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耀州窯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1994年5月23日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位於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南側古耀州窯「十里窯場」之上,西銅高速公路、210國道從門前穿過,交通十分便利。耀州窯是我國歷史名窯之一,其代表產品刻花青瓷「巧如範金、精比琢玉」,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譽 。
耀州窯博物館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古陶瓷遺址專題博物館,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為中國古陶瓷文化旅遊的典型代表。我館於2009年10月11日開始對陳列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於2010年7月23日新陳列開展暨對外免費開放,新展覽總面積4000平方米,共分15個展示區域,其中文物展廳9個,共展出耀州窯各時代珍貴文物、作坊具、窯具1000多件和部分文物是首次公開對外展出,全面展示了耀州窯從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至今,長達1300多年的連續燒瓷歷史,及其輝煌的歷史、文化、藝術成就。
展覽中模擬復原的場景有,「十里窯場」盛況、爐火不夜、古代制瓷工藝流程演示、窯爐內部燒造場景、祭窯神、耀瓷與民俗特展,給遊客以穿越時空、走進歷史、身臨其境的感受。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新展覽秉持新創意、高起點的設計理念,不但謀篇布局從整體上綜合把握,做到色彩裝飾、燈光控制、圖片搭配、參觀線路等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採用了聲、光、電控制和虛擬場景等許多新的國內先進的陳列手段,打造出一個獨具特色、吸引力強大的精品展覽,為社會各界奉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展覽中運用高科技陳列手段大大增強了互動性和娛樂性,採用「幻影成像」技術演示古代制瓷工藝和窯爐燒造場景,「側懸浮成像」演示耀瓷珍貴文物,「360°懸浮成像」展示倒裝壺的神奇原理,以「虛擬電子書」方式展示耀瓷相關知識,遊客揮動手臂就能「翻閱」書籍,這些可引起遊客的極大興趣;「電子觸摸屏」和「影視放映廳」用以介紹耀州窯博物館和陶瓷文物知識,「電子地圖」介紹耀瓷在世界各地的傳播與交流,方便遊客欣賞和檢索。
陶藝中心就是俗稱的「陶吧」,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其中演示、銷售面積400平方米,參與製作面積100平方米,配備參與拉坯輪機9台;在這里,您不僅能飽覽陶藝匠師精湛的制瓷技藝表演,還可以親自動手玩泥、拉坯、製作陶藝,體驗制瓷的非凡樂趣。
耀州窯博物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環境優美典雅,是一個生態型遺址博物館。此外,館內還有號稱「天下第一壺」的仿宋代青釉刻花倒裝壺巨型廣場雕塑,有被譽為「瓶中之王」的仿元代白地黑花玉壺春瓶大型藝術建築。這里是您領略古陶瓷文化和休閑、觀光、製作陶藝、教學實習、陶瓷購物的理想之地。
耀州窯博物館憑借古陶瓷文化的獨特魅力,成為文化交流和旅遊休閑的一處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探索、前來欣賞!
② 耀州窯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燒造的
耀州窯始於唐代,北宋末為鼎盛期,宋代六大窯系,終於民國。其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舊稱同官,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包括陳爐鎮、立地鎮、上店鎮及玉華宮等窯在內。是宋代北方民間青瓷的主要產區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紋飾多滿布器內外,種類繁多,有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器形有碗、盤、瓶、罐、壺、香爐、香熏、盞托、注子溫碗、缽等。
耀州窯在宋時北方的青瓷窯場中最負盛名,堪稱翹楚。於神宗元豐(1078-1085)至徽宗崇寧(1102-1106)的三十來年間,曾為朝廷燒制貢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灑脫活潑的風格對當時各地窯場產生了很大影響,得到廣泛推廣,由此形成了一個自北而南的范圍廣闊的耀州窯系。耀州窯系以黃堡鎮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廣東西村窯、廣西永福窯、內鄉大窯店窯等多個窯場。各窯製品均與銅川窯相似,僅由於所用原料有差別,胎質與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③ 耀州窯的歷史與各類器形你都知道哪些
耀州窯在今陝西銅川市,宋屬耀州,故名。始燒於唐代,北宋中期以後達鼎盛,終於元代。燒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醬色釉瓷等品種,以青瓷最負盛名。耀州窯是我國古代的著名窯場,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燒黑、白、褐、黃、花、醬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燒制陶瓷品種最為豐富的一處綜合性窯場。窯址以陝西銅川黃堡鎮為中心,其范圍包括上店、立地坡、陳爐及耀縣塔坡一帶。該窯創燒於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續,止於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紀末,有800多年的連續燒造史。其產品質量、數量和工藝成就均達到很高水平,成為北宋六大瓷器窯系之一。?0?2
其青瓷產品的特徵和鑒定要領是:
(1)胎色灰白,胎質堅硬,露胎處呈現醬黃色。
(2)釉色青黃、深沉,釉層較厚,器物往往上部厚,下部薄,胎釉交接處呈姜黃色。此外,青釉釉面上有的出現小的露胎褐斑,為其它青瓷所不見。
(3)器型豐富,盤、碗、杯、碟、瓶、壺、罐、爐、盒、香薰、注壺、注碗、盞、缽、燈、枕等均有,器物造型多變,有花瓣式、瓜棱式和多折式,外形美觀。其中力士爐頗具特色,爐身底座四周跪有力士。
(4)唐末、五代青瓷採用劃花裝飾,紋飾題材多為水波與花草紋。
(5)宋代裝飾技法主要是刻花、印花、劃花以及模印刻劃相間,以刻花、印花為主。北宋中期刻花發展成熟,刀法犀利,線條剛勁有力,刀痕有斜度,是宋代刻花技法中最優秀者。北宋晚期的印花也很精美,布局嚴謹,對稱勻衡。紋飾有纏枝蓮、把蓮、牡丹、纏枝菊、波浪、飛鶴、飛蛾、犀鶴、博古、海水游魚、蓮塘戲鴨和嬰戲圖案等,龍鳳紋則是宮廷瓷器專用題材。水波紋外一般刻劃以六角形邊線,水波中三魚多見。嬰戲圖案則以盪鞦韆為主。宋代花紋裝飾特點是,早期於器面刻劃簡單的花瓣紋;中期則花紋滿布器面;到了晚期花紋線條大多纖巧。
(6)金代產品瓷胎呈灰白色,青釉呈色偏黃。大量使用陶范印花,滿布器面的花紋逐漸減少,而在盤、碗內壁,大量出現菊花、蓮花、水波、魚鴨紋等,構圖簡單,呈圓圈形。
(7)元代產品器外一般施半釉,挖足淺,足較寬,似玉環底足,足內心有乳狀凸起。
(8)晚唐、五代盤、碗一般採用支釘支燒,通體滿釉,足內有3個支釘痕。宋代器物足端無釉,足內有釉。金、元時期一般採用疊燒,盤、碗內有疊燒痕,也有用一缽一器裝燒的,則僅足端無釉。
耀州窯的器物特點
1。多種多樣的器物
北宋耀州窯青瓷刻牡丹紋?
美如碧玉般的宋代耀州青瓷,使用廣泛,器物種類非常齊全多樣。耀州窯主要器型有盤、碗、杯、盞、缽、梅瓶、枕、爐、鳳頭壺、花口尊、玉壺春瓶等。凡是宋代社會生活所需的各種器物種類,在該窯的產品中應有盡有。一個窯場可以生產出如此眾多的器物種類,在宋代的其他瓷窯中實屬罕見。宋代耀瓷不僅器物種類繁多、用途廣泛,而且造型精美多姿,豐富多樣。
2。多姿多彩的釉色
五代耀州窯三足罐
北宋早期耀州窯生產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胎有兩種,一為鐵黑色的黑胎,一為淡灰色的白胎。北宋中期耀州窯生產的陶瓷已不見有黑胎,均為顆粒細小均勻的淺灰白胎。胎質緻密,沒有早期疏鬆和氣孔的現象。其青瓷釉色的色調相當穩定,不見早期的多級色差,均呈典雅深沉的橄欖青,釉面溫潤。金元耀州窯瓷器胎釉粗厚,胎面不上白衣。由於燒造中採用了疊燒的工藝,一部分碗、盤內心被刮掉一圈釉,露出澀胎。
3。多形多態的造型
金耀州窯刻花碗
宋代耀瓷不僅器物種類繁多、用途廣泛,而且造型精美多姿,豐富多樣。以碗、盞、盤、碟之類最為普通常見的圓器為例,僅口沿的造型就有侈口、微侈口、敞口、六葵口、六菱口、六曲口、直口、斂口,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翻沿、包沿、折沿等。再以碗、盞中最多見的侈口翻唇圓弧腹內底下凹圈足造型觀察,僅其腹部的變化又可分為圓弧腹、淺圓弧腹、瘦圓弧腹、微斜圓弧腹數種。
4。巧如範金精比琢玉
北宋耀州窯柳斗缽
耀州窯的刻花浮雕裝飾在當時獨具一格,素有「巧如範金,精比琢玉」的美譽。也正因此,耀州窯一度納貢於朝廷,由此,形成了「十里窯場」的宏大規模,《宋史·地理志》中就記錄了「耀州貢瓷器」。
5。從剔花到刻花
金耀州窯刻花壺
從劃花到剔花,再由剔花到刻花,最後發展到印花,其中反映出的是裝飾審美風格從線性手法的平面性裝飾為主向以三維的立體裝飾發展,最後形成立體與平面相結合的耀州瓷獨具魅力的刻花裝飾風格的轉換。
6。多種紋樣的運用
元耀州窯刻花卉卷口盤
耀州窯的裝飾紋樣眾多,植物類以折枝牡丹、纏枝牡丹、交枝菊、纏枝菊花、蓮花、水波花草、水藻、纏枝忍冬、花葉紋為主。動物紋中有雙鴨蓮花、水波三魚、龍、鳳紋等,模擬自然,處於寫生與圖案之間。
④ 耀州窯陶瓷的溯源
該窯創燒於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續,止於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紀末,有八百多年的連續燒造史。宋代青瓷得到較大發展,北宋末為鼎盛期。
耀州窯以銅川黃堡鎮為中心窯場,沿漆河兩岸密集布陳,史稱"十里陶坊"。同時還有立地、上店村、陳爐鎮、玉華村等窯場,依次排列,綿延百里。
五代該窯以燒青瓷為主,青瓷燒制工藝已經成熟,青釉有灰綠、青綠、天青、淡天青等色調。還兼燒少量黑、醬釉瓷。造型秀麗華美,多仿金銀器。往往採用剔花或劃花手法,製作出各種生動流暢的紋樣。在瓷器紋樣中發現有專為皇室用瓷設計的龍、鳳圖案。還發現有刻"官"字款的青瓷器底多件。這些優美瓷器的發現,是目前我國北方地區五代時期僅見的重要青瓷窯場的系統陶瓷考古資料。
唐代燒制了黑、白、青、褐、黃、茶葉沫、花釉瓷,及白釉綠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繪白彩等彩繪瓷。器物造型豐滿大器,反映出大唐帝國的興盛。此外,還燒制唐三彩和琉璃瓦,是當時我國燒制陶瓷品種最為豐富的一個窯場。
宋代是該窯燒造青瓷的鼎盛期。入宋後,窯場為了保持和發展它在晚唐五代時期北方青瓷的領先地位,保持原有銷售市場和爭奪佔領新市場,在制瓷工藝上有了很大的革新和創造。
金代前期該窯延續了宋代青瓷的燒造,又突出了月白釉青瓷的創新。其後期,姜黃釉青瓷的燒造重點面向中下層民眾,燒成上突出了可以增加數量的無釉圈疊燒工藝,裝飾紋樣也趨於簡練。
元明兩代該窯發展趨於衰落,一方面繼續燒造姜黃釉青瓷,另一方面逐漸加強了黑、白、醬、茶葉沫釉瓷和白地黑花瓷的燒造。在多品種色釉瓷的燒制中,白地黑花瓷是此一時期該窯的代表作品。至此,該窯青瓷的燒制已明顯衰落。不久,窯場亦終燒,從此以後就在其原有的歷史舞台上消失了。經過金元兵災及各朝代的動盪變遷,各陶場均已停燒,惟有陳爐鎮延續至今,成為西北地區的制瓷重鎮。
⑤ 耀州窯的發展歷程
耀州復窯始於唐代,北宋末為鼎盛期制,宋代六大窯系,終於民國。其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舊稱同官,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包括陳爐鎮、立地鎮、上店鎮及玉華宮等窯在內。是宋代北方民間青瓷的主要產區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紋飾多滿布器內外,種類繁多,有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器形有碗、盤、瓶、罐、壺、香爐、香熏、盞托、注子溫碗、缽等。
耀州窯在宋時北方的青瓷窯場中最負盛名,堪稱翹楚。於神宗元豐(1078-1085)至徽宗崇寧(1102-1106)的三十來年間,曾為朝廷燒制貢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灑脫活潑的風格對當時各地窯場產生了很大影響,得到廣泛推廣,由此形成了一個自北而南的范圍廣闊的耀州窯系。耀州窯系以黃堡鎮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廣東西村窯、廣西永福窯、內鄉大窯店窯等多個窯場。各窯製品均與銅川窯相似,僅由於所用原料有差別,胎質與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⑥ 陶瓷的歷史
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志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我國白釉瓷器萌發於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C,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准。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致,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志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成化年間創燒出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燒製成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琅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而燒成的一種瓷器,由於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繪爭奇斗艷,故名「鬥彩」。
清代仿銅胎畫琺琅效果的一種瓷器。琺琅彩又稱「料彩」。
⑦ 耀州窯陶瓷的介紹
耀州窯位於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銅川市黃堡鎮。窯址以黃堡為專中心,其范圍包括屬上店、立地坡、玉華、陳爐,及耀縣塔坡一帶。此地在宋代轄於耀州,故名耀州窯,其產品稱為耀州瓷,或名耀瓷。 隨著經濟的發展,宋代出現了以往所沒有的瓷窯體系,其中耀州窯便是一個自成窯系的北方著名窯場。它以盛產獨具風格與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進而又成為耀州窯系的中心窯場和代表。其精美優良產品的出現,是宋代經濟和文化繁榮發展的產物,也是宋代工藝技術水平和社會審美意識的一種體現。
⑧ 耀州窯瓷器獨具特色有哪幾方面
早期,耀州窯瓷器受越窯影響較大,處在學習、模仿越窯的不成熟階段,中期以後,制專瓷匠師在繼承傳統屬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特點開創了耀州窯青瓷刻花、劃花、印花和剔花裝飾新風貌,尤其是印花和剔花更使耀州窯瓷器獨具特色。
⑨ 耀州窯製造的瓷器有什麽特點
耀州窯宋代名窯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國陶瓷燒制的著名產地,宋代更進一步達到鼎盛,成為我國「六大窯系」中最大的一個窯系,其產品則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窯始於唐代,當時燒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較大發展,北宋末為鼎盛期。其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舊稱同官,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包括陳爐鎮、立地鎮、上店鎮及玉華宮等窯在內。是宋代北方民間青瓷的主要產區之一。
耀州窯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紋飾多滿布器內外,種類繁多,有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器形有碗、盤、瓶、罐、壺、香爐、香熏、盞托、注子溫碗、缽等。
耀州窯在宋時北方的青瓷窯場中最負盛名,堪稱翹楚。於神宗元豐(1078-1085)至徽宗崇寧(1102-1106)的三十來年間,曾為朝廷燒制貢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灑脫活潑的風格對當時各地窯場產生了很大影響,得到廣泛推廣,由此形成了一個自北而南的范圍廣闊的耀州窯系。耀州窯系以黃堡鎮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廣東西村窯、廣西永福窯、內鄉大窯店窯等多個窯場。各窯製品均與銅川窯相似,僅由於所用原料有差別,胎質與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⑩ 耀州窯陶瓷的傳承意義
耀州窯為北方抄青瓷的主要產地,宋朝時被列為貢品,並遠銷世界各地,在陶瓷發展史上影響深遠。雖然被稱為"十里窯場"的黃堡窯在元代已衰落,但遺址內涵豐富,保存完整,文化層疊關系清晰,是我國古陶瓷藝術的一筆珍貴遺產。而只有陳爐鎮繼黃堡窯之後成為西北地區的制瓷重鎮。
陳爐鎮11個村莊幾乎家家燒瓷,被譽為"陳爐不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鎮作坊並為國營陶瓷廠。20世紀70年代,在李國楨等專家的幫助下,恢復了耀州窯的傳統技藝,生產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蘭花瓷、鐵銹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為銅川市的支柱產業。但近20年來,在現代化工業產品的沖擊下,陳爐鎮的陶瓷業一度蕭條,加之年輕人紛紛出外打工,年紀大的"匠人"相繼去世,使得流傳了一千多年的傳統陶瓷技藝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危險,急需搶救。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陝西省銅川市的孟樹鋒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