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聯的文化和歷史論文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是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回刻在竹子、木頭、柱答子上的對偶語句。』這是網路上對於『對聯』的定義。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link?url=hSAaLOHxKtz0peKJnxFpqRn-_oirxuY1lKPor3
Ⅱ 歷史文化 / 對聯文化
對聯文化: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內、柱子上的對偶容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 對聯的起源: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
Ⅲ 中華傳統文化之對聯文化
「對聯」是中國人最喜愛的文學形式之一。「對聯」,也叫「對子」、「對句」、「對」、「聯」。根據對聯位置和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門聯、楹聯、壽聯、輓聯、春聯等。古今宮殿寺觀、亭台樓閣、府衙官邸、川石池瀑、園林藝苑、廠房店市、民宅農戶乃至器物書畫、報端刊頭、案邊壁上等等,都有人喜歡用對聯,真是雅俗共賞。有許多對聯妙趣橫生,令人拍手叫絕。這是英美等外國入難以體會得到的,但凡是來中國旅遊和工作的外國人,隨處都可以看到它,尤其是節慶時日,光彩奪目。為此,本書特於此簡單介紹,以便中外交流。
現今我國很重視中西方的經濟交流及合作。中外合資企業喜慶之日,寫一副對聯向賓客表示自己的願望、宗旨或抱負,很有意義。對聯總是言簡意精,賓客讀後馬上可以牢記,其「廣告」作用極佳。借用一副老對,意味也無窮。例如:
生 意 興 隆 通 四 海
財 源 茂 盛 達 三 江
「四海」,原指我國四境海域之內,意指全國。現冠「中外合資企業」,其義可擴大到我國四境海域之外,即通世界。「三江」原非實指。是指我國長江、黃河等大江流域(「三」在此是表示多數的意思),意指全國。用這幅對也給人吉祥之感。
舊時中國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門的兩旁都要換上新對聯,表示棄舊迎新,展望新的吉祥的一年。喜慶的對聯,都是用毛筆在紅紙上寫的。特別考究的人家是用金粉寫在紅紙上,或者,先用毛筆寫上黑字,然後再用金粉套黑字的邊。對聯上的字,盡量請書法寫得漂亮的人寫,既光門楣,又表示對未來恭敬之意。
對聯,寫得好也是不容易的。從一副對聯里往往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知識面,因此舊時有的考官考學子,往往就是先考對聯。或出題目要求考生做一副對,或考官出上聯,讓考生對下聯。對不出來,即表明考生沒有水平,遂不讓他們考其他的內容。
有一個故事,古代海南省一個漁夫,平時也為過路人擺渡。有一天,一個黑小仔挑著兩捆書和行裝要乘船過渡,漁夫見他滿頭大汗,問他要到那裡去?他說:「我進京趕考(考狀元)。」漁夫哈哈大笑,說:「你這副模樣哪裡是『趕考』的料?」這漁夫原來多次上京趕考落第,老來隱居當漁夫,並為過路者擺渡,故肚子里頗有經綸。他就對那黑小仔說:「你還是回家去罷,免得白跑。」黑小仔堅持要去。他就說:「你一定要去,那麼我出副對給你對,對得出來,我就把彌擺過去,一分錢不收。對不出來,你只好回去,哪裡有水平去趕考。」黑小仔見是個漁夫,很自信地說:「好,您出吧!」那漁夫毫不在意地隨手指指他捕漁的竹籠說:「你就對這里邊的東西罷。」接著出上聯:「鱔長鰍短鰻生耳」,這個對范圍很小,是非常難對的。」但黑小仔不慌不忙地接下去說:「龜圓鱉扁蟹無頭」。對得妙極了,同來乘船過渡的人聽了拍手叫好。那漁夫刮目相看,頗感驚奇,並暗暗佩服。便讓黑小仔上船。黑小仔名「邱浚」,是海南瓊山府城人,自小聰穎。此次上京考試,才學名列榜首,本應為狀元,但因手指之間有點像鴨蹼而遺憾。「狀元」不僅取才,還要取貌。因此被錄取為第三名——探花。以後他一直做到宰相。
對聯還是一種斗爭的武器。有一副著名的對聯毛澤東曾引用過: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副對聯的作者是明朝初年江南才子、《永樂大典》主編解縉。
永樂年間的一個冬天,禮部尚書的夫人做壽。解縉等不少京官都前往祝壽。有人提議,請善於作詩做對的解縉賀詩一首。解縉卻提出做對子。此時錦衣衛的頭頭紀綱笑著說:「各位都是文人學士,我也來湊個熱鬧。我出個對,看誰能對上。對上了,我認罰,喝了這杯酒。」他見大家不作聲,便念道:「塘里水鴨,嘴扁腳短叫呷呷。」念畢,稍息,他見解縉只顧喝酒,不加理睬,便肆意笑道:「我這對,連解學士也難倒了,還是我自己來對吧!」說著搖頭晃腦地念道:「洞中烏龜,頸長殼硬矮拍拍。」解縉一聽,知道紀綱是在諷刺他生得矮小。
這紀綱原來是個落弟秀才。朱棣起兵那年,紀綱去投軍。由於他善奉迎拍馬,很得賞識,朱棣當明朝永樂皇帝後,便讓他做掌有生殺大權的錦衣衛。平時,他仗勢欺人,殘害忠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解縉想,今天我倒要教訓他一下,替大家出口氣。於是,解縉高聲道:「剛才蒙衛帥看得起,過席出對。解某不才,但不敢忘了禮尚往來的古訓,現下也出一聯向衛帥求教。」他全依紀綱對的句式、用詞和字數,高聲道:「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客人們一聽,鬨堂大笑。原來那紀綱長得高,腦殼特別大,多數京官了解他的出身。知道這上聯還有更深一層的諷刺意味。那紀人聽了心中有數,無不笑逐顏開。
紀綱被羞得像只落湯大蝦,滿臉通紅,卻又不好發作。他心裡發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殺解縉。誓不為人。後來,紀綱果然與沒有當上皇太子的漢王勾結在一起,硬是把解縉打入天牢,害死在獄中。
古今名對妙對很多,俯首可拾。這朵深受中國民眾喜愛的藝求之花不開在使用英文等西文的國度,而開在使用漢字的中國,其原因何在?因為這朵花的「土壤」是漢字,沒有漢字,這朵花就開不起來。漢字的「土質」和西方文字的「土質」不同,因此用西文的國度長不出這朵「花」來。下面我們看根據:
第一,對聯語句以兩個音節連讀為主。
前面已經說過:由於漢字對漢語起反作用,漢語言形式以兩個音節連讀為主的形式,三千多年來人們已感到習慣。兩個音節連讀使語句成偶、駢行、整齊,人們當然也就喜聞樂見了。對聯便是依人們這一心願產生的,這屬心理基礎。當然,對聯的發展不僅在於形式,還在於它以簡短的兩句話可以表達豐富的內容。各種人物都可以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態度、意願、情趣、思想等。
對聯的具體形式是從詩句演變來的。《辭海》(修訂版)說:「相傳始予五代後一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見《蜀禱杌》),謂之『題桃符』。至宋時遂推廣用在楹柱上,後又普遍作為裝飾及交際慶吊之用。」古今對聯很多,句中音節仍以兩個音節為主。孟昶這副對中的「新年」、「余慶」、「嘉節」、「長春」就是兩字連讀的。(在漢字下用「 」表示兩字連讀。下同。)下面一副對也是連讀的多:
聽雨雨住,住聽雨樓邊。住聽雨聲,聲滴滴,聽聽聽;
觀潮潮來,來觀潮閣上。來觀潮浪,浪滔滔,觀觀觀。
我們再舉一副特殊的對聯來考察。浙江溫州江心寺大門前有一副「絕妙對」。溫州踞江臨海,在甌江當中的江心寺,每天都可以看到甌江潮水的漲落和浮雲的涌散。對雲:
海 水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落;
浮 雲 長 長 長 長 長 長 長 消。
這幅對中上聯有七個「朝」字,下聯有七個「長」字。 「朝」、「長」二字都有異音:朝(zhao)讀作「chao」,音同「潮」,借「潮」義;長(chang),讀作「zhang」,音同「漲」,借「漲」義。
這樣可以有三種讀法:
其一: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雲漲,長長漲,長漲長消。
其二:海水潮,朝潮,朝朝潮,朝落,
浮雲漲,長漲,長長漲,長消。
其三: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雲漲,長漲,長漲,長長消。
不論怎麼讀,兩個音節連讀都占優勢。如果各字音節分開讀,意義就不可理解,數音節連續又不能表達合適的意思,可見用漢字寫對聯才有這樣的特殊作用。
在對聯中妙用漢字的形、音、義,可以使「對聯」增輝。如拆字對、離合對、增損對、借音對、諧音對、疊音對、歇後對、復疊對、迴文對、數字對、雙關對、嵌字對等等。漢字如果全部以拼音文字取代,可以肯定,「對聯」藝術也將隨之消亡。只有保存並發展漢字,「對聯」藝術才會進一步發展。
第二,對聯要求上下聯字數完全相等。
對聯字數相等是美的要求。一副對聯,一邊長一邊短掛在楹柱上或貼在門的兩旁不對稱,很難看。對聯不僅要求上下聯總字數相等,聯中有片語或分句,其片語或分句的字數也必須相等。少,兒學作對,是帶有游戲性質的,一人出上聯,一人對下聯。用這種方法,快速提高孩子識字量和用詞的能力很有好處。對對,少到兩個字,多到一兩百字。不等。一般以五至十字居多,七字最為普遍。寫在楹拄上或門兩邊的對,都是直寫的。這種形式的要求,英文就無能為力。用英文字寫,即使上下聯音節相同,結尾也無法整齊;直寫更不是英文字的能力。浙江<錢江晚報》2000年12月7日7版《中英文對出「天下第一聯」》說:據新華社電,「前在長沙結束的全國首屆「楹聯文化與楹聯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展出一副特殊對聯,上聯是英文而下聯是中文。據介紹,目前還沒有發現第二副這樣的中英文對聯。」
上聯: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
下聯:到前門 買前門,前門沒 前門,後門 有前門
報道說:「英文,專家翻譯成中文為:去中國買瓷器,中國有瓷器,吃飯靠瓷器。下聯中文中第一個『前門』意思是前面的門,後一個『前門』意思是前門牌香煙。」
這副對聯,對得確實妙,難得,但還有一點不足,就是上下對的長短不同。這一點非常重要。上聯全部詞加起來有42個字母,詞與詞之間共空7個字母的位置,兩個標點占兩個字母位置,加在一起,需佔51個字母的位置。下聯共有16個漢字,每個漢字占兩個字母位置,合共佔32個字母的位置;兩個標點兩個字母位置,漢字詞與詞之間不需要空格,這樣中文下聯比英文上聯少佔17個字母的位置。我們把兩聯接其所佔位置排列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
到前門買前門,前門沒前門,後門有前門兩聯長短參差不齊,不對稱,掛起來難看,不符合對聯的要求。
第三,對聯要求上下聯語序和詞性相同。例如,前面舉過的兩副對聯,其詞性可分析如下:
第四。對聯的平仄要求。
漢語音節是以聲調區別意義的,音節調反映在漢字上就是字調。字調古代分平、上、去、入四聲,寫詩詞、做對聯的入講究字調配搭和諧、悅耳,於是就將字調分為平仄兩大類。古平聲字為「平」,古上、去、入三聲字為「仄」。這樣分的原因,主要是這兩類字數差不多,搭配平衡自如。現今普通話里入聲字已經不獨立存在,它分別並入平、上、去三聲中去了。現在普通話里的上聲和去聲字(包括並入的入聲字)都屬於「仄聲」字;陰平、陽平字中絕大部分屬於「平聲」字,只有少數由入聲並迸的字才算「仄聲」字,如:急、激、錫、竹、伯、合等。入聲字,現在中國南方方言中大都保留其八聲讀法,容易辨認,北方方言則很少有保留入聲念法的,因此一般北方人不易識別入聲字。於是有人提倡,今後寫詩或作對聯等,可以不管入聲字。都以普通話為標准,規定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字,以減輕今後青年人和外國入學習使用的困難。但是必須提出,如果學習、研究或學寫古詩詞、傲對聯等,那是不能不注意入聲字問題的。這是漢語的特點,也是漢字的特點。對聯最需要重視上下聯末字平仄:上聯束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末字必須是平聲字。舊時漢字直寫是從右到左的,楹柱和門邊等的對聯,上聯居右下聯居左。有的人不知平仄,對對子中的內容又不大懂,往往就會把對聯掛錯或貼錯鬧笑話。對聯中的其他字,凡講究的都要論平仄,所謂「工對」。上下聯同位置的字必須「平對仄」或「仄對平」,至少二、
四、六、八等雙字位置上的字要注意。從五言七言詩中來的對,都是比較工的。例如:
欲 窮 千 里 目;
(仄)(平)(平)(仄)(仄)
更*上 一 層 樓。(*「更」字是可平可仄的字)
(平)(仄)(仄)(平)(平)
宜 將 剩 勇 追 窮 寇;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 可 沽 名 學*霸 王。(*「學」字是入聲字,
應作仄聲)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從現代漢語的角度看,復詞大量增多,平仄有的難於字字相對,那就放寬一點,人們還是歡迎的。
對聯大都是書面文字,它十分注意視覺的對稱美。字義有雙關、三關更顯含蓄豐碩。
Ⅳ 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對聯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深得世人喜愛,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廣泛,影響較大。聯意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除舊布新,得以新生和發展。「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舊布新。聯語緊切新春佳節世人辭舊迎新的心態,簡潔明快,言約意豐,凝煉工整。因此,人們除了單獨作春聯外,還常常以它為春聯的基本片語,構成較長的新春聯,如「一元復始春光好;萬象更新喜氣多。」「瑞氣盈門,一元復始;春風拂面,萬象更新。」等。
人登壽域;
世躋春台。
——這也是一副傳統春聯。春為一歲之首。中國民俗,不論出生在哪個月份,大多以「過一年,長一歲」推算,而健康長壽又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此聯就是表達的這個祝福。「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覽勝之處。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徵。聯語既切春節,又含祝福,言簡而意深。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此聯出典於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們在春節時用來驅除邪鬼的道具。現在春節燃放鞭炮,過去沒有發明火葯之時沒有鞭炮,就用火燒竹子,使其畢剝發聲,來驅除山鬼瘟神,稱之為「爆竹」。「桃符」也是古時民俗,用桃木板畫神像掛在門旁,以驅鬼避邪,每年春節都要更換。大約從唐、五代開始在紅紙上寫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聯),但春聯稱「桃符」一直延續到清代。寫春聯以迎新春佳節,已是幾乎所有華人的習俗,長盛不衰,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內容常有更新罷了。該聯選取春節期間傳統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兩種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片語句,有聲(爆竹之響),有色(桃符之紅),形象鮮明,描繪生動,十分准確地表達了「除舊迎新」的主旨。聯句語言精練,聲、色俱備,對仗工整,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廣泛流傳而不衰。
一元二氣三陽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這是一副使用了數字入聯和詞語典故的傳統春聯。上聯「一元」,指事物的開始,這里指一年之始。「二氣」,指陰氣和陽氣。「三陽泰」,即三陽開泰。《易》中,農歷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冬至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所以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下聯「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種幸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桓潭《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多。」「六合」,指上下前後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間、整個天下。聯語巧用數字,用典恰切,既合節日,又表達了對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報三多。
——五福,即壽、富、康寧、好德、老終命。見《尚書·洪範》。三多,即多福、多壽、多男子。見《莊子·天地》。聯寫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緒豐富,又用詞簡練,對仗工穩,此春聯遂廣為應用。
兩袖清風,造福大眾;
一身正氣,振興中華。
——元代詩人魏初《送楊季海詩》有句「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以「兩袖清風」喻楊季海為官廉正,囊空如洗。後世沿襲,成慣用語。此種春聯,並非隨處可用,一如衣飾,須量體而服。此聯只宜於政府機關。
邁步迎春,春風撲面;
抬頭見喜,喜氣盈門。
——詞人李清照十分贊賞歐陽修《蝶戀花》一詞「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蓋以為三「深」字連用,其用不同,殊為奇妙。此聯「春」「喜」二字亦各連用,前後詞性不同,頗與其相類。兼之一「迎」一「見」,前者有意,後者無意;前者「有我」,後者「無我」,對舉工整且意緒豐美,此針頂聯實為佳對。
惠風遠拂,神州溢彩;
麗日高懸,大地生輝。
——《太平御覽》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發生、芳春、青春、陽春、三春、九春;風曰陽風、暄風、柔風、惠風;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時曰良時、嘉時;辰曰良辰、嘉辰、芳辰;節曰芳節、嘉節、韶節、淑節;草曰弱草、芳草;木曰華木、華樹、芳林、芳樹;林曰茂林;鳥曰陽鳥、時鳥、陽禽、候鳥、時禽、好禽。」人們對春日懷有好感,嘉辭美語貫於其前,遂有上列種種稱呼。簡而言之,陽風也罷,惠風也罷,其實都是指春風而已。此聯亦是贊美春日之意。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這是幅廣為流傳的春聯。上聯舉冬季代表性的三種植物,下聯則列春日繁盛的三種果樹,以表辭舊迎新之意。「松」、「梅」、「桃」、「李」與「杏」五者皆為形聲字,皆從「木」,「竹」字乃象形字,大體言之,頗類似。至於「歲寒」與「春風」之對,「三友」與「一家」之對,也十分工整,無怪乎廣為流行。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多數春聯並不止於刻畫景觀之變換,往往承載有祈福的功能,此聯就屬於此類。論起流傳之廣泛,此聯恐怕絲毫不減於「一元復始」與「萬象更新」之對。
細雨無聲,滋潤滿園錦綉;
春風有意,妝成一樹玲瓏。
——上聯化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句,下聯化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句。雖意緒有些簡單,專寫春日綠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對仗也還算工穩,不妨賞之。
澤沾雨潤,楊柳依依親萬戶;
民富物豐,財源滾滾涌三江。
——《詩經·小雅·採薇》有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既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寫不舍之狀。「財源滾滾涌三江」或「財源滾滾達四海」之類,為意欲發財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賞其得失。
桃李迎春,無邊景色來天地;
江山入畫,萬縷詩情上筆端。
——上聯化杜甫七律《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句,「來」字自然神奇。下聯以「上筆端」對,雖然顯得勉強,氣勢也大為衰減,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氣,正所謂一張一弛,頗為奇妙。兼之下聯用「江山」,上聯用「桃李」,前者氣勢壯於後者,故而此聯顯得錯落有致,意蘊相融,且對舉也工穩,亦屬佳對。
革故鼎新,十億神州歌盛世;
倡廉反腐,千秋禹甸慶興邦。
——「革」「鼎」本為《周易》二卦,革為變革之意,鼎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書·禹貢》,甸服是五服之一,此處代指中華大地。兩者同為六經典故,相對十分妥帖。以「倡廉」對「革故」,以「反腐」對「鼎新」,相反相成,雖僅八字,天道流行隱然居乎其間,此其可賞之處。
報曉雞聲,拂曉鍾聲,聲聲悅耳;
賞心國事,舒心家事,事事關情。
——此聯仿照顧憲成東林書院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在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成。相較而言,顧聯適用的對象是讀書人,此聯則普遍可用;顧聯滿心境沉鬱,此聯則心緒歡快。明季之風雨如晦,今日之國泰民安,於此可見。
Ⅳ 對聯的文化歷史
對聯抄,漢族傳統文化襲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Ⅵ 對聯的歷史
對聯的歷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很好吧?這樣的形式就是對聯。
大家都知道: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貼在大門兩側的,人家結婚時貼在大門和新房門側的,都是對聯。至於對聯究竟是什麼,對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對聯是由五代時期後蜀國君孟昶(chǎng 會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別長)開創的。在新春時,他將自創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貼在門口。於是,中國的第一副對聯誕生了。
在此之前,春節時,人們「總把新桃換舊符」,只是把表示吉慶的桃木掛在門側。當然,也有在門板上貼門神的——最早的門神應為鍾馗,後為神荼、郁壘,再為秦瓊、敬德,也有採用「四大天王」之二的。所謂王羲之貼春聯,因書法漂亮、內容優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貼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而終得貼成的傳說,純屬附會。
對聯得到大的發展和普及,立功至偉者當屬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相傳在他登基後的第一個春節,曾要求全國上下都貼對聯以示喜慶。年前微服私訪時,還在民間留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錐錐錐錐出窮鬼去;拉拉拉拉進財神來」等佳聯。
此後,對聯便大面積地開花結果,成為中華的瑰寶了。
對聯,也叫對子,喜子,聯句等,可以寫在紙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柱子上,或者刻在木頭上,石頭上。總之,只要是成雙的,對仗工整的,都是對聯。
Ⅶ 對聯文化的演變與發展。
對聯起於秦漢。從秦漢時起便有懸掛桃符的習慣,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郁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戶仙木,百鬼所畏。」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
五代時開始在桃符上刻字,後蜀孟昶命翰林學士辛寅遜在桃符板上題寫吉祥詞句。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構成了初的對聯,對聯的主要目的是祈福。例如中國歷史上第一則對聯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宋代以後,中國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北宋詩人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過年盛況的真實寫照。
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從此,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
進入清代,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流傳至今。有許多極富盛名,如蒲松齡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可吞吳』,陳伯崖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以及林則徐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等。
古時的對聯還相對處於啟蒙狀態,古時候的對聯要求平仄必須對仗工整,上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而且寫作方面而僅限於祝福(尤其是對春節的祝福)。
同時上下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還需要對應位置詞性相同。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對的位置上。至於音調,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按韻腳來分,上聯韻腳應為仄聲,下聯韻腳應為平聲,謂之「仄起平收。還有節奏要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
古時候的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所以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並論,甚至有人把對聯稱為張貼的詩。
對聯句式靈活,可長可短,伸縮自如。對聯可以是四言,也可以是十言、幾十言。在我國古建築中,甚至還有多達數百字的長聯。古時候的對聯無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較高的概括力與駕御文字的本領,才可能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由於要求太高,不能雅俗共賞,普通百姓不能從中取樂。
民國時期的對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文化與精神面貌,是文與史的結晶。因此無論是撰者還是被撰者,都是以史實為依據的,同樣也深深地打上了他們的文化印記,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事件與人物的文化。比如民國時,劉師亮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華民國萬年」。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華民國』四個字是「對不齊(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現代的春聯,自從上世紀的白話文出現,繁簡字的轉化,語文新詞新語的出現,也隨著社會的進程在變化,現在的對聯並不只局限於春聯,它既可以表示祝福,也可以表示諷刺以及批評,他可以反映一定的社會現實。語言更加通俗易懂,更獲得大家的喜歡。
當今對聯一般注重與現實結合,多反映社會變遷喜慶之事..藝術性文學性較古對聯稍差文法也不甚嚴謹。但是他反映了社會現實,即使寫得並不出彩,對仗並不工整,但是它適應於老百姓,並不是曲高和寡的文人藝術,也並非下里巴人,而是相當中庸的。
Ⅷ 對聯的歷史由來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明洪武年間(1368-1399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雲:「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聯的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楹聯者,對仗之文學也。這種語言文字的平行對稱,與哲學中所謂「太極生兩儀」。即把世界萬事萬物分為相互對稱的陰陽兩半,在思維本質上極為相通。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楹聯的哲學淵源及深層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陰陽二元觀念。陰陽二元論,是古代中國人世界觀的基礎。以陰陽二元觀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法。這種陰陽二元的思想觀念淵源甚遠,《易經》中的卦象符號,即由陰陽兩爻組成,《易傳》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則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合而變化起。」(《荀子·禮論》)《黃老帛書》則稱:「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陰有陽。」這種陰陽觀念,不僅是一種抽象概念,而且廣泛地浸潤到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萬事萬物的認識和解釋中。
《周易·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有所措。」《易傳》中,分別以各種具體事物象徵陰陽二爻。陰代表坤、地、女、婦、子、臣、腹、下、北、風、水、澤、花、黑白、柔順等;與此相對應,陽則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黃、剛健等。這種無所不在的陰陽觀念,深入到了中華民族的潛意識之中,從而成為一種民族的集體無意識。而陰陽觀念表現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對以「兩」、「對」的形式特徵出現的事物的執著和迷戀。對聯格式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一副標準的楹聯,它最本質的特徵是「對仗」。當它用口頭表達時,是語言對仗,當它寫出來時,是文字對仗。語言對仗的含義是什麼呢?通常我們提到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拗、句法相同這四項,四項中最關鍵的是字數相等和平仄相拗,這里的字數相等,不同於英語的「單詞數」相等,其實質上是「音節」相等。即一個音節對應一個音節。在英語中,單詞「car」與「jeep」在數量上是相等的,但音節不相等。而漢語「卡車」與「吉普」,數量相等又音節相等。漢語之所以能實現「音節」相等,是因為漢語是以單音節為基本單位的語言。音節、語素、文字三位一體。漢語每個音節獨立性強,都有確定的長度和音調,音調古有平、上、去、入四聲,今有陽平、陰平、上聲、去聲四聲,皆分平仄兩大類。平對仄即謂相拗。這樣,漢語的語素與語素之間(即字與字之間)就能建立起字數相等、平仄相諧的對仗關系。而英語中,即使事物的名稱、概念能夠相對,單詞的數量和詞性能夠相對,兩個句子的句式能夠相對,但其音節長短不一,獨立性弱,可自由拼讀,又無聲調,故無法相對。
楹聯大多數是寫成文字,並且很多時候還要書寫、懸掛或鐫刻在其它建築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聯對仗的第二層即是所謂文字相對。文字相對意味著楹聯不僅是語言藝術,又是裝飾藝術。作為裝飾藝術的一副楹聯,要求整齊對稱,給人一種和諧對稱之美。漢字又恰好具備實現整齊對稱的條件,它是以個體方塊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齊齊,在書寫中各自佔有相等的空間位置。它具有可讀性,又具可視性。其方塊構形,既有美學的原則,又包含著力學的要求。它無論是橫寫與豎排,都能顯得疏密有致,整齊美觀。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個單詞長短不一,只表音,不表義,更無可視性,只能橫排,不能豎排,無法從形體上實現真正的對稱。下面試舉兩個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對偶句進行比較,以進一步說明為何只有漢語才有真正的對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則不能。
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卷號為斯坦因0610號敦煌遺書為據:
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壽祿延長。
又:三陽回始,四序來祥。
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立春日:銅渾初慶墊,玉律始調陽。
五福除三禍,萬古□(殮)百殃。
寶雞能僻(辟)惡,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戶上,富貴子孫昌。
又:三陽始布,四猛(孟)初開。
《聲調譜》作者趙執信明確指出:「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句),始於六朝,元(原)非近體。」王夫之說,對聯源於律詩的說法,好比「斷頭刖足,殘人生理」——《清詩話》
對聯源於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性,出現應該在周朝以前,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使對聯成為獨立文體。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最早的春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記載,後蜀廣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因平日善習聯語,故趁新年來到之際,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群臣們各自寫好一幅,耐心等待審查。孟昶一一看過,均不滿意。於是他就親自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用文字記載下來的一幅最早的春聯。
對聯的格式精巧玲瓏的對聯,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習慣,而且在群眾廣泛運用的基礎上還有一種統一點要求,固定的格式。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是我國民間文化遺產中講究較多、要求較嚴的一種特殊文體。從格式上看,它緊密結合現實生活中間有兩個門框和一個門楣道特點相應地由三部分組成:上聯: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聯:第二句,也稱對句;橫額:也叫橫批或橫披。上、下聯是對聯的主體,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對聯主實際運用中,上、下聯文字不管多長,一般都沒有標點,這也是格式上的一種特殊講究。但也有例外。
從文學史的角度看,楹聯,系從古代詩文辭賦中的對偶句逐漸演化、發展而來。這個發展過程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三國、兩晉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易經》卦爻辭中已有一些對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視,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明夷》卦「上六」)《易傳》中對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見,如:「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系辭下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從其類也。」(乾·文言傳)
成書於春秋時期的《詩經》,其對偶句式已十分豐富。劉麟生在《中國駢文史》中說:「古今作對之法,《詩經》中殆無不畢具」。他例舉了正名對、同類對、連珠對、雙聲對、疊韻對、雙韻對等各種對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鄭風·子衿》)、「山有扶蘇,隰有荷花。」(《鄭風·山有扶蘇》)《道德經》其中對偶句亦多。劉麟生曾說:「《道德經》仲裁對之法已經變化多端,有連環對者,有參差對者,有分字作對者。有復其字作對者。有反正作對者。」(《中國駢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八十一章)、「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諸子散文中的對偶句。如:「滿招損,謙受益。」(《尚書·武成》)、「乘肥馬,衣輕裘。」《論語·雍也》)、「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等等。辭賦興起於漢代,是一種講究文采和韻律的新興文學樣式。對偶這種具有整齊美、對比美、美的修辭手法,開始普遍而自覺地運用於賦的創作中。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有:「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隊。」
駢體文起源於東漢的辭賦,興於魏晉,盛於南北朝。駢體文從其名稱即可知,它是崇尚對偶,多由對偶句組成的文體。這種對偶句連續運用,又稱排偶或駢偶。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評價駢體文是「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閣序》一段為例: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全都是用對偶句組織,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千古對偶名句。這種對偶句是古代詩文辭賦中對偶句的進一步發展,它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對偶不再是純作為修辭手法,已經變成文體的主要格律要求。駢體文有三個特徵,即四六句式、駢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對偶字數有一定規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變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對偶,六字對偶,八字對偶,十字對偶,十二字對偶。三是對仗已相當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聲律對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格律詩中的對偶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溯源,則始於魏晉。曹魏時,李登作《聲類》十卷,呂靜作《韻集》五卷,分出清、濁音和宮、商、角、徵、羽諸聲。另外,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創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詩,都是八句成章,中間二聯,習稱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對。這就是標準的律偶。
舉杜甫《登高》即可見一斑: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的頜聯和頸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對仗極為工穩。遠勝過駢體文中的駢偶句。除五、七言律詩外,唐詩中還有三韻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間各聯也都對仗。
律偶也有三個特徵:一是對仗作為文體的一種格律要求運用;二是字數由駢偶句喜用偶數向奇數轉化,最後定格為五、七言;三是對仗精確而工穩,聲律對仗已成熟。
Ⅸ 對聯中的文化底蘊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深得世人喜愛,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廣泛,影響較大。聯意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除舊布新,得以新生和發展。「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舊布新。聯語緊切新春佳節世人辭舊迎新的心態,簡潔明快,言約意豐,凝煉工整。因此,人們除了單獨作春聯外,還常常以它為春聯的基本片語,構成較長的新春聯,如「一元復始春光好;萬象更新喜氣多。」「瑞氣盈門,一元復始;春風拂面,萬象更新。」等。
人登壽域;
世躋春台。
——這也是一副傳統春聯。春為一歲之首。中國民俗,不論出生在哪個月份,大多以「過一年,長一歲」推算,而健康長壽又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此聯就是表達的這個祝福。「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覽勝之處。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徵。聯語既切春節,又含祝福,言簡而意深。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此聯出典於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們在春節時用來驅除邪鬼的道具。現在春節燃放鞭炮,過去沒有發明火葯之時沒有鞭炮,就用火燒竹子,使其畢剝發聲,來驅除山鬼瘟神,稱之為「爆竹」。「桃符」也是古時民俗,用桃木板畫神像掛在門旁,以驅鬼避邪,每年春節都要更換。大約從唐、五代開始在紅紙上寫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聯),但春聯稱「桃符」一直延續到清代。寫春聯以迎新春佳節,已是幾乎所有華人的習俗,長盛不衰,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內容常有更新罷了。該聯選取春節期間傳統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兩種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片語句,有聲(爆竹之響),有色(桃符之紅),形象鮮明,描繪生動,十分准確地表達了「除舊迎新」的主旨。聯句語言精練,聲、色俱備,對仗工整,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廣泛流傳而不衰。
一元二氣三陽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這是一副使用了數字入聯和詞語典故的傳統春聯。上聯「一元」,指事物的開始,這里指一年之始。「二氣」,指陰氣和陽氣。「三陽泰」,即三陽開泰。《易》中,農歷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冬至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所以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下聯「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種幸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桓潭《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多。」「六合」,指上下前後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間、整個天下。聯語巧用數字,用典恰切,既合節日,又表達了對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Ⅹ 對聯的歷史由來
對聯的歷史由來: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漢族傳統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
隨著唐朝詩歌興起,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散文對聯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又不失對仗。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_Az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