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首義一炮一槍的歷史意義

首義一炮一槍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4 03:35:58

① 南昌起義 武昌起義,哪個歷史意義更大

武昌,因為它是打響武裝起義的第一槍。從世界各國情況看,南昌起義所建立起來的,將是內歷史中的短暫現容象,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所走的一小段彎路。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1927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會後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② 什麼首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葉挺等在江西南昌領導了南昌起義,起義歷史一天版一夜,最後起義部隊佔領了南昌權城,因考慮到敵強我弱,難以長期堅守,所以起義軍按照原定計劃主動的撤離南昌。八一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而八一也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③ 首義成功,軍旗升起指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④ 武昌的首義精神主要是指哪一歷史事件有何歷史意義

「能爭漢上為先著,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專槍聲震撼了全中國,震驚屬了全世界。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武昌揭竿而起,各省雲集響應,辛亥革命勢如潮水,它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從而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 首義精神更突出的體現為勇於創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中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幾千年實行的都是君主專制制度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 九十六年的滄桑歲月,風消雲散,但散落不去的是永遠的首義精神。我們今天在此以這種直觀的紀念方式,不僅僅為了銘記那段光榮的歷史,也應成為一種警示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中華民族固有的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

⑤ 為什麼武昌起義又叫辛亥革命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因為武昌起義發生的年份為1911年,農歷是辛亥年,所以稱為辛亥革命。版其歷史意義是使得清朝滅亡,權結束了中國的封建王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5)首義一炮一槍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1、辛亥革命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沖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籠。辛亥革命不但從行動上堅決地打倒皇帝,並從輿論上對君權神授觀念和皇權思想進行鞭撻和批判,極大地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探索救國興邦的道路打開了新的思想境界。

3、辛亥革命之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中國的進步開始變得不可阻擋。回望百年之前,社會風氣的變革,新舊兩種風氣的激盪,無不驚心動魄。

⑥ 求一篇關於首義精神耀千秋的作文

「能爭漢上為先著,此得神州第一功」,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震驚了全世界。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武昌揭竿而起,各省雲集響應,辛亥革命勢如潮水,它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從而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
歲月更迭,斗轉星移。當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意氣風發地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中國人在上個世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如今,紅樓靜靜地矗立在長江邊的蛇山腳下,彭瀏陽路上來往行人如織,還有首義園、起義門、烈士祠、楚望台,他們承載了一段改寫中華民族命運的輝煌歷史,向人們無聲訴說著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往事。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從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鑒。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今天我們師生一起來重溫這段歷史,審視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留給我們的種種意義,對於同學們今後的學習乃至成長,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中華民族固有的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向來就有愛國主義的傳統,中國向來就不缺少為民請命、捨身成仁的豪傑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革命黨人抱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們要完成祖的統一大業,也要高舉這面大旗,把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需要以愛國主義為力量源泉。同學們不僅要回憶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黃子孫肩上的責任,將振興中華的精神傳承下去,把它轉化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不斷振興和強大祖國的精神動力,同心協力建設美好的未來。
首義精神更突出的體現為勇於創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中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幾千年實行的都是君主專制制度。
「君為臣綱」之類的說教,經過幾千年灌輸和熏陶,彷彿已成為天經地義,連產生一點懷疑的念頭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要從如此沉重的傳統束縛下擺脫出來,提出以另一種政治制度來代替君主制度,困難可想而知。盡管道路千難萬險,但革命黨人仍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終於達到了革古鼎新的目的。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平淡無奇,但在當時確實產生了石破天驚的震撼力量。「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改革的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爆發力、原創力,是一種寶貴的人文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今天我們祖國實施科教興國,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關鍵就在於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這也要求同學們秉承創新理念,不光要掌握書本中已知的東西,還要掌握把不曉得的東西都弄清楚的能力,要善於發問、大膽質疑,敢於突破原有的桎梏,勇於挑戰自我的局限,創造前人和他人未曾取得的成績。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武昌首義前夕,反動派屠殺多名革命黨人,英雄們臨刑時「神色益壯」,當眾演說,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以求「專制永不見於中國」,並號召大家「起來革命」。10月下旬開始,武漢保衛戰苦戰經月,殉難2600多人, 為全國各省響應革命贏得了時間,體現了革命黨人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同學們今後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一馬平川的,當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放棄逃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做出選擇通常只是一念之間,此時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義的頑強拼搏精神。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孫中山也曾說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毛澤東同志更是對年輕的學生們語重心長的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九十六年的滄桑歲月,風消雲散,但散落不去的是永遠的首義精神。我們今天在此以這種直觀的紀念方式,不僅僅為了銘記那段光榮的歷史,也應成為一種警示:
同學們,當社會歷史性機遇和變革已然來到時,當你們即將面臨人生的一大挑戰時,你准備好了嗎?
什麼是首義精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研究員王興科認為,不同時代,人們對之有不同的闡述。上世紀40年代,辛亥志士張難先將其概括為四點,即勇敢、廉潔、公正、恬淡。而在當代,人們對首義精神的發掘就更深更廣,「首義精神」的探究在學術界頗受關注,其中最有影響的論述是章開沅先生的「敢為天下先」說,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

「敢為天下先」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勇於創新的首創精神和改革精神。江漢大學胡鵬認為,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專制是一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制度,所要創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制度,盡管困難重重、歷盡艱險,但革命黨人仍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終於達到革故鼎新的目的。武昌起義不僅打響辛亥革命的第一槍,而且在起義爆發後的第三天便成立了第一個新式的政府——湖北軍政府,並體現了量才錄用的現代政府組織原則,為此後其他起義地區建立政權創立了樣板。新政府成立之後,又立即對傳統的經濟體制、教育制度、社會習俗等進行改革,這種適應時代要求的首創和革新精神,對今天的經濟和文化建設仍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皮明庥認為,荊楚先人古時就有「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抱負,辛亥革命時便形成為首義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爆發力、原創力,是武漢地區寶貴的人文精神。當初,楚國的崛起有賴於這種精神,辛亥武昌首義時弘揚了這種精神。今天發展經濟、興盛科技,推動武漢在中部率先崛起,仍然要光大、彰顯這種精神。

「無論兩千多年前的『亡秦必楚』,還是95年前的『亡清必楚』,至少說明了兩點:一是敢於斗爭,一是必勝的信念」。江漢大學教授塗文學認為,這種敢於斗爭、勇擔大任的革命精神可敬可佩,弘揚這種精神更具現實意義。他認為,「敢為天下先」不僅是首義精神的精髓,更是楚人開拓創新、創造奇跡的一面大旗。武漢要在中部崛起中充當戰略支點,必須要有這樣的膽略和勇氣,才能使武漢的建設和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再創奇跡和輝煌。
勇於創新改革的精神頑強的拼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⑦ 孫中山領導的庚子首義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三洲田庚子首義雖敗尤榮,它真正打響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第一槍,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武裝斗爭階段的歷史性轉折點;它用血與火的戰斗喚起了民眾,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前奏。

⑧ 與雙十節有關的歷史事件及事件意義

1、與雙十節有關的歷史事件

1905年8月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公舉孫中山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革命綱領。

革命黨人積極聯絡海外愛國華僑,運動國內會黨和新軍,在中國西南發動多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都失敗了,卻促進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

黃花崗起義失敗不久,湘、鄂、川、粵四省掀起保路運動風潮,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在同盟會的影響和推動下。

終於在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成立湖北軍政府。之後全國各地相繼響應,不到兩個月,全國有十四省宣布獨立,滿清統治土崩瓦解,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辛亥革命也叫做雙十節。

2、雙十節的意義:

武昌首義的槍聲開啟了中國辛亥革命的滾滾洪流。在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下,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封建統治,結束了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實現了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樹立起了中華民族復興歷程上的一座偉大里程碑。

辛亥革命以後,反對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軍閥統治的革命洪流洶涌澎湃,提倡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蓬勃興起。

(8)首義一炮一槍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在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孫中山先生團結漢族與少數民族人民集合社會先進力量,進行革命的發動與准備工作,決心推翻滿清封建統治,拯救中國,拯救中華民族。

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前赴後繼,英勇奮戰,先後多次發動武裝起義,撼動了腐朽的滿清王朝的根基,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河。

滿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駐軍武昌的新軍工程第八營熊秉坤首先發難。接著各營也相繼響應,革命軍氣勢如虹,銳不可擋。

武武漢三鎮首先光復,各省也紛紛光復。清廷眼見大勢已去,只好宣布退位。沒落腐朽的封建帝制與滿清一同埋葬,開創了二十世紀的新紀元。

閱讀全文

與首義一炮一槍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