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生產條件發生了哪些變化
業與農村經濟三十年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農產量穩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了跨越式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對世界農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取得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
一、農業生產快速發展,主要農產品供求呈現新格局
10月25日,河北省寧晉縣東旺村幾位農民正在將豐收的玉米碼垛。據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介紹,2008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9237.17萬畝,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到2903.15萬噸,比2007年增加61.60萬噸,增長2.17%。糧食生產將實現自2004年以來的連續第5年增產。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我國農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不斷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終結了延續2600多年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對種糧農民進行「四補貼」(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對主要糧食品種實行保護價收購政策,農業生產持續穩步增長。
(一)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以及人均佔有量均大幅度增加
2007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0160萬噸(10032億斤),比1978年增加近20000萬噸(近4000億斤),增長65%;棉花產量達到762萬噸,增加了2.5倍;油料產量達到2569萬噸,增加了3.9倍;糖料產量達到12188萬噸,增加了4.1倍。肉類總產量達到6866萬噸,增加了6倍多;水產品產量達到4748萬噸,增加了9倍。主要農產品的人均佔有量也有較大幅度提高,2007年糧食人均佔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長1.5倍;油料19公斤,增長2.5倍;糖料93公斤,增長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長19倍;肉類人均佔有量52公斤,增長4.3倍,水產品36公斤,增長6.3倍。糧、油、棉、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全面穩定增長,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質基礎。
(二)農產品品種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結構調整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各地農業的比較優勢,更加註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良種覆蓋率和優質化水平明顯提高。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品種優質率分別達到69%、55%、42%和66%,「雙低」油菜籽的種植面積佔到75%以上,畜禽、水產、果菜等鮮活農產品的優質率也有很大提高,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迅速。
(三)主要農產品供求總體基本平衡
10月14日,南康市赤土畲族鄉新華農庄的一名畲族女孩在採摘甜柚。有「甜柚之鄉」美譽的江西省南康市近年來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甜柚產業,引進良種甜柚,產品遠銷上海、香港等地。新華社發(楊曉明 攝)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後,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求由長期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基本格局。糧食等農產品供應豐富,為市場穩定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礎,支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影響,農產品供求關系正在發生重要的階段性變化。糧食的需求結構發生重要變化,商品流通增加,商品糧需求上升。目前在主要農產品中,小麥和大米等口糧供求基本平衡,玉米正在從供求平衡向供不應求轉化,棉花產銷均大幅增長。蔬菜和水果產銷兩旺,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二、農業生產條件大幅改觀
一是農業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據統計,全國農機總動力由1978年的11750萬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萬千瓦,增長了5.5倍。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分別從1978年的55.7萬台、1.9萬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萬台和63.4萬台。農作物機收、機播面積逐年增加,小麥、稻穀、大豆等大宗農作物機械作業面積大幅提高。二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加強。到2007年末,全國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6518千公頃,比1978年增長了25.7%。旱澇保收面積達到41153千公頃,機電排灌面積增加到37762千公頃。農田水利建設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是以設施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發展加快。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溫室面積為81千公頃,大棚面積465千公頃,中小棚面積231千公頃。2006年末,在溫室和大棚中種植蔬菜723千公頃,佔全部蔬菜播種面積的4.3%;種植的水果和園藝苗木共184千公頃,佔全部果園面積的1.8%。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等高科技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數量和質量的提高。
三、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的成就
為了適應新階段變化的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更加註重改善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生產質量,為農業生產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實現農業增長方式從數量增長到質量和效益增長的轉變。
(一)農林牧漁業結構不斷優化
10月24日,一艘香港漁船的船工在蛇口碼頭准備進行交易。自1993年以來,在深圳市的蛇口、鹽田和南澳漁港碼頭活躍著一支4500多人的香港流動漁民隊伍,這些具有香港和深圳雙重身份的漁民可在深港兩地自由往來。這是改革開放環境下深圳作出的一項便民舉措。新華社記者周文傑 攝
從農、林、牧、漁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看,農業比重不斷減少,林業、畜牧業、漁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2007年,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在農業總產值(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中的比重分別為52.3%、4.0%、34.2%、9.5%,與1978年相比,農業所佔比重下降了27.7個百分點,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則分別上升了0.6、19.2和7.9個百分點。
(二)主要農產品生產專業化分工和區域化生產格局基本形成
在資源比較優勢的驅動和產業政策的引導下,農產品逐步向優勢產區集中。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種植業的區域化生產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河南、黑龍江等13個糧食主產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提供的商品糧佔全國的80%以上;全國已經形成東北的大豆、玉米帶;黃淮海地區花生、小麥帶;長江流域油菜帶;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的棉花產業帶。畜牧業生產也更加向區域化集中發展。四川、湖南等13個生豬主產省豬肉產量已佔到全國的75%以上。內蒙古、黑龍江等7個奶業主產省牛奶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農產品產量品種不斷豐富,質量不斷提高,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
四、農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續改善
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生產經營活動單一、收入來源單一,農民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體、以糧食收入為主體,實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就業結構的變化和體制改革深化,農民收入來源市場化、多元化和非農化的趨勢明顯,農民收入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
(一)農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結構呈現新的特點
1978-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價因素,平均每年增長7.1%。農民收入結構呈現全新特點:一是以農業收入為代表的家庭經營收入比重下降。2007年農村居民家庭生產經營純收入人均2194元,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53%,比改革開放初期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二是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代表的工資性收入比重穩定上升,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7年農村居民的工資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38.6%,比上世紀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主要是由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增長推動的。1997年以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一直呈兩位數增長,在工資性收入中佔有突出地位。2001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工資性收入的比重為36.5%,到2007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工資性收入的比重已經達到40.8%。三是現金純收入比重不斷增長。2007年現金純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85.2%,比1978年提高43個百分點。
(二)農村居民生活持續改善
10月28日,一名工人在河北省萬全縣宣平堡鄉南李家莊村的「新民居」建設工地上施工。 2008年5月,河北省萬全縣對作為生態移民搬遷村的宣平堡鄉南李家莊村村民住宅進行開工建設。該村戶型設計參照借鑒《燕趙新民居》優秀設計方案,規劃為二層獨院聯排式建築,建築總面積15000平方米,可安排119戶村民入住。 為改善農民住宅品質,河北省文明辦、河北省建設廳等於2006年9月聯合開展河北新農村民居建築設計大賽,從中選取100套獲獎民居建築設計方案,命名為《燕趙新民居》,並於2008年開始在全省農村巡迴展出,將這些體現節約資源、舒適實用要求的新民居設計圖免費送到農民手中,供各地農民群眾建房時借鑒參考。據了解,目前河北省已經建成1000多套「新民居」樣板房,以引導全省農村的民居建設。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收入的不斷增長為農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1978-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邁進。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下降了24.6個百分點,表明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二是發展和享受性消費支出快速增長。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文教娛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的支出水平分別達到306元、210元和328元,在生活消費支出中所佔比重比1980年分別提高了4.4、4.4和9.8個百分點。三是農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進入電氣化、信息化時代。1978年,農村居民家庭幾乎沒有任何電器,2007年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的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分別達到106.5台、26.1台和45.9台。在傳統耐用消費品穩步提高的同時,信息化設備在農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07年,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話機、行動電話和計算機分別達到68.4部、77.8部和3.7台。
(三)農村貧困狀況大幅改善
1978年開始的經濟改革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巨大增長,為國家不斷強化反貧困措施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國家先後實施了開發式扶貧規劃、「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不斷加大扶貧資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貧措施,並確定了592個國家貧困縣作為扶貧攻堅的重點區域,到2000年,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320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3.5%,農村扶貧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世紀,國家制定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以產業化扶貧和勞務輸出為依託,整村推進緩解貧困,扶貧事業取得了新的成就。到2007年,貧困人口減少到147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6%。
五、農村基礎建設不斷加強
改革開放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條件落後,市場體系建設滯後,農業和農村基礎建設百廢待興。經過30年的發展,農村的基礎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黨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和力度明顯加大。
(一)農村交通、電力和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鄉村道路、農村電網、文化教育等關系農業和農村長遠發展的基礎建設,農村基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通公路、電話、通電和能接收電視信號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達到95%以上,80%以上的鄉鎮有郵電所。文化教育、環境衛生和醫療機構也得到大幅改善,目前85%以上的村在3公里范圍內有小學,98%以上的鄉鎮有醫院、衛生院,72%的鎮實施集中供水,37%的鎮有垃圾處理站。
(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30年農村改革始終堅持了市場化的取向。農村市場化改革突破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模式後,經過多次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糧食流通體制初步建立;農產品市場主體已經從單一經營發展為農民、各種中介組織、國有流通企業等構成的多元化經營;流通渠道逐漸形成了零售、批發、期貨等多層次並進;信息服務也正朝著不斷滿足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多方需要的方向發展。市場基礎設施也取得顯著成效,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006年末,68.4%的鄉鎮有綜合市場,34.4%的村地域內有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8.4%的鄉鎮有儲蓄所。
(三)農村社會事業邁出新步伐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教育、衛生、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農村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育方面,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使1.5億學生受益;在衛生方面,改造和新建1.9萬所鄉鎮衛生院,為1.2萬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醫療設備。在社會保障方面,2007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擴大到全國86%的縣,惠及7.3億的農業人口;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566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范圍。
六、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方針,以鄉鎮企業為主體、小城鎮建設為依託的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各地更加註重農產品加工轉化和突出綠色品牌,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成為鄉鎮企業發展新亮點。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6810億元,比2001年增長1.1倍;實現利潤總額14735億元,比2001年增長1.5倍。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優化了農村就業結構。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員和外出從業人員比重迅速增長,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2006年,農村非農產業就業人員[1]占農村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從1978年的7%提高到29.2%。
(二)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農村非農產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鄉鎮工業與城市工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農村工業化帶動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各類鄉鎮工業小區的建設與完善,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促進了農村服務業的發展。小城鎮建設以鄉鎮企業和服務業為產業依託,加快發展,開創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7年的44.9%。
七、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11月2日,農民工在九龍坡區教委咨詢台前就子女就學問題進行咨詢。當日是第二個重慶市農民工日,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同在藍天下,攜手共成長」農民工子女就學「關心關愛」大型咨詢活動在重慶楊家坪步行街拉開帷幕。來自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和各區縣教育部門、職業技術學校的上百人,就農民工子女入學、職業技術培訓、學費減免等問題為農民工們進行了專業咨詢。據了解,重慶市目前接受農民工子女就學的指定學校已經達到了406所,接受進城農民工子女19.8萬人。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數和比重迅速增長,進城務工農民穩步增加,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一)農村勞動力結構趨於優化
從三次產業來看,全社會在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從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根據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2006年末,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中男勞動力佔50.8%,女勞動力佔49.2%。農村從業人員中在第一產業從業的佔70.8%,在第二產業從業的佔15.6%,在第三產業從業的佔13.6%。從文化程度來看,農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從1985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1%。
(二)農村勞動力流動呈現新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流動和轉移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農民工廣泛分布在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在加工製造業、建築業、採掘業及環衛、家政、餐飲等服務業中已佔從業人員半數以上,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勞動力流動主要特點:一是規模大。農村住戶戶籍勞動力中離開本鄉鎮外出從業勞動力1.3億人,占農村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達到27.5%。其中,男勞動力8434萬人,佔64%;女勞動力4747萬人,佔36%。外出務工以青壯年為主,21-40歲佔66%。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在鄉外縣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9.2%,在縣外市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3.8%,在市外省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7.7%,去省外從業的勞動力佔49.3%。二是外出務工以從事二、三產業為主。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在第一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2.8%,在第二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56.7%,在第三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40.5%。三是外出打工的模式發生轉變。改革初期,農民外出務工主要是利用農閑季節短期的、季節性的外出打工,或者以年為單位在城鄉和地區之間流動打工。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民工外出打工出現新跡象,完全脫離農業生產、長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業性減弱,農村舉家外遷勞動力不斷增加。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黨的領導與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相結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中央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農民得到了長期的實惠。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確立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指導思想,將「三農」工作從「基礎地位」提升到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加速形成,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2. 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變化...
改革開放三十年盡管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對於我們這代親身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來說,這就是一幅恢弘而壯麗的畫卷,令人盪氣回腸。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了,回顧三十年歷程,付出很多,成就巨大。這幾天對改革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當然對農村的發展也給予了足夠的關注。
三十年前,中國改革從農村開始破冰;三十年後的今天,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為契機,農村將掀起改革發展的新一輪熱潮。米袋子滿、菜籃子豐、農產品市場琳琅滿目,如今,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三十年前,城裡人的食品還得憑票供應,許多生產糧食的人吃不飽肚子,是小崗村農民的18個指印,啟發更太多地區的農民開始了「包產到戶」的探索。
農業稅、屠宰稅、牧業稅、農林特產稅、民政優撫費、教育附加費、民兵訓練費、計劃生育費、民辦交通費等,以前這些稅費加起來平攤到每畝地要100多元,現在這些稅費不僅全部免除,國家還給每畝地糧食直補和農資補貼至少60元錢。在這些支農惠農政策的帶動下,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來農民頭頂烈日收割莊稼的情景,深深烙在人民心裡。而今,秋收時節,耕牛馬匹在田野上已經不見了蹤影,到處都是農業機械化忙碌的身影,機器轟鳴給秋收增添了熱烈的氣氛,渲染著農民的豐收喜悅。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出台了5個知道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分別以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和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為主題,形成了新時期加強「三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體系,掀開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篇章,迎來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相信隨著農村改革發展部署的一一落實,凝聚全社會力量,興起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新熱潮,開辟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廣闊道路,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嶄新局面。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加大了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項又一項惠農政策,讓廣大農民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3.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展三農採取哪些措施
小孩都知道。你不在中國嗎?
4. 改革開放三十年與農民生活的變化
今年夏天,我利用回蒼山縣老家探親休假的機會,在農村進行了一次走訪調查。從調查情況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農村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農民收入連續多年以兩位數速度高速增長,農民的日子越過越殷實。
下面,我通過對改革開放前後,農民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和交通通訊三個方面的簡單對比,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簡要地談一下我的切身感受。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改革開放之前,農民一般是穿手工製作的布鞋、手工縫制的衣服。那個時候,男青年找對象時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要求女方要「會納鞋底、會做衣服」。除了逢年過節、出席婚禮之類的重要場合,有新衣服都捨不得穿。在那個時期,單從穿著打扮上,你就可以很直觀地分辨出,哪是城裡人,哪是農村人。
以我家為例,我們家總共六口人,四個孩子,我排行老二。不怕大家笑話,70年代的時候,我們一家人一年到頭攢不下四五尺布票,父母買了布,請裁縫做一件衣服,我哥穿兩年交給我,我穿兩年再交給我弟,所以,我弟弟小時候基本上沒有穿過不打補丁的衣服。
到了九十年代初,農民的衣著打扮已經是發生了很大改變,由「追求穿暖」逐步向「追求穿好」方面轉變。條件好一些的農村,青年人在講究款式、追求時尚方面,絲毫也不亞於城裡人。從這個時期開始,單從穿著打扮上,就看不出城鄉差別來了。
「民以食為天」。七十年代之前,農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填飽肚子。那時候,蒼山縣農村口糧是,人均每年不到50斤小麥、三、四百斤玉米和地瓜干。對於一般的農民家庭來講,一年下來,半數以上時間是以「地瓜煎餅」為主食,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白面饅頭。所以啊,現在的年輕人都說烤地瓜好吃、煮玉米棒子好吃,可是無論多麼香,多麼甜,我都不感興趣。為什麼呀?小的時候實在是吃傷了、吃厭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農民逐漸解決了填飽肚子的問題。近年來,隨著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吃得飽,還越來越講究吃得有營養、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富不富,看房子」。農民在解決溫飽之後,就開始逐步改善居住條件。農民的居住要求,從「冬天不透風,夏天不漏雨」向講究居住的舒適性方面轉變。歸納起來,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住房條件發生了兩個顯著變化。一個是房子的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六、七十年代的農村,90%以上的農民住的是土坯房。改革開放後的八、九十年代,農民的房子逐步換成了磚瓦房。近幾年,結合村莊改造統一規劃,新建的住房一般是磚混結構、外牆貼上瓷磚,內部還進行了簡單裝修。二是居住的地點逐步向小城鎮集中,一些通過經商、辦企業富裕起來的農民,搬遷到縣城居住。最近十年,離土不離鄉,到縣城居住、做生意的農村人口增加了近10萬人。
「要致富,先修路」。我老家所在的鄉鎮共有20多個村,直到八十年代末期,還沒有一條柏油公路,近一半的村莊不通汽車,鄉與村之間多是三、四米寬的小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後來,陸續修通了鄉村簡易公路。2000年以後,縣里重新規劃了鄉村公路網,對鄉村公路進行了硬化,逐步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車。在交通工具方面,過去,農村的主要運輸工具是自行車、地板車,現在全縣農戶的摩托車擁有率已達60%,8%的農戶購買了小汽車。以我老家所在的村為例,200多戶人家,一半左右的家庭購買了摩托車,40多戶購買了「時風」、「巨力」等牌子的農用運輸車。
二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變化。精神文化生活是否豐富,是體現農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改革開放前,農村精神生活極度匱乏,截止1978年底,全縣沒有一台電視機,每個村平均一個多月左右才能看上一場露天電影。小人書、連環畫等,不僅孩子們看得愛不釋手,大人們讀起來也是津津有味。
現在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謂豐富多彩。目前,蒼山縣農村彩電擁有率已經達到95%,有線電視實現了村村通,鄉鎮駐地和一些較大的中心村有網吧,6%左右的農戶家裡有電腦。看電視、上互聯網成為農民最重要的休閑方式和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除了關心致富信息、技術信息外,他們越來越關心黨的農村政策和國內外大事。總得看,80後的青年農民普遍愛看書、愛學習。我在一位農民家裡看到一本2006年的《農業知識》合訂本,書都快翻爛了,還在那兒擺著。一位村支書這樣對我說:這些年來國家在農業上花的錢確實不少,希望在農業科普讀物出版方面,也給予適當的補貼,把書價降下來。
三是農村通訊設施方面的快速發展。如果說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所發生的變化只是「量」的積累,那麼,農村通訊設施的發展則是「質」的飛躍,是革命性的。
八十年代之前,不論城市農村,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靠書信,有急事的話,就打電報。我想,在坐的四十歲以上的人,可能都有過「字斟句酌」起草電報稿的經歷。為此,電報稿還一度成為上世紀六十到八十年代期間特有的一種應用文體。
現在,隨著信息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傳統的電報和信件已被電話所取代,截止2007年底,蒼山縣農村的固定電話普及率已經達到了87%,手機的普及率達到近60%,不誇張地說,在農村,在18至50歲的這個群體中,手機就象七八十代的手電筒和半導體收音機一樣,已經成為人人必備的家用小電器。
總之,從我對蒼山縣農村調查走訪的情況看,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普遍感到滿意;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上升走勢普遍充滿信心。
通過這次調查,在深受教育的同時,我也堅定了這樣一個信念,那就是:只要我們黨始終堅持走改革開放的路子不動搖,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那麼,黨的十七大為我們描繪的新農村建設宏偉藍圖就一定會實現,農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富裕,農村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5. 建國六十年來農村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中國社會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發生在農村。變化主要體現在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加強、農村面貌不斷更新等三個方面。
一、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百廢待興到21世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一路櫛風沐雨、一路蒸蒸日上,農民收入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足百元增加到1996年的千元,再到2018年的接近萬元大關,收入不斷跨越新的台階。
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加強
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尤其是近幾年,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新產業新動能,農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逐步優化,農產品供給水平不斷提升,現代農業融合創新發展,農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三、農村面貌不斷更新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的土地問題得到了解決,到如今農村的面貌又得到更好的改善,農村的環境不像以往那樣臟亂差了。
國家在農村也開始大力推行環保政策,尤其是展開了對農村污染企業的治理,凡是對環境有影響的企業都必須繳納環保稅,並且不允許隨意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在農村生活區一定范圍內禁止舉辦養殖場,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改善農村的環境問題。
(5)改革開放三農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
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6. 跪求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歷程,要高度概括的,300字左右
今年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30周年。在這30年中,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信用社的辦公條件、經營場所、信貸業務、科技應用水平等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我見證了這段改革發展歷程。
我是1977年參加信用社工作的。參加工作初期在本公社信用社擔任業務員。當時,我社只有3個人,分別是主任、會計和我。辦公地點是租用國家公房,包括一間搭建的小木樓在內共有4間窄小的土木結構房。設在糧站大門口的一個門廳兩側,一側是辦公兼庫房,主任住在辦公室小木樓上,另一側是會計和我各一間住房,門廳中間是公共通道。辦公室臨通道一側窗檯就是我們的營業櫃台,客戶只能站在通道里辦業務。營業終了,雙扇木門一關,和糧站營業房就是同一個小院。辦公條件很簡陋,每人一張辦公桌、一個木製保險櫃和兩個破爛的舊式櫃子做檔案櫃(據說是土改沒收地主充公的)。那時到營業所和縣支行取款、送款、送表、開會等多是走山路,有時搭乘拖拉機,幾年後信用社才買了輛自行車。1978年我社各項存款只有65,977元,各項貸款也只有25,272元,業務量最多時也只有幾十張傳票,少時就那麼幾張。盡管我社當時的業務量並不大,但信用社為千家萬戶和生產隊提供信貸和結算服務的作用很大,支撐著一個公社的經濟命脈,群眾稱它為「公社銀行」。信用社貼近農民,貼近農村,背包服務是我們最大的特長,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兒子可真是「門當戶對」,能參加信用社工作就很知足了。於是,堅定了我紮根信用社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由此愛上了我的崗位和事業。
工作環境如此,生活條件就更艱苦了。我們先是在公社食堂搭夥,後來自己在院子階沿坎上燒蜂窩煤做飯。吃用水是場口附近生產隊稻田裡的水,自己挑,有時還有農葯味。三年後公社才組織打了一口土井,稍微改善了一下水質。最苦的是沒有廁所,白天上公廁,夜裡就用瓦罐子。
1982年,我擔任了信用社主任,當年新進了一名同志,人員增加到4人。1983年縣農行為信用社批了1.8萬元基建計劃,在場口邊新征地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一樓一底磚木結構瓦房,才開始有了不符合「現代」標準的金庫和守庫室,有了上面無任何遮擋的營業櫃台,實現了與顧客面對面的辦公。1984年12月成立第一屆縣聯社,我被選為理事委員,同時被任命為區指導組成員。縣農行領導兼任聯社主任,管理職能掛在信用合作股。沒有專職班子和辦事機構。我作為理事委員只出席過一兩次會議,基本沒有履行過職責,那時也不知怎樣履行職責。
我社所在地屬於離縣城「偏避的近郊」,集鎮小,斷頭路,經濟流向不集中,組織資金困難。為改變這一面貌,經多方努力和各方支持,1985年8月,我社在縣城購房45.6平方米,設立了服務部,是全市第一家鄉鎮信用社到縣城設立的分支機構。服務部先後調來了3名職工,實行全天營業,既為城鎮居民服務,又為進城農民服務。截止1987年6月,該服務部存款余額56萬元,貸款余額26萬元,分別佔全社存貸款余額的43.41%和24.07%;此時,我社各項存款余額從1978年的6.6萬元,增至129萬元,是全區7個信用社中唯一存款超百萬的社(當時的區叫區公所,是縣政府的派出機構,條塊管理多以此為轄區分設機構)。這是我在信用社工作10年的發展情況。
改革方面,1978-1986年這一階段信用社改革的主要政策是:1979年10月,中國農業銀行總行行長會議對信用合作社「官辦」體制弊端作了認真剖析。1982年12月,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重申信用合作社應堅持合作金融組織的性質。1984年8月,國務院批轉了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提交的《關於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體制的報告》。報告指出通過改革,恢復和加強信用合作社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實行獨立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充分發揮民間借貸的作用,把信用社真正辦成群眾性的合作金融組織。1984-1985年進行了首次擴股工作,我社股金余額從10,098元,增至22,498元,比擴股前增加12,400元。
1987年6月,我調區信用社管理指導組工作。同年10月,又調縣聯社工作。先是從事職稱改革工作,不久分配在業務組當負責人。這一年成立了第二屆縣聯社,並開始設置內設機構,在信用社抽調10多人,設置了政工、業務、財務、稽核、保衛、辦公室等組室,與農行信用合作股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動作模式。聯社從信用社配備了一名常務副主任,主任仍然由縣農行副行長兼任。
1990年前後,我縣聯社另址先後修建了辦公樓和職工宿舍,並開始實行單獨辦公,內部組室改成了股室,在信用社幹部中增配了副主任。1992年我市進行了撤區並鄉鎮工作,由縣直管到鄉鎮。從此,農行開始通過縣聯社對信用社逐步進行比較具體的指導和管理。
1987年-1996年這一時期的改革,信用社進入了治理整頓階段,主要開展強化內部管理、整頓金融秩序的活動。在這一階段,通過清股、擴股,密切了信用社與社員的經濟聯系,經營管理體制有了明顯改善,內部經營機制逐步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方向轉變,各項業務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1996年6月,我市又實行行政區劃調整,由原來的5縣1區,調整為4縣3區(縣級)。信用社機構也同步調整,我時任聯社副主任,開始從聯社領導層接觸信用社改革之路。
1996年8月至2003年6月是信用合作社獨立發展階段。1996年8月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出台,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鉤,信用社按照合作制原則重新規范,標志著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重新走上了獨立發展之路。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把農村信用社辦成由社員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服務的真正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改革的步驟是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按照合作制的原則進行規范,其業務管理和金融監管分別由農村信用社縣聯社和中國人民銀行承擔。1996年的改革啟動了農信社以產權明晰為主旨的產權制度調整,初步形成了農村信用社自求發展、自我約束、自主決策的經營機制;基本理順了農村信用社和央行及農行的關系。
2003年6月至今是信用社深化改革階段。2003年6月27日,國務院出台了《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該方案明確指出:「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度支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這輪農村信用社改革,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是以法人為單位,改革信用社產權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體制,將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負責,成立農村信用社省(市)級聯社;三是強化服務功能,要求信用社立足「三農」,服務縣域經濟,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2003年以來的試點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資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風險能力有了較大變化;不良貸款率下降,資產質量明顯改善。目前,縣級聯社統一法人產權模式已經全面建立,「三會一層」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勞動用工制度以及薪酬分配製度正在深化改革,內部運行機制正在不斷完善。2007年11月,SC6000門櫃綜合業務系統在全省信用社開始陸續上線運行,2008年4月,信用社成功發行「蜀信」銀行卡,科技服務手段的提高必將極大地推動信用社更快發展。各地聯社和合作銀行已經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信用社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向上市公司奮斗。
30年過去了,農村信用社逐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今天農村金融的主力軍。現在的農村信用社和過去比起來那簡直是「天堂」和「地獄」之別。我曾經工作過24年的某縣信用聯社到目前各項存款已達到24.6億元,比1996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所以以此年為基數)的7.2億元增加17.4億元,12年增長3.42倍;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7.2億元,比1996年的5.9億元增加11.3億元,增長2.92倍,市場份額位居全縣金融機構榜首; 2007年利潤達到了1,493萬元,比1996年的248萬元增加1,245萬元,增長5.02倍。特別是2001年,聯社在新縣城修建了漂亮的辦公大樓,人們稱它叫「白宮」。現在全縣57個營業網點都有自己的明亮寬敞的辦公用房和職工宿舍,且全部達到了安全設施的標准要求,配置了監控系統。信用社各項業務、設施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家家吃的衛生水,用的自來水,戶戶燒的天然氣,社社有了小澡堂,有的還有小菜園,小食堂天天都在調整菜品,改善生活,不會做飯的職工再也不用為做飯犯愁了。隨著經濟的發展,職工收入的增加,職工個人基本上都買了住房,養汽車的也越來越多了。可以說,什麼都變了。就是有一個沒有變,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三農」服務的宗旨沒有變,信合人背包服務的工作作風沒有變。通過信用社的信貸扶持,一部分農民走向了富裕,一大批農民成了「大款」和「企業家」,助推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興,金融活。正因為如此,農村信用社才有了生存發展的基礎,才有了今天的興旺發達。
改革開放使農村信用社換發了生機和活力,真正成為聯系農民的橋梁和紐帶、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我堅信,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將會更加完善,管理更加日趨規范,經營效益大幅提升,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將會愈來愈大。可以斷言,農村信合事業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
中廣網伊寧9月9日消息(記者胡志堅 通訊員顧新勇)對於許多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們來說糧票這個詞已經顯得很陌生了,但對許多曾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糧票這個詞帶給他們的除了感情復雜難以言表外,還有蘊涵其中的苦澀和辛酸,沉重和無奈。
一張張聯系著千家萬戶的方寸糧票上濃縮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它是國家在糧食匱乏,商品短缺的特殊年代裡為全國人民吃飯問題而印製的糧食供應憑證,它關系著全家人的溫飽。
從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糧食統購統銷的命令到1993年全國取消糧食定量供應,在五十年的風雨歷程中,共和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改革開放三十年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結束了票證時代,糧票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退出了社會大舞台,但作為一段歷史的見證,糧票的收藏價值,社會價值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加凸顯。
伊寧市糧食局退休幹部蘇育恆是一位熱衷於收藏糧票和各種票證的收藏家,目前擔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新疆票證協會副會長。蘇育恆收藏的糧票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歷史變遷。
蘇育恆收藏糧票起源於1993年發生的一個偶然事件,那一年他接到一封從湖北寄到伊寧市糧食局的信件,信是一位素不相識的收藏家寫給他的,他不知從什麼渠道了解到蘇育恆以前在伊寧市糧食局工作過,有機會接觸到各種糧票,便將這封信直接寄給了蘇育恆。
信中寫到糧票作為一種特殊的流通證券,已經退出了我們的生活,但對於研究那段歷史卻具有特殊的史料價值,他希望曾在伊寧市糧食局工作過的蘇育恆能為他提供一些已經作廢的糧票作為研究使用。接到這封信後蘇育恆給他寄去了一些已經作廢的糧票。信寄出後,蘇育恆卻萌生了一個念頭,新疆發行糧票38年了,已經發行了多套糧票,為什麼自己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收集全套的新疆糧票呢?從那以後他開始四處收集糧票,同時又通過那位湖北的收藏家與全國各地的票友建立了聯系,通過交流,購買和親友的幫助,十幾年的時間中他收集了幾千張除海南省以外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行的糧票,而收集最全的就屬新疆糧票了。
翻看那幾大本厚厚的收集冊,一張張鈐印不同,票面大小各異,圖案多樣的糧票,彷彿翻開了一幕歷史的畫卷,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奮斗歷程,新疆工農業各條戰線上所取得的各項成績都濃縮到這小小的糧票中,給人一種濃郁的時代氛圍,小小的糧票世界展示了不同時代的縮影。這其中有全國普通糧票,軍用糧票、大米票、工種專用糧票,購油券,牲畜料票.........幾千張各種各樣的糧票和票證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新疆1960年發行的用公分做計量單位的糧票,而公分是長度計量單位,這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他收藏的糧票中,票面最小的僅有半市兩,相當於現在的25克,最大的有5000斤,也就是2500公斤。糧票的尺寸有橫式的、豎式的、齒輪式的,也有無圖案且紙質極差的。在一些早期的糧票上,只在紙上用鉛印了一些字,文革期間發行的還要加上毛主席語錄。越往後期糧票印刷越精美,開始出現了各種風景名勝、民俗風情,其中有西藏的布達拉宮、陝西的兵馬俑、廣西的象鼻山,新疆的姑娘追等都出現在糧票上。糧票的版式也開始出現了雕刻和水印等版本,並有了防偽標識,大多數糧票上都蓋有部門公章,有的還印有編號。
這些每個歷史階段發行的糧票上都帶著獨特的歷史印記,經歷了新中國糧票從流通領域到收藏領域的全過程,也見證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發展歷程。
7. 改革開放在農村30周年成就 越具體越好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火車第六次提速,奧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們探索和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道路,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更加鞏固。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農村和城市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出口貿易、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資為我國建設開辟了廣闊的資金來源。我國經濟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經濟舞台。 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福利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和主流文明之中。具體而言:
一是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統計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長9.67%,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與此同時,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國外匯儲備從未超過十億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萬億美元。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止到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貿總額位居全球第三。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這兩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項目為例,從1978年到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30年間,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148萬,絕對貧困發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國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市場而不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中國基本成為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共識開始形成。很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相繼承認樂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表明,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親身經歷者和思想推動者,同時也是這段歷史最敏銳的審視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對於改革開放,厲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三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個是農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個是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證券市場,第三個是民營經濟的興起。」農村家庭承包制這一制度變革的主要貢獻,是在當時條件下,通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來促進農民的生產,從而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們進行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由於股份制改革的推進,中國有了證券市場。盡管在當時它還是很不完善,但畢竟為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和證券市場開辟了道路。盡管股份制曾經受到過各種懷疑、甚至責難,但中國的股份制、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終於取得了成就。對於民營經濟,厲以寧指出,雖然當初出現時也是面臨各種責難,不過在民營企業不斷成長以後,大家真正感到民營企業的確至關重要。就業問題是誰幫助解決得最多?是民營企業,70%以上的新增勞動力崗位是在民營企業中,很多城市中的稅收主要是民營企業提供的,我們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營企業發揮的作用。民營經濟的興起調動了許多人創業的積極性,這對長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鎖定了中國的發展道路。開放是什麼?開放就是自主、自發地接受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則,並以此克服自身傳統的特殊規則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進國民福利的增加和國家的富強。而真正的對外開放,不僅要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學習西方文明,進行制度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放的重要性有時要遠大於改革。中國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通過相互學習,使人們的思想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後,我們已義無返顧地回歸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個主權國家的承諾和信用鎖定中國改革發展的道路。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脫離實際,對中國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物質經濟條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可以說,能認識到中國處於初級階段這個事實,標志著我們的發展終於走上了實事求是和尊重客觀規律的道路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變化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火車第六次提速,奧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們探索和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道路,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更加鞏固。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農村和城市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出口貿易、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資為我國建設開辟了廣闊的資金來源。我國經濟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經濟舞台。 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福利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和主流文明之中。具體而言:
一是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統計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長9.67%,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與此同時,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國外匯儲備從未超過十億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萬億美元。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止到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貿總額位居全球第三。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這兩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項目為例,從1978年到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30年間,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148萬,絕對貧困發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國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市場而不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中國基本成為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共識開始形成。很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相繼承認樂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表明,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親身經歷者和思想推動者,同時也是這段歷史最敏銳的審視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對於改革開放,厲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三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個是農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個是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證券市場,第三個是民營經濟的興起。」農村家庭承包制這一制度變革的主要貢獻,是在當時條件下,通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來促進農民的生產,從而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們進行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由於股份制改革的推進,中國有了證券市場。盡管在當時它還是很不完善,但畢竟為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和證券市場開辟了道路。盡管股份制曾經受到過各種懷疑、甚至責難,但中國的股份制、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終於取得了成就。對於民營經濟,厲以寧指出,雖然當初出現時也是面臨各種責難,不過在民營企業不斷成長以後,大家真正感到民營企業的確至關重要。就業問題是誰幫助解決得最多?是民營企業,70%以上的新增勞動力崗位是在民營企業中,很多城市中的稅收主要是民營企業提供的,我們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營企業發揮的作用。民營經濟的興起調動了許多人創業的積極性,這對長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鎖定了中國的發展道路。開放是什麼?開放就是自主、自發地接受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則,並以此克服自身傳統的特殊規則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進國民福利的增加和國家的富強。而真正的對外開放,不僅要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學習西方文明,進行制度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放的重要性有時要遠大於改革。中國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通過相互學習,使人們的思想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後,我們已義無返顧地回歸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個主權國家的承諾和信用鎖定中國改革發展的道路。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脫離實際,對中國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物質經濟條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可以說,能認識到中國處於初級階段這個事實,標志著我們的發展終於走上了實事求是和尊重客觀規律的道路
8. 中國歷史上農業的三次改革
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義: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聯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貫徹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意義:這種土地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農民的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後鞏固政權的斗爭時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為減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階級,以利於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復發展農村經濟,實行了經濟上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意義:1.1952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2.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3.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4.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5.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6.摧毀了美蔣反動集團的社會基礎;7.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活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9. 改革開放後三農問題重現的原因
分析中國「三農問題」產生的原因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說中國的「三農問題」,是指客觀存在於中國的農村問題、農業問題和農民問題。對於這樣一個客觀問題,這一些年來一直就只針對「三農問題」這個客觀問題進行直接使用這個詞彙,絕大多數情況基本上是把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個類別來看待,並且是在針對這個具體問題上來如何解決。可是,從一個客觀的社會現實的過程中對「三農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並且深刻地坦誠指出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一個怎樣的一個過程,基本上都在迴避這個敏感的話題。我個人認為,再如何去迴避,總不是一個辦法。本著實事求是的認真態度,通過各自具體的分析,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國農村巨大的社會變革,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主要階段。一個是人民公社階段,一個是分田單干階段。
我為什麼不把土改階段到五六年這期間的時間不算,主要是有這么幾個因素。平分地權,這在中國歷史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曾經實施過。一個是通過了激烈的社會動盪之後,使得很多大土地擁有者被消滅之後的一種平分土地的事實。第二就是新的封建王朝一般在政權的初始建立階段,也通過一個適當的法律方式,在相當程度上也通過一定的方式,使得一些農民獲得了一定量的土地。在兩千來年的中國封建時代,雖然平分土地的過程沒有真正做到徹底,畢竟從緩和社會矛盾來說,還是做了一些的。至於最後土地的家庭保護和買賣,這則是完全的封建過程。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實施的土改,是完全徹底的,並且在相當層面上注意到了嚴格絕對控制土地的買賣和兼並過程。因此,歷史上對於土地的平分,雖然有一定的差異,但是也客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之處。對於這一點,我們必須客觀來看待中國歷史的變遷。
而在五十年代中後期全面推廣實施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方式,是一種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過的新的社會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在五十年代末期在一些農村進入到一個極左的方式當中,但是從全國總體上來說,還是有別於蘇聯等國家的那種集體農庄方式的。這種新的社會方式,是一個以隊為基礎三級所有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國家社會管理方式。在管理結構上,是生產隊、生產大隊和公社的三級構築。分配方式是多勞多得以隊為最基本的分配的最基本單位。國家在管理過程中,基層政權的行政措施,往往是時刻都牽涉到具體的經濟過程來實施的。從相當意義上來說,國家在具體的農村政權的管理過程,其所投入的部分與所獲得的部分,是不對應的。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建設國家的重點,在經濟過程中是要盡快奠定一個工業化基礎。從整個社會總體過程來說,國家是在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將最大的積累,投入到新型國家的工業基礎建設當中去。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不能簡單用個人的好壞來評價,而只能是站在整個中華民族未來存亡的內外現實處境去思考這樣的一個發展戰略過程。
進入到這樣的一個新的社會狀態之中,一個是要盡快去服從戰略的大局,盡最大能力去支持工業基礎的建設過程。第二就是基本上依靠自力更生的奮斗過程,從一個落後的農村狀態,盡快進入到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過程當中去。這樣的戰略進程,表現在中國農村的經濟關系,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人們常說的「剪刀差」。表現在社會相對不公正的社會現實,就是中國的三大差別——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這三大差別,除了國家戰略一時還不能去解決這個問題之外,也應該客觀承認這個差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歷史長久的遺留問題,是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才能逐步解決的。
比方說工農差別,從大的方面來說,這主要還是建國之後基本上形成了這個明顯的差別關系的。主要體現的地方,一個是收入水平上,一個是社會保障上。在其他政治方面,工農之間是沒有本質上差別的。而另外兩個差別,在歷史上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存在,是一時還不能徹底解決,只能是通過國家政策,盡最大力量在限制這個差別。
在國家管理過程中,基本上是一個從上到下的垂直有效系統,在相當程度上通過戶籍關系和糧食供應關系,在相當程度上在控制農村勞動力的隨意流動和遷移。這樣的一種國家管理方式,我們今天認為是不妥當的。可是,在那樣的一個歷史現實中,我們應該看到這樣的一個國家管理措施,它是很有效的,是需要服從國家戰略需要的。
以上這些特徵,表現具體的過程我們可以舉出幾個。(湖北地區)
比方說國家計劃征購的糧食,稻穀才九分錢,而城市供應的大米的價格是一角五分。類似其他農作物的收購價格,國家制定的是比較低的,這是客觀現實。當時,人均水田大約也就一畝左右,按照每畝一七百斤計算(雙季稻),假設人均留用七百斤,征購一千斤,從國家那裡所獲得的收入才七十元,確實是很低。雖然還有其他一些副業生產,但就農業收入這一塊來說,能獲得的收入從土地種植上所獲得的收入,很難超過一百元。因此,說那個時候中國農民生活很富裕,這是不太現實的。那個時候,一般農村家庭平均都是四個孩子左右,而城市家庭基本上是平均三個孩子左右。總體經濟生活中,就城市和那個城市靠近的農村地區來對比,生活水平大約要低百分之三十左右。偏遠地區的農村,還要低。
另外,對於農村這樣的一個集體經濟及國家管理模式,因為各自的狀態不同,其集體經濟之上管理所對應的社會群眾的生活也是不同的。這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的。
第一個是自然條件。自然條件是農業生產過程中一個最直接的首要因素,過去歷史中這往往是很關鍵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其實也包含著這方水土養育的人們的情感特徵和心理因素,是長久和有著巨大影響的。相對而言,自然因素優越的地區的人們,其反應的敏捷程度要高一點。自然因素惡劣地區的人們,其反應的敏捷程度要顯得遲緩一點。
第二個是集體經濟的組織條件。這一點,在後來的新的形式下的集體經濟中,是表現得極其重要的。一個好的集體組織,可以最大限度里克服不利的客觀條件,去調動和組織一切能團結的力量去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而那些集體組織關系很差的,則往往是使得問題愈加復雜,使得向前躍進的過程變得愈加困難。也就是說,集體經濟這種模式,對於集體的組織要求是有一定條件的。當一個新的社會組織方式形成的時候,如果其對應的組織不能適合和對應著這個新的組織方式,則反而使得經濟生產的過程變得很是被動。
過去,我們一些文章在介紹某地某社隊農村社會現實如何如何差的時候,往往都是在迴避一個最直接的問題,那就是這個地區的集體組織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很差的。表現在五十年代末期的一些事實,很多過程往往就是一個極端主義行為人,為了自己的政治前程而不顧客觀事實,在一個虛偽的多麼亮堂的過程中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這種極端主義行為,本質上是利己主義者,表現形式不是極左就是極右。我們在分析五十年代中後期到現在,中國社會中一切的不良的社會現實在任何地方和時刻的嚴重錯誤表現,基本上都是由這些投機的極端主義的利己者所造成的。只是因為時代環境變化了,這些投機者的表現方式不斷變換而已。
第三個就是區域條件。不同農村地區,由於自己所對應的區域條件不同,其發展的模式和速度也不同。也就是說,從過去到現在,中國社會在國家大的政策上推行一種積極典型的時候,往往很多時候是疏忽了農村地區各自不同的區域條件這一點。比方說現在很典型的華西村,雖然是成功了,一些原則和精神還是應該認真學習的。可是,作為華西成功的過程,是不能隨意在全國范圍內來推廣的。這種區域條件,對於農村經濟發展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所有關心中國「三農問題」的人必須認真結合具體的現實來具體研究的。
比方說小崗村,在一九七八年之前的經濟落後,我們是不是應該首先想一想,從生產隊到大隊、公社、縣等,他們這一系列關聯的組織是不是合格的。也就是說,就小崗村自己來說,當時的那個組織是不是沒有能力帶領廣大農民進行發展的能力。還有就是其區域性的特點是什麼,關聯的自然條件如何,這些是不是也應該好好講一講。至於這個自然條件及歷史因素所形成的民風,對於小崗村的具體表現如何?這些至今都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明,這樣所樹立的典型過程,就從學習的方面來說,有意義嗎?
在有了以上一個基本的現實基礎上,我們再來進一步分析「三農問題」的產生原因。
首先是農業問題。
因為農業問題,是一個經濟基礎的問題。可以說,因為上述三個因素,使得中國農村的發展在七十年代末期,也是很不平衡的。那麼,對於那些已經基本上完成農業生產機械化的地區來說,分田單干在生產過程中可以說基本上是一個倒退的過程。而那些落後的地區,各自的具體情況不同,而很多反而是更需要集體的這種組織方式才能推動生產力的提高。從生產力發展的這一點上來說,對於一個地少人多的中國,後來的變化是推遲了中國農業生產的更大發展。
第二個是農村問題。
七十年代末期,雖然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不是那麼均衡,但是畢竟還是有一些集體積累。在能分則分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是當時那個條件沒有辦法分的。比方說鑄造廠、磚廠等這樣的集體資產,並不像土地那樣能進行分割。
全國范圍內分田單乾的時間,大約是從一九八零年開始的,這個過程前後大約用了一到兩年的時間。對於分田單干,在當時中國農村震動很大,當時就有很多人表示了懷疑和反對。可是,一個強制的過程,全國范圍內基本上快速地進行了。而當時分田單干之後,集體經濟的基礎雖然沒有了,但是這個形式上的組織還是或多或少留有一些資產和資金的。因此,從當時客觀上來說,過去集體經濟的那個管理慣性,還是在一個短時間內起著作用的。
另外,那些還存留的過去集體經濟的財產,先是一個承包的關系,使得一些農村基層政府的維持所需要的經濟支付還是有的。這之後,通過逐步的侵吞和變賣,當一切都徹底成為一個空殼的時候,這個基層政府在財政保障在國家無能為力來全部支付這個膨脹了的慾望的時候,就必然要使得基層的政權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去盤剝農民。這個時候,農村問題就必然要出現。
挖根是八十年代初期形成的,而斷根之後膨脹其慾望的,則是九十年代初期。一個沒有基本經濟保障而膨脹了慾望的基層國家政權,能不通過各種黑手去使得農村問題變得如此險惡嗎?
第三是農民問題。
農民問題,說到底是一個農民生計問題。土地耕種面積與人口的壓力,在一個極端經濟很不發達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農業生產過程所形成的經濟能力,必然是很差的。同時,那個不斷膨脹了的慾望,又在通過社會各種渠道一同壓向那些生活在農村的廣大農民,他們能不陷入到一個生計困頓的過程當中去嗎?
國家現在是暫時通過自己的部分承擔,在一個范圍內適當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是這不是一個長久可持續的過程。因為這樣的方式,只能是使得國家越來越負擔沉重。
10. 十7大30年改革開放中農村經濟改革的重要性
一個重大戰略決策——確定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既是對改革開放30周年最好的紀念,也是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必須始終緊緊抓住這個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
30年前,安徽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摁下紅手印,毅然實行「大包干」。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探索勇氣,受到黨中央尊重和保護。勢如破竹的改革歷程首先從農村起步、率先在農村突破,並以磅礴之勢推向全國,形成不可阻擋的滾滾洪流。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們黨始終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置於重中之重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農村改革的序幕,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黨的十三屆八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召開中央全會,研究農村改革發展問題,部署農業農村工作。
30年來,黨中央就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先後發出10個「一號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全局,密集出台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這一切極大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極大改善了廣大農民物質文化生活。
這是農村體制改革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的30年: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得到確立;糧食等農產品流通全面放開,農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體系逐步建立;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初步形成;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逐步擴大,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框架著手構建……
這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的30年:我國糧食生產先後跨上7000億斤、8000億斤、9000億斤、10000億斤4個台階,創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跡。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禽蛋、水產品等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這是農村經濟日益繁榮的3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農村貧困人口由2.5億減少到1479萬;農林牧漁全面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小城鎮蓬勃發展,縣域經濟不斷壯大,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就業,億萬農民工成為產業工人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農村公共事業加快發展的30年:1.5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交學雜費和教科書費,7.3億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566萬農村困難群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放眼30年改革開放全過程,回望30年風雨兼程不凡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壯麗恢弘的農村改革發展偉大實踐,不但使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而且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創造性探索,為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為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
成就舉世矚目,經驗彌足珍貴,任務仍然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