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歷史上財政改革的意義

中國歷史上財政改革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4 04:39:01

Ⅰ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有什麼重大意義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重大意義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逐步形成。這種體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如在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來醫治戰爭的創傷,克服惡性通貨膨脹,擺脫貧困狀態,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起到了顯著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規模日益擴大,經濟聯系日益廣泛,經濟活動日益頻繁,經濟結構日益復雜,社會需求日益變化,技術進步日益加快,社會分工和專業化深入發展,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其表現主要有:
一是政企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的過多過死,企業成為國家機關的附屬物;
二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業,排斥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
三是分配方面「吃大鍋飯」,平均主義嚴重;四是所有制形式和經濟方式單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這種經濟體制使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使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嚴重壓抑,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
因此必須對這種傳統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改革實踐探索的必然結果
要從根本上改革原有計劃經濟體制,建立什麼樣的經濟體制,就成為必須探索的重大問題,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領導我國各族人民經過14年的探索,逐步認識到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
傳統的觀念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徵。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原有的社會主義經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在經濟體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二是在經濟調節方式上,排斥市場手段對經濟的調節。進入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實踐的不斷深入,使我們逐步擺脫了傳統的觀念,形成了新的理論認識:
1979年11月,鄧小平對這種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他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對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大次代表大會肯定了這種構想。明確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92年初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明確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根據鄧小平關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精闢論斷,正式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3年末,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提出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具有重大意義。他經歷了漫長的理論變革和實踐發展過程,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標志著我國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是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發展;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對我國迎接各種挑戰,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發展商品經濟、優化資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必須具有充分發育和完善的市場體制。計劃和市場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而市場方式配置資源要比計劃方式配置資源更為有效。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而世界經濟的主體是市場經濟,我國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盡快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就必須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使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緊密接軌。否則,我們就會落後,落後就會挨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長時期的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以及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們生活水平持續上新的台階,充分證明,黨的十四大確立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是完全正確的。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
一般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包含了市場經濟的一般屬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特殊屬性。這樣的理解無疑是言之成理的。

Ⅱ 談談中國財政收入改革有什麼意義

不僅要把所有府性收人納人預算內統一管理,而且財政部門應當有能力按照決策者的意圖統籌安排和管理全部的財政收人,以確保公共支出目標的實現、規范各級政府的行為以及宏觀調控的順利進行。因此,適應科學發展的規范的財政收人體系應當是通過合理確定財政收人的規模、規范財政收人方式、優化財政收人結構形成科學合理的稅收和非稅收的比例;『採取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強化對稅收的管理和監督,改革和完善非稅收入體系,強化統一預算管理,形成有利於實現科學發展的非稅收人管理體制。理順政府間收人分配秩序,並通過綜合預算改革將所有財政收人納人國家預算內統一管理,使財政部門能夠真正統籌管理財政收人,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

Ⅲ 請問我國預算改革的意義

一、實行部門預算改革的必要性及意義

(一) 必要性

我國傳統的預算編制方法與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嚴重不相適應。如財政部以前的機構設置,就是與計劃經濟管理方式配套的,中央各個部門幾乎要與財政部每個業務司局打交道;再如,一些經費的使用安排,是由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國管局等部門負責安排下達的。不論是財政部內各業務司局,還是財政部與各個有預算分配權部門之間,各自都有不同的工作習慣和管理方法,於是各項經費的預算編制與下達就不可避免地在時間上不統一、在內容和形式上不規范。這不僅影響了中央預算的嚴肅性,更主要的是妨礙了各部門和單位嚴格執行預算,妨礙了更好的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從「基數法」到部門預算的改革,將被設計為「一個部門」和「一本賬」,即由財政部預算司一個口子對外,統一接收和批復部門預算;中央每一個部門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在一本預算中得到反映。在部門預算中,既反映了財政部門直接安排的預算撥款,又反映了國家計委、國管局、科技部等有預算分權的部門安排的資金。所以實行部門預算有利於預算編制的統一性,此其一。其二,以前財政部各業務司局各管一項或幾項經費預算,使得預算編制過程進度不一樣,許多經費預算都沒有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批復到有關預算單位,影響了《預演算法》的嚴肅性,顯然實行部門預算有利於維護預算的嚴肅性。其三,由於基數的不合理,造成部門之間、支出項目之間苦樂不均。比如同是與「農」有關的部門,有些部門有些方面經費項目入不敷出,而有的經費卻有結余,挪作他用。實行部門預算,一個部門的所有各項收支都在一本預算中反映,使得有可能對部門各項開支進行科學、合理的核定。毫無疑問,實行部門預算有利於預算管理的規范化。其四,中國傳統的預算是按財政支出功能編制的,預算劃分較粗,對各項支出內容的劃分不細,不僅外行看不明白,內行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並且多年來中央預算也只是停留在對預算內資金的管理上,對包括預算外資金、各種政府性基金、各項事業收入的大量政府性資金,基本上是由各單位自行安排使用,一些腐敗現象也由此而產生。

(二) 意義

實行預算管理改革特別是實行預算編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在於:

一是有利於規范政府、財政和部門行為,推進依法理財、依法行政。按照預算管理改革的新要求,財政部門主要是制定項支出定額標准,審核重點支出的保障程度,將資金一次性規范、透明地分配到單位和具體項目,並實施必要的監督檢查。政府追加預算和動用預備費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並接受來自多方面的監督,不得多頭批錢、隨意突破預算。

二是有利於強化財政支出管理,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推行預算編制改革,採用零基預算,實行定員定額,區別輕重緩急,科學規范安排財政支出,能夠從源頭上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對重點支出項目的資金保障程度。通過實行預算的項目管理,可以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是有利於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預算編制改革是預算管理改革的核心內容,建立科學、規范、透明的財政利益分配機制,有利於促進政府財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真正適應和促增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有利於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有利於從制度上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推進廉政建設。從近幾年審計情況來看,一些單位之所以出現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一些人之所以在廉潔問題上裁了跟頭,除了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還是管理制度不夠科學、不夠健全。實行預算編制改革,通過統籌預算內外資金,細化預算編制,制定部門支出標准和定額,統一賬戶管理,能夠從源頭上把好資金管理關口,從制度上有效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二、部門預算的主要內容及其相關問題

(一) 部門預算的主要內容

部門預算包括一般的預算和基金的預算。各部門要根據歷年的收入情況和下年的增減變動因素,測算本部門的預算收入,收入預算要按收入類別逐項核定,行政性收費、預算外收入以及部門的其他收入也要核定到單位和具體項目。各部門要根據國家現有的經費開支政策和規定,測算各部門預算支出,要按照預算年度所有的因素和事項,分輕重緩急測算每一級科目的支出需求,個人的工資性支出要按編制內的人數核定,公用經費要按照部門分類、分檔,按定額和項目編制預算,基建、挖潛、科技三項費用、建設性專款等都要進行項目論證,測定支出概算。

(二) 部門預算與傳統預算編制方法的比較

1. 相同點。(1) 仍然實行「兩上兩下」的編報方法:由各部門編報預算建議數上報財政部,財政部審核後下達預算控制數,各部門再根據預算控制數編制本部門的預算報財政部,財政部再根據人大批準的中央預算草案批復給各部門。(2) 仍然由財政部和有預算分配權的有關部門按經費性質審核部門預算建議數和下達預算控制數,這次改革不改變這些部門的分配權。

2. 不同點。(1) 預算編制的時間提前了:國務院下達預算編制的時間是九月初,提前了兩個月;下達預算控制數的時間改在人代會之前,提前了三個月;財政部在《預演算法》規定時間內批復預算,提前三至五個月。(2) 一個部門一本預算:過去各部門預算是按功能分到財政部各司,現在要求各部門財務司局一個口徑對財政部,將部門所有的收支統編到一本預算中。(3) 預算編制的方式不一樣:原來是由各部門替下屬單位按資金性質的不同代編,現在則要求預算必須從基層單位逐級編制、層層匯總。(4) 編制預算的范圍不同:原來部門預算編制只考慮預算內收支,不考慮預算外和基金的預算,現在部門預算編制的范圍就寬了。(5) 批復的方式不同:原來批復預算是由財政部各業務司和有預算分配權的有關部門獨立向各部門批復,現在改由預算司統一批復,這樣能夠保證部門預算的質量,按時批復給各部。

3. 部門預算改革應注意的問題。

(1) 綜合財政預算問題。要實現綜合財政預算,首先要解決預算外資金管理問題:一是要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使預算外資金繳入財政專戶率達100 % ,使這部分收入完全處於財政掌握和監督之下;二是要加強預算外資金支出管理,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定員定額的標准,同時要推行預算外資金集中收付制度,對政府采購、政府投資項目要按規定實行財政直接支付;三是要制定激勵辦法,在統籌管理的基礎上要鼓勵單位對預算外資金徵收的積極性,如超收提留等措施;四是要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管理,要切實做好銀行賬戶清理整頓工作。

(2) 政府性基金預算問題。目前政府性基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收入未全部納入財政專戶,支出管理不規范,財政監控不到位;各部門利用政府性基金對外借出的款項回收率低,造成大量政府性資金流失;存在一個部門設立多種性質類似的政府性基金的問題。目前,政府性基金缺乏統一的收支計劃是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獨立於部門預算之外單獨編制基金預算。同時要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力度,真實反映政府財力。

(3) 支出標准制定問題。定員定額支出標準是財政部門編制預算、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的重要依據,通過對各項支出合理消耗的測算,分部門、行業的特點和各項開支的性質制定支出標准,則財政部門以此為基礎確定預算定額,是部門預算順利實施的重要基礎工作。現行支出標準的制定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定員定額體系不完整。二是現行支出標准不合理,不能體現定員定額的公平性。有的標准已使用了十幾年,不能反映支出的真實性,有的支出標准明顯不符合客觀實際。三是預算內支出有標准,而預算外資金缺乏支出標准。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預算外資金支出即使有標准但也沒有嚴格執行,如許多單位預算外資金的支出方向是提高單位職工福利,本身就違反有關規定,更無標准可言了。四是現行定員定額標准缺乏先進性。

(4) 財政部門內外關系處理問題。財政部門的內部機構及職責要盡快加以調整,以適應部門預算乃至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在調整時應堅持如下原則:一是職責清晰原則,內部機構職責不交叉,不重疊,同類同環節職責歸並;二是職能制衡的原則,預算的編制、執行和監督相分離,並在權力設置上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三是職責均衡原則,內部機構間職責跨度適度均衡,防止倚輕倚重;四是業務對口原則,各級財政部門內部機構設置和職責分工要盡量一致,以便於業務銜接。

三、評價

我國的預算編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具體表現在:第一,預算編制時間大為提前;第二,預算覆蓋范圍更加廣泛,實現了預算內外收支統管;第三,預算編制方式更加科學合理;第四,預算的完整性大大增強。但尚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1. 尚未建立科學的支出標准和預算定額。中央部門預算編制仍然採用「基數法」。預算「基數」的確定,是一個漫長的歷史積累過程。而各單位的情況已發生了很多變化,無論是人員數量,還是部門從事的業務工作,其經費開支水平都已和「基數」確立時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由於體制的慣性,這種「基數」已具有了很大的剛性,不僅部門自身難以對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更,財政部門也不能統籌對其調整。

2. 專項項目資金的預算編制尚未建立完整科學的評審機制。基本建設資金、科技三項費、挖潛改造資金、科學事業費等建設性和專項性的項目資金,其傳統的預算編製程序是先有經費預算,然後再將預算落實到各個具體的項目,即財政先按切塊分配資金,再由管理這些資金的部門將其分配到項目和各個預算執行部門。

3. 配套的改革措施還沒有跟上。預算科目還採用老的體系,分類方法不科學、部門分類與功能分類相交叉,不能准確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沒有將部門預算的編制與政府采購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沒有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報表和軟體的設計也還不盡完善;從管理的角度講,包括財政部在內的各個部門的機構設置也還不能適應部門預算的要求。總的來說,我國的預算體制改革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問題也很復雜。改革是任道而重遠的。

Ⅳ 概括歷史上改革的意義和影響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的實踐已充分證明,其革命性意義是極其巨大而深刻的,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的:「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筆者認為,概括起來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開啟了當代中國歷史新時期,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變建國以後,中國作為一個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使自己盡快地擺脫貧困和落後,這是我國面臨的重大課題。由於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我們主要照搬了蘇聯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來組織發展經濟,這種體制在初期也曾發揮過應有的歷史作用,但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其弊端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改革開放立足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以變革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突破口,以市場化改革為取向,經過30年的努力,在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一是堅持解放思想,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實現了國家工作重點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做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此當代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為鮮明特點的歷史新時期。二是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實現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機制的有效結合,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歷程表明,一方面,在推進改革開放進程中,重視實踐探索和創新,使改革開放成為推動發展的新的實踐源泉和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十分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因此,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體制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不斷完善和成熟,將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更加顯著的體制性效益。二、促進了生產力大解放、大發展,實現了由溫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使國家更加富強、人民更加幸福。從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是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必然成為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心任務。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過程,就是圍繞解決初級階段主要矛盾展開的,就是一個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一是確立並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30年實踐是堅持和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偉大實踐。在這條正確的發展路線的指引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二是確立並逐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大發展。三、推進了制度建設和創新,實現了由高度集權向民主法治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對於當代中國來說,是一個偉大的實踐探索,也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這當中最關鍵的是要對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和制度進行變革。與此同時,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的任務,必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成為我們必須關注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一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保障。1982年,確認了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補充。1999年,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2004年,明確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制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等。2005年,通過《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使免除農業稅的惠農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上列舉的這些法律制度,是與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相適應的,從一個方面表明了改革開放推進了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二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拓展了人民群眾參與改革和發展實踐的空間。改革開放30年,我們黨十分重視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建設和創新。我們黨明確提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各項民主制度不斷完善,新型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改革開放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已成為全國上下共識,我國已進入民主法治的歷史新時期。四、激發了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實現了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歷程,是全社會創造活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一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不斷激發社會活力。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黨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並且深刻地指出: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這就為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促進全社會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業活力蓬勃開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二是通過理論和實踐創新,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黨的十二大,我們黨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此,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堅持和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堅持發揮生產力作為最活躍、最革命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把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極大地增強了全社會創造活力,形成了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實現了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五、擴大了對外交往與合作,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十一屆三中會會以來,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們黨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從而推動了我國更深入更全面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一是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中國堅持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和利益。實踐證明,改革開放30年,我們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二是在對外開放中擴大交往與加強合作。在對外開放中,中國堅持和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等各個方面擴大交往與合作。30年的對外開放擴大了交往與合作,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六、推動了發展方式的戰略調整,實現了由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向科學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大解放大發展,國際競爭力得到了大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大改善。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科技進步加速,與世界經濟進程的融合加深,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度增強,人民群眾對於物質文化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這些新的趨勢的出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提供了不竭動力,創造了有利條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發展的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嚴峻的挑戰。因此,順應新的發展趨勢,解決新的問題,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是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新實踐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科學地回答了「什麼是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基本問題,是新的歷史階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二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科學發展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以少投入、低消耗、零排放、可循環、高效率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我們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求我們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

Ⅳ 改革的內容和意義

1、內容: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組包產到戶;年,撤銷人民公社,建立鄉鎮政府,撤銷生產大隊,建立村民委員會。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以後開始,實行政企分開,簡政放權,企業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所有制上改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為公有制經濟為主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分配上,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對外開放:1980年設立4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開放了沿海經濟開放區;到九十年代基本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延邊開放城鎮、內地生會開放城市的開放體系。

2、意義:

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5)中國歷史上財政改革的意義擴展閱讀:

1、改革開放的時間

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此,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2、改革開放的背景

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70年代末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有其深刻的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背景。從國內的情況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

當時,整個政治局面是處在一個混亂狀態;整個經濟情況實際上是處於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面對嚴重的困難,我們的出路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

從國際環境看,20世紀70年代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我們也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帶領人民追趕時代前進的潮流。

鄧小平正是在科學分析國內國際發展的大勢,准確把握時代主題和人民願望的基礎上,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抉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征程。

3、改革開放的意義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它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它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

改革開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表明,通過這場偉大革命的洗禮,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前進潮流,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黨昂首闊步走在了時代前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改革開放

Ⅵ 南京國民政府財政改革的歷史作用

1、這樣通過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國的大部分財力,同時也給地方保留了機動財力,對於出現的地方財政困難通過轉移支付方式予以解決,從而扭轉了自清末以來財權分散於地方的不利局勢。提高中央的權威與打壓地方勢力,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對於南京國民政府統一財政的這些努力,它既有利於緩解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困難,鞏固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統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民族工商業,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2、其負面影響也是顯著的。南京國民政府雖然名為中央政府,但其當時所能實際控制之地區,不過長江中下游數省,而其所提出的統一財政及「統稅裁厘」等諸政策,又屬於中央集權型財政體制,一旦實行,必將損害到各地方勢力的利益而受到強烈抵制或者明奉暗拒,其結果必然是推行起來舉步維艱,不盡人意。

關於「統稅裁厘」,從總體上看,雖然「統稅」增加了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裁厘」有利於改變以前那種「厘卡林立,重迭徵收」的弊端,但「統稅」的稅率高達50%,在客觀上又加重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負擔。

(6)中國歷史上財政改革的意義擴展閱讀:

國民政府幣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1、統一貨幣發行權,實行法幣政策。以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後加中國農民銀行)所發行之鈔票為法幣;其他銀行不得繼續發行新鈔票;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概以法幣為限,不得行使現金;其他原經財政部核准發行之銀行鈔票,准其照常行使,由財政部定期以法幣換回。

2、實行白銀國有。禁止白銀流通,並將收歸國有的白銀移存國外,作為外匯准備金;凡銀錢行號商店及其他公私機關或個人,持有銀本位幣或其他銀幣生銀等銀類者,應自11月4日起交由發行准備管理委員會或其指定之銀行兌換法幣。

3、放棄銀本位制,採用外匯本位制。為使法幣對外匯比價穩定,規定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法幣的價值用外匯率來表示;法幣與英鎊保持固定匯率,當時規定法幣1元合英鎊1先令2.5便士。

為此引起美國的爭奪,同年12月美國變更購銀辦法,迫使世界銀價猛跌,影響中國外匯基金的穩定。

Ⅶ 材料一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哪次改革這場改革有何進步意義

應該是管仲改來革
「相地而衰源征」,就是把田地按土質好壞,產量多
少分為若乾等級,按等級高低,征取數量不等的實物稅,從而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客觀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這些實際上都是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作內政而寓軍令」,就是把居民的組織和軍隊的編制統一起來;士農工商分居,職業世代相傳,保證了社會生產,也避免人們因謀職業而使社會動盪不安.
管仲的變法,雖然使齊國迅速發展,國力強盛,外交策略也相當成功,恩威並用,各國諸侯都尊重齊國,使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但整體而言,這些改革主要是針對經濟基礎方面的,沒有觸及到上層建築(政治制度),舊的的世卿世祿制仍然發揮作用,改革具有不徹底性. 原因是管仲代表的是奴隸主階級
管仲——管仲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是廢除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

Ⅷ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對新時代下全面深化改革有何啟示和借鑒的意義

吸取經驗教訓,學到知識,有利於准確分析情況制定好的方案,同時學習精神去戰勝改革中的各種困難,將民族的事業推向前進。

Ⅸ 春秋戰國時期的財稅改革對後世的影響與啟示

春秋戰國時期的財稅改革對後世的影響與啟示,例舉一二:
齊國管仲改革:
1、「相地而衰征」:根據土地肥差等級征稅。
2、「官山海」:國家壟斷山海、鐵器、食鹽物資。
3、「按勞績定俸祿」:結合官吏的工作量、工作成績發放俸祿。
4、「四民分業、編戶齊民」。
其意義有管仲改革在齊國公田產出稅收制度上開始,實際上起到了破壞井田制和世卿祿制的作用,增加了財政收入,增強了國力,為齊國首霸奠定了物質基礎。
楚國改革:
「書土田、量入修賦」:按土地收入制定相應數額稅收。
春秋時期改革的目的多在於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兵員補給,但由此使土地開始私有化,加速了奴隸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建立。
這一時期改革變法各國的變法運動,實際上是一場封建化運動。各國都在不同程度上打擊了奴隸主貴族,保護封建地主階級,廢除奴隸制的政治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封建制的政治經濟制度。通過變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確立。由奴隸制引起的社會矛盾基本上得到解決。各國變法後,社會經濟和文化日益繁榮,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財政改革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