋,就是宋代僧人發起建造的。宋代,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都在泉州流傳,阿拉伯人、波斯人在泉州建造了清凈寺。
元代,元廷對各門宗教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和明教(摩尼教)可以自由傳播,天主教和印度度也在元朝前期傳入泉州,多種宗教在泉州共存並傳播。這與元代泉州成為世界最大貿易港的地位是相適應的。
穆聖的後裔典·烏馬兒,景教徒喬治·闊里吉思,相繼擔任福建省(省治泉州)平章政事,駐扎泉州;對泉州伊斯蘭教、景教的發展影響極大。泉州港主馬八兒國挹伯魯馬爾,在泉州建造印度教濕婆神廟。泉州城內有三座歐洲人興建的華麗的天主教堂。泉州伊斯蘭教清凈寺增至六七座。元廷派遣「管領江南諸路明教、秦教」的高級僧官西雷蒙駐扎泉州。管領泉州路景教僧官吳咹哆呢思,住持興明寺。泉州開無寺有三千多僧人。
這一切表明,元代泉州是世界宗教的輻射點。
元末,朝廷內訌,泉州港成為爭奪的焦點,出現長達十年的「亦思巴奚」戰亂,直至元亡。明初,泉州又出現盲目的排外運動,各門外來宗教受到嚴重摧毀。明末,天主教再度傳入泉州,但因不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於乾隆年間被禁絕。鴉片戰爭後,根據不平等條約,基督教、天主教再度傳入,對泉州教育、衛生帶來影響較大。清末,日本教也傳入泉州。
新中國成立以後,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泉州的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成立了種自的宗教組織。「文化大革命」中,停止一切宗教活動。1978年以後,泉州的各門宗教相繼恢復宗教協會。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
中國之最在泉州
【伊斯蘭教聖墓 唐】豐澤區靈山 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聖跡
伊斯蘭教聖墓: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跡,在清源山風景區靈山景區內.明代何喬遠《閩記》記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沙仁謁、四賢我高仕傳教泉州,卒葬靈山。葬後是山夜光顯發,人異其靈聖,故名曰聖墓,山曰靈山。現存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岩雕刻,墓後倚山建馬蹄形迴廊,高約3米,迴廊中的幾根石柱頗似織布的梭子,古建築專家稱為梭形柱 ,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特色。廊內有歷代石碑5方,正中為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立的阿拉伯文輝綠岩碑刻,記述兩位先賢在法厄福爾時代(學者考證:「法厄福爾系古代阿拉伯對唐朝皇帝的稱呼」)來到這個國度;右側一方為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經泉州,來此墓祭告行香後屬下為之立的記事碑,上刻「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聖靈庇佑。鎮撫蒲和日記立」。墓上的石亭系1962年重建,墓周圍還有一些歷代的伊斯蘭教徒的石棺墓,上刻伊斯蘭教常用的「雲月」圖案或《古蘭經》片斷。
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塊,風吹欲動,手推能晃,俗稱「風動石」,明代知府周道光題刻「碧玉逑 」三個大字。這塊風動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風動」。
伊斯蘭教聖墓已成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蘭教傳播史的重要史跡。
【千年古桑 唐】鯉城區開元寺內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桑樹,樹齡1300多年.
唐代桑樹: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桑樹,位於泉州開元寺甘露戒壇的西南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開元寺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當時,此地原是一片大桑園。傳說有一天,桑園主黃守恭夢見一位和尚向他募地建寺,黃宇恭說如果桑樹會開蓮花,他就獻地結緣。不幾天,滿園桑樹果然開放雪白的蓮花。黃守恭只好把這片桑園施捨出來,由尊勝院匡護大師主持建寺工程。寺也因此得名「蓮花寺」。至今寺內的這株老桑樹,干分三叉,仍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桑樹開蓮花」雖屬傳說,但這寺卻因之被稱為「桑蓮法界」。
【老君造像 宋】 清源山老君岩-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老君岩:道教老君造像,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主景區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里記載:「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為教主,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我國佔有重要位置,影響十分深遠。
老君造像雕於宋代,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寥寥數語,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築群,規模宏大,蔚為壯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道觀明代已廢,但老君造像,經風歷雨,保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很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現在老君岩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遊熱點。法國學者黛安娜.李作為我國文化部外文局專家,隨外籍專家組來泉州考察,在老君岩題言:「這已是我第二次參觀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樣激動,因為這位老人和大地緊緊地融為一體,他好象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贊老君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清凈寺 宋】 鯉城區塗門街 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
清凈寺,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位於鯉城區塗門街中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凈寺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年),回歷400年。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重修。寺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形式建築的。劇門樓北牆的阿拉伯碑刻記載,寺又名「艾蘇哈卜大寺」。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大門朝南,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層。第一、二層皆為圓形穹頂拱門,第三層為磚砌圓頂。樓頂為平台,四面環築「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北牆左右嵌有二方陰刻「月」、「台」石刻,為伊斯蘭教徒「齋月」用以望月以便確定起齋日期,整座建築造型巍峨壯觀。「奉天壇」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現僅存四圍石牆。壇的屋蓋明代年間倒塌,殿內四周的空地上尚存花崗岩的殘礎。入東牆尖拱形正門,看西牆正中有一法拱形的高大璧龕,龕內刻有古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經名石刻,保存完好。寺的西北角為「明善堂」建於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因奉天壇禮拜殿屋蓋倒塌後,教徒們便移此做禮拜。在門摟的東側「祝聖亭」內立有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重修清凈寺的碑記,是研究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物證。寺內有明成祖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頒發保護清凈寺和伊斯蘭教的《敕諭》石刻一方,極為珍貴。
清凈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在伊斯蘭世界也是有數的古寺之一。清凈寺是我國與阿拉伯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也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
【祈風石刻群 宋】 南安豐州九日山 我國現存最多的祈風石刻
祈風石刻群:我國現存最多的祈風石刻,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九日山景區內,堪稱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豐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遠在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山麓創建延福寺。晉人衣冠南渡,聚居晉江的中原移民,每逢重九,登高望遠,因此山名九日。
九日山以「山中無石不刻字」飲譽宇內。自唐至清摩崖石刻達75方,其中海交祈風及市舶司事石刻l3方,記載了從南宋淳熙元年至咸淳二年(公元1174年-1265年)海舶冬季遣舶祈風和夏季回舶的祈風情況,由太守親臨主持,儀式隆重,市舶提舉及其他官員參加,向海神通遠王祈祝「蕃舶」一帆風順,來往平安。當時海湖漲滿金溪,百舸雲集沿岸,旌旗蔽空,鼓樂喧天,人馬車轎,連綿數里,昔日祈風場面,十分壯觀。
這些屆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也是我國與亞非各國人氏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從而領略到泉州在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應有地位。1991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團來泉州考察,各國專家學者對此勝跡贊嘆不絕,並留下了考察記事品刻,又為九日山增添了光彩。
【洛陽橋 宋】 惠安洛陽 我國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
洛陽橋: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位於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結構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四海。
建橋九百餘年以來,先後修復十七次。大修有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颶風、橋壞。郡守趙思誠修復;明宣德間(公元1426年-1435年)橋址下沉,潮至,橋梁俱沒。知府馮楨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僧正淳,增高三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地大震,橋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禮修復;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橋崩,知縣王之琦修復;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蔡延鍇軍長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橋面增高2米。抗日戰爭時期受到嚴重破壞;1993年3月-1996年10月,國家撥出600多萬元專款,實施洛陽橋保護修復工程。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岩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即立於祠內,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
洛陽橋的建造,是對世界橋梁科學的一大貢獻。由於當時洛陽江潮 狂水急,「水闊五里」、「深不可址」,橋基屢被摧毀。造橋工匠創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就是沿著橋的中軸線拋置大量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堤,然後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同時採用「激浪漲舟,浮運架梁」的妙法,把一條條重達數噸的大石板架在橋面上。他們又在橋下養殖大量牡蠣,把橋基涵和橋墩石膠合凝結成牢固的整體。這就是造橋史上最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運用於橋梁工程的創舉。洛陽橋的建成,不僅使洛陽江天塹變成通途,對泉州海外交通事業的發展也起著重大的作用。
【天後宮 宋】 鯉城區天後路 我國現存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
媽祖
天後宮又名天妃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妃宮為我國現存建築規格最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媽祖行宮。位於泉州市區天後路,素有「溫陵聖廟」之稱。
天後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據《泉州府志》載:「是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覺全夢神命作宮,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以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欽賜媽祖廟額「順濟」為名,稱「順濟廟」;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和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元世祖兩次冊封媽祖為「天妃」,媽祖神格提高,「順濟廟」隨之易名「天妃宮」;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鄭和出使西洋路經泉州,曾奉旨修廟。此地昔日為:「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官府曾在此為商舶出洋舉行祭海大典,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將軍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奏,特封天後」,自此,天妃宮改稱為「天後宮」;清道光年間(公元1830年-1850年)加封媽祖為「天上聖母」。
天後宮歷代均有修復。目前,除較完整地保存有雄偉的大殿、後殿等古代建築外,近年來,在政府及海內外信眾的熱心資助下,已經陸續修復了山門、戲台、鍾鼓樓、東西長廊等建築,並將繼續復建梳妝樓。宮內的「閩台關系史博物館」收藏陳列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和民俗文物。
歷史上,由於媽祖故里莆田隸屬泉州管轄,也由於泉州在宋元時期為世界最大的對外貿港口之一,泉籍移民常由此廟迎接媽祖赴海外奉祀,媽祖信仰隨泉州外交往的發展、海交貿易的興盛、移民熱潮的興起而遠播台、港、澳地區和世界各地,影響深遠。因泉州古稱溫陵,故有「溫陵媽祖」之稱。
【安平橋 宋】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交界處 我國現存最長的古石橋
安平橋: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平橋(又名「五里橋」)位於泉州城南三十公里的安海鎮,橫跨海灘,與對岸的南安水頭鎮相接。據《泉州府志》記載:「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僧祖派始築品橋,未就。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郡守趙令衿成之」。此橋工程前後歷時十三年方告落成,是一座用花崗岩構築的梁式長橋。
安平橋落成後,令衿親自寫記曰:「其長八百十有一丈(2255米),其廣一丈六尺(5米余),疏水道三百六十有二」。在橋的東、西和中部,還建有五座「憩亭」,兩側設有扶欄,還有石塔、石將軍等文物。橋中段的「水心亭」;俗稱「中亭」,是從前五亭僅存的一座,但亦幾經重修,現存為清代的建築。亭的周圍保存著歷代修橋碑刻十三座。亭上石柱,刻有古代無名氏所撰之對聯,下聯為「天下無橋長此橋」,既括了安平橋長度冠於古代橋梁之首。安平橋的橋墩有長方形墩、半船形墩和船形墩三種形式,橋基則採用「枕木卧基法」,以砂為基底,枕木交叉相疊其上,再在枕木上建造橋墩,與洛陽橋筏形基礎迥異,有所創新。
自南宋建橋以來,雖經十餘次的重修,但舊的不斷破損,橋板斷折,橋墩倒塌,傾斜。1980年國家撥出專款進行全面修復,1985年5月工程竣工。安平橋恢復了歷史的面貌。
安平橋規模之宏偉,工程之浩大,結構之壯美,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
【東西塔 宋】鯉城區開元寺 我國現存最高石塔,高48.24米
東西塔: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開元寺內。
開元寺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寺廟規模宏偉,佔地面積7.8萬多平方米。氣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和東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為全國重點丈物保護單位。
座落在開元寺中兩側的雙塔,東為「鎮國塔」,高48.27米;西為「仁壽塔」,高45.06米。東、西兩塔是我國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對石塔。
鎮國塔始建於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初為木塔;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易為磚塔;嘉熙二年至淳佑十年(公元l238年——1250年),改為現存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構的花崗岩石塔。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初為木塔;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易為磚塔;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年——1237年),改為現存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構的花崗岩石塔。兩塔塔座均作須彌庄形,塔每層開四門設四龕,門龕位置逐層互換。外有平座扶欄,遊人可環塔遠眺近矚。塔頂有剎,剎尖高托澳金鋼葫蘆,映日閃閃發光。八條鐵鏈從塔剎上盤斜系於八個角脊,每個角脊下還懸掛小銅鍾,全塔共四十個。塔心為八角形實心體,每層修有樓梯,供遊客上下。塔每層的門龕兩旁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等浮雕像計八十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塔須彌座束腰部有三十九幅青石浮雕佛傳圖,故事多取材於佛經及古代印度的民間神話傳說,然後用繪畫雕刻的手法表現出來,更顯得生動、精緻、珍貴。
東西兩塔歷經風雨侵襲,地震搖撼,仍屹然挺立,表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成了泉州古城的獨特標志和象徵。
【草庵摩尼教寺 元】晉江羅山華表山 我國僅存的摩尼教寺廟
草庵摩尼教寺:我國唯一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廟,位於晉江華表山南麓。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實物依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料記載,摩尼教在我國舊稱「明教」。其教義是雜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的。公元3世紀中葉在波斯創立。唐武後延載元年(公元694年)傳入中國。與此同時,有摩尼教高僧呼祿法師傳教入閩居泉,卒後葬清源山南麓。明初,由於明太祖嫌其教義上逼國號,遂擯其徒,毀其宮,摩尼教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被其他宗教所融合。因此,泉州草庵摩尼教寺便成了僅存的珍貴史跡。
草庵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初為草築故名。元順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為石構歇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檐下用單挑出拱。正廳內依崖鑿一圓形佛盒,直徑1.9米,圈內浮雕一尊摩尼尤佛坐像,佛身高1.52米,寬0.83米,面容圓潤,眉毛隆起,散發披肩,顎下二條長須,臉、身、手三部分巧妙地利用岩石不同的自然色調構設,風格迥異.背雕毫光四射紋飾,世稱「摩尼光佛」。在20世紀80年代初,此地曾發掘出宋代明教會的磁碗,證實宋時泉州摩尼教已十分活躍。
草庵摩尼教寺引起了世界學術界、宗教界的巨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